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合集下载

红花檵木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

红花檵木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

红花檵木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摘要:主要介绍了红花檵木形态特征、繁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红花檵木;生产技术;繁殖;园林应用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别名红檵木,属金缕梅科檵木属。

该树种树姿优美,花叶俱佳,艳丽夺目,别具一格,一年内能多次开花,是十分珍贵的园林绿化及盆景植物。

该树种能得到推广,不仅能丰富物种的多样性,还能提高美化环境的色彩,在当今城市园林化、城市森林化的形象经济浪潮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形态特征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干灰紫色,小枝纤细,密生锈色星状毛,叶互生,椭圆状卵形,长2~5cm,表面暗紫色,背面紫红色,两面有星状毛,头状花序,花淡红色至紫红色,花瓣线形,花期长,但以春季为盛花期。

同属的变种有金叶红檵木,叶常年金黄色。

2生态习性红檵木为白檵木的变种,野生的红檵木生长在半阴环境,为中性日照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也颇耐寒,耐干旱瘠薄,最适生于微酸性土,虽能耐阴,但在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下,叶色鲜艳,而且花量大,而阴处则观赏价值降低,生长速度较快。

檵木分布在大别山、桐柏山和伏牛山南部,红花檵木在河南商丘、平顶山、许昌、信阳等有较多栽培。

3繁殖栽培以嫩枝扦插为宜。

插床准备:选择土质疏松、平坦、pH值6左右,排灌方便的地块建插床。

地块选好后,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然后按宽1~1.20m,高15~20cm建造插床。

插床上方2m左右用黑色遮阴网(透光率20%~30%)搭设阴棚。

扦插:选择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插穗长6~8cm,摘去下端叶片,保留上端2~3片叶和腋芽,经消毒处理后备插,插穗选取和剪截要在阴凉处进行,严防失水。

扦插时间一般在5~9月均可进行,但8月下旬和9月扦插插穗需经生根粉处理,插后浇水。

并在苗床上搭高50cm的塑料小拱棚,以保持湿度。

苗床管理: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水分。

棚内温度过高时可放开插床两头塑料膜通风降温。

一般插后120d左右可揭开苗床两端薄膜,使生根苗适应床外温度变化,5~7d后,揭去全部薄膜,140~150d拆除遮阴棚,全光练苗25~30d。

基于冠幅及植株高度的檵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基于冠幅及植株高度的檵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基于冠幅及植株高度的檵木生物量回归模型曾慧卿;刘琪璟;马泽清;曾珍英【期刊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30)4【摘要】檵木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灌木层中常见的树种之一,为简单、方便且准确地估算其生物量,笔者以冠幅(C)和植株高度(H)两个形态因子作为变量,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枝、叶、地上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

结果表明:CH复合变量与生物量相关性较好,以CH为自变量的乘幂曲线回归模型W=b0(CH)b1为檵木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其枝、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W1=0.000 796(CH)1.187 8、W2=0.011 4(CH)0.758 1、W3=0.002 4(CH)1.097 3,与常用的D2H(地径平方与植株高度乘积)作为变量的生物量模型相比,精度基本一致,且工作简便性好。

此外,采用CH估测地上生物量可取得较高的精度,亦体现了灌木形态近似圆柱形的形态特征。

但该模型在立地条件差异较大或进行变量外推时应做进一步的验证。

【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檵木;灌木;生物量;回归模型【作者】曾慧卿;刘琪璟;马泽清;曾珍英【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Q948.2【相关文献】1.基于岭回归的思茅松单木生物量复合模型构建 [J], 吴明山;叶江霞;胥辉2.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杉木单木冠幅预测模型 [J], 符利勇;孙华3.基于似乎不相关回归和哑变量的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模型构建 [J], 申家朋;陈东升;孙晓梅;张守攻4.基于似乎不相关回归和哑变量的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模型构建 [J], 申家朋; 陈东升; 孙晓梅; 张守攻5.基于冠幅直径和植株高度的灌木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J], 王蕾;张宏;哈斯;郑秋红;刘连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檵木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檵木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檵木
檵木属于止血药,味苦、涩,性平。

归肝经、胃经以及大肠经。

主要功效是: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

檵木,属于收敛止血药,其苦涩性收敛,有较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多种的出血病证。

