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运斥——湘西土家织锦中的纹样造型
湘西土家织锦中民俗题材类纹样研究

等ꎬ 清晰完整的展现了土家族迎亲的热
闹场面ꎬ 上线花边则是土家族常见的八
瓣花呈 W 形ꎬ 也是以红色作为主色调ꎮ
3 土家族民俗故事相关纹样
与土家族民俗故事相关的纹样很多ꎬ
例如白果花纹样和阳雀花纹样就与西兰
卡普起源相关ꎮ 传说以前土家族有个姑
娘叫西兰ꎬ 织 的 一 手 好 花 布ꎬ 她 织 了 很
彩、 线条根据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排列ꎬ 从而吸引和引导读者的眼睛
中以中国传统字体为基础进行分解ꎬ 然后将中国的四君子 ( 梅兰竹
菊) 与字形相结合ꎮ
图1
因为中国四君子又对应着各自的季节ꎬ 而自己本身又赋予独特
的气质ꎬ 将他们进行融合ꎬ 不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ꎬ 也使
其汉字本身赋予了新的生命ꎮ
2. 4 排版中的解构主义
排版设计是一门综合性 的 设 计 能 力ꎬ 它 是 将 文 字、 图 形、 色
统治ꎬ 以奖励当地首领给予官爵来管理各少数民族地区ꎬ 土家族在
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实行等级森严的土司制度ꎮ 土司的权力反应
在人民心中就是土司印ꎬ 以方印作为纹样是土家族对土司制度的敬
畏和恐惧ꎮ 例如斜纹织锦土王五颗印纹样ꎬ 主体纹样以 X 字排列ꎬ
主印在中间ꎬ 旁边四个印与主印四角相连ꎬ 表示土司是最高权力且
产ꎬ 纹样以格律点阵式为主ꎬ 形式有以下规律: 第一ꎬ 纹样整体分
两个部分ꎬ 上下为花边部分ꎬ 通常是二方连续形ꎬ 中间为 主 体 纹
样ꎮ 第二ꎬ 主体纹样构成方式复杂多变ꎬ 通常存在多种构成形式重
叠ꎬ 主体纹样与装饰纹样重叠出现ꎮ 第三ꎬ 色彩搭配多样化ꎬ 主要
是底色和花色对比强烈ꎮ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及其文化特征探究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及其文化特征探究
李林薇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创意(上)》
【年(卷),期】2022()9
【摘要】土家织锦是湘西自治州最为古老的一种民间工艺,是伴随着土家人生产、生活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被称之为“高度浓缩的民族文化”。
土家织锦图案丰富绚烂,受到自然风物、民风民俗、历史变迁以及女性传承的影响呈现出抽象与半抽象、连续对称与重复、几何造型等特点。
其图案大多同自然风物相关,传达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反映出土家人秩序审美的心理;同时具有装饰意味,更是带有图腾崇拜、符号象征的含义。
作为土家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土家织锦图案承载着土家族人的民俗习惯、审美意趣和伦理观念,是显现土家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窗口。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李林薇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浅谈湘西土家织锦传统民族图案的艺术个性
2.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风格及工艺特点研究
3.浅析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构成特征
4.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评《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
5.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土家织锦的文化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间美术资源在湘西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资源在湘西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继续教育。
民间美术资源在湘西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全面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展览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汉、苗、土家、侗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美术展览是了解和了解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参观各种各样的民间美术展览,了解湘西地区各个民族的美术文化,借鉴和积累美术教学资源。
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适当加入民间美术展示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展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湘西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美术风格,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彩。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民间美术资源,了解湘西地区的多民族文化,广泛涉猎各种民间美术作品,从中汲取美术教学的营养,为学生打下夯实的美术基础。
(二)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三)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三、结语运用民间美术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可以为湘西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更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运用民间美术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推动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开发

