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银离子吸收和临床应用
纳米银敷料在Ⅲ期压疮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

5 2 %, 对 比两组 患者的应用效果 , 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 照组 , 且存在 明显
差异( x 2 = 1 2 . 7 7 8 , P = 0 . 0 0 0 ) , 具有 统计学意义 , 具体 内容见下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应用效 果综合 比较分析 【 n ( %)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注: 表示两组对 比有统计 学意义 , x 2 = 1 2 . 7 7 8 , P = 0 . 0 0 0 。
选取 2 0 1 3 年1 月至 2 0 1 4年 1 月于我院就诊的 Ⅲ期压疮患者 4 6 例
3 讨 论
发生压疮 的过程 中通常会继发 细菌感 染 , 尤其是 Ⅲ期压疮 。传统 的
为: 把 纳米银敷料 利用灭菌水浸 湿后敷在切 口表面上 , 外用无 菌敷料进 行包扎稳 固, 每 隔三天换一次药。 对照组 2 3 例患者压疮面采 用凡士林 布
护理 , 具体操作为 : 把凡士林纱布 常规 消毒后覆盖在压疮表面上 , 外用无
菌敷料进行包扎稳 固, 每隔一天换一次药。
细菌生长 , 降低感染 的发生 , 减少压疮治 愈时间 ,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护理方式是采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敷 料进行 包扎稳固 , 但是凡士林纱布 通 常会粘在压疮 表明 , 换药时容 易出现再次损 伤导致疼痛 出血 , 延 长治 疗 时间 , 再加 上凡士林抗菌性 与通透性较差 , 受 到尿液污染后 容易继 发 感染 。纳米银敷料是把 4 ~ 8 m m的纳米银附着在 医用纱布上 , 属 于一种
作 为本次研究 的对象 , 把4 6 例 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 以及观察组 , 每组 各
有2 3 例患者 。对照组 2 3 例患者 , 男性患者 1 3 例, 女性患者 l O 例, 患者
如水芳芯纳米银抗菌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 14 卷 第 42 期 2010–10–15 出版October 15, 2010 Vol.14, No.42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纳米银抗菌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何 伟1 2,张发明1, ,2,3,范志宁1,2,3Application of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technology in clinical healthcareHe Wei1,2, Zhang Fa-ming1,2,3, Fan Zhi-ning1,2,3AbstractBACKGROUND: As a new type of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nano-silver has strong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safety on human body.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timbacterial mechanisms, bio-safety, 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ano-silver, and to explore extensive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nano-silver materials. METHODS: Articles about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d bio-safety of nanosilver were retrieved from PubMed database with the key words of “nanosilver; antibacteria; biofilm; bio-safety” from January 1997 to March 2010. articles related to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bio-safety of nanosilver, as well as bacterial biofilm were included, those published in the authoritative journals or recently published were preferred in the same field. After primary screen, 123 articles were retrieved, 42 of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inclusive criteria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nano-silver materials are prone to contact with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due to quantum effect, small size effect and gre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refore displaying more biologic effect and more disadvantages such as wide antibacterial range and long disinfection tim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nanosilver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reliable,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nano-materials and nano-drugs, can open up new way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mankinds. He W, Zhang FM, Fan ZN.Application of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technology in clinical healthcare.