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经营

海外经营
海外经营

海外经营(Overseas management)

海外经营的风险

(一)。

在过去,只有特大型才会关注政治风险。如今,在多数高层决策者的议程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几年全球政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兴起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等,给企业进行带来相当大的政治风险。

1、战争和内乱。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以中东及北非、南部非洲、拉美、印尼、俄罗斯、东南亚部分国家为典型。

在中东和北非地区,集中了由宗教冲突、领土纠纷、族群矛盾、主权独立、资源争夺等一系列的战争和内乱风险,其中包括阿以长期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苏丹内战、索马里内战以及伊朗核问题等。这些战争和内乱将可能直接引起中国企业在本地区投资项目的推迟、中断、甚至取消,还将会面临较大的人员伤亡和人身安全保障问题。近年来,涉及中国企业人员伤亡或人身安全失去保障的事件有:所罗门群岛骚乱、东帝汉骚乱、俄罗斯警察查抄华商事件、西班牙烧鞋事件、菲律宾大规模逮捕华商事件、法国大规模查抄华商事件,等等。

2、排华情绪。由于经商习惯及文化的不同,华人的成功往往招致当地人的嫉恨。在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拉美等国家,存在一股力量较为强大的反华排华势力。在东南亚国家中,印尼是一个有排华传统的国家,从独立以来的50多年里,排华活动没有间断过,而且成为排华最严重的国家。菲律宾同样是一个反华排华情绪较强烈的国家。在欧洲,近几年的排外风潮导致华人开始成为攻击目标,特别是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华人集中居住经商的地方。因此,这股反华排华势力可能给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正常经营带来潜在的风险。如,2004年西班牙鞋商和贸易保护主义者打着保护民族产业的旗号,针对中国鞋发起了多起游行、示威、抗议活动,9月17日,埃尔切市的少数激进分子甚至烧毁了大批中国鞋,酿成震惊世界的“烧鞋事件”。2005年3月24日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中国国英商品城遭抢劫,全部商品被抢毁一空。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在给当事的海外经营企业带来巨大生命的同时,也给希望到这些目标市场开展、投资活动的其他中国企业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3、限制、禁止。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由于东道国政府因政治原因而实施的歧视性干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中国企业正常的。如2005年,联想集团宣布将以17.5亿()全球个人电脑(PC)业务,但因为CFIUS担心这一并购行为有可能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被迫接受延期调查。从2005年备受世人瞩目的中海油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铩羽而归一案,到印度政府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无限期搁置中国在印度投资建厂的申请,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积极性。

(二)风险

投资决策风险主要是指因企业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有效,致使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从而可能出现风险。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帮助海外投资企业分析和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本身受信息渠道闭塞、自身评价或判断能力等原因影响很难正确判断某项目在国外是

否具有发展前景,投资决策产生盲目性从而出现风险。部分海外投资企业由于海外投资项目前期调查不充分、不科学,导致大部分后。海外投资企业在海外发生、并购行为过程中,缺乏对投资的准确判断而盲目扩张发生风险隐患。如临沂市海外投资企业44家中,由于缺乏海外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真正发挥作用的不足1/3,资金到位率低,批准后迟迟不投资或改变投资意向。2004年新加坡公司大量卖出石油“”,由于过度投机,爆仓时损失高达5.54亿美元,使得前景本来非常光明的中航油不得不立即进行。

(三)风险

涉及进口商、、、、、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失信行为都可能使交易失败,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据估计,目前中国企业逾期未收回的海外约有1,000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会新增150亿美元左右。截至2004年底,美国APEX公司已经累计拖欠4.72亿美元的货款(连同及超期罚款共计4.843亿美元),为此长虹集团不得不在2004上把高达30亿元的做处理。

(四)风险

在和风险上,中国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治理结构、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常常局限在短期“”,很少考虑东道国工会势力和劳工权益等指标,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和在东道国寻求代言人,较少实施。这样,企业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很容易引起当地“排华”情绪,甚至引发严重的民族主义风险。

在跨管理上,中国企业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认同,难与当地沟通。

在企业内部,从到普通员工都存在沟通的障碍,这样加剧了,从而加大了我国企业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的相关法规对企业海外经营的保护重视不足,尽管我国已同7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使得双边保护协定的有关规定无从落实,而我国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仅从海信商标被海外抢注就可见一斑。从国外法律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完善,公司行为的法治水平非常高,在当地的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循各项法律制度,任何对东道国法律法规的漠视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如2002年和2003年,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由于在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不仅自身要承担无法收回贷款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先后被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等相关部门分别处以高达1,000万美元和52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在秘鲁投资建立的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劳工法律,没有与当地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10年来遭遇了连续不断的罢工事件,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其中仅2004年6月的一次罢工事件就使公司遭受了高达351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文化宗教上的风险

一种表现是道德理念上的冲突。每一个国家的都不一样,我们认为的美德并不是别的国家都认为的美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非常注意不要因此造成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现在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种动向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中华民族存在着不了解和或多或少的偏见。过去,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现在她正在走向繁荣发达,我们正在改变中国在整个世界当中的一个相对地位。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他们要适应这种认识在心理上还需要一段时间。风险与机会往往是并存的,风险

高的地方可能也是机会很多的地方。如果我们的企业只考虑一面风险而不敢大胆走出去的话,可能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会。把握与商业机会之间的平衡,正是对经营者素质的一种考验。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特点

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上也排得上名的大公司,如、、、等。而目前富有活力的许多中国企业如、等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仅其产品2002年向国际市场出口就达数十亿美元,占其总的份额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大型跨国经营公司。然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在中国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后大力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例如,投资规模小,外国市场进入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经营主要存在这样几个特点和问题:

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竞争层次低,以争市场和争资源为主。

海外竞争方式经历了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人力资源竞争等阶段。其中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属于初级层次的国际竞争,资本实力属于中级层次的国际竞争,而和竞争属于高级层次竞争。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过程中,竞争对象主要是资源、物质商品和市场,而在资本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过程中,竞争对象除了物质商品和市场外,的竞争日趋激烈。比较发达国家对我国和我国,前者主要处于资本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过程中,而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的初级层次竞争水平上。

据调查我国企业实施海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开拓市场;(2)获取先进技术和;(3)确保资源供应;(4)其他。其中,开拓市场的企业占56%,确保资源的企业占20%,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产的企业只占8%。

2、区位选择和行业选择过度集中,对海外商机的捕获能力不高。

海外经营的区位和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与产业优势相适应或优势互补,以强化主体,使东道国区位比较优势和投资者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比较优势或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市场容量、、贸易关系与产业内贸易量、、、优惠政策、、区域距离等方面。

2004年中国的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其中,欧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达到了91%以上。从聚集程度来看,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3%;其中中国香港为17%。

就投资领域而言,虽然中国企业在一、二、三产业中都有分布,但型有4476家,占对外投资全部企业数的69.5%,协议中方资金额44.5亿美元,所占比例为57%;生产加工型企业1580家,占对外投资企业数的24.5%,协议中方资金额16.7亿美元,所占比例为21.5%。从事的贸易企业偏多,生产、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过分偏重于产业的投资,缺乏和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利,而捕捉海外商机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利的保障,海外商机可以分为政治商机和市场商机,如我国直接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需要配额。但有规定,对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对一些战争刚刚过后恢复重建的国家,都是免税和免配额,这就是政治商机。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国家