67总第252期学科教育与教学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开发●陈强英*摘 要: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方红小学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探索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湘绣艺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达到修身养性、陶冶品格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动湘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湘绣 美术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美术课程开发* 陈强英,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方红小学教师。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倾向于利用美术教科书上那些经历历史洗礼、广为人知的作品感染学生,而对于学生身边的艺术资源缺少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只有教材中的作品才具备艺术价值,忽视了身边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发展的传统艺术。
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湘绣是湖南本土传统艺术,其工艺、题材、配色及创作风格都极具湖南地方特色,带有浓烈的地域风情,是湖南地区人们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文化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如何保护和传承湘绣这一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现和认识湘绣这一极具价值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培养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对此,我校尝试开发湘绣美术校本课程,探索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湘绣艺术教育,以达到陶冶学生品格、传承湘绣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课程依据1. 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开发湘绣课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 美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湘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把湘绣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无疑是对它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湘绣作为中国古老艺术之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校园景观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吴娜周圳丽李佳敏吴湘泉易翔朱静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校园景观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吴娜周圳丽李佳敏吴湘泉易翔朱静*发布时间:2023-05-30T07:58:58.670Z 来源:《小城镇建设》2023年3期作者:吴娜周圳丽李佳敏吴湘泉易翔朱静[导读] 湘西土家织锦的文化寓意多种多样,丰富人的内心情感,也传达了人的情感。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建立一个完整的图案库,以展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探索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通过“图案”、“色彩”、“材料”、“文化内涵”四个维度的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湘西土家织锦图案与校园景观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的符号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期更好地展示出湘西土家织锦的独特魅力。
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怀化 418099摘要:湘西土家织锦的文化寓意多种多样,丰富人的内心情感,也传达了人的情感。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建立一个完整的图案库,以展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探索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通过“图案”、“色彩”、“材料”、“文化内涵”四个维度的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湘西土家织锦图案与校园景观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的符号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期更好地展示出湘西土家织锦的独特魅力。
结论提出能体现湘西土家织锦图案的校园景观设计应用模式,助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弘扬地域文化特色。
尤其是在校园景观中怎么创新和发展,让土家织锦文化走向校园生活。
关键词:湘西,土家织锦,图案,校园景观,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汇聚着历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特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在到了新的时代,它也要随着时代而发展,我们应该不忘记这个传统文化,要用新的方法去继承和发展它,收集和整理土家织锦的相关方向资料是土家织锦图案创新设计的一个方面。
这就需要把这些方向的相关资料运用于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符号中,在通过图案的直接提取法和形状文法,如抽象、简化、组合、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对土家织锦图案进行再加工,提炼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式图案。
《土家族民间工艺引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

《土家族民间工艺引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湘西自治州民族实验小学课题组《土家族民间工艺引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州民族实验小学课题组一、课题背景:我校地处土家族、苗族集居地——湘西永顺。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美观实用的布艺制品“布娃娃”、“娃娃靴”、“虎头帽”、“花鞋垫”;颇具神秘色彩的“傩面具”;色彩绚丽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虚实相生的剪纸文化;小巧玲珑的编织手工艺品等等,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而在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湘西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
