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特点分析(定稿)
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研究

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研究【摘要】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对于提升节目质量和吸引听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选题准备与策划、新闻编辑与呈现技巧、节目内容设置与组织、主持人的表现技巧以及音效和配乐的运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选题准备与策划阶段,需要根据受众喜好和时事热点确定新闻内容。
在新闻编辑与呈现技巧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构建引人入胜的节目。
节目内容设置与组织要有层次感和连贯性,让听众一目了然。
主持人的表现技巧关乎节目的魅力和亲和力,需具备良好的口才和沟通能力。
音效和配乐的运用可以增强节目氛围,引起听众共鸣。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研究和运用,可以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
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节目质量和听众体验。
【关键词】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技巧、选题准备、新闻编辑、节目内容、主持人、音效、配乐、呈现技巧、表现技巧、研究、结论1. 引言1.1 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研究在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中,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广播新闻节目不仅需要有新闻价值高、观众感兴趣的选题,还需要在编辑、呈现、内容设置、组织、主持人表现以及音效配乐等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
对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节目质量和吸引力,提升听众满意度和收视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新闻节目需要不断创新,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选题准备与策划是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第一步,通过精心策划选题,确定新闻的热点和焦点,能够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兴趣。
新闻编辑与呈现技巧则是关系到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如何简明扼要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听众,是编辑人员需要重点研究和提高的地方。
节目内容设置与组织、主持人的表现技巧以及音效配乐的运用也是影响广播新闻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置节目内容和组织结构,使节目层次分明,主题鲜明,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主持人的表现技巧更是直接影响节目效果的关键,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能够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浅析电台新闻策划编排的本质特点

传媒研 究
浅析电台新闻策划编排的本质特点
殷 庆 亮
( 州人 民广 播 电 台 , 南 郑 州 4 0 0 ) 郑 河 5 0 0
摘要 : 广播新 闻节 目是 否具有可听性 , 是否具有吸 引力 , 能否达到预 定的 宣传效果, 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 目的策划和 加 工 。 广播 新 闻主播 的 策划 和 编排 水 平 , 直接 影 响 到 整 档 新 闻 的播 出质 量 。 关 键 词 : 台新 闻 ; 排 ; 质 电 编 本
台新闻策划方 案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是策划主体能力完全 可 以达 到的。 策划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 , 它受到现实条件 的 制约 , 因此策划要可行则必须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完成的。 需要 套可执行的方 案 , 而不仅 是在形式上追求完美 的方案。 可行 性关 系到策划跟实际情况的切合程 度以及预期效果实现的机 率,它是 电台新闻策划与策划电台新闻时必须遵循 的重要原 则。 试想 : 一则看似完美的电台新闻策划或者策划电台新闻方 案 , 因为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而根本无法实施 , 却 那么再完美 关 于 电台 新 闻主 播 编 辑 的 界定 也只是“ 纸上谈兵 ” 而已。 因此 , 电台新闻策划的过程 中, ‘ 在 应 播音员是撰 稿者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 他们要把各 对策划所需要 的内部 、 外部诸多条件进 行科 学的调研 、 预测 、 种信息客 观 、 、 准确 规范 、 严谨地传达出去 , 而主持人更侧重做 分析和判断 , 力求使策划的 目 和方 案既超 前、 标 先进 , 又具体 、 个谈话秩序 的维护 者和引导者 ; 称得 上“ 闻主播 ” 新 的人 必 现 实 , 实 可 行 。 切 须能够融合广播特性与新闻特性 , 主持策划选题 、 编排来 自各 4电台新闻策划具有电台新 闻报道 的客观性 。真实性 是 . 方记者采集的信息 , 向受众传播 事实 , 并陈述 自己的看 法 , 对 电台新闻的根本原 则,它要求 电台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 的态 新闻报道的选题和新闻制作过程具有决策权 ,从 头至尾要在 度 , 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 目, 这是电台新闻策划最本 节 目制作流程中起内容主导作用 。 主播即 主编 , 是栏 目内容的 质的特征。电台新 闻节 目策划是关于采访报道方式和技巧 的 最高领袖 。 策划 , 而不是电台新闻事实的策划 。 对新近发 生的电台新闻事 明确了对主播 的界定, 就不难看出 , 对电台新闻主播而言 , 实的报道 。需要 电台新闻媒体投入最得力的采编人员对 电台 策划力的强弱是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是彰显主播新 新闻事实进行原创性挖 掘 , 包括 确定采编思路 、 采编方 式 、 选 闻价值判断的标尺 。 