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中医治疗方法儿童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支原体引起。
中医学认为儿童支原体感染与体内阳气不足、卫气失守等有关,因此,中医治疗方法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疗法1. 药物治疗方案针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清热解毒、解表散寒、润肺止咳等。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散风寒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选用黄芩、黄连等中药来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用药剂量上需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进行调整。
2.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通过熏蒸患儿体表来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方法,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起到祛除病邪、通窍气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薄荷、荆芥等,将这些中药研磨成粉末,然后进行熏洗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熏洗法需要有经验和资质的中医师指导和操作,务必注意安全。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可选用的针灸穴位有大椎、风池、肺俞等。
这些穴位的针刺可以促进机体阳气的运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针灸疗法对于儿童来说,刺激较小,较为安全,但仍需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三、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疗法的一种,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阳气。
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可选用艾灸的穴位包括全寿、大椎、风府等。
此外,艾灸还可以用于疏通经络,消除湿邪。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操作应谨慎,最好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指导或操作。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和艾灸疗法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然而,中医治疗方法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仍需结合西医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强调治疗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做好山西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肺炎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范畴,本方案按照中医肺炎喘嗽辨证施治结合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特点制定。
一、中医治疗方案(一)辨证施治1.风寒闭肺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组成:炙麻黄6g、杏仁8g、白前8g、紫菀8g、冬花8g、百部8g、桔梗8g、紫苏子10g、荆芥8g、川贝母6g、姜半夏6g、甘草6g。
(本方案中剂量为6-8岁儿童参考量,年龄小者可适当减少用量,下同。
)加减:若寒邪外束,内有郁热,可加生石膏10g。
2.风热闭肺症状: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气急,痰多痰黏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浮紫或紫滞。
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银柴退热汤(全国名中医贾六金临床经验方)加减。
组成:炙麻黄6g、杏仁8g、生石膏12g、金银花10g、连翘10g、柴胡10g、黄芩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百部8g、芦根10g、甘草6g。
加减:咳剧痰多者,加川贝母6g、姜半夏6g、瓜篓10g;热重者,加黄芩10g、大青叶8g、板蓝根8g;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6g、大黄3g。
3.痰热闭肺症状: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喉间痰鸣,口唇青紫,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清气化痰汤加减。
组成:炙麻黄6g、杏仁8g、生石膏15g、黄芩10g、鱼腥草10g、枳实10g、胆南星8g、陈皮10g、姜半夏6g、茯苓10g、桔梗10g、甘草6g。
加减:痰盛者,葶苈子6g、瓜篓10g、芦根10g;热盛便秘,痰壅喘急者,加大黄3g,枳实8g;咳嗽剧烈可加地龙、僵蚕、全蝎等虫类药。
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经验与方剂应用

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经验与方剂应用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群。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在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在支原体肺炎防治中的经验和方剂应用。
一、病因病机根据中医理论,支原体肺炎是由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支气管痉挛、痰湿阻滞、肺气不降是其病位和病机的核心。
治疗时需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
二、中药治疗原则1. 清热燥湿、祛风散寒中医药认为病邪在肺,要解肺为主。
采用清热化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等来清热燥湿,化解病邪。
同时选用散寒祛风的药物如羌活、藿香等来缓解肺部寒湿和支气管痉挛,舒缓呼吸道症状。
2.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中医药推荐了多种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药物。
以杏仁、沙参、皂角仁等为代表的药物可润肺止咳,帮助清除痰湿。
同时抗生素可以加速清除病原体,起到协同的作用。
3. 调理脾胃支原体肺炎往往伴随脾胃功能不佳,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中医药可选用健脾开胃的药物如陈皮、白术等来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康复。
三、方剂应用1. 麻杏石甘汤组成:麻黄9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9g功效:解表散寒,化痰止咳。
