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可编辑课件PPT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可编辑课件PPT
19
20.特殊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40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4
5.Vojta疗法: 1)反射性腹爬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射性翻身
可编辑课件PPT
5
6.引导式教育疗法 1)2岁以上任何年龄组患儿; 2)采用运动和游戏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 3)小组训练 4)日课
可编辑课件PPT
6
7.上田疗法 1)颈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带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30
3.吞咽训练:
a.按摩齿龈; b.冰刺激;
可编辑课件PPT
31
(四)睡眠体位
1.痉挛型脑瘫患儿—侧卧位,降低肌张力, 促进动作的对称。
2.痉挛型屈曲患儿—俯卧位,胸下放一枕头 3.身体和四肢伸展的患儿—侧卧位,吊床内卧位。
可编辑课件PPT
32
(五)坐位体位
1.伸腿坐位—最佳体位:进行坐位平衡、 重心移位、体轴回旋训练。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七)站立体位
1.扶物站立 1)肌张力低下患儿 2)痉挛性双瘫患儿 3)具有抓握能力的患儿 2.靠墙站立 3.独站:数数

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一)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3.语言障碍矫治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维持患儿头的正中位置,在面对患
儿眼睛的高度与其交谈。不管患儿懂或不懂,都要利用各种机会跟 其说话。为了树立患儿学说话的信心,要鼓励患儿发声,当患儿发 声时要立刻答应并与其对话,即使说不成句,也应点头示意,同时 予以表扬及鼓励。语言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极大的 耐心并持之以恒。
(3)视觉障碍:约半数以上患儿伴视觉障碍,多为视网膜发育不良或枕叶大 脑皮层及视神经核变性,传导通路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内、外斜视,视神 经萎缩,动眼神经麻痹,眼球震颤及皮质盲。
(一)主要功能障碍
(4)听觉障碍:多为核黄疸引起,部分患儿听力减退甚至全聋,以不随意运动型患儿最为常见。 (5)其他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患儿 常常无法正确辨认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对各种颜色的辨认力也很差,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 突出。 (6)癫痫发作:脑瘫患儿中伴随癫痫发作的并不少见,在痉挛性四肢瘫、偏瘫、单肢瘫和伴有 智能低下者中更为多见。临床发作类型以全身性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大发作为主。 (7)情绪、行为障碍:患儿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古怪、易于激动、情绪不稳定、 注意力分散等。 (8)其他:多数患儿生长发育落后,营养不良,且免疫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评估可在患儿实际生活环境中进行,通过观察患儿完成实际生活中的动作情况,以评 估其能力。有些不便完成或不易完成的动作,可以通过询问患儿本人或家长的方式取得结果, 如患儿的大小便控制、个人卫生管理等。还可采用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等。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精品PPT课件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精品PPT课件
7
• 成功运动的三个必要条件:1.姿势控制:在 运动中建立与保持一个合适的姿势符合移 动身体时动态稳定性的要求。2.行进:被确 定是通过一种基础行走模式,这种模式可 产生协调腿和躯干肌肉节律性活动的模式, 以使身体朝着要求的方向运动。3.适应:为 了达到个人的目标和环境的要求而调适步 态的能力。
8
屈膝半蹲。 • 动作示范 :
19
动作十
• 动作名称:仰卧抬腿 • 训练目的 :锻炼股直肌、腹直肌、阔筋膜
张肌 • 动作要领 :仰卧,两手分开,缓缓抬腿直
到大腿与地面呈90度。 • 动作示范 :
20
动作十一
• 动作名称:踏步练习 • 训练目的 :锻炼踏步的节奏,及姿势的稳
定性 • 动作要领 :要求身体直立,左右腿依次踏
• 动作示范 :
14
动作五
• 动作名称:踩夹子 • 训练目的 :锻炼胫前肌、小腿三头肌,提
高患者踝关节的屈曲能力 • 动作要领 :练习初期选择坐立位,夹子放于患侧足前
侧,患侧足放于夹子上,患者进行跖屈将夹子踩平,站立 位同样进行此动作。要求患者躯干保持直立,不准前倾
• 动作示范 :
15
动作六
• 动作名称:滑轮 • 训练目的 :锻炼臀大肌、臀中肌以及髂腰
偏瘫康复训练
1
• 脑卒中可发生在大脑、小脑或脑干的左侧 或右侧.可在脑实质内或脑实质外而引起 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及心理障碍。根 据脑血管损害的性质不同常分为出血性脑 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出血性脑卒 中:是由于某支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导致相 应部位脑组织坏死。患者以头痛、呕吐、 偏瘫、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
进行背屈,逐渐过渡到患者自主完成改动作,后期选择站 立位练习此动作,要求患者躯干保持直立,足背屈时足跟 不离地。

