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依法行政讲课稿

【行政】依法行政讲课稿
【行政】依法行政讲课稿

【关键字】行政

依法行政讲课稿

篇一:依法行政讲稿

依法行政讲稿

第一个问题:依法行政的内涵

一、含义

什么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过程中实施的具有法律意义,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行政行为的成立并执行,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指导以及行政合同等。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取得并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行政相对方如认为行政主体侵害其权益,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请求纠正,获得法律救济,并要求行政主体承担责任,以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依法行政的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具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行为,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具体来讲:

(一)、中央机关

1、国务院,又称中央人民政府;

2、国务院各部委,如卫生部、教育委员会;

3、国务院直属机构,如工商总局、税务总局;

4、国务院部委管辖的二级机构,如卫生部管理的医药局;

5、国务院办事机构,如国务院办公厅;

(二)、地方机关

1、省、县、乡三级地方人民政府;

2、政府的派出机关,如街道办事处;

3、政府职能部门,如省市县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等;

(三)其他行政主体

1、职能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如工商所、派出所;

2、职能部门设立的经法律特别授权的内部机构,如交警大队;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卫生防疫站、兽医站、烟草公司。

三、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地位

以上我们通过对依法行政的含义和主体等的学习可以看出依法行政属于依法治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制定的8000多部法律、法规、规章的80%靠行政机关去执行,所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也是依法治国的难点。

第二个问题: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法律框架

一、主要法律框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法律框架已形成。

1、《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规范和实施行政处罚,避免乱处罚、乱罚款,国家制定实施了行政处罚法。该法明确了法律、法规、规章在设定行政处罚方面的权限。

A、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必须由法律设定。

B、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C、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D、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2、《行政复议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行政复议法》,取代了1990年制定的《行政复议条例》。

该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法对行政机关受理(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依法行政讲课稿)行政复议申请的范围、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决定的程序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不仅适用于行政处罚行为,还包括其他行政行为,比如行政许可,当事人申请办理证照,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或拖延办理,当事人都可以申请复议;对于行政强制不服也可以提取复议,也可以提起诉讼。

3、《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5月12日八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对刑事赔偿、行政赔偿两个方面做了规定。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赔偿法》还对赔偿的方式、赔偿的标准、申请赔偿的途径等内容做出了全面规定。

4、《立法法》(XX年7月1日起施行)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全国人大制定了《立法法》。

对立法的权限进行了分配。

5、《行政许可法》(XX年7月1日起施行)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行政许可法,并于XX年7月1日实施。

6、《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法规,XX年5月1日起施行)

“政府透明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国务院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于XX年5月1日起施行。

7、《行政强制法》(XX年1月1日起实施)

为了规范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行政强制法》,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8、还要制定《行政程序法》、《行政收费法》等

(1)行政程序法

这是中国政府法治建设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忽视程序对行政权的控制功能。我们在执法的过程中就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行政程序法,目前《行政处罚法》也只是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进行了规定,而对于其他行政行为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程序法规范。

(2)行政收费法

《行政收费法》呼吁近十多年了。目前行政收费比较混乱,根据一记者调查,在08年时,全国有7600多件“红头文件”被作为行政收费的依据,而有法律规定的不过30余件;国家发改委XX年公布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人均摊约为500元。收费之乱乱就乱在依据乱,缺乏一部强有力的规范收费行为的法律。

第三个问题:依法行政的目标和要求

国务院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一、合法行政

合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意味着行政机在行使任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利的行政权力时,都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符合法律的规定。

1、依宪行政。

“违宪是最大的违法。”

2、依法行政

(1)、职权法定:行政职权的存在必须合法。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范围,行使法律所没有授予的权力。没有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为自己设定法定权力以外的权力,也不得为自己免除法律规定的义务。

(2)、依据法律。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合法。

二、合理行政

遵循公平原则。同等情况同样对待。

遵循公正原则。行政机关应用自由裁量权时,不得违背法定的目的,不应受不相关因素的影响,要善意的行使。

遵循比例原则(适当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三、程序正当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和步骤去实现。”

(1)禁止不当接触:禁止行政官员在行政程序外私下会见当事人,接受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或财物。

(2)听证:公共决策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和公众的意见;达到一定数额的处罚前要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3)说明理由:行政机关作出不利决定时,必须说明作出该决定的依据、事实和自由裁量考虑的因素。比如在处罚告知

(4)回避:“自己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回避。

(5)透明:行政信息是公共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任何人有权获得行政信息;比如办理各种证照的条件、所需的材料、办事的程序等。

