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太姥山景点介绍

合集下载

福建太姥山的导游词

福建太姥山的导游词

福建太姥山的导游词福建太姥山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风光旅游团的导游―-徐瑛杰,大家可以叫我徐导游,今天的旅游景点是福建的名山――太姥山。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太姥山的传说:太姥山原来叫才山,传说山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一户很贫穷的人家,家里人都盼望能变富人。

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他,山上有个神仙,他会给人们带来财富,穷人马上上路了,来到了山顶,穷人找到了神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神仙一挥手说:“你已经变富了,你可以回去了。

”穷人谢了后,就回家了,穷人一回到家,大吃一惊,草房变成了豪华的大楼,老婆和儿子在金子了游泳,过了几天,穷人想起了神仙就去看望他,来到了山顶才发现神仙已经去世了。

为了感谢老神仙,穷人把才山改名为太姥山。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太姥山美丽的传说,太姥山的景点有很多,有玉兔观潮。

骆驼峰。

金龟爬壁。

一线天。

进了太姥山,乘上专用车,就可以去登山入口,登上山,大家就可以看到骆驼峰,它的形状像骆驼的驼峰;走过骆驼峰,就到了金龟爬壁,大家请看,那只金色的乌龟在石壁上缓缓的爬;还有一线天,走过去时要小心,胖的别进去,不然的话,你就会被卡在岩石缝中......太姥山美丽的景点有很多,如果你们想去玩,就来找我吧。

福建太姥山的导游词2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太姥山。

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也可以叫我x导。

今天的太姥山一日游由我来为大家讲解。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

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

太姥山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17.3米。

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

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

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导游词(通用10篇)

太姥山导游词(通用10篇)

太姥山导游词(通用10篇)太姥山篇1大家好,我是旅游团的导游—-徐,大家可以叫我徐导游,今天的旅游景点是福建的名山——太姥山。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太姥山的传说:太姥山原来叫才山,传说山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一户很贫穷的人家,家里人都盼望能变富人。

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他,山上有个神仙,他会给人们带来财富,穷人马上上路了,来到了山顶,穷人找到了神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神仙一挥手说:“你已经变富了,你可以回去了。

”穷人谢了后,就回家了,穷人一回到家,大吃一惊,草房变成了豪华的大楼,老婆和儿子在金子了游泳,过了几天,穷人想起了神仙就去看望他,来到了山顶才发现神仙已经去世了。

为了感谢老神仙,穷人把才山改名为太姥山。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太姥山美丽的传说,太姥山的景点有很多,有玉兔观潮。

骆驼峰。

金龟爬壁。

一线天。

进了太姥山,乘上专用车,就可以去登山入口,登上山,大家就可以看到骆驼峰,它的形状像骆驼的驼峰;走过骆驼峰,就到了金龟爬壁,大家请看,那只金色的乌龟在石壁上缓缓的爬;还有一线天,走过去时要小心,胖的别进去,不然的话,你就会被卡在岩石缝中。

太姥山导游词篇2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宁德旅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联华侨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宁德旅游,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人姓胡,大家可以叫我小胡。

在座各位的所有朋友在宁德的逗留期间将由我/小胡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此期间小胡哪有做不好的或者大家有什么意见或问题尽管提出。

小胡会努力改正的。

小胡我尽量力求让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到得到在座朋友的支持与配合。

小胡呢提前对于大家的支持,选择我们表示感谢。

宁德概况: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我国“黄金海岸”的中段,中国台湾海峡西岸,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

宁德南连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省温州市,西临南平市,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新设立的地级宁德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全境包括蕉城区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屏南县、周宁县、柘荣县以及福安市和福鼎市。

太姥山简介

太姥山简介

太姥山简介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福鼎市内,堪称闽东第一胜景。

面积60平方千米,三面临海,山峰突起,巍峨挺拔。

最高的摩霄峰,海拔约1008米,雄奇壮丽。

传说有老母种兰于山中,后得道成仙,人们称之为太母山。

汉时武帝命东方朔考察天下名山,太母山被列三十六名山之一,并写上“天下第一山”为记,改名为太姥山,此后太姥山名扬天下。

太姥山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

有奇峰、怪石、异洞、云海四大特色景观。

它的54座奇峰集中于海拔500~900米之间;山峰相连,岩石突兀,似人似物,形态生动;而有100多个洞,均为地壳变动后断折形成的形态奇特的花岗岩幽洞,其岩洞之多、之长、之奇在名山中也属罕见,洞中水声潺潺,回音袅袅,宛如仙音佛乐;太姥山云雾多变,更是独具的景观,太姥山一年中有2/3的时间被云雾笼罩,尤其是春夏之交或雨后初晴,山岗弥漫四合,汇成茫茫云海,群峰时隐时现,时浮时沉,游人到此,如入仙境。