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0;14(42):7899-7902. [ ]1Medical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2 Institut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3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stitut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He Wei★,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1 Medical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2 Institut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bingbing_he@ Correspondence to: Fan Zhi-ning, Doctoral supervisor, Chief physician, 1 Medical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2 Institut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3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stitut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fanzhini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 2007AA02190* Received: 2010-07-09 Accepted: 2010-07-29摘要背景: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纳米银不仅具备超强的抗菌效果,且对人体更为安全。
纳米银敷料对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观察

纳米银敷料对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观察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抗感染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方法将病人分为浅Ⅱ度试验组,浅Ⅱ度对照组,深Ⅱ度试验组,深Ⅱ度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
试验组应用纳米银敷料,对照组应用1 %SD - Ag 冷霜。
对每组病例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組显著缩短。
结论纳米银敷料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是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临床烧伤外用敷料。
标签:纳米银敷料,烧伤,创面愈合在烧伤治疗中,局部抗菌药物依然是预防创面发生侵袭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良好的局部抗菌药物必须具备穿透焦痂的能力、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无局部刺激性、无全身不良反应、应用方便、不属于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的特性。
磺胺嘧啶银(SD - Ag)冷霜是烧伤临床常用的外用药物之一,但存在穿透力不强、耐药菌出现、影响创面上皮化等缺点。
因此,我们选用SD - Ag 冷霜作为对照组外用药,从2011 - 10~2013 - 01对纳米银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进行了比较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及标本来源1.1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将每例患者两处烧伤深度相对一致创面随机分为两个对照区域(两处创面尽量选在两个不同的肢体上,以免相互影响),本组烧伤患者120 例,均为2011 -10~2013 - 01的住院患者,男性70 例,女性50 例。
年龄18~55岁。
烧伤面积8 %~20%。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其中,浅Ⅱ度和深Ⅱ度每组各30 例。
2组创面面积相近,创面深度相同,均为新鲜创面,无明显感染。
1.2 创面处理试验组创面清创,用消毒剂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将纳米银敷料直接贴附在试验组创面上,其上覆盖少油的凡士林纱布,外用无菌纱布包扎。
对照组创面用药前处理同试验组,而后用1 %SD - Ag 冷霜包扎。
德湿银敷料的功能主治

德湿银敷料的功能主治1. 德湿银敷料的简介德湿银敷料是一种医用敷料,由纯银纤维制成,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持续释放微量纳米银离子。
这种敷料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可以广泛应用于创面护理领域。
2. 德湿银敷料的功能2.1 抗菌消炎德湿银敷料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
纳米银离子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该敷料适用于各种感染性伤口,如烧伤、刀伤、溃疡等。
2.2 促进创面愈合德湿银敷料能够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银离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促使创面更快地愈合。
2.3 减轻疼痛德湿银敷料具有减轻疼痛的效果。
银离子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伤口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创面疼痛,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屏障,减少外界刺激。
2.4 防止伤口二次感染德湿银敷料能够有效防止伤口的二次感染。
银离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从而阻止伤口的感染扩散。
2.5 透气保湿德湿银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
敷料内部的纤维结构可以提供空气流通通道,保持创面的适宜湿度,促进创面再生。
同时,敷料的透气性可以防止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发生。
2.6 可拆换性德湿银敷料可以进行拆换,并且不会对创面造成二次损伤。
敷料柔软而柔韧,贴合性好,能够有效保护创面,并且方便医生跟踪观察和处理。
3. 应用范围德湿银敷料适用于各种创面护理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烧伤•刀伤•压疮•溃疡•湿疹•皮肤擦伤•切口伤口•术后伤口•慢性创面4. 使用方法德湿银敷料使用简便,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清洗伤口并消毒。
