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合集下载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最新年文档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最新年文档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一、引言精确思维和模糊思维是人脑处理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

思维机制中的不确定性包括:( 1)模糊性( fuzziness ),指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的特征,关于对象的信息充分并且有序,只是边界划分不明确;( 2)随机性( randomness),指表征对象出现条件的概率特征;( 3)含混性( vagueness ),指由于对象信息不充分又无序所导致的不清晰特征;( 4)歧义性( ambiguousness ),指概念、命题在语言语义上的多义特征; (5)不精确性 (impreciseness ),即反映运算推理的误差特征; ( 6)不确切性( inexactness ),即刻画外延和内涵与指称对象的不贴切所造成的词不达意的特征。

思维科学证明,除精确性思维之外,人脑还具有模糊化思维机制,能够运用模糊概念、进行模糊判断和模糊推理。

反映到语言当中,也就形成了精确性词语和模糊性词语。

语言的模糊性体现了思维的模糊性,而要把模糊思维的结果传达出来,就要运用模糊语言( vague language )。

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即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

1933 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在《语言论》(1980)[1] 一书中,就指出了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

他说: “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或矿物学来给矿物的名称下定义,正如我们说‘盐'这个词的一般的意义是‘氯化钠' (NaCl) ,我们也可以用植物学或者动物学的术语来给植物或者动物的名称下定义,可是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像‘爱'或者‘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到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

”他还进一步指出: “此外,即使我们有一些科学的(也就是普遍被承认的而又不准确的)分类,我们也还往往发现语言里的意义跟这种分类并不一致。

语言学概论 随堂考

语言学概论 随堂考

1、关于语义的模糊性,说法正确的是()A 、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

B 、语义的模糊性的本质是边界不明。

C 、语义的模糊性就是语义的含糊,它出现在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D 、语义的模糊性并不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到来不便,反而会起到积极的作用E 、词义的模糊性不会导致句子的模糊性2、词类划分的标准()A 、形态标准B 、意义标准C 、分布标准D 、衡量标准E 、语音标准3、关于语言转用和语言混合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语言转用是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B 、语言混合是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C 、语言转用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D 、语言混合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

E 、语言转用典型的是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4、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来词的有()A 、袈裟B 、沙发C 、琵琶D 、喇嘛E 、戈壁5、文字起源于()A 、结绳B 、契刻C 、图画D 、结珠E 、编贝6、下面各项属于礼貌原则准则的有()A 、质量和数量B 、相关和负责C 、得体和慷慨D 、赞誉和谦逊E 、一致和同情7、下面各项属于单纯字符的有()A 、丁B 、木C 、符D 、章E 、酒8、下面各项采用直音法注音的有()A 、毛,莫袍反B 、亚,鸦去声C 、东,德红切D 、之,音枝E 、 jjng 经9、下面各项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有()A 、能把杯子递给我吗?B 、他建议晚上看电影。

C 、好冷的天!窗户怎么还开着?D 、请把这道题做完。

E 、别乱扔东西!10、下面各项中第—个音节变调读为阳平 35 调的有( A 、有水)D 、土改B 、美景C 、雨水E 、粉笔11、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A 、普通音 C 、首都音B 、北方音 D 、北京音12、患者症状为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基本不能说话,这种语言障碍叫()A 、失忆症B 、失写症C 、失读症D 、布洛卡失语症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A 、反对B 、正对C 、串对D 、出对14、决定汉语声调的是()A 、音质B 、音强C 、音长D 、音高15、“讨论体”属于语体中的()A 、口语语体B 、书面语体C 、文学语体D 、科学语体16、“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倒置B 、双关C 、岔断D 、转移17、人脑中掌管人的语言的部分是()A 、大脑左半球B 、大脑右半球C 、小脑D 、脑干18、通过先天遗传得到语言能力叫()A 、语言迁移B 、语言获得C 、语言转化D 、语言学习19、目前机器翻译中最难突破的是()A 、语汇平面翻译B 、句法平面翻译C 、语义平面翻译D 、语境平面翻译20、“爱人”是一种()A 、自称B 、面称C 、旁称D 、谦称21、人的大脑两个半球不完全对称,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亦不同,这是大脑的()A 、不平衡现象B 、发育不完全现象C 、单侧化现象D 、不对称现象22、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A 、双语B 、洋泾浜C 、中介语D 、来源语2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拟B 、夸张C 、比喻D 、叠用24、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A 、反说话B 、吉祥话25、汉字“休”是—个()A 、指事字B 、会意字C 、避讳话D 、惯用话C 、假借字D 、形声字26、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的理论基础是()A 、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 、语言决定论C 、认知心理学D 、条件反射27、下面各个音亲属于元音的是()A 、【 o】B 、【m】C 、【 p】D 、【 f28、下面各项中属于发音器官的是()A 、心脏B 、大脑C 、肺D 、胃29、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A 、理解能力B 、语义能力C 、发音能力D 、语法能力30、下面各项可以充当北京话声母的是()A 、【a】B 、【ŋ】C 、【ʒ】D 、【t】。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词根语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词根语,如“我喜欢他”中“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

