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笔记: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吡啶类药物的分析 ⼀、结构和性质: 异烟肼 尼可刹⽶ ⼆、鉴别试验: 1、异烟肼的鉴别试验:2000版规定:加氨制硝酸银,产⽣⽓泡与⿊⾊混浊,管壁⽣成银镜。
(1)还原反应:酰肼基具有还原性,还原硝酸银中的ag 成单质银,肼基氧化成氮⽓。
(2)缩合反应:酰肼基和含羰基的试剂(芳醛)发⽣缩合反应。
与⾹草醛缩合、测熔点⽤于鉴别。
(3)沉淀反应:分⼦中吡啶环有碱性,可以和重⾦属盐类(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鉍钾)以及苦味酸形成沉淀。
2、尼可刹⽶鉴别试验: (1)戊烯⼆醛反应:属吡啶环的开环反应。
与溴化氰开环成戊烯⼆醛衍⽣物, (2)再与苯胺缩合, (3)成黄⾊希夫⽒碱。
异烟肼氧化为异烟酸后亦可发⽣类似反应。
(4)⽔解反应:与硫酸铜或硫氰酸铵 三、异烟肼中游离肼检查:薄层⾊谱法检查原料药和注射剂中的游离肼。
含量测定: 1、异烟肼的含量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2000采⽤溴酸钾法。
除原料药外,⽚剂、注射剂均⽤。
2、尼可刹⽶含量测定: (1)⾮⽔溶液滴定法(吡啶环具碱性):原料药测定 (2)紫外分光光度法:注射剂测定 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 ⼀、典型药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硫原⼦有还原性,遇氧化剂氧化。
盐酸异丙嗪 盐酸氯丙嗪 ⼆、鉴别试验: 1、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的特征吸收较强。
2、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可被硫酸、硝酸等氧化剂氧化呈⾊。
3、cl 的反应:因为盐酸盐。
三、含量测定: 1、⾮⽔溶液滴定法:原料药含量测定,氮原⼦碱性极弱 2、紫外分光光度法:注射剂均加有维⽣素c作抗氧剂,避开vc吸收峰。
苯骈⼆氮杂类药物的分析 ⼀、典型药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氯氮、地西泮环上氮原⼦具有碱性,和有机碱沉淀剂沉淀,⾮⽔溶液滴定法测含量,有氯原⼦取代,紫外吸收。
⼆、鉴别试验: (1)沉淀反应:两者氮原⼦具有碱性,酸性液中与碘化鉍钾沉淀。
(2)⽔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氯氮有此反应;地西泮⽆此反应 (3)硫酸——荧光反应: (4)紫外分光光度法[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5)氯元素的鉴别:燃烧破坏后测定 三、特殊杂质检查:地西泮检查去甲基安定,注射剂采⽤⾼效液相⾊谱法测定含量。
杂环类药物分析

- 234 - - - -
约420 378 285 840 860 140
硝苯地平
无水乙醇
333
LOGO
有关物质检查
一、异烟肼中肼的检查
异烟肼不稳定,游离肼即可能在原料中引入,又可能在贮藏过程中 降解-诱变剂和致癌物质 1、TLC 检查方法: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硫酸肼 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0.20mg(相当于游离肼 50μ 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 l 与对照溶液2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 (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备)上,以异丙醇-丙醇(3:2) 为展开 剂,展开后,晾干,喷以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15分钟后 检视。在供试品主斑点前方与硫酸肼斑点相应的位置上,不得显黄 色斑点。 --限度:0.02%。
ONa O N H NH2 + O O +3NaOH SO3H N O N H N O +Na2SO3+3H2O
N
红色
LOGO
主要化学性质与鉴别反应
吡啶环的特性:
N N O NH2 CHO CHOH N O CH3 + 2 CH3 N CH HN CH N CH3 CH3 CH3 CH3 O
吡啶环开环 \ 戊烯二醛反应(köning反应) 适用于α 、α ’位无取代的异烟肼、尼克刹米
LOGO
主要化学性质与鉴别反应
还原性:异烟肼吡啶环γ位被酰肼所取代,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
不同的氧化剂氧化,也可与某些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异烟肼与硝酸银-银镜反应
Chp2005:取本品约10mg,置试管中,加水2ml 溶解后,加氨 制硝酸银试液1ml ,即发生 气泡与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 成银镜。
《药物分析》课程课后答案