例如鼻衄,可以取檵木花煎服。

而治疗咯血,则可以用其根部煎服。

针对部分外伤出血,则取花、叶片的新鲜之品,捣烂外敷患处。

檵木还有清热解毒、生肌的功效。

能治疗一些水火烫伤的疾病。

生活中遇到水火烫伤,可以将檵木叶烧成灰,以麻油调和,涂抹患处。

也可以取新鲜的檵木叶,捣烂,收集汁液添加茶油,将药液涂抹于烧伤处。

檵木还有止泻之效,能收敛止泻,针对泄泻、痢疾等疾病,均可以有效解决症状。

单独使用檵木,煎水送服即可。

文献记载:
《植物名实图录》:其叶捣烂敷刀刺伤,能止血。

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马姜明;吴蒙;占婷婷;梁士楚【摘要】By adopting the concept of space as a substitute for time, w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different restoration stages of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distributing in the karst area in Lijiang River vall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we recorded 7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from 45 families and 70 genera. The important value of Loropetalum chinense as the role of constructive species had a decreased trend in arborous layer, and the reverse trend in shrub layer.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of arborous layer and shrub layer in different restoration stages of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were Loropetalum chinense, Croton xiaopadou, Bauhinia championii, Alchornea trewioides, Decaspermum esquirolii, and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of herb layer were Cyperus compressus, Teucrium pernyi, Microstegium vimineum. (2) Species richness had an increased trend with community, arborous layer and shrub layer during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restoration, and the reverse trend in herb layer. Shannon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had the accordant trend. Shannon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of arborous layer had an increased trend with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restoration, a reverse trend accurred in the shrub layer, herb layer and community. The value of Shannon index in shrub layer was higher than in arborous layer and herb layer of the three different restoration stages, and the value of evenness index of herb layerwas higher than arborous layer and shrub layer. The change of Simpson index with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restoration had the reverse trend to the Shannon index or evenness index. (3) Of the three restoration stage of Loropetalum chinense communities, the value of the Bray-Curtis index of arborous layer, shrub layer, herb layer and community between shrub to tree stage and tree stage were the maximum.%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典型样地,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漓江流域岩溶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进行研究。

红花檵木的识别要点

红花檵木的识别要点

红花檵木的识别要点
一、红花檵木的简介
红花檵木(学名:Cytisus scoparius)又名灰檵木,为豆科檵木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欧洲、亚洲及西北非洲地区。

红花檵木狭鳞叶芒分布披针形,宽条形,叶表面偏深绿色,叶背暗绿色,叶芒上有灰毛披覆,叶近革质。

夏季开花期,整个灌木中都是一片金黄色的景象。

二、红花檵木的特征
1、外形特征
红花檵木是一种多年生毛茛科檵木属灌木,高约1-2米,一年生枝圆柱形,灰褐色,具短短柔毛,上面有褐色斑点,两侧有分枝;叶互生,狭鳞叶芒分布披针形,宽条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叶表面偏深绿色,叶背暗绿色,叶芒上有灰毛披覆,叶近革质。

2、花期
红花檵木一般在4-6月开花,可持续至10月,期间整株灌木会开满花簇,花色多为金黄色,圆锥花序中柱头有淡黄色花粉,五瓣花内含花药,外面具穗状花丝毛毛,花粉时期如被山雀啄食,质地具有特殊的粉状分泌物,以引诱鸟类口食。

三、红花檵木的鉴别要点
1、红花檵木的叶片为狭鳞叶芒分布披针形,宽条形,な色,叶背暗绿色,叶芒上有灰毛披覆,叶近革质,可通过此特点鉴别红花檵木的叶片。

2、红花檵木长有金黄色的花朵,圆锥花序中柱头有淡黄色花粉,五瓣花内含花药,外面具穗状花丝毛毛,可通过此特点鉴别红花檵木的花朵。

3、红花檵木可分布披针形的宽条形叶片和金黄色的花朵来鉴别它,并且它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山雀吸引现象,即花粉时期它会分泌特殊的粉状分泌物,以引诱鸟类口食,可以用来作为鉴别红花檵木的一个特征。

红花檵木简单介绍

红花檵木简单介绍

红花檵木简单介绍红花檵木,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属豆科红花檵木属,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