2.确保伤口周围皮肤干燥。
3.将德湿银敷料取出并撕下保护膜。
4.将敷料平贴于伤口上,确保敷料覆盖整个创面。
5.若伤口分泌物较多,可覆盖吸水垫。
6.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更换德湿银敷料。
注意:若创面处于严重感染状态,应先进行相应的抗菌处理,再使用德湿银敷料。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德湿银敷料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不可应用于对银过敏或容易过敏的患者。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_熊雪蓉

我科于2005年4月 ~2011 年 6 月 收 治 562 例 Ⅱ度(浅Ⅱ度、深Ⅱ度)面积 为 4% ~35% 烧 伤 患 者, 年龄1~65岁,平均年 龄 38.6 岁;男 368 例,女 194 例,进行 随 机 分 组,对 照 组 282 例,观 察 组 28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烧 伤 治 疗 方 法,如 使 用 棉 垫 包 扎 四 肢创面,躯干、头面 部 采 用 暴 露 疗 法;观 察 组 全 部 应 用纳米银医用 抗 菌 敷 料 治 疗。 两 组 在 烧 伤 24h 后 创 面 均 辅 以 周 林 频 谱 治 疗 仪 治 疗 ,并 结 合 预 防 感 染 、 营 养 支 持 疗 法 ,同 时 做 好 患 者 的 疼 痛 、高 热 、休 克 期 、 创 面 、心 理 、营 养 支 持 等 环 节 的 护 理 及 基 础 护 理 。 经 精心的治疗 及 护 理,观 察 组 全 部 治 愈,全 部 未 留 疤 痕 ,取 得 了 满 意 的 疗 效 ,现 报 告 如 下 。
4 讨 论
4.1 皮肤 是 调 节 体 温 和 汗 液、泌 汗、感 觉 并 具 有 合 成 维生素 D 的功能。而实验证明,52 ℃ 热力持 续 作 用 1min 或68 ℃热力作用1s,即可致全皮层烧伤 。 [2] 4.2 医 学 界 早 在 19 世 纪 初 就 发 现 了 银 离 子 的 抗 菌 性。我国早期一些厂家主要生产用于烧伤的含银软 膏 ;Acticoat[3]于1998 年 推 出 银 离 子 敷 料 ,该 敷 料 的 吸 收 量 是 它 自 身 重 量 的 20 倍 ,同 时 可 以 使 伤 口 有 一 个湿润的环境。由于纳米银烧伤敷料是应用纳米技 术将纯天然的银离 子 经 过 精 细 方 法 加 工 制 成,产 品 颗粒在100nm 以内,90% 的颗粒在 25nm 左右,能 均 匀 的 覆 盖 在 医 用 脱 脂 纱 布 上 ,性 能 稳 定 ,以 抗 菌 消 炎为主。银是一种 白 色 重 金 属,其 机 制 是 银 离 子 与 细菌病原体的 DNA 碱 基 结 合,使 DNA 不 能 复 制, 银 离 子 与 细 菌 病 原 体 蛋 白 质 结 合 ,形 成 银 蛋 白 ,可 使 细菌失活[4];纳米银敷料接触伤口后,迅速并持 久 地 释 放 纳 米 银 粒 子 ,快 速 有 效 地 杀 灭 侵 入 伤 口 的 细 菌 、 真菌及其他病原 体,使 感 染 得 到 控 制。 纳 米 银 敷 料 是 网 状 纤 维 结 构 ,因 而 更 有 利 于 创 面 渗 出 和 引 流 ,纳 米 颗 粒 具 有 较 强 的 皮 肤 渗 透 性 ,可 产 生 热 效 应 ,改 善 局 部 微 循 环 ,能 促 进 组 织 细 胞 生 长 ,加 速 创 面 愈 合 与 肉芽组织形成 。 [5] 4.3 使 用 纳 米 银 敷 料 的 患 者 疼 痛 减 轻 ,说 明 银 离 子 有止痛的作用,可能 与 银 离 子 阻 断 疼 痛 的 传 导 及 减 少致痛物质的释放有关。 4.4 纳米银医用 抗 菌 敷 料 具 有 使 用 简 单、方 便、便 于护理的优点。烧 伤 后 行 创 面 清 创,立 即 使 用 纳 米 银敷料覆盖和包 扎,可 减 轻 疼 痛,创 面 得 到 保 护,创 面不易再次损伤,不 需 每 日 清 洗 换 药。 纳 米 银 敷 料 包 扎 后 一 般 保 持5~7d,渗 液 太 多 时 才 需 更 换 ,护 理 起来也简单方便,患 者 在 卧 床 时 也 方 便 翻 身 和 下 床 活 动 ,患 者 易 于 接 受 。 4.5 纳米银医用 抗 菌 敷 料 具 有 广 谱 杀 菌、无 毒、无 刺 激 、无 过 敏 、无 耐 药 性 、遇 水 粘 力 更 强 的 特 点 ,是 一 种理 想 的、纯 天 然 的、安 全 的 抗 菌、杀 菌 的 产 品。 我 院还将此产品用于 大 面 积 的 压 疮、糖 尿 病 足 等 慢 性
银离子敷料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的应用1、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指南对局部银离子治疗压力性损伤提出共识推荐意见,即当创面确定细菌负荷较高,尤其存在多种细菌感染时,应使用银离子敷料。
研究显示,纳米银创伤贴对Ⅱ期压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银离子泡沫敷料在Ⅲ期压疮的应用效果显著;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感染性压疮,明显缩短压疮感染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研究证实,银离子抗菌敷料特别适用于某些不利于伤口愈合的细菌株所引起的感染伤口,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等。
2、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换药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感染伤口,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形成天数均明显减少。
此外,银离子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能促进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3、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烧伤伤口的感染是造成烧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采用含银敷料能控制烧伤伤口的感染,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无毒,这一结论得到了Trop的证实。
有研究对280例Ⅱ度烧伤患者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结果显示,可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减少和避免瘢痕的生成,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4、在失禁性皮炎和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大小便失禁后,刺激肛周皮肤导致皮肤红肿、溃烂,或出现肛周脓肿,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增加患者痛苦,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失禁患者还易造成真菌感染。
