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专题四长效考点与易错点共52页
经济生活易错点

《经济生活》易错点总结第一单元1、判断是不是商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捐赠物资不是商品;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知识产权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不能说因为有使用价值就是商品;假冒伪劣商品不是商品是因为它们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2、外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5、人们对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较大,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影响较小;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它的替代品需求量下降,互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6、从货币的产生看,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货币的含义看,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本质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7、国家能够决定纸币的面值,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国家不能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国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决定纸币的发行量8、选择题出现根本原因时答案尽量往生产力、经济发展上靠9、价格变动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决不能说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价格变动也不会背离价值规律;不能说供求关系影响价值10、买方市场往往对应通货紧缩时期,卖方市场往往对应通货膨胀时期11、货币在充当支付手段职能时往往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一般表现在利息、地租、税款和工资等。
第二单元1、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2、债券时稳健的投资,按照收益从大到小排列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是不能说是避免风险的投资;国债又叫金边债券,有的国债是可以买卖的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等作价出资,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注册资本最低3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方式加以表现,最低资本500万4、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5、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所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债券时一种债务证书6、公有制经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7、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股份制并不一定都是公有制,要看股份制中谁控股多,股份制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第三单元1、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是与私营、外资经济相适应,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完整版)《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
(×)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
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需要交换的原因)(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当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不变)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未必)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商品经济)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经常不一致)10.价格由购置力决定。
(购置力只能影响价格)11.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根本消费,……开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
(公有制经济)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达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比照)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应该是政府债券)18.通过购置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当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商业保险)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那么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不能将分配原那么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那么)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表达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表达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

《经济生活》易错点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
2.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4.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5.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6.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7.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纪念币是纸币。
8.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10.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1.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12.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1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14.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15.质量决定价格,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16.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7.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
18.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19.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
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
20.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21.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供过于求)。
22.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23.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
24.重大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25.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26.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27.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
28.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29.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高一】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一】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回顾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既可以指价值总量,也可以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指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指个别劳动生产率。
要进一步理解,读下表:钢笔制造业该部门一个工人原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个别劳动生产率再提高一倍一定时间内8小时8小时8小时使用价值量8支16支32支劳动生产率每小时1支每小时2支每小时4支单位商品价值量1元(价格)0.5元0.5元商品价值总量8元8元16元根据表格,总结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下:①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②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④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所以,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类别关系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减少(反比)不变(无关)减少(反比)不变(无关)增加(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变(无关)减少(反比)不变(无关)增加(正比)增加(正比)三、跟踪训练: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 A 正比反比 B 正比正比 C 反比正比 D 反比反比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就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就会-------。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大汇总(最全)强力收藏帖!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大汇总(最全)强力收藏帖!专题一商品、货币、价格与消费1、商品的基本属的易错点(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前对,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2)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
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3)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人的服务是劳动产品,劳动服务用于交换,也可以成为商品,也有价值)(4)商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5)所有物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劳动产品和物品都是商品。
(物品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要用于交换才是商品)(6)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或者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
(前对,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形成价值。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
(不可同时拥有)(8)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和统一的,因此,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也一定有价值。
(二者可以分割,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9)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10)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2020版

理解: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
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9.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理解: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是要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是要求人们在消费时不挥霍浪费,要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扩大消费需求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
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理解: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因此,可以说通货膨胀引起了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8.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理解:使用银行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但“十分安全”的说法不妥,使用信用卡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理解: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另外,供求平衡的时候,价格与价值也是相符的。
5.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但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货币发行量.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2、无价值的一定无使用价值。
3、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4、无使用价值的一定无价值。
5、货币是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的。
6、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7、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8、质量好的商品一般都贵,这说明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9、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无价值一定不是商品。
10、商品交换的基础(为什么能交换)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交换。
11、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
12、货币作为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充当支付手段的功能。
13、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
14、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15、抑制通货膨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6、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17、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9、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20、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2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22、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24、通货膨胀必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25、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26、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27、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2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2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30、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3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
32、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33、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定会赚钱。
3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35、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36、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二单元1、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信息服务等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形成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