进行投资,进而比较便利的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是一种技巧。市场商机的定义比较难下,可以以这样一个例子说明:如海信电视机厂在南非投资办厂,该国的电视机较少,取得了成功。然而南非周围有许多贫穷的国家,黑白电视机尚未普及。海信集团将国内淘汰下来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运到南非组装。结果,免了关税和配额,节约了运输成本,这就是市场商机。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对市场的考察和细分不够,或者说商务信息的披露不够,或者说企业家的信心不高,没有将自己的为中国企业、世界企业,从而不愿主动从捕获商机。

3、对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不够重视。

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而实践证明,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对国外语言文化的通晓都是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以下几个问题:(1)内部僵化的薪资体系和人员选聘惯例使企业难以获得或者不愿在当地选任高级管理人员;(2)人员调动过于频繁,即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又影响企业的发展;(3)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高级人员的比例较小,外国专家担任顾问的比例较小。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经营风险的思路

(一)成立国家风险报告中心。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大国都设有国家风险研究与分析机构。这些机构通常是由一些有着显着社会背景的部门负责组织,其职责是: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每年发布旨在为本国企业海外投资服务的“国家风险报告”。因此,为了适应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需要,我国急需建立为中国企业服务的中国国家风险分析、预警与报告系统,包括建立官方和民间的专门研究机构,成立“中国国家风险报告中心”。

(二)加强对东道国政治风险的评估,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在对一个国家投资前,企业应当对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文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评估项目投资后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对政治风险主要类型,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评估企业在该国经营的总体政治风险概况。企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风险评估可以通过购买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评估。进行海外经营的企业尽可能避开政治局势动荡、反华势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选择法律健全、政治局势稳定的国家进行海外经营。在投资区位的上,应尽快改变目前过于集中的格局,逐步实现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分布格局,形成对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开拓和国际资源的利用。

(三)完善跨国经营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和完善国家风险防范体系固然重要,但如果具体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和企业防范机制,企业仍有可能随时遭受不应有的损失。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出口业务的高达5%,是发达国家坏账平均水平的10~20倍。2004年中国因出口产生的坏账达300亿美元左右,合人民币2,400多亿元。一项对1,000家中国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许多中国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法律知识缺乏,能力较差。

(四)了解和熟悉东道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要清楚了解国内法律与相关条约,熟悉东道国有关经营方面的法律;要妥当设计的,投资的组织形式应该属于投资所在国的主权管辖范围,应依照该国关于投资的法律规定办理。从控制法律风险及限制和减少经济责任看,的法律形式无疑是最佳的方式。其次要加强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维权意识。如,在东道国政府正式启用征用或国有化政策时,我国企业就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以期维护其合法权利。当东道国的司法系统独立而且执行公正原则时,在东道国申请法律的速度最快、成本最低。如果在东道国无法得到合理解决,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寻求我国法律保护。另外,企业也可以向国际仲裁法院申请,比如巴黎的仲裁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瑞士苏黎世商会仲裁院以及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华盛顿等都可以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调解和有约束力的仲裁。最后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所在国政府的沟通。联想IBM个人电脑业务虽然接受了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但由于准备充分,最终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

(五)大力培养国际经营人才。

海外经营往往分布于多个国家,各地之间又有着很大的文化和制度差异,以企业的人才储备是无法管理的。因此,跨国经营企业要尽快从企业内部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同时,实施人才。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上,应采用人力资源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政策,大胆使用国外优秀人才。目前,在联想14位和高级副总裁中,五位来自IBM,另有5位的背景是跨国公司或国际。

此外,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应对和解决每一个文化冲突的问题。应尽可能研究当地的宗教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差异,缩短适应时间,充分了解并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文化、宗教、习俗等,降低国际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使用、反华排华等经济民族主义情绪等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五个成功因素

结合多年的咨询经验和对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的调研结果的分析,认为有一些海外经营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各个行业的企业共同借鉴的:注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方式及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

1.注重培育

由于在诸多行业,的进程仍然很慢,外资进入也还有很大障碍,因此可以说中国的这些领先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历程是比较顺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成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轻而易举的。因为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经历的变化,完善的市场以及也是在日积月累中才逐步形成的。应该肯定,这些企业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正在掌握越来越准确的市场数字,对提供怎样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取得成功也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他们对海外投资项目还没有形成战略把握的能力,在某个特定项目对公司将来发展的战略意义问题上也还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

为在充满风险的国际舞台上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一个清晰的在海外扩张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以及自身在新市场中优势和弱势的掌握和理解,而非碰运气式的随意扩张是取得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

首先,企业应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状况,然后选择并充分发挥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比如,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很低,劳动力素质较高,这就使其在生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家电及轻工产品在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其次,中国企业还应努力提高能力,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中国市场行得通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可能在海外市场遭遇失败。在考虑到哪里、何时以及如何海外经营的问题时,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前瞻能力,并且能够审时度势,及早预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及早投入资源,培养新的,获得新的。为此,中国企业应根据对人的需求变化、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大趋势等前瞻性的,合理构想未来的产业格局,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设法持续保持这种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壮大。

2.明确企业的

30多年的使中国企业较少面临直接的市场竞争压力。而在当前国内市场逐步放开的总体环境下,国外领先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大部分行业的竞争。然而尽管中国领先企业普遍对国外同业巨头进入的竞争压力高度重视,并清醒认识到国内原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将更加激烈,但对其国内的以及他们实施海外经营可能产生的竞争对比变化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但必须注意到,这些国内竞争对手之间往往是凭借相同或者相似的竞争因素进行海外经营的。

以低端个人电脑以及外设市场为例,和长城都是在国内取得相当成功的企业,不仅从国外竞争对手手中夺回了,而且市场美誉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可以想见,他们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围绕相似的价格段和相似的产品展开的。但是我们知道海外个人电脑低端市场的容量远小于中国市场。如果他们几乎在同时决定开始实施海外经营,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自相残杀。因此,国内领先企业有必要认真审视其国内竞争对手实施海外经营对自身竞争地位的影响,动态地分析考虑企业目前及将来的竞争地位。

而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领先企业将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与国外同业全新的竞争。但是不论从规模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中国领先企业与国际领先的相比,差距都是相当大的。因此,在其跨出国门之后,对自身在东道国、乃至在全球的竞争地位,更应当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

在分析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时,一般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

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中国企业应该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一般出现在广泛的企业,其动因在于通过全球范围内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寻求效率型的,以达到最小化和的目标。这类投资在美日大型跨国企业进行的海外经营中非常明显,而发展中国家企业或是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或是因为海外市场参与程度的问题,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以这种形式实施海外经营的还为数很少。

3.综合考虑海外经营的多种影响因素

在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需要的决不仅限于上文提到的四方面内容(是否扩张,为何扩张,扩张到何地以及如何扩张),成功的企业会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更多相关因素,如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发展趋势、对外投资方式、人力资源状况等。一个成功的决策是深刻考察诸多影响因素及

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企业会随着海外经营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强化对这些因素的通盘考虑并相应作出调整及修正。

