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Voltage 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 capacitance (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

?Cycle life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

恒电流充放电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

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the change of specific 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

?degree of 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 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电流密度可以设置为电流/电极面积,也可以设置为电流/活性物质质量。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一般依据活性物质的质量设置为XXmA/mg。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可以依据循环伏安的电位窗口,可以设置为该区间或者小于该区间。

交流阻抗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由交流阻抗曲线可以看出体系随着频率改变的变化趋势,得出测试体系某个状态下的包括溶液电阻、扩散阻抗的情况,可以通过测试交流阻抗对测试的未知体系进行电化学元件模拟。关于交流阻抗,谈谈频率和体系元件的响应关系,总的来说,交流阻抗之所以能得到诸多信息,关键在于不同器件本身对于频率的相应不同。Nyquist图中最先响应的总是纯电阻,然后是电容和电化学反应,最后是扩散过程。纯电阻,在电场建立的同时即可响应。交流阻抗的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图:Nyquist图和Bode图,Nyquist图反应的是随着频率的变化虚轴的阻抗值和实轴的阻抗值的变化,Bode图反应的是阻抗的模值随着频率的变化以及相位角随频率的变化。

交流阻抗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设置参数有:交流幅值以及频率范围。交流幅值对于超级电容器一般会选择5mV,频率一般会选择100kHz-10mHz,当然也会有不同体系不同对待,很多文献中会选择测试到就停止了,这样来说根本没有测试低频区体系真正的性能测试就已经停止了。真正反映测试体系的电容性能,漏电性的低频区的直线很重要。当然如果测试的截止频率太低,则此时反映的不仅仅是此状态下的扩散过程了,因为太长的变化周期可能会造成测试体系状态的改变。

关于交流阻抗的模拟,我一般用的是Zview软件。关于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小木虫上有很多相关的使用说明书。模拟时电化学元件的选择和等效电路的建立都要和自己的测试体系联系

起来,不要为了拟合的精确性无截止的选择电化学元件。这样会给测试体系的合理解释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样这样做也歪曲了交流阻抗测试的初衷。

mAh/g 是指每克活性物质所能储存的电量=I*t/m

F/g 是指每克活性物质的电容=I*t/(m*V)

如果把电量比作体积,电压比作高度,那么电容就是容器的横截面积。

所以两者是通过电压联系起来的,没有一个常数因子

电子负载—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采用物理、化学或者混合方式实现超大容量双层电容器。主要用来“削峰填谷”,比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时的续电(基站及服务器,网络机房,通讯等行业);快速充放电短时储存环境(比如动车的启动与刹车时充放电时省电,并且减小对启动电源的要求,地铁车辆,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在快充快放环境是替代一些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电动工具行业,电动大巴等)。 超级电容特点:快充快放、循环寿命长、放电电流大、功率密度较高、安全、稳定及温度特性好、单节电压较低。 费思负载在测试超级电容时的特点, 精确度:负载就有0.05%的电压回读精确度,保证测试的精确度 集成功能:集成了超级电容的内阻和容量测试功能。测试方法简单。 完善的接口:RS232,USB,GPIB口并且配备相应软件,数据,图像报告,循环测试一键完成。 配件及软件:可监控电容组的每分电容的电压一致性和电压值,同时监控温度, 测试内容:内阻、容量、单节一致性、充放电曲线。 测试仪器:电源(电压高于电容组的最高开路电压,电流适当)、电容器、负载仪(功率及电压适当)、示波器(长存储最好)、万用表(选用,使用费思负载,可不使用本仪器)。 充电方式: 恒流转恒压充电。 接线方式,测试之前请确认电容的正负极。请确认连接电路。 超级电容充电测试

