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规定
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应当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
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候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当规定产品的安全性能。
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和外部因素,因此安全性能尤为重要。
标准化的安全性能测试可以有效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还应当规定产品的可持续性。
包括材料的环境友好性、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排放等方面的要求,这有助于推动太阳能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听取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需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促进国内外产品的互认和互通。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才能够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能电池组件规定

太阳能电池组件规定1、电池组件方阵概况1.1电站容量20MW,均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固定式17°倾角安装。
1.2太阳能方阵由太阳能组件经串联、并联组成。
光伏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由并网逆变器的最高输入电压、最低工作电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系统电压以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组串并联的数量由逆变器的额定容量确定。
1.3 组件方阵:每22块电池组件串为一个支路,12条支路进入一个汇流箱,每8或9个汇流箱进入一个直流柜,由两台直流柜分别分配电能到两台500kW的逆变器,2个逆变器(500kW)和1台1000KV A箱变组成一个发电单元(1MW),共20个发电单元;每10MW的联合单元进入一个进线柜,2个10MW联合单元构成总容量为:20MW。
2 、太阳能电池组件型号及参数序号名称单位型号备注1 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2光伏组件尺寸结构1650mm×992mm×40mm3 光伏组件重量kg 19.04 组件效率% 14.985 最大输出功率Wp 2556 最大功率偏差% ±3% 7开路电压(V oc)V 38.1 8短路电流(Isc)A 8.789 最佳工作电压V 31.510 最佳工作电流 A 8.13序号名称位型号备注11 最大系统电压V 1000序号名称单位型号备注1 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2光伏组件尺寸结构1650mm×992mm×40mm3 光伏组件重量kg 19.04 组件效率% 14.985 最大输出功率Wp 2506 最大功率偏差% ±3% 7开路电压(V oc)V 37.8 8短路电流(Isc)A 8.72序号名称位型 号备注9 最佳工作电压 V 30.8 10 最佳工作电流 A 8.1 11最大系统电压 V10002.1.太阳能电池板电流-电压和功率-电压曲线2.2太阳电池板短路电流Isc 、开路电压V o c 、最大输出功率Pmax 的温度相关性3、光伏电站组件运行规定3.1电池组件可长期按照铭牌及技术规范规定参数连续运行。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质量检测标准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质量检测标准本文由彼岸烟花盛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组件质量检测标准……………………………………… EVA EVA检验标准晶体硅太阳电池囊封材料是EVA,它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化学式结构如下(CH2—CH2)—(CH—CH2) | O | O — O — CH2 EV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常温下无粘性而具抗粘性,以便操作,经过一定条件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在太阳电池封装与户外使用均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固化后的EV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晶体硅片组“上盖下垫”,将硅晶片组包封,并和上层保护材料玻璃,下层保护材料TPT (聚氟乙烯复合膜),利用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EVA厚度在0.4mm~0.6mm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能在150℃固化温度下交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形成稳定胶层。
EVA主要有两种:①快速固化②常规固化,不同的EVA层压过程有所不同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4mm的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使它和玻璃、TPT 之间密封粘接。
用于封装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A,主要根据透光性能和耐侯性能进行选择。
1. 原理EV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I表示)和醋酸乙烯脂(以VA表示)的含量。
当MI一定时,VA的弹性,柔软性,粘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A的含量降低,则接近聚乙烯的性能。
当VA含量一定时,MI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和表面光泽改善,但是强度降低,分子量增大,可提高耐冲击性和应力开裂性。
不同的温度对EVA的胶联度有比较大的影响, EV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规范

太阳电池组件成品技术规范编写:校对:审核:会签:、、、、、、批准: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1目的通过制定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使公司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质量处于规范、可控的状态。
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2.1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及性能要求。
2.2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客户另有要求除外)。
2.3本技术规范不能取代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协议。
3职责权限3.1技术开发部制定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品技术总规范;3.2公司各相关部门在电池组件生产、检验等环节依据本规范执行。
4引用文件4.1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215-2005,IDT);4.2 GB/T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IEC 61730-1:2004);4.3 GB/T 20047.2-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IEC 61730-2:2004);4.4 QEH-2011-RD-I139A太阳电池组件用晶硅电池片技术规范V1.0;4.5 QEH-2011- RD-I115A太阳电池组件用钢化玻璃技术规范V2;4.6 QEH-2011- RD-I121A太阳电池组件用EVA技术规范V2;4.7 QEH-2011- RD-I122A太阳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技术规范 V2;4.8 QEH-2011- RD-I114A太阳电池组件用焊带技术规范V1.2;4.9 QEH-2011- RD-I123A太阳电池组件用接线盒技术规范V2.0;4.10 QEH-2010-RD-I118A太阳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边框技术规范;4.11 QEH-2011-RD-I119A 太阳电池组件用透明胶带技术规范V1.0;4.12 QEH-2011-RD-I124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汇总V4.0;4.13 IEC 60364-2005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5-51 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Common rules.5定义5.1 组件:具有封装及内部连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
光伏50549标准

