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监测技术

合集下载

套管工程监测测井

套管工程监测测井
应用3-判断管外出砂层外
出砂使水泥胶结变疏松,地层波变弱,显示为套管波和地层波 条带反差不明显。
第二节 套管变形测井方法
套管变形:由于注水泥时挤压地层而使套管变成椭圆型 或受到不均匀磨损,甚至应力集中产生破裂的情况
常用方法:井径仪
一 微井径仪测井
内径变化 井径腿张开度变化
滑键移动 电阻变化 电流变化
目的层段衰减 BI 胶结良好井段衰减
log(CBL) log(CBLP ) log(CBLmin) log(CBLP )
固井质量良好 固井质量中等 固井质量差
BI≥ 0.8 0.4≤BI<0.8 BI<0.4
式中,CBL为目的井段值;CBLP为自由套管段CBL值; CBLmin为胶结良好时的CBL值。
第七章 套管工程技术测井
工程技术测井:通过检测套管、水泥环和地层、实现固井 质量、射孔状况、井眼状况、储层作业状况、增产措施状 况等的分析与评价的一系列测井方法
评价种类
水泥胶结评价: 固井声幅、变密度测井仪、水泥胶结评价测井仪、
微固井声幅测井 套管变形:
多臂井径测井、磁测井 套管泄漏与腐蚀、射孔质量:
发射脉冲频率更高 开窗技术区分三界面 分辨能力更高 可检查窜槽、水泥胶结
声波立体扫描测量示意图
三 噪声测井
原理:根据流体经过窜槽部位时产生的“噪
声”的频率-幅度,判断流体类型和流量。
无需声波发生器,仅有一个 声波探测器;
不仅可探测发生部位,而且 可以区分不同噪声源;
一般不与涡轮流量计等带机 械元件仪器组合,但应与井 温仪或密度仪组合。
三 噪声测井
① 确定套管、油管泄漏位置; ② 确定窜槽位置及流体类型; ③ 在注水井中确定吸水层位。

高压套管在线监测介绍

高压套管在线监测介绍
3、极板
4、中法兰
② 高压套管的常规预试项目及试 验方法
高压套管的常规预试项目及试验方法
要求 周期 试验项目1
a) 采用2500V兆欧表 b) 主绝缘的绝缘电阻 值一般不应低于下 列数值: 110kV及以上: 10000MΩ 35kV: 5000MΩ c) 末屏对地的绝缘电 阻不应低于1000MΩ
电容量测量原理: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得电流信 号;从电压互感器取得相同相的电压信号;计算可 得电容量:
C=I/(ωU)
高压套管在线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b) SIM2系统 :
SIM-2绝缘状态监测系统是一套针对110kV及以上电 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实施绝缘状态在线监测及诊断 的完整解决方案,适应于监测运行中电力变压器、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的绝 缘状况。 采用分布式结构、就地测量、数字传输,在被监测 设备上安装智能化的本地测量单元LC(相当于智能 传感器),实现就地测量,通过现场总线把监测数 据传送到中央监控器SC(相当于主机)。用户(PC, 用户端的计算机)利用局域网或电话线可随时获取 监测数据和诊断结果。
SIM绝缘监测系统的构成
高压套管在线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c)
电流信号的获取:
内置传感器的取样方式,即通过2×2.5mm2的双绞屏 蔽电缆把本地测量单元的取样传感器串接在末屏接 地端,并在设备的末屏与地之间安装取样保护装置, 这样可有效防止由于双绞屏蔽电缆意外开断造成末 屏开路。
C相 B相 A相
本地测量单元接线端
1.0 1.0
1.0
1.0 1.0
非 电 容 型
充油
充胶 胶线
3.5
3.5 3.5
1.5
2.0 2.0
/

变压器套管故障的在线监测技术

变压器套管故障的在线监测技术

变压器套管故障的在线监测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光纤传感器监测变压器外壳故障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套管故障实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变压器;套管;光纤传感器;在线监测引言在变压器结构中,外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变压器内部的高压和低压引线引至油箱外部,充当接地绝缘和固定引线。

一般要求套管除符合规定的电气强度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外,还必须在运行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封性,并能承受短路过热的瞬间。

变压器套管通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失效,主要失效模式为局部放电,漏电,内部绝缘问题。

一旦套管失效,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有必要监测和诊断变压器套管的状况。

传统的变压器外壳通过离线检测进行监控。

这样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或无限期地发现故障,从而不可能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判断并及时修复故障。

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测温,油色谱分析,介电绝缘测试等一些在线监测方法也逐步引入到维护工作中。

这些试点项目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套管的运行状况,并使维护或事故诊断更有针对性。

