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1703---热斑耐久试验

UL1703---热斑耐久试验
UL1703---热斑耐久试验

UL1703---热斑耐久试验

39耐热性测试

39.1概要

39.1.1电池板中的每一个典型的电池都要间歇地承受模拟反向电压局部加热这种情况达100小时(如39.1.2-39.9.8中),试验不能造成:

a)接触有电击危险的部分;

b)焊料的熔化;

c)任何其他发生火灾和电击的危险。

39.1.2当模块工作时的电流超过单个电池或者排列中一组电池的简化短路电流的时候,就会出现39.1.1中反向电压局部加热的情况。

39.1.3测试试验的程序如下:

a)适当电池的测试电源和仪器的选择和连接

b)热点测试水平的确定

c)局部耐热实验的热传导

39.2电池的挑选和使用仪器

39.2.1受影响电池的热点加热的程度部分取决于反向电压时的(电流-电压)I-V特性。在一个给定的电池板中电池与电池的反向电压时的(电流-电压)I-V 特性可能很大的不同。

39.2.2模糊反向电压(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电池数目至少为10),用以下方程式来确定。无论那一极限先达到,用反向电压时,从0到最大电压限(V L),或者用反向电流时,从0到最大电流限(I L)。

I L=Isc, 或者

V L=N×Vmp

其中Isc时通常电池在100mW/cm2,额定工作温度时的短路电流。

N是经由旁路二极管的系列电池的数目,旁路二极管:

a)作为电池板整体的一部分,或者

b)在标记中描述了它在电池板中的应用。参照47.9。

Vmp是通常电池在100mW/cm2,额定工作温度时的平均的最大功率电压。

当没有有关旁路二极管的信息时,N等于系列电池的数目。

39.3侵入的方法

39.3.1参照39.2.2,用侵入方法确定电池的I-V特性时,每个测试的电池要有单独的正极和负极导线使得它能独立的(不受约束的)接触其它电池。

39.3.2绘制测试电池的反向电流电压曲线图。电池鉴别为A类(限制电压)或者B类(限制电流)。得到的图类似图39.1。

39.3.3参照39.3.2,试验中需要通过电极提供给电池一反向电压来得到电流电压曲线

39.4非侵入方法

39.4.1只有当模块由单一系列的电池串联成并且在没有旁路的二级管时,用非侵入方法来确定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当电池板通过一个已知的电流(小于光照的短路电流),这一方法除了一个电池外,其余的都被均衡的辅照。这导致了遮蔽电池的反向偏置(压),而其他被光照的电池处在正常的顺向偏压。

39.5电池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39.5.1举个例子,如图39.2,在一知道精确电流数值为A,当一个电池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电池末端的输出电压Vo等于所有电池在光照的通常情况下模块的输出电压Vam,减去单个电池电压Vc,减去无光照电池的反向电压Vr。即

Vo=Vam-Vc-Vr

在确定模块的普通输出电压和单个电池的电压时,都要配置精确的电流。在准确电流下,电池与电池间的反向电压是不定的(对分流电阻的要高)。因此屏蔽最高的分流电阻时,模块输出电压最小;屏蔽最小分流电阻时,模块输出电压最大。

39.5.2在用非介入(侵入)方法测试相对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时,模块用可变的电阻器相连,这样使得输出的电流可以保持在一个定值(不管哪个电池被遮蔽,电流都一样)。

39.5.3模块按照39.5.2中描述的方式连接并被照明时,每个电池都将轮流的被遮蔽。调整电阻器以调整电流使得其为预先选择的固定值,并且测量模块的输出

电压。当输出电压最大时,被屏蔽的电池的分流电阻最小;当输出电压最小时,被屏蔽的电池的分流电阻最大。电池的分流电阻在中间值时,模块输出的电压也在中间值。

39.5.4非介入(侵入)方法的测试仅仅是相对的,在这种方式下并不能得到电阻的数值。模块中的电池可能是限制电压的(高的分流电阻,A类),可能是限制电流的(低的分流电阻,B类),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参照39.3.2)。虽然低分流电阻电池可能有高的局部耐热水平,但总体来说,具有高的热点耐热水平的电池,其分流电阻也高。

39.5.5测试时,在一个平板或者模块中选择3个不相邻的电池:一个代表有最大分流电阻的;一个代表平均分流电阻的;

39.6热点测试水平的选择

39.6.1这一部分实验程序的目的是选择加热的水平和相应的测试条件,使得当电池板处于这样的加热的水平和测试条件下时,相似于局部受热的情况。局部受热的严重性依于排列电路的结构、排列I-V运行状况、周围热量的条件、总的辐照水平、受影响电池的原有特性。当模块组成光伏电路时,施加在单个电池上的反向电压能达到系统的电压,除非适当的使用旁路二极管。当电池板在使用中,其标记中说明的旁路二极管数量最小时,V L设置为通过单个电池的最大的能够应用的反向电压。

