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础会计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

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

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

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

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6。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7。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8。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

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9。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

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10。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

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11.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

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12.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

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13。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

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4。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

生的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15。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审慎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16.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

的核算方式.

17。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

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18.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19.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20。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1.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

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22.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2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24.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只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25。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26.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7。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其他或为了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28. 其他资产:是指除了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29。实收资产: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在股份制企业中被称为股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主体,是企业注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企业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资金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30. 资本公积金:包括基本溢价、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等。资本公积金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

31. 盈余公积金: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个公益金。盈余公积金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和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32.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称待分配利润。

33。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34. 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设计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内容的客观性质划分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35.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作的总括分类,是通过总括性核算指标的科目。

36。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的科目。

3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38.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39。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40.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41。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42。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通常,试算平衡包括总分类账发生额试算平衡和总分类账余额试算平衡。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3. 短期借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负债,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去得借款、支付借款、支付借款利息和归还借款三项主要内容.

44.长期借款:是指企业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属于企业的长期负债。

45.材料采购成本计算:是指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以所采购的各种材料为对象,归集买价及

各种采购费用的支出,确定各种材料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46.采购费用: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

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按规定应计

入成本的税金(如关税)以及其他费用.

47.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

项费用.48。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49.原材料:亦称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

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50。工资及福利费:亦称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个人的工资以及按生产个人工

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51.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车间在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

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其中大部分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个人的工资、车间厂房和建筑物的折旧费以及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52。“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

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53。“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

的账户.54。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55.“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

成本的账户。

56。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57。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58。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59.所得税:是企业依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对企业某一经营年度的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

缴纳的税款。

60.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其

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因而账户的经济内容是账户分类的基础,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也是对账户的最基本的分类。

61。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62。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63。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

户。

64。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65.债权结算账户:亦称字长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债权结算业务的账户。

66。债务结算账户:亦称负债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昭武结算业务的账户。

67.所有者投资账户:亦称资本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结

余情况的

68。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69.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

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的账户。

70.收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71。费用账户: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的账户。72.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

户。73.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74。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

账户。

75.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资产账户(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该资产账户实际

余额的账户。76.权益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账户实

际余额的账户。77.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78。备抵附加账户:是指既可以用来抵减,又可以用来附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

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这类账户属于双重性质账户,兼有备抵账户和附加账户的功能,但不能同时起两种作用。

79.计价对比账户:就是用来对上述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计价、对比,确定其他业务成果的账户.

80.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81。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

成的情况,并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也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82.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某项经济业务完成时自行填制的凭证。

83.一次凭证:是指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其填

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会计凭证。84。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

85。汇总原始凭证:是指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的,用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情况的会计凭证。

86。记账编制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账簿记录加以整理后重新编制的原始凭证。87。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部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外来原始

凭证都是一次凭证。88。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89.专用记账凭证:是指专门用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有关,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90。收款凭证:是指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收款业务的凭证,它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91。付款凭证:是指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付出业务的记账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

金付款业务的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付款凭证分为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92.转账凭证:是指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以外的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转账

凭证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有关总分类及明细分类账的依据。是用来记录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它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转账业务原始凭证填制的。93。通用记账凭证:是指适用于各类经济业务、具有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也称标准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不再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而是以一种格式记录全部经济业务.通用记账凭证一般在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中应用。

94。复式记账凭证:又叫做多科目记账凭证,是指将某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集中

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95.单式记账凭证:又叫做单科目记账凭证,是指某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个会计科目,分

别填制的记账凭证。

96。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非汇总记账凭证按一定的方法汇总填制的记账凭证。

97。分类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时期的记账凭证按其种类分别汇总填制的如根据现金或银行

存款的收款汇总填制的“现金汇总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汇总收款凭证”;根据现金或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汇总填制的“现金汇总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汇总付款凭证";以及根据转账凭证汇总填制的“汇总转账凭证”都是分类汇总凭证。

98.全部汇总凭证:全部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时期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如“科目汇

总表”就是全部汇总凭证。99。非汇总记账凭证:是没有经过汇总的记账凭证,前面介绍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

凭证以及通用记账凭证都是非汇总记账凭证.100。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填制到归档保管整个过

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

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101。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102。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

103.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序时账簿按其记录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

104.普通日记账:也称通用日记账,是用来序时登记各单位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日记账。105。特种日记账:是专门用来记录某一特定项目经济业务情况的日记账。

106.分类账簿:是按照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设置和登记的账簿。在账簿中分类反映了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增减变化的情况,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料来源.