《药物分析》课程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D3.B4.C5.C6.C7.C8.B9.C 10.C11.C 12.A二、问答题(略)第二章药物的性状与鉴别试验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D6.B7.E8.B(二)多项选择题1.AE2.ABCDE3.ABDE二、问答题(略)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E2.E3.D4.A5.D6.E7.B8.D9.E 10.D11.E 12.A 13.C 14.B 15.B 16.B 17.C 18.D 19.E 20.D(二)配伍选择题1.D2.A3.B4.C5.E(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DE3.BCE4.AB5.B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0.1%2.2g3.2ml第四章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B5.C6.C7.B8.B9.D 10.C 11.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E3.AB4.ABCDE5.ABC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98.8%。
2.101.1%,符合规定。
第五章药物制剂检验技术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3.ABCE二、问答题(略)第六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A5.E(二)多项选择题1.AB2.ABD3.ABCD4.ACD5.AD二、问答题(略)第七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A5.D6.C7.C8.C9.C 10.A 11.B 12.C 13.D 14.D 15.B(二)多项选择题1.ABDE2.BCDE3.ACD4.ABC5.ABC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99.8%。
第八章胺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D5.D6.A7.E8.D9.A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CD4.ABCD5.ACD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02.8%,符合规定。
《有机化学》第九章

第九章
水溶液直接提取法不利于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
物碱提取,因此可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使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
进行生. 物碱提取。具有碱性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以盐的形式存在, 而弱碱性或中性生物碱则以不稳定的盐或游离碱的形式存在,故常
用0.5%~2%的乙酸、盐酸等为溶剂。
29 第二节 生物碱
二 、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二)醇类溶剂提取法
游离生物碱及其盐一般都能溶于甲醇和乙醇,因此用它 们作为生物碱的提取溶剂,应用较为普遍。甲醇的极性比乙 醇的极性大,对生物碱的溶解性比乙醇好,甲醇的沸点也比 乙醇低,但对视神经的毒性很大,所以除实验室有时将甲醇 作为生物碱提取溶剂外,多数用乙醇作为溶剂,有时也用稀 乙醇(60%~80%)作溶剂。通常采用醇提—酸水—碱化— 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反复进行。
N
-
N
CH3
33 第二节 生物碱
三 、 重要的生物碱
(三) 麻黄碱
第九章
麻黄碱俗称麻黄素,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用*标记),麻黄碱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糠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 于制造酚醛树脂、农药、医药(如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
O2N- O
O -CH=N-N-C = O
CH2-CH2
- -
-
呋喃唑酮(痢特灵)
19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四、 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 吡咯衍生物——叶绿素、血红素和维生素B12
第九章
