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活性氯的方法研究-王媛媛

合集下载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活性氯的不确定度评估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活性氯的不确定度评估
19 9 9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与 表 示 ; N L A 7 2 0 化 学 分 C A / G0 :0 2

】+[ :
] +[
】 :
析 中不 确 定 度 评 估 指 南 ; S l0 0 0— 0 6化 学 成 分 分 C M 0 l l 0 20 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
4 标 准不 确 定 度 来 源分 析 及 其 评 定
2 1 测试原理 .
N, N一二 乙 基 对 苯 二 胺 ( P 与 水 中 游 离 D D)
氯迅速 反应 产 生红 色。经 少量碘 化 物催 化 , 氯 胺 与 D D 一 P
反 应 显 色 。 用 过 量 碘 化 物 催 化 , 氯胺 和 部 分 三 氯 胺 与 D D 二 P
同校准标 准溶 液活性 氯质量 的平均值 , A=24 I ; 为不 .3z X . g 同校准标准溶液 活性 氯质 量 ; P为试样 测 量次数 , 次对 样 本
品进 行 6个 平 行 样 的 吸 光 度 , 6 n为 校 准 曲线 浓 度 点 总 测 P: ; 量 次 数 , 里 是 1 ;l 由 校 准 曲线 上 查 得 活 性 氯 质 量 6个 这 8n为
42 测 量 活 性 氯 质 量 的不 确 定 度 分 量 评 定 .
骤, 测量活性氯质量 的标 准不确 定度来 源有 三个方 面 , 一是
由标 准 溶 液 的质 量 吸光 度 拟 合 直 线 所 产 生 的 不 确 定 度 ; 是 二
混匀。放置 2 i , mn后 再测 量吸光 度 , 录读数 为 C 记 。③ 另取 两支 1 m 0 L比色管 。取 1 m 0 L水样 加入 第一 支管 中, 一粒 加
入 0 5 L磷 酸 盐 缓 冲 溶 液 和 0 5 [ P 溶 液 , 匀 。立 即按 .m .m D D 混 上 述 操 作 测 量 吸 光 度 , 录读 数 为 A, 时 测 定 水 样 空 白 值 , 记 同 在读数中扣除。②加 约 0 1 化 钾 晶体 于上述 比色管 中 , . g碘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优化探讨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优化探讨

前 二杯 1 0 n l n l 比色皿 所接的滤液 , 将第三 杯滤液用于 比色 , 其结果准 确可靠 。另外 , 对不 同部 门生产 的标 准溶液进 行
了 比对 , 结果发 现 , 采用 国家环保部生产 的标 准样 品进行量 值溯源 、 考核 、 比对或仪 器校正 等也均应 采用其 相 同标 准
de p a r me t n t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Th e Re s e a r c h o f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Us i n g Me t h y l e n e B l u e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e Me t h o d t o D e t e ml i n e A n i o n i c S u r f a c t a n t s i n
e x a mi n a t i o n ,c o m p a r i s o n nd a i st n r u m e n t s a d j u s t m e n t , e t c . , nd a he t s t a n d a r d s a mp l e i s p r o d u c e d y b t h e s t a t e e n v i o r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2 A k e s u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i n s i t t u t e ,A k e s u X i n j i a n g 8 4 3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d i s c a r d e d q u a n t i t y o f p r i ma r y i f l t r a t e w a s d i s c u s s e d,w ic h h p r o d u c e d i n e x t r a c t p r o c e s s wh e n d e t e c i t n g t h e c o n t e n t f o a n i o ic n s u r f a c e a c i t v e a g e n t i n wa t e r .I t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i f r s t t w o c u p s o ft h e i f l t r a t e i n 1 0 n l l n c u v e t t e s h o u l d b e d i s c a r d e d,t he t h i r d

(word版)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区别及测定方法

(word版)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区别及测定方法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的区别及测定方法有效氯测定方法:A1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试剂A2.10.025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2mol/L 硫酸溶液。

A2.310%碘化钾溶液。

A2.40.5%淀粉溶液。

A3操作方法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参加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2CH3COOK+2HI2HI+HOCl=I2+HCl+H2O(或者2HI+Cl2=2H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碘量瓶:250—300ml.三、试剂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1+5〕硫酸溶液。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Gr2O7=0.0250mol/L〕:称取1.2259g优级纯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称取约1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已煮沸放冷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参加0.2g无水碳酸钠及数粒碘化汞,贮于棕色瓶内。

标定: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0.00ml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于碘量瓶中,参加50ml水和1g碘化钾,再加5ml〔1+5〕硫酸溶液。

