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仰_俯_采采场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_张益东

合集下载

大倾角仰(俯)采工作面支架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

大倾角仰(俯)采工作面支架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

2.3 工作面液压支架力学分析
2.3.1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倾向支架力学分析 (1)支架自由状态力学分析 大倾角工作面,由于支架的自重分量及施加于顶梁上的推力(重力分力)等作用,支架 在工作过程中常会出现沿倾向(支架横向)下滑和倾倒现象。为推导方便,略去工作面输送 机与采煤机及邻架对支架下滑的影响, 单个支架自由状态在工作面的状态可简化为图 1 所示 的力学模型[1]。
(5)
Gh + G 2 h2 + G 2b2 − 4 R122 µ 2 h 2 − 8R122 µbh − 4 R122b2 + b 2 ) 2R12b − Gb + 2 R12 µ h
(6)
f 21 + f 22 = G sin(α ) R 21 = G cos(α ) + R 22 f 21 = µ R 21 R 22b + f 22 h + Gb cos(α ) − Gh sin(α ) − R21b = 0 2 2 2 2
2 液压支架失稳机理分析
2.1 支架技术参数
E1108 工作面设计选用的支架为 ZZ7600/18/38 型支撑掩护式支架,该型号支架具体技 术参数见表 1。
表 1液压支架技术参数 Tab.1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support 型号 支撑高度 支护宽度 中心距 初撑力 工作阻力 支护强度 对底板比压 适应煤层倾角 质量 -1ZZ7600/18/38 型支撑掩护式支 架 1.8-3.8m 1.43-1.60m 1.5m 6185.2KN 7600KN 1.067MPa 2.06MPa ≤35° 约 24.8t
h/2
R21 L

采场顶板破断模型及垮落规律分析

采场顶板破断模型及垮落规律分析

采场顶板破断模型及垮落规律分析薛熠;滕腾;王希贺;宋绪蕾【摘要】煤炭开采引起了上覆岩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顶板的变形破断,而采场顶板的断裂形态与采场压力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地表沉降产生较大影响.基于弹性力学薄板模型,采用位移变分法分析了顶板断裂的形成机制,根据薄板弹性理论,采用位移变分法建立了煤层顶板的力学模型,分析顶板断裂形态的形成机制,通过顶板的拉应力分布和弯矩分布得到了顶板的破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顶板在初次破坏时,在顶板表面沿四周边缘出现O型破坏,继而在顶板中心处出现X型破坏,随着破坏的发展贯通,形成典型的O-X型破断.顶板在周期破坏时,随着工作的推进和角部效应的影响,形成半X型破断.【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07【总页数】6页(P156-161)【关键词】顶板;破断;弹性力学;薄板【作者】薛熠;滕腾;王希贺;宋绪蕾【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1在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顶板的变形及采场压力与地下水迁移和地表沉降密切相关。

同时,深部开采中,煤层的上覆岩层结构及顶板压力运动规律对煤炭开采有着重要意义[1—3]。

由于近年来顶板事故出现频率的增加,对煤层顶板变形和破坏形式的分析可以对顶板事故进行预测,并对顶板支护提供指导。

近年来,学者对顶板破坏形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黄庆享等[4]根据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的实测和模拟,指出了老顶初次破坏中出现的非对称现象。

张杰等[5]进行了不同覆岩条件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放顶方案和初次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