39.6.2热电偶附于电池绝缘系统中。参照19.11和19.12。

39.6.3在39.7.1-39.8.1中,分别指出了A类电池和B类电池详细的水平。39.6.4实验时,周围空气的温度20±5℃,并且有一辐射加热源,能够使得背面模块的电池温度达到NOCT±2℃。

39.7 A类电池(高的分流电阻)

39.7.1关于反向电压加热的控制参数:

a)最大的电池反向电压(V L)

b)电池光辐照度水平

c)周围热量的环境

39.7.2 V L等于单个电池的N倍,N是一系列经由指定或整体旁路二极管的电池的数目。

39.7.3光照水平直接控制热电流水平,从而控制功率水平。如图39.3中所示,对任何A类型的光伏电池来说,提供了相当于最坏情况下功率浪费的一个单一的光照水平。调整在试验电池上的光照水平使得功率浪费最大,并调整电流为I TEST,

I TEST为电池在100mW/cm2,在额定工作温度下的最大的功率电流。

39.8 B类电池(低的分流电阻)

39.8.1B类电池的电池分流电阻很低以致电池最大的反向电压为一固定值。当测试的电池完全被遮蔽,而且电流最大时,恶劣的加热现象就会出现。因此辐照度不大与5 mW/cm2。这一光照提供室内照明和红外热源。电流I L等于普通电池在100mW/cm2,在额定工作温度下的短路电流。

39.9试验的实行

39.9.1参照39.7.3或39.8.1,选择的三个试验的电池将进行循环加热的试验,持续的总的时间为100小时(按39.9.2-39.9.6中指明的进行)。

39.9.2提供定(不变的)压(A类电池)和定流电源,并连接到测试的电池上。运用电极给电池提供反向的电压。电压调整至V L,电流调整至I TEST(A类电池)或者

I L(B类电池)。参照39.7.2-39.8.1。

39.9.3应用在电池板的红外热源和可见光控制在5 mW/cm2下,并使得单一的模块电池的温度等于额定工作温度(NOCT)±2℃。周围空气静止且温度为20±5℃。

39.9.4 对于A类型的电池,用一增加的光源照明每个测试的电池以达到39.7.3(图39.3)中确定的水平。在电源和红外电源开启之下,通过调整平衡测试条件稳定后的辐照度水平得到电流I TEST的方法,这种光照条件很容易达到。

39.9.5提供的电源,红外电源及光源达一个小时,随后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使得测试的电池的温度降至周围温度的10℃之内。

39.9.6这一操作将被重复直到总的累积的时间为100小时。

39.9.7当电池在外加电压条件下时,测试过程中每隔24小时用肉眼检查测试的电池和相邻封装系统的区域。

39.9.8试验的结论:检查模块中明显的熔融的焊料,包装的开口,分层,底层被灼烧的点。

电子负载—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采用物理、化学或者混合方式实现超大容量双层电容器。主要用来“削峰填谷”,比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时的续电(基站及服务器,网络机房,通讯等行业);快速充放电短时储存环境(比如动车的启动与刹车时充放电时省电,并且减小对启动电源的要求,地铁车辆,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在快充快放环境是替代一些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电动工具行业,电动大巴等)。 超级电容特点:快充快放、循环寿命长、放电电流大、功率密度较高、安全、稳定及温度特性好、单节电压较低。 费思负载在测试超级电容时的特点, 精确度:负载就有0.05%的电压回读精确度,保证测试的精确度 集成功能:集成了超级电容的内阻和容量测试功能。测试方法简单。 完善的接口:RS232,USB,GPIB口并且配备相应软件,数据,图像报告,循环测试一键完成。 配件及软件:可监控电容组的每分电容的电压一致性和电压值,同时监控温度, 测试内容:内阻、容量、单节一致性、充放电曲线。 测试仪器:电源(电压高于电容组的最高开路电压,电流适当)、电容器、负载仪(功率及电压适当)、示波器(长存储最好)、万用表(选用,使用费思负载,可不使用本仪器)。 充电方式: 恒流转恒压充电。 接线方式,测试之前请确认电容的正负极。请确认连接电路。 超级电容充电测试

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充电电流。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充电时间,充电内阻,充电电量,电容容量。充电曲线,漏电流等测试。充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以上设置,请参看相关说明书。 放电方式: 接线方式:请确定电容正负极及确定连接方式。 超级电容放电测试 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放电电流。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放电时间,放电内阻,放电电量,电容容量。放电曲线。 放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以上设置,请参看相关说明书。 配件及配件功能和软件 配件及配件说明: 接线端子:配件每组具有6个端子,分别接负载、电容和电源。 通讯接口:具有RS232接口接电脑,连接软件。 电压采样:具有32路电压测量端子,测量各个分电容的电压曲线。 温度采样:具有8路温度测量端子,测量电容组在充放电循环时的发热及分布。

