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凉州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03•【字号】甘政办发[2009]227号•【施行日期】2009.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227号2009年12月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工程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175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所有供水工程。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依法保护供水单位、用水户的合法权益。
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资金的保障落实。
卫生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卫生监督和水质监管。
环保部门负责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价格部门负责供水水价的核定和监管。
审计部门对水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电力部门提供电力保障,落实优惠电价。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四条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应根据投资渠道、工程规模确定管理单位,明确管理职责。
推行专业化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一)以国家投资为主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主体工程属国家所有,入户工程属农户所有。
跨村集中供水工程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供水总站、分站直接管理或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灌区管理处(所)负责管理。
凉州区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凉州区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陈永杰(凉州区农村饮水安全服务站,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结合全区域实际,阐述了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的意见建议,为今后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管理;做法与成效0 引言凉州区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高、人均水量最少、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凉州区坚决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要求,实现“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和“天上水、地下水、外来水”三水齐抓,切实加强水生态保护与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1 水资源现状凉州区位于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总面积5 081 km2,全区辖37个镇,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8个城区街道办事处,44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8.5万人,区内年均降水量171 mm,蒸发量1 943 mm,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凉州区上游有西营、杂木、黄羊、金塔河四条主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径流来源主要为山区降雨和冰雪融水,是全区主要地表水资源。
在地表总径流中降水直接产流占61%,降水渗入基岩裂隙再重复排入河流的地下水占31%,冰雪融水占8%。
四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8.94亿m3,亩均水资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国的1/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1/2、全国的1/3,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区域。
市上分配凉州区水资源量为10.05亿m3。
全区现有灌区7个,其中:西营、黄羊、杂木、金塔4个灌区是以河水为主的混灌区,金羊、永昌、清源3个灌区为纯井 水灌区。
2 主要做法2.1 加快补齐供水工程短板为提高全区水资源空间调度能力,改善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条件,切实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凉州区立足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从合理节约和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战略高度,规划实施一系列水资源调配工程。
2009年度广西水资源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水资源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目录综述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二)地表水资源量(三)出入境、入海水量(四)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五)水资源总量二、蓄水动态三、供用耗排水量(一)供水量(二)用水量(三)耗水量(四)废污水排放量四、用水指标五、江河水库水质(一)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二)水库水质状况(三)国际(界)、省际(界)和地级市交接断面水质状况(四)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五)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六)主要水污染事件六、重要水事综述2009年,广西平均降水量1293.7mm,降水总量3061.7亿m3,比多年均值偏少15.8%;水资源总量1484.3亿m3,比多年均值减少21.6%,为偏枯水年份。
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95.0亿m3,比年初减少105.1亿m3。
2009年广西气候比较异常,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先后发生了春旱、夏秋冬连旱和6次洪涝灾害,属水灾偏轻、旱灾偏重的年份。
进入汛期后洪涝灾害接连发生,但到了8月份又出现了夏旱,主汛期出现旱情,历年来少见,出现了洪涝向干旱急剧逆转,而且旱情发展迅速,形成夏秋冬连旱,部分缺水严重的村屯靠运水维持基本生活用水需要。
2009年广西总供水量303.36亿m3,比上年减少6.7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89.04亿m3;地下水供水量11.6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2.70亿m3。
2009年广西总用水量为303.36亿m3,其中生产用水量268.04亿m3,生活用水量29.65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5.67亿m3。
2009年广西总耗水量为135.4亿m3,比2008年减少0.23亿m3,综合耗水率44.1%。
2009年广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0.5亿t,比2008年增加0.07亿t。
2009年广西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27m3,万元GDP用水量为398m3。