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薄板初次破断

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薄板初次破断

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薄板初次破断陈冬冬;何富连;谢生荣;郜明明;宋海政【摘要】建立长壁工作面,一侧采空(煤柱)、三边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薄板结构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并研究了基本顶主弯矩分布特征及破断规律.得到:基本顶的起始破断位置为长边偏煤柱侧深入煤壁上表面(基本顶的弹性模量E、厚度h 较小,弹性基础系数k较大时)或中部偏煤柱侧下表面(E,h较大,k较小时);煤柱的宽度Lm及支撑系数km变化时基本顶长边区,实体煤侧短边区以及中部区的主弯矩极值几乎不改变,但是煤柱区基本顶主弯矩极值变化显著、即显著影响煤柱侧基本顶的破断形式及基本顶整体的破断形态;由于考虑煤柱支撑的作用,当h,E较小,Lm,km较大时,基本顶深入煤柱区的上表面会发生破断,此种条件下基本顶的破断顺序为:长边深入煤壁上表面→中部下表面或实体煤侧短边深入煤壁上表面→煤柱区上表面,最终破断形态为非对称“O-X”型;h,E较大,Lm,km较小时煤柱区基本顶的上表面不破断,此种条件下基本顶的破断顺序为:中部下表面→长边深入煤壁上表面→实体煤侧短边深入煤壁上表面,最终破断形态为“U-X”型.%In long wall face,by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thin plate of main roof at a long wall face,one side coal pillar and three sides elastic foundation boundary,and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the paper calculated and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moments and fracture law of main roof.It concludes that the width of the coal pillar Lm and the pillar support coefficient km almost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extreme values of pri mary moments of the long side,short side of the solid coal side and central section,but obviously affect the primary moment of coal pillar side and fracture form of the main roof.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pillar support area,when the thickness h and elastic modulus E of main roof are small and the values of Lm and km are large,the upper surface of main roof in the coal pillar area will not fracture.Under this condition,the fracture sequence of the main roof is that the upper surface of long side advanced coal wall→lower surface of central region or short side advanced coal wall in solid coal side→upper surface in coal pill ar area,and the final fracture form is the type of asymmetric "O-X".When the values of E and h are large,and the values of Lm and km are small,the upper surface of main roof in coal pillar area will not fracture.Under this condition,the fracture sequence o f main roof is that the lower surface of central region→upper surface of long side advanced coal wall→upper surface of short side advanced coal wall in solid coal side,and the final fracture form is the type of "U-X".【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7(042)010【总页数】9页(P2528-2536)【关键词】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基本顶;薄板;初次破断【作者】陈冬冬;何富连;谢生荣;郜明明;宋海政【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3研究采场覆岩移动特征及规律,特别是符合实际围岩关系的采场基本顶的破断规律对指导顶板的安全控制意义显著[1-4]。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平煤股份十三矿是高瓦斯突出矿井,地质条件差,倾角大,采面在过断层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针对采面状况进行过断层方法的研究,及时探煤搞清楚层位关系,调整采面仰、俯角,达到“少破岩石,多采煤”的要求。

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和总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地质概况平煤股份十三矿井田面积53.6365km2,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平均20°,煤厚平均6m,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7.42m3/t,绝对涌出量为27.34m3/min,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为2.99m3/t,相对涌出量为11.01m3/min,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矿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3-5月,矿井涌水量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850m3/h,全矿井最大涌水量1700m3/h。

平煤股份十三矿己15—17—11022综采工作面,该采面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层倾角平均28度,在掘进期间共揭露大小断层34条,断层最大落差24m,其中大于3m的断层有13条,F2、F4、F5、F6、F8、F9、F13、F18、F25、F26、F29、F30、F34对回采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且采面外段部分回采三角煤,为再生顶板。

该采面回采的主要水源有顶板砂岩水,顶板砂岩含水性较差,在顶板裂隙发育处及断层破碎带附近会有滴水、淋水现象,对采面回采影响较小。

预计该采面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

2 过断层的主要方法2.1 过斜交于工作面断层的方法1)过落差小于1m,煤层向上断离的断层,落差比FF>1/2时:在遇断层之前,采取沿顶回采、丟煤和降采高等措施。

推过断层交面线后,将支架顶梁往上挑,其仰角一般为15°。

即每割一刀上漂200~250mm,再推数米后爬至顶板。

根据断层落差大小,应预测从变坡点至复位点之间的水平推采距离。

若顶板破碎还应采取人工做超前、打水力膨胀锚杆或树脂固化等方法。

3)过落差小于1m,煤层向下断离的断层,落差比FF>1/2时:遇断层之前,要加大工作面采高,使支架达到最大支撑高度,且支架前铺金属网,为过断层做好准备。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及力学分析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及力学分析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及力学分析
罗生虎;任浩;王同
【期刊名称】《煤炭工程》
【年(卷),期】2024(56)5
【摘要】为了分析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最大主应力方向旋转对顶板变形破坏的影响,以新疆焦煤集团2130矿2522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
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破坏及岩层结构演化特征、最大主应力方向等值线分布及其对顶板破坏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顶板力
学模型,讨论了顶板挠度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顶板破坏包络线上方承载拱拱体范围逐渐增大,拱顶逐渐向岩层中上部延伸;顶板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等值线
分布形态由“m”逐渐向“n”型演化(采空区中、上部区域顶板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程度较大),在主应力方向偏转和最优扩展裂隙角协同作用下,促使顶板中上部发生破坏并逐步向高位岩层迁移;建立顶板力学模型,通过Python编程将顶板数据代入
计算可得,在顶板岩层倾向4/5处出现挠度峰值。