因为对主播来说 , 只有他能够以内容主导者 择电台新闻素材 、 确定 电台新 闻主题 、 选定 传播时机等方面 , 的身份从前期策j 开始掌控节 目走向,才能真正发挥主播 的 策划人可 以最大限度地拓展 自己的思维活动空 间和实践活动 2 慵t 主体意识和决策作用 , 真正成为栏 目内容 的最高领袖 。 过去新 闻 空间 , 但是绝对不能扭 曲事 实和虚构 电台新闻 。 不能脱 离电台 播音员被称作“ 扣扳机的人”意味着其工作主要是把住新闻报 新 闻事实本身进行策划。 , 道的后道关口。而新闻策j 主播的工作范围扩展到新闻报道 三 、 闻节 目编排要讲究策划 新 的前道关 口, 即从新闻报道开始之前就介入运作。 新闻节 目编排不仅要注意节 目的可听性和信息量 , 还要 二 、 台新 闻 策 划的 本 质 特 征 电 注意整期节 目的内容质量 , 要做到这些 , 节目编排还要讲究策 编辑面对众多的信息资源 , 报道 什 1电台新闻策划具有创新性 。所谓 电台新闻策划的创新 划 。在节 目内容的组合上 , . 性指 的是 电台新闻采编人员运 用创新思维 ,在制订电台新 闻 么样 的一个 主题 , 选择 一些什么样 的内容 , 稿件 怎样删改 , 采 报道方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独到创意 的属性。创新性常常 取何种报道形式 ,这些都 需要 编辑 的策划 。策划工作做得如 表现为“ 人无我有 , 人有我新 , 人新我优 ”最 大的特点就是 求 何 , , 直接关 系着一期新闻节 目的优劣 。 系着广播节 目的宣传 关 新出异。任 何电台新 闻策划 , 果没有创意 , 如 没有卓越超人 的 效 果 。 20 年 1 09 o月 8日,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聊城站传递受 构思 , 那么这 个策划就是 不成 功的 , 只能称之为一种 常规 的 、 平庸的计划 ,在这种计划 的安排下 ,就会是跟 随别人亦步亦 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为报道 好这次活动 , 聊城人民广播 电 趋, 当然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台新闻策划 。一句话 , 电台 台提 前做了精心策划 。 为做好节 目, 新闻编辑部多次开会讨论 新闻策划只有经过思维创新 ,才能显出其高明 ,才能标新立 方 案并上交台编委会审定 。 采访 部向前方派驻了多位记者 , 对 异, 高人一筹。也只有在 内容 、 形式与制作手法等方面不断出 传递 当天 的路线 、 天气状况 、 火炬手背景 等多个方面掌握了准 奇制胜 , 有独特 的视角 、 新奇 的创意 , 才能在媒体 竞争 中立于 确 、 翔实的资料。火炬传递当天 , 编辑部从记 者发 回的大量稿 不败之地 , 获得较好的效 果。 件中, 选发了录音报道 、 评论 、 写、 特 配乐专稿 等多种体裁 。前 2电台新闻策划具有科学性 。 . 电台新闻策划 的科学性 , 是 方记者发回 的现场连线是节 目精心策划 的一个亮点 。为了避 指 电台新闻策划前必须认真调查研究 , 设计方案 , 进行可行性 免 节 目头重脚轻 , 编辑还选发 了 1 当 目要 闻 , 些消息短 0条 这 论证 , 几种方案中选择最佳 的方案予以实施 。 在 电台新 闻策划 小精悍 , 使整组节 目呈现出主题突 出 、 层次 分明 、 节奏明快等 的创新性就是标 新立异 , 但是标新立异不是随意的 , 而必须要 特点 。 有科学的根据 。因此 , 电台新闻策划 必须要有科学性 。电台新 闻策划 的创新性 、科 学性在思维方式方面表现为超前性和求 参 考 文 献 : 异性两种思维方式 。电台新闻工作者只有善于运 用超 前性和 【 李彦平. 1 】 广播新闻如何发挥时效快 的优势 U. 闻与写作 ,07 6 J 新 20 , 2 ] 谈广播时政新闻的创新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0 2 O 期 20 年 2 求异性 两种思维方式 ,才能在 电台新闻策划中体现 出创新性 [ 李涛. 3 刘晓雪. 新闻特性地域特征广播特色—— 省级广播 电台新闻频 率 和科学性 的特征来。 则, 否 电台新闻策划的 目标定位和实施方 【l 的生存之道 案, 就会不科学 , 不具体 , 就会落后于行动 。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04 7 1 20 年 期 3电台新闻策划具有可行性 。 . 所谓策划的可行性 , 就是 电 【l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特点分析】省级综合上星频道电视节目编排特点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特点分析】省级综合上星频道电视节目编排特点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编排可以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
其中,内容层面的编排以提升新闻节目内在品质为目的,形式层面的编排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外在形象为目的,是在内容编排完成之后对新闻节目的一种包装。
一、从内容层面上分析,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信息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广播新闻媒体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上一定要注重信息的丰富性。
新闻对于一个广播频道来说,总的节目时长是一定的,要增大新闻信息的容量,必须在增加新闻节目的数量上下功夫。
一期好的广播新闻,从播报形式来看,既要有口播新闻,也有录音报道新闻,还应有连线报道。
播报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刺激听众的听觉,激起听众的持续收听兴趣。
(二)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超强的时效性是广播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媒体追求的目标。
以央广“中国之声”为例,在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该节目为强化新闻时效性,不断提升直播节目的比重,一些重要的新闻,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连线直播间,将新闻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广大听众。
同时,“贯通”式的节目设置使得新闻可以随进随出,记者发回的报道可以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广播传播出去,大大增强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
(三)注重信息的高品质容量、高时效的新闻信息,如果没有品质做为保证,还是不能受到听众的欢迎。
因此,新闻节目编排在追求丰富、快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的高品质。