四、高效便民

遵守法定期限:比如《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从受理到办结为20日,我们在办理证照时就不能超过这个期限,体现了便民。

五、诚实守信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作为统治者和管理者要为公民作出表率。

六、权责统一(责任行政)

“拥有权力的时候你已重任在肩,只有正确地行使你手中的权力,你才不会被肩上的重任压垮。”

法律授予了行政机关职权,同时也赋予了你责任和义务。职权换个角度说,就是职责。不依法行使职权,就是不履行义务。

篇二:行政诉讼讲课稿定稿

新形式下行政诉讼的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

自从1990年《行政诉讼法》颁布至今已有25年时光,行政诉讼工作从无到有,开启了从法律和诉讼角度规制行政权利的进程。特别是近五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行政诉讼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用短短25年时间,走完了西方一些法治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过的历程。行政诉讼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依法

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实质化解矛盾,进一步密切拉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制度创新,制订了一系列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优良制度,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新的《行政诉讼法》施行立案登记制度以后,立案的门槛有所降低,大量案件进入诉讼渠道。

XX年—XX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657624件,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XX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41880件,比XX年上升%。预计今年行政案件数量在15万件。XX-XX 年法院受理行政非诉审查与执行结案数84万余件,XX年法院受理非诉行政审查案件达19万余件,较XX年上升%。原告撤诉率从XX年的%下降到XX年的%,被告败诉率从8%上升到%,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年来,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依法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统一适用法律标准、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依法判决其履行法定

职责或者确认违法,对于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判决撤销、变更、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占全部行政案件的%,依法判决维持行政行为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占%。

XX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行政一审案件数量达107094件,同比上升%。XX年5月1日行政诉讼法修改实施后至8月31日,全国一审收案数量上升为90036件,同比上升%。XX年以区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27484件,其中以省级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1366件、以中央部委为被告案件392件。XX年5-8月,以区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就有24131件,其中以省级政府为被告的案件2258件,以中央部委为被告的案件1014件。

当前,大量行政案件集中在行政补偿,工伤认定,国土、城建领域,其中XX年5-8月涉及国土资源胶葛共有11622件,比XX年同期上升%,城建案件新收案14605件,比去年同期上升%。工伤认定、房屋拆迁案件集中领域都与当事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竞争权、环境权、行政协议等新类型案件数量激增,从过去的人身权、财产权保护权利范围扩散到受教育权、劳动权、知情权等等。

其中,隆回县人民法院XX年受理行政案件42件,XX年9月以前受理行政案件77件,案件上升率达83%。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XX年全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2件,XX年9月以前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54件,上升率为760%。

二、对现状的成因分析

1、法制完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

(1)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为解决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行政诉讼法》修改后,法律明确规定了跨行政区域管辖,立案登记制,行政协议,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行政诉讼和解,无效行政行为等重要制度,结合中国特色,《行政诉讼法》还开出了中药方。例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一并审理民事争议,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拒不出庭和中途退庭做司法处罚等。

(2)出台新的司法解释,解决了现实中存在新情况、新问题《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3)发布指导性案例52篇

最高法向社会公开发布指导性案例52篇,使老百姓能有参考的对象,给老百姓以借鉴的模板。

2、司法改革的推进作用

(1)设立跨行政区域审理制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需要确定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审理。XX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圳和沈阳成立了第一巡回法庭、第二巡回法庭。上海、北京分别依托当地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先后成

立跨行政区域法院。

(2)设立特殊管辖制度

为改变被告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的局面,减少行政干预,可以提级管辖,异地交叉管辖,相对集中管辖。

3、国家治理从行政程序进入法制程序。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也即是说,我国每年600万件行政上访案件中一部分当事人已经由信访渠道转变到法制渠道,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通过法院解决其问题。

三、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行政诉讼

1、重视并妥善应对行政诉讼

第一,重视、理解和支持司法监督,妥善应对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行政争议数量大幅增加、司法审查标准更趋严格的影响。

第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进工作。

第三,重视行政程序的价值,改进行政执法方式。

第四,把政府法制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出庭应诉工作。

第五,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六,严格遵守行政诉讼程序。

2、完善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

为了尽量避免行政诉讼及在行政诉讼中败诉,行政部门应在平时建立完善的执法程序,以减少行政诉讼的发生及败诉的可能性。大致有如下几点经验:

