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3/11

一、设计题目LX-31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绘制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1张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

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涉机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已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的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胚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卡具设计。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Abstrac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the cutting theory as a founda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balancing process equipment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ic wade machin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practical courses, Is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For the students use maste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is knowledge and related knowledge of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traini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alread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design of content. Namely in the given a medium-sized complex degre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chinery parts as the object, in determining the blank cas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ompiling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one process machine special fixture design.

目录

前言 (1)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1)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2)

三、确定毛坯 (2)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2)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2)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2)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3)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5)

六、主要参考文献 (8)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课程的设计,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实践能力的缺乏,设计之中不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学生我肺腑的恳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指教批评。

一.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是LX-31轴承盖. 其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二、确定生产类型

联轴器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湖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从动半联轴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09-1BF 姓名:刘勋 学号:14091900502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装备、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分析控制等。本次课程设计由于时间有限主要是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且由于是首次设计和对实际过程的孤陋寡闻对于其中的加工工时和夹具部分不做设计。 课程设计作为一种学习和融合各种知识的手段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亲力亲为的走完这完整的过程才能对机械加工窥的一斑。这其中我们会学习设计工艺规程怎么确定锻造、铸造、机加工等工艺内容和参数,怎么查各种手册和国标。 首次设计工艺规程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其共同旋转以专递转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连接。但联轴器在机器运转时不能分离,只有当机器停止运转才能将两轴分离。联轴器有时候可以作为安全装置。其分类主要有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两大类。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45钢,下面从动半联轴器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柱销孔8—Φ23,柱销孔8—2×45°,8—M8螺纹孔; 2、主轴孔Φ28,主轴孔1×45°倒角,键槽,键槽的平行度误差为0.01mm; 3、外圆表面直径为Φ28; 4、从动半联轴器底面,顶面,Φ76与Φ194外圆2×45°倒角,主轴孔与底面的圆跳动误差为0.03mm.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训练(三)项目名称: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学生:超强鲁晓帆业鑫世辉 汤龙彪田大江邢永强姬笑歌班级:机自15-4班 学号: 03 05 06 10 15 16 20 22 24 任课教师:宏梅 完成时间: 2018.6.15 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零一八年二月

综合训练项目三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一、目的 1.使学生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合理的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拟定,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进一步提高查阅资料,熟练地使用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进行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条件 1.原始零件图1 2.生产纲领:大批大量生产 三、设计工作容(成果形式) 1.零件图1(比例1:1);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评价标准 评价表 总成绩:(总分 10%) 指导教师:年月日

摘要 本文是对拔叉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此外还对拔叉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论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容是设计2套夹具。 关键词: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序言……………………………………………………… 三、零件工艺分析…………………………………………… 四、确定生产类型…………………………………………… 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十、心得与体会………………………………………………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

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 1.1轴承盖用途 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 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 ,在加工过程中操 作 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随着新技术、新设 备的不断出现 ,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 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 ,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 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 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为了把零件 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 ,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 系列的准备工作。 3. 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 在执行过程中 ,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 个零

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 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 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 始的。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 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 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由此可见,制定 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 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 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 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有

工艺规程说明书

目录 0、前言........................... . (1) 0.1、设计目的 (1) 0.2、设计内容和要求 (1) 0.3、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 0.4、工作计划及进度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1、生产类型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2、生产纲领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零件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1、材料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精度等级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3、热处理要求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毛坯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1、毛皮种类可分五种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2、零件毛皮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定位基准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1、选择基准的原则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2、零件加工时选择基准的方法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1、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2、加工路线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5.2.1、机械加工工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5.2.1、热处理加工工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6、余量与工艺尺寸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7、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8、切削用量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9、刀具的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9.1.选择刀片夹固结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