107.联合账簿: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10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

充登记的账簿。该种账簿可以对某些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109.订本式账簿:是指把许多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110。活页式账簿:是指账页不固定,采用活页形式的账簿。

111.卡片式账簿:是指用印有记账格式的卡片,详细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账簿.

112.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记

录从银行提取现金业务),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113。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记录将现金存入银行业务),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1)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和提高经济效益;(2)监督各单位对会计法规、制度以及各项财经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3)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16。简述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项目,右方列示企业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左方的资产总额等于右方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17.简述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

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试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于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帐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18。既然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为什么账户还要按用途和结构分类?请举例说明。

账户按经济内容得分类并不能代替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正确设置和运用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还应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例如“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都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账户.但是这两个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却不同。“固定资产”账户式按其原始价值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其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而“累计折旧”账户则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引起的价值减少,计提折旧时记贷方,表示现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19.请列举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廉洁自律;(4)客观公正;(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20。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方法.

有两种填列方法:(1)直接填列法:根据总账科目的期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期末数的方法。(2)分析计算填列法:将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以后填列期末数有关项目的方法。21。简述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目的及方法。

目的:为了保证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正确性。

方法: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一般是采用全部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全部账户借贷方余额平衡的方法,总的讲是借贷平衡.22.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请说明会计基本只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核算)职能和监督(控制)职能。

相互关系: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反映居于主导地位,而会计监督则寓于会计反映的过程之中。

23.请列举五种会计核算形式。

(1)记账凭证核算形式(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4)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5)日记总账核算形式(6)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

2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项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优点:(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2)账户设置实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使用既反映资产,又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是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25.什么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哪几类?会计报表时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情况的书面文件。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1)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2)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实现和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3)反映企业费用支出和成本情况的会计报表

26。何谓会计的反映职能?简述其特点。

会计反映职能,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特点:(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3)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4)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

27。何谓会计的监督职能?简述其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28.简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二者所反

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帐的原始依据相同。(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

账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2.作用不同。

29。什么是会计核算形式?简述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会计核算形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账务处理程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薄、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是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其他各种会计核算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发展而形成的。

适用范围:这种会计核算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小、且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

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较详细地记录和反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来龙去脉清楚,便于了解经

济业务动态和查对账目。

缺点: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当企业规模大、经济业务多、记账凭证较多时,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也就很大。

30。简述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特点以及与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相比的优点与不足。

特点定期地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相比优点:由于总分类账是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的,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并兼有试算平衡的作用。不足:科目汇总表是按总账科目汇总编制的,只能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反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

适用范围:经营规模大,经济业务多。

31。什么是帐薄?简述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

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并由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

设置和登记帐薄,是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一种专门方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加强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登记账薄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2)登记帐薄可以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3)账薄记录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分析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依据。32.设置帐簿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l)帐簿的设置要能保证全面、系统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算资料;(2)设置帐簿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卜,考虑人力和物力的节约,力求避免重复设帐;(3)帐簿的格式,要按照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和需要提供的核荆旨标进行设计,力求简明、清晰、实用.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1、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2、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和据以登记 账簿的书面证明。 3、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 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同时也是各单位设置账户的一个重要依 据。 5、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 方法。 6、一次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存货的计价方法。一次加权平均单 价的计算公式如下: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 7、结账: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 结算出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转入下期或下年新账(期末余额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期初余额) 8、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 流出情况的报表,属于动态报表。 9、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连续、系统、全面地记 录和反映企业、机关和事业等单位经济活动全部过程的簿籍。 10、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导 致了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并已经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是什么?在进行确认与计量时应 该遵循哪些要求? 1、会计要素确认的含义:

名词解释、简答答案会计

一、名词解释 1、期末账项调整:期末账项调整即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 作出必要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2、未达账项: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 的时间差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 未登记入帐的事项。 3、产品成本项目:指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项目,是对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所作的分类。 4、账户的用途和结构:是指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什么核算资料,以及 在账户中如何提供核算资料,即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怎样登 记,余额反映什么内容。 5、资本公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 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6、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在有 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在所属的总分类账户的明细 分类账户进行详细登记。 7、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 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 权和债务。 8、先进先出法: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 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下的账务处理程序 答:在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下,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步骤一般可归纳如下:1.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各种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2.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根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4.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5.月末,根据汇总收款、付款、转账凭证等级总分类账;6.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总分类账中相应账户的余额进行核对;6.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2、简述平行登记的要点 答:平行登记的要点: 1、记账的时间相同 2、记账的方向相同 3、记账的金额相等 4、记账的原始依据相同 3、简述会计概念应该包括的内容 会计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报表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 西方会计组织认为会计概念应该包括:第一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目标;第二,对财务报表要素作出定义;第三,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四,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第五,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