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充电电流。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充电时间,充电内阻,充电电量,电容容量。充电曲线,漏电流等测试。充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以上设置,请参看相关说明书。 放电方式: 接线方式:请确定电容正负极及确定连接方式。 超级电容放电测试 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放电电流。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放电时间,放电内阻,放电电量,电容容量。放电曲线。 放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以上设置,请参看相关说明书。 配件及配件功能和软件 配件及配件说明: 接线端子:配件每组具有6个端子,分别接负载、电容和电源。 通讯接口:具有RS232接口接电脑,连接软件。 电压采样:具有32路电压测量端子,测量各个分电容的电压曲线。 温度采样:具有8路温度测量端子,测量电容组在充放电循环时的发热及分布。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1)汇总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指导书 实验名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课程名称:电化学原理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掌握电极片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3.掌握电容器的测试方法及充放电过程特点。 二、实验原理 1.电容器的分类 电容器是一种电荷存储器件,按其储存电荷的原理可分为三种:传统静电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 传统静电电容器主要是通过电介质的极化来储存电荷,它的载流子为电子。 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储存电荷主要是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聚集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具有比传统静电电容器大得多的比电容量,载流子为电子和离子,因此它们两者都被称为超级电容器,也称为电化学电容器。 2.双电层电容器 双电层理论由19世纪末Helmhotz等提出。Helmhotz模型认为金属表面上的净电荷将从溶液中吸收部分不规则的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于是,在电极上和溶液中就形成了两个电荷层,即双电层。 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如图1,它是由一对可极化电极和电解液组成。 双电层由一对理想极化电极组成,即在所施加的电位范围内并不产生法拉第反应,所有聚集的电荷均用来在电极的溶液界面建立双电层。 这里极化过程包括两种: (1)电荷传递极化(2)欧姆电阻极化。 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电容器检验标准

电容器检验标准 一: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容量:是指标注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其单位为微法/UF和皮法/PF)。 2:允许误差:是指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允许最大误差。(电解电容的误差较大,大于±10%) 3: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工作所受的最高工作电压(额定电压通常标注在电容器上)。 4: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越大,表明此电容的质量越好。 二:电容器的参数标注方法: 1直标法:电将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标称容量、额定电压和误差)直接标注在电容器上,常用于电解电容或是体积较大的无极性电容上。 2:文字符号标注法:是采用数字或是字母与数字混合的方法来标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①:数字标注法:常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电容器的容量,其中前二位数字表示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多少个0(104表示10X10000PF). ②: 字母与数字混合标注法: 如(4P7表示4.7P F、G1表示100UF、M1表示 0.1UF) 三: 电容器的检测: 测试工具: 指针式万用表 1: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①: 正负极性的确定: 有极性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上通常都标有+(正极) 或-(负极),末剪脚的电容器,长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②: 1 uF与2.2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0K档,4.7- 22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K档, 47- 220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00档.

3:测试方法: 1: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①:根据电解电容器上所标示的容量,将万用表置于合适的量程,将二表短接后调零.黑表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表接其负极,电容器开始充电, 万用表指针缓慢向摆动,摆动到一定的角度后,(充电结束后)又会慢慢向左摆动(表针在向左摆动时不能摆动到无穷大的地方)指针向左摆动后所指示的电阻会大于500K,若电阻值小于100K,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②: 将二表对调后测量,正常时表针应立即向右摆动后向左摆动(摆动的大小应大于第一次的大小),且反向电阻应大于正向电阻.若测量电容时表针不动或第二次测量时表针的摆动大小小于第一次测量时的大小,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③: 若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正反向电阻时阻值都为0,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2: 小容量电容器的检测: ①:用万用表RX10K档测量其二端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得一定的 电阻值或阻值接近0,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超级电容:采用物理、化学或者混合方式实现超大容量双层电容器。主要用来“削 峰填谷”,比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时的续电(基站及服务器,网络机房,通讯等行业);快速充放电短时储存环境(比如动车的启动与刹车时充放电时省电,并且减小对启动电源的 要求,地铁车辆,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在快充快放环境是替代一些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电动工具行业,电动大巴等)。 超级电容特点:快充快放、循环寿命长、放电电流大、功率密度较高、安全、稳定及温度特性好、单节电压较低。 电子负载在测试超级电容时的特点, 精确度:电子负载有0.05%的电压回读精确度,保证测试的精确度 集成功能:集成了超级电容的内阻和容量测试功能。 完善的接口:RS232,USB,GPIB 口并且配备相应软件,数据,图像报告,循环测试一键完成。 配件及软件:可监控电容组的每分电容的电压一致性和电压值,同时监控温度, 测试内容:内阻、容量、单节一致性、充放电曲线。 测试仪器:电源(电压高于电容组的最高开路电压,电流适当)、电容器、负载仪(功 率及电压适当)、示波器(长存储最好)、万用表(选用)。 充电方式: 恒流转恒压充电。 接线方式,测试之前请确认电容的正负极。请确认连接电路。 超级电容放电测试 电子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 打开电容测试功能。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设定充电电流。 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充电时间,充电内阻,充电电量,电容容量。充电曲线,漏电流等测试。 充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放电方式 接线方式:请确定电容正负极及确定连接方式。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终审稿)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 方法详解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Voltage 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 capacitance (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 Cycle life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 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the change of specific 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 ?degree of 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 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电流密度可以设置为电流/电极面积,也可以设置为电流/活性物质质量。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一般依据活性物质的质量设置为XXmA/mg。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可以依据循环伏安的电位窗口,可以设置为该区间或者小于该区间。 交流阻抗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超级电容测试方案

