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中通系统技术介绍
动中通和指挥车系统方案描述

一、系统建设目标概述江西省公安厅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是以公安部建设的公安卫星通信专网为基础,把卫星及其他各种通信手段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结合,构成多手段、多途径的图像/语音/数据等通信网络;充分利用卫星、短波、微波、COFDM等通信设施和手段组成移动图像/语音/数据通信系统,为处置治安事件、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和重特大安全保卫、警卫等各种现场提供图像、话音、传真、数据等多种综合通信业务服务。
为领导提供实时、准确的现场实况,为正确决策和指挥一线工作提供直观、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能力。
二、系统建设原则1、先进性与成熟性系统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方案与技术,采用可靠性高的电子通信/电器/机械设备、辅助保障设备,以及工控计算机硬件、软件工具,集成技术先进的、功能齐全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车和综合通信指挥车;车辆改装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方案与技术,辅助保障设备工艺先进、运行可靠。
2、实时性与实用性:系统集成稳定,并易于操作、易于掌握、实用可靠。
3、兼容性与可扩展性系统集成设计应充分考虑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与设备性能,注重与其适配性与兼容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新要求的提出,系统和结构上应具有可扩充性,包括硬件的兼容和软件的升级与扩充。
4、标准与规范1车辆的改装、各类设备、通信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公安部制定的技术规范,确保与公安专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5、整车设计制造参考以下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3842-198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5-198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GB/T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络接口基本技术要求GB/T3384-1982 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GB/T11299-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GB/T12503-1995 电视车通用技术条件GB/T12535-1990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GB/T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GB/T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2GB/T12676-1990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GB/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GJB152-19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219A-1994 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GJB1034 卫星通信系统通用规范GJB1035 卫星天线通用规范GJB 2873-1997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ITU-R 在6GHz、14GHz和30GHz频段内同步卫星轨道网络内固定卫星业务地球站发射的离轴密度最大允许电平ITU-R 同步卫星地球站设计用天线辐射方向图ITU-R SNG 1007-1 卫星新闻采集通用技术标准(数字)ITU-T 使用通用电话交换网络300bit/s双向调制解调器标准ITU-T R 运用共轭结构代数码线性预测激励的8Kbit/s语音编码ITU-T R 基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打包ITU-T R 三类终端间通过IP网络实时通信规程3三、系统建设项目内容㈠、动中通卫星通信车1、卫星通信车建设要求:⑴、在江西省内任何地点通过车载卫星站能快速与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卫星地面站(或相关单位)建立传输链路,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一路图像音频、四路语音和一路数据双向传输。
动中通培训资料

3 新型动中通:新品研发
与Starling合作研发有源阵列动中通 天线,该系统采用宽带天线单元, 多天线子阵合成技术,极化自动实 时跟踪,代表了合成天线的最高水 平。目前正在联合研制针对中国市 场需求的新型通信天线。
3 新型动中通
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 低抛动中通和平板动中通已成为当 前世界“动中通”发展的主要方向 ,特别是高空载体和小型化车辆的 安装,对动中通的高度、重量、功 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抛物 面天线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国内在这里领域的研究还处 于论证和样机的试验阶段,还没有 成熟的产品问世。
2 动中通技术
信标极值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标卫星, 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信标信号进行扫描,使天线对准卫星;当载 体运动时,利用专家库和超前控制等技术进行跟踪,在低成本下 实现高精度跟踪