《脑瘫康复护理》ppt课件

《脑瘫康复护理》ppt课件
政府对脑瘫患者的康复越来越重视,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包括资金支持、医疗资源建设等。
06
脑瘫康复护理的相关资源与支持
专业机构与资源
1 2
专业康复医院
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残联和康复中心
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3
医疗保健机构
提供医疗支持和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
社会支持与援助
详细评估
针对初步判断为脑瘫的患者,进行全面的 神经学、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能 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实施评估
按照评估计划,逐一实施评估,记录评估 结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制定评估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估计划,包 括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信息,结合神经学、 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能 等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做出诊断。
影像学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脑组织的结构变化和信号
异常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学检查,观察脑组织的 病理变化,为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与诊断的工具与技术
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了 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神经系统功能。
02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了解 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
案例二:成年脑瘫患者的职业康复
总结词
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支持、自我价值实现
详细描述
对于成年脑瘫患者,职业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同时为他们提 供就业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资料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资料

TOT的训练模式
TOT 训练强调个体化治疗。 找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制定任务时选择难度要适当. 制定 TOT 训练计划应增强任务的功能性及日常性
TOT的训练模式
分析整个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任务并给予 适当帮助 指导家长辅助患儿每天进行多次训练 脑瘫患儿应进行有趣和有效的运动训练 任务的设计应符合患儿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脑性瘫痪定义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 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 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 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 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 题
摘自《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案例介绍
• 姓名:刘xx
• •
年龄 6 男孩 Ⅱ级:孩子可以在双手玩东西的时候在椅 子上坐稳,可以从地板上或者椅子上站起来,但是经常需要一个稳定 的平面供他们的双手拉着或者推着。可以在室内没有任何助行器的帮 助下行走,在室外的水平地面上也可以走上一小段距离。他可以扶着 扶手爬楼梯,但是不能跑和跳
• 运动障碍的类型 痉挛型 双瘫
体现“全人”的康复理念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是 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为基础的较新的康复治疗 方法之一;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TOT是以个体、任务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而制定的功能性任务,患者可通过主动尝试在适 应环境的改变的同时,解决功能性任务中所遇到 的问题,并帮助患者学到解决目标任务的方法。
• 粗大运动评级
案例介绍
• 过去的治疗及疗效 • 2岁时诊断为脑性瘫痪(痉挛型 双瘫),予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电 疗、水疗、普通针刺等康复治疗8个月后,患儿目前会爬,能扶住物 品从四点位转换到站立位,能独立行走,但行走距离很短,速度慢, 姿势异常,容易摔跤。 • • 2014年2月做了“FPSR”手术

