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检阅课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课件(共10张PPT)

2020/9/26
俱拄伍洪纠博 鸦截默局棒席
羡慕禁众
波兰 博士 俱乐部 鸦雀无声 检阅 队伍 主席台 情不自禁 沉默 棘手 博莱克 人山人海 局面 真棒 检阅台 彩旗飘扬 羡慕 截肢 拄拐 成千上万 观众 纠正 洪亮 商定
?克而自后信一、个自指强
,从哪 ,
从哪儿知道儿?童队员善待别人
拓展讨论
❖5、观众看到这一队伍后会 议论些什么呢?
❖ “这些小伙子真棒!” 长时间的掌声淹 ❖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可以看出观众对
他们称赞不己。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
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 四、“这个小伙子真棒!”中的“这个小
伙子”指的是 博莱克 。“ 这些小伙子真
棒!”中的“这些小伙子”又指的是
。这儿两童句队话员中哪些称赞是相同的:
读第2—6自然段。 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 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 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 事?
❖ 填空
❖ 俱乐部里讨论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一
问题时,一共有 4 种意见,分别是
❖ 劝他不去
;
❖ 把他放在队尾 ;
❖ 把他藏在队伍中间
;
❖ 把他放在队伍第一排 。
❖ 你赞成 。
,因为
❖ 3、当检阅轮到儿童队员时,观众的表 情是 惊讶 。从 “这个小伙子真棒!”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4-优质课件

英宗提供物质、资金支持,让司马 光自己选择助手和自由借阅皇家藏书。 司马光选用了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作 主要助手,由儿子司马康总任检阅文字 之责。刘氏等3人对史学都有很深的造诣 ,是司马光志同道合的晚辈,负责搜集 资料。刘恕负责三国到隋,刘攽负责周 、秦、两汉,范祖禹负责唐、五代。
资 治 通 鉴
司马光和 《资治通鉴》
学习内容
一、司马光生平 二、 《资治通鉴》
(一)《资治通鉴》的编撰经过 (二)《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三)《资治通鉴》体例、价值和缺点 (四)与《资治通鉴》有关的著作
一、司马光生平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 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生 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 宗元祐元年(1086年)。他出身于官僚 家庭,年少时就表现出过人之处,有司 马光砸缸的故事。他20岁就考中进士。
较为晚起的纪传体同时具有以时 间、事类和人物为纲的特点,成为综 合的体裁,较之编年体优点多,因而 逐渐取得正史的地位。而编年体则退 居于正史的辅助地位。自唐代以官修 正史定为制度后,以编年体著书者已 寥寥无几。
唐朝以后,全国统一的时间较长, 编写通史成为更多人的要求。于是在唐 代中叶,杜佑首先写成了《通典》200卷, 出现了第一部以事类为中心的通史著作。 北宋中期,司马光写成《资治通鉴》一 书,出现了第一部以时间为中心的通史 著作。《资治通鉴》写成后,不仅恢复 了编年体史籍体裁在历史上的地位,而 且促进了其他史籍体裁的发展,
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守旧派 官僚纷纷表示反对,司马光作为守旧 派领袖(旧党首领),以判西京御史 台的名义(判,出任地方官),退居 洛阳十五年,一心编著《资冶通鉴》 。宋神宗死后,哲宗继位,哲宗支持 守旧派,迎司马光回朝任宰相,但不 久司马光去世。二、《 Nhomakorabea治通鉴》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三、一战的影响
1.削弱了 帝国主义 和 殖民主义 力量,动摇了 欧洲 的世界优势; 2.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的民族觉醒; 3. 美国的参战 和 俄国十月革命 ,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反对战争 、 要求和平 的运动日益高涨。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
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
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
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
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100
90
80 70
67 66
60
55
50
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1925年)
1913 1920 1925
世界
100 93.6 121.6
欧洲
100 77.3 103.5
40
俄国
100 12.8 70.1
30 20
美国
100 122.2 148.0
二、一战的进程
(一)爆发标志:1914.7.28,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相继参战。 (二)一战性质 (三)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德国VS英法
西线
决定 战场
德奥联军VS俄军
南线
奥军VS俄军和塞尔维亚军
思考:战争开始双方 都抱着什么心态?
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
德皇威廉二世对士兵 说道:“叶落之前你 们就能返回故乡。”
二、一战的进程
法国元帅福煦与德国代表 签订停战协定
检阅课件

这些小伙子真棒!
劝他不去 ?
要不把他放在队尾 ?
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见 ?
可是跟他怎么说呢 ?
谁去跟他说?
劝他不去 , 会(
把他放在队尾 ,会(
) )
把他藏在队伍中见 , 会(
)
博莱克会怎么想?
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些观众真棒!
1、博莱克回到家里,激动的心情 仍然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 中 这样写道………
俱 博 鸦 截 伍 默 局 棒 羡 慕 禁 席 众 纠
截肢
队伍 俱乐部 主席台
沉默
局面
羡慕
观众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 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 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 这个小伙子真棒! 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 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 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2、如果你是一名儿童队员也 可以是波兰总统,你想说些 什么?
让团队精神放射异彩──三年级下册检阅教学案例分析