上述检测技术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也具有局限性,包括强电磁场干扰和环境噪声,气体传感器选择性差等。

由于其体积小,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复用能力强,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更适合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工作。

本文采用全光纤传感器监测变压器套管的实时状态,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设计一套完整的实时在线综合智能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进行套管操作,诊断和预警,消除事故发生,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1变电检修中使用在线监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不断的检查和实践中,在线检测技术的合理性得到了验证,这种技术的推广,非常有利于变电站的维护工作。

在线监测技术可称为一种非常新型的监测方法,目的是获取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带来的故障维修参考价值。

我们都知道设备的性能与运行状况有关,设备故障的概率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算的,而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新套管检测组合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新套管检测组合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新疆 鄯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生产及 电磁 探 伤 组 合 测 井技 术是 较 为 先 进 的 套 管检 测 组 合 测 井 技 术 ,文 章 主 要 通 过 对 该 组 合 测 井 技 术
在吐 哈 油 田适 应性 的研 究,并对一 定数量 的测试 资料 解释 、分析 、研 究,总结 了吐哈 油 田 4 0臂 井径成像 及 电磁 探 伤组合 测
对 套管 的腐 蚀 、完井 采 油及增 产措 施 ( 或压 裂 、或酸 化 )对 套管 的影 响等等 ,套 管 损坏不 仅 影响受 损 井 的
生产 ,而且 也 影响 到邻 井乃 至 区块 的正常 开 发,对整 个油 田的稳 产造 成极 大 的威胁 。 因此 准确 掌握 套 管损 坏 状 况 , 于研 究 其损 坏机 理及 如何 采取 保护 和修 补 对 措 施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了更为 及 时监测 套管 的 为
但对 套管 的腐 蚀状 况却无 法检 测 ,无法 定量解 释 。
O 引 言
许多 油 田经过 一定 程度 的开 发后 油 、 水井 均不 同 程 度 地 出现 了套 管损坏 现象 。 管损 坏 的原 因多种 多 套 样 。如 由于 油 田开发 过程 中射 孔对 套管 的影 响 ,固井 封 固质 量不 好 加速 套管 的损 坏,以及地 层水 或 注入水
21 0 2年 2月
每 支 测臂对 应一 支无触 点 位移传 感器 ,测 量 时,油套
拉第 电磁感 应定律 , 在钢 套管 或油 管 内安装 的探 头 中
发射 线圈 产生可 变 的电磁场 。 电磁场 在导 管 中激发 该
1 吐 哈 油 田套 管 监 测 技 术 的 配套 现 状
吐哈事 业部在 套 管检测 技术方面 先后 完善 了四大

变压器高压套管在线监测数据阐述

变压器高压套管在线监测数据阐述

变压器高压套管在线监测数据阐述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在运行状态下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参数进行监测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传感器、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连续或周期性地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绝缘参数,能够准确地监测运行设备的绝缘状态,为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目前,西双版纳供电局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对变压器高压套管、电流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容性设备进行绝缘监测,通过定期对绝缘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1 变压器高压套管在线监测高压套管作为电力变压器的重要设备,它能使变压器高压导线安全地穿过变压器箱盖,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变压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当高压套管内部绝缘发生劣化、受潮时都会导致介损值增加,所以根据介损值的变化可以较灵敏地反映出绝缘受潮和其他某些局部缺陷。

高压套管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理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测出高压套管末屏电流的幅度和相位,通过系统电压测量单元测得系统电压的幅度和相位。

由于损耗等效电阻的存在,流经末屏接地线的漏电流与系统电压间相位差并不是90°,而是存在δ的偏差。

介损P与δ关系为:P=UIctanδ=U2ωCtanδ,因此一般用tanδ来表征介损值,并且电容C变化导致的Ic的改变也会在δ中表现出来。

2 故障发现2014年9月25日,某110kV变电站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当调取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查看时,发现110kV 1号主变110kV高压套管C相介损值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A相及B相套管却未见异常,通过调取2011~2014年同一月份时间节点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调取2014年近5个月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分析以上数据及变化趋势,C相套管介损值在2014年较前三年发生明显突变,而且在2014年近5个月内有明显增长的趋势,通过检查C相套管在线监测系统的装置及接线情况,未发现任何异常,且C相在线监测系统与另外A、B两相套管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于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可以排除系统受干扰造成的数据异常情况,初步判断C相套管介损值真实存在明显增长趋势,套管内部可能存在绝缘劣化或受潮情况。