4.选择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方式

从中国领先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缺乏对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竞争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资金实力不足以及人力资源匮乏也是制约海外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选择渐进的扩张方式更加适合大部分中国企业。

而且在拥有结构和内部通畅的企业,循序渐进的扩张方式更用于企业沿着积累海外经营的经验。诚然,选择渐进的扩张方式可能错过一些良好的投资机会,但必须注意到,诸如建立、直接投资建厂等的非渐进式扩张方式早期一般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一旦投入,企业很难轻易将这些投资变现从而结束投资项目。所以如果企业在实施海外经营伊始就考虑通过以上这些非渐进式的扩张方式投资,必须充分权衡因为对海外市场不了解而产生的风险和潜在投资机会的。

具体来说,在实施海外经营时,中国领先企业可以选择以为先导,随后再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由低到高逐级选择、设立海外、设立海外、海外等方式。

在产品销售市场方面,如果中国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到某个国家或地区(如贸易型企业),或者由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过于激烈竞争(如家电类企业),迫使企业寻找新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产品销售集中的目标市场建立自己的,取代的销售模式,以使企业更加及时的掌握目标市场信息,更加独立自主的贯彻企业自身的销售策略。随着销售额的上升和独立销售渠道的日益完善,企业在目标市场可以逐步加强信息、服务、管理甚至研发等环节,以便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如果当地的生产条件有利,企业可以把部分或整个生产环节转移到东道国市场,一方面提高的纵向整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便利优惠条件,提升企业总体的海外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分阶段扩张方式事实上是企业海外经营逐步升级的过程,采取这种自然渐进的海外经营方式,有利于在实践中积累海外经营的经验和教训,深入了解目标国家市场的信息(如、法律等方面的整体环境),锻炼海外经营人才。更重要的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企业海外经营中的巨大风险,有利于取得最终的成功。

中国在已经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中贸易类企业占有重要地位,该类企业一般拥有良好的海外销售渠道,随着业务的发展,采用渐进式的分阶段扩张方式,更加符合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

5.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

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我们的调查中,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然而实践证明,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对国外语言文化的通晓都是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在发达国家目标市场,如北美以及欧洲,由于中国企业内部僵硬

的薪资体系和人员选聘惯例,中国企业难以获得或者不愿在

当地选任。

?人员调动过于频繁,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又影响企业的发展。

具有丰富国际经验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较小/外国专家担任顾

问的比例较小

为解决这些问题,认为中国领先企业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管理和业务骨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内部员工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收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来广泛吸纳,并建立人才储备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国内人才在海外经营中的作用。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

二是借鉴别国经验,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公司应当将少量管理人员派往东道国,而大多数管理和经营则雇用当地人来完成。同时也要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许多海外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应当尽快实现海外企业人员本土化。当地人熟悉本地经济、法律和人际关系,可以较容易地为海外企业开辟当地市场。以在大陆迅速成为资讯名牌产品的台湾为例,刚在大陆经营品牌两年,营业额就已经近3亿,2001年成长率高达30%。而明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正是归因于其大量招募本地人才,吸收本地文化,努力推进人员本土化。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思考

1、注重的培养

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为了在充满风险的国际舞台上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应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能力状况,然后选择并充分发挥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不一定局限于市场或者资源,至于竞争什么,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中国企业还应该努力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中国市场行得通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可能在海外市场遭遇大败。在考虑到哪里,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海外经营的问题,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前瞻能力,及早预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及早投入资源,培养新的竞争能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所以,中国企业应根据对人的需求变化、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大趋势等前瞻陛的预测,合理构想未来的产业割据,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竞争战略的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国际市场看,中国企业将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与国外同业全新的竞争。无论从规模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中国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因此,在跨出国门之前,对自己的竞争地位应当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在实施海外经营时,大多数的企业应该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即海外经营的扩张应该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2、产业选择和区域选择应以理论为指导,但更要以市场商机为导向

海外经营的产业和区域选择的理论很多,我们可以借以指导。中,一个企业的选择。更应该以市场商机为导向。所以商机的捕捉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捕捉海外商机?应有两个方面:

(1)要具备海外经营的心态。企业家一定要有将自己的企业于中国企业、世界企业的雄心。一个企业的产品,产品出口占不到30%,就不能说融人了世界大市场。

(2)政府机构、新闻机构、研究机构都应该为发现海外商机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放大,疏通我国驻外使馆的商务信息通道,让周内的人不H{国门就能基本做出向外投资与发展的初步判断。这其中,政府的商务外交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应该加强商务外交。再者,建立中国各类企业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商务处的直接联系,及时获取所在国的商务信息也是必须的。

3、要重视国内海外经营人员的培养

更要重视利用新华商资源。据统计,20多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70%以上都是来自国际上的或通过华商牵线搭桥。20多年过去了,新一代华商开始在国际上大显身手。中国企业要更好地,则需要更加重视并且利用好新华商资源。全世界的华人目前有500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他们中的新一代,受过很好的教育,具有国际化的观念,熟悉市场经济和,懂和外语,在国外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此外,据统计中国目前在国外的留学生有60万人,加上最近这些年移民国外的中国人,目前在海外有几百万熟悉中国大陆的华人,这些人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果中国企业都重视和发挥大批新华商国际人才的作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价值链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当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说,在进出口政策上的进一步放宽,加强和加大和进出口保险的服务,允许任何合法注册的公司和企业都可以从事,放宽和简化的审批,特别是对和的审批等。

经典案例:

雀巢咖啡成功的海外经营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获得了成功,其在日本的成功尤具有代表性,意义非同寻常。

雀巢在日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名称。

雀巢咖啡这个名称,用英文念起来,在语尾上有点绕舌,而以德语、法语或日语念起来,是以开放音收尾,就相当响亮。特别是在日文广告中作为结束语,在读音上更富有音韵,极富吸引力。在日本语尾以开尾音a、e、o结束的商品的销售都比较成功。有人从很多类似这样的偶然现象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产品名称的发音,是形成商品畅销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不同国家、不同发音的系统,对于商品的销售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同时,雀巢公司在日本市场采取了循序渐进的长期战略。采取这种做法的原因在于的高价位令相信它的而愿意去购买的人都望而生畏。

当时大众的平均薪水每个小时约为180,而一瓶咖啡却要花去两个小时的薪水。加上日本人过去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雀巢咖啡的销售很快趋于饱和。应该说,这种没有弹性空间的价格根本经不起任何风浪

的打击,然而,1964年,巴西发生空前大霜害,咖啡产量只有往年的1/3,许多品牌的咖啡都面临不得不涨价的局面,一些小品牌咖啡在上涨的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尚有余力维持原价。

一年后,雀巢公司得到了一个确定情报,当年的咖啡会丰收,这是一个极好的促销机会,雀巢咖啡利用首先获得信息的优势,机灵地率先降价,从350日元降到290日元。这一招使日本人的咖啡的大幅提高,即溶咖啡的当年达到20%。

