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可以以以下方式描述:
1. 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1世纪):在这个时期,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狩猎和渔业为主,人们靠自然资源为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低。
2.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奴隶社会的兴起标志着劳动力的集中和初步的商品交换。
此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城市的出现,经济产出和贸易逐渐增长。
3.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农业为基础,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剥削关系得以形成。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4.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84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种植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海外贸易和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
5. 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时期(1911年-1949年):在这一时间段,中国经历了战争和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变和变
动。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现代经济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夏代的商国人就开始了经商行为,商国第七任君主王亥为中国商业始祖。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
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
3、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
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
越州是东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
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
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5、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经济是一个悠久而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自从早期的原始社会,到逐渐形成的农耕社会,再到商业经济的繁荣,中国经济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历程。
1. 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过着游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人与自然的互动。
2. 农耕社会时期:距今约8000年前,中国进入了农耕社会时期。
人们逐渐学会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农业生产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
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粮需求,还逐渐形成了农产品的交换。
3. 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贸易的大规模举行。
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人开始崭露头角,商业活动蓬勃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4. 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
宋代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人口增加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提高,使得农业产出大幅增加。
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元代是一个商业繁荣的时期,由于元朝政权的统一和安定,商人的活动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元代商业的发展使得城市经济繁荣起来,商业中心如开封、杭州、福州等地形成。
明清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明代的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加上广泛开发的矿产资源和手工业的兴盛,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清代的经济繁荣主要得益于海上贸易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使得中国的商品能够顺利输出到世界各地。
与此同时,传入中国的外来商品也刺激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和消费。
5. 近代改革和开放: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剧变的历史事件,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可以追溯至古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
在远古时期,中国的商业活动主要以手工业为主。
人们通过手工制作和交换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商业中心是商周时期的商朝都城,商业活动十分繁荣。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统一了中国。
统一的经济政策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兴起了许多手工业商业和商业中心。
特别是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商业交流,带动了中国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1年)
在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时期,中国的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手工业商业的中心逐渐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南方的江南地区,如杭州、苏州、金陵等地成为了繁荣的商业中心。
丝绸、瓷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商品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现在)
在近现代时期,中国经历了剧变和变革。
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商业发展使得传统的手工业商业面临着挑战和改变。
中国手工业商业逐渐向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地位逐渐下降。
总的来说,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不断变革和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为:商周时期:商业开始兴起,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和货币,商业主要由官府控制,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即"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私商逐渐成为商业主体,货币流通广泛,形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以及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水路和陆路商运都十分发达,出现了规模宏大的航船,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清时期:商业在城镇中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等,但闭关锁国政策对商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和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 •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 贸易。 •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 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 大港。 • (5)明清: •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 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
2、政府不再直接监管
知识拓展: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1、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 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2、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 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 业中心(市镇),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诗里有不少反映草市情景的句子, 如草市迎江货、草市多樵客
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 反映什么历史现象?
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西 市
东 市
两京诸市署:令 一人,从六品上, 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 器物,……凡市,以 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 刻,击钲三百声,而 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繁荣: 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市场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出现柜坊、飞钱 广州 —— 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 市舶使
① 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金融: 对外 贸易 繁荣
历史概念(结合“学思之窗”)
柜坊和飞钱出现的时代: 唐朝时 柜坊: 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 类似后世的汇票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有何作用: 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和演化。
这篇文章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包括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以及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夏朝时期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稻、黍等粮食作物,养殖牲畜,进行纺织和陶瓷制作等手工业活动。
商朝时期,商人开始出现,商业交易逐渐兴起,商人利用青铜器进行交换和贮藏财富。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秦朝时期,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制度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国家财政的发展。
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地区的贸易交流。
此外,汉武帝继续推动水利建设,修筑大运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后来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和发达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开放的市场和繁荣的贸易使得商品流通和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此外,唐朝还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种植技术和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
宋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南宋时期,金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金融机构,如钱庄和票号等,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衰退期。
明朝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和内乱,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明朝时期仍有一些重要的贸易活动和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强劲。
清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萧条和衰败的局面,封建专制制度和封闭政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自由发展。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1. 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如黄河和长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交通运输基地,为农业和贸易活动提供了条件。
2. 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1.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文献记载的朝代,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变。
商代的经济以农耕为主,秸秆纺织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此外,早期商代还出现了个别的手工业作坊和市场交易。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特点是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贸易的扩大。
由于汉朝实行属地萧条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与此同时,汉朝通过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国家的贸易,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国特产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流行。
4.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继续提高,新的农作物和农业工具被引入使用,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工业品和商品的生产规模显著扩大。
与此同时,城市化程度加深,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繁华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5.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公元1912年):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末尾阶段。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产量继续上升。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中国特产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中,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是其重要补充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演变,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迷人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
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 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 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
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 达到两百余种、城市多——北京和南京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向农村——商品经 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 的市镇蓬勃兴起)
·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
外交往)。
完
谢谢
▪ 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 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 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
▪ 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
▪ 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 邸店柜坊;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 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 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 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明朝
▪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 方面,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 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 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
宋元时期
▪ 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 ▪ 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 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
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 ▪ 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 ▪ 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 ▪ 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陈敏
先秦
▪ 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 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产品互相交流,在中 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 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 淄、赵国邯郸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 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南北朝
▪ 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 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 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 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Fra bibliotek隋唐时期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
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