适应证:初起寒证,恶寒发热,咳嗽有痰,头痛身痛等。
使用方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
2. 清肺化痰方组成:玄参、半夏、白芍、葶苈子、麦冬、蜜炙甘草。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适应证:咳嗽痰稠,胸闷气喘,喉咙痛等。
使用方法:将药材煎煮,分次饮用。
3. 四逆散合剂组成:桂枝、附子、苍术、黄芩、半夏、葶苈子、人参等。
功效:温通寒邪,降逆平喘。
适应证:咳喘气急,四肢发冷,恶寒发热,口唇色紫等。
使用方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
四、其他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疗法来提高疗效。
如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中药泡脚、熏蒸等可以通过经络对肺部进行疏通,缓解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痛和呼吸急促等。
在中医中,肺炎支原体肺炎被认为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肺炎支原体肺炎分为不同的辨证类型,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1. 阳实型阳实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喉咙疼痛、发热等症状,伴有口渴、红舌质、脉浮等。
中医认为此型属于阳气亢盛,因此治疗方案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治疗方法: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如银翘散、连花清瘟等,可有效清热解毒,改善症状。
2. 阴虚型阴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干咳、咽干等症状,伴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特点。
中医认为此型属于阴液亏损,治疗方案应以滋阴养肺为主。
治疗方法:采用滋阴养肺的中药方剂,如玉屏风散、贝母波罗散等,可滋润阴液,舒缓干咳症状。
3. 痰湿型痰湿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黏稠、胸闷等症状,伴有舌苔厚腻、脉滑等特点。
中医认为此型属于痰湿阻滞,治疗方案应以祛痰化湿为主。
治疗方法:采用祛痰化湿的中药方剂,如平胃散、半夏泻心汤等,可帮助化解痰湿,改善症状。
二、中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将根据具体的症状和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1. 石膏石膏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用于阳实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可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喉咙疼痛等症状。
2. 麦冬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
它可以帮助滋养阴液,缓解干咳、口干等症状。
3. 杏仁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痰湿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
它可以帮助祛除痰湿,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状。
三、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中药治疗外,中医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1.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帮助打通经络、舒缓症状。
针对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以采用拍背、揉捏等按摩手法,促进气机畅通,缓解症状。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改变。
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后期,咳嗽缠绵难愈,常表现为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情。
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
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病症。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 %~10 %。
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耳炎、肠炎等。
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
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
■支原体肺炎诊断依据1.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小流行。
2.起病缓慢,常有剧烈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
咽痛、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有时咳嗽迁延日久。
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肺部体征不多,仅有小水泡。
4.X线所见多有肺浸润性阴影。
5.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尤其是滴度逐步增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7.痰、咽拭子培养有肺炎支原体生长。
8.青霉素治疗无效。
祖国医学并无支原体肺炎这一病名,相当于中医文献中所述的“肺闭喘咳〞、“肺风痰喘〞、“炽热喘急〞,总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
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而发病,故“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其治疗大法。
中西医结合组常规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肺炎1--4号方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初期邪气在表,尚未传里,临床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小儿肺炎中医疗法

小儿肺炎中医疗法由于生活的忙碌加上饮食的不规律,就会得一些病症的。
就如肺炎来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蛮常见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小儿肺炎中医疗法。
治疗肺炎的偏方方1、鱼腥草桑白皮汤治大叶性肺炎配方:鱼腥草50克,桑白皮、东风橘各25克,白糖少许。
制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纳入沙锅中煎浓汁。
每日l剂,冲少许白糖,分2次饮服。
功效:用治大叶性肺炎。
方2、大青叶芦根汤治大叶性肺炎配方:大青叶60克,芦根30克,猪胆汁20克。
制用法:将前2味药水煎,取汁。
用煎汁冲服猪胆汁5克,每日2次。
功效:用治大叶性肺炎。