对雀巢公司而言,最不可思议但又是最聪明的做法是黑色标签的使用。

一瓶56克的咖啡售价虽高达350日元,很多人却愿意把它拿来作为赠送别人的礼品。人们看中的不是别的,而是这独具特色的黑标签,因为在当时,黑标签的雀巢咖啡作为礼物,被认为是相当贵重的。雀巢咖啡的黑标签被设计成黑底白字,这种黑白对应生辉的视觉差给人明朗的,加上它的包装厚重、高贵,作为礼品自然容易被人看重。雀巢咖啡的其他,如金牌咖啡、总统咖啡等的标签文字,用色都比标签本身的底色更暗。这种做法虽然与消费者的心理正好相反,但它却能使黑色标签的咖啡卓然出众,与其他同类产品明显区别开来,保持领先的优势。雀巢在促成自身产品不同类型的对比、衬托上,确实很动了一些脑筋。

当然,在雀巢公司超越常规的行为背后,倚重的是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咖啡生产工艺。例如,雀巢公司曾经在广告中声称其产品由100%的咖啡生豆制成,与此同时,雀巢咖啡宣称在“特许公告”中已有很明白的说明,“为了让咖啡保留原来的香味,必须适量地加入特定的碳水化合物来制造”,这是一般的食品加工常识,所谓特定的碳水化合物即碳氢、麦芽糖等,这些元素也存在于咖啡生豆中。因此,雀巢首先抓住这个谁也无法否定的道理,说明它的品质标示:“100%的咖啡豆制成”不是虚假的,雀巢咖啡可以“纯粹食品”定论,并利用报刊、电视等多种新闻传播媒体,在美国人民中展开各种形式的广告解释宣传,使雀巢咖啡确系“纯粹食品”的印象,通过辩论解说的广告形式在美国人心中广泛扎根。

当初,雀巢咖啡的在咖啡的制造过程中,也向雀巢咖啡学习,加入同样的适量碳水化合物,但无法防止一种主要的油状香料的挥发。而即溶的雀巢咖啡,靠的正是这种油状的香料。雀巢确有真功夫,掌握了这种关键的技术,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其它公司不得不跟随它,以同样的方法来制造即溶咖啡。

后来,雀巢公司又成功地开发了以冷冻干燥法制造的金牌豪华咖啡,它可以极力压制香味成份的挥发,因而成功地开发了新的即溶咖啡市场,它是真正连碳水化合物也不含的即溶咖啡。

有了这样的技术,雀巢才生产出品质一流的即溶咖啡,并据此作为推动销售战略的根本。

案例点评

1、商品名称有时决定了商品的命运。因此有人说,商品名称,一定要在语音或重音上造成一种舒服的心理感应,给人一种明朗、清澈的印象。例如,80年代中期,雀巢了美国三花公司。三花公司是美国着名的冷冻食品企业,它的名称用日文念起来很顺口。于是有人认为“三花”这个名字和雀巢具有同等的商业价值。确实如此,三花公司在并入雀巢后的那一年,业绩就开始上升,并确保了更高的。

2、雀巢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独特的加工方法起了重要作用。

3、雀巢公司注重特色经营。从一百多年以前到今天,雀巢抓住了生产中的什么关键东西呢?是“即溶”!!即溶是使雀巢成功的秘诀。雀巢老板抓住食品,特别是饮品要易于溶解的观念进行产品制造,而有些企业却只热衷于从别的公司和别的国家导入技术,完全仿造别人的工艺生产,结果却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顺丰速运的跨国经营战略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_2_学期《跨国公司管理》课程论文2015.6 班级商管120 学号10122110 姓名梁美代子 开课学院商学院任课教师宋渊洋成绩__________

论文题目:顺丰速运的跨国经营战略 顺丰速运简介: 1993年,顺丰速运诞生于广东顺德。自成立以来,顺丰始终专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多个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及服务网络。截至2014年12月,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多台运输车辆,18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12,000多个营业网点。 目前,顺丰决定开展跨国经营,请您为它的跨国经营决策提供咨询。请针对下列问题提出您的建议,并论证您的建议的合理性。 相关问题: 1、顺丰进行跨国经营可以获得哪些收益?有哪些可能的成本和风险?(15分) 2、顺丰应该基于哪些标准如何选择国家和地区?根据这些标准,请查找相关数 据,并基于数据说明顺丰应该选择哪些国家和地区?(30分) 3、顺丰进入您建议的国家或地区时应该采用哪种进入模式?为什么您觉得该进 入模式是最适合的?(20分) 4、顺丰应该采用哪种跨国经营战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跨国经营战略?(15分) 5、进入国际市场后,顺丰在管理和控制位于全球的分支机构方面可能遇到哪些 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20分)

顺丰速运的跨国经营战略 1.顺丰跨国经营收益 1.1抢先占领市场 2013年12月,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跨境通”正式启动,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国际”等跨境网购平台也在逐渐占领海淘市场。这意味着出国内跨境购物的需求正逐年上升。要想实现跨境购物,就必须有跨境物流的支持。作为国内民营快递巨头,顺丰可通过跨国经营迅速应对国内市场机遇,实现海外扩张。 1.2应对国内同行业竞争 2010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联合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eBay开办了国际e邮宝业务。2014年,申通快递与俄罗斯驿马快递建立战略合作。借电商“东风”走出国门已成为国内快递企业的管用模式。为应对同行竞争压力,顺丰发展跨国经营刻不容缓。 1.3获取更高利润 由于国内土地、劳动力、融资等成本逐渐上升,快递企业的利润并不理想。而跨境快递业务因计费方式、增值服务多等因素利润相对丰厚。若再利用海外购物电商平台,还可赚取国内外商品价差,因此顺丰跨国经营可实现利润突破。 2.顺丰跨国经营成本及风险 2.1经营成本 顺丰跨国经营的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及税收、技术改造等其他成本。 其中跨国快递需要完善运输网络、购置运输工具,进而影响运输成本;其次跨境快递将涉及中转站、仓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影响土地成本;而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跨国的快递企业也需要大量劳动力完成收发件、分拣等流程;以上成本都需要资金支持,而作为未上市的民营企业,顺丰的融资成本不容小觑。 2.2经营风险 (1)海外环境

国内外企业经营战略对比

国内外企业经营战略对比 一、国外企业 (一)企业概况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000多家的餐厅。这些餐厅遍及80多个国家,从中国的长城,直至巴黎繁华的闹市区、风景如画的索非亚市中心以及阳光明媚的波多黎各,都可见到以肯德基为标志的快餐厅。 截止二十世纪末,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连锁快餐店已达到400家,位居中国连锁餐饮业第一。从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到1995年发展到50家门店,一年后翻了一番,达到100家。去年又在全国23个城市新开85家连锁店,使其门店数达到400家。目前,肯德基连锁店已遍布全国100个城市。我们不得不说,肯德基在中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企业经营战略 当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3个著名品牌的餐饮系统从百事公司分离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时,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便正式成立。作为百胜旗下一个著名品牌,肯德基何以在中国取得如此高速发展? 1、进入期时,主要的战略为引入西方式的全新的快餐服务体系和餐饮理念。 (1)以其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配送方式的全新连锁经营模式,并最终依靠其优质的产品、快捷亲切的服务、清洁卫生的餐饮环境确立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2) 一直坚持做到员工100%的本地化并不断投入资金人力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从餐厅服务员、餐厅经理到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公司都按照其工作的性质要求, 安排科学严格的培训计划。为使管理层员工达到专业的快餐经营管理水准,肯德基还特别建立适用于餐厅管理的专业训练基地——教育发展中心。 (3)肯德基“以速度为本”的快餐业企业精神使其特别注重发挥团队精神,依靠其团队合作达到的高效率,从而保证了营业高峰期服务的正确和迅速。使其形成了高效灵活、完善先进的管理激励机制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出色的管理水平正是肯德基立足于市场的秘诀。 (4)优质的服务,在肯德基,你得到的服务会比你原来希望得到的服务要多。肯德基的宗旨是顾客至上,正是这一宗旨使每一位来就餐的顾客,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2、在成熟期,制定了中西方相结合的战略 (1)肯德聘请了10多位国内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负责改良、开发适合中国人需求的快餐品种。肯德基一直以炸鸡、菜丝沙拉、土豆泥