除汉语外,数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语言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类与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过渡的。

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都是逐渐过渡的。

日常语言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都普遍存在着模糊性。

其优点在于其灵活性。

假如不使用模糊词语,只使用明确词语,语言交际肯定难以顺利进行。

【语言的生成性】所谓语言的生成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语言符号的这种生成性特征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动物的“语言”就没有这种生成性。

语言的生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类推性,二是递归性。

【音位】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音位前后一般用斜线//标记,如/a/。

【音节】音节是一种语言中的音位和音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自然单位。

人们可以凭借听觉很容易地把一段语流的发音划分成若干音节。

在一个音节内部,哪一种音位在前,哪一种音位在后,在不同语言里相差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音节结构的音位配列规则。

【语义的类型】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大类。

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

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

概念意义分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附加意义分为评价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语体意义。

【语素及其分类】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最基本的作用是构词,所以又叫词素。

语素可从各种不同角度分类。

从语音形式上,可分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义上,可分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实语素和虚语素;从功能上,可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04语义模糊性2

04语义模糊性2

顺序义场中的词义所指称的对象有 的是循环的,如“ season” 语义场中 的 spring , summer , autumn 和 winter ;有的不是循环的,如“学位” 语义场中的“学士”、“硕士”和 “博士”。有的是封闭的,如“天干” 这个语义场中只有“甲、乙、丙、丁” 等10个词。但也有开放性的,如“数 目”这个语义场中的“1、2、3、 4……”。
.
Chinese
English Shona

red


绿

blue citema


purple cipswuka
orange yellow green cicena
cipswuka
1.从微观的角度对比语义场
通常用来进行语言对比的核心语义场 (nuclear domain)有颜色场、亲属场、声音 场、视觉场、家具场等。这里我们将对英汉 语中表示上一辈血亲的亲属词构成的语义场 进行比较。英语里这样的亲属词有:father, mother,uncle,aunt(uncle和 aunt也可用来 表示上一辈的姻亲,如“姑父”、“姑母” 等,下面分析中将不包括这些指称范围); 汉语中有“父亲、母亲、伯父、叔父、姑母、 舅父、姨母”;
A.文体意义不同的语义同义场 文体意义不同的语义同义场是指那 些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或 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相同而 文体意义(stylistic meaning)不同的 同义词组成的语义场。
.
Grade
Field Horse Drink
Frozen charger quaff
.
由于不同的人在使用同一个词时所 具有的情感不尽相同,富有一定的弹 性,因此,这些词的感情意义是模糊 的。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前言: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新闻也不例外。

对于新闻语言来说,首先要求明晰准确,但在准确的同时,不排斥模糊。

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区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中心区域,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分是清晰的,如“早晨”与“中午”、“青年”与“老年”、“胖”与“瘦”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外延,虽然没有“一刀切”的明确界限,但中心区域是分明可辨的。

一、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模糊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组所引起的,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明确确定的语言。

在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具体确定或精确确定思维对象范围的大小,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

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都属于模糊词。

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而组成的词组就是模糊词组。

例如:表示时间的许多词(如早、晚等),表示年龄的词(如青年、中年、老年等),表示颜色的词(红、黄、绿、蓝等),表示温度、味觉等的词都属于模糊词,②其他还有高、矮、胖、瘦、几十、上万、上下、左右、大约、附近等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看样子、基本、可能等插入语。

由此可见,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表达的概念模糊不清,具有不确定性。

一切新闻都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模糊语言一旦出现在新闻中,按常理来说,这无疑是对新闻生命的一种谋杀。

但模糊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当然新闻也不例外。

新闻报道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模糊词的运用上。

新闻报道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受众报道事件的最新情况,这一独特的传播任务决定了新闻语言的表现特征,使其在篇章的基本结构、词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与其它文体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记者、编辑往往需要从传播的具体需要出发,选择在特定语境中最能感染广大读者的语言手段。

新闻报道首先要求的是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所以新闻追求语言的高度精确不足为奇。

语言学概论高频考点(5)

语言学概论高频考点(5)

00541语言学概论高频考点(5)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必须是有联系的,是指一个词语包含多个义项,也就是一词多义。

