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艺术设计类别及特点 PPT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美术41195PPT课件

28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29
1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30
2
圣 马 可 教 堂
31
1
圣马可教堂2
32
3
圣 马 可 教 堂
33
圣马可教堂4
34
圣维塔尔教堂
35
查士尼大帝及其随从 36
37
圣维塔尔教堂壁画
38
细密画
39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40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 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于这些民族尚处在原始公社的生产 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故被称为“野蛮人”或 “蛮族”。
43
44
2020/1/1
45
杰 罗 的 十 字 架
46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47
“罗马式”艺术并非统一的风格,而是在公元10世纪到公 元12世纪中或多或少与古罗马艺术有联系的各种艺术的总 称。“罗马式”概念的含混性意味着罗马式艺术与加洛林 文艺复兴、奥托王朝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8
圣 科 斯 坦 萨 教 堂
23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 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 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 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 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 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 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 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 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 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 的合法地位。
24
善良的牧羊人墓室壁画
25
巴西里卡:
源于古罗马的 一种公共建筑 形式,其特点 是平面呈长方 型,内部采用 列柱,外侧有 一圈柱廊,主 入口在长边, 短边有耳室, 采用条形拱券 作屋顶。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29
1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30
2
圣 马 可 教 堂
31
1
圣马可教堂2
32
3
圣 马 可 教 堂
33
圣马可教堂4
34
圣维塔尔教堂
35
查士尼大帝及其随从 36
37
圣维塔尔教堂壁画
38
细密画
39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40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 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于这些民族尚处在原始公社的生产 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故被称为“野蛮人”或 “蛮族”。
43
44
2020/1/1
45
杰 罗 的 十 字 架
46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47
“罗马式”艺术并非统一的风格,而是在公元10世纪到公 元12世纪中或多或少与古罗马艺术有联系的各种艺术的总 称。“罗马式”概念的含混性意味着罗马式艺术与加洛林 文艺复兴、奥托王朝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8
圣 科 斯 坦 萨 教 堂
23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 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 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 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 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 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 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 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 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 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 的合法地位。
24
善良的牧羊人墓室壁画
25
巴西里卡:
源于古罗马的 一种公共建筑 形式,其特点 是平面呈长方 型,内部采用 列柱,外侧有 一圈柱廊,主 入口在长边, 短边有耳室, 采用条形拱券 作屋顶。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中世纪拜占庭艺术 PPT

感谢您的聆听!
早期
6世纪,拜占庭美术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它的独 特风格在建筑、绘画与其他造型艺术中建立起 来。艺术观念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中期
马其顿文艺复兴时期(867~1057) 8~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以及1202年-1204年 掀起的十字军东征狂潮。对艺术发展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镶嵌画、牙雕等黯然失色。
晚期
中世纪拜占庭艺术
史起源
早期基督教美术
西罗马帝国 5C-15C 天主教
蛮族艺术 5C-10C 罗马式艺术 11C-12C 哥特艺术 13C-15C
东罗马帝国 5C-15C 东正教
拜占庭艺术 5C-15C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Byzantine Art),约5到15世纪中期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与技巧。它成为希腊与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 艺术之间的纽带。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与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