第一,先亮证后执法。

第二,全面告知义务。

第三,坚持一事不再罚。

第四,正确区分是否行政处罚主体。

第五,把握住权限。包括:地域、行业、级别、内容、种类、幅度、时间、条件等权

限。

第六,查明事实,不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作出行政行为。第七,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

第八,准确适用法律。

第九,严格操作程序。

3、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立法技巧

(1)管辖

由于行政诉讼的特殊性,由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可能会导致政府的干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立法时对行政诉讼的管辖设立了几种特别的制度;提级管辖;异地交叉管辖;相对集中管辖。

提级管辖即是: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而非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自行审理。

篇三:依法行政工作会讲话稿

在全州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州长杨天然

(XX年4月10日)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州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州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刚才建始、利川等县市政府及州地税、劳动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近年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讲得很实在,很客观,值得借鉴。刘剑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传达了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年来我州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我州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工作任务,讲得很具体,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我州依法行政工作的现状,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各级政府在法制建设中应当承担更多责任。这充分说明,进入新时期新

- 1 -

阶段,中国的社会是正在走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法制文明已成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召开了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作了全面战略部署。全州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推进依法行政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把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真正落实到基层,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推进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稳定社会、有序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胶葛,而是能够从制度上较好地防范矛盾胶葛的发生和激化,有了矛盾胶葛又能够得到及时、公正、圆满的解决。而解决矛盾胶葛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法制手段,现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原因就是不依法办事。实践中,大量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是由州、县、乡行政机关作出的,各种社会矛盾胶葛也往往发生在基层。只有切实推进政府依法行

- 2 -

政,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利,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矛盾胶葛的发生,并通过法定途径及时有效地予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能否严格依法行政,直接关系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和能否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大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从制度上规范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才能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府管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办事;才能保证来自人民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良好施行;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推进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效能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全州各级政府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建设,在政府序列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活动。总的来看,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实践证明,只有把政府各项工作臵于法制化的基础上,把基本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据统一的法定活动规范、行为准则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能,保障政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 3 -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近几年来,全州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依法行政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少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依法履行职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制约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行政诉讼败诉率、行政复议案件撤销率高。近三年我州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分别为%、%、%。XX年至XX年,我州行政复议案件撤销率平均为16%。行政诉讼败诉率和行政复议案件撤销率偏高充分说明行政机关在履行职权过程中不依法行政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行政执法责任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实施,行政执法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一些地方和领域重复执法、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执法权限不清,责任不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四是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紧扣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当前,我州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是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针对

- 4 -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依法行政。

第一,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核心是法制环境,关键是依法行政。只有把政府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改善法制环境,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是确保经济社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强化对行政“乱作为”的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以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文明执法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不断教育,摒弃具体行政行为中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要改进、完善行政执法方式方法,在执法过程中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依法行政,有情操作,逐步在适当的领域和事项中推行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性方式行政。二是要强化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检查。行政“不作为”直接导致的“缺位”与行政乱作为导致的“越位”同样需要纠正。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在坚持文明执法的同时,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对社会的监管力度。要敢于碰硬,勇于承担责任,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行政执法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5 -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理解.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项基本要求,是对我国依法行政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依法行政中治官、治权的内在精髓,高度浓缩了依法行政追求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有力地支撑了法治政府的基本骨架,因而对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依法行政具有重要作用。 一、合法行政合法行政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内在要求。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合法行政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二是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三是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四是任何违反上述三点规定的行政活动,非经事后法律认可,均得以宣告为“无效”。合法行政要求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皆不得有悖于法律。职权的运用必须符合法律条文的规定,不能与之抵触。这里的“抵触”既包括实体上的抵触,也 包括程序上的抵触。通常,职权的赋予与行使都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机关承受。但有的时候,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授权委托他人代行其部分或全部职权时,则其他团体或个人也可行使法定行政机关的职权。然而,依据合法行政要求,授权和委托需有法律根据,并且只能依法定程序。我们强调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并非消极地限制行政活动,并非要抑制行政的积极性。事实上,只要宪法、法律未加禁止的,不直接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具体权利义务的,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为了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符合依法行政原则的,现代社会要求充分发挥行政主体积极的能动的作用。 二、合理行政合理行政要求行政实施行政管理时,要平等地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