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第7章%2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第7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习 题 7-1 T 形螺杆如图7-1所示。其工艺过程如下,请分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 ⑴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Φ35×125; ⑵ 在车床上夹一头车端面,打顶尖孔; ⑶ 用尾架后顶尖顶住工件后,车Φ30外圆及T20外圆(第一刀车至Φ24,第二刀车至 Φ20),车螺纹,倒角; ⑷ 在车床上车Φ18外圆及端面; ⑸ 在卧式铣床上用两把铣刀同时铣Φ18圆柱上的宽15的两个平面,将工件回转90°(利 用转台),铣另两个面,这样作出四方头。 图7-1 7-2 如图7-2所示套筒零件,加工表面A 时要求保证尺寸10+0.10mm ,若在铣床上采用静调整 法加工时以左端端面定位,试标注此工序的工序尺寸。 7-3 如图7-3所示定位套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时制定该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先以工件的右端 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左端端面、外圆及凸肩,保持尺寸5±0.05mm 及将来车右端端面时的加工余量 1.5mm ,然后再以已加工好的左端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右端端面、外圆、凸肩及内孔,保持尺寸60-0.25 mm 。试标注这两道工序的工序尺寸。 图7-2 图7-3 2?45?

7-4 如图7-4所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是孔的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余量较小, 试选择粗、精基准。 7-5 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7-5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 序的定位基准。 7-6 图7-6所示的轴类零件,在卧式铣床上,采用调整法且用两把铣刀组合在一起同时加工 两个槽。当此工序以大端端面为轴向定位基准时,根据零件图,重新标注工序尺寸A 。 图 7-4 图 7-5

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工艺过程设计说明书 1.1零件图工艺分析-------------------------------------1 1.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1 1.1.2零件结构分析----------------------------------------------1 1.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1 1.1.4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2 1.1.5零件尺寸、标注分析----------------------------------------2 1.1.6为保证热处理及检验说明------------------------------------3 1.1.7理念工艺分析----------------------------------------------3 1.2毛坯的设计-----------------------------------------3 1.2.1毛坯的种类确定--------------------------------------------3 1.2.2毛坯工艺确定----------------------------------------------4 1.2.3毛坯余量及公差--------------------------------------------6 1.3工艺规程设计---------------------------------------6 1.3.1工艺路线制定----------------------------------------------6 1.3.2工序尺寸确定----------------------------------------------7 1.3.3机械夹具、刀量、量具的选择--------------------------------8

轴承型号含义说明

滚动轴承型号含义 现在网络上一般所写的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都为介绍的滚动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滚动轴承型号含义一般有3部分组合: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关于这部分内容航五瑞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一篇“”,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构成,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在这里补充一下常见的滚动轴承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含义: 常见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 ?R:不带可分离内圈或外圈的轴承(滚针轴承仅适用于NA型) ?K:滚子和保持架组件 ?W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轴圈 ?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 ?F:凸缘外圈的向心球轴承(仅适用于内径小于等于10mm) ?KOW-:无轴圈推力轴承 ?KIW-:无座圈推力轴承 ?LR:带可分离的内圈或外圈与滚动体组件轴承 轴承后置代号含义 轴承的后置代号一般表示轴承的内部结构、密封、外部形状变化、保持架结构、轴承材料改变、公差等级、游隙代号、配置等内容,下面分别介绍。轴承内部结构代号含义

轴承保持架代号含义,包括了保持架材料、结构等内容。 1,轴承保持架材料 ?F:钢、球墨铸铁或粉末冶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F1:碳钢; ?F2:石墨钢; ?F3:球墨铸钢; ?F4:粉末冶金。 ?Q:青铜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Q1:铝铁锰青铜; ?Q2:硅铁锌青铜; ?Q3:硅镍青铜; ?Q4:铝青铜。 ?M:黄铜实体保持架。 ?L:轻合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L1:LY11CZ ?L2:LY12CZ ?T:酚醛层压布管实体保持架。 ?TH: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筐型)。

偏心轴的工艺规程与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设计内容; 产品零件图1张 产品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家具设计装配套1份 家具设计零件图1~2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连接,也舍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对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惊醒一次试验性的训练,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偏心零件的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对于象偏心轴承、凸轮等偏大心零件的加工目前普遍采用三爪、四爪卡盘,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偏大心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该类偏心夹具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其应用前景广阔。 偏心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偏心、阶梯轴偏心和异形偏心轴等;或分为实心偏心轴、空心偏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同样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偏心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偏心轴类零件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介绍一种偏心轴常用的加工工艺。 二、拟订加工工艺 图A1所示是常见的偏心轴零件。它属于台阶轴类偏心轴,由圆柱面、轴肩、退刀槽、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用零件装配里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 以及轴肩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一)、零件图样分析 M N O P

