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工程经济案例分析
灌区灌溉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灌区灌溉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灌区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灌溉管理中,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下面将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灌区灌溉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案例一: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应用传统的灌溉管理方法往往以时间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灌水,导致土壤水分管理不够精确,浪费水资源。
某灌区引入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了精准灌溉管理。
该传感器通过分布在不同深度和位置的探头,可以准确测量土壤的水分含量,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实现智能灌溉的自动控制。
该系统通过调整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水方式,使灌溉更加科学、高效。
应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灌溉管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合理调整灌水时机和水量,有效防止水分的过度供给或不足供给,减少作物浇水过度或干旱的情况发生,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生长状况。
案例二:遥感技术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灌区的规模通常较大,传统的人工巡视难以全面监测灌溉情况。
采用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某灌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巡视和灌溉监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大面积的遥感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分析处理,提供详细的地表覆盖信息。
灌区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灌区补充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灌溉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灌溉状况异常的地点,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维护。
同时,由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大量的数据,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案例三:灌溉控制系统的自动化传统的灌溉系统通常依赖人工操作,缺乏智能化和自动化。
某灌溉区引入了灌溉控制系统,实现了灌溉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该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和预设条件,自动调节执行器的活动,实现对灌溉的精确控制。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 经典案例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经典案例农业水利设施项目经典案例1. 甘肃省水利厅“小型化灌溉工程”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灌溉条件,采用小型化灌溉系统,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该项目有效地解决了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灌溉难题。
2. 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工程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包括多个子项目,如渠道疏浚、水库加固、水闸改造等,旨在综合治理南阳市的水利工程,提高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
3. 四川省攀枝花市“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该项目通过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如微灌、滴灌等,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安徽省黄山市“水利设施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渠道拓宽、水闸改造、灌溉设施更新等,旨在提高黄山市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同时保护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5. 江苏省扬州市“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如滴灌、微灌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同时对当地水利工程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6. 贵州省遵义市“水利设施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包括渠道疏浚、水库加固、灌溉设施改造等,旨在提高遵义市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同时保护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7. 湖南省岳阳市“水利工程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水库加固、渠道疏浚、水闸改造等,旨在提高岳阳市的水利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
8. 河北省保定市“小型化灌溉工程”项目:该项目采用小型化灌溉系统,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护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9. 山东省济南市“水利设施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渠道疏浚、水库加固、水闸改造等,旨在提高济南市的水利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
10. 河南省信阳市“水利设施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包括渠道疏浚、水库加固、灌溉设施改造等,旨在提高信阳市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同时保护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新疆某灌区工程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

