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考逻辑判断题型归纳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判断推理类比推理题型分类及真题示例

类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对词语内在关系的分析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可分为集合概念类、逻辑关系类、同时附带考察一些常识知识。
考查形式为先给出一组有某种相关的词,然后在选项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近似的词。
按照题型的不同,类比推理题可分为如下类型:两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 (A、B为两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三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C (A、B、C为三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四词形:其基本形式为:()对于A相当于()对于B(A、B是没有关系的两个词语)按照类比推理考查内容不同,大体可分为如下类型:1.因果关系: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
3.对立关系:即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
4.属种与种属关系:我们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属种关系是指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对于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例如:“动物”与“脊椎动物”,“劳动者”与“农民”。
种属关系是指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例如:“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在这一对关系中,由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不一定都是哺乳动物,这样,“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5.质同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上完全相同的关系。
6.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与特定或相关人有关的物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里的“物”包括:作品、学说、典故、身份、行为、环境、事件等。
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
8.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在事物之间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被作用的事物就称为作用对象。
9.描述关系:指一个词是对另外一个词的形态、颜色、特征、性质等的说明或描述。
2016年上半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逻辑判断之真假话模拟试题

2016年上半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逻辑判断之真假话模拟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__。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2.__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八荣八耻D.文化艺术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属于__。
A.第一产业投资B.第三产业投资C.第二产业投资D.新兴产业投资4.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是__。
A.绝密文件B.机密文件C.秘密文件D.极密文件5. 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__。
A.资金来源B.风险来源C.资金用途D.投资业务6. 法律汇编是__。
A.将某一部分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B.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变动C.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按照规范性文件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汇编成册D.一种立法活动7. 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__。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8. (★★☆☆☆)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__。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9. 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__。
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集体经济D.股份合作制经济10.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__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__小时。
A.1 24B.1 36C.3 24D.3 3611. 经济活动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标准是__。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精讲(附解析)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测试题精讲(附解析) 【店铺公务员⽹】替您整理提供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测试题精讲(附解析),希望您在湖北公务员考试中抓住重点,取得好成绩! 1.【例题】 《⽶莉茉莉丛书》是吉尔·⽐特专为4~8岁⼉童编写的读物,其创作灵感来⾃于个⼈的⽣活体验和对⼉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
她以⽶莉、茉莉这两个肤⾊不同的⼩⼥孩为主⼈公,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丛书中每⼀个故事都有独⽴的主题,蕴涵着对孩⼦潜移默化的教育⽬的。
作者吉尔·⽐特认为书中传达的这些个性和素质,对于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肤⾊的孩⼦都⽐较适⽤。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谁适合《⽶莉茉莉丛书》B.《⽶莉茉莉丛书》的特点C.《⽶莉茉莉丛书》作者对该书的评价D.《⽶莉茉莉丛书》的主要内容 2.【例题】A.2B.4C.5D.7 3.【例题】 某⼈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个⼩偷向相反⽅向步⾏,10秒钟后他下车去追⼩偷,如果他⼈速度⽐⼩偷快⼀倍,⽐汽车慢4/5,则此⼈追上⼩偷需要( )。
A.20秒B.50秒C.95秒D.110秒 4.【例题】 5.【例题】 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的名誉和形象,个⼈对⾃⼰⾏为和材料保密,不让他⼈⾮法获知的权利。
下⾯属于隐私权的是( )。
A.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B.犯罪嫌疑⼈向司法机关保守⾃⼰在案发时问的⾏为秘密的权利 C.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收⼈来源秘密的权利 D.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 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
分隔句⼦层次为: 《⽶莉茉莉丛书》是吉尔·⽐特专为4~8岁⼉童编写的读物,其创作灵感来⾃于个⼈的⽣活体验和对⼉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