要严格筛选稿件,从源头上保证新闻质量;要精编提要,重视提要的引领作用,提要不但精炼生动,而且应兼具形式美与神韵美。
二、从形式层面上讲,广播新闻节目编排应做到(一)注重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很多人认为音乐只能运用在文艺节目当中,其实不然,新闻节目如果能够恰当运用音乐元素,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广播新闻要注意用好片头音乐、背景音乐和间隔音乐的运用。
运用好音乐,不但可以提高一档节目的包装形象,使节目显得层次清晰,而且还可以烘托气氛,铺垫背景,有效增强节目的节奏感。
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

各个 阶层 , 百期《 营 口好 人》 栏 目, 不仅讲好 了这些好 人 《 全省新 闻联播》 节 目进行了编排上的创新 , 引入 了带有
做有笑点 的新 闻 , 切忌俗媚 , 不 可鸡 毛蒜 皮充数 , 要 导 向, 报道民生 内容 。要让受众看完听完新 闻后 , 感到暖
有新 闻价值 。 心、 贴心。做好民生新闻任重道远 , 记者应多方努力。一
稿子 中, 有5 —8条是 负能量 的。 编辑经常问 : 怎么办? 笔 密相连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等各方 面的信息 , 在第 者认为 : 宁缺毋滥 。 如果负面新 闻 占比一半 以上 , 这组新
一
时间抓住 听众 的兴趣点 , 并将 其凸显 出来 , 这样才能
新 闻广播 频率 的中央电台中 国之声 , 每天早六点半 的
力量 ” 为导向 , 以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观 、 以爱 国主义 为核 么 内容丰富 、形 式各异 的新 闻报道就好 比是一道 道菜
心 的民族精神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 为抓手来 肴 , 而新 闻编辑就是这盛宴的掌勺厨师 。同样的原料 , 不
选择新 闻稿件。广播不 同于新媒体 , 不能猎奇 , 不能随意 转载, 新 闻编辑在 对稿件选 取时要增强 党 的意识 、 宗 旨 同厨 师烹制 出来 的味道会 大不一样 ; 同样 的菜肴 , 不 同
声夺人 、 引人人胜 的效果 。 理念 , 一组好的新 闻编排要 以“ 弘扬 中国精神 、 凝 聚中国
接下来说说编排形式 。新媒体 时代 , 由于信息源的
否具有 吸引力 、 有可 听 陛, 很 大程度上 就要取决 于编排 容 的积极手段 ,如果将一档新 闻节 目比作一 桌盛 宴 , 那
“ 同质化新 闻” 充斥着各 家媒体 , 那么新 闻节 目是 微 观编排 , 也就是 一组节 目如何编排好 , 才能够收 到先 趋 同 , 先说说选材( 新 闻稿件素材 ) 思路 。以政治家办台的 形式 。编排并非 只是理 出一个播 出的顺序 , 而是传达 内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策划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改革。
在新的时期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有着一些新的特点和创新,本文将从信息获取、内容策划、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对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及创新进行分析。
信息获取方面,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是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包括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通讯社和采访现场。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在海量信息中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价值和可信度的能力,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内容策划方面,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多视角、深度性和多样化。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新闻内容也需要更多元化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议题的信息,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内容策划上更加注重多视角、深度性和多样化,力求客观、全面地报道事件。
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精耕细作,呈现出更具人文关怀和人文关联性的新闻内容。
在表达形式方面,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是注重多媒体融合和创新表达。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新闻报道已经跨越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形式,通过视频、音频、直播、互动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表达。
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需要更加注重多媒体的融合和创新表达,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技术手段,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
在传播手段方面,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是传播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自媒体、UGC等多种传播形式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
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也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平台和渠道的优势,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效果。
广播新闻的写作特点及思考

广播新闻的写作特点及思考
1. 广播新闻的写作特点:
(1)要简洁明快,不要太长,增加文章之间的联系;
(2)要准确、简洁,避免浪费空气时间;
(3)注重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做到引人入胜,吸引受众;
(4)在编写新闻时注意语言文字的表达,要控制句子的长度,突出新
闻事实关键点等。
2. 思考:
编写广播新闻是一项技术活,要求人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突出新闻关