【总页数】7页(P107-113)
【作者】罗生虎;任浩;王同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23
【相关文献】
1.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支护-底板"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2.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支护-底板"系统稳定性及动力学模型
3.大倾角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移及顶板破坏特征
4.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时空演化特征
5.大倾角厚煤层走向长壁分层开采再生顶板力学行为与稳定控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Ⅰ)——初次破断

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Ⅰ)——初次破断

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Ⅰ)——初次破断王金安;张基伟;高小明;文建东;古亚丹【摘要】大倾角特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过程中,由于直接顶冒落后采空区充填不均匀,基本顶断裂呈现非对称特征.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横纵荷载作用下大倾角煤层基本顶的薄板力学模型,分析了基本顸上、下板面的应力分布特征,获得了基本顶断裂线发育轨迹与破坏区演化规律,提出了大倾角煤层基本顶的初次破断"V-Y"型断裂模式.研究表明,大倾角煤层基本顶初次断裂的空间顺序为"中上部→中下部→上部→下部".结合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验证了基本顶初次断裂过程中采场围岩应力场分布及矿压显现具有时序性和非对称特征.【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5(040)006【总页数】8页(P1353-1360)【关键词】大倾角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初次断裂;悬顶结构【作者】王金安;张基伟;高小明;文建东;古亚丹【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矿,甘肃白银730900;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矿,甘肃白银730900;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矿,甘肃白银730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5王金安,张基伟,高小明,等.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Ⅰ)——初次破断[J].煤炭学报,2015,40 (6):1353-1360. doi:10. 13225/ j. cnki. jccs. 2015. 0407Wang Jin’an,Zhang Jiwei,Gao Xiaoming,et al. Fracture mode and evolution of main roof stratum above longwall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in steeply inclined thick coal seam (I)—initial fracture[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5,40(6):1353-1360. doi:10. 13225/ j. cnki. jccs. 2015. 0407基本顶是煤层之上的第1层坚硬厚岩层,对覆岩运动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

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研究

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研究

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研究王华伟;王延阁;王大勇【摘要】针对五矿己三采区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通过制定并实施大倾角破碎顶板和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方案,杜绝了采煤工作面煤壁片帮、支架倒架、运输机下滑、顶板漏顶及瓦斯防治等问题,最终实现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在俯采时的安全高效生产.【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8(000)03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大倾角;破碎顶板;不稳定煤层;俯采【作者】王华伟;王延阁;王大勇【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河南平顶山 467099;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河南平顶山 467099;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河南平顶山 467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5综采工作面要实现安全高效生产,顶板管理是制约生产的关键环节,要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单产水平,必须从顶板控制、机电设备管理、劳动组织优化、生产工艺调整、生产工序的改进等多方面进行统筹优化与设计。

特别是在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过程中,顶板控制不到位、支架管理的不合理、可弯曲运输机管理的不科学,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漏顶片帮等顶板事故及机电设备损坏事故,从而降低原煤生产工效,提高机电设备修复的价值率,加大支护材料的投入[1]。

而通过实施大倾角破碎顶板极其复杂不稳定煤层综采工作面俯采开采技术,能提高原煤产量,提升吨煤生产工效,降低材料投入,实现极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该技术进行研究。

1 综采工作面简述该采面位于己三采区东翼第五个阶段,上部为已经回采结束的己16-17-23130采面,下部为已回采结束的己15-23190采面,东至边切眼,西至己16-17-23190采面切眼外20m。

孤岛工作面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

孤岛工作面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

孤岛工作面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刘正春;李伟利【摘要】为了研究孤岛工作面的顶板破断机理,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两对边简支两对边固定、三边简支一边固定的顶板薄板力学模型。

分析计算得出薄板的极限破断准则和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极限破断准则计算出顶板破断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

通过现场观测顶板断裂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其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的结果较吻合,可为类似的工作面来压预报提供依据。