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设计者:_____ 指导老师: XXX XX师范大学 教研室 2009年1月4日

XX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 工艺装备(夹具)主要零件图及画总装图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0 5机自国内 学生:_____ 指导老师:XXX 教研室主任:XXXX ___年___月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 (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 (7) 2.孔的加工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 (16) 1.夹具的选择 (17) 2.夹具的设计 (17) 七.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8) 九.选择量具

轴承端盖设计精编版

5.7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 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图 5.9 穿通式轴承端盖 由于端盖多用铸铁铸造,所以要很好考虑铸造工艺。例如在设计穿通式轴承端盖图 5.9 时,由于装置密 封件需要较大的端盖厚度(图 5.9a ),这时应考虑铸造工艺,尽量使整个端盖厚度均匀,如图 5.9b )、 c )所示是较好的结构。 2 .轴伸出端的密封 轴伸出端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处的润滑剂流出和箱外的污物、灰尘和水气进入轴承腔内,常见的密 封种类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接触式密封有毡圈密封、 O 形橡胶圈密封、唇形密封,非 接触式密封有沟槽密封和迷宫密封。 下面主要介绍毡圈密封和 O 形橡胶圈密封。 ( 1 )毡圈密封 将矩形毡圈压入梯形槽中使之产生对轴的压紧作用而实现密封,如图5.10 。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M12-6H螺纹孔中的Ф10孔工艺装备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设计题目 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M12-6H螺纹孔中的Ф10孔工艺装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 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①目录 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③零件工艺性分析 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⑦体会与展望 ⑧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3天 (5) 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用以安装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工件的质量。 本次设计主要是进行盖体类零件的专用夹具的设计,是对我们以往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对我们所掌握知识的一次扩展。本文主要从工艺规程的指定与夹具的设计两方面出发。根据零件本身的特点,生产类型以及零件在具体工作时的作用选择工艺规程和夹具。在工艺规程方面:确定生产类型,综合考虑其准确度高,生产效率高,消耗经济少等方面,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在夹具设计方面,因为是盖体类零件,加工Ф10孔,选择钻床加工,考虑诸多因素拟订最优方案,最终完成本次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完整

第10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0.1 工艺过程 10.1.1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①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②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③零件的加工,如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④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⑤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比较复杂,目前很多产品往往不是在一个工厂单独生产,而是由许多专业工厂共同完成的。例如:飞机制造工厂就需要用到许多其他工厂的产品(如发动机、电器设备、仪表等),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架飞机的生产过程。因此,生产过程即可以指整台机器的制造过程,也可以是某一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2)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均为工艺过程。在工艺过程中,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同样,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并获得预定技术性能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容。 10.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毛坯就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的加工而变成为成品的。 (1) 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容是否连续。如图4.1所示的零件,孔1需要进行钻孔和铰孔,如果一批工件中,每个工件都是在一台机床上依次地先钻孔,而后铰孔,则钻孔和铰孔就构成一个工序。如果将整批工件都是先进行钻孔,然后整批工件再进行铰孔,这样钻孔和铰孔就分成两个工序了。 工序不仅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订工时定额,配备工人,安排作业和进行质量检验的依据。 通常把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的简略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路线。 (2) 安装与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位置(定位),然后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容称为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工件加工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因为多一次装夹就多一次装夹误差,而且增加了辅助时间。因此生产中常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动夹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装夹后,可使其处于不同的位置加工。为完成—定的工序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