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至淡黄色时,参加1ml1%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录用量。

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氯

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氯

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氯
张利君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4(030)005
【摘要】本文研究了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微量氯,方法是在自来水中加入过量固体Ag2CrO4,使Cl-与Ag2CrO4(s)发生沉淀转化,生成AgCl,CrO42-游离出来,用二苯卡巴肼作显色剂,在波长540nm处测定CrO42-含量,从而间接求出Cl-的含量.本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0~150μg/50ml符合比耳定律,精密度好,相对偏差为0.9%,回收率为103%,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的氯,结果良好.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张利君
【作者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
【相关文献】
1.甲基红褪色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二氧化氯 [J], 陈梅梅;高梅;董晗;李凤月;刘晓庚
2.三氯偶氮氯膦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微量钍 [J], 罗道成;刘俊峰
3.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游离氯的研究 [J], 孙西艳;付龙文;周娜;冯巍巍;吕颖;陈令新
4.碘化物-结晶紫-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二氧化氯 [J], 刘希

5.银纳米微粒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二氧化氯 [J], 黄国霞;蒋治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标水质检测之余氯检测

国标水质检测之余氯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

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

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

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

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

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

01mg/L.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

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1。

2。

3试剂1.2。

3。

1 碘化钾晶体。

1.2。

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

2。

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何晓玲【摘要】在pH =12.8的NaOH缓冲溶液中,显色剂2,6-二溴-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DBNPDAPT)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或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反应形成蓝紫色离子缔合物,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0×104和1.73×104 L·mol-1·cm-1,CPC和CPB 的浓度在0~1.5×10-5 mol· 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生活污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CPC计)的测定,结果满意.【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3(043)003【总页数】4页(P232-234,242)【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六烷基溴化吡啶;分光光度法【作者】何晓玲【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杀藻和防霉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工业、日用化工及高新科技等领域[1]。

但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水体的影响日益严重,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据报道,误食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皮肤过敏和血压低等症状[2]。

因此,对环境中微量阳离子表面剂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对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检测主要是利用有机试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缔合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3-6],因其操作简便、快速、仪器价廉而被广泛应用。

2,6-二溴-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属于三氮烯类试剂,该类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形成大阴离子,且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有色离子缔合物。

活性氯样板实验作业指导书

活性氯样板实验作业指导书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1、方法依据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HJ586-2010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用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较混浊或色度较高的水样。

对于高浓度的样品,采用10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3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12~1.50mg/L。

对于低浓度样品,采用50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04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16~0.20mg/L.3、测定原理3.1 游离氯的测定在pH为6.2~6.5的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于515nm波长处测量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取,本标准以碘分子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标准曲线。

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I2+I-=[I3]-,生成的碘分子或[I3]-与DPD发生显色反应,碘分子与氯分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为1:1。

3.2 总氯的测定在pH为6.2~6.5的条件下,存在过量的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于515nm波长处测量其吸光度,测定总氯。

4、干扰和消除4.1 其他氯化合物的干扰二氧化氯对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亚氯酸盐对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可通过测定其浓度加以矫正,其测定方法参见GB/5750.11和GB/T5750.10。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

可以通过加亚砷酸钠溶液或硫代乙酰胺溶液消除一氯胺的干扰。

4.2 氧化锰和六价铬的干扰氧化锰和六价铬对测定产生干扰。

通过测定氧化锰和六价铬的浓度可消除干扰。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的探讨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的探讨

Lu i u o Zh h a
( .D i ni n etl c ne e ac ntueH i ogJag 1 3 1 ; 1 aQn E vo m na i c s r Istt, e Ln in 6 3 6 g r Se R e h i
2 aQn ni n etl n oi et ,e .D i E v om na Moi r gC n rH i g r t n e