特点
1、闭环跟踪,跟踪精度相对较高; 2、无高成本的惯导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成本相对较低; 3、控制比较复杂。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美国TracStar公司产品 IMVS450M型天线
IMVS450M天线为柱面 天线,其高度为30cm,直 径为1.2m,重75kg,属中 等轮廓天线系统 ,等效口 径为0.45m,采用INS惯导 模块、GPS和AGC电平进 行跟踪。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以色列Starling公司MiJET型天线
跟踪技术:惯导(激光或光纤陀螺)跟踪
原理 开环跟踪,利用激光或光纤陀螺得到天线载体的精确姿态,从而控制天 线准确对准卫星,对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特点
1、国外同精度激光和光纤陀螺价格相当,光纤陀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低 温、 抗冲击性能好,飞船和卫星上基本用光纤陀螺。 2、国内激光陀螺已定型小批量生产,光纤陀螺还没生产出来。因为禁运, 所以国内激光陀螺一般用俄罗斯90年代初技术的中低精度陀螺来组合,需 GPS辅助,且可靠性低,但价格较低,约为30~40万左右。 3、进口光纤陀螺组合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产的6-10倍。 4、现有技术下国产激光陀螺的高压电源和密封性(内充惰性气体)比较差。
动中通培训资料教材

动中通
1 动中通
动中通是一种车载(机载、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该天 线系统能在载体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卫星,保证卫星通信连续不 间断,一般使用0.6~1.2米的环焦天线或柱面天线、相控阵天线, 对伺服跟踪系统要求很高,其跟踪方式主要有指向跟踪、单脉冲 跟踪、信标极值跟踪,船载动中通一般使用圆锥扫描跟踪。
2 动中通技术
信标极值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标卫星, 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信标信号进行扫描,使天线对准卫星;当载 体运动时,利用专家库和超前控制等技术进行跟踪,在低成本下 实现高精度跟踪
特点
1、闭环跟踪,跟踪精度相对较高; 2、无高成本的惯导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成本相对较低; 3、控制比较复杂。
4 动中通应用
4 动中通应用
小型车辆“动中通” 布局
4 动中通应用
装 甲 车 动 中 通 天 线
动 中 通 天 线
发射试验场综合指挥试验系统
动中通指挥车
4 动中通应用
装甲车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4 动中通应用
动中通主要业绩及荣誉
河南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是公安部指定的北 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陕西省、甘肃、新疆自治区的火炬传递安 保主车,并圆满完成北京2008奥运期间的通信保障任务,荣立 公安部一等功。 江苏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选用我公司的0.9 米“动中通”天线,做为江苏省、广西自治区、山西省2008奥 运火炬保障项目的主车。 唐山市公安局“动中通”应急通信车由我公司承担项目总集成 ,圆满完成了河北唐山地区北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保障任务。
目前公司主要的动中通产品仍然使用传统 的抛物面天线或切割抛物面天线,跟踪方式 为惯导开环跟踪、惯导+差分GPS开环跟踪以 及惯导+单脉冲闭环跟踪。
关于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分析

关于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在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得以开发和应用后。
所谓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其主要是起到控制天线的作用,使其能够准确地自动跟踪空中目标方向。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原理、天线平台伺服控制策略,以及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为促进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原理;策略;设计;软件开发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攀升,这与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大的提升,此种形势下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移动中通信稳定简称动中通,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改善传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实时载体方面的弊端,特别在隔离载体运动状态、方向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保证天线波束瞄准线能够跟踪卫星,实现不间断通信。
若要充分达到此要求,则需要应用实时伺服控制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
1 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原理(1)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是天线组件;二是平台机构组件;三是伺服控制系统,具体见图1。