新疆某灌区工程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本工程为新建工程,拟新建3级泵站提水灌溉,采用管道输配水,田间主要采用滴灌节水灌溉方式,灌区净灌溉面积为8.0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4。
灌区所在乡为自治区级重点扶持的贫困乡,经济较为落后。
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灌溉水源不足,导致粮食产量较低,农民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因此发展该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当地百姓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由于本工程属公益性建设项目,工程直接财务收入较少,其效益主要为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因此本工程的经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
1、工程费用分析本工程按伊犁地区2016年第四季度价格水平的总投资为34782万元,扣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计划利润、税金等费用,调整后的工程影子投资为30607万元。
本工程年运行费主要包括泵站运行电费、水资源费、工程维护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和其他费用等。
计算灌区的年运行费用为1679万元。
流动资金按工程年运行费的10%计算,共计168万元。
2、工程效益分析本工程實施有利于增加当地农业种植面积和灌溉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灌区建成后,2025年灌溉面积可达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5万亩、经济作物2万亩、牧草面积1万亩、果树1万亩、草场1万亩、林地0.5万亩。
经计算,工程实施后灌区年经济产值可达到19705万元,年经济效益增加16650万元,考虑分摊后,年增加灌溉效益约5828万元。
3、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工程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考察工程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评价其经济合理性。
3.1 基本参数(1)社会折现率:本工程属社会公益性项目,按照《参数》及《规范》规定,社会折现率采用8%。
(2)计算期:工程建设期取4年,建成后正常运行期取30年,即计算期为34年,工程开工后第5年全部发挥效益。
万全县节水灌溉工程典型分析

万全县节水灌溉工程典型分析采用膜下滴灌的先进灌水技术,不仅节水,而且具有增产、省工、保土保肥等优点,还可以防止土地板结、霜冻、盐碱化,有利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滴灌与地面灌溉相比,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通常可省水50%以上,一般大田作物利用滴灌比沟、畦灌水增产20%,蔬菜可增产1-2倍,为此,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当前农业需水和供水矛盾的一条必要途径。
本文以万全县霍家房村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为例,论述了当前农村水利实施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以及获得的效益。
标签:节水灌溉分析1 工程的必要性万全县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属于低水平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缺水问题更将突出,加上“十年九旱”,农业用水更是雪上加霜。
为使万全县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走节水型农业道路,对于缓解万全县干旱缺水状况,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影响。
万全县因缺水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发展节水灌溉投入的积极性相当高,霍家房项目区交通方便,电力有保障,水源可靠,农民管理经验丰富,在管理运行中对农民进行短期培训,节水灌溉工程即可正常运行。
2 滴灌项目典型工程设计分析经实地勘测,决定利用项目区现有的2#、4#、5#机井和在村东南方向规划新打配的7#机井为灌溉水源,在万全县宣平堡乡霍家房村规划实施滴灌节水灌溉工程项目。
现以霍家房2#、4#机井为灌溉水源进行滴灌工程典型设计分析。
2.1 滴灌工程系统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滴头及控制、量测和保护装置等组成。
2.2 工程分项说明①水源工程:滴灌系统水源由村北2#机井及相应的输配电工程组成。
②首部枢纽: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包括水泵、施肥(药)装置、过滤设施和安全保护及量测控制设备。
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加压并注入肥料(农药)经过滤后按时按量输送进管网供作物充分吸收。
③输配水管网:输配水管网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流按照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滴头,包括干管、支管、辅管、毛管及所需的连接管件和控制、调节设备。
灌溉工程经济评价—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水利工程经济课件)

1.灌溉效益计算方法 2.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单元八 灌溉工程经济评价
学习目标
明确灌溉工程经济分析内容及灌溉效益的特点, 掌握灌溉效益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灌溉工程经 济评价方法。
单元八 灌溉工程经济评价
任务一 灌溉工程的类型和灌水方法
任务一 灌溉工程的类型和灌水方法
学习任务一 灌溉工程的类型和灌水方法
灌溉工程经济评价示例
本灌区的主要作物为冬小麦、棉花和玉米,有关指标见表 8-1。在计算农作物的产值时,还应计入15%的副产品的产值 。经调查和对实际资料分析,取灌溉效益分摊系数ε=0.50。
表8-1 灌区作物的有关指标
作 物项 目 冬小麦 棉花 春玉米
种植面积比(%) 60
30
10
无灌溉工程时年 产量(kg/亩)
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
二、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有分摊系数法扣除农业生产 费用法和灌溉保证率法三种。
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
长期灌溉的灌区若具有详细齐全的灌溉资料,便可以将这 种长系列的资料划入三个阶段: ①在无灌溉工程的若干年中,农作物的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以Y前表示; ②在有灌溉工程后的最初几年中,农业技术措施还没有来得及 大面积展开,其年平均单位面积的产量以Y水表示; ③农业技术措施和灌溉工程同时发挥综合作用后,其年平均单 位面积产量,以Y水农 表示 则灌溉工程的效益分摊系数
