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桥的设计
固定桥连接体设计要求

固定桥连接体设计要求
固定桥连接体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强度:固定桥连接体需要能够承受横向和纵向的力,并保持稳定。
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体的结构强度,确保其能够承受任何可能的负载和应力。
2. 安全性:连接体需要能够保证连接的牢固性,防止任何意外松动或断裂。
同时,设计应考虑到使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振动、冲击或其他负荷情况,以确保连接体的安全性。
3. 耐久性:固定桥连接体应具有长久耐用的特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不受损坏或疲劳。
材料选择、设计结构、表面处理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到耐久性的要求。
4. 精度和稳定性:连接体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保证固定桥连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连接体的加工精度、装配要求,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等因素。
5. 接触面平整度:连接体的接触面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确保连接面之间的接触紧密,提供最大的接触面积和力传递效果。
6. 维修和更换性:连接体的设计应方便日常维护和更换,以便在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新。
7. 适应性:连接体在设计时应考虑到适应各种工艺和材料要求,例如焊接、铆接、螺纹等方式的连接。
8. 经济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连接体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成本低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固定桥连接体设计要求

固定桥连接体设计要求【最新版】目录1.固定桥连接体的概念和重要性2.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要求3.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原则4.固定桥连接体的临床应用5.固定桥连接体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固定桥连接体是固定桥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连接缺失牙与周围健康牙齿,承担着承受咀嚼压力的重要任务。
因此,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对于固定桥修复效果及患者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固定桥连接体的概念和重要性固定桥连接体是固定桥的支撑结构,负责将缺失牙与周围健康牙齿连接在一起,使固定桥能够承受咀嚼压力。
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固定桥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耐用性。
二、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要求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固定连接体应位于基牙的近中或远中面的接触区,其面积不应小于4mm。
2.连接体四周外形应圆钝和高度抛光,应形成正常的唇颊、舌外展隙以及邻间隙,切忌将连接体占据整个邻间隙或压迫牙龈,妨碍自洁作用。
三、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原则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固定桥的稳定性:连接体应能够稳定地连接缺失牙与周围健康牙齿,防止固定桥在咀嚼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松动。
2.考虑舒适性:连接体应设计得足够小,以免影响患者口腔舒适度。
同时,连接体周围的外形应圆钝和高度抛光,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3.保障口腔卫生:连接体设计应便于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避免成为口腔疾病的诱因。
四、固定桥连接体的临床应用固定桥连接体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例如,对于缺失牙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双端固定桥连接体,以提高固定桥的稳定性;对于牙列缺失的患者,可采用活动连接体,以便于患者进行口腔清洁。
五、固定桥连接体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定桥连接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固定桥连接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设计,以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口腔健康需求。