脑瘫引导式教育课件PPT110页

脑瘫引导式教育课件PPT110页
儿童从家中运送到学院的途中才使用轮椅。
第20页,共110页。
第21页,共110页。
第22页,共110页。
第23页,共110页。
圆木棒
第24页,共110页。
第25页,共110页。
第26页,共110页。
引导员
引导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负责儿童 的教育。引导员指挥着本组整体,并建 立适合活动的条件,与每个孩子建立密 切的联系,引导员要了解每个孩子完成 动作的能力,观察他的进展,相应地修 改训练方案。引导员要确保习作是有目 标的。
近年来又与幼儿园及中小学文化教育相结合,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是 目前世界上公认地治疗小儿脑瘫和运动迟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
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etö法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第2页,共110页。
❖Petö法的特点
➢ 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意向和娱乐 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能诱发患儿
➢ 以儿童需要为中心:以儿童需要为中心是Petö法原则的核心,一切的 治疗措施都必须围绕以孩子的迫切需要为依据。首先解决孩子的行走 和日常生活技能,并根据需要随时变更教育训练的重点
第9页,共110页。
➢疗育促通,创建有效功能:通过特殊的诱发技巧,根据患儿的需要反复给 患儿提供达到目标的意识供给,使其产生意图化,借助工具或机械的辅助, 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瘫痪儿童肌肉的功能活动,从而达 到创建有效的功能。即需求→动机→意图化→有效训练→创建功能→达到康 复。 ➢诱发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意识: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向往目标、向
第7页,共110页。
➢ 引导式教育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的
情绪发展,并认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绩的好坏与他的情 绪有关,尤其是他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关。为了便于 学习,引导式教育把一些复杂的、难以完成的习作,拆解 成一系列细小的步骤,这一过程称为习作分析(Task-analysis)。

脑瘫的康复 ppt课件

脑瘫的康复  ppt课件

ppt课件
20
脑瘫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拇指内收 原始反射异常 腋下扶提起小儿时,两下肢交叉,步行 时呈剪刀步态 有不随意运动,精神紧张或有意识动作 时明显,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 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醉汉步态 ……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脑瘫的评价
神经反射发育的评价 运动发育的评价(PDMS-2) 肌张力的评价 姿势异常的评价(GMFM) ADL能力的评价 智力评价(Gesell) ……



出生前:孕期病毒感染、染色体 异常、母亲重度贫血、妊娠中毒 症、妊娠用药、胎盘异常等。 围产期:胎位异常、产钳分娩、 颅内出血、早产、窒息、核黄疸、 分娩外伤等。 出生后:头外伤、CNS感染、营养 障碍、持续抽搐等。 最常见的原因:窒息、早产、重 症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5
脑瘫的临床分型

ppt课件
40
Bobath治疗
基本的治疗原则: 1 、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特别是对异常紧张性 姿势反射的抑制; 2 、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促通,特别是对精细动作有 高度综合能力的直立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

ppt课件
41
人类动作发育的规律
卧位-转体翻身-头部控制-肘支撑躯 干控制-手支撑躯干控制-卧位爬行跪位爬行-坐位平衡控制-坐位转换控 制-跪位平衡-立位平衡控制-立位转 换控制-行走
小儿脑瘫的康复
ppt课件
1
概论