变压器套管绝缘在线监测仪的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

变压器套管绝缘在线监测仪的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

变压器套管绝缘在线监测仪的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变压器套管绝缘在线监测仪的技术特点套管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应包含套管末屏电流采集单元、PT二次电压采集单元、数据测量及其系统掌控单元、就地显示单元、网络通讯单元及后台分析管理软件等六个部分构成:1、末屏电流采集单元依据变压器套管的末屏结构,提出相搭配的连接方式,制作出相搭配的连接件。

采集单元内部应加入相应的限压保护电路及雷电冲击保护电路等。

该单元应具有良好的屏蔽保护作用,避开引入外界干扰信号。

2、PT二次电压采集单元连接中控室内相应的PT接线端子,通过电缆将其引致监测装置内部端子。

3、数据测量及其系统掌控单元数据测量单元安装在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现场,每三台变压器(单相变压器)安装一套;该单元可就地监测变压器套管的绝缘特征参量,通过计算处理把测量结果就地显示并以数字方式通过通讯总线,传送到变电站的后台服务器。

该单元须在已有的电流信号采集通道及PT电压信号采集通道基础上,附加1路温度采集通道;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修正,从而综合分析采集信息,精准明确反映套管绝缘情形。

该单元应具有长期工作的稳定性,且能有效抑制谐波干扰的影响。

4、就地显示单元考虑到现场太阳直晒情况,就地须接受320×240大屏幕白底黑字液晶屏幕显示。

可实时显示套管电容量Cx、介质损耗值tanδ、末屏电流等数值。

并配置相应的按键,从而实现相关参数的调整。

5、网络通讯单元可选择RS485/ RS232/USB/光口等接口,亦需有多种通讯规约可选,如Modbus RTU、IEC61850等。

zui终可在在总服务器上实现全部现场变压器套管绝缘情形的综合分析、集中监控。

6、后台分析管理软件接受智能软件辨别系统,实现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操作界面友好;监测系统接受先进的监测原理及软硬件优化设计,使系统能够有效滤除各种干扰,牢靠发觉变压器内部隐患。

产品参数1.精准度:Cx:±(读数×1%±2pF)tgδ:±(读数×1%±0.0005)2.抗干扰指标:在电流谐波达到50%时仍能达到上述精准度3.电容量范围: 3—700pF4.tgδ范围:不限,辨别率0.001%。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夹套管是一种常用于石油钻井和地热开发中的管道,由内、外两层金属管组成,内层管用于输送油气或热媒,外层管则用于保温和保护内层管。

夹套管的管壁厚度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夹套管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夹套管内管壁厚DR(Double-Ring)检测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管壁厚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探测内管壁上的损伤或裂纹以及厚度变化的异常情况,从而判断内管的壁厚是否满足要求。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无损和精确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夹套管的质量控制能力和安全性能。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仪器设备对内管壁进行高精度扫描,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设备通常由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软件组成。

探测器主要负责对夹套管内管壁进行扫描,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1.夹套管生产过程控制:通过对夹套管内管壁厚度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测,可以提高夹套管的生产过程控制能力,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事故和产品不合格。

2.夹套管运输和安装前检测:在夹套管运输和安装前,对夹套管的内管壁进行检测可以确保夹套管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因管道损伤或厚度异常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3.夹套管使用过程监测:通过定期对夹套管内管壁进行检测,可以实时监测夹套管的壁厚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的各类问题,保障夹套管的安全运行。

4.夹套管维修和更换:当夹套管的内管壁存在损伤或厚度不足时,需要对夹套管进行维修或更换。

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夹套管的具体问题,并为维修和更换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夹套管内管壁厚DR检测技术对于夹套管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能提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相信这一技术将在夹套管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电力系统的依赖也日益增大,停电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变电站主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及供电的可靠性。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绝缘的监测。

套管是变压器中一种重要的部件,介质损耗因数是反应电容型套管绝缘状况的重要特性参数,在线监测变压器套管的介质损耗(简称介损)是判断其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

本设计采用DSP和CPLD实现套管在线监测终端设计。

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谐波分析法对介质损耗角的在线提取以及终端锁相倍频电路设计和基于灰关联方法对套管故障诊断的分析,为提高监测精度,采用B码时钟实现异地高精度同步采样。

经试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精确在线测得变压器套管的介质损耗。

关键词:套管;介质损耗;在线监测; DSP;CPLD0引言变电站主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及供电的可靠性[1-2]。

一旦发生失故,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巨大。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根据《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停电试验、检修和维护,这些预防性试验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量严重受潮和有明显缺陷的设备被检查出来。

但由于这种停电检修和试验是定期进行,难以及时反映设备内部的绝缘潜伏性故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试验电压往往要低于运行电压,因此其等效性相对较差,对某些缺陷反映不够灵敏,不能完全适应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0年间全国有80%的变压器事故是在预防性试验合格的情况下发生的[3-4]。