有研究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擦洗会阴部,能减轻局部症状,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阴部感染。
另有研究表明,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放射性皮炎伤口,可有效保护创面,减轻受损部位疼痛症状,尤其是对颈部、腋窝等皮肤皱褶部位的皮炎效果明显。
5、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将活性银离子抗菌制品用于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取得较好疗效,尤其是在预防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PICC穿刺感染方面效果显著。
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控制的研究

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控制的研究一、纳米银抗菌敷料的特点纳米银指的是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银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抗菌活性。
纳米银抗菌敷料利用纳米银颗粒的抗菌特性,能够在敷料表面形成抗菌保护层,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
与传统敷料相比,纳米银抗菌敷料具有抗菌效果好、持久稳定、安全无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糖尿病足感染是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往往对传统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给感染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纳米银抗菌敷料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于这些耐药细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应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进行糖尿病足感染的敷料换药,可以显著减少感染部位的致病菌数量,降低感染的程度,加速伤口愈合。
还有报道显示,纳米银抗菌敷料能够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降低了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在糖尿病足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尽管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糖尿病足感染控制中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纳米银抗菌敷料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纳米银抗菌敷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皮肤的刺激性及过敏性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纳米银抗菌敷料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能对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其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银抗菌敷料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可以研发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和更低刺激性的纳米银抗菌敷料,从而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对纳米银抗菌敷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为其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开辟更多可能;可以加强纳米银抗菌敷料在临床实践中的监测与评估,探讨其对糖尿病足感染控制的长期效果和影响。
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技术,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
其中,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纳米银的简介纳米银是指银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银离子、银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管等银纳米材料。
由于其纳米尺度下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于宏观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抑制炎症等优点,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医用敷料材料传统的医用敷料多为棉布或吸水棉,缺乏杀菌作用,容易引起感染。
而纳米银可以作为敷料材料,与细菌结合并导致其死亡。
有研究表明,将纳米银掺杂到敷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敷料的抗菌性,防止切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等作用。
2.杀菌药物纳米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产生杀灭作用,包括难治性病原体。
因此,在医学上可以作为杀菌药物使用,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3.肿瘤治疗纳米银具有局部的抗炎、抗菌作用,并能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通过将纳米银制成靶向抗体或运载载体,可以将其送达到肿瘤细胞,实现肿瘤治疗。
4.组织修复材料生物学空白的消失,可用于修复组织,如骨和皮肤,并在坏死肉的结构性沾污环境中作为抗结构性沾污剂。
三、纳米银在应用中的存在问题纳米银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毒性问题纳米银长时间面对细胞,能够造成毒性反应。
由于纳米银是纳米材料,它比大颗粒材料更具有活性和毒性。