10.备用电源系统测试 10.1测试工具及仪器 (1)数字万用表FLUKE 289 1台; (2)数字示波器Tektronix DPO3034 1台(含电流卡钳A622,高压隔离探头P5210);(3)数字兆欧表HIOKI 345 1台,VC60D 1台; (4)功率分析仪YOKOGAWA WT1600 1台; (5)耐压测试仪 TOS5101 1台; (6)输出可调超级电容充电机 BN-CDJ350V 1台; (7) 24V直流电源一台; (8)变桨距系统控制柜轴一柜; (9)变桨试验台SY_BJ_T_V3.1 1台; (10)调压器9KV A 1台; (11)PRODIGIT 3257电子负载; (12)滑动变阻器 BX8-27-2.5A 2台; 10.2.超级电容单体性能测试 10.2.1单体容量测试 ★测试方法: 采用恒流放电法测90V超级电容模块的总容量,由于90V超级电容模块含36个超级电容单体,将总容量乘以36即可得到超级电容单体的容量。 测试电路如图10.1所示。

图10.1. 容量测试电路图 放电电流I1及放电电压下降的电压U1和U2见下表。分级方法应根据分立标准。 ★测试步骤: (1)如图10.1进行接线,设定充电机充电电压为150V,闭合F1; (2)断开F3,闭合F2,对超级电容模块C充电。C达到额定电压后,保持充电机输出30min,以I2=1A电流充电,每15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以I2’=2A电流充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3)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C的正负极端,将电子负载设置为恒流模式,电流值设置为I1=4A放电。断开F2并闭合F3对超级电容进行放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4)记录C的正负极之间电压U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0.2示意);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方法详解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 Voltage 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2.5V 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0.5-0.5V,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 capacitance (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 ?Cycle life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 恒电流充放电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 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the change of specific 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 ?degree of 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 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电流密度可以设置为电流/电极面积,也可以设置为电流/活性物质质量。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一般依据活性物质的质量设置为XXmA/mg。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可以依据循环伏安的电位窗口,可以设置为该区间或者小于该区间。 交流阻抗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由交流阻抗曲线可以看出体系随着频率改变的变化趋势,得出测试体系某个状态下的包括溶液电阻、扩散阻抗的情况,可以通过测试交流阻抗对测试的未知体系进行电化学元件模拟。

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超级电容器

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超级电容器 郑州世瑞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RST5200E电化学工作站提供了许多适合于超级电容器研究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如:“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微分电容-频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可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前,人们大多用“电池循环充放电仪”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研究。随着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对快速充放电要求的提高,使得用电池测试仪器研究超级电容器显得力不从心。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快速循环充放电,需要设立一个限压换流模块,属于反馈控制。就是当采集单元检测到超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越限定值后,立即通知驱动单元改变电流方向。 限压换流的过程必须快速,否则就控制不住了。在 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限压换流功能由硬件实现,从而确保该反馈控制过程小于1mS。下表列出了一些电化学测试仪器的指标: 下面对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的“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超级电容器的连接 工作电极引线夹(绿蓝)接超级电容器正极。 参比电极引线夹(白黄)接超级电容器负极;辅助电极引线夹(红)接超级电容器负极。 运行中,请勿断开超级电容器。 2 .软件功能 2.1 界面布局 左上部为文本框,用于显示运行参数和测量数据。 左下部为操作面板,用于接受操作者的选择。 右边为图形框,用于显示被选中的循环,这些循环属于该曲线的一部分。

