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培养下一代的人文素质:如韩国《道德》课,将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为课程目标;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礼守仪,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的“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它对现今学校德育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直接侵袭和影响着广大中学生。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有些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孝顺颠倒”的不正常现象;不少孩子在社交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教育的这一代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探求一种适应新课改培养目标、适应当今社会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探讨一种适合学校实际、适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及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教学模式;

2、一个充满人性化、活力化、热情化、主动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3、培育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将素养落实到行动,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二)意义

促进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形成,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的培养目标。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忠、孝、礼、义、仁、爱、廉、耻”八字文化作为我校师生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的内涵,构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四个方面的内容框架;

2、中学生礼仪习惯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3、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功能研究;

4、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途径研究;

5、编写适用于当代中学生实用的礼仪手册。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依据研究目的确定全校师生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近期目标:抓好落实,树立典型,使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文明礼仪教育”与个人人文素养的关系。

2、中期目标:调查当前我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制度规范、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组织对方案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合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并确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可行性框架;

3、远期目标:通过研究,不断完善研究成果,形成有深度、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中学生礼仪习惯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2、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功能研究;

3、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4、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学生了解和学习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5、传统礼仪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难点

1、人文教育对人文素质形成的促进;

2、形成新的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当代人文教育理论、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归纳法、行为训练法。

七、研究原则

1、方向目的原则。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整体优化原则。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因此,实施礼仪教育强调整体优化应坚持德育的全面性、整体性原则,即在总体、规划、时间安排、教学组织上注意有机结合、统盘考虑、统筹运作。既要搞好礼仪教育,又要与其他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还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此外,贯彻整体优化原则,还应注意搞好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个教育资源的结合,以提高礼仪的总体水平。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

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4、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礼仪教育知识的同时,自觉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礼仪教育与学校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督导、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八、研究途径

1、设置专项课程;

2、学科渗透;

3、课外实践;

4、制度规范,养成习惯;

5、环境开发,制造氛围。

6、主题活动。

九、课题研究的周期及实施步骤

(一)研究周期

3年,即2006年3月到2009年3月。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分析情景。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我们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要分析校内的情景、班级和学生的现状,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社会大背景。

第二阶段,确立目标。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从真正意义上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阶段,制订方案。认真研究确定传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定总体目标,建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落实课程开发的操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