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分析我县依法行政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进一步推进全县依法行政的任务。方才,县政府办公室通报了全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说,近几年来,我县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的乡镇和部门的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还很薄弱,行政违法、违规问题还时有发生,推进依法行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高度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切实纠正行政违法、违规问题,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高度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内容,是宪法和法律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最基本要求。无论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长远大计看,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看,依法行政都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和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第一,依法行政是加快法制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指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据统计,目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法律四百余件,国务院法规七百余件,地该性法规八千余件,其中有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方性法规、百分之百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由行政机关执行。由此可见,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第二,依法行政是适应入世的最基本要求。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法律在政府行政中的权威,严格按照法律及规则办事。入世的23个文件中,有21个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因此,适应入世,首先是政府要适应。而政府适应入世,最根本也是最迫切的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目前,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行政行为,有很多是不适应入世要求的。其中,最突出的是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行政方式按世贸规则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行政行为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难以成功应对入世的挑战,甚至可能被起诉、被制裁,就会丧失很多发展的机遇,影响和损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推进依法行政,适应入世需要,是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第三,依法行政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措施。大家知道,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是全能政府,享有无限权力。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权力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凡是市场能够配置的资源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的事物,都应由市场和社会去解决。但是,由于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政府还没有放手;而一些应该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如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等。这固然有改革推进力度不大、部门和个人利益至上等深层次原因。但也和法制建设的进程及推进的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当前的一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篇一: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论文摘要 法的基本原则,通常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法理,存在于各国立法者和国民的法律意识中,至多由相应国的学者加以概括、归纳,在其学术著作中予以反映和阐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因时代、地域或观察的角度不同,学者的表述和理解也不尽相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在法律界及学术界至今未达成一致共识。本文以国外和我国法律学术界对法的基本原则的形成、发展、认识理解为基础,尝试解释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是集中于“依法行政”。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涵义及学者们不同表述和理解,归结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是“依法行政”。本文先从国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发展历程和发展环境来阐述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变化,从而突显“依法行政”的核心地位。再结合我国“依法行政”的立法和实践过程,强化“依法行政”在我国法制

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联系其他相关原则的阐述,进而突出“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内涵的主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联系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我国面临的现实,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将更加显著。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法、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概述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灵魂,任何国家的法,任何国家的行政法都不可能没有基本原则。但是基本原则不同于法的具体规则、原则,法的具体规则、原则是由成文法的具体条文加以确立和宣示的,基本原则通常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法理,存在于各国立法者和国民的法律意识中,至多由相应国的学者加以概括、归纳,在其学术著作中予以反映和阐释。 怎样的条件才构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呢?姜明安认为“它是一种基础性规范,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起宏观指导作用,范围广泛”,应松年认为“作为行政法的基本 原则必须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有效性”,叶必丰则强调“普遍性、法律性和特殊性”。此外还有多种观点,尽管这些学 者表述、概括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整 个行政法体系要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点,不仅指导和调整行政立法、执法行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相应问题缺少行政法具体规则的调整或者法律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复习题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一、填空题 1.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政府。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国家,依法行政的目标必然是建设政府。 2.依法行政的含义是指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符合法律规定,依法管理及其,而不是用法去治行政相对人。 3.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和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法治政府就是按照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要受规范和制约。 5.法治作为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遏制政府权力,政府必须受到的控制。 6.行政机关处理政务,要遵循公开、、公正、、高效、诚信的原则。 7.职权法定原则要涵盖政府的全部活动,不仅包括行政行为,也包括行政行为。 8.在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中,强调既要严格,又要积极。 9.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权益的方式。 10.落实权责一致原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执法有保障、、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二、单项选择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发布的。 A.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3月22日 B.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 C.国务院于2004年4月3日 D.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5月3日2.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A.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B.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

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C.建设法治政府 D.使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 A.①③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A.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B.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决策程序基本原则的是:()A.科学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D.合法性原则 6.《纲要》规定,按照()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A.注重程序突出重点合理全面 B.条件成熟避免重复突出重点 C.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高度统一 D.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7.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做法是:()A.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后,应当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B.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只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C.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D.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必说明理由8.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应当立卷归档。 A.证据材料执法文书B.处罚决定执法文书 C.证据材料处罚决定D.证据材料申请材料 9.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 A.公开、高效、便民B.公平、公开、便民