让团队精神放射异彩──三年级下册《检阅》教学案例分析备课参考让团队精神放射异彩──《检阅》教学案例分析内蒙古根河市得耳布尔小学常丽案例主题:《检阅》一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
阅读文本时,我仔细研究了课文的人文性,因为只有找准了课文的基点,教学中才能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何确定文本的人文性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之一。
这篇课文对文本意义的领悟可以是把握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
但显然这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解读。
要升华检阅的价值,预测达到的效果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队列队形的检阅,也是一次人性的检阅,更是一次人生的检阅。
这似乎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难以理解。
研究中我发现了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
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
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
于是,我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
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也许博莱克不愿意参加。
大家的做法也会让人理解成这是博莱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那就是:别人强加给我,要我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有同意的权力,也同样有拒绝的权力。
到这里,对残疾人的尊重就不只局限于给他和正常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了,还在于尊重他的思想,尊重他的选择。
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
但经过再三思考,最终我把文本的落脚点放在了对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的体会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心灵的感悟上。
案例描述:《检阅》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7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件)

庄严、隆重
9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 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 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 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0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声势浩大 夸张
5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无比爱戴
反复
7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检阅部队
12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
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炮兵一个师, 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 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 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 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 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 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 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 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检阅》课件.ppt(改)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博莱克说些 什么?
• • • 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博莱克,你…… 博莱克,你真棒!你不怕风吹雨打,不怕烈日当 空,像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一样参加艰苦的训练,表 现得这样出色!你是最棒的小伙子! • 博莱克,你真幸福!你得到了所有儿童队员的 支持和帮助,作为儿童队的一员,你难道不觉得自 豪吗?你们的儿童队,是最出色的儿童队!
波兰共和国,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 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 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 面积109.7平方公里。主要语言为波兰语。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俱、拄”等生字,正确读写 “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14 检 阅 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 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 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 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 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 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 莱克怎么办?”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 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拄拐
鸦雀无声
羡慕
纠正
禁 jīn
情不自禁
波兰 检阅 沉默 局面 羡慕 观众
博士 队伍 棘手 真棒 截肢 纠正
俱乐部 主席台 博莱克 检阅台 拄拐 洪亮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人山人海 彩旗飘扬 成千上万 商定
读 读 写 写
博物馆 棒极了 主席台 检阅
挑选
局面 隆重
商定
观众 街道
鸦雀无声
截肢 淹没
沉默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2.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导致各国之间矛盾激化,要求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根源)
3.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疯 狂扩军备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5.巴尔干半岛大国博弈成为火药桶
6.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导火线
教学重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1
导 入
影观 响看 有视 哪频 些,
思 考 一 战 爆 发 的 原 因 和
世界以痛吻我 要我报之以歌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 后国际秩序
美国·萨金特《中毒》 现实主义 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画面正中是一列毒气战中幸存负伤的英军士兵 双目失明 在医护兵的带领下艰难地走向战地医院寻求救助 道路两旁 满地死伤 空气迷蒙一片 透露出芥子气的阴森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处处体现了偶然性,但它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是真的就仅由这两颗子弹引发?
‖一战背景
20C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狂潮。
19世纪七十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向垄 断阶段过渡。由于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 中,对于垄断资本家而言,资本输出和 对原料、市场的控制更加重要,殖民地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 力,成为他们拼命追逐的目标。
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国 直接援助,同盟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总体上处于劣势,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贰
一战的进程——相互厮杀
5.俄国退出一战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退出一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 理清课文是按怎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 第( 1 )到( 6 )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 间和背景; • 第( 7 )到( 9 )自然段:队长决定让博莱克
站在队伍的前面;
• 第(10 )到( 16 )自然段:国庆节那天儿童
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回顾所学,当堂检测。 1、听写字、词。 2、恰当的词语填空
( 洪亮 )的声音 ( 盛大 )的节日 ( )的观众 成千上万 ( 沉默 )的局面 ( 整齐 )的队伍 ( 棘手)的事情
拓展提升 设疑小结
读完了课文,同学们心里有没 有问题想跟大家一起解决呢?
拓展提升
你知道波兰吗?
欧 洲
拓展提升
波
兰
拓展提升
波兰共和国,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 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 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 面积109.7平方公里。主要语言为波兰语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 个是7月22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
认读词组,理解词义
俱 乐 部: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 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 比喻事情难办 对付棘手问题的办法。(反: 棘 手: 容易) 检 阅: 高级首长在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 式。 鸦雀无声: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反: 人声鼎沸)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反:不由自主)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14、 检 阅
授课教师:王小强
在同学们的眼中,什么是 检阅呢?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这是一场特殊的检阅!
初读课文,勾画字词。
1、听录音:划出生字,生词 2、小组“接龙”读课文:借助 拼音把字词读正确,把句子读 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声音 要洪亮。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提示归纳: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 国庆节的( 检阅 )仪式上,让(截肢 )的 博莱克走在(队伍第一排)。游行时,他们 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喝彩 )。
认读生字,分析结构
俱 拄 伍 洪 纠 博 鸦 截 默 局 棒 席 羡 慕 禁
认读生字,分析结构
俱 博 鸦 截
认读生字,分析羡 慕 禁 席
认读词组,理解词义
检阅 挑选 商定 截肢 队伍 沉 默 局面 方便 羡慕 盛大 隆重 街道 观众 纠正 淹没 俱乐 部 主席台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