水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为909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为187m3,城镇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91 L/d,农村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44L/d。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20•【字号】凉政办发〔2017〕263号•【施行日期】2017.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凉政办发〔2017〕26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20日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规范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供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全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全区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及供水用水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规范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管理是区、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区、乡(镇)政府对农村饮用水供水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依法保护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的合法权益。
区水务局是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运行监督管理、技术指导,水费征收管理,以及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区级维修基金,并对维修基金进行监督管理。
区卫计局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卫生监督和水质监管工作。
区环保局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污染防治监管。
区物价局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水价及供水服务价格核定和监督。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凉政办发〔2020〕83号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凉州区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5月20日凉州区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善水权制度,规范水权交易,细化水权交易流程,培育水权交易市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部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有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权交易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使用权在全区范围内行业间及用水户间、用水组织之间流转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用水户、用水组织主要包括农户、用水小组、农民用水户协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企业等用水主体。
第三条水权交易可采取用水户间自主交易、委托用水小组、农民用水户协会交易,交易双方可自主直接交易,也可由区水务局、灌区水管单位设立交易平台,为交易各方提供无偿服务。
积极建立水权交易信息化平台,对交易量较大且有条件的用水户,鼓励在水权交易信息化平台(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
第四条水权交易双方可自愿选择交易对象和交易形式,可通过交易双方协商实行有偿转让或无偿转让。
通过交易转让水权的一方称转让方,取得水权的一方称受让方。
第五条区水务局负责全区范围内水权交易的监督管理。
凉州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路与对策

羊河流域 中人 口最多的县 区 ,属 典型 率不 高 , 造成 企业 负债 亏本 运行 。但 的优化配置和用水 效率 、 益的提高 , 效 的农业灌溉区 , 年均 降水量 10 m, 6 r 蒸 在水 资源 的管理 过程 中 , a 还没 有完 全 大力改革传统用水 制度 ,初步建立保 总量控 制 、 额管 理” 定 两套 指标体 发量 高达 2 2 r 0 0 m,人均 占有 水资 源 按 照有 关 法律 法 规 的 要求 进 行 严 格 证“ a 90 , 5 m, 耕地 亩均 占有水资源 6 0 4 m, 分 的管理 , 水资 源管 理方 法和技 术较 为 系实施 的制度框架 。 通过制度建设 , 才
1 . 科学制定规划 , 建立制度保 障
础上 , 照逐 步调整 、 按 缺水程度大致均
衡、 高效用水 者优先配水 、 人均水量逐
节水 型社会 的建设 ,是一个 大规 步合理的原则 ,依据 全区水资源 的优
( ) 资源短缺 , 用率低 , 需 一 水 利 供
矛盾突 出
二、 思路与对策
( ) 本 思路 一 基
全 民节水意 识 ;二 是选 好试点 工作 , 落实 《 水法 》 中央治水 方针 , 和 贯 辐射 带 动全 区节 水 型社 会 的 全 面开 彻 “ 量化 、 利用 、 循环 ” 减 再 再 的原则 , 展 ; 三是 优 化调 整 经济 结 构 , 大力 发 3 入市场机制 , 引 层层 明晰水权和
全 区总面积 5 8 . k 2 溉面 为水是天 上下的 ,取之不尽 ,用之不 社 会 共 同的 任务 ,必 须 综合 运 用 法 0 07 m ,灌 9
积 18万亩 , 3 总人 口 9 7万 , 资源 总 竭 , 为我们是富水地区 。因为宣传不 律 、 水 认 行政 、 经济 、 技等 多种措施 建立 科 量约 75 1 m, . 亿 ,可利用 水资源 总量 到位 , 4 群众 对有些情况不 了解 , 造成认 起政 府宏 观调控 、市 场积极 引导 、 依
凉州区概况

1.凉州区农业概况1.1人口耕地情况凉州区总人口101.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95万人,农村劳动力43.77万人。
总土地面积508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5.84万亩,草原面积138.41万亩。
1.2农业生产情况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6.26万亩,油料作物12.7万亩,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32.76万亩。
畜禽总饲养量858.33万头(只),其中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为48.02、136.01、164.31、509.99万头(只),存栏量分别为35.1、90.64、76.67、294.99万头(只),出栏量分别为12.92、45.37、87.64、215万头(只),肉蛋奶总量9.75万吨。
全区农机总动力152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5.6万台。
1.3农村经济情况2012年,全县农业增加值48.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54元。
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00多户,年加工蔬菜、肉类等农产品19.6万吨,年加工粮食160万吨,农产品加工率30%;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99个;流转土地10.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
2.凉州区交通概况2.1公路(截止2013年)312国道横贯全区三,在境内区段为177公里。
以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凉州为中心,列入地县级管理的公路四通八达,共54条(段),里程总长1478公里。
其中省道308线双双、双大段二级改建已竣工,省道211线民勤段建设中。
全区有公路总里程2143公里。
主要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西武高速公路(拟建)、临武高速公路(拟建)。
2.2铁路武威有武威站和武威南站两个火车站。
武威火车站位于武南镇,也是武威铁路分局的所在地;武威南站已建成为兰新复线国际列车编组站和干武电气化终点站。
兰新、干武铁路和连霍高速G30线贯穿全境,是兰新线与包兰、包中线的交汇点。
将逐步建成通往西宁、新疆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通往宁夏和秦皇岛的干武铁路二线。
武威市凉州区推动落实河(湖)长制的经验及问题对策