/她以⽶莉、茉莉这两个肤⾊不同的⼩⼥孩为主⼈公,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丛书中每⼀个故事都有独⽴的主题,蕴涵着对孩⼦潜移默化的教育⽬的。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精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党的重要思想,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2、关于当代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B.《平凡的世界》是史铁生的作品C.余华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D.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由苏童的小说改编3、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4、下列古代宫廷建筑与帝王对应错误的是:A.鹿台——秦始皇B.台城——梁武帝C.思子台——汉武帝D.大明宫——唐玄宗5、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公转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气振动发声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转化为动能6、关于生活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碘可能会患“大脖子病”B.吃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甲醛可以用作药品的防腐剂D.回收废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7、下列关于微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的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低B.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没有影响C.微波会被玻璃、塑料和瓷器等物体反射D.微波通信容量大、质量好、传输距离远8、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A.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B.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C.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D.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9、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10、关于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部分药品属于处方药,如注射剂、毒麻药品等B.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C.处方药不可擅自使用、停用或增减剂量,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D.药品说明书用以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但不具法律意义11、关于农作物,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豆类、薯类——粮食作物B.花生、向日葵——经济作物C.西红柿、青梅——蔬菜作物D.玉米、紫云英——饲料作物12、下列关于国家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征收农民集体土地,需要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予以补偿B.征收耕地以外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C.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D.征收耕地应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13、下列哪组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A.一氧化氮、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水蒸气C.氢气、稀有气体D.甲烷、氮气14、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B.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15、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16、下图所示的是哪种典型地貌?A.喀斯特地貌B.冰川地貌C.丹霞地貌D.风蚀地貌17、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A.网球B.篮球C.排球D.足球18、洲际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
2016年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1、近几年,不少银行向影视业提供了较多的贷款支持,但近切渴望融资渠道的中小影视公司仍难以得到扶持,银行往往只是“________”。
而私募基金投资影视业则是“_______”:尽管目前号称以影视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已近20只,声称募集资金达200亿元,但披露的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却寥寥可数。
依次填入划横线的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借花献佛小心翼翼B.雪中送炭纸上谈兵C.点到为止画饼充饥D.锦上添花雷大雨小2、纪录片也要注重挖掘人的情感和历史,因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和事物的简单_____,更是对世界的_______发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记述独立B.记录独特C.记叙独到D.记载独创3、以追求居室面积为主的住房需求,属于( )住房需求。
A.生存型B.发展型C.享受型D.投资型标准答案:A解析:考察房地市场细分的依据。
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住宅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发展,生存型追求居室的面积大小。
4、读书时对感兴趣的东西深钻细研,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东西。
但不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们所____的。
这不仅因为兴趣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因为在特定领域浸染日久,往往会_____这种兴趣,形成越不感兴趣越排斥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板更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敢恰当的一项是:A.需要泛化B.忽视僵化C.铁缺固化D.提倡弱化5、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
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湖北招警行测逻辑判断例题讲解

湖北招警行测逻辑判断例题讲解1.真正高明的伪造家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
下列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的是。
A.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B.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的魔术师C.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人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D.小张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个优秀的魔术师2.在行政管理中要求权责一致,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反之亦然,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就应该拥有履行其责任的权力,因此。
A.承担责任就应该拥有权力B.权力和责任是按照一定的职位来分配的C.行政权力的分配应注意与责任相符D.人人都应该拥有权力,承担责任3.市场经济对大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冲击,出现了所谓“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分,其报考人数相差悬殊,严重影响了大学正常的教育和学术研究。
因此。
A.市场经济不利于教育的发展B.大学教育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坚持正常的教育研究方向C.大学应扩招热门专业,砍掉冷门专业D.大学教育应远离市场经济4.桌上放着红桃、黑桃和梅花三种牌,共20张,[1]桌上至少有一种花色的牌少于6张[2]桌上至少有一种花色的牌多于6张[3]桌上任意两种牌的总数将不超过19张上述论述中正确的是。
A.[1]、[2]B.[1]、[3]C.[2]、[3]D.[1]、[2]和[3]5.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这么说,下面哪项是错的? 。
A.一个人可能在某时受骗B.骗人的人也可能受骗C.一个人可能在任何时刻都不受骗D.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人都受骗1.C【讲解】本题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是b成立的条件,如a不成立,则b不成立。
2016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枚举归纳”

2016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枚举归纳”在每一年的公考(国考、省考、政法干警、招警、选调生、社区、三支一扶、村官等)笔试中,行测是必考的科目,这其中的逻辑判断中加强、削弱类题目又是重中之重,每年必考,而且这几年题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不容小觑,但不论是削弱还是加强,其中对于题干论证模式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掌握好这个能力,我们就可以明显提高这类题型的正确率,所以本篇由中公教育资深专家教给大家如何解决“枚举归纳”这种论证模式的题型。