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基础知识

一、电池基础知识 1、一次电池和充电电池有什么区别? 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性决定了该类型的电池是否可充,根据它们的电化学成分和电极的结构可知,真正的可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之间所发生反应是可逆的。理论上,这种可逆性是不会受循环次数的影响,既然充放电会在电极体积和结构上引起可逆的变化,那么可充电电池的内部设计必须支持这种变化,既然,一次电池仅做一放电,它内结构简单得多且不需要支持这种变化,因此,不可以将一次电池拿来充电,这种做法很危险也很不经济,如果需要反复使用,应有尽有选择真正的循环次数在1000次左右的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也可称为一次电池或蓄电池。 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可充电便携式电池的优缺点是什么? 充电电池寿命较长,可循环1000次以上,虽然价格比干电池贵,但如果经常使用的话,是比较划算的。充电电池的容量比同规格的碱锰电池或锌碳电池低,比如,他们放电较快。 另一缺点是由于他们几近恒定的放电电压,很难预测放电何时结束。当放电结束时,电池电压会突然降低。假如在照相机上使用,突然电池放完了电,就不得不终止。 但另一方面可充电电池能提供的容量比太部分一次电池高。 但Li-ion电池却可被广泛地用照相器材中,因为它容量高,能量密度大,以及随放电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放电电压。 4、充电电池是怎样实现它的能量转换? 每种电池都具有电化学转换的能力,即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就二次电子(也叫蓄电池)而言(另一术语也称可充电使携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又将电能重新转换成化学能。这样的过程根据电化学系统不同,一般可充放电500次以上,而我司产品li-ion可重复充放电1000次以上。Li-ion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便携式电池。它的额定电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超级电容:采用物理、化学或者混合方式实现超大容量双层电容器。主要用来“削 峰填谷”,比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时的续电(基站及服务器,网络机房,通讯等行业);快速充放电短时储存环境(比如动车的启动与刹车时充放电时省电,并且减小对启动电源的 要求,地铁车辆,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在快充快放环境是替代一些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电动工具行业,电动大巴等)。 超级电容特点:快充快放、循环寿命长、放电电流大、功率密度较高、安全、稳定及温度特性好、单节电压较低。 电子负载在测试超级电容时的特点, 精确度:电子负载有0.05%的电压回读精确度,保证测试的精确度 集成功能:集成了超级电容的内阻和容量测试功能。 完善的接口:RS232,USB,GPIB 口并且配备相应软件,数据,图像报告,循环测试一键完成。 配件及软件:可监控电容组的每分电容的电压一致性和电压值,同时监控温度, 测试内容:内阻、容量、单节一致性、充放电曲线。 测试仪器:电源(电压高于电容组的最高开路电压,电流适当)、电容器、负载仪(功 率及电压适当)、示波器(长存储最好)、万用表(选用)。 充电方式: 恒流转恒压充电。 接线方式,测试之前请确认电容的正负极。请确认连接电路。 超级电容放电测试 电子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 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充电电流。 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充电时间,充电内阻,充电电量,电容容量。充电曲线,漏电流等测试。 充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放电方式 接线方式:请确定电容正负极及确定连接方式。

免疫学实验整理

免疫学实验整理 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 (一)凝集试验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二)吞噬试验(示教) 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 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 名解: 1.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等)及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研究对象的实验过程。如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吞噬十堰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等。 2.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这种载体与免疫无关),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5.协同凝集实验(coagglutination):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结合而不影响其Fab段功能的特性,将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吸附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的凝集反应即为协同凝集试验。 6.滴度(titer)、效价:The maximum dilution that gives obviously visible agglutination (++) is called the titer. 实验及注意点: 1、检测抗原抗体的基本原则: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已知抗体(抗原) 检测未知抗原(抗体),有现象则说明有相应抗原,无现象则无相应抗原。

超级电容器(精选.)