2.2 定位显示 本方法将测量获得的曲线以充放电循环作为单元显示于图形框中。通过操作面板,可调 整显示参数:起始循环、循环数量。 2.3 数据计算 软件自动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循环进行统计计算,其结果显示于文本框中,有:充电电量、放电电量、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电容量、等效串联电阻等。 2.4 删除多余的循环 在菜单<数据处理>中,设有三个子菜单。 2.4.1 <删除最初一个循环>:通常,由于电容器测试前的初始储能状态不确定,使得第一个循环的充放电不完整,通过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2 <删除最后一个循环>:如果手动停止实验,最后一个循环的充放电可能不完整,通过 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3 <删除未显示的循环>:如果只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那些循环感兴趣,可用该菜单删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循环。 3. 设定参数 3.1 充电电流 充电过程中的恒定电流。其最大值Im可由下式估算:Im =(充电限制电压- 放电限制电压)/ 等效串联电阻。如果所设的充电电流超过 Im,则电压曲线立即越过充电限制电压线,无法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充电。充电电流一般应设在Im / 2以下。 3.2 放电电流 放电过程中的恒定电流。其最大值Im可由下式估算:Im =(充电限制电压 - 放电限制电压)/ 等效串联电阻。如果所设的放电电流超过 Im,则电压曲线立即越过放电限制电压线,无法对超级电容器实施放电。放电电流一般应设在Im / 2以下。 3.3 充电限制电压 应低于超级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例如:3V。 3.4 放电限制电压 应低于充电限制电压,例如:0V。 3.5采样周期 采样周期应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来设定,一般以每个充放电循环 100 至 1000 个样点为为宜。例如:(A)测量电压阶跃值,可将采样周期设为0.01S、0.001S,以

电解电容器测试方法详解

电解电容器测试方法详解 1目的 为了规范电解电容器来料检验及抽样计划,并促进来料质量的提高,特制定该检验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IQC对电解电容器来料的检验。 3准备设备、工具: 所需工具及其规格型号如表一所示: 表一(工具规格型号) 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品名规格/型号数量 调压器0V~450V/三相1台电流表UNI-T 1台 万用表FLUKE-117C 1台游标卡尺mm/inch 1把电桥测试仪Zen tech 1台双综示波器LM620C型1台高低温交变湿 1台温度计1支热试验箱 4外观物理检测 4.1首先需检查待测电容是否有正规的《产品规格说明书》,其中需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尺寸、工艺要求、技术参数以及供应商名称、地址及其联系方式,以确保此批次产品是由正规厂商提供。电容器上的标识应包括:商标、工作电压、标准静电容量、极性、工作温度范围。4.2参考《产品规格说明书》的工艺参数,观察电容的外观、颜色、及其材质等参数是否与其所标注的工艺指标一致。 4.3用游标卡尺对电容的安装尺寸进行确认,确保电容的直径、高度以及引出端的直径与间距等参数在产品工艺的误差范围之内,且外观尺寸要符合本公司选用要求。 4.4 检查电容的外观,确保其外观整洁、无明显的变形、破损、裂纹、花斑、污浊、锈蚀等不良状况;且其标识清晰牢固、正确完整。 4.5检查其引出端子,保证其端子端正、无氧化、无锈蚀、无影响其导电性能等状况,且引出端子无扭曲、变形和影响插拔的机械损伤。 4.6 检查电解电容标注的生产日期不应超过半年,并作好记录。 5容量与损耗测试 5.1用电桥测试其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是否一致(电解电容一般会有±20%的误差范围),其损耗角正切值tanθ(即D值)大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电解电容器tanθ≤0.25)。 5.2对Zen tech电桥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正确连接电源以后,按“POWER”键开启测试仪的工作电压;按“LCR”键选择测试类型(L:电感,C:电容,R:电阻)。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超级电容器 郑州世瑞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RST5200E电化学工作站提供了许多适合于超级电容器研究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如:“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微分电容-频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可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前,人们大多用“电池循环充放电仪”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研究。随着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对快速充放电要求的提高,使得用电池测试仪器研究超级电容器显得力不从心。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快速循环充放电,需要设立一个限压换流模块,属于反馈控制。就是当采集单元检测到超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越限定值后,立即通知驱动单元改变电流方向。 限压换流的过程必须快速,否则就控制不住了。在 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限压换流功能由硬件实现,从而确保该反馈控制过程小于1mS。下表列出了一些电化学测试仪器的指标: 下面对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的“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超级电容器的连接 工作电极引线夹(绿蓝)接超级电容器正极。 参比电极引线夹(白黄)接超级电容器负极;辅助电极引线夹(红)接超级电容器负极。