20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第九章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知识目标】 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类。 掌握五元单杂环、六元单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几种重要的生物碱(麻黄素、烟碱、小檗碱、鸦片制剂)。 【技能目标】 掌握常见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干扰病毒装配
杂环类药物能够干扰病毒 装配,通过抑制病毒外壳 蛋白的组装,阻止病毒的 释放和扩散。
破坏病毒生命周期
杂环类药物能够破坏病毒 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从 而阻止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
杂环类药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 而减轻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细胞活性
杂环类药物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 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
心血管系统反应
如心悸、心律不齐、血压波动 等,可能与药物对心血管系统 的毒性作用有关。
血液系统反应
如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等,可能与药物对骨髓造
血功能的影响有关。
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避免超剂量或长期用药,注意药物的 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药物对各系统的影响,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生化分析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法、生物芯片 技术、生物传感器等。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 高灵敏度等优点,尤其适合于生物体内药物 浓度的测定,但制备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较 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04 杂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CHAPTER
抗肿瘤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杂环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 胞DNA和RNA的合成,阻止肿瘤 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菌
抗炎
一些杂环类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如磺胺嘧 啶、甲氧苄啶等,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一些杂环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如塞来昔 布、依托考昔等,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痛 风等疾病。
02 杂环类药物的合成方法
CHAPTER
化学合成法
总结词
化学合成法是杂环类药物最常用的合成方法,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将原料分子转化 为目标分子。
(完整版)药物分析简答题(部分来自历年)

1.简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药物时常用的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方法。
答:1)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2)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3)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5)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1)杂质对照品法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3)杂质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并用法4)对照药物法7.试述古蔡法测砷原理。