键点,准确而简洁的表达新闻重要内容,提高新闻的质量。
编写广播
新闻时,应当把要点突出,不能太过浪费时间,而且新闻叙述要准确,结构要严密,利于受众获取资讯,进一步增强新闻表达效果。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新时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注重创新和特点,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提高节目的质量。
以下是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及创新。
一、强调及时性和互动性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要强调及时性,紧跟时事热点,及时报道最新的新闻事件和社会动态。
也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收集观众意见和建议,提高节目的针对性和可参与性。
二、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要注重多样性,深化报道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新闻内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也要注重个性化,根据观众的喜好和兴趣定制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三、强化故事性和人物性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要注重故事性和人物性,通过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方式,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在的情感和故事,使观众在新闻中感受到情感共鸣,增加新闻的影响力和记忆度。
四、强调跨媒体互动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要强调跨媒体互动,通过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融合,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进行跨媒体的报道和传播。
通过移动终端的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和方式,以适应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和观看习惯。
五、推动创新技术应用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要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更加丰富、生动和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新闻报道的视听效果,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六、加强主题性和服务性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要加强主题性和服务性,注重提供贴近观众需求的专题报道和服务内容,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为观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观众的需求,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新闻节目,提高观众的黏性和忠诚度。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一、多媒体化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日益体现出多媒体化的特点。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主要依靠广播和电视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而现在的采编策划则更加注重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传播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需要适应多媒体平台的特点,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传播,让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
二、即时性特点新时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需要具备较强的即时性特点。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需要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并迅速进行采集、编辑和发布,以快捷的速度满足受众的需求。
采编策划人员需要紧跟时事热点,及时发掘和报道新闻事件,以保证新闻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三、互动性特点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需要注重互动性,与受众进行积极互动。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通常是单向传播,而现在的采编策划则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采编策划人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者直播等方式,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了解受众的意见和需求。
采编策划人员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采集受众的投稿或者评论,将受众的声音纳入新闻报道,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在以上特点的基础上,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还需要进行创新。
创新是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采编和播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展示,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等,通过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内容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需要注重内容的创新,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新闻内容。