定义:脑瘫(cerebral palsy,CP)指胎儿在出生 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 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 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中枢性视听觉障碍、语言 障碍等 脑瘫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组由脑损伤而导致 的临床综合征。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幻灯片课件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幻灯片课件
制定TOT训练计划 (1)了解正常活动,分析运动表现; (2)制定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以实现功能性目标; (3)任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强调任务的趣味性; (5)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SMART GOAL
Goals ---任务目标
S = specific---具体、明确的 M = measurable—可以测量,量化的 A = acceptable---可接受,认同的 R = realistic---现实、可达到的 T = Time defined---有一定的时间期限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TOT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
可改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可改善运动协调性、运动功能性 可改善心肺功能 可改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可提高功能独立性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TOT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
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 能,改善步态并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耐力,有助于患儿适应 和参与学校及社会环境。
体现“全人”的康复理念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是 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为基础的较新的康复治疗 方法之一;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TOT是以个体、任务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而制定的功能性任务,患者可通过主动尝试在适 应环境的改变的同时,解决功能性任务中所遇到 的问题,并帮助患者学到解决目标任务的方法。
庞 伟 李 鑫 范艳萍 陈 禹《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 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T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
可改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可改善运动协调性、运动功能性 可改善心肺功能 可改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可提高功能独立性
TOT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
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 能,改善步态并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耐力,有助于患儿适应 和参与学校及社会环境。
TOT的理论基础
TOT 训练主要针对神经功能的缺失成分及其异常 表现
TOT 训练强调主动参与有控制性的运动训练,并 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不仅要具有功能性,还要 有一定且的积累,这样才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 功能重建。
TOT的训练模式
制定TOT训练计划 (1)了解正常活动,分析运动表现; (2)制定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以实现功能性目标; (3)任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强调任务的趣味性; (5)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TOT的训练模式
TOT 训练强调个体化治疗。 找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制定任务时选择难度要适当. 制定 TOT 训练计划应增强任务的功能性及日常性
TOT的训练模式
分析整个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任务并给予 适当帮助
指导家长辅助患儿每天进行多次训练 脑瘫患儿应进行有趣和有效的运动训练 任务的设计应符合患儿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关于TOT对脑瘫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试验方法包括: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 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接受任务导
向性训练,并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技术辅助患儿 完成特定移动活动任务
关于TOT对脑瘫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常规康复训练: ①运动疗法:主要采取以 Bobath疗法和Rood疗法为主的 神经发育学疗法,每 次40min,每天1次。 ②作业疗法:以改善肢体功能 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为主。每次30min, 每天1次。 ③按摩:每次30min,每天1次。所有训 练项目均为每周 5d,3个月为一个疗程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 运用
浅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
主管治疗师 成都市康复协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
成都芒果儿童健康中心康复主管
此处添加节日的问候
脑瘫的定义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方法 任务导向性训练的疗效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脑瘫的定义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 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畸形、
了解脑性瘫痪定义的意义
核心表现: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 脑瘫定义中的本质特征是发育; 在新的定义中加入了活动受限的词汇; 脑瘫患儿常伴有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如肌肉肌
腱挛缩、骨骼扭转、髋关节脱位和脊柱畸形等; 遵循ICF核心要素
ICF概述
对于在ICF框架指导下康复的理解
家长或照顾者可能会对患儿过度照顾 需要孩子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执行 家庭是脑瘫儿童康复的自然环境 儿童是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中成长 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从个体、任务和环境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整体性康复
SMART GOAL
Goals ---任务目标
S = specific---具体、明确的 M = measurable—可以测量,量化的 A = acceptable---可接受,认同的 R = realistic---现实、可达到的 T = Time defined---有一定的时间期限
体现“全人”的康复理念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是 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为基础的较新的康复治疗 方法之一;
什么是任务导向性训练
TOT是以个体、任务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而制定的功能性任务,患者可通过主动尝试在适 应环境的改变的同时,解决功能性任务中所遇到 的问题,并帮助患者学到解决目标任务的方法。
传播康复正能量 分享治疗新技术
脑性瘫痪定义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 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 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 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 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 题
摘自《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庞 伟 李 鑫 范艳萍 陈 禹《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 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
关于TOT对脑瘫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研究对象:3—12岁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会议的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
及分型标准;②粗大运 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定为Ⅱ级及以 上;③认知良好,能听懂简单指令者,中国比奈智力测验IQ≥70;④ 患儿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配合治疗且治疗时间满3个月者。 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不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②合并其 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并发症者;③认知能 力差,不能听懂简单指令等不配合治疗者及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时间者 对照组和实验组:
TOT的理论研究
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示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 )于2012年非进行性脑损伤儿童痉挛处理的临床 指南中建议:应用主动的任务性训练来改善脑损 伤儿童的运动功能。
大鼠的运动功能实验显示,反复的TOT训练可影 响其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促进脑功能重组
宫内感染)或获得性(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 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患病率约为每1000活产 儿中有2.0—3.5个。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脑瘫的脑部病 理改变主要是脑白质损伤、脑部发育异常、颅内出血、脑部缺氧引起 的脑损伤等 摘自《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语言提示
不同环境做出不同的语言提示 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使脑瘫患儿建立自我支持、自我激励和自我满足
任务调整
高强度TOT训练优于低强度 TOT 训练; 但强度过高会导致身体疲劳,影响治疗效果; 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任务内容; 包括பைடு நூலகம்务的难度、强度以及重复的数量; 有计划地确保患儿每个阶段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