超级电容器的概念: 普通电容器:两个绝缘并且靠近的导体——极板 中间夹一个绝缘物质——电介质 两条引线 工作原理: 冲电时不显示级性(无正负级),电容器的2个极板与电源相连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使电容器的2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电容器之所以能充放电其本质就是其内部化学物质发生化学放应,电子发生了流动。电的电容器就相当于原电池,正极的化学物质得电子,发生还原放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放应。电解池相当于充电的电容器,其得失电子的方向上与原电池相反。电容器充放电原理基本等同于可逆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到底往哪边移动的问题。 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黄金电容、法拉电容。它与普通电容的最大区别是它是一种电化学的物理部件,但本身并不进行化学反应,超级电容的储电量特别大,达到法拉级的电容量。(还有一大类是法拉第准电容,但是化学储能,所以储能可以深入到电极内部,而且高度可逆,储能比双层电容器高,但是功率密度低。)

结构图: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当外界电压加到超级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上时,和普通电容器一样,极板的正电极储存正电荷,负极板储存负电荷。在超级电容器的2个极板的上电荷电场的作用下,在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电荷,以平衡电解液的内电场。正电荷和负电荷以极端的间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这个电荷分布层叫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面积来自一个多孔的碳基电极材料,这种材料的多孔结构,允许其面积接近2000平方米每克。 电解液与多孔电极间的界面距离不到1nm,因此电容量非常大。大多数超级电容器可以做到法拉级别,一般电容的值为1F-5000F。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终审稿)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 方法详解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Voltage 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 capacitance (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 Cycle life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 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the change of specific 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 ?degree of 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 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电流密度可以设置为电流/电极面积,也可以设置为电流/活性物质质量。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一般依据活性物质的质量设置为XXmA/mg。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可以依据循环伏安的电位窗口,可以设置为该区间或者小于该区间。 交流阻抗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修订稿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Q/WJBZ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本试验标准起草部门:质量部、研发部、办公室 本试验标准主要起草人: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1 范围 本试验标准规定了宁波伟吉电力有限公司对电解电容(包括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的使用条件、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规定了电解电容的验收标准。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电解电容的验收、定期确认、全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a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 GB/T 2471-1995 电阻器和电容器优先数系 GB/T 2693-2001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 5993-2003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4部分:固体和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 GB/T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检验工具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盐雾试验箱 游标卡尺 LCR测试仪 漏电流测试仪 万用表 4 技术要求 包装要求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 Voltage 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2.5V 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0.5-0.5V,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 capacitance (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 ?Cycle life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 恒电流充放电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 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the change of specific 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 ?degree of 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 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电流密度可以设置为电流/电极面积,也可以设置为电流/活性物质质量。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一般依据活性物质的质量设置为XXmA/mg。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可以依据循环伏安的电位窗口,可以设置为该区间或者小于该区间。 交流阻抗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由交流阻抗曲线可以看出体系随着频率改变的变化趋势,得出测试体系某个状态下的包括溶液电阻、扩散阻抗的情况,可以通过测试交流阻抗对测试的未知体系进行电化学元件模拟。

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

对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与使用条件的关系作了分析,找出了影响电容器实际使用寿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使用寿命;使用条件 1 前言 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一直是广大用户和制造厂共同关心的。电力电容器的制造厂家是按照所生产的电容器能在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条件下90%的产品能可靠地运行20~30年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的。但实际情况是,同样的电容器由于实际的使用条件不同,其实际的使用寿命相差悬殊,为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分析。 2 电容器在电网中实际的连续工作电压与使用寿命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电容器介质上的额定工作场强与其它电器相比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我国GB/T11024.1-2001中明确规定,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是电容器容许在电网中连续工作的最高电压。如果电容器在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及以下运行,电容器产品90%能可靠地在网上运行20年,如果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连续运行,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就将大大缩短,可靠性也将因电老化而下降。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与实际工作电压的关系通常可以用式(1)表示: tN=tp(Up/UN)a (1) 式中:tN--电容器的额定寿命(设tN=20年)。 tP一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 Up一电容器在电网中的实际连续工作电压。 UN一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a--系数,对于全膜电容器a=9 通过式(1),我们可以分别求出在不同的实际工作电压Up,下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tp,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电容器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长期连续地运行,由于电老化的作用其实际使用寿命的就会大大缩短。虽然,电容器是可以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例如:1.03UN,1.05UN,1.1UN下作非连续的几个小时的运行,但决不能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作连续长期的运行,不然将大大缩短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是得不偿失的。对此,希望能引起广大电容器用户的注意,千万不要使电容器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连续运行。 3 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在每一台电容器的标牌上都标有其温度类别,例如:"-40/A",这就表示这台电容器可以投入电网运行的最低环境温度是-40℃。而这台电容器可以连续运行的最高环境温度为:lh平均最高温度为40℃,24h平均最高温度为30℃,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0℃。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电容器内部浸渍剂的粘度增大,内部电压降低,电容器耐电能力下降。在低于其允

医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归纳总结

三大免疫结合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间接血凝试验 胶乳凝集试验 凝集反应 P47 明胶凝集试验 自身细胞凝集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直接coombs试验(RBC膜上的不完全抗原) 间接coombs试验(血清中的游离抗原) 液体内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抗原稀释法 抗体稀释法 免疫浊度测定 沉淀反应凝胶内沉淀试验单向扩散试验 双向扩散试验 免疫电泳技术对流免疫电泳 CIEP 火箭免疫电泳RIE 免疫电泳IEP 免疫固定电泳 交叉免疫电泳 三大标记技术 一、放射免疫:放射免疫: 免疫放射:

二、荧光免疫技术P81 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双抗体夹心法 光 免固相抗体竞争法 疫 分固相抗原竞争法 析 类 型 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测定 荧光酶免疫测定(方法)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原夹心法 固相抗原竞争法 三、酶免疫技术 P95 酶免疫技术分类均相酶免疫测定 EMIT 克隆酶测定分析 异相酶免疫测定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 固相酶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方法)Ab 双抗体夹心法 双位点一步法 Ag 间接法 双抗体夹心法 竞争法 捕获法 其他标记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CLIA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P109 类型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EI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 固相膜免疫测定免疫试验IFA 免疫层析试验 ICA 膜免疫测定的种类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DOT-ELISE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 免疫印迹法 IBT/EITB 放射免疫浊度试验 RIPA

免疫细胞 1、分离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PBMC P161 淋巴细胞分离贴壁粘附法 吸附柱滤过法 磁铁吸引法 Percoll分离液法 T细胞和B 细胞的分离 E花环沉降法 尼龙毛柱分离法 T细胞亚群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 磁性微球分离法 荧光激法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2、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方法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 P174 免疫细胞化学法 免疫荧光法 FCM 3、功能检测 T 细胞增殖试验方法形态学 P178 3H-TdR掺入法 淋巴细胞 T细胞 MTT比色法 CFSE(活细胞染料) T细胞分泌功能检测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试验 体内试验 B细胞:B细胞增殖试验、溶血空斑实验、ELISPOT、体内试验 NK细胞:.......... 吞噬细胞...............

超级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方法修订稿

超级电容充放电时间计 算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超级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方法 1法拉=1000000微法 1微法=1000000皮法 12V,10法拉的电容,对12V,的用电器放电应该在400秒时间内放完 电容没有功率,在电路中只要电压不超过耐压值27v就可以。 普通蓄电池如12V14安时的放电量=14×3600∕12=4200(F) 电流的大小和负载相关,电容放电,电压会降低的,具体可以参考电容的放电曲线。如果想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在电容后增加DC-DC的稳压电路 一般应用在太阳能指示灯上时, LED 都釆用之闪烁妁发光, 例如釆用一颗 LED 且控制每秒闪烁放电持续时间为秒, 对超级电容充电电流 100mA 下面以 / 50F在太阳能交通指示灯为例, 超级电容充电时间如下: C X dv = I X t C: 电容器额定容量; V: 电容器工作电压 I: 电容器充电 t: 电容器充电时间 R: 电容器内阻 dv: 工作电压差 故 / 50F 超级电容充电时间为: t = ( C X V) / I = (50 X / = 1250S 超级电容放电时间为: C X dv - I X C X R = I X t 故 / 50F 超级电容从放到放电时间为: t = C X (dv / I - R) = 50 X [ ( - ] / - ] = 5332S 应用在 LED 工作时间为 5332 / = 106640S = hr C: 电容器额定容量 (F) R: 电容器内阻 (Ohm) V work: 正常工作电压 (V) V min : 停止工作电压 (V) t : 在电路中要求持续工作时间 (s) I : 负载电流 (A) 超级电容量的计算方式: )-VminC = (Vwork + Vmin)It / (Vwork 例: 如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应用超级电容作为後备电源,在断电後需要用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Q/WJBZ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本试验标准起草部门:质量部、研发部、办公室 本试验标准主要起草人:

电解电容试验标准 1范围 本试验标准规定了宁波伟吉电力有限公司对电解电容(包括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的使用条件、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规定了电解电容的验收标准。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电解电容的验收、定期确认、全性能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2423.28-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 GB/T2423.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GB/T2471-1995电阻器和电容器优先数系 GB/T2693-2001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5993-2003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4部分:固体和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 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检验工具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盐雾试验箱 游标卡尺 LCR测试仪 漏电流测试仪 万用表 4技术要求 4.1包装要求 包装设计应符合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储运条件。包装箱应标示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出厂日期、检验日期和包装数量。包装箱外应印刷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运输标识。包装箱外印刷或贴的标识不可因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而褪色、脱落。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向内应有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附件等相关随机文件。 4.2基本要求 环境温度应符合下表。

超级电容器储能

表4.4 锂电池技术参数表 由表4.4可见,LiB 1在额定电压、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的技术参数上均优于其他2种锂离子电池,除此之外,LiB 1锂离子电池属于角型叠层式电池、基于印刷技术的集成式电极、铝基外壳激光焊接、具有纵向层叠、横向传热、寿命长、自动化生产工艺路线成熟、电池一致性好,热应力小。最重要是在电池中已内嵌入单体电池管理单元,能有效防止电池串联成组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除此之外,考虑到本项目为国家风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对储能电池性能要求较高,因此本项目推荐采用LiB 1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 表5.5 仿真计算结果对比表