] 离 表 嘉 岳一 子 面
趸一 甲 分 光 法 立 蓝 光 度
3 结论
G 79 8 [  ̄ B 44— 7 S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 +
” +
” + ” +
由表 1可见 , 三种 萃取 方法的对 同一样 品平行 萃取测 定取 得 的分析 结果 表 明 : 法 一 和方法 三均 值 的相对 偏差 大体 相 方 似; 方法 二测 定结果 明显 高于方 法一且 相对 偏差 也较 大 ; 相对 偏差 的数值方法一在 0 3— . %之间 , . 20 方法 二在 17~ . %之 . 36
用三种方法对采集 的三份萃取 水样分别进 行平行 萃取 , 并 用 72 2 S可见光 分光 光 度计 平行 测 定 同一 方 法 的两 平行 萃 取
液 , 定 结 果 见 表 1 测 。
壁 上的氯仿 液珠 降落 , 置分 层 , 氯 仿 层 放 人 预 先 盛 装 有 静 将 5 ml 涤液 的第 二个分 液漏斗 中 , 0 洗 激烈 振摇 3 s静置分 层 , 0, 将 氯仿层通过脱脂棉 , 放入 lmm 比色 皿 中。亚 甲蓝 和洗涤液 配 O 制方法 同方法一 。 每一批样 品要做一 次空 白试验 : lO l 取 O m 蒸馏水 代替样品 , 其 他步骤 各 同 以上 三种 方 法。以 氯 仿 为 参 比液 在 62 m 用 5n 1m 0 m的 比色皿 测定样品 、 标准溶液 、 和空 白液的吸光值 , 以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
表 3 空白加标测试数据
试 平行号 浓度1 实验室 光度法 1 便携 光度法 实验室 光度法 0.49 样 浓度2 便携 光度法 0.47 浓度3 实验室 光度法 0.94 便携 光度法
0.10
0.10 0.10 0.10 0.10 0.09 0.10 0.0041 4.1%
0.10
0.10 0.09 0.10 0.09 0.09 0.10 0.0055 5.5%
国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4)样品储藏问题 在进行样品保存实验时发现:样品和缓冲溶液都 储藏于4℃冷藏箱中,在测定前需要放置或者水浴至室 温,如果温度太低时就急于测定,会造成测定值偏低。 因此样品和缓冲溶液储藏于4℃冷藏箱中,在测定前需 要放置或者水浴至室温。
实验室光度法与便携光度法对比研究
0.30 0.50 1.00 1.50
0.029
0.077 0.127 0.244 0.347
0.056
0.081 0.128 0.243 0.344
0.04
0.08 0.12 0.16 0.20
0.006
0.007 0.009 0.015 0.019
0.043
0.092 0.134 0.186 0.226
(1)空白加标样品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a
0.12
b
0.14
未加NaOH
加入NaOH
0.12 0.10 0.08
未加NaOH
加入NaOH
0.10
-1
Cl /mgL
Cl /mgL
-1
0.08
0.06 0.04 0.02 0.00 -0.02
0.06
-
0.04
0.02
0.00 0 2 4 6 8
-
0
选取哈希(HACH)公司的便携余氯测定仪( PCⅡ)进行与GB 586-2010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密度的 比对实验。 准确度的测定采取自来水加标测定回收率,具体 结果见表2。对自来水进行高低两个浓度的加标测试, 实验室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1.8%-90.9%和 105%-108%,便携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8%100%和99%-102%。取空白加标分别测定0.11,0.5和 1.0mg/L三个浓度来计算,具体结果见表3。由结果可 知,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1.14%~5.50% 之间。
对我国现行的水质游离氯标准测定方法《水质 游 离氯和总氯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 法》(GB 586-2010)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并且研究了 活性氯样品的存放保存条件及时限,为指导环境监测 更加实际地反映环境情况提供必要的基础研究数据。

国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活性氯概念的问题 我们所研究的活性氯指的是次氯酸、次氯酸盐离 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同游离氯是同一个 概念的不同说法。经文献查阅,国内外有关活性氯和 游离氯的研究中,其研究对象都为OCl-、HOCl、Cl2, 测定方法也是一致的,也说明活性氯和游离氯是同一 个概念。但是我国现有的有关环境质量标准和方法标 准上,对此概念的使用不统一,造成测定方法为测定 游离氯的方法,而环境标准中的限制因子称为活性氯, 在标准的使用和界定上出现了困难。所以活性氯和游 离氯的概念,急需在标准方法研究中得到统一。
(2) 自来水加标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a
0.14 0.12 0.10
b
未加NaOH 加入NaOH
0.14 0.12 0.10 0.08 0.06 0.04 0.02
未加NaOH
加入NaOH
Cl /mgL
0.06 0.04 0.02
Cl /mgL
-1
0.08
-
-
-1