中石油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

中石油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 2014-08-07石油观察 文|穆龙新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一、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及发展趋势 1、全球油气资源潜力 根据多家评估机构(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的系统评价,全球油气 资源依然丰富,且随着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总量还会增加。 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预测,截至2010年底,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5010×108t,已累计采出1407×108t,剩余探明可采资源量2219×108t,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仍有1384×108t,分别占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的28.1%、44.3%和27.6%;全球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56 X 1012m3,已累 计采出76×1012m3,剩余探明可采资源量196 X 1012m3,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84 x 1012m3,分别占16.7%、43.0%和43.3%。待发现常规油气可采资源量在海、陆上的分布比例基本相当。 常规剩余油气(尤其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主要分布于传统的几个油气产区,以中东和俄罗斯为主。而全球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深海、超深海、北极海域和陆上难进入的沙漠、高寒等地区,尤其是巴西近海、墨西哥湾、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和西非海域。全球海域待发现油气资源占常规油气待发现资源量的60%以上。近年全球大油气田的发现多集中于海域。如2010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约59%来自深水海域。2011年全球发现新油气田537个,其中海上143个,陆上394个,虽然陆上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大于海上,但海上油气可采储量 增长39.6×108t油当量,是陆上新发现储量的3.2倍,说明海域是全球大型常规油气田发现的主要潜力区。 全球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正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00年以来天 然气年产量和可采储量增速分别为2.84%和3.05%,均高于同期石油产量和可 采储量增长速度。2011年天然气产量达到3.28×1012m3,同比增长3.1%,天然气储采比约为60,采出程度仅为15.2%。而全球常规待发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其待发现资源量分别为49×1012m3和32×1012m3,分 别占全球常规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的26.6%和17.4%。 近年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方兴未艾,增长势头强劲,在油气资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巨大,其可采资源量与常规油气可采资源量相当,其中非常规油资源4578×108t,非常规气资源922×1012m3。非常规油 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稠油和超稠油)、加拿大(油砂)和俄罗斯(油砂),非常规气主要分布于美国(页岩气)、加拿大(煤层气)和澳大利亚(煤层气)。2000年以来,借 助新技术的推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增长迅猛,如美国页岩气产量从1980年的18.2×108m3上升至2011年的1720×108m3,占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从不足1%上升为26.4%,预计到2030年该比例将达到50%以上。由于页岩气的开采, 美国在2010年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

世界资源形势和资源战略

世界资源形势和资源战略 2005-11-14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益处是能够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但同时也使得国际社会对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进入21世纪,全球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铁、钨、铜、铝、铅、锌、镍、金等重要矿产品价格一路走高,使资源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并使之演变为与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国际问题。 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后,对能源、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煤炭、钢铁、铜等矿产品成为世界上第一消费大国。由于国内能源供应能力受资源条件的限制,重要矿产储量迅速减少和产能下降,导致对石油、铁、铜、铝等资源及其初级产品的进口量明显攀升。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我国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我国的矿产资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实施利用国外资源的资源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世界资源形势 世界资源形势主要表现为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矿产品价格波动加剧。 一是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球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性,全球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大多数矿产集中在少数国家。如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63.3%分布在中东,我国只占2.1%;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中,中东占40.8%,俄罗斯占26.7%,我国仅占1%。矿产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决定了任何一个国

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和贸易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 二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按照目前的矿产开采水平,全球矿产储量可以满足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大多数矿产已证实储量可供利用20至40年,其中煤、铁矿石、铝土矿、钾盐等矿产可利用100年以上,天然气、铀、锰等矿产可以利用50年至100年,石油和铜矿分别可利用40年和30年。 三是跨国矿业公司大规模扩张,进一步控制全球资源市场。全球矿业公司的大规模联合和兼并,使得全球矿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矿业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新一轮的并购浪潮中,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对国际矿业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全球范围内角逐并主宰矿业市场和矿产品价格。 四是矿产品价格波动加剧。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步伐的加快,全球能源、重要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带动了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表现在: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钢铁产能与消费均创历史新高;铝、铅、锡、镍等有色金属和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预计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对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需求量继续增加。加之跨国矿业公司的大规模扩张,进一步控制全球资源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二、发达国家的全球资源战略

跨境电商海外营销方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5201775.html, 跨境电商海外营销方式分析 作者:郑暖杨菂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红利日益饱和,电商全球化并加速海外布局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跨 境电商交易增长迅猛,预计2020年全球超过9亿人会选择跨境购物,海外跨境电商前景可观。“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海外营销方式,成功“走出去”至关重要。为此,分析四种主要海外跨境电商营销方式,针对典型案例深入解读,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跨境电商;海外营销;大数据营销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8b5201775.html,ki.1672-3198.2018.03.018 1 海外搜索引擎营销 1.1 主要手段 1.1.1 搜索引擎优化(SEO) 优化搜索引擎可以让自己的网站信息在海外搜索引擎中更易于抓取,有利于提升在海外搜索页面的整体排名,继而提高在海外用户群体中的曝光率。其内容包含网站内部优化和网站外部优化两部分。相对来说,速度快、运营稳定的高质量网站更易于海外搜索引擎抓取。 1.1.2 关键词竞价排名 关键词竞价通过购置关键词来让广告更容易被海外用户搜索到。但并非出价越高就越靠前,如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海外搜索引擎Google的算法“广告排名值=竞价×质量评分”,相当于即便出价再高,质量评分低的话依旧无法占据前列的位置。以关键词竞价前要先对产品、客户及竞争等方面深入剖析过后方可决策。 1.2 不同国家本土化搜索引擎 在互联网时代搜寻信息离不开各类搜索引擎。不同国家有着自己偏爱的本土化搜索引擎(如表1所示)。国内用户相对更加熟知百度,而国际上Google搜索是大多数国外用户的首选之举。截至2017年3月,Google占有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75.8%。 如果企业仅利用Google营销推广,可能错失大约24.2%左右的潜在用户。其因本土化和 个人习惯等原因并未使用谷歌搜索引擎。因此,对于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熟悉分布于不同国家的本土化搜索引擎方式至关重要。