同音词是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几个词,它们的意义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

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必须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多义词是一个词语包含多个义项;而同音词则是词形和读音恰好相同而意义上无关联的两个或几个词语。

比如“种花”的“花”与“花钱” 的“花”虽然词形和读音相同,但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前一个“花”是“可供观赏的植物”的意思,而后一个“花”是“耗费”的意思,因此这两个“花”应该是同音词,而不是多义词。

词的基本义在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之中,有一个是“基本义”。

也就是最常用的那个义项,其他义项部是非基本义。

反义词指的是具有相反相对意义关系的一组词语,单独的一个词语无所谓反义词,分为“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

举例说明近义词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近义词之间的主要差别:(1)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

有些近义词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所指范围并不完全重合;有些近义词概括反映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却有所不同。

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使近义词在用法上往往有所不同。

(2)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

如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或形象色彩不同。

近义词在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使用范围,使它们各有自己的运用领域。

例子:比较“行为”和“行径”。

(1)共同点:这两个词语理性意义相同,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不同点:感情色彩不同。

“行为”可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指坏的活动,是中性词;“行径”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词。

比较“行为”和“行径”两个词语词义的异同。

(1)这两个词语共同的意义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不同的是:“行为”可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指坏的活动,是中性词;“行径”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词。

语言、言语及模糊语义

语言、言语及模糊语义

研究证明,语言并不全是精确的,模糊语言大量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它具有积极意义,也具有消极意义。

可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交际并没有因为语言的模糊性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这其中语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学基本的理论入手,循序渐进地探讨语言模糊性与语境的关系。

一、由语言和言语之分看语义和语用的区别毕业论文由毕业论文网 搜集整理于期刊及共享论文网络。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绪论中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两大语言学的分支,即“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为人类打开了了现代语言学的大门。

国内的语言学者通常把语言定义为“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存在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言语的工具,而言语则是对工具的运用和运用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

因此,语言和言语也就被赋予了静态和动态的意义。

但是语言与言语并非完全独立的。

索绪尔尽管提出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两个概念,并称之为“第一条分叉路”,但这绝对不是说语言和言语之间毫无关系。

事实上它们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要使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就必须有语言,要使语言能够生成意义,也必须有言语。

例如“我还没有拿笔”这句话,如果没有这句话的五个词的音和形,即语音和词,我们就无法开展言语活动。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言语事实总是先发生的,因此言语促使语言演变。

由此可见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索绪尔明确提出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的“第一条分叉路”理论之后,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出现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分叉——静态语言系统中的语言所具有的意义内容称为语言义,动态语言系统中的语言所具有的意义则称为言语义。

从两者的相关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言语义是语言义的个别体现和具体运用,它是语言义的具体存在形式,即语言义源于言语义,因此言语意义是第一性的,具有相对的动态性;语言义是从言语意义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相对的静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义不断地从言语意义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英语模糊语概述

英语模糊语概述
虽然有些说法不 合乎语法,但同样可以被听者接收、理解, 达到表达想法的目的。经常出现的就是语 法理解上存在分歧,主要有词义和语法结 构歧义两种。若脱离具体的语境,就很难 理解其意思。 四、指示语模糊 指示语是指在说话过程中与语境相关 联以后才能表达所指示信息的词语。主要涉 及到代词、称谓词等。对于这些词的所指, 必须与具体的语境结合,才能理解准确。 五、发音模糊 发音引起的模糊通常都是由“连读” 造成的,如:He will have a /greid’ei/,这 句话就有问题,可以理解成“He will have a grade A”.也可以理解成:“He will have a grey day”.英语模糊语的使用是语言交 际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的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它的使用灵活多变。合理地使 用模糊语能帮助人们有效的达到不同的 交际目的。英语学习者应该重视模糊语的 学习和使用。
一、语义模糊 有时一个英语单词有很多意思,如果 没有具体语境,就很难知道单词的确切含 义。就语义系统而言,很多词汇在表达的 意思上是相连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
但这个系统的状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整 个系统是不稳定的。当且仅当在系统中 时,一个具体的词才有意义。最常见的就 是隶属关系,如 pig、donkey、monkey 等就 是一个系统,从属于 animal 这个词。Animal、 furniture 等都是属于模糊不清的词,其 语义的模糊正是由于语言的泛指性而造 成的。还比如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有时能够 代 表 多 个 汉 语 中 的 词 ,比 如 叔 叔 、伯 父 、 舅舅等在英语中的表达就对应一个词 uncle 等。
expressions learnt in Unit 2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ords and expressions are as follows:description;province;attract; architecture;sightseeing;enjoyable; statue;delighted;splendid;convenient; consist o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作者:徐珊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
摘要:随着模糊语义学研究的日益发展壮大,区分词义的模糊、概括、歧义和含混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为重要。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四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都做出过一些研究,但是由于学者们对语义模糊性的理解不同,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所以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俄语;模糊性;概念
作者简介:徐珊珊,女(1988-),汉族,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 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
一、模糊性与概括性
所谓词义的概括性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归纳在一起,给它一个名称,使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1]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词义的概括性属于语义场理论中的属概念,而在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是与之相对应的内涵概念。