0.00
0.00 0 2 4 6 8
0.96
0.96 0.97 0.97 0.96 0.96 0.0110 1.1%
样品保存技术研究
采用空白和实际样品加标,研究样品中活性氯浓 度在加入和未加入NaOH保存剂的条件下随时间的衰 减变化规律,来确定最佳保存方案和保存时间。选取 自来水,水库水和黄河水三种实际样品,和0.11,1.0 mg/L两个加标浓度进行研究。使用国标方法(GB 586-2010)进行测定。样品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储 存时间小于24h的样品保存于室温,储存时间大于24h 的样品保存于4℃冰箱中。
50
100
150
200
250
时 间/ hrs
时 间/ hrs
图1
空白加标(浓度:0.11 mg/L)的时间衰减变化规律 (a)室温下保存,(b) 4℃下保存
(1)空白加标样品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a
1.4 1.2 1.0
b
未加NaOH 加入NaOH
1.4
未加NaOH
1.2
加入NaOH
Cl /mgL
0.99
1.01 1.00 0.99 1.03 1.03 1.01 0.0183 1.8%
2
测定结果 (mg/L) 3 4 5 6 平均值 (mg/L) 标准偏差Si (mg/L) 相对标准偏差 RSDi
0.49
0.50 0.50 0.50 0.51 0.50 0.0075 1.5%
0.49
0.49 0.48 0.47 0.49 0.48 0.0098 2.0%
(3)水库水和黄河水加标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0.20 0.15
未加NaOH
加入NaOH
0.10
Cl /mgL
-1
0.05
-
0.00
-0.05
-0.10 -1 0 1 2 3 4 80 100 120
时 间/ hrs
图 5 室温下水库水加标(浓度:0.11 mg/L)的时间衰减变化规律
(3)水库水和黄河水加标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表 1 反应时间对标准曲线绘制的影响
反应时间 高浓度曲线 1min
0.016 0.019
反应时间
低浓度曲线 1min
0.006 0.006
氯质量浓度 (mg/L) 0.00 0.10
30min
0.015 0.030
氯质量浓度 (mg/L) 0.00 0.02
45min
0.005 0.019
0.20
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活性氯及其具有“三致”毒性 的副产物不仅能够通过饮用方式,而且能够通过皮肤 接触进入人体,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不良 影响。


研究背景

因此建立准确、快速而有效的活性氯标准监测方 法,不仅能够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而且对于水质 的监测和评价,饮用水安全、人体健康及生态安全都 具有重要意义。
-1
Cl /mgL
0.8 0.6 0.4 0.2 0.0 0 2 4 6 8
1.0
-1
-
-
0.8
0.6
0
50
100
150
200
250
时 间/ hrs
时 间/ hrs
图2
空白加标(浓度:1.0 mg/L)的时间衰减变化规律 (a)室温下保存,(b) 4 ℃下保存
(1)空白加标样品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国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2)标准曲线绘制的问题 国标方法中规定,绘制标准曲线时碘酸钾中加酸反 应生成碘这步操作停留时间为1 min。实验中反复验证 结果发现,低浓度点不显色,高浓度吸光度偏低,线 性不好。通过理论分析可能是因为碘化钾在酸性条件 下发生如下反应:IO3-+5I-+H+=3I2+3H2O,I2+I-=[I3],如果反应时间不足,就会造成反应不完全,影响曲 线相关性。经实验摸索,对反应时间进行了改进,高 浓度曲线反应时间调整为30min,低浓度曲线反应时 间调整为45min后,标准曲线相关系数明显改良,见 表1。
(2) 自来水加标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加入NaOH固定剂后,与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加入 的铁离子或铝离子产生沉淀,导致水样浑浊使吸光度 降低,影响测试。图3和图4比较可知,低浓度水样的 测试更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最好在不加入固定剂的 情况下于现场立即测定。而对于高浓度水样,加入 NaOH固定剂可以降低水样中活性氯的衰减速率。
-0.02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时 间/ hrs
时 间/ hrs
图3
自来水加标(浓度:0.11 mg/L)的时间衰减变化规律 (a) 室温下保存,(b) 4℃下保存
(2) 自来水加标时间衰减变化规律研究
a
1.4
b
未加NaOH 加入NaOH
1.4 1.2 1.0

表 2 实际样品自来水加标测试数据
自来水 平行号 加标样品1 实验室 光度法 1 0.09 2 3 4 5 6 便携 光度法 0.08 加标样品2 实验室 光度法 1.07 便携 光度法 1.02
减去样品 值后的测 定结果 (mg/L)
0.09
0.10 0.09 0.10 0.09 0.09 0.11
结论
( 1 )将国标方法绘制标准曲线步骤中,加入硫酸后的
反应时间由原来的“1 min”改为高浓度“30 min”、
低浓度“45 min”,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会明显改
良。显色剂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应
在4℃冷藏条件下控制在一周之内,如果发现颜色加
深应重新配置。样品和缓冲溶液都储藏于4℃冷藏箱
0.4 0.3
未加NaOH
加入NaOH
0.2
Cl /mgL
-1
0.1
-
0.0
-0.1
-0.2 -1 0 1 2 3 4 80 100 120
时 间/ h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