一、灌溉工程类型
灌溉工程一般包括水源、枢纽、渠系建筑物、各级渠道 及田间工程; 按不同方法可将灌溉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水源分:地表水灌溉工程和地下水灌溉工程; 2.按水源取水方式分:无坝引水工程、低坝引水工程、抽水 取水工程和水库取水工程; 3.按用水方式分:自流灌溉工程和提水灌溉工程。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灌溉管理措施和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灌溉管理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
一、国内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内蒙古托克托县灌区灌溉管理内蒙古托克托县的灌溉管理以节水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为目标,采用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
他们通过合理的灌溉周期、准确定量的浇水、防渗漏措施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水耗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需求和水资源紧缺情况,对水量进行调整,实现了以水为基础、全程配套、高效滴灌。
2. 广东肇庆市灌区灌溉管理广东肇庆市的灌溉管理以保护水资源为核心,注重灌溉排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他们通过合理排水,减少灌溉水的流失和滞留,有效提高了用水利用效率。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改善土壤条件、合理施肥、利用植物蒸腾等手段,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提升,实现了灌溉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国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灌区灌溉管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采用了现代化的灌溉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水资源。
他们通过精确的浇水计划、高效的喷灌设备、监测和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对农田水量的精确掌控。
同时,他们还推行了水价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灌区灌溉管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
一方面,他们优化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另一方面,他们实施水资源配额制度,对灌溉水进行定量管控。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三、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科学管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案例,科学的管理都是提高灌溉效率的关键。
合理的浇水周期、准确的用水量掌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水耗量,提高灌溉效果。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教案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教案一、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日益紧缺,农业灌溉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然而,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亟需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本教案将以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为重点,通过探讨案例中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期启发学生对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二、案例背景某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地带,农业灌溉一直依赖着人工的开启和关闭灌溉设备,存在着频繁浇水、水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决定引进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三、分析与讨论1. 工程设计方案在分析这个案例的工程设计方案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灌溉系统的设施: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灌溉设备,如滴灌、微喷灌等,以减少水的浪费。
- 集水和蓄水系统:通过建立水池或水塘来收集降水并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 水分监测与控制系统:引入智能化的水分监测与控制系统,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来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
2. 技术方案的优势通过引入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节约水资源:自动化设备可以准确控制灌溉水量,避免了传统灌溉中的水浪费现象。
- 减少劳动力成本:自动化的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经济效益。
- 提高灌溉效果:通过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来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能够使灌溉效果更为理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工程实施与效果评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
随后,对于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教学目标与方法1. 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掌握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学会运用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相关的农业节水灌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必要的理论基础。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 经典案例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经典案例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是指为了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