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测角部件、直流力矩电阻、电机驱动器、二次电源、连接线、接插件等[1]。
(2)天线平台结构分析天线平台结构在整个伺服控制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平台随动跟踪回路中,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平台结构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其是电机驱动的运行载体、是高质量的瞄准线、是有效荷载负载设备的装置等,同时其也可以起到指导、安装等作用。
另外,当有效载荷处于工作状态下时,其也可以控制回路中的执行电机产生的驱动力,并不断提升瞄准精度。
在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不断的优化中,天线平台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无论在结构方面,或是在型式方面均与以往不同,同时也提升了对天线平台的要求,如其必须具有反應快、高精度以及动作迅速等特点[2]。
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及刚度研究

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及刚度研究摘要:“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采用两轴稳定平台,安装一个抛物面环焦天线。
具有ka和ku两个波段。
在车辆运动或静止时,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地面车辆和卫星通讯。
本文介绍结构设计、系统刚度研究等方面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A-E型双轴转台的通用结构形式,方位轴、俯仰轴可以自由转动,俯仰轴承载一个支撑座,天线、IMU及其控制电路安装在支撑座上。
天线极化方向通过控制馈源旋转解决。
系统采用等刚度设计原则,为了提高结构刚度,降低重量,选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的材料;优化设计结构形状,合理布置各搭载部件的位置,减小转动体的转动惯量;对转动轴进行静平衡设计,使质心落在轴心,减少配重块的质量;采用合理的散热措施,避免赋形环焦天线局部受热变形。
关键词:“动中通”;稳定平台;自动跟踪;刚度1.概述1.1国内外研究动态“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在车辆运动或静止时,控制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运动车辆和同步地球卫星信号传输。
“动中通”系统工作原理是,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其运动姿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会引起卫星天线偏离卫星,使通信信号减弱甚至中断,因此必须对车体的这些变化进行隔离,同时通过卫星上信标信号完成天线漂移修正,使天线始终对准通讯卫星,实现移动状态下的不间断通讯[1] [2]。
目前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动中通的单位较多,主要研制单位有: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巴山仪器厂、中电集团第39研究所、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
1.2 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由赋型环焦天线、稳定平台、控制部分组成。
里程计信息、GPS信息由总体提供。
赋型环焦天线安装在稳定平台上。
稳定平台对于“动中通”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严格隔离车体角运动,隔离程度越高越好。
稳定平台采用A-E两轴结构,包括方位环和俯仰环,每个环上装有旋转变压器和力矩电机。
动中通培训资料

2 动中通技术
信标极值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标卫星, 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信标信号进行扫描,使天线对准卫星;当载 体运动时,利用专家库和超前控制等技术进行跟踪,在低成本下 实现高精度跟踪
特点
1、闭环跟踪,跟踪精度相对较高; 2、无高成本的惯导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成本相对较低; 3、控制比较复杂。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美国TracStar公司产品 IMVS450M型天线
IMVS450M天线为柱面 天线,其高度为30cm,直
径为1.2m,重75kg,属中
等轮廓天线系统 ,等效口 径为0.45m,采用INS惯导
模块、GPS和AGC电平进
行跟踪。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以色列Starling公司MiJET型天线
极化电机
减速器 P
2 动中通技术
跟踪技术:惯导(激光或光纤陀螺)跟踪
原理 开环跟踪,利用激光或光纤陀螺得到天线载体的精确姿态,从而控制天
线准确对准卫星,对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特点 1、国外同精度激光和光纤陀螺价格相当,光纤陀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低 温、 抗冲击性能好,飞船和卫星上基本用光纤陀螺。
2 动中通技术
单脉冲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陀螺或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 标卫星,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差信号来跟踪卫星,实现高精度跟 踪
特点