为把丰富多彩的湘西民族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儿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湘西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发掘它的美,继而热爱它、学习、传承和发展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期在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同时,使学生的独创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动手动脑能力及美术素养得以提高并终身受益,我们尝试进行了《土家族民间工艺与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并于2006年10月向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为州级课题。
二、本阶段课题研究任务:1、将土家族民间工艺引进美术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2、以土家织锦的学习为基础,初步了解土家族的历史起源、信仰崇拜、民族心理素养形成以及文化,心态的构建等。
3、选择综合原生态材质,进行民族民间美术创作活动的教学。
4、研究学生民间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思维和动手技能情况。
三、具体研究活动:1、组织课题开题论证会。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下,我们组建了一支由美术组教师和学校校长、副校长、教研主任共同参与的优秀的课题实验队伍。
并于2007年4月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覃冰:检查指导各项工作,撰写有关研究论文。
王东泽:负责招集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工作,撰写有关研究论文。
符文莲:负责三年级的民间工艺美术教学,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填写各种报表,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总结、研究论文等。
浅谈湘西土家织锦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浅谈湘西土家织锦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张颖(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张家界467000)摘要:在文化创意产业和非遗热现象的推动下,挖掘和保护湘西土家族原有的视觉符号成为一种主流形态。
通过对土家织锦纹样解析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提高社会对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土家织锦,艺术特征,文创产品中图分类号:J 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1-0079-01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湘西土家织锦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X2018B720作者简介:张颖(1995—),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吉首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1土家族织锦纹样的渊源历史上最早出现土家织锦是在夏朝禹向各个诸侯所进贡的玉帛,历经了三国到晚清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一直发展到近代才正式改名为土家织锦。
湘西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人民从古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门纯手工艺术,织锦的线条中掺杂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承担着文化载体的重要功能。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湘西土家织锦找到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主要体现在图案纹样、色彩和构图。
土家织锦的纹样创作来源丰富主要刻画的是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土家族人民对纹样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2湘西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艺术特征2.1图案纹样题材广泛土家织锦图案纹样是土家人民通过日常生活和辛勤劳动以及世代积累的产物,是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一种体现,与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在土家族的历史文化中没有留下特有的文字,只留下了织锦图案作为了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它记录的不仅是生活的过程更是记录了土家族人民对于自然的他们对自然崇拜和认识。
在这丰富的纹样群体中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动物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以及勾纹为主的纹样。
2.1.1动物纹样马毕花,在土家族的寓意中,“毕”是小马的意思。
纹样通过后期的提取和设计把小马变为抽象的几何形体,整个纹样的内涵是奔跑的小马。
民间美术资源在湘西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资源在湘西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民间美术是指源自民间生活、具有民间特色、以民间群众为对象的艺术活动,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美术形式。
在湘西地区,因为地域的特殊性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成为了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从湘西地区的特点、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以期为湘西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湘西地区的特点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东临湖南省张家界市,南邻永州市,西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界湖南省娄底市。