2.环境问题另外,纳米银对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些研究发现,纳米银对水质和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纳米银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四、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毒副作用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临床使用期间 ,入选 病例均未发现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 ,用药后血尿常规和肝肾 功能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
卫生出版社 ,2002. 712139. Mao BL , Qian GS , Chen ZT , ed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eijing :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2002. 712
139. 3 郎振为 ,张立洁 ,张世杰 ,等.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3 例尸解分
析. 中华病理杂志 ,2003 ,32 :2012204. Lang ZW ,Zhang LJ ,Zhang SJ ,et al . A clinicopat hological study on
3 cas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hin J Pat hol ,2003 , 32 :2012204.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 2000 年 10 月~ 2001 年 6 月期间收治病人 96 例 ,其中男 58 例 ,女 38 例 ,年 龄 18~69 岁 ,平均 (30 ±11) 岁 ,其中同体对照 38 例 。 2 1 创面类型 :在临床观察期间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应 用于烧伤各种创面 ,其中包括 :浅二度 (治疗组 25 例 ,同体对 照 9 例) 、深二度 (治疗组 16 例 ,同体对照 7 例) 、残余创面 (治疗组 18 例 ,同体对照 8 例) 、供皮区 (治疗组 21 例 ,同体 对照 6 例) 及大面积切痂植皮后创面 (治疗组 16 例 ,同体对 照 8 例) 。治疗面积为 1 %~60 % ,平均 18146 % ±7151 %。 31 治疗方法 :各种入选观察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洁干净 后 ,将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覆盖于创面上 ,外用无菌纱布 、棉 垫包扎 ,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 ,同时观察创面 分泌物 、创面炎性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 。同体对照部位以碘伏油纱 覆盖创面 。 41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做创面细菌培养 、 肝 、肾功能及血 、尿常规检查 ,用药后 1 周 、2 周复查创面分 泌物培养 、血尿常规 ,治疗完成后再复查肝 、肾功能及血尿 常规 。 (二) 银离子浓度吸收的动物实验观察 11 动物及分组 :11 周龄 Wistar 大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
(收稿日期 :2003206225) (本文编辑 :刘雪松)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银离子吸收和临床应用
胡骁骅 张普柱 孙永华 陈忠 李泽先
目前烧伤创面外用药品种繁多 ,好的外用药不仅应具有 防止创面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而且应具有安全性能 好 、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纳米银敷料 (商品名万灵百伤愈 ,主 要成分为医用无菌纤维织物和天然元素银 ,南京希科纳米医 学有限公司生产 ,苏药器监 (准) 字 99 第 221132 号/ 264132 号 (更) ) 是采用纳米银技术 ,将纳米级银超细颗粒以医用无 均纱布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抗感染敷料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 十五所证实) ,目前广泛应用于外科各领域 。积水潭医院烧 伤科于 2000 年 10 月~2001 年 6 月对该敷料进行离子吸收 浓度研究和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烧伤创面 ,现总结如下 。
动物实验结果还显示 ,外用 SD2Ag 霜剂 (B) 组显示 3 、7 、 14 d 吸收银离子含量分别为 31660 ±21049 、11465 ±01742 、 11271 ±01447 (μg/ m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A) 组 。而外用纳 米银抗菌医用敷料 (C) 组显示 3 、7 、14 d 吸收银离子含量分 别为 01459 ±01227 、01277 ±01158 、01221 ±01071 (μg/ ml) , 吸收量很低 ,几乎与正常对照相近 。外用 SD2Ag 霜剂组和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组银离子含量均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 , 考虑与创面愈合 ,吸收率下降有关 。A 、C 两组动物血清中银 离子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 A 、B 及 C、B 之间差异显著 。 表明创面外用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后 ,吸收进入血中的银离 子较少 ,与正常组动物血清中含量无明显差异 ,而外用 SD2 Ag 霜剂创面吸收进入血中的银离子较多 。
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 ,我们认为纳米银抗菌医用敷 料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感染作用 ,吸收少 ,毒副作用小 ,使用方 便的烧伤临床外用药 。
参考文献
1 朱佩芳. 烧伤动物实验方法. 见 : 黎鳌 , 主编. 烧伤治疗学. 第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6502659.
Zhu PF. The experimental met hods of burn animal. In : Li A , ed. Treat ment of burns. 2th ed. Beijing : People′s Medical Publisher , 1997. 6502659.