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第一篇: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会计名词解释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3、会计科目: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 4、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5、资产: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6、负债: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7、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8、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9、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10、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11、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12、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3、利润: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14:、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15、会计主体假设:凡能独立核算盈亏和收支,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经济组织。 16、持续经营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发生停业和破产清算等情况。 17、会计期间假设:把持续经营的期间认为的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首尾相接的时间段落。 18、货币计量假设: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对会计要素进行计价。 19、复式记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登记,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式。 20、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1、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22、记账凭证:财会部门根据审核确认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载经济业务的简要内容,确认会计 分录,作为记账直接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23、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的,用来序时、分类的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 24、报表:单位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 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5、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6、利润表(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7、坏账:企业应收账款未能收回的部分而形成的损失。 28、对账:使账簿记录无误,真是的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实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各种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3.会计假设:会计的基本前提通常被称作会计假设,它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4.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对象,也就是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工作的空间范围。 5.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破产和被清算。 6.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不断,长短相同的时间段落,据以计算损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7.货币计量:是指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对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8.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该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9.谨慎性:是指会计在反映不确定事项时应持悲观态度,要求企业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亦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1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进一步分类的大类项目,是财务报表的构件,也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依据,划分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其实质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被称为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1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7.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它以现金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时间为标准来确认和记录企业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 18.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损益,也即企业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时间是收入和费用发生期间而不是现金的收取或支付时间啊。1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进一步分类,是设置账户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依据。

会计基础概念及简答题

会计基础概念与简答题 说明:本资料与教材容有所出入,希望同学们复习时注意与教材结合参考使用!概念 1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汁的基本要素应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项目。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汁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3.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5.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6.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7.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即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它是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8.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容(即会计要素)分门别类进行核算所规定的项目 9.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讨科目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10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11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主体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的概念 12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余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14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业务的发乍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完整版)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总论) 三、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的统称。 3、管理会计原则 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的统称。 四、简答题 1、简答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2)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3)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管理会计的职能有哪些? (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同属于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2、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部分管理会计信息有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指经纪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成本计算: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类,从而计算不同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会计凭证:用来记录经纪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区间。序时账簿: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简称序时账,也称日记账。 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事项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简称分类账。 备查账簿:对存在许市长和分类账中不能记录和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记录不全面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等级的账簿,简称备查账。 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帐页装订成册的账簿,简称订本帐。 活页账簿:指不将帐页固定的装订在一起,而是将零散的帐页,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集中后,放置在账夹内,可随时增减的账簿,简称活页账。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是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复合会计分录:涉及两个以上账户,就是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外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组成的会计分录。 单式记账凭证: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分别填制记账凭证只填一个账户。 复式记账凭证: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集中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即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反映一项经济业务完整的会计分录。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营业外支出: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 外来原始凭证:本单位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直接取得的由外单位填制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一次凭证:在经纪业务发生或完成后,一次性填写完毕的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载明经纪业务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累计凭证:经多次填制手续完成的原始凭证,用于反映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发生的若干同类经济业务。 转账凭证:用于记载与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收付无关的经济业务的凭证,也就是在该类经济业务发生时不需要收付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自制原始凭证:本单位经办业务的人员,在执行和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原始凭证。付款凭证:用于记载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付出业务的记账凭证。 借贷记账法: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会计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CH1 1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2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会计核算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题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4.会计计量为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5.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6.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资源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7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8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9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之为基础。(以下百度)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10.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复核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11.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禁一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 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职能具有哪些特点? A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B必须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C主要是反映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 3会计基本假设有哪些?为什么要明确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做的合理设定。 4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常用名词解释、解答题