“枚举归纳”的论证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题干要研究一个大集体的情况,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只调研大集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这一部分个体的情况来代表整个大集体。
比如:我们的某个部门要对于目前的汽油价格是否合理举行一个价格听证会,然后开始向社会发送邀请函,请大家参与此次价格听证会,在价格听证会上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汽油价格极为合理,没有必要下调价,因此就认为全社会都持这样一种观点。
这就是枚举归纳。
这种论证模型的的特点就是以部分个体具有该属性推知该集体整体都具有该属性。
其结论是否成立的关键就是我们所调研的这部分个体是否能够合理的代表整个大集体。
如果现在我们又已知那天来参加价格听证会的所有人员全是“三桶油”的员工,那么显然他们都不能代表全社会的声音,因为他们只能代表“三桶油”这个既得利益者团体,因此结论不成立。
所以对于这种论证模型的削弱就是要想办法证明该调研对象不具有代表性;对于其结论的加强就是证明其调研对象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真题再现】李强说:“我认识了100个人,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失业的。
因此中国的失业率一定是很低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李强的推理?A.李强所认识的人中有小孩B.李强所在城市的失业率和其他城市不一样C.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很难计算失业率D.李强所认识的绝大多数人是单位的同事【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削弱论证类题目。
首先找出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此题论点是“中国的失业率一定是很低的。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常见考点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常见考点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可以从一个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
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
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因此答案为C。
【技巧点拨】看到真假话问题,应该首先观察一下语句中是否有矛盾关系。
利用矛盾关系解题有三个步骤:找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信息,撇开矛盾关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根据已知确定信息以及矛盾的两个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决朴素逻辑题型介绍: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些)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些)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例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解析】此题答案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北省考逻辑判断题型归纳
黄石华图柯思豪
今天我将对判断推理模块中比较复杂的逻辑判断题型进行考点预测,及其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希望对大家最后的冲刺复习有所帮助。
必考点一:论证类
论证是判断推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10道逻辑判断题目中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
根据其提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但无论是哪种论证,考生做题时均应紧扣论点。
先要明确题干中的论点是什么,再分析题干中其他文字信息是属于背景描述还是论点得出的理论依据。
如果是单纯的背景介绍,那么正确选项往往会围绕论点的成立依据展开,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选项是加强选项,反对论点成立的选项即为削弱项;如果题干信息中给出的是论点成立的依据,那么选项中再次给出其他论点成立的依据或者是对题干中的论据进行补充说明的,都可以认为是加强选项,相反若是对题干中给出的论据进行否定,或者直接持相反观点的选项则是削弱项。
如果出现某两个选项干扰性很强,以最能支持或削弱论点的选项为最佳选择。
必考点二: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2015年国考考了2道题目,对这一类题目,静下心来做基本上大家都能做对,但是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考生往往会在上面耗费大量时间,得不偿失。
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分析推理题,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大量的信息,考生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大多数考生都习惯于从头到尾依次读取题干信息,其实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做题效率。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一定有用,而且出题人为了消耗考生的时间,往往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放在题目偏后一点。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先大致扫描一下整个题目,然后将注意力放在略微偏后一点的信息上,这样做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一个旅行者要去火车站,早上从旅馆出发,到达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分别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上分别有饭店、旅馆、书店和火车站,书店在饭店的东北方,饭店在火车站的西北方。
该旅行者要去火车站,应当往哪个方向走?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注意力放在最后一句话上“书店在饭
店的东北方,饭店在火车站的西北方”,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画法。
可以得到下图:
这样,很容易知道“?”处应该就是旅馆,而到十字路口后,去火车站应该向“下”走,也就是向“南”走。
必考点三:翻译推理
很多同学都觉得翻译推理很绕,其实真正掌握之后会发现,所有的逻辑关联词都是可以归为两大类,即充分条件关联词和必要条件关联词。
作为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一类题目,考生只要熟记翻译推理的口诀和相应的规则,拿下该题不成问题。
然而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所有的逻辑关联词都告诉大家,因此考试中遇到陌生关联词该如何翻译,如何推理呢?对于这个问题,之前有老师曾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策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陌生关联词的翻译方法:造句子。
找一个自己最熟悉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研究陌生关联词的“→”关系。
如大家都可以运用最熟悉的“考上公务员→通过笔试”来套陌生关联词的翻译方法。
例如:要致富,先修路关联词:“要…先…”
要想变得瘦,必须要运动关联词:“要想…必须…”
按照基本模型造句子:
“要考上公务员,先通过笔试”,前推后题干可翻译为“致富→修路”;
“要想考上公务员,必须要通过笔试”,前推后题干可翻译为“变的瘦→要运动”。
必考点四:日常推理
日常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原因解释、平行结构三类题型,在近几年的国考中,三类题型都曾经考察过,该考点属于考试中较简单的一类题目,因此,小编将带着大家简单梳理这三类题目的解答要点。
首先,做归纳推理题目时,一定要记得忠实于题干信息,不要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想和过度猜测,并且考生要牢记水满则溢,凡是选项表述非常绝对、肯定的,这样的选项我们一般不选。
其次,原因解释的题目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单原因类:题干中给出原因或者原理,要求考生在选项中寻找能够与题干原因对应上的现象。
做这样的题目相当
于做定义判断,将选项代入进行符合性验证即可。
二是多因类:题干中给出现象,选项中给出原因。
一个现象对应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因此考生要学会排除无关选项。
凡是选项中无关概念添加的越少,越有可能是正确答案;引入了无关概念或者是新概念的往往是不能选的。
三是解释矛盾类:题干中给出两个看似矛盾的事情,让考生在选项中找出其中的缘由。
考生只需在两个现象之间塔桥,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觉得选项能够化解其中的矛盾,使题干中的矛盾的迎刃而解的即为正确答案。
最后,平行结构类的题目,解题非常简单,考生首先要分析题干信息的逻辑结构,然后将选项的逻辑结构和题干进行比对,凡是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