21 观察指标和方法 : 观察并记录伤后 3~14 d 期间创 面感染及愈合情况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伤后 3 、7 、14 d 动物血清中银离子含量 (中科院预防医学研究所检测) 。
31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以 SPSS1010 统计软件进行 方差分析 ,结果以 x ±s 表示 。
二 、结果 11 患者创面细菌培养 :用药前创面细菌检出率较高 ,用 药后治疗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 0105 , 表 1) 。
25
716 ±212 #
深二度
16
1512 ±210 #
残余创面
18
1012 ±412 #
供皮区
21
712 ±217
切痂植皮创面
16
1416 ±210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105
对照组
例数
9 7 8 6 8
愈合时间
1015 ±316 1812 ±313 1311 ±218 715 ±310 1513 ±114
作者单位 :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 (胡骁骅 、张普柱 、孙 永华 、陈忠) ; 河北石家庄市友谊医院烧伤科 (李泽先)
物中心提供) 84 只 ,雄性 ,体重 220~250 g ,随机分为 A (正常 对照组 12 只) 、B (创面外用 SD2Ag 霜剂组 36 只) 、C (创面外 用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组 36 只) 3 组 。B 、C 两组动物参照 第三军医大学动物烧伤模型制作方法均造成 30 % TBSA 浅 Ⅱ度烧伤[1 ] ,背部创面分别外用 SD2Ag 霜剂及纳米银抗菌 医用敷料 (二者所含等量银离子) ,外用敷料包扎并打包固 定 ,每天换药 1 次 ,直至创面愈合或动物活杀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年 12 月 25 日第 83 卷第 24 期 Natl Med J China , December 25 , 2003 , Vol 83 , No . 24
·2179 ·
表 2 治疗组及对照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d , x ±s)
创面类型
治疗组 例数 愈合时间
浅二度
表 1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结果 (例数)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96 31
治疗前 ( %) 25 (26) 9 (29)
治疗后 1 周 ( %) 治疗后 2 周 ( %)
4 (4)
0 (0)
5 (16)
3 (10)
21 患者创面外观 :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 少 ,创面分泌物持续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创面干燥 迅速 。
注 :与 A 组比较 3 P < 0105 ;与 C 组比较Δ P < 0105 ;与伤后 7 及
14 d 比较 # P < 0105
三 、讨论 目前创面外用药品种繁多 ,好的外用药不仅应防止创面 感染 、为创伤愈合提供一种最佳的愈合环境 ,同时还应该具 有安全 、吸收少 、毒副作用小 、使用方便等特点[224 ] 。 烧伤创面外用药具有创面大 ,多次用药 ,用药量也大的 特点 ,往往会因为药物的吸收作用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毒副 作用 ,甚至造成内脏的损害 。磺胺嘧啶银 ( SD2Ag) 一直是国 内外公认的一种较好的创面抗感染用药 ,但它除银离子外还 含有磺胺嘧啶 ,常因药物过量吸收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毒副反 应 。曾先后有多篇文献报告应用 SD2Ag 后出现白细胞急剧 下降以及出现齿龈银线等副作用 ,其原因多为磺胺过敏导致 白细胞下降 ,而齿龈银线的出现则为银离子过量吸收沉积所 致[5 ] 。因此 ,创面外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应该引起注意 。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是采用纳米银技术将纳米级银超 细颗粒以医用无菌纱布为载体制作而成 ,使其比原来功能增 强 ,与传统的磺胺嘧啶银比较 ,它保留了银离子高效抗感染 的优点 ,剔除了磺胺成分过敏和银离子过度沉积的缺点 。当 其应用于创面 ,具有极高的溶出度和杀菌效果 。其抗感染作 用的机理是通过银离子与微生物细胞中的巯基酶结合 ,使酶 失去活性 ,从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也可能是银离子与细菌体 内的 DNA 结合使细菌繁殖受到抑制[3 ,4 ] 。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治疗组创面 1 周和 2 周细菌检出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动物实验也证实 ,伤后 3~14 d 期间 ,创面 外用 SD2Ag 霜剂及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后 ,两组动物创面
均无感染 ,表明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具有与临床常用的 SD2 Ag 霜相似的且优于碘伏 (作用于创面持续时间短) 的抗感染 特性 。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应用于浅二度 、深二度及残余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