镶嵌画——以圣阿波利纳雷教堂为例
圣阿波利纳雷教堂 连拱廊两侧的镶嵌画
连拱廊两侧的镶嵌画分别描绘了走向 基督与走向圣母的男女天使行列。作 品的形式处理强调装饰性,不表现背景, 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姿势人物造型,特 别少有三度空间感
镶嵌画——以圣阿波利纳雷教堂为例
《基督与代表十二信徒的羊》
装饰内部的《基督与代表十二信徒的 羊》的镶嵌画,构图尽管特别朴素,但颜 色特别鲜艳生动。
建造及特点
• 连续券的平面布局,使教堂形成广阔空间。墩的造形也加强了 空间效果,观众看不到每一面的透视角度。每一角落都进行了 装饰,篮状柱头上刻着精细的透孔花纹,极富装饰美,面料为大理 石,加上镶嵌画与各种装饰,内部显得极其华贵,给教堂带来了神 奇情绪。
圣维塔勒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 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 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 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 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 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于公 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 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 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 像就位。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镶嵌画与圣像画
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
荣发展。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
嵌而成,色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灿烂的黄色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身穿 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左边是着华服的 贵族和卫士,右边是大主教和祭师,后面是随 从。人物都呈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 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
《科隆大教堂》
《善良的牧羊人》
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 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这个具有罗马-比 萨风格的比萨大教堂。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
12~13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艺术称为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开始特指建筑艺术,后来逐渐波及
雕刻和绘画,是“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成就主要是建堂建筑。 初次出现在12世纪40年代的法国,圣德尼教堂。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第56页,共113页。 建于1296年,又称“圣母无原罪之花”
第57页,共113页。
圣玛利亚修道院
第58页,共113页。
圣玛利亚修道院
第59页,共113页。
《杰罗的十字架》 木雕
第60页,共113页。
圣母之死
第61页,共113页。
镶嵌玻璃窗
双 耳 杯
第62页,共113页。
第63页,共113页。
第33页,共113页。
第34页,共113页。
《阿琛王宫》
第35页,共113页。
圣书插图
第36页,共113页。
第37页,共113页。
第38页,共113页。
第39页,共113页。
第40页,共113页。
第41页,共113页。
第42页,共113页。
《杰罗的十字架》
第43页,共113页。
圣米迦勒教堂
第24页,共113页。
圣 维 他 尔 教 堂
第25页,共113页。
第26页,共113页。
《荣耀基督》
第27页,共113页。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第28页,共113页《。 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
第29页,共113页。
莫地那大教堂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5世纪-11世纪)
第30页,共113页。
第11页,共113页。
第12页,共113页。
第13页,共113页。
第14页,共113页。
第15页,共113页。
第16页,共113页。
第17页,共113页。Fra bibliotek第18页,共113页。
石棺浮雕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公元5世纪-15世纪)
第19页,共113页。
第57页,共113页。
圣玛利亚修道院
第58页,共113页。
圣玛利亚修道院
第59页,共113页。
《杰罗的十字架》 木雕
第60页,共113页。
圣母之死
第61页,共113页。
镶嵌玻璃窗
双 耳 杯
第62页,共113页。
第63页,共113页。
第33页,共113页。
第34页,共113页。
《阿琛王宫》
第35页,共113页。
圣书插图
第36页,共113页。
第37页,共113页。
第38页,共113页。
第39页,共113页。
第40页,共113页。
第41页,共113页。
第42页,共113页。
《杰罗的十字架》
第43页,共113页。
圣米迦勒教堂
第24页,共113页。
圣 维 他 尔 教 堂
第25页,共113页。
第26页,共113页。
《荣耀基督》
第27页,共113页。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第28页,共113页《。 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
第29页,共113页。
莫地那大教堂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5世纪-11世纪)
第30页,共113页。
第11页,共113页。
第12页,共113页。
第13页,共113页。
第14页,共113页。
第15页,共113页。
第16页,共113页。
第17页,共113页。Fra bibliotek第18页,共113页。
石棺浮雕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公元5世纪-15世纪)
第19页,共113页。
哥特式风格课件ppt

多元文化融合