一日之中,晨、午、晚各不相同,一年四季相差更远。

太姥山之旅,不仅饱览了大自然的美景,而且体会了“太姥健身操”的魅力。

太姥山洞穴繁多而且奇特,在一些洞中行走时,或蹑、或蹲、或俯、或仰,如操如练,全身都得到了运动,令游人意趣盎然,人们称其为“太姥健美操”。

福建太姥山旅游攻略

福建太姥山旅游攻略

福建太姥山旅游攻略太姥山旅游景点攻略灵峰寺灵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

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

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

周围峰峦环抱,山川秀丽,河流曲折,享有“敛溪独秀”之誉。

该寺更为著名的是,寺内至今完好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刻,其中唐代的塔座,宋代的石斛、石炉、碑记等,都是稀世珍品。

寺前有宋代蒙井一口,泉水清冽甘醇,郑樵曾有诗赞之:“静涵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

”南天门南天门,其实是个峡谷,两扇陡峭的岩壁像拉开的天幕,深谷下翘檐斗拱的香山寺,在暮霭中为海市蜃楼,加之天风的吹拂,好象置身于天界。

难怪古人有诗云:“谁谓无天门,天门此地开。

青冥通帝座,暮霭瞰蓬莱。

”这里的脚下,有一石洞直通香山寺,称“南天门洞”。

洞长730米,于1995年开辟,洞内树藤缠绕、古树参天、径道崎岖。

冷城古堡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

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

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

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

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

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

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

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

今遗址尚存。

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摩尼宫摩尼宫系摩尼教遗址。

摩尼教乃是公元前三世纪古波斯国今伊朗一名叫“摩尼”的人所创,其教义是提倡光明。

后传入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民间的秘密组织,即是著名的明教。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点,位于中国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主峰西侧。

此处的一线天是一道长达约 1000 米的峡谷,峡谷两侧高耸的岩壁对峙,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进入一线天,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奇特的氛围。

峡谷内十分幽静,只有流水声和鸟儿鸣叫声,让人感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同时,峡谷内的光线也很奇怪,由于岩壁的遮挡,白天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峡谷内,所以一线天内显得阴暗潮湿。

在一线天内,人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奇特的景观。

例如,有一处叫做“观音宝座”的地方,是一座高耸的岩壁,岩壁上有一个形似观音宝座的洞穴,人们可以攀爬到洞穴顶部,俯瞰整个峡谷。

还有一处叫做“天缝”的地方,是一道极为狭窄的通道,只有成年人才能通过,需要弯腰低头才能穿过。

太姥山一线天景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自然奇观,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能让人们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感。

太姥山

太姥山

太姥山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福鼎县境内,在县城以南45公里。

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依山,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镇的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怪、洞异、水玄、雾多驰名于世,与丹崖碧水的武夷山同属福建名山。

古人称武夷山“东方奇秀”,称太姥为“海上仙都”。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太姥山风景区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其中旅游观赏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不但峰峦峻秀,洞壑幽奇,还有秀丽的溪瀑,优美的港湾,壮阔的海域,精神文明人的岛屿,古人誉之为“山海大观”。

加上历代建造的古寺佛塔,别具风情的畲寨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过去因交通不便,知名度不高,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以后,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条件的改进,服务设施的完善,每年慕名前来观光览胜、寻幽探奇的旅游爱好者日益增多。

太姥山原名才山,相传早在黄帝时,就有术士容成子在此炼过丹,现尚留炼丹井遗址。

尧帝时,山下才堡村有一老妪避乱上山,以种兰为业。

她出身贫苦,怜苦济贫,乐善好施。

曾在山上培育出“绿雪芽”名茶,对治疗小儿麻疹有效。

有一年山下村中麻疹流行,村民苦无良药治病,老妪就以绿雪芽茶叶治好不少病孩,村民感激她,尊称为“太母娘娘”,死后葬于此山,并改山名为“太母山”。

至汉代,大臣东方朔奉汉武帝命,敕封下天名山。

有一日他行至太母山下,见此山巍峨壮丽,拔类超群,就循路上山,一路上只见险峰罗列,怪石嵯峨,云雾飘渺,变幻莫测,如入“仙境”一样。

迨至摩霄峰巅,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气象万千。

连呼“妙哉!”并说此山“山增海阔,海添山雄,山海相成,浑为一体,实乃生平所首见耳!”于是回京后,奏明汉武帝,封为全国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改太母山为“太姥山”。

现在摩霄峰下摩霄庵(今名白云寺)右边石壁上镌刻的“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相传即是汉代东方朔所题。

太姥山风景区现发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冷城古堡、福瑶列岛、晴川海滨、瑞云畲寨六个游览区。

太姥山旅游攻略大全

太姥山旅游攻略大全

太姥山旅游攻略大全太姥山,国家五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

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

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

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

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

主峰海拔917.3米,观赏面积有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为200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为太姥山岳、晴川海滨、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桑园翠湖五大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游人就近便可登山、观海、探洞、泛溪、寻古、采风……太姥山景区门票:115元。

成人票不含景交车价格:115元儿童票不含景交车价格:57元学生票不含景交车价格:57元景交车票不含门票价格:15元一优惠购票人员:1 、身高为 1.2 米—— 1.5 米的儿童购半票。

