宜化企业文化[1].doc

合集下载

宜化简介、红酒、白酒介绍

宜化简介、红酒、白酒介绍

企业文化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

这是一个文化的时代。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时代需要思考,需要引领,需要精神,需要与时俱进。

当湖北宜化集团的经济发展和机制创新正在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宜化现象”时,有不少关心宜化、鼓舞宜化、支持宜化、研究宜化的人们都存在着这样的疑问:是什么让宜化的五万名员工激情自信、斗志昂扬?是什么让宜化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排除万难、独领风骚?其实早有答案。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就理论而言,可以说是“实事求是”;就实践而言,可以说是“发展创新”……但归根结底是文化宜化成就了经济宜化。

一、走进宜化宜化集团是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代表企业之一。

旗下拥有205家法人主体,包含66家生产型公司,30家矿产型公司,71 家贸易型公司,14家投资型公司,8家化机公司,12家房地产公司,2家酿酒企业,2 家金融服务型公司,其中2家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双环科技),5家中外合资公司,在北京、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山西、内蒙、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都有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化肥、化工、农药、电力、酿酒、金融、商贸、矿山开发、工程设计、房地产开发、化工机械制造、零售、种业共十三大产业,拥有100多种产品。

宜化集团现有总资产530亿元,从业人员5万多人,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年出口创汇10亿美元,在中国500强排名186位。

2011年,宜化的社会贡献总额达到118亿元,社会贡献率高达24%,其中仅上缴国家税收近18亿元,近十年累计缴税突破60亿元,另外全年支付员工工资及各类补贴20多亿元,全集团正式工工资与2010年相比增长17%。

2012年销售收入将向700亿元进军。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宜化创造经济发展奇迹,关键在于六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

宜化是全球最大的多元醇生产基地,年产12万吨季戊四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同时,成功开发出双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双三羟甲基丙烷等产品。

《画说宜化》

《画说宜化》

砉驹谠擞锰岚巍⒔崩日だ耐币膊欢鲜褂每己恕⒊分啊⒋Ψ值雀杭だ 煞莨镜醭邓净谋疽蚨啻挝フ虏僮髅跋章杀唤獬投贤?002年11月28 日十六化建在股份公司有机事业部施工中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伤亡事故时任股份公 司领导的卢进福、王华雄、吴世华因此被分别罚款2万、1万、2万元。 观点6以人为 本就是开展各种培训培养一大批专才 宜化的今天是人才的今天宜化的快速发展离 不开人才的创新与进取。一大批专才在宜化茁壮成长有磷铵专家刘晓、采购专家李 刚、电力专家何祥超、水专家周会勇…… 8 各种设备、企管、财务、法律专才有如 雨后春笋有如百花齐放使我们的生产、经营、管理蒸蒸日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观 点7以人为本需要一大批会做人的工作的队伍 管事必先管人。工作是人来完成的只 要管好了人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做好工作就轻而易举。楚星公司是宜化所有子公司中 整合最快、融合最快、见效最快的子公司原因在于以张忠华、刘晓为代表的领导干 部愿意、善于抓人的工作。宜化现在已拥有了一大批会做人的工作的队伍他们精于 宣贯、善于鼓动宜化文化、管理理念在他们的传播中教育、影响、改变着众多宜化 人使1万名宜化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奠定了“打造双百企业”的稳固根基。 观 点8以人为本在于广泛引进企业急需的大批技术人才 9 如果一个企业所有人才都靠 自己培养那么就会跟不上飞速发展的企业步伐只有以宽广的胸怀精明的眼光不断引 进、招聘大批技术人才企业的快速扩张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有了引进人才的心胸更 需要有培养、使用好引进人才的土壤与阳光这样人才才会在这种环境中生根发芽茁 壮成长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过去宜化集团引进的徐智谋博士、夏宏森、况宗 华等技术人才没能在宜化成材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宜化没有人才成材的环境与 机制而现在刘晓在楚星干得有声有色氯碱专家谷正凤夫妇、陈性宏等也在为宜化的 盐化工发展而努力奋斗。 观点9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严厉管理 10 从严治厂必须要 有高素质的员工做背景。近几年公司不断强化从严治厂将严格管理上升为严厉管理 强化对普通员工的培训我们用“活力曲线”激励人用《劳动法》淘汰人优化员工队伍 设立了团小组、女工委大力传播主文化排斥次文化让宜化文化占据主阵地让宜化人 能安居乐业。 比如2002年8月集团总部为强化中央空调制冷效果要求集团办公室加 强门窗管理。后来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一扇窗户未关好仅仅因为此事公司对时任集团 办公室主任的李先军罚款1000元。观点10以人为本就是要拥有一大批从注重技术到 注重人本的管理者 11 近三年宜化经历了从注重效益与技术到如今注重人本的转变 培养了一支注重人本的管理者队伍张忠华、李先军、袁运国、陈腊春等都成为宜化 注重人本管理的优秀代表。比如钟光太对生产并不是很精通为什么能当上 子公司总 经理呢是因为他很好地移植了宜化文化用宜化文化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严厉的 管理环境正是因为有这个很好的文化平台才使得制度发挥了作用员工们更加爱岗敬 业管理也变得轻松了。 观点11统一思想必须先统一价值观 由于人的政治立场、思 想观点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会 12 是完全一样的。就如 一个人会有“三张面孔”一样即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自己想 要别人对自己的认识这三个认识从来就很难完全吻合。由此联想到拥有一万多名员 工的宜化面对“双百集团”的宏伟蓝图只有靠广大员工对宜化文化的认识、融入才能 达到统一、和谐形成强大合力。即使将宜化人的看法、认识、思想完全统一有难度 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用先进企业文化的力量来使其渐趋统一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使 管理难度逐步降低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以前很多宜化人工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