因此,基于状态的维修方式逐步代替基于时间的维修方式是电力系统设备维修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作为实行状态维修的前提,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高压领域的研究热点[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管损坏测井方法及建议
用于检测套管损伤变形的测井方法有常规的机械、声波、放射性、光学、电测等方法。

1、机械方法:井径仪(X-Y,1
2、16、18、36、40、60臂等)
2、声波方法:井壁超声波成像测井仪
3、放射性方法:伽马-伽马测井仪
4、光学方法:井下摄像电视测井仪
5、电磁方法:接箍定位器、管子分析仪、电磁探伤测井仪
用机械、声波、光学、放射性等方法只能检测单层套管的变化和套损,不能检查多层套管的腐蚀和厚度变化的情况:有的仪器外径大,使用受到限制;并且井壁超声波成像和井下电视摄像测井还受井内的介质影响。

电磁探伤仪测井技术成功低解决了在油管内探测套管的厚度、腐蚀、变形破裂等问题,可准确指示井下管柱结构、工具位置,并能探测套管以外的铁磁性物质。

电磁法测井电磁法检测是利用套管和油管在电磁总用下呈现出来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井下套管的技术状况。

电磁法检测可确定套管的厚度、裂缝、变形、错段、内外臂腐蚀及射孔质量。

电磁检测仪是一种无损、非接触式的仪器,它不受井内液体、套管积垢、结腊及井壁附着物的影响,测量精度较高。

同时,电磁检测仪可以检测到套管外层管柱的缺陷。

由于电磁法检测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成为当前最广泛应用的套管损坏检测技术之一。

套损监测工作流程
多种测井方法组合测井为了能够准确找到套管漏失位置,节约测试时间,采用双示踪与氧活化多种测井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套管漏失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双示踪测井仪测量全井基线带流量确定油管是否有漏失,如果油管未有漏失,用双示踪测井仪在各级配水器上释放液体示踪剂I131进行连续相关测试,通过测井仪对液体源的跟踪记录确定流体在油管及环套空间内的走向,判定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吸水层的吸水情况及套管漏失的大概位置,测量全井基线时带流量已确定油管未有漏失,用双示踪测井仪测量同位素时可以不用在井口投源,而是在第一级配水器上50m左右定点释放固体源I131(节约测试时间),测井仪对固体源走向反复跟踪记录,通过双示踪测井仪测得的连续相关与同位素资料相结合通常可以确定套管漏失位置,但如果套管漏失点在井口附近或距离射孔层较远,放射源随流体在环套空间走的距离过长,导致放射源强度衰减严重,很难确定套管漏失位置,针对此类情况加测氧活化,结合双示踪测井资料定点进行氧活化测试,可以准确确定套管漏失位置(单纯采用氧活化测井,操作人员对流体流向没有一个直观认识,很难确定套管漏失位置);如果油管有漏失,放源位置在油管漏失点上50m左右定点放源即可,接下来操作同上。

井径法测井井径法通过测量套管内径的变化反应套管纵向和横向的变形。

井径仪是电阻式转换测量仪器,其主要原理是当套管内径改变使微井径电桥阻值改变,通过放大并由地面仪表记录,并转化成相应的井劲值,即可得到随井深不同的井劲变化曲线。

利用曲线变化的形态确定变形截面的平均内径或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任意方向直径值,根据多条井劲曲线判断变形类型。

如同其他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还能判断套管损坏类型。

井径仪的优点:井径仪简易、坚固、稳定、可靠、检测速度快,能够较准确地测得全井套变部位及井劲的变化。

井径仪的缺点:是对仪器居中要求很高,偏心会导致测量误差。

同时,该仪器对于套管严重错段的井不适用,对于套管错段的井,虽然有时该仪器让能下去,但其所测得结果不易分析。

对套管有裂缝及管壁的腐蚀仅能做定性分析。

电磁探伤测井:电磁法检测是利用套管和油管在电磁总用下呈现出来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井下套管的技术状况。

电磁探伤测井优点:1、电磁探伤测井在油管内检测油管和套管的损坏情况,以及在套管内检测套管和表层套管的损坏情况,节省了检查套管情况时起下油管的作业费用是时间,这一特点使得对油、水井井身结构进行普查成为可能,因此,它可作为油、水井井身结构进行“体检”的方法,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

2、电磁探伤测井能在油水井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测井,不受管内流体、套管表面结腊和沾污的影响,可对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作出判断。