2 、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购半票。

不包含硕士生、博士生3 、非福鼎籍 60 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人证购半票。

二可免票进入景区的人员:1 、身高低于 1.2 米的儿童。

2 、持有国家现役军人证的现役军官和士兵。

3 、持有国家新闻总署颁发的记者证的新闻媒体记者。

4 、持有国家、省市部门颁发的离休证的离休干部。

5 、持有国家旅游局核发的导游证的导游员和持有福鼎市旅游局核发的景区讲解员证的讲解员。

6 、持有国家旅游局核发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证或旅行社经理上岗证的旅行社经理。

游玩景点:雕像园游览区太姥娘娘雕像位于玉湖游览区,其左边是乌龙岗,右边是虎头岗,前眺东海福瑶列岛,背靠摩霄峰,正合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堪舆玄理,可谓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二○○一年十月三日,雕像奠基,动土时天空忽现绚丽的彩虹,反复五次,在场的人无不惊讶称奇,疑是太姥娘娘乘九色龙马驾还。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描述
太姥山一线天景是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著
名景点,位于主峰太姥娘娘峰的山腰间。

该景点以其狭窄的通道和陡峭的悬崖峭壁而著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险峰”。

进入一线天景,游客们会被狭窄的通道所吸引,通道高达 200 米,最窄处仅有几十厘米,需要侧身而过。

沿着通道前行,游客们会逐渐到达一个宽敞的洞穴,洞穴内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石塔,名为“太姥石塔”。

石塔建于唐代,是太姥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
和文化价值。

穿过洞穴,游客们会到达一线天的终点,这里的景色令人惊叹。

站在悬崖峭壁前,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群山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此外,一线天景还有许多悬崖洞穴、峡谷和瀑布等景点,是一处适合探险和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太姥山一线天景是一处惊险刺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姥山旅游景点
太姥石景
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

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

”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

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

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岩洞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古籍为岩溶洞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

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马洞、鸿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韦陀洞、莲花洞、龙潭洞等等。

大都岩洞都有天光泻漏、明蝉相间之景。

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

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

景色迷人,令人神往。

葫芦洞和将军洞在葫芦洞景区,葫芦洞形似葫芦,洞室宽大,可容千人,面积2000平方米,有“世外桃源”之誉。

宋代曾建有楼阁,今已无存。

洞中生长着空谷兰、凤兰等名花,暗香浮动,满穴馥郁。

将军洞因其顶有三石似将军的鞋、帽、剑而得名,由十几个洞穴相连组成,人称“将军十八洞”。

长977米,有四个洞口。

洞内有七个厅堂,十三个天井,还有“三线天”、“回音洞”、“洞中听泉”等胜景。

“三线天”是两块巨石压顶,似坠未坠,惊险万状,顶部一条裂隙,形成三线蓝天,阳光照人,满穴生辉。

“回音洞”是一条狭窄暗道,迂回曲折,上下盘旋,人行洞内,前后不见,但能相互呼应,虽相隔几十米,其声犹似近在耳边。

这是由于洞壁回音传声所致,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洞中听泉”长160米,地下泉水淙淙,声如佩玉,故古人称为漱玉洞。

若遇大雨过后,泉水如瀑,轰鸣激荡,令人心悸。

穿过“洞中听泉”,进入“流水湾”,长130米,游人可借助洞顶透光,看到泉水流动,可以解渴。

将军洞内还生长着木荷、红楠、栲树、翠竹、红白杜鹃等花木,以及千年古藤蔓。

其东面有一线天,也是个奇妙的岩洞,长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顶开一线。

洞内道路高低宽狭,曲折盘旋。

九鲤溪
太姥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

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鲤溪风景更佳,现单独辟为“九鲤溪瀑”游览区。

九鲤溪又名赤溪,源出柘荣县东山绠,长25.86公里,有十三条支流潆洄于太姥山岭之间。

沿岩分布着二十多个景点。

溪流两岸青山逶迤,绿树葱茏,怪石林立。

中间碧水澄澈,峰峦倒映,水波涟漪。

在浅滩处河底卵石纷陈,游鱼可数,周围还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观音坐莲”等美景,环境优美,犹如一个“童话世界”。

从上游九鲤村至下游渡头村共有浅滩十六处,在深浅滩底交接处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过此,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九鲤溪上有两处瀑布,一在上游蒋阳村前,名溪口瀑,瀑水从60米高的崖头上下跌,
声闻灵敏里,人若站在瀑水下定局的高岩上往下看,只见水流在半圆形峭壁上“跌打翻滚”,犹如困兽搏斗,令人胆颤心惊,不敢久视。

由瀑水溅泼的水珠弥漫溪上,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长虹,光彩夺目。

另一瀑布在连花峰下,名龙亭瀑,落差达120米,分成两束,吾“人”字形,人在筏上仰视,如白练凌空,银河下泻,声如惊雷,气势磅礴。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

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

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

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

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

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

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

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

今遗址尚存。

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灵峰寺
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

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

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

摩尼宫
太姥山摩尼宫,位于福鼎市太姥山白云寺。

宫建于唐代,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整修。

光绪三十年(1904),僧一果增建梦台。

该宫坐东南向西北,石构,建筑面积13.3平方米,内供石佛一尊。

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