1.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水利工程之一,目的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该工程通过调水引渠和水源地建设,将长江等南方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改善了北方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印度恒河-甘布托-巴拉克纳尔水利项目该项目位于印度北方恒河流域,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的灌溉问题。
该项目不仅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还提供了水力发电和供水等多种功能,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埃及尼罗河三峡大坝尼罗河三峡大坝是埃及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修建大坝和渠道,调节尼罗河的水流,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埃及农业生产得到显著提升,为该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巴西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是巴西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地区的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巴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5. 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水泵站,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该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是肯尼亚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灌溉系统,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为该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旨在改善该地区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农田缺水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经济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某水利枢纽的开发目标为防洪,发电,灌溉,供水。
水库于1981年开工,计划在五年内建成,按影子价格调整后投资为2.35亿元,1986年起工程投产,水库总库容V=28.17亿m3,其中防洪库容V=11.87亿m3,发电库容V=6.30电洪总亿m3,灌溉库容V=8.84亿m3,供水(包括工业和生活用水)库容V=4.12供灌亿m3,发电,灌溉,供水共用库容V=4.30亿,死库容V=1.34亿。
计划的平死共均年运行费为420万元。
位于水库下游的灌溉工程,计划灌溉面积200万亩,工程于1984年开工,七年内建成。
按影子价格调整后投资为9600万元,计划于1986年开始灌溉,灌溉面积逐年增加,至1991年达到设计水平,每年灌溉200万亩。
灌溉工程年运行费估计为192万元。
灌溉工程的生产期为40年(1991——2030年)。
本灌区的主要作物为冬小麦,棉花和玉米,有关指标见表1。
表1 灌区作物的有关指标注:冬小麦收获后即种植夏玉米在计算农作物的产值时,尚应计入17.4的副产品的产值。
经调查和实际资料分析,取灌溉效益分摊系数ε=0.50。
1.水库投资分摊计算(1)水库投资分摊,可按各部门使用的库容不利进行分摊。
死库容可从总库容中先予扣除,共用库容从兴利库容中扣除。
则灌溉工程应分摊的水库投资比例为β即灌,V灌V共?V灌灌V共?(V灌V电?V供)?VV灌?V电?V供×=β=灌供)V 总???V电V灌(V死VV总?V死8.84?4.3?8.848.84?6.30?4.12=0.= 25634.1?17.28.(2)1981——1985年各年灌溉部门应分摊的投资见表2表2 灌溉部门各年应分摊的投资2.灌溉工程年运行费计算(1)水库年运行费分摊,根据上述原则按部门使用的库容比例进行分摊。
已知水库的年运行费为430万元,则灌溉应分摊的年运行费为430×0.256=110 万元(2)灌区达到设计水平年后运行费为192万元。
在投产期(1986——1990年)内,灌区年运行费按各年灌溉面积占设计水平年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再加上灌溉分摊水库部分的年运行费后即为灌溉工程的年运行费,见表3表3 灌溉工程各年年运行费单位:万元3.灌溉工程国民经济效益计算(1)根据灌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公式(9-1)可计算设计水平年的灌溉效益nn??')ViYi'?Yoi?Ai(YiYoi)Vi'Ai'(]ε[+B=1i?i?1 =7928 万元(2)灌区投产后达到的设计水平年前的各年灌溉效益分别见表4表4 灌区各年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4国民经济评价灌溉工程在计算期内历年投资,年运行费及年效益汇总于表5,其中1981——1985年为水库建设期,灌区建设期从1984——1990年,其中1986——1990年为灌区投产期,1991——2030年为灌溉工程生产期,全部工程投入正常运行表5 灌溉工程历年投资,年运行费和效益汇总表社会折线率i=7% 及 i=12%两中情况,并以工程开工的1981作基准年,折算年的基准点在年初,计算期n=50年。
式求经济净现值ENPV及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对该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流程图如下:43947928*401)当i=7%,计算过程下:1)投资现值I=819*1.07e-1+1843*1.07e-2+1.07+2048*1.07e-3+4419*1.07e-4+2435*1.07e-5+1000*1.07e-6+1000*1.07e-7+1000*1.07e-8+500*1.07e-9+500*1.07e-10=11593 .2万元2)年运行费现值U=143.6*1.07e-6+177.2*1.07e-7+210.8*1.07e-8+244.4*1.07e-9+278*1.07e-10+302*(1.07e40 -1)/0.07/1.07e40=2649.7万元3)效益现值?6?7?8?9?1007.?69377?1..0707??4162.2?1.071?5549?B?1387.41.07..?27748?1p40?111.07?7928???65349.4万元40100.07?1.071.074)经济净现值:ENPV?B?(I?U)?65349.4?(11593.2?2649.7)?51106.5万元ppp i?12%,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得经济净现值(2)当:s ENPV?B?(I?U)?43947.8?(9588.7?1789.8)?32569.3万元Ppp(>0)所以,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3)求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当ENPV =Bp-(Ip+Up)=0时,经试算可求得I=ERR=28.6%(>is=7%及is=12%)由上述可知,本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后认为是有利的。
