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产量计算公式
烘干过程及加热量计算

目标煤矸石处理量13.889t/h ,设计计算时取14000kg/h 。
烘干操作单元1.设备选用规格为m m 154.2⨯φ的回转烘干机,将煤矸石的含水率由17.42%烘干至1%。
预热器将温度为20℃,湿度为0.007干气kg kg /的空气加热到210℃后通入干燥器中,风速设为4m/s ,废气出口温度设为130℃。
20℃的湿物料以14000kg/h 速率进入干燥器,出口温度为120℃。
2.计算(1)物料衡算①烘干机生产能力:⎪⎪⎭⎫ ⎝⎛--⨯=1210100100W W W VA Q 式中:Q——烘干机生产能力(含终水分),)/(3h m kg ⋅水;A 0——烘干机水分蒸发强度(设计指标),)/(3h m kg ⋅水;W 1,W 2——物料被烘干前后的含水率,%。
查得该规格回转烘干机单位容积蒸发强度)/(968.3530h m kg A ⋅=水,烘干机体积322824.67154.244m L D V =⨯⨯==ππ所以)/(688.12242.17100142.17100824.67968.3510010031210h m kg W W W V A Q ⋅=⎪⎭⎫ ⎝⎛--⨯⨯=⎪⎪⎭⎫ ⎝⎛--⨯=水煤矸石处理量h kg h kg W W Q G /14000/9.14856)42.17100(1688.12210000)100(1000012>=-⨯⨯=-=,说明1台规格为m m 154.2⨯φ的回转烘干机即可满足设计处理要求。
②水分蒸发量:2211100W W W G W H --⨯=式中:W——烘干蒸发量,h kg /水;G H1——烘干前湿物料量,h kg /。
所以h kg W W W G W H /02.2322)1100142.17(140001002211=--⨯=--⨯=③干空气消耗量:h kg s kg Au L /78133/7.212.144.242==⨯⨯⨯==πρ湿空气消耗量hkg H L L /9.78679)007.01(78133)1(00=+⨯=+=(2)能量衡算设干燥器中不再补加能量,忽略预热器中的热量损失,则预热器中加入的能量用于以下方面:①加热空气:kW t t H L Q 92.1788)20130()007.088.101.1(36009.78679))(88.101.1(0201=-⨯⨯+⨯÷=-+=②蒸发水分:kW t W Q 69.1709)20187.413088.12490(360002.2322)187.488.12490(122=⨯-⨯+⨯÷=-+=θ③加热湿物料:)(1223θθ-=m Gc Q 煤在20℃~120℃的平均比热容约为0.98~1.12,高岭土在20℃~120℃的平均比热容约为0.92~1.00,则取煤矸石在此温度范围的平均比热容为0.99,所以kWGc Q m 385)20120(99.0360014000)(1223=-⨯⨯÷=-=θθ④热量损失损Q kWt A Q m 28.361100154.21151=⨯⨯⨯⨯=∆=πα损所以需要的热量kW Q Q Q Q Q 4245321=+++=损。
烘干计算

烘干计算
① 蒸发量计算(单位:kg/h )
型号按蒸发量选
蒸发量=初水份终水份)
(产量--11*-产量 产量单位:kg/h
② 系统风量
系统风量=出风温度进风温度蒸发量-3000
* 选用鼓风机;
③ 回转滚筒干燥系统
直径=风速引风机风量
*14.3*3600*2 风速为1.5m/s 左右,一般取中间值;按引风机风量计算。
长度=直径*(6-10)倍
气流干燥系统
直径=风速系统风量
*14.3*3600*2 风速为16-20m/s ,一般取中间值;
长度=直径*(60-100)倍
④ 热源计算(单位:kCa )
热量=系统风量*0.25*(进风温度-20℃)
0.25——空气热焓 20℃——常年平均温度
配套热风炉可选用型号(单位:万kCa ):
10、15、20、30、40、60、80、90、120、240;
煤耗(单位:kg ):
%70*5500热风炉发热量
70%——效率
油耗(单位:kg ):
%90*9500热风炉发热量
90%——效率
电耗:
功率=9.0*860热量
生物质燃料:
%70*4500热风炉发热量。
纸机烘干部出力计算方式