推进依法行政_建设法治政府[_演讲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沈开举 (2009年5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3月15日现行宪法第三次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表明我们国家决心与人治决裂,走法治之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落实宪法的规定,1999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8年5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这是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治政府和宪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对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法治、法治政府的内涵 (一)法治 【作者简介】: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1.法治。 所谓“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或法律至上。它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严格的条件要求,主要包括民主制度、法律至上、良法之治、公民权利保障与公共权力制约等几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澄清观念上的盲区与误区,是当前顺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目标的认识基础与前提。 2.法治与法制 法治并不等同于“法制”,也不仅仅只是“依法管理”,或是什么“管民”、“治官”的问题。我们过去较多的使用“法制”一词,现在则使用“法治”一词。这也就是学界通常所说的“刀”治与“水”治的问题。从1999年宪法修正案开始,我国官方和学界开始使用“水”治,我们今天讲的法治政府的“治”也是“水”治。“刀”制主要是制度之制,管制之制,工具之治。并不强调法律至上、民主内涵、良法之治、治官限权和保障人权。二者产生的政治哲学基础不同,理念不同,前者产生于暴力国家观,后者产生于契约国家观。1999年宪法修正时,将十五大的新提法入宪,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 贡献,也表明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念。 3.法治与人治 人治与法治并不是绝对的,人治也不能绝对排斥法,法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讲课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在不断地深入展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法制”的制度的“制”改成了治理的“治”;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之中,使这一治国方略获得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为了把这一治国方略真正落实到实处,国务院在1999年以国发(1999)23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国务院又以国发(2004)10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现就自己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这一重大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些交流。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当代中国强调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的结果,又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的考量,同时还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主法治建设的未来前景的把握。正是这些综合因素显现了我国畅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实际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本身也就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因,当然也就是其必要性。而就当代中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而言,这种时代背景基本上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全球化的现实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为多样的复杂的彼此联系和相互缠绕,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猜测或者预测而是切切实实的真实的事实与现象了。于是,一国内部的几乎全部领域的各种事务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个直接的现实问题就是我国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涉及政府行政事务领域的法律制度就决定性地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自我清理与调整,并以WTo规则为路标而转向。同时,也是在这种全球化的现实影响之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也向全世界各个国家提出了国家或者政府治理方式(所谓的“治道”)的变革的倡议,也就是从“治理”到“善治”。“善治”的核心其实就是“依法治理”,就是政府行政(行政的方式、手段、程序)的法治化。这是我国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国际大背景。第二、改革开放深入展开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不断把改革开放向更加深入的层面引领,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党和政府逐渐意识到了法律和法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从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总结之中印证了法律和法治在社会发展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构成我国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国内社会背景。第三、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从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算起,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建设的实践既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又确实得到了不少的教训,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对我国法制与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理性总结与思想概括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向深入、进一步具体化的表现;当然,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在领导执政和具体执政过程中执政方式转变的体现,从历史事实来看,新中国的政府行政管理是首先依靠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个人的意志来进行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的,而后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来进行管理的,在如今的当代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管理。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治国方略的实施,也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在日常行政管理中改变主要依靠政策的模式而改变为主要依靠法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是当代中国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法律实践背景。(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

依法行政领导讲话稿

依法行政领导讲话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权利、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依法行政领导讲话稿,仅供参考。 依法行政领导讲话稿(一): 同志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宣讲“廉政党课”。在之前相关同志发言的基础上,我结合三个方面的内容,讲两方面意见。 一、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扎实抓好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是保障政府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两者之间为辨证统一关系,抓好廉政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严格依法行政,又能更好地推动政府廉政建设。今天把这两项工作放在一起开会,也是基于这两项工作的特殊关系来考虑的。 (一)牢记廉洁从政,树立干事创业、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第一,狠抓廉政教育,落实廉政措施。廉政的反义词就是腐败,抓廉政,就要反腐败。一是要把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扎实抓好干部理想信念、党纪法规和作风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从政意识。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是严格规补”政策,绝不允许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二是继续关注医药购销环节和医疗服务中反映出的

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制度,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严格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和预防,从源头上铲除腐败土壤,努力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效机制。中国有句古话“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为政之人,既具备能力,又能公正廉洁,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近期部分科级干部因涉嫌违法已在接受调查,希望各位以此为戒,真正做到廉洁从政。二是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和惩治力度,并通过对案件剖析,查找原因、规律和特点,弥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三是迅速组织开展“三项清理” 工作,对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以及土地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四是监察、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专项资金、重大建设项目资金、社保基金、教育及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使用、廉租房租售、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检查和监管; 把查办案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专项审计工作作为推动政风建设的有力手段,务求做到实名举报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果。 第四,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常规工作和廉政建设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廉政建设纳入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落实。单位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廉洁从政规定,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按照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我是县人民政府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负总责; 各