武威市凉州区推动落实河(湖)长制的经验及问题对策作者:黄永来源:《南方农业·上》2022年第06期摘要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结合区情实际,坚持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不断落实各级河长职责,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的同时,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主要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全面综合施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五个到位”强保障、“四个聚焦”抓治理、“四个着力”强弱项、“四个转变”促提升等经验做法,促进河湖治理保护全面推进。
最后,为取得新成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湖)长制;生态文明;经验;对策建议;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图分类号:TV882.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1.043武威市凉州区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流域中上游。
凉州区属于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总面积4 907.1 km2,常住人口88.5万人,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最短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近年来,凉州区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狠抓责任落实,持续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凉州区河湖面貌发生明显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1]。
1 凉州区河(湖)长制工作主要做法1.1 “五个到位”强保障1.1.1 组织领导到位凉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深化河长制、推进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规格设置区河长制办公室,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主任,区水务局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实施高位推动。
2017年3月,凉州区在甘肃省内率先制定了《凉州区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
近年来,推动实施了纵向完善区镇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横向配强联席部门、河(湖)检察长、河(湖)警长等协同力量,即由河(湖)长主导,落实“面”上管理责任;强化联动,推进部门“点”的监管;严格巡查,实现水务全“线”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州区2009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为了认真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深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建设步伐,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目标,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和《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水资源配置和完善水权制度的意见》,现制定凉州区2009年水资源配置方案。
一、重点治理以来分配凉州区水资源量变化情况2006年全区用水量为12.528亿m3,2007年分配凉州区的水量为12.466亿m3,较2006年减少0.062亿m3;2008年分配凉州区水量为11.545亿m3,较2006年减少0.983亿m3;2009年分配凉州区水量为10.868亿m3,较2006年减少1.66亿m3,较2008年减少0.677亿m3;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到2010年分配凉州区总用水量为10.44亿m3,较2006年减少2.088亿m3,较2009年减少0.428亿m3, 全区供需水矛盾逐年突出。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目标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本着“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晰水权”,建立健全水权制度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维护用水者权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考虑,兼顾各行业之间用水的原则。
突出农业节水,保障工业用水,确保生活用水,兼顾生态用水。
2.遵循节约用水,效益优先原则。
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高效农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有利于土地资源流转和农业集约化经营,形成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
3.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原则。
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4.以供定需和统筹发展原则。
在充分分析评价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水权配置重点向产业化发展服务。
5.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水权转让、置换、交易的实践,培育水市场,推动水资源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三、主要参考依据(一)《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
(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三)《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水资源配置和完善水权制度的意见》。
四、水资源分配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全区水权分配总量根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省政府批准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及市上有关文件精神确定。
对不同来水频率水量的配置,以多年平均来水量为基础,利用地表水灌溉的灌区同比例增减进行水量分配。
在水权分配落实过程中,根据上游来水情况进行适当修正性调整。
(二)按照《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用水重要性和效率,在公平性原则下配置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农村居民生活、农村机关单位生活用水及牲畜用水,人口数量依据2008年实际统计数确定。
城镇居民生活、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有关规定指标确定;在农村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生活用水分两部分配置,生活用水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标准分配,单位公共用水按城镇公共事业用水标准分配,水权配置到所在灌区水厂或就近的生活取水机井。
农村居民家庭牲畜用水根据大、小牲畜数量和定额水量进行测算后,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2倍分配。
(三)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水的前提下,依照效率优先原则,重点保障工业生产用水。
工业用水按照现状工业规模进行配置,并参照全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各行业水权相互交易、置换,保证新增企业用水。
2009年工业万元产值配水定额依据省政府批复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有关规定确定。