%In order to study the roof breaking mechanism in the island working face, the sheet model for roof breaking mechanism with two opposite sides simply supported and other two opposite sides fixed or three sides simply supported and one side fixed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limit fracture criter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heet were obtained, and with the limit fracture criterion of the sheet, the first weighting and the periodic weighting distances of roof rupture were calculated out. It was found from the site observation of the first weighting and periodic weighting distances that this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bo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 and calculated resul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forecasting the roof weighting in the working face.【期刊名称】《矿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04-106,110)【关键词】孤岛工作面;顶板破断;薄板模型;数值模拟【作者】刘正春;李伟利【作者单位】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2+.1在煤矿生产中由于跳采经常会形成孤岛工作面,孤岛工作面比非孤岛工作面来压显现更加剧烈,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过验证 , 构造的挠度函数能满足上面的位移
边界条件 .
根据变分原理有 :δ(U +V)=0
即可求得
第 4 期
张益东等 :大倾角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
489
C1
=D π3 [
(32b4 (-3
96a4 b3 qz +2π2 )+16a2b2 (3
+2π2 )+3a4 (66
+4π2 )]
模型坐标系如图所示 , 以工作面面长方向为 x 轴 、工作面推进方向为 y 轴 、垂直于顶板的方向为
z 轴 ;板的长度为 a , 宽度为 b , 厚度为 t ;顶板模型
的倾角(x 轴方向)及仰角(y 轴方向)分 别为 α和
β , 而俯采时俯角则为 -β .qz 为作用在薄板上的垂 直压力 , 沿板的切向可分解到 x 方向和 y 方向 , 可
分别设为 qx 和 qy .
1 .2 薄板模型周期破断机理的力学分析
根据薄板理论 , 弹性薄板的小挠度弯曲微分方 程为[ 11]
D 4 ω=qz ,
D
=
Et 12(1 -
μ2)
,
(1)
式中 :D 为薄板弯曲刚度 ; 为拉普拉斯算子 ;ω为
薄板弯曲挠度 ;E 为板的弹性模量 ;t 为薄板厚度 ;
μ为泊松比 .
第202170卷年
第 12
4期 月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Journal o f M ining & Safe t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 :1673-3363(2010)04-0487-07
V
ol .27 Dec .2
0N1o0.4
大倾角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的薄板模型分析
张益东1 , 程敬义1 , 王晓溪1 , 冯志江2 , 季 明1
大倾角煤层仰(俯)采时 , 直接顶上覆岩层的作 用力沿岩层的法向和切向方向分解 , 使得大倾角仰 (俯)采时顶板的受力及破断特征与近水平开采时 有所不同 .下面首先以大倾角仰采工作面基本顶周 期破断为例 , 建立三边固支一边简支的薄板力学模 型如图 1 所示 .
图 1 采场顶板的薄板模型 Fig .1 Thin pla te mo del of the stope roo f
σ压 , 所以在法向载荷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 , 薄板 即可得到大倾角仰采时薄板模型的破断准则为
6C′πsin2 t2
xπ a
2bco s
yπ b
-πy sin
yπ b
n2
2π2 cos +μ
2xπ a
sin
a2
yπ b
y
+qy
b
-y t
=σs .
(5)
其中常数 C′为
C′= π3 [ (32b4 (-3
此模型可采用里兹(Rit z)法来求解 , 仅取一项
ω=C1 ω1 , 构造满足条件的挠度一阶表达式为
ω1 =si n2
xπ a
sin
yπ b
y
.
(2)
同时 , 模型的周期破断时的位移边界条件为
ω = ω x =0 , x=a
y =0 , y =b
=
ω xபைடு நூலகம்
x=0 ,
x =a
=
ω y y =0
=0
2π2
cos
2xπ a
sin
a2
yπ b
y
πsi n2 +μ
xπ a
2bcos
yπ b
-πy sin
yπ b
b2
+qx a
-2 x 2t
,
σy
=
E 1(1
C1 t -μ2 )
πsin
xπ a
2bco s
yπ b
-πy sin
yπ b
b2
2π2 cos +μ
2xπ a
sin
a2
yπ b
y
+q y
b
-y t
96a4 b3 qz +2π2 )+16a2 b2(3 +2π2 )+3a4(66
+4π2 )]
.
(6)
另外 , 大倾角仰采时薄板的载荷 qx , qy , qz 的 层破断步距则是仰采时最短 、俯采时最长 .
表达式分别为