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高秦伟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核心内容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指导思想,一个是具体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已经在PPT里面很明确的讲出来了,这也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实施纲要里面明确列出来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以红字突出的这部分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职权法定 职权法定要求行政机关要忠诚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从法律上推导就是说职权是法定的,只能依据法定的职权按照法定的程序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第二、最终的目的是要保护公民的权益 现在很多的行政机关以处罚为目的,比如前段时间有的地方出现的“钓鱼事件”,它是以处罚为目的,不以解决问题、充分保障公民的权益为目标。这就实现了一种行政上的扭曲,行政手段不符合比例。 第三、依照法律充分提高行政的效能 现在很多地方在搞行政评价制度,实际上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行政目标,所以很多地方也搞创新,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行政效力。 第四、透明公开 透明公开跟一、二、三条不一样,为什么要透明公开?原因就在于它有宪法上的依据,因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的运作就必须对公民要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了,行政机关才能够受到人民的监督,人民才能够充分的行使行政管理权,才能够参与到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透明公开的要求。 第五、创新管理方式 创新管理方式和提高行政效能有关,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现在除了要提高行政效能之外,还有一个是行政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可能由原来的强制转变向服务行政,再可能以后有合作或者参与行政,所以这种创新管理方式不仅仅是提高行政效能,可能有一种比如充分保障公民权益,更好的实现法定职责,

依法行政原则最新版

《依法行政原则》 试题: 依法行政原则是什么? 答案: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相关阅读: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是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准则。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规定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 资料: 1。依法行政务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务必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3。务必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4。务必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务必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礼貌、精神礼貌建设。 6。务必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 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 7。务必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齐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用心履行职责。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依法行政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项要求对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合法行政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以案说法

离婚夫妻一方擅自复婚被准,行为无效 【案情介绍】王某与杨某夫妻于2000年在某镇政府办理了离婚手续并领取了离婚证。2001年,杨某在王某不知情的状况下向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复婚协议书,该镇政府随即作出了 撤销王某与杨某离婚证的决定,并出具了王某与杨某为夫妻关系的证明。王某得知状况后不服,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依法撤销镇政府的行政决定。 【案例评析】婚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务必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婚姻登记办法》第八条规定: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务必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即复婚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本案中,镇政府只凭杨某单方协议,就恢复了王某和杨某的夫妻关系,程序明显违法。该行政决定无效。 2。合理行政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贴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3。程序正当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保密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4。高效便民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用心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带给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以案说法 心系百姓上门服务,高效便民百姓称赞 【案情介绍】在便民维权工作中,某县人口计生委坚持高效便民的原则,坚持以计生优质服务十到户活动为载体,深入村组,免费为群众办理各种证件,免费为育龄妇女进行环孕检、妇科病普查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正如龙冈畲族乡洋石村的村民刘某说的那样:原先办《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时常要跑40里路到乡里办,而且跑 3-4次都难找到办事人员,有时找到了办事人员,态度又不好,还要交几十元钱办证费。此刻可好,办证都上户了,且不用交钱,当场可拿,此刻计生干部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案例评析】案例中某县人口计生委之前的工作方法是被动地等待村民来办事,结果是群众办事难,耗时耗力耗财,给群众造成了不便,也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之后采取十到户主动上门服务方式,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使工作开展的及时、到位,并受到群众认可与支持。前后两种办事方法与态度不一样,产生了两种截然不一样的结果。因此,只有把高效便民服务真正落实到位,心系百姓,便利为民,才会把工作真正落实做好,受到百姓的认可与拥护。

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稿

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稿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可以用四句话把它全部涵盖:第一,把好源头;第二,规范行为;第三,强化监督;第四,恪守程序。 第一,把好源头。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最主要的源头有三个。一是政府立法,二是行政决策,三是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从广义上讲这三个源头都可以叫决策,所以源头就是决策。 先说立法。政府立法是一种高级的决策,规范的决策,带有法律性质的决策。我省只有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还有省人大、西安市人大有这个权。人大是最后把关的。政府是政府立法的主要操作者,搞好政府立法,就是要科学、要民主、要依法。我们这些年来创造了很多的经验,比如说选题上怎么选,要突出重点。什么是重点?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就是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服务就是重点。立法的方式要改进,怎么改进?总体上就是公开,要让公民广泛参与。咱们有各种公开立法形式,如听证会、论证会、网上征求意见等等。现在还有一些形式,比如说立法前的成本效益分析,立法后的评估,目的都是要提升制度建设的质量,特