宜化的文化

宜化的文化

个 没 有 灵 魂 的企 业 . 是 不 可 能 获 得 持 久 发 展 的 。 文 化 是一 个企 业 的 内功 .就 像 少林 武 功 . 内 功 强 则 形 体 动 作 的 威 力 就 大 .如 果 内 功 不 强 .
4I 化工 管 理 o・ 0 。
维普资讯
文 化 。 宜 化 文 化 的 核 心 是 以 人 为 本 的 统 一 价 值
观 。 宜 化 文 化 的终 极 追 求 是 建 立 和 谐 的 人 际 关
对 批 评 者 还 是 被 批 评 者 . 都 是 一 个 不 小 的 心 理
素 质 考 验 。 宜 化 做 到 了 。 宜 化 的 批 评 是 直 言 不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企 业 文 化 就 是 企 业 的 灵 魂 。

南 .踏 贵 州 ,这 不 仅 仅 是 普 通 的 资 本 扩 张 .我 们 分 明 感 受 到 百 年 宜 化 大 厦 正 在 奠 定 一 块 块 厚
重 的 基 石 。 我 们 如 此 自信 , 是 因 为 宜 化 文 化 的
是 封 闭 的 、保 守 的 、 不 愿 意 学 习甚 至 拒 绝 学 习 的 。 用 先 进 文 化 取 代 落 后 的 文 化 , 就 要 不 断 地 学 习 、 培 训 。 因 此 .我 们 鲜 明地 提 出 :培 训 是
上 九万 里 。 “宜 化 是 幸 运 的 . 宜化 赶 上 了好 时代 : 宜化 人 是 幸运 的 .我 们是 相 亲 相 爱 的一 家人 。 我们 要百倍万倍 地珍惜这来 之不易 的大好局面 .
宜化 的根 本法 宝 。
回首 近 年 来 宜 化 集 团 走 过 的 路 , 胸 中涌 动

映。广 义言 之 ,企业 所创造 的一 切物 质和 精神

湖北宜化蒋远华讲话稿

湖北宜化蒋远华讲话稿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辨证关系——宜化企业文化与发展(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在“中山大学CEO论坛”的精彩演讲词)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山大学CEO论坛”,我是来自中山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的莫玲玲,非常高兴与各位相聚在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CEO论坛”是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论坛,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一线接触活跃在企业界的人物和话题,发展良好的沟通渠道,共享成功企业经营案例与管理智慧。

到目前为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共成功举办了18期CEO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周末画报》协办,谢谢以上单位的支持。

在论坛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天与会的嘉宾,他们是:中山大学李新春院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虞桦书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善民教授、湖北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博士,欢迎各位的到来!本次论坛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湖北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博士作为论坛的主讲嘉宾。

湖北宜化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优势企业之一,是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代表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总资产65亿元,下辖子公司10多家,其中包括1家上市公司,3家中外合资公司。