吸收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元素,丰富课 件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 。
技术手段的运用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增强课件的互动 性和趣味性。
文化传承与传播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01
通过对哥特式风格的深入研究,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02
哥特式建筑风格
建筑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03
04
尖拱和尖窗
哥特式建筑使用尖拱和尖窗, 创造出轻盈和上升的视觉效果
。
飞扶壁
为了支撑沉重的墙体,哥特式 建筑常使用飞扶壁。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建筑的窗户较小,但色 彩斑斓的玻璃窗是其特色,营
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
强调垂直性
哥特式建筑强调向上和垂直的 方向感,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
常用元素
常见的元素包括幽暗的森 林、城堡、高耸的尖塔、 神秘的角色和超自然的场 景等。
情感表达
哥特式绘画风格通常传达 一种神秘、恐怖或超自然 的情感,吸引观众深入探 索画作背后的故事。
雕塑风格
雕塑风格
哥特式雕塑风格以其复杂的设计 、动态的姿态和细腻的细节处理
而闻名。
常用元素
常见的元素包括扭曲的线条、夸张 的比例、繁复的装饰以及象征性的 符号等。
耸挺拔。
著名建筑实例
巴黎圣母院
作为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巴黎 圣母院以其精美的细节和独特的结构 著称。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
科隆大教堂
位于德国科隆,是世界上最高的哥特 式教堂之一,以其高大的塔尖和细腻 的石雕而闻名。
这座教堂以其壮观的彩色玻璃窗和复 杂的飞扶壁而闻名。
吸收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元素,丰富课 件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 。
技术手段的运用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增强课件的互动 性和趣味性。
文化传承与传播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01
通过对哥特式风格的深入研究,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02
哥特式建筑风格
建筑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03
04
尖拱和尖窗
哥特式建筑使用尖拱和尖窗, 创造出轻盈和上升的视觉效果
。
飞扶壁
为了支撑沉重的墙体,哥特式 建筑常使用飞扶壁。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建筑的窗户较小,但色 彩斑斓的玻璃窗是其特色,营
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
强调垂直性
哥特式建筑强调向上和垂直的 方向感,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
常用元素
常见的元素包括幽暗的森 林、城堡、高耸的尖塔、 神秘的角色和超自然的场 景等。
情感表达
哥特式绘画风格通常传达 一种神秘、恐怖或超自然 的情感,吸引观众深入探 索画作背后的故事。
雕塑风格
雕塑风格
哥特式雕塑风格以其复杂的设计 、动态的姿态和细腻的细节处理
而闻名。
常用元素
常见的元素包括扭曲的线条、夸张 的比例、繁复的装饰以及象征性的 符号等。
耸挺拔。
著名建筑实例
巴黎圣母院
作为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巴黎 圣母院以其精美的细节和独特的结构 著称。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
科隆大教堂
位于德国科隆,是世界上最高的哥特 式教堂之一,以其高大的塔尖和细腻 的石雕而闻名。
这座教堂以其壮观的彩色玻璃窗和复 杂的飞扶壁而闻名。
西方中世纪艺术ppt课件

民 族 大 迁 徙 与 蛮 族 王 国
历史倒退, “黑暗时代”
推动了欧洲历史的 发展,历史的前进
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一)建筑艺术
查理大帝在征战意大利时,十分欣赏罗马君士坦丁 一世时代的教堂建筑,并视为样本加以提倡,所以 加洛林时期的教堂多是巴西利卡基础上的集中样式。 始建于8世纪中叶的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被认为是最 早的加洛林皇家教堂。
(一)罗马式建筑艺术
罗马式教堂的分布
罗马式教堂的艺术特色
3
1 石屋顶 复杂的骨
墙厚,窗户小
2
塔楼
架体系
巴西利卡
“十”字形
英国杜勒姆教堂
中堂就长达61米, 宽12米,高22米 色彩的图案装饰
圣地亚哥大教堂
圣 地 亚 哥 大 教 堂 香 炉
比萨教堂建筑群
(二)罗马式雕刻艺术
随着大教堂建筑的兴盛,雕刻、绘画作为装饰也开始复 苏。特别是雕刻,不论是教堂内部柱头或外部立面,罗 马式教堂都开始大量使用了浮雕或圆雕。表现“上帝” 的神奇世界,传播上帝的救世福音,这是中世纪雕刻以 及其他造型艺术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雕 刻是大家都能看懂的“石头圣经”。但是,雕刻没有自 己的独立地位,而必须依附于建筑,服务于建筑。在中 世纪,“建筑至上”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01
公元1世纪
诞生
逐步 发展
公元2世纪
02
03
公元3世纪
形成 规模
罗马 帝国 国教
公元4世纪
04
基督教的发展历程
虽然中世纪艺术并不完全是基督教艺术,它还包括世 俗及其他民族艺术,但在广义上,中世纪艺术属于基 督教艺术,它展示了基督教艺术这一特殊艺术形态。 此外,由于基督教自身传统与教义的限定,使其艺术 的门类发展不平衡。建筑、镶嵌画是其精华部分,雕 刻却相对较弱,而抄本插画、圣像画和工艺艺术则是 其一个独特部分。
《室内设计》课件——第四章 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2)索菲亚教堂:
①背景:始建于公元532年不仅是宗教性建筑,也是王 权的象征。体现出正教合一的思想后毁于大火,查士 丁尼大帝在位时重建,于公元537年竣工。
②特点:规模宏大,结构机密,构思巧妙,平面为椭 圆形,祭坛正中,在中央有一最大穹顶,直径为33米, 高达60米,四周排列着40个采光窗口,阳光从这里射 入照亮了教堂内部,人们仰望圆顶,好像看到了神之 光从天而降,围绕中央穹顶又有许多小穹顶,互相层 次清晰,结合一体,这样的大园顶体现了宗教周而复 始的观念。也象征王权的集中与统一,拜占庭灭亡后, 土耳其人把其改为大清真寺,现在教堂四周伊斯兰风 格的尖塔就是后来土耳其人所建。
设计必修课—室内风格设计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拜占庭:
•
一、历史背景: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西以罗马为中心,东边以拜占庭为中心即君士坦丁堡