同时,新型生物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研发出更加舒适、耐用的固定桥连接体。
总之,固定桥连接体在口腔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牙列缺损的固桥简化设计示例

的固位、
为基牙的双端固
• 如果患者的抬力大,6e的条件差,应设
计以56er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2014-10-23 32
三个牙或多个牙缺失
• jkzx缺失
• 如缺隙不大,hc的固位、支持条件好, 可设计以hc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hj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33
三个牙或多个牙缺失
–可设计成以124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1 3 24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12
45 •4
单个牙缺失
缺失或 缺失
5
– 一般设计以35或46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3 5
2014-10-23
4 6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13
单个牙缺失
•6缺失
–可设计成以57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 如果7近中倾斜移位,可设计半固定 桥。
两个牙的间隔缺失
• 下颌24缺失
• 常可设计以135为基牙的复合固定桥。
12 345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26
两个牙的间隔缺失
• 下颌46缺失
• 常可设计以357为基牙的复合固定桥。
4 6 3 5 7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27
三个牙或多个牙缺失
5 67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14
单个牙缺失
•7缺失
– 如果8的牙冠体积尚可
•68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678 56
15
– 更多的时候设计以56为双基牙的单端 固定桥,
• 需要减小颊舌径, • 游离缺失再减近远中径。 2014-10-23 天津医科大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
不同类型的牙体缺损的固定桥设计

设计类型
1、双端固定桥支持的合力较大,两端 基牙承受合力较均匀,对牙周健康有 利。如果无特殊情况,应尽量采用双 端固定桥。 2、由于固定桥共同就位道的获得存在 不同的难度,单端固定桥受力时,基 牙受到较大的扭力,不利于基牙牙周 健康,故应慎重选用单端固定桥设计, 能够采用短固定桥时,尽量不要设计 较复杂的长固定桥。 3、种植修复的应用,使不少牙列游离 缺损患者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固定修复。
2、21|缺失:常设计31|为基牙的 双端固定桥。
3、32|缺失:上颌41|1或541|1为 基牙的双端固定桥。下颌设计 41|1双端固定桥。
4、 43|缺失:可以设计521|为基牙的双 端固定桥。 5、 54|缺失:上颌如3|的的牙冠条件较 好,可设计63|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下颌设计632|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 6、65|缺失:设计743|为基牙的双端固 定桥。 7、 76|缺失:如果8|的条件差或者缺失, 均不宜设计固定桥修复。即使8|能够做 基牙,458|为基牙修复67|的固定桥在 支持和固位方面还不能达到要求,不宜 采用。
2020/3/24
6、7|缺失如果8|存在,8|牙冠形态 比较正常,可设计86|做基牙的双端 固定桥。如8|缺失或体积过小,牙 冠短,也可考虑设计65|为基牙的单 端双基牙固定桥。此设计必须缩小 7|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减小固定 桥在承受合力时的杠杆力作用,恢 复缺失牙的部分咀嚼功能,可防止 对颌牙伸长。但在作7|缺失的单端 固定桥修复时,必须慎重。
2020/3/24隔缺失,可选用53|为 基牙的复合固定桥,或者设计以 531|为基牙的复合固定桥,3为中 间基牙,能分担两端基牙的负荷。
2、52|缺失,最好设计以64|为基牙和以 31|为基牙的两端固定桥;也可以设计 346为基牙的复合固定桥。而后者的设计 比较理想,从牙周膜面积计算来看,基 牙的牙周膜面积总和明显大于缺失牙的 牙周膜面积总和,有足够的支持合力的 能力,同时从保护牙体组织角度,减少 1|作基牙。在制作固定桥时,可将34|作 固定连接和6|形成双端固定桥修复5|, 2|缺失以34|的固位体作基牙形成单端固 定桥。
第四节固定桥的固位与稳定

1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有相对
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就产生彼 此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就称为滑动摩擦力。