中矿资源最新:中矿资源确立海外发展战略

中矿资源确立海外发展战略 中矿资源是我国商业性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服务领域的优势企业,自2003年以来,中矿资源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走出去”的政策号召积极走出国门,中矿资源自承担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个走出去项目——中国有色集团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勘查技术服务业务起,先后承接了包括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瑞木镍钴矿项目、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津巴布韦大岩墙霍普韦尔铂钯矿项目的勘查技术服务,这些项目均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走出去”的代表性的项目。2006年,中矿资源确立以海外业务为的主发展战略,凭借在海外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服务领域丰富的经验,以及人才、技术上的优势,承接的海外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逐年增加,2011年,伴随公司签署了几内亚某区铝土矿勘探项目、刚果金加丹加省卢本巴希某矿权区铜钴矿勘查项目等多个大型勘查 项目,公司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服务业务已经在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几内亚、刚果金等10国家的几十个项目同时开展,公司的海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长期合作客户稳步增加。目前中矿资源已经在其海外业务比较集中的赞比亚、津巴布韦、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2011年下半年,中矿资源又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中矿(天津)海外矿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其海外业务的物流配送和后勤保障基地。目前,中矿资源已经具备同时在海外十几个国家同时开展业务的能力,公司已

经发展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家成规模“走出去”商业性综合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公司。 2012年,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将会更加辉煌,公司领导带领全体职工秉持“工作第一、信誉至上”的企业理念,形成了以“诚信卓越、和谐共进”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发扬“团结、创新、求实”的企业精神,用实力来说话,向质量要效益,并使企业品牌深入人心,展望未来,中矿资源将坚定不移的执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固体勘查技术服务型矿业公司。

日本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

日本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 前言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矿产资源极为贫乏。但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大多数矿产品的需求量却均居世界前几位。离开世界丰富、低廉的矿产原材料的供应,日本的经济就会陷入瘫痪。为了保障矿产供应,确保经济安全,日本一直把全球当成舞台,通过实施全球矿产战略,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战后反思时,有的日本学者曾直言不讳地称,认为日本过去所采取的国力=军事力量=资源实力的方针没有错,但方式上欠妥当,不该用露骨的、直接的领土扩张方式,应该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全球资源再分配。因此战后,日本不得不转换方式,一方面,通过“经济/技术援助”等措施改善与资源国的关系;另一方面,组建“石油公团”、“金属矿业事业团”等促进性机构,制定和执行鼓励政策,全力支持日本公司的跨国矿业经营(包括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技术、信息服务等手段)以及通过财团参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战略,重新挤进各资源国;同时建立战略矿产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日本以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多条渠道、多种方式的保障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应的机制和体制,促进市场机制与海外矿产勘查开发工作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实现有效获取海外矿产原料的目标。日本实施矿产全球战略的主要措施是:政府、企业、事业共同努力,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发挥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建立矿产资源全球供应系统,培育具国际竞争力的矿业跨国经营队伍,形成一大批海外矿产资源基地,确保其矿产的稳定、长期和安全供应。具体包括: (1)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全方位鼓励矿业跨国经营,从政治、外交等不同角度支持和促进在海外建立矿产资源供应基地:·建立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对矿业跨国经营给予优惠贷款和贷款担保以及其他融资便利条件;对石油,日本政府通过石油公团提供投资和贷款;·对矿业跨国经营实行税收优惠;·通过“资源外交”手段,为企业的矿业跨国经营扫清障碍;·鼓励矿产原矿进口,限制深加工产品进口。 (2)组建专门机构,包括“石油公团”和“金属矿业事业团”,大力推行“技术援助/经济援助及合作计划”,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网络,为企业的矿业跨国经营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了推进海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网络;·通过技术合作和经济援助/合作,降低企业在海外勘查开发的风险;·在海外开展基础地质调查,承担项目前期风险,引导企业选点。 (3)日本跨国矿业公司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特别是通过“以协作求发展”的战略,与国际投资机构、有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国公司加强合作,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占据有利位置:日本目前参与利用海外矿产资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勘查矿、股本矿和购买矿;·以协作求发展,注意加强与国际性金融机构、有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国当地公司合作;·对海外有前景的矿产地,加强直接投资(股本参与),签订长期稳定供应合同;通过战略联盟、联合经营协议、选择权协议等,积极追逐矿业权市场。 这是日本企业在海外经营的惯用伎俩。例如,1997年8 月,智利的Los Pelambres 铜项目,由日本财团(日本矿业和金属公司15%,三菱材料公司15%,丸红商事8.75%,三菱商事5%,三井物产1.25%)购置40%的股份,以后该项目每年向日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DOC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 1.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 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l)出口经营状况 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 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

要的一步。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这一计划1999年将进人战略性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2.跨国发展战略的成因 促成海尔集团积极向海外发展跨国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价格战在各种家电领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海尔集团尽管作为国内家电知名品牌的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它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较高市场份额,才是积极向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的最好时机与充要条件,内在动力已经具备。 在国际市场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国内企业都受到了来自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力量的竞争与冲击。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宰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幸分一怀羹”,是它们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出路。海尔集团不甘心自己仅仅是中国的名牌生产企业,还希望主动打入国际市场,将海尔产品在国外 叫响,从国外同类产品的著名品牌中,抢得一块国际市场份额。而且,张瑞敏还认为,打人国际市场,不能仅仅依靠发展出口,还必须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化网络,从而回避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和风险。1991年,海尔在首次在国外(阿联酋)注册商标,紧接着,1992年4月,海尔获得IR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这些都为张瑞敏实现其在国际市场中创造驰名商标的设想打下了重要基础。

海外的营销策略

海外的营销策略 海外的营销策略 树立"全球"意识 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中国企业的经营空间变大了,可许多出 口经营者的营销观念却一直停留在生产什么,出口什么的阶段;他们 的眼睛只盯着自家门口,一心只与自己的同行竞争等等,这些中国 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大打价格战、低价竞销等恶性竞争极不利于企业 成功开展海外营销。 面对国际上经营战略创新加速的状况,中国企业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国内迎接国外企业和商品在国内"抢滩"和挑战; 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企业突破狭隘的区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具体地说,一是要善于从大处着眼,放眼远大目标,不能目光短浅。二是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尝试新的经验,不能墨守陈规。三 是要乐于融入他国文化,视差异性为一种资源,不犯文化上的错误。四是要精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不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就 企业决策者的领导能力而言,还要引导自己企业和员工树立全球化 经营的思想,在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认识企业的核心 竞争能力,特别突出促成组织向全球化方向变革、创造适应全球化 趋势的学习环境和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的能力。 全球营销的发展历程 "全球"意识还要求企业经营者从企业发展的纵向进行更深的思维。就是说,既看清企业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住国际市场眼下能 提供的机遇,又要明确企业国际化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以做到有足 够的长远眼光。所以让我们来看看欧美等国家一些跨国公司的全球 市场营销战略的发展历程。