方3、炙麻黄治热咳嗽型肺炎配方:炙麻黄5克,生石膏30克(先下),杏仁10克,生甘草、葶苈子各5克,桑白皮1 O克,鱼腥草、板蓝根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痰热咳嗽型肺炎。
方4、葱豉汤治风寒型肺炎配方:麻黄、杏仁、生草、葱白各l 5克,淡豆豉、苏子、陈皮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少稀白,苔薄白,脉弦紧为主要症状,由风寒所致的轻度肺炎。
饮食疗法方1、刀豆姜糖饮治小儿肺炎原料:刀豆子、红糖、生姜等量。
制用法:刀豆子炒干,研粉,加红糖生姜汤送服,1日3次,每次6克。
配方:鱼腥草50克,桑白皮、东风橘各25克,白糖少许。
制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纳入沙锅中煎浓汁。
每日l剂,冲少许白糖,分2次饮服。
功效:用治大叶性肺炎。
方2、大青叶芦根汤治大叶性肺炎配方:大青叶60克,芦根30克,猪胆汁20克。
制用法:将前2味药水煎,取汁。
用煎汁冲服猪胆汁5克,每日2次。
功效:用治大叶性肺炎。
方3、炙麻黄治热咳嗽型肺炎配方:炙麻黄5克,生石膏30克(先下),杏仁10克,生甘草、葶苈子各5克,桑白皮1 O克,鱼腥草、板蓝根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痰热咳嗽型肺炎。
支原体肺炎(中医)

支原体肺炎(中医)支原体肺炎(中医)中医中药治疗支原体肺炎有哪些方法中医中药对支原体学研究历史尚短,故中医典籍无“支原体”之说。
本病的中医治疗属温病范畴。
应据病程、病情辩证施治。
治疗注重宣肺气、清肺热、润肺阴。
初期邪侵肺卫表症为主,表现为发热微畏寒、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少痰,头痛咽痛等。
宜宣肺解表清热。
方以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桔梗、竹叶、芦根、牛蒡子、淡豆豉各6—10克,蒲公英、蚤休、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各3—15克,薄荷、生甘草各1—6克。
烦渴欲饮者,可加知母、石斛、花粉;头痛身倦者,可加葛根、柴胡、羌活;汗出较多而头痛者,可加川芎、白芷、蔓荆子。
随病变进展,以肺系气道症状为主者,方以桑杏汤(见《温病条辩》)和泻白散(见《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桑叶、杏仁、象贝、桑白皮、桔梗、百部、紫菀、沙参各6—10克,栀子、黄芩、蒲公英、蚤休、连翘各3—15克,生甘草3—6克。
咳甚者可加前胡、炙杷叶;咽痛可加牛蒡子、桔梗。
中期邪犯气营以邪热壅盛为主者,表现高热、咳嗽频繁、咳黄黏痰、胸胁胀满或胸痛、胸闷、气促。
方以清阴败毒饮(见《疫疹一得》)和止嗽散加减。
生石膏10—90克,生地、黄连、栀子、黄芩、知母、赤芍、前胡、丹皮、桔梗、百部各6—10克,红花、桃仁、苏木各3—10克,紫菀、元参、连翘各6—15克,咳甚可加前胡、桔梗、黛蛤散;痰黄黏可加贝母、半夏、鱼腥草;痰中带血可加柴草、茜草、仙鹤草;小便赤黄可加通草、车前子、莲子芯;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元胡粉。
以热盛阴伤为主,表现痰少而黏、舌干少津为主者,主以麻杏石甘汤(见《伤寒论》)和沙参麦冬汤(见《温病条辩》)加减。
炙麻黄3—10克,生石膏10—90克,杏仁、麦冬、玉竹、黄芩、知母、元参、赤芍、当归各6—10克,沙参、桑白皮、丹参各6—15克,烦热者加栀子、淡豆豉、地骨皮;痰黏不利者加胆星、竹沥。
恢复期邪去正虚以肺虚不敛为主者,表现为热退、间断咳嗽、痰少而黏、咳则胸痛、痰出则舒。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医辨证治疗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核心,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
中医辨证治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患者体质和疾病表现的综合分析,确定病情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质和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缓解症状。
首先,中医辨证治疗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于体内受寒湿邪气侵袭,引发肺部炎症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祛除寒湿邪气。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温化寒湿、宣肺化痰等。
例如,可以采用温薰法,使用温热的药物或热敷保暖,帮助驱散体表的寒湿,促进循环,加速病邪的排出。
其次,中医辨证治疗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并重视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的协调。
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如生地黄、天冬等,以平衡体内的阳气过盛,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肺炎支原体肺炎多伴有消化系统问题,中医治疗会针对个体的脾胃功能进行调理,以加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中医辨证治疗还注重扶正祛邪。
即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通过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愈能力和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此项治疗主要通过饮食调理和适度的运动实现。
中医辨证治疗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调节营养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同时,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加速康复。
最后,中医辨证治疗也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具体病情可能存在差异,不同人的体质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一大特点,也是为什么中医辨证治疗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优势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包括祛邪、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改变。
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后期,咳嗽缠绵难愈,常表现为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情。
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
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 %~10 %。
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耳炎、肠炎等。
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
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
■支原体肺炎诊断依据
1.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小流行。