与两物体间所受的正压力成正比 与两接触体材料的性质及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固位形的几何形态,轴壁越接
近平行,摩擦力越大。
影响固定义齿固位的因素:
1 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 1)颊舌向运动 2) 近远中向运动 3)垂直向力
2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
影 响 固 定 桥 固 位 的 因 素:
(一)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双端固定桥为 例)
1、颊舌向运动
均衡受力时固定桥的支点线: 两基牙根尖1/3与根中1/3交界的连线上。
不均衡外力时固定桥的支点线: 该牙根尖1/3与根中1/3交界的连线上。
第四节固定桥的固 位与稳定
掌 握 内 容:
固定桥的固位
固定桥的稳定
固位力 稳定
固位力:固定桥固定在患牙上,不致因咀嚼外力而
致移位、脱落,这种抵御脱落的力称固位力。
稳定性:当固定桥处于平衡状态时,如果受到外力,
固定桥最终仍能保持平衡状态而不发生摆动 和翘动。
一、固 定 桥 的 固 位
固 位 原 理: 1 摩擦力 2 约束力 3 粘结力
病例2 临床检查 :12较弱、21健康 缺隙大
设计基牙 :13、12、21
2、12缺失
病例1 临床检查:12区咬合紧、合力大;13、 11健康
基牙设计:13、11 病例2 临床检查:12区深覆盖、间隙小、下颌
前牙为活动义齿、13牙根健康 基牙设计:13(做单端固定桥)
3、13缺失
病例1: 临床检查:14、12、11健康 基牙设计:14、12、11
《固定桥》ppt课件

各种义齿的稳定性:
1 双端固定桥稳定性好 2 各基牙形成的支点线呈四边形者稳定性好 3 单端固定桥稳定性差,应增加基牙 4 前牙区固定桥稳定性差,尤其是牙弓突度大者
,应增加基牙。 5 试戴时义齿不能有翘动,否则重做。
(栓体-栓道式连接)
二、半固定桥
P
P
F
F
半固定桥受垂直力的反应 (1)桥体受力 (2)固定连接端受力
F:支点 P:牙合力
二、半固定桥
特点:
一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 活动连接体在桥体部分制成栓体,将嵌合于基牙 固位体的栓道内
两端基牙所承受的应力不均匀
适应症: 适用于基牙倾斜度大,难以求得共同就位道的
基本正常,有正常的he龈距离;对颌牙无伸长, 邻牙无倾斜。
若缺牙过久,引起he关系紊乱,邻牙倾斜、对颌 伸长形成牙尖锁结,则不选做。
缺隙he龈距过小,固位体、桥体、连接体无足 够的厚度和强度,无法承受 力, 则不选做。
重度深覆he不选。
五、缺牙区牙槽嵴:
(一)伤口愈合:一般在拔牙后3个月,待 创口完全愈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后才制作 固定桥。
牙接触或无邻牙接触,形成完全游离端
受力后,产生杠杆作用,易引起牙周组织创伤性损 害或固位体松脱
适应症:适用于缺牙间隙小,承受牙合力不大,而基牙又有
足够的支持力和固位力
四、复合固定桥
定义: 由2种或2种以上的简单固定桥组合而成的一个功能
整体
四、复合固定桥
定义: 由2种或2种以上的简单固定桥组合而成的一
1、固定桥通过固位体粘固在基牙上,基牙 与人工牙是一个功能整体 2、患者不能自行取戴,应具有良好的自洁 性和可清洁性 3、进行修理或治疗时,需要将固定桥摘除 4、戴用时真实、自然、舒适、方便 5、对桥基牙的牙体组织切割量较大
口腔修复学:固定桥的临床操作步骤、制作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二、暂时冠桥作用
• 保护作用 • 自洁作用 • 维持与稳定作用:HE接触、邻接、牙弓突度。 • 恢复一定功能 • 诊断信息作用
三、暂时冠分类
• 金属和非金属
四、暂时冠桥制作
• 预成的成品冠 • 个别制作
– 直接法 – 间接法 – 间接直接法
五、暂时修复体的粘固
• 有一定牢度 • 去冠方便 • 粘固剂护髓
牙体牙髓 牙周治疗
修复类型
力学性能
近期效果
医嘱
软硬组织 手术
细节设计
美学性能
远期效果
随访
第五节 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
• 一、修复前的检查 • 二、修复前的医患交流及修复方案的制定 • 三、椅旁操作
三、椅旁操作
• (一)清洁口腔 • (二)比色 • (三)排龈 • (四)基牙的牙体预备 • (五)印模制取 • (六)记录HE关系 • (七)牙体预备后的基牙保护及临时修复体 • (八)试戴与粘结
– 连接体位置靠舌侧
(七)制作金属基底桥架
• 1、金属基底桥架蜡型要求
– 固位体外形同PFM冠
(七)制作金属基底桥架
• 1、金属基底桥架蜡型要求
– 桥体外形取决于美观性、发音、HE面形 态及基底面形态的恢复等。
• 2、瓷层覆盖桥体类型
• 全瓷覆盖
– 除舌侧颈环外均为瓷覆盖
• 2、瓷层覆盖桥体类型
3、记录HE位关系
一、金属烤瓷固定桥
• 制作步骤
4、比色
一、金属烤瓷固定桥
• 制作步骤
5、制作、粘固暂时固定桥
一、金属烤瓷固定桥
• 制作步骤
6、灌模型、制作可卸代型、上HE架
一、金属烤瓷固定桥
• 制作步骤
简述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固定桥是指用于替代缺失的牙齿的人工牙齿。
在固定桥中,固位体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被安装在天然牙齿或种植体上,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持牙齿间的空隙。
本文将简要介绍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