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土地广阔,山峦叠嶂,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下,湘西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例如木雕、陶瓷、壁画、刺绣、剪纸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然而在湘西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多以集中培训、学历教育为主,缺乏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这就导致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影响了学生们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体验。
1. 丰富教育资源民间美术是民间群众的创造物,它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智慧,对小学美术教师来说,民间美术就是一座宝库,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当地乡村、走进民间工艺作坊、与民间手工艺人交流学习,收集民间美术作品,或者是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田野调查,了解乡村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收集农家院落里的壁画、民间戏台上的剪纸、童年的串珠玩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对 织锦 的造 型特点进行 总结: 所 有纹样 的造 型都是 由水平 线 、
垂直 线和呈 同一斜度 的直 线组成 的简单几何形 ; 重视对象特 征的 整体 形象 即表现 正面形或侧 面影 ; 利用象征 手法表达情感 , 重情
的合理 、 轻形 的合理 。第三 , 在 整体地 了解土 家织锦纹样 的形 式
了创新 的教 学方法 , 旨在通过 美术教 学培养学生对湖湘传统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意识 。
关键 词 : 湘 西 土 家 织锦 美 术校 本 课 程 实验研 究
一
( 2 ) 想
第一 , 在 讨论 的基础 上 , 引 导学 生重
、
课题 实验 背景
新观察 不 同织锦纹样的特征 、 构造 、 组合 ,
特 点之 后 , 提 出“ 为什么会有 这样 的造型特 点” 的问题 , 引导学 生 进一步思考土家织锦纹样 背后 的文化 内涵, 并通过讨论揭 示出土
化, 解决现行教 育体 系承模 式来拯救 、 保 护和发展传统 的民族文化成 为每 一名教 育领域 的研 究者不可推 卸的使命和 责任。文章 以湖 南第 一师范附小 一 堂校本美 术造型表 现课—— 《 湘西土家 织锦 中的纹 样造型》 为例
纬” 的织造手法创 作出的美 丽纹样堪称 民族工艺美术中的奇 葩。
四、 教 学反 思及总 结
1 . 注重 教学的延伸 , 使 兴趣转化为情感态度 学 习方 式的单一化会 把学 习活动变成为 沉重 、 枯燥 、 单调乏
味 的 事 。 在 教 学过 程 中, 虽 然学 生对 教 学 趣 , 但 是 他 们
三、 教 学设计
1 . 教 学 目标
【
【 1 . 认知与体验
单元目标
具体评量
1 — 1 能够运用美术语言对土家织锦作 品进行鉴赏和评述 。
l A欣赏土家织锦作 品, 了解其历史背景和传 1 — 2能够认识与发 现纹样 的形式特点与规律 即以直 线为造型言, 概 内 容 很 感 兴 j 统 文化 。 括 出简练 、 抽 象的造型。
展 开论 述 。
家 织锦 工 艺的限制和土家族 人 民的审美取 向是形成土 家族 织锦
纹样 艺术风格的直接 因素。
( 3 ) 做
第一 , 在前 面两个环节 的基础上 , 鼓励 学生尝试 以土家织锦 纹样 的造型构成特 点用直 线画出具象或抽 象的基本 图形 。第二 , 发给 学生有方格子 的纸 , 让学 生尝试将 构思 出单 一的 图形 , 并以
一
二、 资源 分析
湘西土家族 因特殊 的地 理和历 史环境形 成 了 自身 独特 的艺
定 的方 式进行重复排 列和 组合 , 构成一幅完整 的纹样 图案 。第 术形 式, 伴 随漫长的发展 历程 , 他们创造 了丰 富的民族 文化和 民 三, 思考 利 用 色 彩 配 置 , 增 添 图案 的 美感 。 间艺术。笔者有幸来到湘 西张家界 , 在对 当地的土家族文化进行 ( 4 ) 评
爱如 £ 唷 开 觅
湖湘传统文化资源在 小学 美术课程 中的开发 与运用
— —
2 . 教 学 过程
( 1 ) 问
第一, 以情 节性 的故事 为导入 , 激发
学生 的情 致和 兴趣。对 具体 的 图片或实
湘西土家织锦 中的纹样造型
物进行 展示, 使 学生获得 对土家织锦 的直 接感知和体 验。第二, 在 主题情境的设置 下, 提 出创 意性 的思考 问题 , 鼓励 学生运
并启发 学生主动探 究纹样 的基本构成 元素和造 型规律 , 请 学生用 美术语言描述 自己所看 到的 内容 。第二, 教师在 学生思考 的基础
湖南 以它独特 的地 势特点和人 文特 点孕 育 出了具 有鲜 明湖
湘特 色的本 土文 化 , 而湖 南 民间艺术 更是灿若 星辰 、 绚丽 多彩。 在湖 南民间艺术领 域 中, 民间工 艺散发 出独特魅 力。然 而, 在现
B 以具体 的图案及纹样作为线索 , 启发 学生 1 — 3 能从土 家织锦纹样 中发现其 图形 的排列组合方式, 并总结 出其
【 观察、 思考织锦纹样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 中的规律。
2 . 实践 与创新
的学 习仅 限于
课 堂短短 的4 O
分钟 , 而 并 没
A能够利用工具绘 出基本 图形。
走访 调查之 后 , 发 现土家 织锦 有着 丰富的文化 内涵 , 它体 现着土
作 品完成 后 , 组织学 生相 互欣 赏与评 析 , 自由地表达 自己的 家族的审美 意识 、 生活风貌 、 文化 习俗 、 宗教信仰等 文化特征 , 反 想法。此 阶段注重加 强师生之 间以及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 互动 , 强 映着土家族丰 富的 民俗 生活方 式、 劳动技巧 , 土 家人 民以“ 通经 断 调 师 生 之 间的 相 互反 馈 与尊 重 。
口衣 莉媛
摘
并通 过师生的共 同 要: 文章 围绕湖湘传统文化 的传 承和发展 的主题 , 以校本 美术课 程实验 , 证 明了 用发散 思维 自由联想 , 讨论 ,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中心 。 将 湖湘传 统文化 与现代基础 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 并就 小学校本 美术课 堂教 学提 出
张纸上形成 一幅平面设计作品。
C能够利用色彩配置, 丰 富作 品的 形 式 。
2 — 1 能在平面空间尝试用铅笔 、 直尺 画出小单位 的基本 图案 。
品, 并将整体 作品以色彩建构完成。 3 — 1 具备一定的美术实践能力。
有将 其延 伸到
代社会 的快速发展 、 外来文化和 市场文化 的冲 击下 , 湖湘地 区的 民间艺术赖 以生存 的经济基础和 文化 土壤遭 到破坏 , 其渐渐 失去 了住 日的光彩 , 逐 步走 向萧条。大量的 民间工艺处于濒 临失传 的 尴尬境 地 。在这样 的 背景下 , 维护 中华 民族 博大 精深 的多元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