采取纪实报道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运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新闻,增加新闻的故事性和吸引力;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背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特点分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者:易贵明指导教师:胡凯讲师(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海口,571127)摘要: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广播媒体受到了来自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严重冲击。
广播媒体要实现更好地发展,改革已变得刻不容缓。
2009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进行了全面改版.“中国之声”新闻节目的编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中国之声”这次改版后新闻节目的编排特点对于急需改变自身的广播媒体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之声;节目编排特点;内容层面;形式层面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News Programming—With the Central People's Radio "Voice of China" as anExampleAuthors: Yi Guiming Instructor: Lecturer Hu Kai(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Haikou, 571127)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more and more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the media. The broadcast media has been severely affected by other media, especially television media and the online media.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development, a reform for broadcast media has become imperative. 0n January 1, 2009, Central People's Radio "V oice of China"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sion. The way of presentation of news of "V oice of China" has changed greatly, which bring a lot of new features. These new features of “V oice of China” after the revision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broadcast media which has an urgent need to change themselves.Key words: Voice of China; programming features; content; the form of level广播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广播的影响力受到了严重影响,广播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如何对广播节目进行改革,让广播节目更加适应受众的需求,成为备受广播界关注的话题。
广播的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节目编排方式的改革是很多广播媒体十分重视的一项内容。
2009年1月1日,作为中国广播界的龙头老大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进行了全面改版。
改版后“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编排,无论在内容的层面,还是在形式的层面,都体现出了当今广播新闻节目编排许多新的特点。
从这两个层面对中国之声新闻节目的编排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急待改革的中国广播尤其是新闻综合广播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之声”内容层面的新闻节目编排特点分析浙江大学副教授吴飞在其著作《新闻编辑学》中对新闻节目编排的定义是:“新闻节目编排是指新闻节目播出前的一系列具体编排工作。
主要包括筛选新闻稿件和确定节目的内容布局,组合与排列顺序,编写节目提要、结束语、串联词,选配恰当的音响材料,计算稿件字数与节目时间等”。
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编排可以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
其中,内容层面的编排以提升新闻节目内在品质为目的,形式层面的编排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外在形象为目的,是在内容编排完成之后对新闻节目的一种包装。
其中,从内容层面上分析,“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在编排过程中,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新闻节目编排注重信息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广播新闻媒体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上一定要注重信息的丰富性。
改版后“中国之声”新闻节目的编排,处处体现着其注重新闻信息丰富性这一特点。
1.新闻节目的信息容量大大提升对于一个广播频道来说,总的节目时长是一定的,要增大新闻信息的容量,必须要在增加新闻节目的数量下功夫。
在改版之前,“中国之声”作为国家电台的新闻主频率,新闻舆论类的节目比重只占到了40%左右。
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其新闻节目主要由《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第一报道》、《全国新闻联播》、《新闻观潮》等品牌栏目与每天十几档、十分钟一档的整点新闻和五分钟一档的半点新闻组成,其他时间都是对象性专题节目。
节假日与双休日,新闻节目比重更小,基本以文艺节目为主。