运行中,请勿断开超级电容器。 2 .软件功能 2.1 界面布局 左上部为文本框,用于显示运行参数和测量数据。 左下部为操作面板,用于接受操作者的选择。 右边为图形框,用于显示被选中的循环,这些循环属于该曲线的一部分。 2.2 定位显示 本方法将测量获得的曲线以充放电循环作为单元显示于图形框中。通过操作面板,可调 整显示参数:起始循环、循环数量。 2.3 数据计算 软件自动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循环进行统计计算,其结果显示于文本框中,有:充电电量、放电电量、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电容量、等效串联电阻等。 2.4 删除多余的循环 在菜单<数据处理>中,设有三个子菜单。 2.4.1 <删除最初一个循环>:通常,由于电容器测试前的初始储能状态不确定,使得第一个循环的充放电不完整,通过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2 <删除最后一个循环>:如果手动停止实验,最后一个循环的充放电可能不完整,通过 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3 <删除未显示的循环>:如果只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那些循环感兴趣,可用该菜单删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循环。 3. 设定参数 3.1 充电电流

一般电容的检验项目及标准

一般电容的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 1.1检验设备 放大镜(50倍) 1.2检验方法及要求 用酒精棉球抹擦无损伤,标志内容有温度组别,额定工作电压,标称电容量,电容量偏差范围,如客户另有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执行. 1.3判定 抹擦后标志不清,内容不齐全者为不合格品. 1.4缺陷分类 轻微缺陷 2.外形尺寸 2.1检验设备 千分尺,测微器 2.2检验方法及要求 按国标详细规范执行,尺寸需符合国标要求. 2.3判定 测量结果超出国标要求者为不合格品. 2.4缺陷分类 一般缺陷 3.电容量 3.1检验设备 TH2615C,HP4278,YY2814 3.2检验方法 CT81:f=1KHz V:1±0.02V CC81:f=1MHz V≤5V 3.3测试环境条件 温度:25±5℃ 相对湿度:60±5% 3.4要求 需符合国标或企标的要求. 3.5缺陷分类 严重缺陷 4.损耗角正切值(tgδ) 4.1检验设备 TH2615C,HP4278,YY2814 4.2检验方法 CT81:f=1KHz

V:1±0.02V CC81:f=1MH 4.3测试环境条件 温度:25±5℃ 相对湿度:60±5% 4.4要求 需符合国标或企标的要求. 4.5缺陷分类 严重缺陷 5.绝缘电阻 5.1检验设备 绝缘电阻测仪 5.2检验方法 VR<10KV 测试量电压500V 充电电流<0.05A 5.3要求 绝缘电阻值>=10E4MΩ 5.4缺陷分类 严重缺陷 6.耐压 6.1检验设备 耐压测试仪CJ2671C,CJ2672A,CJ2678 6.2检验方法 直流:VR<500V时Vt=3VR 1KV=6KV时Vt=1.5VR 交流:Vt=(6-10)VR或按客户要求 6.3要求 试验引出端间耐压测试1min,要求无击穿,或飞弧. 6.4缺陷分类 致命缺陷 7.可焊性 7.1检验设备 焊锡槽,放大镜(50倍) 72检验方法 将电容器的引脚以纵轴方向浸渍到235±5℃的焊槽中,保持2±0.5sec取出. 7.3要求 电容器的引脚经过浸渍过,表面必须覆盖有一层光滑明亮的焊锡,引脚表面只充许有少量分散的针孔或未上锡的缺陷,且这些缺陷不得集中在同一区域. 7.4缺陷分类

超级电容器原理介绍及实验分析

五、结果与分析 1、实验过程总结与知识点查阅 ○1超级电容器的结构:[1] 超级电容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极由集流体和电极材料组成。本实验中,集流体为泡沫镍,集流体起到降低电极内阻的作用,活性物质为三维石墨烯-Co3O4复合材料。 ○2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原理 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充电时,电解液中的带电粒子被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从而将能量储存起来。在双电层电容器工作的过程中,电解液中的粒子只发生电迁移、扩散、传质,完全是物理过程,不会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接正极的电极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带正电,活性物质吸附电解液中的负离子从而形成双电层结构。同样的,接负极的活性物质带负电,吸引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形成双电层结构。整个超级电容器相当于两个电容器串联。循环性能好,比电容较低。 赝电容器:由于电解液中粒子与电极材料发生高度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不稳定的产物,将能量储存起来。在充电时,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粒子在电极表面或者电极表面及内部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在放电时则进行解吸附的过程。循环性能差,比电容高。 ○3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2]: (1)炭材料: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主要用于双电层电容器,比容量较低,而且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也较低。 ( 2 )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主要用于赝电容器,比容量与能量密度较高,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相对活性炭较差。 (3)改进材料:制备碳材料与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同时拥有比电容高和循环性能好的优点,如本实验中的三维石墨烯-Co3O4复合材料。 ○4循环伏安法测试及其原理 循环伏安法是指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三角波扫描电压,记录工作电极上响应电流与施加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循环伏安图。从伏安图的波形、氧化还原电流的数值及