在经济和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市场营销战略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核心。跨国公司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背景下制定了不同的 全球市场营销战略 1、出口营销。这个阶段企业的目标市场定在本国以外,利用本国的资源,在本国为海外市场生产并出口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出口就是处于这个阶段。 2、国际营销。实施国际营销战略的跨国经营企业比出口营销者更进一步,他们更加关心目标市场国家的市场环境。企业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例如,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国际营销者可能从本国以外的地区为目标市场提供产品。通常这种营销战略也倾向于少依靠中间商或中介机构,强调更直接在目标市场设立自己的代表处或分支机构,以更加有力地协调市场营销活动。 3、差异化的异国营销。随着对目标市场的差异和独特条件了解的增多,部分跨国公司转向"差异化的异国营销"战略,他们为自己设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使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适应目标市场的独特环境。 4、全球营销。在二十世纪的最后10年中,跨国公司营销战略中出现了一种新形态--全球营销,这种新形态代表了跨国公司营销战略变化的趋势。全球营销战略注意扩大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经验和产品,使之适应不同国家独特市场需求。 实际上,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营销和跨国经营方面也积累一些成功经验。同仁堂是中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始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从1993年同仁堂集团公司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起,公司就制定了让公司产品走向全世界的战略方针,从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到目前的跨国经营,通过如下三个方面,才取得今天的成功: 第一,以品牌和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合资方式在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开设分店、分公司,以"同仁堂"牌名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式入股,再从总公司进口产品,扩大了公司的出口。

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案例分析

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 日本是世界贸易大国,也是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日本的资源却极其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需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在粮食、矿产品等资源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地补给。由于自给率极低,资源安全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强烈的资源危机意识驱使历届日本政府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源短缺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资源政策和措施。 近来年,中国进口资源的速度不断加快,石油、铁矿石、铜、铝、钢材、化肥甚至是粮食,都是进口“大户”。对于中国而言,借鉴和学习日本的“进口之道”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口渠道多元化 实行进口渠道多元化,是日本抵御价格波动的有力武器。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化的进口商品价格令不少国家在国际商战中败走麦城。作为进口大国,日本为防止价格“陷阱”坚持走“进口渠道多元化”道路的确收到良好的成效。在他国为“进口价格波动”而忧心忡忡时,多元化的进口战略使得日本“稳坐钓鱼台”,避免了经济上的损失。 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高达90%,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一旦中东因战乱或政治格局地改变而断油,日本的经济将命悬一线。由于中东的紧张局势长期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开拓新的石油进口渠道、减少对中东的依赖,对日本的能源安全来说,势在必行。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就增加了从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墨西哥等非中东产油国的石油进口。而作为能源输出大国的俄罗斯,更是日本“能源外交”的重点。从2004年的“安大线”、“安纳线”之争就可

以看出,日本在开拓石油进口多元化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日本的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能源安全进一步提高。 二、“开发性进口”战略 日本是最大的农产品纯进口国,除大米、蛋类之外,大部分农产品需要国际市场供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产品的进口量一直呈扩大的趋势,截至2003年日本农产品进口量已占到国内农产品消费量的60%。为此,日本提出了“开发性进口”的策略。 开发性进口是日本食品加工产业近几年来所采取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它以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开发进口对象,以与国产商品差别化和按自己的标准采购新商品为特征,在低价格化和确保一定利润的前提下组织开发性、垄断性进口,对本来地位相对降低的日本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填补农产品自给不足的缺口和满足日本国民的饮食需要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性进口相对于一般进口方式,属于以开发为前提的进口。主要指在生鲜食品及其相关的加工领域,业者根据本国标准,以独自或与对象国(地区)有关企业合资、合办、合作等形式,组织进口性生产,实行垄断性进口的交易。 日本开发性进口填补了自给率低的生鲜果蔬及其加工原料的缺口,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接近本国标准要求的产品的需要,又符合进口商保持低价格和一定利润的预期,同时也不失为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尽管日本的农产品进口在总进口额中所占份额下降,但是开发性进口在逐渐增加。 三、“反客为主”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一)跨国投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独立的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 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 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 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 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 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 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 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 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 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

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及对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建设的启示

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及对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建设的启示 我国作为世界有色金属的生产与出口大国,产量常年位居世界首位,锑、钨、钼、锡、铋等出口份额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我国作为世界有色金属的消费与进口大国,铜、镍、铝、铅等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市场份额;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与战略资源,其产量及储备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把建设有色金属战略储备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重大战略利益,降低资源供给的市场风险等。 2006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启动铁、铜、铝、锰、铬、钾盐等非能源短缺性矿产和稀土、钨等优势矿产的矿产品战略储备。这标志着我国已将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上日程。但是由于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问题,对有色金属战略储备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运营机制及相应保障制度等,为我国建设有色金属战略储备提供参考建议。 战略储备的建立及运营机制 国外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建立及运营机制方面,主要包括确立储备主体、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储备规模以及储备的购入与动用制度的建设。 (1)储备主体 目前,国外矿产资源储备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单一主体,以美国为代表,储备完全由政府出资购买、管理和实施;另一种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储备,以日本为代表,政府与协会、企业合作共同实施资源储备。 一般来说,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建立的战略储备,不具有盈利性,而且所需的资金量庞大,完全由政府储备的成本及维护费用较高。因此应把民间储备作为国家储备的重要补充,积极鼓励相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相关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储存矿产品等原料的意识不断提高,也为民间储备奠定了

浅析华为海外战略

浅析华为海外战略 一、中国华为的挑战 去年6月,托恩?安?德?施蒂格(Ton ann de Stegge)在阿姆斯特丹的办公室收到一家中国电信设备商寄来的信,信中表示想成为荷兰移动运营商Telfort公司的供应商。作为Telfort 的首席执行官,安?德?施蒂格先生此前从未听说过来信的这家公司,于是对它的提议没有多加考虑。 该月晚些时候,在安?德?施蒂格先生担任董事的一家研发集团的会议上,这家中国供应商的名字再次出现。据称这家公司以远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有竞争力技术,这引起了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兴趣。他让手下去搞清楚,这个华为科技(Huawei Technologies)的背景。 跻身一流。不到6个月,Telfort就选择华为来建设它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网络,并拒绝了爱立信(Ericsson)的报盘。而爱立信自1998以来一直是Telfort的主要供应商。Telfort与华为于去年12月签定合同,这份合同标志着华为在欧洲竞争激烈的3G市场上取得的第一个胜利,也标志着华为跻身一流电信设备供应商之列。“我完全相信……三年之后,华为将成为电信领域最大的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安?德?施蒂格先生说。他曾担任爱立信驻荷兰的首席执行官,直到1999年。华为是中国最大的电信基础设施设备供应商。公司去年的国际销售额是22.8亿美元,它正在努力,希望2008年前把这个数字提高到100亿美元以上,同时其低价格、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在吸引全球的关注。与之竞争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不断咨询行业分析师,并委托相关人士研究华为的动作。最近,来自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小组花了一周时间,在华为在深圳超现代化的庞大园区内进行个案研究。 对行业的威胁 二、对行业的威胁 华为的崛起引发了一些具有全球性意义的疑问。中国能否在价值链上攀升,在高科技行业中重复其在低端制造业的巨大成功呢?如果能,那么这对高科技领域老牌领先企业的威胁有多深呢?这些企业便包括阿尔卡特(Alcate)、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爱立信、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和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 华为、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Lenovo)和电子巨头TCL等中国科技电子公司的地位日渐显著,暗示了中国企业的雄心可能会以种种方式重塑各自所在的行业。2003年,TCL与法国汤