设存 在 一 工 程 实 例 , E =30 G Pa , σs =5 .2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 , 我国中东部地 区的煤炭开采逐渐向深部 、向复杂地质构造地区转 移 , 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比例越来越大 ;同时我国快 速发展的西部矿区 50 %以上的矿井在开采大倾角 煤层 , 大倾角煤层是西部许多矿区或矿井的主采煤 层 .受褶曲等地质构造影响 , 许多沿倾向布置的大
T hin Plate M odel Analy sis o n Roof Break of Up-Dip o r Dow n-Dip M ining S tope
ZH A N G Yi-dong1 , CH EN G Jing-yi1 , WA N G Xi ao-xi1 , F ENG Zhi-jiang2 , JI Mi ng1
1 薄板模型力学分析
1 .1 模型的建立
采场薄板矿压理论是把断裂前的基本顶岩层
视为弹性薄板结构 , 断裂后视为铰接板结构 , 根据 不同支承边界条件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 2] .对于长 壁开采工艺 , 工作面长度通常为 100 ~ 200 m , 采场 基本顶的初次垮落距一般为 20 ~ 50 m[ 6] , 周期来 压步距约 10 ~ 30 m , 其厚宽比为 1/ 5 ~ 1/ 8 , 因此根 据薄板理论可将初次破断前基本顶岩层视为四边 固支的弹性薄板[ 7] , 而周期断裂时基本顶岩层可视 为采空区侧简支 、其余三边固支的弹性薄板 , 又因 为基本顶弯曲时的最大下沉量远小于薄板厚度 , 因 此可按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来求解[ 8-10] .
倾角煤层回采工作面在走向方向还面临大角度俯
采或仰采的困难 . 采场围岩的活动是形成矿山压力的根源 , 而矿
山压力的显现就是采场围岩活动的具体表现[ 1] .基 本顶岩层的结构特征是建立矿压理论的基础 , 基本 顶荷重是支架载荷的主要来源[ 2] .目前国内外针对
收稿日期 :2010 -03 -24 基金项目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09K F10) 作者简介 :张益东(1964-), 男 , 江苏省建湖县人 , 副教授 , 从事巷道围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 E-mail :ydzhang @cum t .edu .cn Tel :0516-83590505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徐州 221008 ; 2.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 :为了研究大倾角仰采 、俯采采场顶板破断机理 , 建立了大倾角仰 、俯采顶板薄板力学模型 , 利用薄板理论并结合力学分析 、数值计算对大倾角俯采及仰采工作面破断时的基本顶岩层应力 分布特征与破断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 , 得出了薄板极限破断准则和破断步距理论计算式 .结果表 明 :大倾角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形式不同于近水平煤层顶板的“O-X”型破断 ;倾角影响并决定 着采场顶板倾向方向的破断特征 ;走向仰(俯)角对顶板岩层初次破断特征和周期破断特征呈现 出不同的影响 . 关键词 :大倾角仰(俯)采 ;顶板 ;破断机理 ;薄板模型 ;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 :T D 32 文献标识码 :A
qz =Pcos2 α+λP sin2 α,
M Pa , a =120 m , t =5 m , 倾角 α为 40°, 仰角 20°, 俯
qx =(1 -λ)P co sα sin2 α-sin2 β , (7) qy =(1 -λ)P co sαsinβ , 式中 :α为工作面倾向角度 ;β 为工作面仰角(俯采 时俯角可表示为 -β);γH 为自重应力 ;λ为侧压系 数 ;P 为顶板所受竖直方向载荷 . 以上是针对仰采时进行的计算 , 俯采时只需将 角度 β 替换为 -β 即可 .分别对大倾角仰采及俯采 采场顶板周期破断时的薄板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可 知: 1)薄板的破断 特征与其 几何参数 等因素有 关 , 而与板的弹性模量 E 无关 , 弹性模量的差异只 影响薄板的挠度大小 . 2)沿模型 x 轴方向即工作面倾向 , 在 qx 作用 下 , 沿 x 轴方向的拉应力分布决定其倾向破断特 征 , 具体表现为工作面上部拉应力普遍大于工作面 下部 , 工作面上部矿压显现更为剧烈 . 3)沿模型 y 轴方向即工作面走向 , 在纵向载 荷 qy 的作用下 , 薄板的最大拉应力决定其走向破 断特征 , 即在相同条件下工作面顶板岩层俯斜推进 时拉应力最小 、水平推进时次之 、仰斜推进最大 , 岩
48 8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 27 卷
近水平或缓倾斜煤层采场的矿山压力显现及基本 顶岩层破断机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 提出了压力 拱 、悬臂梁 、预生裂隙梁 、铰接岩块 、传递岩梁等多 种结构模型[ 3-5] .而大倾角俯采 、仰采采场还没有建 立完整系统的矿压理论 ;实践表明 , 上述针对近水 平煤层的理论在指导大倾角俯采 、仰采采场生产的 实际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性 ;采场围岩梁和拱的结 构模型多注重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顶板活动规律 , 而 大倾角俯(仰)采工作面的顶板破断运动在推进方 向和面长方向均有差异性 , 因此本文建立了大倾角 俯 、仰采顶板周期 破断时的薄板弹 性变形力学模 型 , 利用薄板理论并结合数值计算分析了大倾角俯 采及仰采工作面初次破断 、周期破断时的基本顶岩 层应力分布与破断机理 .
,
(4)
τx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