操作中为何要加碘化钾试液和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醋酸铅棉花起什么作用?答:1)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的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2)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的砷化氢的速度较三价砷慢,故反应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氢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进行,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
3)锌粒及供试品种可能含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液中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与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的色斑,干扰试验结果,故用醋酸铅棉花吸收硫化氢8.简述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可采用高低浓度对比法检查,何为高低浓度对比法?答:先配制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然后将供试品溶液按限量要求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对照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斑点定位。
供试品溶液所显示杂质斑点与自身稀释对照品溶液或系列浓度自身稀释对照溶液的相应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9.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答: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完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5.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第九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第九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选题相同知识点:药物结构、性质1.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是利用异烟肼的()。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水解性D. 酸性E. 碱性答案:B2.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的药物是()。
A. 甲硝唑B. 阿苯达唑C. 诺氟沙星D. 氯氮卓E. 异烟肼答案:C3.异烟肼常制成粉针剂,临用前配制是因为容易被()。
A.水解 B. 风化 C. 氧化 D. 还原 E. 化合答: A4.吩噻嗪类药物遇光易变色的主要原因()。
A. 吩噻嗪环具有氧化性B. 吩噻嗪环具有还原性C. 吩噻嗪环侧链具有还原性D. 吩噻嗪环侧链的碱性E. 吩噻嗪环具有水解性答案:B5.下列药物含有咪唑环的药物是()。
A. 甲硝唑B. 地西泮C. 异烟肼D. 氯丙嗪E. 氯氮桌答案:A6.下列药物属于喹诺酮类药物的是()。
A. 诺氟沙星B. 替硝唑C. 异烟肼D. 氯丙嗪E. 氯氮桌答案:A7.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是利用溴酸钾的()。
A. 碱性B. 还原性C. 水解性D. 酸性E. 氧化性答案:E8.苯并噻嗪类药物易被氧化,这是因为()。
A.低价态的硫元素 B. 环上N原子 C. 侧链脂肪胺D. 侧链上的卤素原子E. 苯环答案:A9.阿苯达唑灼烧后,产生气体,可使醋酸铅试液呈黑色,这是因为其结构中()。
A. 含杂环B. 有丙基C. 含丙硫基(硫元素)D. 含苯环E. 氮原子答: C10. 阿苯达唑在稀硫酸中遇加三硝基苯酚试液产生黄色沉淀,是因为本品含有()。
A. 硫原子B. 叔氨基(咪唑环)C. 酰胺结构D. 含苯环E. 氮原子答: B11. 异烟肼不具有的性质和反应是()。
A. 还原性B. 与芳醛缩合呈色反应C. 弱碱性D. 重氮化偶合反应E. 水解性答案:D相同知识点:鉴别试验12.能与氨制硝酸银试液反应发生气泡和黑色浑浊,并在管壁上生成银镜的药物是()。
A.甲硝唑 B. 阿苯达唑 C. 诺氟沙星 D. 异烟肼 E. 氯氮卓答案:D13.尼可刹米的鉴别可采用的反应是()。
第9章__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2.性质:
(1)碱性:吡啶环上氮原子具有叔胺性质, pKb=8.8(水中),非水滴定;
(2)异烟肼:酰肼基有强还原性, 与芳醛 缩合,氧化还原滴定或比色测定;
(3)尼可刹米:酰胺基在碱性下可水解,放 出NH(C2H5)2↑, 用于鉴别。
(4)VU吸收
二、鉴别试验 (一)吡啶环开环