别是政府立法的质量。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有立法权,其他市政府没有,那是不是就可以说其他市政府就不要把好这个源头了?不是的,实际上还是要以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立法。比如说我们省政府要搞一个立法,规章也好、地方性法规也好,都要到市县去征求意见,因为是面向全省的,市县政府虽然没有具体的立法权,但是这个法规或规章一旦立了以后要贯彻实施,就要涉及到你那个地方和领域,要提建议。我们虽不是立法的责任主体,但至少也是协同主体。 第二个源头,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面比立法更宽一些,广义的行政决策包括政府立法,也包括规范性文件制定。规范性文件可以说是行政决策的一种载体,当然行政决策不一定只限于规范性文件,有的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现,如省长令,西安市市长令,有的可能是会议纪要,它也是一种决策的载体。甚至有时候首长的一个批示,一个电话记录,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决策的一种载体。因为行政决策范围更宽,使用的领域更多,出的问题也更大。问题在哪儿?第一位的是决策权限,就是在我们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往往同一件事情几级政府都在决策,难免有重复的。而且在我们现在的体制下,用很多老百姓的话讲,往往是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最重要的事不开会。就是哪些东西必须是经过政府的常务会、全体会讨论的,哪些可以不讨论,

论依法行政的实现途径怎样来写

论依法行政的实现途径怎样来写 依法行政首先要求政府机关合法行政。合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意味着行政机关行使任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利的行政权力时,都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符合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老百姓合法权益或者增加老百姓负担的行政行为。这一要求将极大改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习惯思维,对那些习惯于听从上级领导命令行政,或者拍脑袋任意行政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来说,合法行政的要求对于摒弃他们的人治思维和习惯,树立法律的权威和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行政还要求政府机关合理行政。由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力过大,仅仅要求行政活动合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角度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为了将合理性原则具体化,理论界提出过很多关于合理行政的标准,其核心内容是行政活动必须公平正义,不偏不倚,符合比例。具体而言,就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符合理性。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依法行政的第三个要求是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提高程序意识,严格按照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的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限等规则进行。特别要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即使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也应当按照程序正当的原则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程序正当的最基本要求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即行政决定的作出者应当是中立、公正、不偏不倚的,不能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之间有私下接触;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时,应当允许受决定影响的公民提供证据,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听取公民的意见,公民有权要求参加行政决定的过程,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决定。程序正当要求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和重点,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程序规则,确立程序正当的观念,对于发展民主政治,保护公民权利,遏制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尤其要看到,落实程序正当要求,对于防治腐败和维护相对人合法权利具有重要作用。腐败的产生与缺乏公正透明的行政程序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各国行政程序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设置了公开、时限、顺序、说明理由告知等制度,使得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置于公民及司法机关的监督之下,从程序上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滋长。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程序制度,赋予公民和社会切实可行的监督手段,才能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趋势,促进我国廉政建设。 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第四个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法的核心价值有两个,一是公正,二是效率。无论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国家,都把效率问题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没有效率的公正是虚假的公正,暂

2011.05.19王亚方市长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王亚方同志 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5月19日8:30时沙宾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省、苏州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查找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201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我市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市政府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等会儿,姚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全市各板块、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全面落实创新举措,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建立健全决策体系,行政决策程序更加规范。近年来,我市全面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关规定,对政府作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以及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在出台前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实现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合法性。建立健全了对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机制,先后对城保扩面、卫生体制改革、土地协议安置等10个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有效预防了政府决策风险。 (二)加强政府公文管理,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升。严把政府规范性文件质量关,实现了政府公文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

统一,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夯实了制度基础。2010年,全市共登记审核本级政府及部门文件82件,其中规范性文件21件,为上级部门出台法律、法规和规章提出修改建议7件。我市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向苏州市政府和本级人大进行了报备,2010年全市报备的21件规范性文件全部通过了备案审查,备案及时率、报备率、规范率均达到100%。 (三)创新行政复议方式,行政争议及时妥善化解。按照“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办案原则,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行政争议,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2010年,我市依法依规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44件,基本做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与此同时,市法制、信访、司法、监察等部门建立健全了行政复议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商讨重点复议案件,促进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动发挥,有效提高了案件调解效率。 (四)深入推进执法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始终把推动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止和预防违法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2010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对文化市场管理和运政稽查的专项督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以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市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五)全面推行权力公开,运行监督实现全覆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2010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工程,一年来,市政务公开办、法制办等部门通过会议发动、上门指导、定期通报、专项督查等方式,全面梳理行政权力,扎实推进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基本实现了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全部实现了网上运行、网上监察和动态监控。全年梳理各类行政权力5011项,其中在用