本题的感想:1)水利工程的投资分摊的真正内涵:水利工程的投资分摊是按水利工程各收益部门占水库库容的比例进行,包括水库的建设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分摊。
这些收益部门无论是先于水利共策划能够或是滞后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都是在水库开始投资建设到达到设计水平年开始运行,以及正常使用阶段内的一切投资和年运行费的分摊。
当然在实际的工程中,也常因一些客观因素而不能达到真正的按比例进行分摊。
2)效益投资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效益的计算是将该工程的修建所带来的盈利进行计算,如因修建该工程使得,产品增加而使收入增加的部分就是效益。
如灌溉部门,因为灌溉工程的修建而使粮食增产,增产所得收入就是该工程的效益;投资部分既包括为修建该工程所花的一切投入费用,还包括修建该工程的先期工程而应该分摊的投资,分摊投资的计算可按其所占的库容进行分摊,再按一定分摊系数算得;年运行费的计算也包括本身工程的运行费和其基础工程的年运行费的分摊值,本身年运行费的计算是根据工程本身的运行规模确定的,而分摊年运行费是与投资分摊相同原理进行分摊,再将这两部分年运行费求和即是该工程的年运行费。
3)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国民经济评价可有效益费用比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效益费用比法是算出在给定社会折现率的情况下,算出工程的投资现值Ip和年运行费现值Up即得投入费用现值(Ip+Up)然后再算出效益现值,可算出净现值ENPV=Bp-(Ip+Up),当ENPV>0认为该工程有利;若ENPV <0则认为该工程不能进行。
内部收益率法是通过假定收益率算出净现值ENPV,不断反复计算直到算出ENPV=0时的假定收益率,即为该工程的内部收益率,也可通过内插发求得。
内部收益率法与现行社会折现率比较,若比社会折现率大则工程有利,若比社会折现率小则工程不利。
4)基准年的意义:基准年即是参考计算的标准年,通过将投资,年运行费用,效益折算成该年年初的现值,计算期即是进行一也才有比较的意义。
这样使得不同年份发生的资金有个统一的标准,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是所考虑的计算时间长短,一般是以从工程开始投资兴建直至工程正常运行期的结束。
5)金流程图的意义:是描述资金各阶段的变化情况的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资金为纵坐标的线型图例。
从上可最好的依据,是经济计算不可多得的工具。
资金流程图一般以横坐标表示时间,时间的进程方向为正,反方向为负;以纵坐标表示资金的数量,收入或效益为正,支出为负,就可绘出资金流程图。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1.工程经济学:利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经济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2.市场价格:市场为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时,商品市场上因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价格。
3.影子价格:它是反映资源在最优分配条件下的一种价格,资源配置与资源价格互为对偶问题,如果原问题为最优资源配置问题,则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即是资源的影子价格。
4.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预制支出的全部费用5.机会成本:有限资源作某种用途而失去潜在的利益或者为了某项任务而放弃了完成其他任务所造成的损失。
6.折旧:由于固定资产的磨损所引起的价值损失。
7.投资:固定资产的投资也称基本建设投资,从前期工作开始到工程建成投产达到设计效益时所需投入的全部基本建设资金。
8.造价:固定资产的造价是在水利工程投资中扣除净回收余额,应该核销的投资和转移投资后,称为造价。
9.固定资产:主要指企业拥有的能多次使用的而不改变其形态仅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的各种劳动手段。
10.经济寿命:工程或设备在此寿命期内的平均的年运行费最小,当工程或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时起年运行费和折旧费之和最小,该年限即为经济寿命。
11.年运行费:有时也称为年经营成本,指工程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在正常运行期(生产期)间每年需支出的各种经常性费用。
12.工程效益:水利工程的效益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明:国民经济宏观社会效益:指工程建成后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社会影响,为全社会所提供的宏观效益;工程的微观财务效益:指工程本身通过经营管理销售水利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13.投资回收期:是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14.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与全部投资净现值之比。
15.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适宜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并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净效益,可以判别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财务核算单位出发,在现性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条件下,计算项目所需的财务支出可获得的财务收入,可以评价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16.计算分析期:工程经济分析计算时所用的计算年限,一般指在建设期和投产期两大部分。
互斥方案:在工程分析计算中,相互排斥的几种方案。
17.18.名义利率:按单利方式换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利率。
19.可变成本:指产品成本中随生产资料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20.资金等值:是指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不同时间发生绝对值不等可能具有的相等价值。
二.计算题1.某项目投资见下表,计算其等额支付的年金和现值年末 0 1——8 9——19 205080200100投资(万元)解 i=8% 单位:万元200100*8 80*1050选定0年末为计算基准年P0=200万元8?18%)(1?P1=×100=574.61万元88%?(1?8%)11?%)1(1?8P2′=×80=569.84万元11%)?8?(18%598.64?307.86万元P2=9%)8(1?50=10.73万元P3=20(1?8%)则P=P1+P2+P3=574.61+307.86+10.73=1093.2万元20%)8??(18%?1093.2?111.38万元则A=20(1?8%)?12.某工程有两种方案,方案甲投资440万元,年经营费12万元;方案乙投资400万元年经营费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