会计要素:是指对企业会计对象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在数量上,所有者权益=资产- 负债 公司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按其内部性质和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类的具体项目。 会计账户:简称账户,它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分门别类地记录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会计科目内容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及结果,具有一定结构的账页,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工具。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企业应该入账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指记录交易或者事项,明确经济责任或者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间接或者直接依据的书面凭据和证明。 原始凭证:亦称单据,是在交易或者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编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用来确定交易或者事项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总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答:会计核算方法是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也是会计管理方法的基础。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 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 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 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 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 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 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 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 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 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会计对象会计等式复式记帐法资产所有者权益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 特种日记帐普通日记帐未达帐项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会计报告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会计循环应计费用应计收入会计核算形式负债 二、简答题 ⒈会计的特点。 ⒉会计等式的含义、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⒊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⒋复式记帐法的概念及其特点(科学性)。 ⒌会计帐簿的含义及其作用。 ⒍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⒎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其帐务处理要求。 ⒏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 ⒐实地盘存制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⒑总分类帐与明细分类帐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的要点。 ⒒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三、实务题 ㈠某企业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试编制会计分录(代记帐凭证),要求各项目必须填全。 ⑴1日,收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500 000元,存入银行。 ⑵2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 000元,存入银行。 ⑶5日,向广州某单位购入材料50吨,单价850元,货款及税款(增值税率17%)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⑷6日,结转上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⑸10日,采购员张某去外地采购材料,预借差旅费3 000元,以现金支付。 ⑹12日,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0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⑺15日,以现金支付职工医药费2 800元。 ⑻18日,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2 000元。 ⑼20日,收到某单位前欠销货款12 000元,存入银行。 ⑽25日,向外地某公司出售产品20件,单价1 200元,销项增值税额(税率17%)及货款尚未收到。 ⑾26日,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市电视台广告费。 ⑿28日,计算分配本月职工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6 8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 200元;公司管理人员11 000元。 ⒀29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6 000元,备发工资。 ⒁30日,支付职工工资。 ⒂31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6 120元,其中生产用设备折旧5 100元,办公用房折旧1 020元。