2001年,年仅35岁的蒋远华博士接任湖北宜化集团董事长,短短5年的时间就把一个摇摇欲坠的地方企业打造成为中国知名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实现了宜化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扩张,从5.8亿元到63亿元,而且2005年税后盈利15亿元,把1个宜化再造成为12个宜化,一时之间成为经济的神话。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他实现了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优秀的企业家不仅仅是一名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它还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者,正是蒋远华博士的这种理念创造了宜化的文化,同时也创造了财富宜化。

今天蒋远华博士将与大家纵论“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辨证关系——宜化企业文化与发展”。

接下来有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院长致辞!李新春院长:各位同学,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迎来了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企业家,湖北宜化集团的董事长蒋远华先生。

浅谈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机制——以湖北宜化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浅谈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机制——以湖北宜化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其他企业发展及 竞争力提高有建设意义 。

式, 实现 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的企业集团的转变 。2 0 ~ 01

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
2 0 年 为宜化集团第二次腾飞 , 05 宜化通过整合楚星、 军云 贵、 进
1 .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企业长 期经营 新建氯碱工程 , 煤化工 、 磷化工 、 盐化工三足鼎立 , 销售 收入增 活动 中, 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 同、 遵循 、 带有本 企业特 点 加到 6 3亿元 ; 资产总额增加到 6 亿元。2 0 年至今是宜化第 5 06 的价值观念 、 经营准则、 营作风 、 经 企业精神 、 道德规范 、 发展 目 三次腾飞,宜化 作为一家地方型企业销售收入冲破 了 1 0 , 0亿 标 的总和 。主要包括企业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 物质文化和行为 昂首迈入 了中国 5 0强。 00年 , 0 21 销售收入突破 4 0 大关 。 0亿 五
争优 势, 并且 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长久优 势的核心 能 是宜化集团内部员工共享, 并影响企业内部人与人之 间关系 的 力。其 一般 由三个要素构成: 一是在市场中有领先竞争对手 的

种 非 正 式 的 价 值 观 和 规 范 。宜 化 文 化 的 出发 点 是 统 一 价 值
技 术和 体现这一技术的新产品或服务 ; 二是领 先于竞争对手 的 观 , 落脚 点是 以人 为本 , 核心是“ 实事求是 、 从严 治厂 、 艰苦奋 管理文 化氛围 , 即适应企业发展 的共 同价值观 , 且与时俱 进; 斗、 而 争创 一流 ” 的企业精神, 文化愿景是“ 构筑 中国百强 , 打造 百 三 是有 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新理论 、新经验 的学习率和 传递率。 年 宜 化 ”终 极 目标 是“ 除歧 视 , 求 平 等 , 建 和 谐 ” () , 消 追 构 。 1共 优 秀的企业文 化对核心竞争 力具有提升 、 维持 的功能 , 企业文 享很重要。 共享 ” “ 即共 同分享、 同遵 守, 共 不论你是干部还是员 化 的建设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影响因素之一 。

宜化企业文化.doc

宜化企业文化.doc

宜化企业文化.doc第一篇:宜化企业文化.doc宜化集团用先进企业文化打造行业“航母”(2005-09-06 07:50:26)刘宗发叶梅刘玉堂刘纪兴建于1977年的湖北宜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由年产1万吨合成氨的小厂发展成为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4年的四年间发展惊人:销售收入由5.8亿元增加到36亿元,利税由-2800万元增加到4亿元,被誉为全省化工行业的“航空母航”。

宜化集团的快速发展,经验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带领“一班人”,把“以人为本”和“追求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文化打造企业,而且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即“五个第一”的和谐文化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推行“发展第一”的文化理念,用“双百”企业鼓舞员工宜化文化的核心是发展文化。

他们对发展的认识是:人类因理想而伟大,企业因发展而繁荣。

远大理想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发展方面,宜化人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宜化人的共同目标是建设“百亿企业,百年企业”。

在建立发展文化的基础上,宜化集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突出抓了四招:一是抓快速发展。

过去宜化的发展只限于省内,现在发展到省外,在湖南、河南、贵州等地共兼并了四家企业,企业总资产由28亿元增加到45亿元。

二是抓全面发展。

过去,宜化只抓了煤化工(碳铵和尿素)一个产业,现在发展到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大产业。