本项目希望风电场1min和10min出力变化遵守率均能达到90%以上,从表5.5可以看出,储能系统功率为6.5MW,搭载锂离子电池容量为1.63MWh时可以满足要求。 图5.1是锂离子电池运行容量推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容量逐渐减小,因此在初期配置电池容量时,因考虑此种因素,初期配置电池容量应该大于设计容量。考虑到风电场20年运行期,初期搭载电池的容量为计算容量的163%,即2.65MWh。 除此之外,6.5MW/2.65MWh储能系统还可以使风电场的上网电能品质满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部分要求。 整个系统由6套1MW和1套0.5MW储能模块组成,每1MW通过一台升压变压器与风电场35kV母线相连,共需要6台35kV /1000kVA变压器、1台35kV /500kVA变压器及相应的配电装置。 1MW模块技术参数 (1)额定容量:1MW(15分钟) (2)搭载电池容量:408kWh(8块电池串成1组,23组串成1串,12串并联) (3)额定电压:AC 300V (三相) (4)系统效率:大于90% (5)周围温度:-30~+40℃ (6)海拔:约1500m (7)主要设备 ①PCS(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2台

超级电容器的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器的测试方法 郑州世瑞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RST5200E电化学工作站提供了许多适合于超级电容器研究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如:“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微分电容-频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可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前,人们大多用“电池循环充放电仪”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研究。随着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对快速充放电要求的提高,使得用电池测试仪器 研究超级电容器显得力不从心。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快速循环充放电,需要设立一个限 压换流模块,属于反馈控制。就是当采集单元检测到超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越限定 值后,立即通知驱动单元改变电流方向。 限压换流的过程必须快速,否则就控制不住了。在 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 限压换流功能由硬件实现,从而确保该反馈控制过程小于1mS。下表列出了一些电化学测试仪器的指标: 下面对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的“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超级电容器的连接 工作电极引线夹(绿蓝)接超级电容器正极。 参比电极引线夹(白黄)接超级电容器负极;辅助电极引线夹(红)接超级电容器 负极。 运行中,请勿断开超级电容器。

2 .软件功能 2.1 界面布局 左上部为文本框,用于显示运行参数和测量数据。 左下部为操作面板,用于接受操作者的选择。 右边为图形框,用于显示被选中的循环,这些循环属于该曲线的一部分。 2.2 定位显示 本方法将测量获得的曲线以充放电循环作为单元显示于图形框中。通过操作面板, 可调 整显示参数:起始循环、循环数量。 2.3 数据计算 软件自动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循环进行统计计算,其结果显示于文本框中,有:充电电量、放电电量、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电容量、等效串联电阻等。 2.4 删除多余的循环 在菜单<数据处理>中,设有三个子菜单。 2.4.1 <删除最初一个循环>:通常,由于电容器测试前的初始储能状态不确定,使得 第一个循环的充放电不完整,通过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 删除一个循环。 2.4.2 <删除最后一个循环>:如果手动停止实验,最后一个循环的充放电可能不完整,通过 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3 <删除未显示的循环>:如果只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那些循环感兴趣,可用该菜 单删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循环。 3. 设定参数 3.1 充电电流 充电过程中的恒定电流。其最大值Im可由下式估算:Im =(充电限制电压 - 放电限制电压)/ 等效串联电阻。如果所设的充电电流超过 Im,则电压曲线立即越过 充电限制电压线,无法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充电。充电电流一般应设在Im / 2以下。