适用于吡啶环的α、α’位未取代以及 β或γ位被羧基衍生物取代。 异烟肼 尼克刹米 硝苯地平
显色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黄)
判断:在供试品溶液主斑点前方与对照品溶液 主斑点相应的位置上,不得显黄色斑点。
20μg/ml ×10-3 限度%=
100mg/ml
×100%
• 四、含量测定 • 1、溴酸钾法( Ch.P 2010)注射用异烟肼
操作: 异烟 肼K B r3O 滴 定 /强 酸 中甲基橙指示终
第九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 环状有机化合物的碳环中含有非碳元素如: • O, S, N, 为杂环化合物。 • 本章主要讨论 • 吡啶类 • 吩噻嗪类 • 苯并二氮杂卓类
第一节 吡啶类药物
一、结构和性质 1. 结构:本类药物均有吡啶环
N
P y rid in e
吡啶
CO NHNH2
N 异烟肼
CON(C2H5)2 N
1. 戊烯二醛反应(吡啶类的特征反应)
尼可刹米
CNBr 苯胺
(Ch.P2010鉴别)
戊烯二醛衍生物
黄色
CONHNH2
KMnO4 (Br2)
N
[O]
COOH
同上条件
N
黄色→ 黄棕
CONHNH2
COONa
COOH
KMnO4
CNB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CONHNH2 3 N COOH 3 N
+ 2KBrO 3
+3N2+3H2O+2KBr
等当点:稍过量的Br2
BrO3 5Br 6H + 3Br2 3H 2O + 甲基橙
红→无
• 讨论:
a.缓缓滴定并充分振摇,防止局部 浓度过高终点提前; b.到终点后,补加一滴指示剂,如颜 色褪去即可,否则未到终点;
COOH
CHO CHOH
Ar
N
CH
CH
NH
Ar
2. 二硝基氯苯反应(Ch.P2010)
二硝基氯苯
蒸干
无水 △
残渣
甲醇
紫红色
二硝基氯苯反应
CONHNH2 NaOH N N Cl COONa N NO2 NO2 NO2 NaOH N CHOH NO2 NO2 COONa COONa
紫红色
NO2
异烟肼不经处理的反应:
Ch.P2010 地西泮的鉴别
三. 含量测定 1. 非水滴定法
2. HPLC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 1.特点: 80~90%反相色谱分离,最常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ODS)。 硅胶表面仅有25~50%硅醇基可与硅烷 化试剂作用,在分离极性化合物特别是碱性 药物和生物碱时,裸露的硅醇基和碱性药物 发生吸附或离子交换作用,而使色谱峰拖尾, 保留时间过长,甚至长期保留在色谱柱上。
1、非水碱量法: 吩噻嗪类药物母核上氮原子碱性极弱, 不能进行滴定,10位取代基上N原子为 碱性,可在非水介质中以高氯酸标准液, 以CV为指示剂。
2、铈量法: 原理: 适当pH下,用硫酸铈氧化吩噻 嗪进行测定 开始: 药物-e → 红色游离基 终点: 药物-2e → 红色消失 终点:红色→无色 自身指示剂 条件:稀硫酸
d.化学计量关系:3/2
T=0.01667×3/2×137.14=3.429mg/ml
• 2.非水滴定法: 利用吡啶环的碱性,进行非水 滴定(尼克刹米,Ch.P2010)
第二节 吩噻嗪类药物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1. 代表药物
6 7 8 9 10 5
S N R
4 3
2 1
R'
硫氮杂蒽母核
• R,R’取代基不同
NHCH3 N
1 5
CH3
9
C
2 3 4
O
3
N
1 5
C
2
CH2
Cl
8
CH2
Cl
7 6
C
N O
7 6
4
C
N
氯氮卓
地西泮
• 共同点:
(1)二氮杂卓环为七元环,环上氮原子 具有强碱性,苯基的取代使碱性降低, 可进行非水滴定法测定; (2)UV吸收,用于含量测定;
(3)环比较稳定,在强酸性下水解, 形成相应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可用 于鉴别和比色测定。(氯氮卓水解 生成芳伯胺基;地西泮水解生成芳 仲胺基和甘氨酸); (4)本类药物多为游离碱,不溶于 水,而溶于甲醇、乙醇和氯仿中。
• 二、鉴别
1、芳伯胺基反应: 氯氮卓水解生成芳伯胺基(重氮化偶合反 应)
2、茚三酮反应: 地西泮水解生成甘氨酸(茚三酮反应)
3 、硫酸荧光反应: 本类药物→加硫酸,在紫外灯下,呈荧光。
4. 分解产物的反应 本类药物是有机氯化合物,采用 氧瓶燃烧法破坏,生成HCl,用5% NaOH吸收,显氯化物反应。
2. 方法(以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为例 USP24) 取样V(≈100mg)
0.1mol/L
500ml
10ml
H2O NH3 T.S
乙醚4次/25ml
乙醚液
0.1mol/L HCl
4次/25ml
250ml
标示量%=
CS×D V ×标示量
×100%
• 第五节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分析
一. 结构分析
9 8
显色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黄) 判断:在供试品溶液主斑点前方与对照品溶液 主斑点相应的位置上,不得显黄色斑点。 20μg/ml ×10-3 ×100% 限度%= 100mg/ml