三是抓协调发展。

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四是抓可持续发展。

投资2000万元,将粉煤成型气化技术用于大规模合成氨生产,年可降低煤耗6000多万元;投资8500万元,实施“综合废水治理工程”等,每年可提高效益3500万元;投资8000万元,进行年产150万吨的选矿工程,解决磷矿资源“采富弃贫”的问题,打破了中低品位磷矿石不能生产磷酸二铵的历史。

宜化文化观点摘录1

宜化文化观点摘录1

宜化文化观点摘录
人本理念
●用企业“三心”(知心、热心、诚心)换来员工“三心”(安心、
精心、忠心)
●转变一个人的功劳大于开除一个人的功劳的1000倍
●创建和谐的企业首先要创建和谐的家庭
管理艺术
●“双拧双高”:拧出管理中的“氺”,拧出生产经营中的“氺”,提
高企业的效益,提高员工的收入
●激励是创新的源泉,惩罚是维持现状的手段
●卖产品,就是卖文化、卖习惯、卖信任
思想之光
●美就是美,丑就是丑
●经济止滑易,精神止滑难
●每个人进步1%,1万员工就进步10000%
安全意识
●宁可少赚一个亿,也不能丢掉一条命
●安全五最:最重视、最有意志力、最得力的措施、最残酷的处罚、
最持之以恒的工作
“两改一归”:出了安全事故就会“老婆改嫁、孩子改姓、财产鬼别人”
人才观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大权交到有知识的
人手中
●一名大学生未必如一名高中生,但100名大学生绝对超过100名
高中生
●人才成不了材,不是他的问题,而是领导的问题
领导智慧
●服从是领导之母,学不会服从,就学不会领导
●领导者的职责是引领而非运营
●领导干部要有“狼”的斗志和精力。

九万里风鹏正举——记全国劳动模范、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

九万里风鹏正举——记全国劳动模范、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

九万里风鹏正举——记全国劳动模范、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
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
赵小红;陈刚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工》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一个企业家,只有当他真正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企业、热爱他的员工时,他才能真正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rn企业只有融入社会并回报社会,才能长足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应该是大爱无痕的感恩文化.
【总页数】8页(P8-15)
【作者】赵小红;陈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做制造幸福的人”——记全国劳动模范、唐山开元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柳宝诚
2.走科学发展道路做行业创造先锋——访十八大党代表、湖北宜化集团党委察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
3.祥云吹响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号角——访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祥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文
4.他的激情在燃烧——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先生
5.煤海放歌——记全国劳动模范、铁法能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韩有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化集团用先进企业文化打造行业“航母”
(2005-09-06 07:50:26)
刘宗发叶梅刘玉堂刘纪兴
建于1977年的湖北宜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由年产1万吨合成氨的小厂发展成为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4年的四年间发展惊人:销售收入由5.8亿元增加到36亿元,利税由-2800万元增加到4亿元,被誉为全省化工行业的“航空母航”。

宜化集团的快速发展,经验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带领“一班人”,把“以人为本”和“追求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文化打造企业,而且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即“五个第一”的和谐文化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推行“发展第一”的文化理念,用“双百”企业鼓舞员工
宜化文化的核心是发展文化。

他们对发展的认识是:人类因理想而伟大,企业因发展而繁荣。

远大理想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发展方面,宜化人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宜化人的共同目标是建设“百亿企业,百年企业”。

在建立发展文化的基础上,宜化集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突出抓了四招:一是抓快速发展。

过去宜化的发展只限于省内,现在发展到省外,在湖南、河南、贵州等地共兼并了四家企业,企业总资产由28亿元增加到45亿元。

二是抓全面发展。

过去,宜化只抓了煤化工(碳铵和尿素)一个产业,现在发展到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大产业。

三是抓协调发展。

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四是抓可持续发展。

投资2000万元,将粉煤成型气化技术用于大规模合成氨生产,年可降低煤耗6000多万元;投资8500万元,实施“综合废水治理工程”等,每年可提高效益3500万元;投资8000万元,进行年产150
万吨的选矿工程,解决磷矿资源“采富弃贫”的问题,打破了中低品位磷矿石不能生产磷酸二铵的历史。

推行“活力第一”的文化理念,用“比较管理”激励员工
宜化文化的动力是活力文化。

他们对活力的认识是:一个社会的活力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个企业的活力是使企业员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同时,还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为达到上述目的,宜化集团推出了三大举措:一是建立利益共享体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在发展壮大原固有存量资产的同时,将增量资产的投资主体和分配方式多元化,使经营者和骨干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发员工活力。