(四)武威城区自来水公司配水,根据近年来实际供水情况,确定2009年分配自来水公司水量为1800万m3,考虑目前城区利用地表水的工程设施和条件还不完善,按现状地下水配置。
(五)基本生态面积根据全区生态分布情况,并依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中有关规定,按农田灌溉面积的12%确定,其中:8%为田间农田防护林生态面积,4%为公益林生态面积。
(六)全区农业水权配置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合理确定农田灌溉配水面积。
1.农户农田灌溉用水。
2009年农户农田灌溉水权面积依据法定面积核定。
同时,对人均法定面积小于0.5亩的村组,按实有法定面积用水量的2倍分配水权,对人均法定面积在0.5—1亩的村组,按人均1亩地用水量配置水权。
2.各类农林场农业灌溉用水。
农林场农业灌溉水权面积根据性质分别对待。
承担科技试验、农业研发、节水技术示范、林业苗圃等特殊职能的农林场、基地,根据其承担任务适当予以配水;旅游景点、生态建设基地等带有公益性质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按生态用水标准配置水权;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林场不予配置水权。
3.搬迁移民农业灌溉用水。
对区内通过政府扶持安置移民的搬迁移民点和农林场,移民人均水权与所在地乡镇其他农户同等标准配置,但人均水权面积不超过2亩。
4.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产品种植基地灌溉用水。
威龙公司原料种植基地农业水权不足部分申请从市上预留水量中分配或置换解决;黄羊河农场(黄羊河集团、莫高公司、药碱厂)水权按多年统计上报面积进行配置(农田灌溉面积4.9736万亩,生态面积0.4809万亩),由甘肃省农垦总公司按照确保生活用水,兼顾生态用水,保证现有药物、葡萄等高效作物用水,压缩大田常规作物的原则分配到黄羊河集团、莫高公司、药碱厂等企业;区内目前没有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的企业,要采取“企业+农户”的订单方式培育原料种植基地,不再单独配置水权;区内重点企业原料基地农业灌溉水权不足部分在申请市上预留水量解决的同时,由企业通过水权交易向当地农户置换等办法解决。
(七)各行业水权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
1.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水权依据取水方式不同配置到自来水公司、水厂、单位、机井、供水点,养殖大户用水由供水单位根据用水户申请在灌区生活用水中统筹分配。
2.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水权由区上分配到各灌区,由灌区水管单位直接管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取水方式不同配置到自来水公司、水厂、机井等供水点或单位。
3.生态用水。
田间农田防护林灌溉水权配置到农户,公益林灌溉水权根据产权和管理责任主体配置到乡镇、单位、用水户。
红水河沿岸防风固沙经济林网用水由所在乡镇在生态用水中统筹解决。
4.农业用水。
农业灌溉水权由各灌区根据区上分配的总水量,结合灌区实际,分配到乡镇水资源办公室,由乡镇水资源办公室负责分配到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将水权明晰到用水户。
乡镇、协会、用水户对分配水量按照“节约归已、不足不补、统筹使用”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优先用于日光温室等高效农业种植作物灌溉。
对于未配水量的面积,用水户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低耗水作物、轮耕生产、节水灌溉等办法解决,提高单方水效益,促进节水增收。
五、2009年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指标(一)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45升/人·日,城镇居民生活160升/人·日(居民用水100升/人·日,公用事业用水60升/人·日),在农村的企事业单位生活用水105升/人·日(居民用水45升/人·日,公用事业用水60升/人·日);牲畜用水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2倍配置。
(二)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按工业产值53.5亿元配置,工业万元产值配水定额为137.5m3/万元,各灌区按产值比例配置。
(三)基本生态用水1.生态水权分配面积:全区生态水权分配面积为20.998万亩,其中:基本生态面积15.635万亩,农林场生态面积5.363万亩。
2.净灌溉定额:地表水灌溉为210m3/亩(黄羊灌区200m3/亩),地下水灌溉为165m3/亩。
3.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地表水灌溉为0.533,地下水灌溉为0.8。
(四)农业用水1.农业水权分配面积:经核定全区农业水权分配面积为145.64万亩,其中:农户农业灌溉水权面积132.392万亩,农林场农田灌溉水权面积13.248万亩。
2.净灌溉定额: 综合考虑全区2009年分配总水量和现有农业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等情况,全区统一确定农业综合灌溉净定额,由各灌区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区域确定灌溉定额。
地表水灌溉:黄羊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80m3/亩,张义灌区460 m3/亩,其他灌区475m3/亩;地下水灌溉:全区净灌溉定额统一为353 m3/亩。
3.种植比例:地表水灌溉夏、秋、经为5:3:2,地下水灌溉夏、秋、经为4:3:3。
为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各乡镇农业种植比例根据分配水量、灌溉条件、种植结构发展规划可分区域调整确定。
4.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地表水灌溉为0.533,地下水灌溉为0.8,各灌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土壤、渠系配套、节水技术推广程度以渠系或协会为单位分区域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
(五)分配总水量2009年我区预分配水量为10.868亿m3,其中:生活用水0.524亿m3,农业用水8.983亿m3,生态用水0.625亿m3,工业用水0.736亿m3;按水源划分:地表水6.855亿m3,地下水4.013亿m3。
(详见附表1-4)。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凉州区水权配置和落实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水务局等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及监督管理等工作。
各灌区水管单位按区上编制的水权配置方案配水到各乡镇,各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做好本乡镇的配水方案,配水到农民用水户协会。
农民用水户协会完成配水到户、分时到地,组织用水户按配水方案做好具体的用水工作。
各灌区水管单位要做好水权证的核发、取用水的监测、年度用水总量的控制等工作。
区公安、监察、水行政执法等部门、单位要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查处和打击违法取水、窃水等违反水法规的行为。
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紧密配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水资源配置和落实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节水措施,加大农业节水力度要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水,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落实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治理。
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要优先在温室蔬菜、优质葡萄等高效作物中推广节水技术,优先在农业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程度较高的区域推广节水技术,优先在水资源紧缺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推广节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