电磁探伤测井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的进一步发生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事先为决策者确定对该井是否进行维修作业的方案提供依据。

3、电磁探伤测井仪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同时探测多层套管受损情况的仪器,利用这一特性,使对套管损伤由定性分析到定量的判断成为现实。

电磁探伤测井缺点:现场操作人员通常未有井史资料往往很难对测得的异常点进行定性分析,很难准确判定套管变形位置,绘解人员解释也存在误差。

电磁探伤测井建议
1、电磁探伤测井测双层管柱(如有油管和套管)结构时
ε=f(T1 T2 u1 u2 σ1σ2 D1 D2 t)
式中:T1 T2—内外管柱厚度
u1 u2—内外套管磁导率
σ1σ2—内外管柱电导率
D1 D2—内外管柱外径
t—时间。

在正常情况下,钢管的磁导率u、电导率σ、外径和时间t都已知,只有管壁厚度T未知,因此测得感应电动势就可以知道内外管壁厚度T1T2 ,建议在现有测井软件上加入壁厚
T1T2曲线对测井资料人员分析一个直观认识,使解释套管变形能够定性分析。

2、建议在电磁探伤测井仪上加入X-Y井径仪,这样可以准确判断对油管形态,从而通过电磁探伤测井资料可以准确判断套管变形。

相关油田套管变形测井资料
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和地层流体的化学作用及大量频繁的油水井地层改造施工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油水井套管损坏,给油田开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技术人员经过对油田目前修套技术进行了市场调研、技术论证,并结合近几年修套施工经验,根据套损井的不同类型,研究探索了几种可行的修套工艺技术。

通井验征套变技术:利用一定长度和直径的通井规(或薄皮管)来验证套管的变形程度和部位,是一种常用、简单、实际、有效的验套方式,对于套管缩径、弯曲、错断等能很快找出其变形部位,根据薄皮管的变形程度还可以大致判断套管的弯曲程度,对于缩径、错断等还需要打印来进一步对套管损坏进行验证。

封隔器验套漏技术:当怀疑套管有漏失或破裂等损坏,为确定其准确深度,下封隔器来进行套管验漏是方便可行的现场方法,封隔器下至预定座封位置后用水泥车泵入压井液试挤,上下活动封隔器位置,即可以确定套管漏失的位置。

打铅印检测技术:验证套管某一部位是否缩径或错断,现场常用的方法还有打铅印进行验证,这种方法只能检测到套管变形某一点的情况,以验证该处是否损坏变形,不能检测变形的长度及每一点的具体变形程度。

井径仪测井技术:目前常用的是36臂测井技术,该技术可测套管的变形长度及变形量,但对套管的具体变形情况描述不准确。

井下电视检测技术:目前有2种井下电视检测技术,一种是超声波成像检测技术,这是一种较先进的利用井下仪器发出超声波的井下电视成像检测技术。

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透过介质作用到套管内壁并发生反射,反射波被并下仪器接收,由于不同的井径对超声波的反射强度不同,因此可以测到套管内壁任何一点的井径,从而测出套管损坏部位的详细情况,为开展套管损坏预防与综合治理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以便对症下药。

井下摄像测井技术:井下摄像测井系统是由美国DHV公司引进的一套油套管及井下落物的检测系统,对套管破损情况及井下落鱼的鱼顶情况进行摄像及测量。

该工艺具有图像直观、准确可靠的特点。

取套换套技术:针对油水井浅层损坏的油层套管,先把损坏的套管取出,再通过对扣等方式进行更换套管的修套技术。

对于浅层套管采取该技术,主要是考虑应用其他方法修复费用较高,而采取油层套管取套换套的修复技术比较经济。

目前主要是对于浅层损坏的套管深度在100m以内的井。

封堵技术:对于套管破裂井采取在破裂位置挤注水泥或化学堵剂后对破裂井段进行再处理的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水泥和YT—1堵剂对破裂部位进行封堵,再采取钻塞套洗或下人铣锥等整形工具对破裂井段进行套管整形。

机械修套技术:对于套管轻微变形井,采取下人梨形铣锥、球形胀管器及带有滚子的整形工具进行胀管整形的套管整形技术。

对于139.7mm套管,内径大于114mm,变形量为4mm以下的变形井段采取该技术,对于地层发生塑性变形的井成功率较高。

实践表明,对浅层套管采用取套换套技术,经济且施工简便,成功率高;挤注水泥或YT—1封堵剂技术,是较成熟的一种封堵工艺;机械修套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修套技术,但它的使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套管轻微变形井。

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多种修套技术配合使用,比如封堵套管后需要采用机械修套技术进行处理;机械修套技术需要和套管补贴技术配合应用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