光伏50549标准光伏50549标准是指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旨在确保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和安全性,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光伏50549标准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标准要求光伏电池组件的功率输出必须符合规定的额定值,并且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出。
其次,标准对光伏电池组件的电气特性、机械强度、耐候性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要求。
例如,电气特性方面要求组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
机械强度方面要求组件能够承受一定的风压和雪载荷,以确保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
耐候性方面要求组件能够长时间抵御紫外线辐射、高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侵蚀,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稳定。
光伏50549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率,从而增加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其次,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的光伏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业务。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可以促进光伏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光伏50549标准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以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检测和认证体系,确保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标准的实施还需要加强对光伏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总之,光伏50549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高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标准可以增加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标准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建立健全的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1. 引言光伏组件,也称为光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概述光伏组件技术规范,并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2.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是针对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等环节所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它旨在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电气特性光伏组件的电气特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对其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光伏组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性能要求,如温度、辐照度和光谱分布等。
2.2. 机械结构光伏组件的机械结构对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的尺寸、重量、外观以及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此外,规范还对光伏组件的防水、防尘、防震、抗风等性能提出了要求。
2.3. 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效率是评估光伏组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能量转化效率测试方法和要求。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规范还对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2.4. 组件标识为了方便光伏组件的识别和追踪,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标识要求。
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上需要标注的信息,如型号、生产日期、厂商信息等。
此外,规范还要求标识应该清晰可读,并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不褪色、不破损。
3.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的应用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在光伏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制造商需要遵循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通过技术规范,制造商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为安装商提供了标准指引。
我国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的标准目前以以下两个为主

我国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的标准目前以以下两个为主: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及GB/T18911-2002《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此外,为了对各种太阳能电池规定一个基本要求,IEC制定了IEC61730-1:2004《光伏组件安全合格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及IEC61730-2:2004《光伏组件安全合格鉴定-第2部分:测试要求》,国标已将IEC61730-1:2004等同转化为GB/T20047.1-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第二部分也即将出台。
1.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9535-1998等效采用IEC61215-1993《地面用晶体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现已被IEC 61215-2005替代),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一项基础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组件,不包含薄膜组件和其他环境条件,主要是对其设计鉴定和定型提出的要求。
性能方面,主要是对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项目共17项。
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GB/T9535-1998的主要内容章节号章节标题章节号章节标题前言10.4温度系数的测量IEC前言10.5电池额定工作温度的测量1范围和目的10.6电池额定工作温度下的性能2引用标准10.7低辐照度下的性能3抽样10.8室外曝露试验4标志10.9热斑耐久试验5试验10.10紫外试验6合格判据10.11热循环试验7严重外观缺陷10.12湿-冷试验8报告10.13湿-热试验9重新鉴定10.14引线端强度试验10试验程序10.15扭曲试验10.1外观检查10.16机械载荷试验10.2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性能10.17冰雹试验10.3绝缘试验2.GB/T18911-2002《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18911-2002等效采用了IEC61646-199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现已被IEC61646-2008替代),主要规定了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以非晶硅薄膜组件为主,其他的薄膜光伏组件也适用)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
太阳能电池组件检验标准