(今伊斯坦布尔)。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继续存在,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
二、文化背景:继承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汲取了西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艺术成分(如洋葱形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哥特式风格
欧洲的哥特样式产生于12~13世纪初期,哥特式教 堂的特点继承了罗马建筑的风格。
到了十四世纪末,欧洲的经济发展起来,室内装饰 造型日趋华丽,一般市民的住宅也追求华美、鲜艳的效果 和讲究的装修,再配以模仿拱形的家具为典型的做法。哥 特式风格以高、尖、直为特征使空间具有向上感和动感。
三、建筑特征:
广泛使用拱券结构,采用石头为主材料,外 部粗糙笨重,有厚墙(主要用于防御),巨 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雕刻 特点:独立存在性、写实性逐渐增强
三、绘画 彩色玻璃窗画;细密画
哥特式建筑的美在于它更多地享受了阳光和宽敞的空间, 人们在教堂内可以寻找灵魂的安慰,追求宁静的境界。
比利时黄金广场让人 感叹它的巧夺天工
科隆大教堂被誉为哥特式 的完美典范
1.希腊陶立克柱式 2.罗马陶立克柱式 34..希罗腊马爱爱奥奥尼尼克克柱柱式 式 5.罗马科林斯柱式
哥特式美术 (公元12世纪--14世纪)
拜占庭建筑发展:帆拱的结构方式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 形式上自然简洁,同时把荷载集中到四角的支柱上,消解了中心大穹窿 顶的水平侧推力,使整体建筑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穹顶之下的空 间更加开敞。
拜占庭时期建筑的特点,除了对穹窿的偏爱之外,就是马赛克(Mosaic) 技术的大量使用。这种用涂有色彩的小陶瓷片来拼组图案的方法在罗马 帝国初期就已经很盛行了。著名的庞贝城就出土了不少。但是把大面积 的、色彩饱满的、精细的马赛克镶嵌画用在教堂内部的装饰上是拜占庭 时期的特色。
• 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 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 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干及压迫感。
罗马式美术 (公元11世纪--12世纪)
•• ②圆拱、厚墙、
•
小窗、塔楼
•
• 坚固厚重,产生静穆、庄重的宗教气氛
一、建筑 1、特点:
①拉丁十字形平面布局 ②尖拱、尖塔、塔楼、大彩色玻璃窗
以 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感体现弃绝尘寰 的宗教思想,也显示了蓬勃生机的精神。
夏特尔教堂
• 2、代表作: • ①巴黎圣母院 (法国) • ②科隆大教堂(德国) • ③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
十字形平面,分拉丁十字形和希腊十字形。
拉丁十字形有两个较短的横向臂,以及一个长的纵向臂。
萨大教堂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意大 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遗产是意大利罗 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斜塔不过是教堂附属的一个钟楼而 已
• 2、代表作 比萨大教堂(意大利)
• 二、雕刻
•
装饰性浮雕,非独立性。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
怪诞诡异的情景展现,形体或拉长或压缩,具寓意、象征意
味。
《最后的审判》 (法国奥顿大教堂山墙浮雕)
三、绘画 细密画 一种精细刻
画的小型绘画,主要 作书籍的插图和封面、 扉页徽章、盒子、镜 框等物件上和宝石、 象牙首饰上的装饰图 案。尺幅较小,刻画 精细入微。细密画包 含基督教细密画、波 斯细密画和印度细密 画三个主要分支。
欧洲中世纪艺术设计类别及特点
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
• 1.早期基督教建筑艺术 • 2.拜占庭建筑艺术 • 3.罗马式建筑艺术 • 4.哥特式建筑艺术
1.早期基督教建筑艺术
• 早期基督教被视为反动的非法团体,为了躲避罗马官兵的拘 捕,采取「地下活动」,在地下墓窟用隐喻象征的图象做为 信徒膜拜的对象。所以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罗马的地下墓窟 (Catacomb)艺术。君士坦丁颁布基督教为国教后,早期的地 下艺术便告结束。
4.哥特式建筑艺术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尖形拱顶、肋拱、有梭筋的弯窿 顶、高耸的尖塔、彩色玻璃窗、外部有飞檐。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 和意大利的米兰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尤其是 科隆大教堂,被誉为哥特式的完美典范。教堂内,从任何 角度都看不到一根柱子。这也是哥特式建筑的特征之一。
拜占庭艺术 (公元5世纪—15世纪)
• 一、建筑
• 1、特点:
•
集中式布局(以重要部位为中心安排建筑的整体布局)
• 2、代表作
•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开阔完整、富有层次、虚幻飘渺的内部空间
精美的彩色玻璃 拜占廷建筑的代表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镶嵌画
• 用有色石子、陶片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绘画,主要 用以装饰建筑物的天花板、墙壁和地面。
• 艺术设计特点:题材多取材于基督教的圣经,大半用象征性 表现手法,带有浓厚的基督教的宗教色彩。
2.拜占庭建筑艺术 • 拜占庭艺术的整体特征:拜占廷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
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它的教堂建筑 格局大致有三种:1.巴西利卡式,平面似长方形;2.集中式,即平面为圆形 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3.十字形,即平面为前后、左右等长的希腊十字, 中央有穹窿顶。
创造非现实幻象的程式化创作模式:
①造型方面 平面化、金黄色背景、比例失调、庄严肃穆、 装饰性
②象征主义手法 《查士丁尼大帝与随从》(圣维达尔教堂)
圣维达尔教堂
3.罗马式建筑艺术
•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 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锥形是具有山 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 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