汇丰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

汇丰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 李刚 作者简介:李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一、汇丰海外战略形成与发展机制 (一)汇丰“本土”与“海外”地区的界定 2012年末,汇丰控股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600家左右的子机构,覆盖欧洲、亚太、美洲、中东与非洲等地区。不过,与其他银行不同的是,如何界定汇丰“本土”与“海外”地区一直存在争议。在2012年报中,汇丰明确将伦敦与香港作为总部,并选出了2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8个,欧洲4个,中东与非洲3个,北美2个,拉美3个)作为优先发展的成长型市场,这22个地区在集团的税前收入占比合计超过90%,也是汇丰的主要资本聚集地。因此,我们将英国和香港界定为该行的“本土”经营地,其他地区为“海外”经营地。 (二)汇丰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 2000年至今,汇丰控股(下称“集团”)保持矩阵制组织架构。十几年间,集团不断调整、完善组织结构,力争实现经营效率最大化。 图1:2011年以来的集团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汇丰控股年报。 汇丰早期的组织结构是以业务线为主、地区管理为辅的二维矩阵制,后期是以集团、子公司(业务条线、经营区域)和职能构成的三维矩阵制。在演变过程中,汇丰着重于三方面工作:一是明确集团的主要职能;二是整合子公司下属业务条线,业务部门划分从以产品为基础转变为以客户群为基础;三是完善和推广

集团统一的技术平台。 (三)战略决策与调整机制 1、集团层面。 2000年后,集团的战略规划职能更加鲜明,并开展了大量并购活动以支持总体战略。一方面,不断调整总体战略,引导集团发展;另一方面,监督各部门与子公司严格落实。 表1:1999—2013年集团的三个五年规划 资料来源:汇丰控股年报。 从流程层面看,汇丰海外战略由董事会审核,管理委员会拟定,战略规划团队负责执行有关全球资本配置的职能战略。董事会辖下共7个委员会,包括审计、风控、金融系统脆弱性、薪酬与考核、提名、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委员会。集团海外发展战略由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管理委员会共15人,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12名董事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与投融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这15名管理委员会成员涵盖了主要业务、地区和职能条线的负责人。战略规划职能团队负责海外发展策略的具体执行,其前身为集团投资银行部,主要开展收购、兼并、转让和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动等活动(如项目开拓、价值评估、内部汇报等),协调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以及开展新领域投资。 2、子公司层面。 汇丰子公司经营多种金融业务,但实际管理被纳入矩阵结构中。矩阵管理以业务条线为主,并结合地区/功能的辅助条线。 (1)业务线 2011年,汇丰对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将全球资产管理从全球银行和市场中划出,并入个人金融服务,形成了新的四大业务条线:一是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RBWM),主营资产管理、经纪和人寿保险业务,主要针对一般个人客户;二是

资源战略知识大全

人力资源战略教程 一、制订程序 第一步:内外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组织所处地域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本组织所处行业的演变、生命周期、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组织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所占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的现状增长趋势及人力资源状况;预计可能出现的新竞争对手。 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的资源;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企业的组织文化;企业员工的现状;企业员工的期望(物质生活期望、工作及职业发展期望)。 3、劳动力市场分析:劳动力供需现状及趋势;就业及失业情况;经济发展速度与劳动力供需间的关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状况;国家和地区对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投入;人力资源的再生现状及趋势。 4、社会文化与法规分析:对海外公司尤其重要,主要包括当地的文化风俗;政策与法规;人们的主导性价值观;当地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5、SWOT分析:要求组织认清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竞争对手相比较,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弱点、可能出现的机遇、潜在的威胁等。 6、组织内部资源分析:人力资源分析,清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本组织可利用的其它资源,如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特别是可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资源。 7、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分析:企业战略是企业为自己确定的长远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行动路线和方针政策,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人力资源战略与政策应该与企业文化一致。

8、员工期望分析,人力资源战略具有长远性的特点,它的实现需要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 第二步:战略制订 1、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战略和目标,它是对未来组织内人力资源所要达到的数量与结构、素质与能力、劳动生产率与绩效、员工士气与劳动态度、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人力资源政策、开发与管理成本、方法水平提出更高层次的具体要求。 2、人力资源战略总体目标的分解,即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子公司、部门和个人身上。确定子目标时,既要根据部门、员工的自身条件与能力,切不可作出不切实际的子目标,又要保证分解后的目标是具体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控性。 3、确定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计划,将人力资源战略分解为行动计划与实施步骤。主要回答如何完成和何时完成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两大问题。前者主要提出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实现的方法,后者从时间上对每个组织、部门与个人应完成的目标或任务做出规定。 4、人力资战略源实施条件的保障计划,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从政策上、资源上(包括人、财、物、信息)、管理模式上、组织发展上、时间上、技术上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5、战略平衡:是指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等之间的综合平衡。由于各战略一般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制定者,因而往往带有部门和个人倾向性,并过分强调自身的重要性,以获得组织的政策优惠与更多的资源援助,因此,组织必须对各项战略进行综合平衡。 6、合理配置组织内的资源,实施保障计划是需求,资源配置过程是供给。这个过程是根据战略目标、实施计划与实施保障计划提供所必须的一切资源。 7、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它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计划的具

LG营销策略之全球营销策略

LG营销策略之全球营销策略 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和韩国企业交锋。 这是我们关注韩企海外本土化营销的重要原因。 “金会长多次强调LG电子在中国不是韩国的LG,而是中国的LG。会长有没有考虑过干脆把LG中国有限公司改为中国LG有限公司?”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和韩国企业交锋。 这是我们关注韩企海外本土化营销的重要原因。 “金会长多次强调LG电子在中国不是韩国的LG,而是中国的LG。会长有没有考虑过干脆把LG中国有限公司改为中国LG有限公司?”“我觉得你这个创意非常的好,假如你的创意能在LG董事会通过的话,我肯定会给你一份非常丰厚的礼品。” 这是LG电子全球CEO金双秀访华时与中国记者的一段对话。他的态度表明了LG融入中国市场的决心。 韩国LG集团的产品如今已经行销全球,入乡随俗、营销本地化成为他们海外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条经验。 2006年7月,《中外管理》记者在LS集团青岛工厂采访LS集团(原LG 电缆集团)中国区总裁李光源时,他也多次强调:LS在中国和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都必须“与顾客同行”,把自己看成是当地的企业,而不是韩国的企业。——也包括营销的本地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立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来进行,最大

限度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要求。 深度本土化 2003年才刚刚从LG独立出来的LS集团,在当年的11月就开始了进军中国的步伐。不到三年的时间,LS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多家工厂和产业园。在未来,他们也会像LG中国一样,在中国形成一个完整型的企业集团。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融入中国市场,做到真正的本土化,而不是做这个市场的看客。 真正的“本土化”有四个衡量标准,那就是:“生产经营本土化”、“科研开发本土化”、“管理人才本土化”、“市场观念本土化”。虽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实现了中国本土生产、本土经营,乃至本土研发,但是——对于以中国企业的市场观念经营市场,则几乎为所有外资企业所拒绝。在他们看来,中国企业的经营思路有问题,为了市场可以不要利润是错误的。所以,他们在经营中国市场的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而LG和LS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 就充分利用了中国本地的经营资源,积极实施生产、营销、研发、人才的中国本地化。一切立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来进行,向企业注入中国的文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的工厂,LS都会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生产出适合的产品。”李光源说。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的本土化,而是真正扎根到当地的文化中去。 语言不是最大的障碍 30年前,LG开拓美国市场时,当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当时L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