也就是说,词义的概括性是对词义内涵的概括。

例如:在俄语человек(人)这一概念,它概括了一类事物,包括части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人体的组成部分)、возраст человека (人的年龄)、характер человека (人的性格)等。

其中人的年龄这一属概念,概括了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
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старый человек(老年)等。

这些词语在外部表现上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在内涵上这些词语是统一的、固定的。

词义的模糊性在本质上是指表达词义概念的外延边界的不确定性。

比如上例中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这个词语中的молодой(年轻的、青年的),指的是: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这个词语的中的малолетний(儿童的、年幼的),指的是:人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时期。

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这个词语中юний(年少的、少年的)的释义为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从молодой、малолетний、юний这三个形容词中不难看出,年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只是这个连续的系统是人为地界定的。

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外延的界限是不确定的,是模糊的。

综上所述,语义的概括性与模糊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模糊性与多义性
词的多义性属于语言范畴,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特性之一,并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多义性指的是一个词可能用来表示不同类别的现实片段,因而包含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义位,这种现象叫做词的多义性。

[2]
例如:хороший 好的、优秀的、(品德、品行)好的、亲密的等,这个词在俄语中是具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

Саща хороший студент.(他是一个好学生),在这个句子中人们可以肯定Саща这个男孩是一个好的学生,这个词语可能表示他的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学习优秀、有教养等,这个词语体现了一个人的好多品质,但是却很难指出Саща究竟是哪方面是好的,优秀的。

词义的模糊性在本质上是指表达词义概念的外延边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仍拿хороший这个词为例,以“好的”这个义项来说,我们可以说:хороший голос (好的声音)、хороший
сон (好的睡眠)、хорошая музыка (好的音乐)等等。

不同的人对于“好的”的理解不同,所以我们很难将“好的”这个义项的外延边界划分清楚。

也就是说,хороший(好的)这个义项是外延界限不明确的模糊义项。

由此可见,多义性与模糊性是语言范畴内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三、模糊性与歧义性
歧义性指的是一个词语或句子可以表达不同类别的现实片段,而表达出这些片段的意义之间又无多大的语义关联,这种现象就是语义歧义性。

歧义性属于言语范畴的属性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我们通常所说的歧义现象是指词汇和语句在孤立的状态下产生的现象。

如果我们给歧义结构添加必要的上下文、语境或是必要的背景知识,歧义性就不会存在。

歧义性分为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三种类别。

词汇歧义的产生与同音同形异义和多义现象有关;语法歧义通常是由语法的多种功能而产生的;语义的歧义主要是由于我们在说话时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而产生。

本课题主要是对词汇歧义与词义模糊进行区分。

例如,воспитать умние дети (培养聪明的小孩),在这一句子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对聪明的孩子进行培养”,这就产生了歧义现象。

虽然这个词组是存在歧义性的,但是我们给出一个具体的语境的话,句子的歧义性就会完全消失。

如:В школе много умних детей.Нам надо воспитать эти умние дети.
(学校有许多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培养这些聪明的孩子。

)在这个语境中,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对聪明的孩子进行培养。

就不会出现歧义现象。

模糊性是指词语的外延边界的不明晰性。

词语的模糊性是词义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不会依靠人为地附加给词语或句子以特定的语境、上下文、必要的背景知识使其表达的语义变得清晰。

如:красивая девушка (漂亮的女孩),在这个词语中无论我们给出怎样的语境、上下文,都无法形容什么样的女孩算是漂亮的,对于漂亮这个词语是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的。

每个人对漂亮的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这样的词语或是句子才可以称之为具有模糊性的。

由此可见,歧义性和模糊性是有显著差别的两个概念。

从上述可以看出,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之一,不能根据语境、背景知识的限度而使得词义明晰;而概括性、多义性、歧义性是可以根据语境或是背景知识来消除的。

所以对模糊性、概括性、多义性、歧义性这四个概念的进行区分,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词义的模糊性,为语义模糊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注释:
【1】黎千驹:模糊语义学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