改版前的“中国之声”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综合频率”。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新闻节目的比重大大提升,从原来的40%左右提升到了75%以上。
每周七天,每天从六点三十分到晚上的八点半全部为新闻节目,除了保留《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观潮》等名牌栏目,还推出了《全球华语广播网》、《直播中国》、《央广新闻》等一批新的新闻栏目。
其中《央广新闻》全天滚动播出十个小时,每半小时一档,全天20档。
笔者粗略统计一下,一档30分钟的《央广新闻》,大概能播出的新闻条数在15条左右,一天20档,“中国之声”每天仅在《央广新闻》播出的新闻就多达300条。
新闻节目的比重提升大大增加了“中国之声”新闻信息容量,虽然现在的“中国之声”还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纯新闻台,但是新闻已经成为“中国之声”真正的主体,“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首先从量上保证了新闻信息的丰富性。
2.新闻信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改版后的中国之声,新闻信息的形式正朝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之声”不但力求在数量上注重新闻信息的丰富性,在形式也十分注重上新闻信息的丰富性。
从地域上看,“中国之声”既有地方新闻,也有全国新闻、国际新闻。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加大了国际新闻的报道比重,比如油价涨落、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大选等都曾占据了“中国之声”大量的报道篇幅①。
从新闻体裁来看,既有消息类新闻,也有新闻解读和评论。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新闻解读和新闻评论数量的增加。
“中国之声”在09年年初特别聘请了首批18位时事观察员,包括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讲专家巴曙松研究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教授等。
每当有重大新闻发生,“中国之声”都会在第一时间与专家连线进行解读,“中国之声”的《新闻观潮》节目还是一档专门的新闻解读类节目,每期节目都会对当日发生的热点新闻请专家进行评论、解读。
从播报形式来看,既有口播新闻,也有录音报道新闻,还有连线报道。
口播新闻、录音报道,连线报道是中国之声的三种新闻样式。
对于短消息类新闻,一般采取主持人口播,对于长新闻,一般采取录音报道的形式,对于时效性很强或者重点新闻,一般采取的是连线报道的形式。
这样听众听到的是不停变换着的声音,播报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刺激听众的听觉,激起听众的持续收听兴趣。
(二)新闻节目编排注重信息的时效性超强的时效性是广播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媒体追求的目标。
“中国之声”在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注重新闻信息高时效性的特点。
1.提升直播节目的比重,增强新闻时效性改版之前的“中国之声”以录播节目为主。
首先,占节目时长60%的文艺类节目和综合类节目一般都是以录播为主。
其次,在改版之前,“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很多都是采取录播的形式。
录播节目虽然在节目的播出控制方面相比较直播节目有一定优势,①梁铭之,帅才:《出心入心做新闻——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改版》,《新闻与写作》,2009年3期,第18页。
但是在时效性方面就逊色很多。
而对新闻灵敏快捷的反应是广播在与其他媒体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录播节目过多显然不能充分发挥广播快捷迅速的特点。
改版之后的“中国之声”直播节目的比重大大提高,几乎所有的新闻节目都是以直播的形式出现。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中国之声”新闻的时效性。
一些重要的新闻,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连线直播间,将新闻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广大听众。
2月9日晚21时左右,央视新大楼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的十几分钟,“中国之声”的多位记者就赶到了现场,从不同的位置发回了现场报道。
在此后播出的《今晚听吧》和《神州夜航》节目当中,“中国之声”还打破了节目常规,随时在节目中插播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
听众只要锁定“中国之声”,就能了解到火灾的详细情况。
2.“贯通”式的节目设置,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广播媒体的节目制作流程相对简单,而且广播新闻记者可以独立完成新闻的采访,一个电话与直播室相连,甚至可以将采访与报道同时进行,所以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在所有媒体当中是最强的。
但是在实践中,即使是几家媒体的记者同时参加采访,新闻抢先被网络媒体甚至是电视媒体抢先报道的事情也十分常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广播媒体固定的节目时间设置模式的限制。
比如一位广播媒体记者与一位网络媒体记者同时完成一个新闻事件的采访,网络媒体的记者可以马上写稿传给编辑,编辑审完稿后就可以马上发到网上。
但如果在采访完的时间点上广播媒体正在播其他节目,那么广播媒体的记者就无法在第一时间通过连线将新闻报道出去。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在白天的节目时段,采用了“贯通式”的节目设置。
即从早上的六点半,到晚上八点半的这十四个小时,全部为新闻节目时段,中间没有穿插任何非新闻类节目。
这种“贯通”式的节目设置使得新闻可以随进随出。
记者发回的报道可以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广播传播出去,遇到突发新闻记者还可以随时通过电话与主持人连线进行现场连线报道,大大增强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
(三)新闻节目编排注重新闻信息的高品质大容量、高时效的新闻信息,如果没有品质作为保证,还是不能受到听众的欢迎。
因此,中国之声在编排新闻节目时,在追求丰富、快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的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