1、跟踪范围只有3分贝波束宽度,一般不到2度;一旦车体姿态 快速变化超过跟踪范围或由于遮挡无卫星信号便无法跟踪,此时 必须由外部设备引导至跟踪范围内才能继续进行单脉冲跟踪。特 别是在城市内由于大楼林立,卫星信号经常被遮挡,其使用效果 较陀螺跟踪差。 2、单脉冲跟踪增加了模耦合器、信道箱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并 且因为天线口径小,要求接收机灵敏度高,系统可靠性较差。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俗称“动中通”,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
“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星状网为宜,中心站为固定地面站。
“动中通”用户站根据移动载体的区别可以是船载站、车载站(列车、汽车)、机载站,通过“动中通”用户站可以实现与中心站之间的双向数据、话音、图象传输。
“动中通”在铁路系统主要应用在客运列车的通信方面,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后,在客运列车上可以开通卫星电视,装备车载电话厅,也可以用专用车厢,装备几间移动办公室,因为有Internet接入和电信通道,移动办公室内可配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
“动中通”卫星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传输容量较大:可以实现几十——几百kb/s信息速率传输。
不平衡传输:接收DVB卫星广播信号和Internet接入。
单向接收:接收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星状网、也可以为网状网结构。
中心站与其他卫星系统主站相似,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要求设计、配置软件和硬件,并与地面网络连接,包括地面电话交换网、Internet地面接入口等。
“动中通”用户站由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分系统、“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是本项目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其对选择卫星的跟踪功能,始终保持对准卫星转发器,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发。
卫星通信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选择Ku频段,以获得较小的天线口径和较高的天线增益。
设备主要由收发信机和调制解调器组成,通信终端可以和以太网相连,提供数据应用和Internet接入;与话音网关连接,提供VoIP电话。
天线伺服分系统车载“动中通”Ku波段0.8米卫星天线,可在车行进期间始终高精度地对准所使用的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动中通卫星车系统介绍及关键技术的探讨

来越得到 多方的 关注 ,而且 已经在 军用和 民用等领 域得到越 来越广泛
的应用。
关键 词 : 中通 卫 星 自动 跟踪 卫 星通 信 动
动中通系统工作原理 : 载体在移动 到惯导跟踪方式。 同时, 利用先 I & E E IO F R AIN /i = 6 w r c I 1 月I D T LV INN O M T /  ̄ / 9 Ⅳ i . 2 年 O R S I O r /
- 专 / 题/ 敦术
Ne wor e hn og I 。 t k T c ol yI 。 。 一
跟踪, 这两种跟踪可根据现场情况自 绍—下卫星天线和自动跟踪系统的现有技 通卫星天线系统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动切 自 跟踪方式工作; 与此同时, 惯导系统也
从目 前动中通所采用的天线产品来看, 专门为移动式卫星车设计的K波段收发 u
进入工 作状态, 并不断输出天线极化、 主要分为两大类: 方 一类是以电扫描为主的;
过程中, 由于其姿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 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广播电视信号, 达到现
会引起原对准卫星天线偏离卫星, 使通信 场转播效果。
从技术角度上来讲, 如果采用抛物面
天线的话, 所实现的技术手段有三种方式,
中断, 此必须对载体的这些变化进行隔 因
动中通 卫星车系统主要是由承载车、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动中通主要要解决载
一无线技术 / /
Ne wor e n og / t kT ch ol y/
动 中通卫星车系统 介绍及关键 技术 的探 讨
文/ 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 林剑 许一峰 / /
摘要 : 于同步轨道卫 星的移动通信 系统俗称动 中通 , 基 它是利 用双载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动中通天线自跟踪技术介绍
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
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 (2)
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 (2)
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 (3)
2.3 混合跟踪方式(差分GPS) (3)
3 动中通惯导比较 (4)
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天线自动跟踪系统和常规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是关键技术。
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
目前,国内动中通系统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有三大类:1精确指向跟踪系统;2单脉冲自动跟踪系统;3混合跟踪系统(差分GPS),这几种方式根据其技术特点,应用范围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