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论文摘要 法的基本原则,通常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法理,存在于各国立法者和国民的法律意识中,至多由相应国的学者加以概括、归纳,在其学术著作中予以反映和阐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因时代、地域或观察的角度不同,学者的表述和理解也不尽相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在法律界及学术界至今未达成一致共识。本文以国外和我国法律学术界对法的基本原则的形成、发展、认识理解为基础,尝试解释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是集中于“依法行政”。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涵义及学者们不同表述和理解,归结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是“依法行政”。本文先从国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发展历程和发展环境来阐述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变化,从而突显“依法行政”的核心地位。再结合我国“依法行政”的立法和实践过程,强化“依法行政”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联系其他相关原则的阐述,进而突出“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内涵的主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联系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我国面临的现实,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将更加显著。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法、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概述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灵魂,任何国家的法,任何国家的行政法都不可能没有基本原则。但是基本原则不同于法的具体规则、原则,法的具体规则、原则是由成文法的具体条文加以确立和宣示的,基本原则通常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法理,存在于各国立法者和国民的法律意识中,至多由相应国的学者加以概括、归纳,在其学术著作中予以反映和阐释。 怎样的条件才构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呢?姜明安认为“它是一种基础性规范,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起宏观指导作用,范围广泛”,应松年认为“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有效性”,叶必丰则强调“普遍性、法律性和特殊性”。此外还有多种观点,尽管这些学者表述、概括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整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的能力 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 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4.加强公共监督和问责制度建设;5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6、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7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8、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学习、培训,真正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制约和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等行为,严肃查处,真正落到实处。 这是一个大课题,不是几句话能够说透的。简单说,就是解决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只要是完备的法律制度建立了,就必须解决严格执法的问题,如果有人胆敢拿法律当儿戏,那就看追究的力度了。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尊重少数的原则。政府依法行政还要求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

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经验,表彰政府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具体措施。借此机会,我代表晋城市人民政府,对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再立新功。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施行以来,市政府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明显加快,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效率明显增强,办事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2006—2007年,市政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7月,我市作为山西省唯一城市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作了书面经验交流。 概括近年来全市的依法行政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增强。通过学习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依法行政教育培训活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得到完善,行政决策正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念、一个口号,而正在成为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实际行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继续加快。围绕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目标,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在多次清理的基础上,对符合法律规定的395个行政许可事项和33个非许可审批事项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并全部进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积极创新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推行完善了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员工资统发、建设工程统一招投标和产权交易等制度。强化了行政程序建设,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推进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行政服务责任体系。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通过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全市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活力得到激发,动力有效增强。 ——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紧紧抓住开列行政执法“权责清单”这一重点环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加以规范。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市、县两级政府重新依法确认了行政执法主体,并通过政府公告方式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其中市政府确认行政执法主体61个;作为山西省换发2007版行政执法证件试点城市,圆满完成了新版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界定明确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限进行了重新界定,开列了一张500多页50多万字

城管各项制度讲课稿

中队长职责 一、全面负责中队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中队工作计划,经上级部门批准后进行实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政令畅通,按时完成园区管理办及局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熟悉掌握管理区域的基本情况、社会状况、地理环境以及监控重点,及时检查本中队工作的落实情况,主动加强与区内企业和施工建设单位的工作联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四、负责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调。 五、组织队员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教育,同时做好对队员的监督检查、考核和培训。 六、切实提高中队整体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违法行为。 七、严格遵守局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副中队长职责 一、副中队长协助中队长工作。 二、熟悉掌握中队辖区情况及执法中队的工作情况,协助中队长抓好中心工作,做好所分管的工作。 三、协助中队长贯彻落实中队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并请示报告。 四、按照中队领导职责的分工,对所分管的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改革创新,共同做好城管执法工作。 五、主动配合,积极协助中队抓好队伍建设,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 六、完成中队长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中队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中队行政事务工作; 二、负责中队文字处理工作,文件、公文、函件的接收、登记、保密、传递、保管、督办和归档工作; 三、负责中队物品、物资、装备的保管工作; 四、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中队信息报送工作; 五、负责对各小队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及违纪问题查处; 六、负责对各小队执法业务工作的检查、考核; 七、负责草堂基地内土方、垃圾车辆《准运证》的办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