实验二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实验名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所涉及课程:工程化学 计划学时: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掌握电极片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3.掌握电容器的测试方法及充放电过程特点。 二、实验原理 1.电容器的分类 电容器是一种电荷存储器件,按其储存电荷的原理可分为三种:传统静电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 传统静电电容器主要是通过电介质的极化来储存电荷,它的载流子为电子。 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储存电荷主要是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聚集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具有比传统静电电容器大得多的比电容量,载流子为电子和离子,因此它们两者都被称为超级电容器,也称为电化学电容器。 2.双电层电容器 双电层理论由19世纪末Helmhotz等提出。Helmhotz模型认为金属表面上的净电荷将从溶液中吸收部分不规则的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于是,在电极上和溶液中就形成了两个电荷层,即双电层。 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如图1,它是由一对可极化电极和电解液组成。 双电层由一对理想极化电极组成,即在所施加的电位范围内并不产生法拉第反应,所有聚集的电荷均用来在电极的溶液界面建立双电层。 这里极化过程包括两种: (1)电荷传递极化(2)欧姆电阻极化。 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用万用表测电容的三种方法

用万用表测电容的三种方法 电容器主要由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电极引线组成,两电极是相互绝缘的。因此,它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基本性能。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用电容档直接检测 某些数字万用表具有测量电容的功能,其量程分为2000p、20n、200n、2μ和20μ五档。测量时可将已放电的电容两引脚直接插入表板上的Cx插孔,选取适当的量程后就可读取显示数据。 000p档,宜于测量小于2000pF的电容;20n档,宜于测量2000pF至20nF之间的电容;200n 档,宜于测量20nF至200nF之间的电容;2μ档,宜于测量200nF至2μF之间的电容;20μ档,宜于测量2μF至20μF之间的电容。

经验证明,有些型号的数字万用表(例如DT890B+)在测量50pF以下的小容量电容器时误差较大,测量20pF以下电容几乎没有参考价值。此时可采用串联法测量小值电容。方法是:先找一只220pF左右的电容,用数字万用表测出其实际容量C1,然后把待测小电容与之并联测出其总容量C2,则两者之差(C1-C2)即是待测小电容的容量。用此法测量1~20pF的小容量电容很准确。 2、用电阻档检测 实践证明,利用数字万用表也可观察电容器的充电过程,这实际上是以离散的数字量反映充电电压的变化情况。设数字万用表的测量速率为n次/秒,则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过程中,每秒钟即可看到n个彼此独立且依次增大的读数。根据数字万用表的这一显示特点,可以检测电容器的好坏和估测电容量的大小。下面介绍的是使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档检测电容器的方法,对于未设置电容档的仪表很有实用价值。此方法适用于测量0.1μF~几千微法的大容量电容器。 1.测量操作方法 如图所示,将数字万用表拨至合适的电阻档,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Cx的两极,这时显示值将从“000”开始逐渐增加,直至显示溢出符号“1”。若始终显示“000”,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若始终显示溢出,则可能时电容器内部极间开路,也可能时所选择的电阻档不合适。检查电解电容器时需要注意,红表笔(带正电)接电容器正极,黑表笔接电容器负极。

超级电容器的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器的测试方法 郑州世瑞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RST5200E电化学工作站提供了许多适合于超级电容器研究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如:“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微分电容-频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可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前,人们大多用“电池循环充放电仪”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研究。随着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对快速充放电要求的提高,使得用电池测试仪器 研究超级电容器显得力不从心。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快速循环充放电,需要设立一个限 压换流模块,属于反馈控制。就是当采集单元检测到超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越限定 值后,立即通知驱动单元改变电流方向。 限压换流的过程必须快速,否则就控制不住了。在 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 限压换流功能由硬件实现,从而确保该反馈控制过程小于1mS。下表列出了一些电化学测试仪器的指标: 下面对RST5200E 电化学工作站中的“恒流限压快速循环充放电”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超级电容器的连接 工作电极引线夹(绿蓝)接超级电容器正极。 参比电极引线夹(白黄)接超级电容器负极;辅助电极引线夹(红)接超级电容器 负极。 运行中,请勿断开超级电容器。