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
精确指向跟踪方式根据车辆运动过程中位置(经度、纬度、高度)及姿态(航向角、俯仰角及横滚角)等参数,计算出天线指向卫星的方位角,俯仰角和极化角。
该系统要求陀螺惯导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不漂移),但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漂移问题,因而此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捕获引导,可实现盲対星,不怕遮挡(但卫星通信本身还是怕遮挡的)。
但缺点是高性能高稳定度陀螺惯导(法国进口光纤惯导)价格昂贵,而且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飘移,因而跟踪精度稍低。
经过国内相关机构多次调研和实际测试,在相同精度的陀螺设备中,激光陀螺比光纤陀螺的漂移累计周期短,一年内需进行多次相校。
进口光纤陀螺稳定周期长,漂移累积小,一般选用OCTANS法国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作为该跟踪系统的测姿部件。
相关指标如下:
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是跟踪卫星的信标,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利用单脉冲精密跟踪技术,实现卫星通信天线在移动载体上对卫星的精密跟踪。
因而主要的优点是跟踪精度高,不怕卫星漂移(由于受太阳和月亮引力的影响,静止卫星会在一个与地球赤道平台夹角不断变化的倾斜轨道上运行。
假设卫星轨道的东西位置保持不变,则从地球显道表面观察卫星的日漂移轨迹是一个对称于同步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8”字形)。
但由于该产品是利用单脉冲跟踪技术,而在此频段(Ku频段)天线波束很窄,因而天线可跟踪角度范围很小(一般只有±1°左右),一旦跟踪目标丢失(如进山洞、卫星信号被遮挡或车体因剧烈跳动等原因),重新捕获目标比较困难,有时甚至需要人工辅助才行。
该类型动中通系统为保证跟踪精度,复杂程度高,价格昂贵,目前主要应用军方市场,国内39所54所拥有此技术。
2.3 混合跟踪方式(差分GPS)
精确指向式跟踪系统具有不依赖外界信息、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是一种能够提供多种导航参数,完全自主的导航系统。
但它的精度随时间而变化,长时间工作会累积较大误差,这使惯性导航系统不宜作长时间导航。
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具有较高的导航精度,但由于运动载体的机动变化,常使接收机不易捕获和跟踪卫星的载波信号。
为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更有效全面地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动态性,现多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卫星定位与惯性测量相结合,推出了全新姿态方位差分GPS(混合跟踪方式)的“动中通”系统。
利用差分GPS跟踪系统的动中通惯性导航平台继承发扬了GPS导航和惯性测
量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使用国产高精度的闭环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以及改进组合导航与姿态测量算法,使产品的技术性能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该方式克服了单一器件的不足,充分发挥了GPS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无漂移、价格低和惯性产品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不需外部信号源就能自主工作等特点,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姿态方位测量精度、导航精度及实时跟踪对准性能。
由于采用GPS系统的导航精度为补偿,降低了系统的惯导精度要求,系统性价比大大优于传统指向至跟踪方式。
而且差分GPS系统精度主要根据GPS航向基线参数确定,当基线长度增加时,航向精度将成量级的增加,当基线长度为2m 时,航向精度可达0.1°,4m基线时为0.05°,当采用8m基线时,精度可达0.025°。
目前国内各大动中通天线生产厂家多采用此种技术,但此技术必须依赖GPS,如果GPS系统关闭,则天线无法使用。
3 动中通惯导比较
目前动中通天线使用的惯导主要分为光纤陀螺、激光陀螺,都是为动中通天线提供航向信息,这几种方式的区别是:
(1)进口光纤陀螺惯导:精度高、稳定性好,光纤陀螺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小于30000小时,是激光陀螺无故障工作时间的5倍以上;且无噪声、无漂移、系统锁定快,天线开机无需调试即可正常工作,非常适合于执行公安系统紧急任务的工作方式,是目前公安动中通系统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光纤陀螺结合差分GPS,不仅可以实现天线系统的盲对星功能,还可实现车辆的行进中对星功能;
(2)激光陀螺惯导:激光陀螺惯导相比于光纤的主要问题是在精度相同的对比情况下,可靠性较差(平均无故障时间短),其次是稳定性较差,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漂移,必须由技术人员进行标校。
对于公安系统长期需要执行突发任务,为保障通信,必须在执行任务前对陀螺惯导进行标校,该项缺陷难以保障公安系统执行任务时要求通信系统快速响应、及时开通的业务需求;其次,激光陀螺的开机之后噪声较大,尤其是公安系统的通信车,为了隐蔽的需要,通信系
统必须安装于密闭车厢内,激光陀螺的噪声对信车内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惯导系统对于动中通系统来说,主要是作为指北和姿态数据的一个器件,而动中通的整体性能比如天线的跟踪精度、指向精度主要由天线的跟踪系统的综合性能所决定。
在陀螺提供精度能保证使用的要求的情况下,动中通天线的跟踪算法、转台精度、伺服控制等主要设备一起,才能实现精确的动中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