红花檵木又被称为红花刺桐、红花刺槐、红花豆、红花海棠等,其名字来自于其鲜艳的红花。

红花檵木的树干高大粗壮,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纵向裂纹。

它的树冠呈伞形或圆形,树枝多刺,树叶为羽状复叶,由3-9片小叶组成,小叶倒卵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叶面光滑,上面为深绿色,下面为浅绿色。

红花檵木的花为大型的豆状花序,花冠为鲜红色或橙红色,花瓣长而尖,花序生于枝条顶端,花期一般在夏季至秋季。

花后结豆果,果实为扁平的豆荚,内含有红色种子。

红花檵木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由于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树形,红花檵木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在公园、庭院和街道两侧。

它的花朵鲜艳而繁密,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红花檵木的枝叶茂密,可以起到一定的遮挡和保护作用,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得到一丝凉爽。

红花檵木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研究,红花檵木的根、树皮和种子均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物质和多种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敛疮等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红花檵木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疾病。

此外,红花檵木还可以提取木香油,用于制作香水和香料。

红花檵木在生态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根系发达,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地壤的作用。

同时,红花檵木的树冠浓密,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红花檵木还能够吸收大量的雨水,起到水源涵养的作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红花檵木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红花檵木的树干上有很多锐利的刺,容易伤人。

此外,红花檵木的根系发达,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不宜种植在狭小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和路面。

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

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

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森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重要,森林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了解森林植物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对八种落叶树种进行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详细研究,以丰富森林植物营养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采集了河北省某森林地的杨树、毛杉、乔木、榆树、山毛榉、黄栌、栓皮栎和白桦八种落叶树种的单枝,以普查其当年枝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物量分配。

采用不等有限采样方法,随机采集单枝上的叶片、嫩枝和干枝,然后测定其叶片、嫩枝和干枝的生物量,并结合当年枝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杨树、毛杉、乔木、榆树、山毛榉、黄栌、栓皮栎和白桦的叶片的生物量均占其总生物量的大多数,其中杨树的叶片的生物量为总生物量的96%,而山毛榉的叶片的生物量最低,只占总生物量的57%。

此外,它们之间的生物量分配不同,比如杨树、毛杉、乔木和榆树的叶片占其总生物量的比例较高,叶片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低,而山毛榉、黄栌、栓皮栎和白桦的叶片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高,叶片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低。

此外,各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叶片指数与叶片的生物量分布比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叶片指数越高,叶片的生物量分布比例越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更深入了解森林植物营养生态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表明以上八种落叶树种的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布之间存在
一定的关联,有助于科学研究控制森林的生物量分布和森林植物的利用。

特别是当森林经济发展时,可以利用本研究结果进行森林植物的利用和管理,增加森林植物的生物量分布,以期达到森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植物分析2

植物分析2

1·(红继木)植物简介中性 庭园丛植 色块地被基本介绍红花檵木学名:Lor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英名:Redrlowered Loropetalum别名:红梽木、红花科名:金缕梅科湖南省株洲市市花产地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产于湖南浏阳、长沙县、江苏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句容等红花檵木红花继木,别名红梽木、红继花。

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

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

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

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红花继木枝繁叶茂,树态多姿,木质柔韧,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树桩盆景的好材料。

花、根、叶可药用园林应用红花檵木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红花继木常年叶色鲜艳,枝盛叶茂,特别是开花时瑰丽奇美,极为夺目,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

常用于色块布置或修剪成球形,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2·(金叶女贞)植物简介中性 庭园绿篱 色块地被基本信息【植物名称】:金叶女贞【拉丁名】:Ligustrum vicaryi【科名】:木犀科【属名】:女贞属【生态分类】:木本植物> 落叶灌木类【观赏分类】:观叶类【高度范围】:1--2 (M)形态特征金叶女贞金叶女贞是由加州金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高2~3米,冠幅1.5~2米。

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

总状花序,小花白色。

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

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园林用途金叶女贞金叶女贞在生长季节叶色呈鲜丽的金黄色,可与红叶的紫叶小檗、红花继木、绿叶的龙柏、黄杨等组成灌木状色块,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极佳的观赏效果,也可修剪成球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