KCSJ-04_轴承座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KCSJ-04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轴承座零件的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 4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夹具图 1张 4.零件装配图 1张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6.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图1、2 分别为轴承座的零件图。已知零件的材料为HT200,年产量4000件/年。试为该轴承座零件编制工艺规程。 图1-1 轴承座零件图 第一节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一.轴承座的用途 1.保持轴承的位置作为载荷的支撑 2.防止外界物质侵入轴承 3.提供一种将保持轴承良好润滑的结构 二.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1-1中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及精 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μm 形位误差/mm 底面95 IT8 6.3 孔47 ?47+0.03 IT7 6.3 前后端面40 IT8 6.3 孔22 22 IT8 6.3 孔12 12 IT8 6.3 表1-1 三.审查轴承座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前后端面要求切削加工和倒角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大于相邻表面。?12mm孔和?22mm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47mm孔和前后俩个端面由车床加工出来;底面和顶面用铣床加工;另外,该零件其余表面精度都较低,不需要加工,通过铸造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四.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4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为3%和0.5%。代入公式1-1得 N=4000*(1+3%+0.5%)=4140件/年 由查1-3表可知,轴承座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轴承箱使用说明书

轴承箱 安装使用说明书 中国·河北 河北同心风机配件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 (1) 二、结构形式 (1) 三、产品安装 (2) 四、风机的安装调试和操作 (5) 五、风机的维护与保养 (6) 六、风机运转中的故障及消除 (6) 一、用途 轴承箱体广泛应用在通风机及其他机械产品的传递功率之用,对于风机而言介质不超过80℃时应采用油冷式,超过此温度应采用水冷方式,高温风机应采用高温轴承箱。 二、结构形式 轴承箱体按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分为整体式(简称为箱体),另一类分为分体式(简称为瓦盒)。按风机的传动方式通常可分为D(双通)、F(一通一闷)二种。按润滑方式也可分为脂润滑(黄油)和油润滑(稀油)两种方式,根据使用风机的转速和机号大小而选用。 1、整体式(箱体)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其中实物箱体上标识“G”为固定端箱体,“F”为非固定端箱体。

2、分体式(瓦盒)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放油孔放水孔 本图为水冷式 三、产品安装: 1、安装前,先检查轴承箱外观有无碰裂等问题,如有碰裂不再安装;无碰裂的轴承箱方 可拆卸下两端侧盖,进行尺寸检验;检测轴承孔尺寸合格的,方可进行安装。 2、拆掉合箱螺栓,把轴承座上盖卸去,用干净的棉纱把轴承座上盖与底座的轴承位擦净,上盖、底座的结合面擦净,不得有污物。 3、把预装好的轴承与轴的组合件安放在轴承座上,固定端轴承顶紧。打胶:在轴承座的合箱面上,在螺栓孔的内部,均匀涂敷一层宽5~7mm的机械耐油密封胶,两端必须打到边,晾10分 钟,扣好上盖,安装紧固合箱螺栓。打胶参见照片。

法兰盘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法兰盘Φ16.5孔的夹具设计分院、专业机械运载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 年 1 月 8 日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目录 1 零件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 零件的作用. 1.2 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选择毛坯 (1)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 3.拟定XXX工艺路线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2)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2)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 3.6确定加工路线 (4)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 6 夹具设计 (15) 6.1问题的提出 (15) 6.2夹具设计 (15) 6.2.1 定位方案 (15) 6.2.2 夹紧机构 (16) 6.2.3 夹具与机床联接元件 (16) 7设计体会 (17) 8参考文献 (17)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法兰盘是可用于连接其他零件或可用于增加其他零件强度的一种零件。本法兰盘是回转面和平面的结合,内部由阶梯孔和螺纹孔组成,其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和回转稳定性。 1.2零件的技术要求 1)法兰盘本身精度: 外圆φ80尺寸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52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1201±尺寸公差等级IT14,表面粗糙度Ra 为3.2μm ,内孔φ62015.0±公差等级为IT7,φ36尺寸公差等级IT6,φ65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距离φ36为34.5的平面公差等级IT13。 2)位置精度,内孔φ62015.0±相对于基准面A 、B 的跳动量要求为0.04。 3)加工此零件时,应尽量统一定位基准,减少装夹次数,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1. 3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法兰盘是由回转面和平面组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但零件精度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HT150,该材料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铸件,不用人工实效,有良好的减振性,铸造性能好。对法兰盘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回转平稳性,因而安排法兰盘加工过程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2. 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1选择毛坯 1、根据零件材料HT150确定毛坯为铸件,由于要加工与φ3602 .00 +-的孔中 心线距离分别为54和34.530 .080.0--的两平面,若毛坯外型铸成φ120的外圆,材料浪费太严重,因此将两平面直接铸出。且3-φ11和3-φ16.5的内孔不铸出,均在钻床上钻出后加工。