测量超级电容器循环寿命

超级电容器循环寿命测量 超级电容器的循环寿命与众多因素有关,如:电极特性、溶液特性、工作温度、充放电电流、最高充电电压、封装因素、工艺因素等。用RST500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中的“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方法可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测量,可获得电容量、等效串阻、充放电周期等参数。如对超级电容器进行长时间测量,则可评估超级电容器的循环寿命。 1. 采集实验数据 1.1设定参数 主要参数有:充电电流、充电限制电压、放电电流、放电限制电压、采样周期、循环圈数、电压量程。 充电电流及放电电流,应依据超级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流设置。 依充放电原理,最大充电电流= 充电限制电压/(2 * 等效串联电阻) 在实际应用中,充电电流< 充电限制电压/(4 * 等效串联电阻) 否则,充电期太短,甚至充电过程一晃而过。 放电电流可与充电电流相等。 对于二电极体系,充电限制电压不应超过超级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放电电压可为零。对于三电极体系,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上的电位是相对参比电极电位而言的,因此,应根据该材料对参比电位的特性来设置电位,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负值,这是正常的。 采样周期可根据经验来设定,也可先测几个循环试试,一般而言,只要每个循环周期包含100个到500个样点就可以了,采样周期≈循环周期/200。为便于观察,可将采样周期设成某些易读值:如0.1S、1S、2S、10S等。过多的样点会使存储文件过大,开图变慢。 循环圈数可根据需要设定。在实验过程中可随时停止。停止前的曲线数据都有效。 电压量程应大于充电限制电压。 本方法有自动数据备份功能,在菜单<系统设置—自动备份设置>中可设置备份间隔,默认60秒,一般无需调整。勾选<启用自动备份>,表明已启用自动备份功能。一旦停过电,可重启电脑、重启软件,这时不要运行新实验,打开菜单<文件—恢复上次实验的自动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操作。数据恢复后,在屏幕上可看到停电前已备份的数据曲线。注意,如果运行了新实验,以前实验备份数据将被覆盖掉! 1.2 实验运行 设定参数后,按下运行键,实验即开始。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最新的两个循环。在左上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科研方法学 班级:2008级研3班学号:2008128 姓名:段治华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段治华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 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艾滋病的主要手段,检测项目包括HIV抗原和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检测,CD4T 淋巴细胞检测,HIV耐药性检测,基因芯片技术的运用,病毒分离等。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的发展,HIV的实验室检测有了较大的进步,为艾滋病的准确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艾滋病 HIV 实验室诊断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的英文音译,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特点的传染病[1]。目前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必须有可靠的诊断方法快速准确地诊断艾滋病。目前,艾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方法,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的发展,HIV的实验室检测有了较大的进步。现简单叙述目前采用的实验室诊断HIV的方法。 1 HIV结构特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外型呈球形或卵形,直径90~130nm,病毒特有的蛋白质附着于一薄层类脂质构成其包膜。核心含有两条相同拷贝的RNA 链,外周核膜由多种蛋白质形成。HIV属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存在三个大的开放读框,其顺序是gag-pol-env。Gag基因编码55KD的前体蛋白,在病毒成熟过程中,被pol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加工,分别产生核心蛋白P17、核壳蛋白P24和核酸结合蛋白P15 。P24是核壳组成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它的结构比较稳定,是HIV-1型的特异性蛋白。在HIV-2与P24对应的是主要核心抗原P32,为HIV-2型病毒感染的特异标志。Env编码包膜蛋白,由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

超级电容与小型能量采集源的结合

超级电容与小型能量采集源的结合 关键字:超级电容能量采集传感器CAP-XX 小型无线传感器正在遍及每个角落。传感器应用包括建筑控制、工业控制、安保、定位跟踪以及RF ID。小型能量采集源为这些传感器自动供电,不需要昂贵的布线以及重复更换的电池,从而更加方便且具有高成本效益。 我们周围的环境可提供无限的能量,包括压电、热、振动以及光伏太阳能,但功率很低,因此达不到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对峰值功率的需求,如IEEE802.15.4 (ZigBee)、802.11(WLAN)或GSM/GPRS。电池或超级电容作为一种功率缓冲器,能够存储足够的能量,为数据采集与传输提供所需要的突发功率。这些能量存储设备以小功率充电,而在需要时提供突发的能量。 确定超级电容的大小 超级电容芯通常工作在2.3V~2.8V。最有效率和最有性价比的策略是将超级电容的充电电压限制在低于其额定电压下,并为应用存储足够的能量。一种确定超级电容的简单方法是计算出支持应用峰