• 四、含量测定 • 1、溴酸钾法( Ch.P 2010)注射用异烟肼
操作: 异烟肼 KBrO 滴定 / 强酸中甲基橙指示终点
1. 与HgCl2的反应 异烟肼
尼克刹米 2. 与CuSO4反应 尼克刹米
HgCl2
白色↓
(Ch.P2010鉴别)
CuSO4 NH4SCN
草绿色↓
• (四). 分解产物的反应
无水NaCO3或 尼克刹米、异烟肼 Ca(OH) 共热 2
吡啶臭味
尼克刹米
NaOH
加热
二乙胺臭味
(Ch.P2010鉴别)
红色石蕊试纸
异烟肼
尼克刹米 硝苯地平
1. 戊烯二醛反应(吡啶类的特征反应) 尼可刹米
(Ch.P2010鉴别)
CNBr 苯胺
戊烯二醛衍生物
黄色
CONHNH2
COOH
同上条件
KMnO4 ( Br2 )
N
[O]
N
黄色→ 黄棕
CONHNH2 KMnO4 或Br 2 N
COONa CNBr 溴化氰 N
COOH
N Br CN COOH 2Ar-NH 2
• 2. 显色反应:
(1)
母核 呈色(樱红 红色)
氧化剂
氧化剂:H2SO4、HNO3、FeCl3、H2O2
(2)
环上的S 呈色
FeCl3或PdCl2
(癸氟奋乃静的鉴别。可用于比色测定)
三. 含量测定
1. 非水滴定法
2. 钯离子比色法
3. 氧化还原法(铈量法) 4. 紫外分光光度法
R
-(CH2)3N(CH3)2 R’ -H 盐类 HCl 药名 盐酸丙嗪
-(CH2)3N(CH3)2
CH2CH(CH3)N(CH3)2
-Cl
-H
HCl
HCl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2. 特点与性质 1) 硫氮杂蒽母核
2) UV吸收:具有共轭体系,S未被氧化
三个峰(205、254、300nm);
3) S原子二价,可被氧化;与氧化剂(硫酸、 硝酸、三氯化铁及过氧化氢等)呈色。
10ml
标示量:1ml:10mg
100ml
注射剂 标示量% = 每ml药液含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量
标示量
A×D
×100%
标示量%=
E
1% 1cm
×100×V取×标示量
×
100%
2. 萃取后UV法
E 1% 法 ) 例: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1cm
盐酸氯丙嗪
NH3
HCl 乙醚 提取液 提取 萃取
除掉Vc
萃取液 λ=254nm 测定A
(Ch.P2010鉴别)
异烟肼+香草醛
异烟腙(黄色结晶) 测定mp
水杨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CONHNH2
CHO
CONHN
CH
+ N OH OCH3 N OH OCH3
黄色
(三)形成沉淀的反应
本类药物具有叔胺性质,可与重金 属盐类(氯化汞、碘化铋钾、硫酸铜等 试液)和碘试液等生物碱沉淀剂形成沉 淀。
• 解决方法:
• 1、加扫尾剂法:以十八烷基硅烷 (ODS)键合的硅胶为固定相,在流 动相中加入扫尾剂,以抑制或掩蔽固 定相表面的游离硅醇基的活性。最常 用的扫尾剂是三乙胺(TEA)。 • 2、离子对色谱
吡啶
2.性质:
(1)碱性:吡啶环上氮原子具有叔胺性质, pKb=8.8(水中),非水滴定; (2)异烟肼:酰肼基有强还原性, 与芳醛 缩合,氧化还原滴定或比色测定;
(3)尼可刹米:酰胺基在碱性下可水解,放
出NH(C2H5)2↑, 用于鉴别。 (4)VU吸收
二、鉴别试验 (一)吡啶环开环
适用于吡啶环的α、α’位未取代以及 β或γ位被羧基衍生物取代。
优点:
(1)赋形剂不干扰,复方制剂中咖啡因、 苯丙胺、可待因、巴比妥类药物等不干 扰测定。 (2)反应为一价还原(Ce4+→Ce3+),对 环上取代基无作用;mol比:1:2 (3)用于原料药,也可用于制剂分析。
3、钯离子比色法:
原理: 吩噻嗪类药物可与一些金属离子 (如Pd2+)在适当pH值的溶液中形成 有色的络合物,借以进行比色测定。
蓝
三、特殊杂质检查
异烟肼中杂质→游离肼(致癌物) TLC法(杂质对照品法) 来源 a. 原料未反应完全 b. 降解产生游离肼 NH2NH2
供试液:100mg/ml → 点5μl 对照液: ( NH2)2H2SO4配制(≈ ( NH2)2 20μg/ml )→ 点5μl 异烟肼与硫酸肼混合液 系统适用性
NO2 CONHNH2 NO2 Cl NO2 N CONHNH NO2
+
N
碱性溶液 红棕色
(二). 酰肼基团的反应
1. 还原反应: (Ch.P2010鉴别)
CONHNH2
氨制
N
AgNO3 N2
+
Ag
Ag+被还原生成Ag,产生黑色浑浊,在干净 的试管壁发生银-镜反应,气泡有氮气生成。
2. 缩和反应
盐酸氯丙嗪
• 3. 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用于校正样品中氧化产物对测定影响 • 氯丙嗪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4nm,其氧化产物 在此波长也有吸收,同时在277nm处氧化产物 也有吸收,且其吸收度与在254nm处吸收度相 等,而氯丙嗪在此波长处无吸收.
A 254(s) A 254(c) A 254(o) A 277(s) A 277(c) A 277(o) A 277(c) 0 又 A 254(o)=A 277(o) A (S)=A 254(s)-A 277(s)=A 254(c) 同理得:A ( R ) A (S) A ( R ) CS 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