2 .软件功能 2.1 界面布局 左上部为文本框,用于显示运行参数和测量数据。 左下部为操作面板,用于接受操作者的选择。 右边为图形框,用于显示被选中的循环,这些循环属于该曲线的一部分。 2.2 定位显示 本方法将测量获得的曲线以充放电循环作为单元显示于图形框中。通过操作面板, 可调 整显示参数:起始循环、循环数量。 2.3 数据计算 软件自动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循环进行统计计算,其结果显示于文本框中,有:充电电量、放电电量、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电容量、等效串联电阻等。 2.4 删除多余的循环 在菜单<数据处理>中,设有三个子菜单。 2.4.1 <删除最初一个循环>:通常,由于电容器测试前的初始储能状态不确定,使得 第一个循环的充放电不完整,通过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 删除一个循环。 2.4.2 <删除最后一个循环>:如果手动停止实验,最后一个循环的充放电可能不完整,通过 该菜单可以删除这个循环。再次操作该菜单,可再删除一个循环。 2.4.3 <删除未显示的循环>:如果只对显示于图形框中的那些循环感兴趣,可用该菜 单删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循环。 3. 设定参数 3.1 充电电流 充电过程中的恒定电流。其最大值Im可由下式估算:Im =(充电限制电压 - 放电限制电压)/ 等效串联电阻。如果所设的充电电流超过 Im,则电压曲线立即越过 充电限制电压线,无法对超级电容器实施充电。充电电流一般应设在Im / 2以下。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1.静电容量测试方法: ⑴测试原理 超级电容器静电容量的测试,是采用对电容器恒流放电的方法测试,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C=It/(U1-U2) 式中:C——静电容量,F; I——恒定放电电流,A; U1 、U2——采样电压,V; t——U1 到U2所需的放电时间,S。 ⑵测试程序 用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充电,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止并恒压10秒,然后,以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放电,取U1 为1.2V, U2为1.0V,记录该电压范围内的放电时间,共循环3次。计算每次循环的静电容量,取平均值。 2.储存能量测试 ⑴测试原理: 超级电容器能量的测试,是采用以电容器给定的电压范围,对电容器进行恒功率放电到1/2工作电压的方法进行。电容器的输出能量W是由恒定放电功率P和放电时间t关系得到的,即: W = P?t ⑵测试工序 用恒定电流100A对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然后,恒压至充电电流下降到规定电流(牵引型10A,启动型1A),静止5秒后,以恒定功率对电容器放电到1/2工作电压,录放电时间并计算能量值。循环3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恒定功率值确定方法是以标称能量确定的,牵引型2W/KJ,启动型5W/KJ。3.等效串联电阻测试(DC) ⑴测试原理 电容器的内阻是根据电容器断开恒流充电电路10毫秒内,电压的突变来测量的。即:式中:R——电容器的内阻; U0——电容器切断充电前的电压; Ui——切断充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 I——切断充电前的电流。 ⑵测量工序 对电容器以恒定电流100A充电,充电至最高工作电压的80%时断开充电电路,用采样机分 别记录电容器断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变化值,并计算内阻,重复3次,取平均值。 4.漏电流测试 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h,记录充电过程的电流值。 5.自放电测试 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后,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0min,然后开路搁置72h。在最初的三个小时内,每一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在剩余的时间内,每十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 计算自放电能量损失,SDLF(self-discharge energy loss factor)=1-(V/Vw)2,计算时间点分别为:

超级电容器材料电化学电容特性测试

华南师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蓝中舜学号:20120010027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年级、班级:12新能源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实验 实验项目:超级电容器材料电化学电容特性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4年5月19日-26日实验指导老师:易芬云组员:吕俊、郭金海、余启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2、了解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3、了解超级电容器双电层储能机理的特点; 4、掌握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5、掌握利用循环伏安法及恒流充放电的测定材料比电容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超级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中构成。超级电容与电解电容相比,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和实质的能量密度。尽管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比普通电容器高,但是超级电容与电解电容或者电池的结构非常相似。