如果电流与ESR的乘积明显大于超级电压的最终电压,则这个计算就很重要。此时,用简单的能量平衡方法会让超级电容值过小。在低温时很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此时ESR通常要比室温下高出2倍到3倍。 超级电容的容值与ESR也应允许老化。超级电容会随着时间而缓慢地丢失电容值,增加ESR。老化速度取决于电池芯电压与温度。设计者应对初始电容和ESR做出选择,使寿命终止时的电容与ESR仍可以支持应用。 超级电容的充电 一个放电的超级电容就像一个与能量源短接的电路。所幸,很多能量采集源(如太阳能电池和微发电机)都可以驱动一个短接的电路,从0V起为一只超级电容直接充电。与各种能量源(如压电或热电能)接口的IC必须能够驱动一个短接的电路,从而为超级电容充电。 业界在MPPT(最大峰值功率追踪)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以从能量采集源最有效地获得功率。当必须用恒压方式为电池充电时,这种方案是可行的。电池充电器通常是一个dc/dc转换器,它对能量源是一个恒定功率的负载,因此,采用MPPT在最高效点获得能量就是有意义的。与电池相反,超级电容不需要以恒压充电,而以电源可以提供的最大电流充电时效率最高。图2显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充电电路,用于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开路电压小于超级电容额定电压的情况。二极管可防止超级电容在太阳能电池无光照情况下对其反充电。如果能源的开路电压大于超级电容的电压,则超级电容需要采用分流稳压器做过压保护(图3)。分流稳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1.静电容量测试方法: ⑴测试原理 超级电容器静电容量的测试,是采用对电容器恒流放电的方法测试,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C=It/(U1-U2) 式中:C——静电容量,F; I——恒定放电电流,A; U1 、U2——采样电压,V; t——U1 到U2所需的放电时间,S。 ⑵测试程序 用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充电,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止并恒压10秒,然后,以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放电,取U1 为1.2V, U2为1.0V,记录该电压范围内的放电时间,共循环3次。计算每次循环的静电容量,取平均值。 2.储存能量测试 ⑴测试原理: 超级电容器能量的测试,是采用以电容器给定的电压范围,对电容器进行恒功率放电到1/2工作电压的方法进行。电容器的输出能量W是由恒定放电功率P和放电时间t关系得到的,即: W = P?t ⑵测试工序 用恒定电流100A对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然后,恒压至充电电流下降到规定电流(牵引型10A,启动型1A),静止5秒后,以恒定功率对电容器放电到1/2工作电压,录放电时间并计算能量值。循环3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恒定功率值确定方法是以标称能量确定的,牵引型2W/KJ,启动型5W/KJ。3.等效串联电阻测试(DC) ⑴测试原理 电容器的内阻是根据电容器断开恒流充电电路10毫秒内,电压的突变来测量的。即:式中:R——电容器的内阻; U0——电容器切断充电前的电压; Ui——切断充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 I——切断充电前的电流。 ⑵测量工序 对电容器以恒定电流100A充电,充电至最高工作电压的80%时断开充电电路,用采样机分 别记录电容器断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变化值,并计算内阻,重复3次,取平均值。 4.漏电流测试 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h,记录充电过程的电流值。 5.自放电测试 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后,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0min,然后开路搁置72h。在最初的三个小时内,每一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在剩余的时间内,每十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 计算自放电能量损失,SDLF(self-discharge energy loss factor)=1-(V/Vw)2,计算时间点分别为: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斑点免疫渗滤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微孔滤膜的可滤过性,使抗原抗体反应和洗涤在一特殊的渗滤装置上以液体渗滤过膜的方式迅速完成。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最初是从斑点ELISA基础上发展起来建立的,应用的结合物是酶标记的,称为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90年代初发展了以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oty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又名滴金免疫测定法(简称滴金法)。在滴金法中不需酶对底物的反应,更加简便、快速,在临床检验中应用日渐广泛。 (一)原理 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膜片中央滴加纯化的抗体,为膜所吸附。当滴加在膜上的标本液体渗滤过膜时,标本中含抗原被膜上抗体捕获,其余无关蛋白等没滤出膜片。其后加入的胶体金标记也在渗滤中与已结合在膜上的抗原相结合。因胶体金本身呈红色,阳性反应即在膜中央显示红色斑点。 (二)试剂和操作 1.渗滤装置渗滤装置是滴金法测定中的主要试剂成分之一,由塑料小盒、吸水垫料和点加了抗原或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片三部分组成。塑料小盒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盒盖的中央有一直径约0.4~0.8cm

的小圆孔,盒内垫放吸水垫料,硝酸纤维素膜片安放在正对盒盖的中央有一直径约0.40.8cm的小圆孔,盒的垫放吸水塑料,硝酸纤维素膜片安放在正对盒的圆孔下,紧密关闭盒盖,使硝酸纤维素膜片贴紧吸水垫料。如此即制备成一渗滤装置。塑料小盒的形状最多见的是扁平的长方形小板,加之滴金法的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渗滤装置上进行的,因此又常称渗滤装置为滴金法反应板。 2.试剂盒组成滴金法试剂盒的三个基本试剂成分是滴金法反应板、免疫金复合和洗涤液。为了提供质控保证,用于抗原测定的试剂盒还应包括抗原参照品,相应的检测抗体的试剂盒应有阳性对照品。 3.测定操作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将反应板平放于实验台上,于小孔内滴加血清标本1~2滴,待完全渗入。 (2)于小孔内滴加免疫金复合物试剂1~2滴,待完全渗入。 (3)于小孔内滴加洗涤液2~3滴,待完全渗入。 (4)判读结果:在膜中央有清晰的淡红色斑点显示者判为阳性反应;反之,则为阴性反应。斑点呈色的深浅相应地提示阳性强度。 (三)质量控制 滴金法的质量控制常采用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点加质控点的方法。质控小圆点多位于反应斑点的正下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双抗体夹心法的质控点最好是相应抗原,若该抗原试剂不易制备或价格昂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