二是改革分配体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对集团公司和8个子公司的正副老总以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对员工实行动态工资制,即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

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到月1600元-2100元之间。

工资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推行“比较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行“五统一,四监管”的管理体制,即财务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工程投资统一、人力资源统一,非生产性开支监管、招投标监管、分析化验监管、安全监管。

同时,对集团公司内部所有单位和全体员工全面推行“比较管理”。

比较出差距,比较出活力,比较出人才,比较出效益。

子公司之间通过“比较管理”,煤的实物消耗量平均下降13%,年增效益8000多万元,蒸汽热量回收增效5000多万元,短途运输费下降200多万元。

员工之间通过开展“活力曲线”绩效考评,即对员工按20%的A类人员、70%的B类人员、10%的C类人员进行考评,并与当月的效益工资挂钩。

实行“比较管理”,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推行“人才第一”的文化理念,用重用机制激活员工
宜化文化的关键是人才文化。

他们对人才的认识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场。

人才兴则企业兴。

在人才战略上,他们做到了三个舍得:一是舍得重用,把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权交到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手中。

宜化11000多名员工中有10%具有本科以上文凭。

宜化集团既
讲文凭,又讲水平,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如该公司“813”工程完工后,尚欠施工方8000
万元工程款,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林文强毛遂自荐。

他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带领20多名大学生,通过审计,让人大吃一惊:工程审减6000多万元。

于是,公司任命林文强为审计部经理,年薪在10万元以上。

二是舍得投入,把知识和才能的价值用年薪制体现出来。

近四年来,宜化共引进各类专用人才40多名,对引进的绝大多数人才都实行了年薪制。

如宜化兼并楚星公司后,决定向磷化工方向发展,公司便引进了磷化工专家刘晓,并聘请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楚星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年薪29万元。

刘晓上任后,日夜苦干,现已建成年产40万吨的磷铵基地,并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铵生产企业。

三是舍得培训,为人才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最大的后劲、最有效的投入。

近几年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办了化工研究生班,培养了50名研究生,并选送了近百名骨干到境外和国外培训。

推行“安全第一”的文化理念,用重奖重罚保护员工
宜化文化的保证是安全文化。

他们对安全的认识是:人的生命第一珍贵,黄金有价,生命无价。

安全是宜化最大的效益,最大的稳定。

安全事关宜化的大局。

因此“宁可少赚一个亿,也不能丢掉一条命”。

基于此,他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实行安全“五最”。

将安全作为最重视、最有意志力、最得力的措施、最残酷的处罚、最持之以恒的工作。

二是狠抓“五落实”。

即抓好安全工作的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教育落实、责任追究落实。

三是实行重奖重罚。

2002年10月,十六化建在宜化施工期间发生高空坠落伤亡事故,股份公司党委正副书记各被罚款2万元,总经理被罚款1万元,安全部长被罚款1万元。

宜化集团正是因为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因此事故较少,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推行“员工第一”的文化理念,用制造快乐感动员工
宜化文化的本质是人本文化,即“员工第一”的文化。

为了把这一文化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宜化集团实施了“四个制造”:一是制造激情。

制造激情的办法就是员工培训。

宜化为了把企业文化贯彻到员工中去,他们通过竞争选拔班组长和群团干部共300多人,并设立了职务津贴,定期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举行才艺表演、工青妇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班组长和群团干部的创造激情,并像火种一样,把激情传播到全体员工中去,形成了上下一心、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二是制造快乐。

制造快乐的办法就是改善环境,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快乐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宜化为员工修建了广场、游泳池、网吧、食堂、洗衣房、运动场,让大家“快乐着工作,工作着快乐”。

三是制造感动。

公司规定:每个员工过生日,公司给20元钱,由所在单位的领导上门祝贺生日。

凡员工父母70岁以上的生日,
都由单位派人上门祝贺。

企业用知心、诚心、热心关爱员工,员工用精心、安心、忠心回报企业。

四是制造幸福。

宜化向员工承诺: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员工收入,高层骨干的收入要向沿海水平看齐,中层骨干的收入要向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普通员工的收入要向宜昌的先进水平看齐。

近四年来,员工月平均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员工反映说,现在宜化人的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甘蔗进口———节节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