我们将探讨定义与背景、基本要素和参数以及设计考虑因素等方面内容,同时还将探讨具体的设计步骤,并通过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来加深理解。
最后,我们将总结讨论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简述固位体设计的具体步骤、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以及结论。
通过这样清晰的结构,读者可以逐步了解并深入探讨各个方面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并提供设计步骤和实例分析。
通过此文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固位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过程,并为实际应用中的固定桥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和探索,以推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
2. 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2.1 定义与背景固定桥中的固位体是指用于连接牙齿与人工修复体的组件,其设计对于牙齿修复的稳固性和成功度至关重要。
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确定适当的基本要素和参数,并考虑多方面因素。
2.2 基本要素和参数在进行固位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基本要素和参数:- 根据修复方案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金属、陶瓷或其他可靠材料。
- 准确诊断:进行精确的口腔检查,了解患者口腔状况、相邻牙齿情况和周围组织健康状况。
- 牙齿形态学:根据缺失部位及相关牙齿的形态、大小等特点,确定合适的固位体形式。
- 固位体形式选择:常见的固位体形式有卡环、锁紧螺丝和剪刀状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形式。
- 良好组织回缩和止血措施:牙龈回缩和止血对于固位体的精确安装至关重要。
- 牙位测量:通过准确的牙位测量确定合适的固位体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的基牙的位置:
在比较脆弱的桥基牙侧加添基牙,达到 分散合力,使两端基牙所承受的合力接 近平衡
固位体的设计
#
固位体的设计 —— 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
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具有固定义齿所需的共同就位道
1. 2.
3.
4.
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
保护牙体、牙髓、牙周组织健康,预防病变 的发生 固位体边缘密合度符合要求 固位体外形恢复良好
※
减轻桥体合力的措施
适当减小桥体合面颊舌径
适当减小桥体合面的牙尖斜度
增加桥体合面的食物排溢道
均匀分布合力
桥体的龈面 ——
设计时应注意:
1. 固定修复的时间
桥体与缺牙区牙槽嵴粘膜相
接触或与其面对的部分
2. 桥体龈面形式的选择
改良鞍式有利于自洁;悬空式便于清洗 - 图
3. 桥体龈面与牙槽嵴粘膜接触适当
3. 4.
5.
6. 7. 8.
修复基牙的缺损,改正畸形
保护基牙,防止折裂 固位体边缘的设计 美观对固位体的要求(材料)
桥体的设计
—— 桥体应具备的条件
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 自洁作用良好 理化性能
#特点 #适用范围
根据桥体所用材料分类
金属桥体
牙髓的情况
尽量选用活髓牙 无髓牙为基牙,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 牙周组织健康。 固位体设计(无髓牙)应保护牙尖,预防 牙折 合力大,全身健康情况差者不宜选用无髓 牙作基牙
# 基牙的选择 —— 选择基牙的条件
牙周情况
牙龈健康、牙周组织无病理改变
牙周膜面积越大,支持合力越大 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松动Ⅱ°以上不应 选作基牙 牙槽骨结构正常,牙槽突吸收不超过根长1/3
桥体邻间隙形态
前牙缺隙大于同名牙: – 轻者:
①加大桥体牙唇面突度 扩大邻间隙 ②制作轴向发育沟、纹
– 重者:酌情加添一个小牙
前牙缺隙小于同名牙:
– – – – 磨除基牙近缺隙面牙体组织 减小桥体牙唇面突度 制作近远中向横沟、纹 排牙时将桥体牙适当扭转或 与邻牙重叠
双尖牙缺隙大于同名牙
– 将桥体牙颊面的颊嵴向近中 移动,近中面至颊嵴间的宽 度A’与第一双尖牙的相应宽 度A相等
双尖牙缺隙小于同名牙
– 将桥体牙颊面的颊嵴向远中 移动,使颊嵴近中颊面的宽 度A’与第一双尖牙的相应宽 度A相等
桥体唇侧颈缘及突度
前牙桥体
唇面颈缘线 位置
桥体的强度 ——
桥体的抗弯(抗挠)强度
桥体的强度 ——
# 基牙的选择 —— 基牙数量的确定
以两种原则为参考
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的数量
——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大 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
以合力比值决定基牙的数量 ——桥基牙合力比值总和的两倍应等于 或大于各桥基牙及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
#
基牙的选择 —— 增加基牙的位置
增加基牙的目的:
1. 选用足够机械强度的材料 2. 适当增加桥体金属合面的厚度 3. 金属烤瓷桥体的金属底层应制作适当 4. 适当减轻合力 5. 设置增力桥架
# 固位体的设计 —— 固位体的类型
3. 根内固位体 —— 桩冠
特点:固位力较强,适用于牙冠大部分缺损、牙冠 变色、牙髓病变已完善治疗者
桩核-冠外固位体
# 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2.
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 固位体固位力的大小应与合力的大小、桥体的跨度和 桥体的曲度相适应 基牙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固位体间应有共同就位道(倾斜基牙的固位体设计)
非金属桥体
金属与非金属联合桥体
—— 桥体的类型
#特点 #适用范围
根据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粘膜接触关系分类
接触式桥体 悬空式桥体
※
卫生桥 sanitary bridge
接触式 桥体
减缓牙槽嵴吸收,美观
悬空式 桥体
★ 间隙大小与材料选择
接触式桥体:
按其龈面与牙槽嵴粘膜的接触形式分为 1. 鞍式 2. 改良鞍式 3. 单侧接触式 4. 船底式
影响桥体挠曲变形的因素
1. 合力大小 —— 主要原因 2. 桥体金属合面的厚度与长度(图) 3. 材料的机械强度
4. 桥体的结构形态
# 桥体合面金属的厚度及长度与挠曲的关系
# 桥体的结构形态
桥体截面形态近似工字形、T字 形、拱形者,其抗弯曲强度的能力明 显优于平面形者
提高桥体抗挠变形的措施
5. 6.
# 固位体的设计 —— 固位体的类型
1. 冠外固位体 —— 部分冠、全冠
特点:是固定义齿最理想的一种固位体
部分冠常用作前牙固位体、全冠适用于对固 位要求高和基牙有缺损的固定桥修复
¾冠固位体
全冠固位体
# 固位体的设计 —— 固位体的类型
2. 冠内固位体 —— 嵌体
特点:固位作用较差,边缘线长,易继发龋
固定桥的设计
固定桥的设计
# # # # #
基牙的选择 固位体的设计 桥体的设计
连接体的设计
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桥设计
基牙的选择
#
基牙的选择 —— 选择基牙的条件
理想的桥基牙:
牙冠高大,形态与组织结构正常
牙根长,粗壮,多 以活髓为理想 牙周组织健康 位置正常,咬合关系良好
—— 桥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桥体的合面 桥体的龈面 桥体的轴面 桥体的强度
桥体的合面 —— 功能面
功能面:上前牙切嵴、舌面
下前牙切嵴,后牙合面
设计时注意: 1. 必须正确恢复缺失牙合面外形及合关系 2. 桥体所能恢复合力的大小必须与基牙的健康 情况、基牙的数目和固位体所能获得的固位 力和抗力的条件相适应
# 基牙的选择 —— 选择基牙的条件
牙体情况
临床牙冠的高度,大小应与负荷力成比 例,与牙根长短成比例
龋病先作充填
严重磨耗的牙,如能取得足够的固位形, 保持牙髓健康者,仍可选用 钙化不良的牙,抗力固位差不能选用 基牙倾斜度不宜超过24°~30 °
# 基牙的选择 —— 选择基牙的条件
既无间隙,又不过紧压迫粘膜
4. 桥体龈面高度光滑
5. 桥体龈面材料的选择
瓷最好,金属次之,塑料较差
桥体的轴面 ——
桥体唇(颊)面、舌(腭)面
要求
设计中应注意:
1. 恢复正常的生理突度
2. 形成合理的邻间隙(图)
3. 桥体的大小、形态、色泽及位置与同名牙对称, 与邻牙协调(图) 4. 前牙桥体唇面颈缘线位置应与邻牙相协调(图) 5. 避免暴露金属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