初级会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初级会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自考“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谋划活动及谋划成果,或其他单元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元虽也要使用,但不占首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用度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注销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基础会计》真题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基础会计》真题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2008-2015年《基础会计》真题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2.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3.先进先出法: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4.待摊费用: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 5.负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财会会计报告: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7.记账凭证:财会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记载经济业务的简要内容,确认会计分录,作为记账直接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8.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9.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10.会计科目: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 11.公允价值: 旧准则(2014年之前):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2014年新准则: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12.复合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包括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多借一贷分录和多借多贷分录。 13.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14.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连续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并随时根据账簿记录结出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15.财务报告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6.未达账项:由于企业和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有关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有关凭证因而未能入账的款项。 17.所有者权益: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18.预提费用:会计按照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 19.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20.会计对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也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2.账簿: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编制的,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来连续、系统、全面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3.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24.财产清查:指通过实地盘点或询证核对等方式,来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 债务的实有数和账有数是否符的一种方法。 25.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 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 16.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7.记账凭证;是由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根据已经审核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而编制的会计分录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8.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6.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什么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17. 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18.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将一个企业采用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 16.财务报告:是指以会计账簿记录为主要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的形式,将会计数据传送给信息使用者,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决策。 17.会计目标:是指根据会计的职能而规定的会计应该完成的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18.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以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之后,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组织程序。 1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基本分类以后所形成的若干个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17.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18.备查账簿:也称辅助账簿。它是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不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事项,为便于查考而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6.历史成本: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对价,而且即使物价变动,一般也不进行调整. 17.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18.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又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简答题】 19.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编制报表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期末账项调整。 2、全面清查资产。 3、编制工作底稿。 4、对账。 5、结账。 20. 为什么设置会计账簿?可不可以用会计凭证代替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一般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是指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有联系的若干账页所组成,可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记。从外表形式上看,账簿是由若干预先印制成专门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的。在会计实务中,按照记账规则根据会计凭证将会计科目填入某个账页后,该账页就成为记录、反映该会计科目所规定核算内容的账户,各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账户对应关系来体现。 不可以用会计凭证代替账簿。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编制,都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和经济信息进行职业判断,运用一定的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规则,将大量的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记录在记账凭证上。但是,这 些记录在会计凭证上的信息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为了把分散在会计凭 证中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集中归类反映,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 算资料,并为编报会计报表提供依据,就必须设置和登记账簿。设置和登 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19. 什么叫会计恒等式?简要说明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 式的影响。 答: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任何 业务发生后都不会影响会计恒等式资产反映的是资金的占用 而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资金的来源 有一定的来源就必然有相应的占用 二者反映内容一致 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因此二者必然相等。综合来讲 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变化可归为四类 资产与权益 负债加 所有者权益 同时增加资产与权益 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同时减少资产 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权益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无论业务引起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如何变动 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间的平衡关系 即恒等式。 20.期末需要调整的账项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属于本期收入 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2、属于本期费用 尚 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3、本期已收款 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 款项的账项调整 4、本期已付款 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的账项 调整 5、属于本期支出 尚未支付税金的账项调整最后 根据发生的调 整事项编制调整分录 并过入分类账户 19. 设置会计科目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2) 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3)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4)会计科 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5)要保持相对稳定性 20. 王晓明大学毕业后,创办了一家企业,他自己有10万元存款,租了 一间房作为办公室,该月花费的租金为4 000元,支付各种办公费6 000 元,用银行存款购买了7 000元的产品,全部卖出获得12 000元,存入 银行。请简要说明上述业务的发生是否破坏会计恒等式。 答:1、注册时借银行存款 10万;贷 实收资本 10万 2、支付租金借经营费用--房租费 4000 假设是一个月的租金 贷 银行存款 4000 3、支付办公费借 管理费用 ---办公费 6000 贷 银行存款 6000 4、购入商品 借 库存商品 7000 税金略贷 银行存款 7000 5、销售商品借银行存款 1200贷 主营业务收12000 税金略 借 主营业务成本 7000 贷 库存商品 7000 月末结转收入和成本费用后 仍然是符合会计恒等式的 19. 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 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 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会计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 记的内容。区别:会计不存在结构问题,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0. 马丁是企业财务的主要负责人,一次在复核时发现,由于会计小王不 小心丢了三张记账凭证,马丁在经过审核原始凭证后,批评小王工作太马 虎,同时让他重新填写三张记账凭证。另外一次,马丁在复核时发现小李 编制的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所附5万元的现金支票存根丢失,同时还发现有 几张现金付款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与凭证所附张数不符,马丁立即让小李停 止工作,并且与他一起回忆、追查这张支票的去向。请简要说明马丁对小 王、小李不同处理的理由。 答:因为小王掉的是记账凭证,小李掉的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是内部单 据,原始凭证是外来单据。往往营私舞弊在外部单据的处理上更严重。 19. 为什么要编财务会计报告? 答:1)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贷款决策提供信息 2)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单位加强经济管理提供资料 3)财务会计报告 可以为有关管理部门加强检查、监督,维护经济秩序提供资料 4.)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 流量等信息,有助于管理层作出相关决策。 20. 请说明会计人员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信息加工处理成信息使用 者需要的会计信息所用到的具体会计方法。 答:编制会计凭证,即: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会计人员先审核,然后审核 完毕再编凭证,根据凭证登录账簿。月末可以根据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然后登记总账。总账再和各明细账簿对账。然后再编制报表。 五、【业务核算题】 21. 请根据某企业今年6月发生的如下业务编写会计分录。 (1)采购材料一批,价款19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答:借:在途物资:19000 贷:银行存款:19000 (2)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的运费500元,装卸费200元。 答:借:在途物资:700 贷:现金: 700 (3)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实际采购成本转账。 答:借:原材料:19700 贷:在途货物:19700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分配材料费用,其中:产品耗用20 000元,行政 管理部门耗用2 000元。 答:借:生产成本:20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原材料:22000 (5)部分甲产品完工入库,实际生产成本30000元。 答:借:产成品—甲产品:30000 贷:生产成本:30 000 (6)企业销售甲产品一批,货款180 000元尚未收到。 答:借:应收账款 180 000 贷:销售收入—甲产品 180 000 (7)上述销售产品的货款180 000元收到,存入银行。 答: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应收账款 180 000 (8)因违反经济合同,支付罚款1 000元,银行存款支付。 借:营业外支出: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9)以现金400元购买办公用品,当即交厂部行政科室使用。 答:借:管理费用:400 贷:现金:400 (10) 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甲产品的销售费用。 答:借:销售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1)摊销前已预付,但应由本月负担的厂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元。 答:借:制造费用 500 贷:待摊费用 500) (1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8 000元,车间管理人 员工资1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 000元。 答:借:生产成本—人工 8000 制造费用—人工1000 管理费用— 人工1000 贷:应付工资 10 000 (13) 提取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2 000元,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费 1 000 元。 答:借:制造费用 2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固定资产折旧 3000 (14) 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答:借:生产成本 3500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3500 (15)结转已经销售甲产品的生产成本40 000元。 借:销售成本—甲产品40 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40 000 (16)结算应纳营业税金1 200元。 答: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0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局1200 (17)将本月的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答:借:销售收入 180 000 贷:本年利润 180 000 (18)将本月的各项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专升本《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专升本—《基础会计》 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 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 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 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 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 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 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 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 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 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 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 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 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