面粉厂工艺流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日处理小麦200吨粉厂工艺流程设计 姓名曾令鹏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粮食工程 课程谷物加工工程 指导教师黄学林 2012年 5 月23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依据 (3) 二、工艺流程分析 (3) (一)、麦路流程分析 (4) (二)、粉路流程分析 (5) 三、设备选型分析及参数确定 (5) (一)、原料接收的方法与设施 (5) (二)、麦路设备的计算选用 (5) (三)、粉路设备的计算选用 (6) (四)、仓的设计与计算 (11) 四、风网组合分析 (11) 五、参考文献 (12) 六、附图 (13) (一)、工艺设备明细表 (13) (二)、流量平衡表 (14) (三)、工艺流程图 (15)

一、前言 (一)、设计目的 1、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等的技能;培养粮食加工的基本工程素质。 2、任务与内容: 粉厂工艺流程设计(图)、工艺设备明细表、粉厂工艺流程设计说明书。(二)、设计依据 1、生产规模:日处理小麦200吨; 2、原料主要特性:[产地]湖北;[品种]硬麦;[水分]:14%;[含杂总量]: 2.1%(其中:沙石含量0.15%,异种粮粒含量 3.8%);[小麦容重]760克/升。 3、成品种类与规格:[产品类别]通用面粉;[加工精度]以国标高筋面粉为主,[出粉率]72%(通用面粉66%,次粉6%)。 4、物料垂直提升方式:麦间升运,粉间风运。 5、清理后的净麦质量要求: 含杂总量≤1.0%;其中含矿物质≤0.5%;不完善粒≤8.0%。 二、工艺流程分析 本设计采用三筛两打二去石一精选,两次润麦的麦路流程工艺;粉路采用轻研细分制粉法。 (一)、麦路流程分析 原料→下粮坑→初清筛→计量→毛麦仓→振动筛→头道去石机→精选机→磁选→头道打麦机→平面回转筛→头道着水机→润麦仓→二道去石机→磁选→二道打麦机→平面回转筛→二道着水机→净麦仓→计量秤→磁选→入磨【工艺说明】:考虑到原粮状况,来料含杂总量为 2.1%(其中:沙石含量0.15%,异种粮粒含量3.8%)。清理后的净麦要达到国标要求,含杂总量≤1.0%;其中含矿物质≤0.5%;不完善粒≤8.0%。 1、因毛麦含各类杂质,特别大杂质含量较多,头道筛宜选用振动筛。面粉厂中振动筛去杂效率:除小杂85~95%;除大中杂100%;除轻杂100%。 为满足设计要求,打麦前只须采用一道筛理。

机械加工工艺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规范 1.1总则 1.1.1机械加工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和机床操作能力,且能够满足现行产品零件对机械加工提出的各项要求。 1.1.2机械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应能满足现行产品的各项要求。 1.1.3机械加工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规定检定周期内。 1.2加工前的准备 1.2.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1.2.2机械加工人员事先必须熟读生产图样和工艺文件,了解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并根据加工的需要准备各种加工工具以及测量器具。 1.2.3机械加工人员加工前应复核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发现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加工: a、被加工件存在明显缺陷; b、被加工件与图样尺寸或形状不相符。 1.2.4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1.3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1.3.1刀具的装夹 1.3.1.1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试干净。 1.3.1.2刀具装后,应用对刀具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1.3.2工件的装夹 1.3. 2.1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面,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1.3. 2.2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装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平紧面擦试干净,并不得有毛刺。 1.3. 2.3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c、精加工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d、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