太阳能电池组件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出厂太阳能电池组件合格率达到100%,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2.引用标准:GB/T9535-1998国家标准(等同于IEC61215)。
3.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组件的出厂检验。
4.职责:品控部是本标准的制定和负责执行的部门,生产部负责配合品控部组件的检验。
5.检验标准:5.1组件外观检验标准:5.1.1外表面清洁干净。
、针孔的单体电池。
2的崩边,每片电池片不多于两处。
缺角: 每片电池片,深度小于1.5㎜,长度小于5㎜的缺角不得超过1处;深度小于1㎜,长度小于3㎜的缺角不得超过2处。
主栅与细栅线连处允许≤1mm的断点,细栅线允许≤2mm的脱落。
断点与栅线脱落的总数不大于栅线总条数的1/5。
5.1.7汇流条与焊带连接处,焊带超出汇流条、汇流条超出焊带1mm以下。
5.1.9电池片横排错位≤2mm;纵列间隙两端相差≤2mm;组件整体位移时两边电池片与玻璃边缘距离之差≤3mm。
杂物: 无毛发、虫子等杂物。
组件内气泡: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有气泡时,汽泡边缘与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应大于0.3mm;距离玻璃边缘2mm内不允许有气泡,且每个组件上不能超过5个,所有气泡的总面积小于9mm2。
TPT或TPE背板剥离和EVA缺损应在距离玻璃边缘2mm以内。
背板折皱时受光面不能有折痕,不能有重叠,不能乱写,没有刮痕。
背面污垢,直径小于5mm,宽度小于1mm及长度小于50mm,每平方米允许有两处。
接线盒、商标的位置无歪斜,接线盒周边无缝隙并涂布硅胶,硅胶一定要溢出接线盒周边,并且范围在5mm以内。
接线盒内汇流带须平滑,无虚焊; 汇流带要求牢固地卡于接线端子的汇流带连接端。
商标检查:印刷、电性能参数值是否符合要求。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执行。
铝型材接口处无明显台阶和缝隙,缝隙由硅胶填满,螺丝拧紧无毛刺;铝型材与玻璃间缝隙用硅胶密封,硅胶需涂均匀,光滑无毛刺现象,如有缝隙其深度≤1mm;其他项目检验按《铝合金检验标准》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组件规定
1、电池组件方阵概况
1.1电站容量20MW,均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固定式17°倾角安装。
1.2太阳能方阵由太阳能组件经串联、并联组成。
光伏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由并网逆变器的最高输入电压、最低工作电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系统电压以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组串并联的数量由逆变器的额定容量确定。
1.3 组件方阵:每22块电池组件串为一个支路,12条支路进入一个汇流箱,每8或9个汇流箱进入一个直流柜,由两台直流柜分别分配电能到两台500kW的逆变器,2个逆变器(500kW)和1台1000KV A箱变组成一个发电单元(1MW),共20个发电单元;每10MW的联合单元进入一个进线柜,2个10MW联合单元构成总容量为:20MW。
2 、太阳能电池组件型号及参数
序号名称
单
位
型号备注1 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
2
光伏组件尺寸
结构1650mm×992mm×40mm
3 光伏组件重量kg 19.0
4 组件效率% 14.98
5 最大输出功率Wp 255
6 最大功率偏差% ±3% 7
开路电压
(V oc)
V 38.1 8
短路电流
(Isc)
A 8.78
9 最佳工作电压V 31.5
10 最佳工作电流 A 8.13
序号名称
位
型号备注11 最大系统电压V 1000
序号名称
单
位
型号备注1 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
2
光伏组件尺寸
结构1650mm×992mm×40mm
3 光伏组件重量kg 19.0
4 组件效率% 14.98
5 最大输出功率Wp 250
6 最大功率偏差% ±3% 7
开路电压
(V oc)
V 37.8 8
短路电流
(Isc)
A 8.72
序号
名
称
位
型 号
备注
9 最佳工作电压 V 30.8 10 最佳工作电流 A 8.1 11
最大系统电压 V
1000
2.1.太阳能电池板电流-电压和功率-电压曲线
2.2太阳电池板短路电流Isc 、开路电压V o c 、最大输出功率Pmax 的温度相关性
3、光伏电站组件运行规定
3.1电池组件可长期按照铭牌及技术规范规定参数连续运行。
最高允许运行监视温度应根据温升试验结果确定,现场没有做温升试验前,最高允许运行温度应低于85℃。
3.2运行注意事项
3.2.1组件通过光电转换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产生直流电。
3.2.2运行过程中可能有发生伤害的风险,包括电击,运行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
3.2.3单个的组件,在阳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30V以上的电压。
接触30V以上直流电压是危险的。
3.2.4在运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监测串联组件的
开路电压,测量值应等于单个组件开路电压的总和。
3.2.5在阳光照射下,断开组件连接端子时,连接端子会产生火花、燃烧、电击。
因此,请格外小心。
不管组件有没有连接都不要直接接触接线端。
3.2.6禁止拆卸或移动任何铭牌或黏附的部件。
3.2.7禁止在组件的表面涂抹或粘贴任何物品。
3.2.8禁止用镜子或透镜聚焦阳光照射在组件上。
3.2.9在检修的过程中为阻止高压电和电流的产生,可以用一块不透明材料将组件完全遮盖,不要接触组件接线端子或电线。
3.2.10禁止利用组件的接线盒或电缆头来移动组件。
3.2.11禁止在组件上放物品,避免组件玻璃被砸碎。
3.2.12禁止站在或踩在组件上。
3.2.13运行人员能够正确鉴别正常的低电压和故障低电压。
4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投入、退出操作流程
4.1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投入步骤
4.1.1检查电池组件封装面完好无损伤,清洁受光均匀,无突出影响光强的污块。
4.1.2检查组件背面引出线无损伤,引线部位封装良好。
4.1.3检查汇流箱分路熔断器断开,汇流箱的对应空气开关处于断开位置。
4.1.4将需投运电池组件接入光伏阵列,并检查组件与组件连接头插接紧固。
4.1.5检查汇流箱分路熔断器完好,将汇流箱分路熔断器投运。
4.1.6将汇流箱空气开关投至合闸位置,电池组件投入运行。
4.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退出步骤
4.2.1下列情况下电池组件应退出运行:
4.2.1.1电池组件输出功率明显降低。
4.2.1.2电池组件封装面赃污,严重影响发电效率须集中清擦的。
4.2.1.3电池组件支架严重变形,危及电池组件安全的。
42.1.4电池组件输出回路需检修,如汇流箱、逆变器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