图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图 从图中可看出,超级电容器与电解电容或者电池的结构非常相似,主要差别是用到的电极材料不一样。在超级电容器里,电极基于碳材料技术,可提供非常大的表面面积。表面面积大且电荷间隔很小,使超级电容器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大多数超级电容器的容量用法拉(F)标定,通常在1F到5,000F之间。 (1)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双电层电容是在电极/溶液界面通过电子或离子的定向排列造成电荷的对峙所产生的。对一个电极/溶液体系,会在电子导电的电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形成双电层。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这时对某一电极而言,会在一定距离(分散层)产生与电极上的电荷等量的异性离子电荷,使其保持电中性;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根据双电层理论,双电层的微分电容约为20μF/cm2,采用具有很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可获得较大的容量。双电层电容具有响应速度快,放电倍率高的特点,但储能比电容较小。 (2) 法拉第鹰电容的工作原理 法拉第鹰电容器是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电极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沉积,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电容。对于法拉第准电容,其储存电荷的过程不仅包括双电层上的存储,而且包括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活性物质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将电荷储存于电极中。对于其双电层中的电荷存储与上述类似,对于化学吸脱附机理来说,一般过程为电解液中的离子一般为或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溶液中扩散到电极溶液界面,而后通过界面的电化学反应而进入到电极表面活性氧化物的体相中若电极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物,就会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大量的电荷就被存储在电极中。放电时这些进入氧化物中的离子又会重新返回到电解液中,同时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外电路而释放出来,这就是法拉第准电容的充放电机理。法拉第鹰电容可以产生高的比电容,但因为法拉第反应的限制,倍率性能比双电层电容小。

电容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容器的试验项目,规定了电容器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DL/T 474.4-2006 3 检测项目 3.1 电容器常规试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 (3)电容测量; (4)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 (5)冲击合闸试验。 3.2 试验程序 3.2.1应在试验开始之前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检查、了解试品的状态及其历史运行有无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 3.2.2应根据交接或预试等不同的情况依据相关规程规定,从上述项目中确定本次试验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 3.2.3一般情况下,应按先低电压试验后高电压试验、先直流后交流的顺序进行试验。应在绝缘电阻测量无异常后再进行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后还应重复测量绝缘电阻,以判断耐压试验前后试品的

电容标准测试方法

电容标准测试方法 容在电容器制造技术不是很先进的上世纪前半叶,想获得高电容量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在实现起来价格TDK电感将是极其昂贵的,不能投入使用。因此,不得不另寻出路来获得高电容量的电容器实现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寻求一种电容量大、体积小并且价格便宜的电容器。 容器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在工频整流过程中将脉动直流电平滑成为平稳的直流电(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滤波)。例如,将正弦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时,为平滑整流后的直流电,通常需要电容器滤波,将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用电容器“短路”。然而,将从零到峰值(有效值的1.414倍)的脉动电压平滑成接近平滑的直流电压需要很大电容量的电容器,如将单相桥式整流输出电压平滑到仅有10%波动,需要多大电容呢?以单相桥式整流器为例,在电容输入式滤波电路中,一般每个整流二极管导电仅能导通3ms 左右的时间向输出供电,其余7ms左右的时间输出则由滤波电容供电,这时电容器的储能将波动约20%,即电容器的每半个电源周波向输出提供20%的储能对应输出功率的70%。 负载寿命的测试 按照EIA标准479对铝电解电容器实施负载寿命时间测试。这个测试的要点如F:施加120Hz的纹波电流,如果在其他频率下运行则调整维持功率损耗保持不变。设置电流基准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减去交流电源电压峰值。设置环境温度为85±2℃,空气流动速度小于0. 5m/s、周期测试间隔≤lOOOh。被测样品数量至少为10个以上。水平安装电容器,并保持至少25mm的帕J距。KEMET选择小于等于85'c的任何一个温度进行所有项日的测量。测试中可能出现电容量小于80%的最初值、ESR大于200%的最初值、DCI_大于最初值、管壳有明显机械损坏或者电解液泄漏等现象,当有10%以上的样品出现- 述现象中的一种时测试结束,此时为寿命终了时间。其中可能10%的样品短路或者开路,这种现象不计入其中。 负载寿命的测试简介 将铝电解电容器置于空气可循环的高温箱里。设置最高温度限为85℃、105℃、或125℃,误差为上3℃。施加直流电压和交流纹波电压。调整交流纹波电压使得产生额定纹波电流,并调整直流电压使得交叠的峰值电压等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施加这个电压持续额定负载寿命周期的时间为0+6h。测试完成后,让铝电解电容器在25.c稳定24h 以上。测试后电容器应浚满足规定的限制对电容量、ESR和漏电流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