2.起病缓慢,常有剧烈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
咽痛、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有时咳嗽迁延日久。
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肺部体征不多,仅有小水泡。
4.X线所见多有肺浸润性阴影。
5.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尤其是滴度逐步增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7.痰、咽拭子培养有肺炎支原体生长。
8.青霉素治疗无效。
祖国医学并无支原体肺炎这一病名,相当于中医文献中所述的“肺闭喘咳”、“肺风痰喘”、“火热喘急”,总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
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而发病,故“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其治疗大法。
中西医结合组常规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肺炎1--4号方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初期邪气在表,尚未传里,临床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辨证属于风寒闭肺证。
服用肺炎1号方
炙麻黄3 g、杏仁10 g、半夏6 g、细辛3 g、
桂枝8 g、紫苏子10 g、生姜3 g、甘草3 g
肺炎1号方具有疏风散寒、宣肺开闭之功。
方中麻黄外通玄府,上宣肺气,下降逆气,通调水道。
现代药理学研究,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与紫苏子相伍,一开一降,相得益彰;细辛祛风散寒,达表入里;杏仁降肺之中兼有宣肺之功。
麻黄、杏仁、生姜共用,宣泄肺卫,使邪有出路,正气回复。
诸药合用,寒散则表解,肺开则喘定。
二、初期如出现发热汗出,咳嗽气急,口渴痰多,痰粘稠或黄,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重证见高热不退,面色红赤,口渴烦躁,咳嗽剧烈,气急鼻煽。
辨证属于风热闭肺证。
服用肺炎2号方
麻黄3 g、杏仁10 g、生石膏20 g、桑叶10 g、
薄荷6 g、牛蒡子6 g、连翘8 g、桔梗10 g、甘草3 g
肺炎2号方功效辛凉解毒、宣肺开闭。
方中麻黄配石膏,意在宣泄肺热;桑叶、薄荷、牛蒡子、连翘诸药气味轻薄,轻灵活泼,皆为宣肺透邪、宣畅肺闭之佳品。
桑叶经霜凋零,可疏风解肌,宣畅肺气之郁闭,且禀金水之气,可助肺金之清肃,堪称轻清理肺之上品;连翘一味,叶天士谓其“辛凉翘出众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能解小儿六经郁热”,本药清热解毒之中,饶有透表之力,小儿服用10~15 g 常可得微汗,表邪肺热并除;余如桔梗之宣散、杏仁之清肃,配伍其中,共奏轻清宣透、宣肺化痰之功。
三、极期以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证属痰热壅肺。
服用肺炎3号方
杏仁6 g、前胡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胆南星6 g、
地龙10 g、僵蚕10 g、秦艽6 g、砂仁6 g、炙甘草3 g
肺炎3号方功能清热化痰、降气平喘。
方中杏仁、前胡宣肺止咳;紫苏子、葶苈子泻肺涤痰;黄芩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天竺黄有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之功,其味甘寒,无寒滑之害,不伤脾胃,为小儿化痰药之上品;僵蚕善通络中之风痰,散窠臼之伏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所含的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入血的作用,能间接缓喘急;地龙所含之氮素也具有抗组织胺治过敏和舒展支气管平滑肌的功效;秦艽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有抗过敏作用。
以上三味是治疗咳喘之良药,诸药合用,互相增效,相得益彰。
四、后期如果是阴虚肺热,则症见潮热盗汗,干咳少痰,舌干红,苔光剥,脉细数.如果是肺脾气虚,则症见低热自汗,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纳呆,
舌淡红,苔白滑,脉细弱。
正虚邪恋时服用肺炎4号方
沙参6 g、麦冬6 g、柴胡5 g、芍药6 g、枳壳6 g、防风6 g、
黄芪6 g、白术10 g、五味子3g、杏仁10 g、桃仁10 g、甘草3 g
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润肺、益气生津、清心除烦。
杏仁入气分,以肃肺降气止咳;桃仁入血分,活血理气止咳。
根据“气虚(滞)则血瘀”的理论,二药合用,一理气一活血,气血畅则咳喘自平。
玉屏风散加龙骨、白芍、五味子三味药意在“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玉屏风散宜气固表,龙骨、白芍、五味子固精敛阳。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益气养阴之功效。
以上肺炎1-4号方为中药汤剂,对于小儿无严格要求,但原则上最好空腹服用。
﹤1岁少量多次频服,100 mL/d;1~3岁50 mL/次,3次/d;4~5岁80 mL/次,3次/d;﹥5岁100 mL,3次/d。
患儿服药期间观察消化系统、局部、皮肤部位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后两组患儿血、尿、大便常规,查胸片、肝功、心肌酶。
阿奇霉素加肺炎1-4号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药合用,既可缩短疗效,又无不适反应,对支原体肺炎确有良效。
中药的治疗特点非常突出,疗程短、无抗药性、无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1周后咳嗽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支原体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但它的潜伏期和呼吸道带菌时间长,造成疾病传播、感染周围人也比较多,因此,加强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很重要。
首先要保证患儿休息,居住的环境要安静、整洁,室内空气要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也应避免着凉。
其次,应注意合理饮食,多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要少食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如有缺钙病史的孩子同时补充钙剂。
此外,要按时服药打针,以保证患儿血中有效杀菌或抑菌的药物浓度。
由于肺炎常可累及其他系统,反复发作又能诱发营养缺乏症,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因此,平时家长应做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
平时孩子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
室内要开窗通风,使机体的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D,晒太阳,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易感因素,也有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