纸机烘干部出力计算方式一.蒸发水量以及烘缸出力计算1. 蒸发水量计算计算公式:R=GW=0.06qvb(C2-C1)/C1式1-1其中:R蒸发水量,kg水/h ;G纸机每小时生产能力,kg纸/h W 每生产1 公斤纸所蒸发的水量,kg 水/kg 纸q 纸页定量,g/cm2 ;v 纸机运行车速,m/minb 卷纸机上未切边的纸宽,mC1 进烘缸纸页的干度,% ;C2 出烘干纸页的干度,%2. 烘缸出力计算计算公式:(造纸原理)式1-2其中:Ev 烘缸出力,kg水m2⋅hn烘干个数(若有真空缸,则一个真空缸换算成0.7个烘缸)D烘缸直径,mα烘缸的包角,°二、前烘1.蒸发水量:已知:C2=90% C1=45%b=5.32m v=831m/min纸张最终定量q′为80g/m2 施胶量q〞为0.85g/m2计算:q 取施胶前的定量,即q= q′−q〞=80 −0.85=79.15(g/m2) 2.烘缸出力已知:C2=90% C1=45%v=831m/min q=q′−q〞=80−0.85=79.15 (g/m2)前烘烘缸个数是46 个计算:n=46(个)三、后烘1.蒸发水量:已知:C2=95% C1=70%b=5.32m v=831m/minq=q′=80 g/m2计算:2.烘缸出力:已知:C2=95% C1=70%v=831m/min q=q′=80g/m2后烘烘缸个数是18个计算:前、后烘干部单位出力分别为23.74,21.90(kg 水/m2 ⋅h)。
小于设定的烘缸单位出力25.0(kg 水/m2 ⋅h),故在烘缸设计范围之内。
四、蒸汽热量计算表1—5 烘缸部参数2 计算过程:(烘缸效率η=70%)计算公式(1) 前干燥部:①第一组烘缸(1#—9#)已知:进缸干度C1=45% 出缸干度C2=57%进缸温度t1=45°C 出缸温度t2=70°C在70°C时排出水蒸气的热焓值i=2630.5kJ/kg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120kPa下水蒸气的热焓值i1=2684.3kJ/kg 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120kPa下冷凝水的热焓值i2=437.51kJ/kg 计算:②第二组烘缸(10#—34#)已知:进缸干度C1=57% 出缸干度C2=80%进缸温度t1=70°C 出缸温度t2=95°C在95°C时排出水蒸气的热焓值i=2668.4kJ/kg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水蒸气的热焓值i1=2709.2kJ/kg 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冷凝水的热焓值i2=493.71kJ/kg 计算:③第三组烘缸(35#—46#)已知:进缸干度C1=80% 出缸干度C2=90%进缸温度t1=95°C 出缸温度t2=110°C在110°C时排出水蒸气的热焓值i=2693.7kJ/kg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水蒸气的热焓值i1=2736.1kJ/kg 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冷凝水的热焓值i2=583.76kJ/kg计算:(2) 后干燥部:⑥第四组烘缸(47#—55#)已知:进缸干度C1=70% 出缸干度C2=82%进缸温度t1=75°C 出缸温度t2=95°C在95°C时排出水蒸气的热焓值i=2668.4kJ/kg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水蒸气的热焓值i1=2709.2kJ/kg 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200kPa下冷凝水的热焓值i2=493.71kJ/kg 计算:⑦第五组烘缸(56#—64#)已知:进缸干度C1=82% 出缸干度C2=95%进缸温度t1=95°C 出缸温度t2=110°C在110°C时排出水蒸气的热焓值i=2693.7kJ/kg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360kPa下水蒸气的热焓值i1=2736.1kJ/kg 在本段烘缸通汽压力为360kPa下冷凝水的热焓值i2=583.76kJ/kg 计算:(3) 总结:由上述七组通汽的蒸汽用量可知,生产1kg 纸的实际耗气量为:D=D①+D②+D③+D④+D⑤=0.456+0.650+0.215+0.293+0.260=1.874 (kg蒸汽/kg纸)五.烘干部热损失计算前干燥段1.烘缸对流散热系数的计算:烘缸散热系数Ka的计算:烘缸散热面积Fa的计算:Fa=3.14N[(1-θ/360).d.B+0.5d²]=3.14x46x[(1-230/360)x1.8x5.4+0.5x1.8²] =507.04m²烘缸散热损失Q4的计算:Q4= Ka.Fa/Gp(ta-t0)=140.42(KJ/Kg)⑤干毯散热损失Q5 的计算:干毯对流散热系数ab的计算:干毯散热系数kb的计算;干毯散热面积Fb的计算:Fb=2A1B2-θ/360π. d. B1. N=2x3.14x1.8x46x5.8-230/360x3.14x1.8x5.4x46=2119.03m2干毯散热损失Q5的计算:Q5= Kb. Fb/Gp(tb-t0)=279.33(KJ/Kg)⑥管道散热损失Q6 的计算:Q6=2737.3x0.06=164.238(KJ/Kg)前干燥热损失耗蒸汽量:Q=Q4+Q5+Q6=(140.42+279.33+164.238)KJ/Kg=583.988KJ/KgD⑥=583.988 /[(2738.1-583.76)x0.7]=0. 387(kg 蒸汽/kg纸)后干燥段④烘缸对流散热系数的计算:烘缸散热系数Ka的计算:烘缸散热面积Fa的计算:Fa=3.14N[(1-θ/360).d.B+0.5d²]=3.14x18x[(1-230/360)x1.8x5.4+0.5x1.8²]=199.49m2烘缸散热损失Q4的计算:Q4= Ka. Fa/Gp(ta-t0)=59.56(KJ/Kg)⑤干毯散热损失Q5的计算:干毯对流散热系数ab的计算:干毯散热系数kb的计算;干毯散热面积Fb的计算:Fb=2A.B2-θπ.d.B1.N=2x3.14x1.8x18x5.8-230/360x3.14x1.8x5.4x18 =829.15m2干毯散热损失Q5的计算:Q5= Kb. Fb/Gp(tb-t0)=106.05(KJ/Kg)⑥管道散热损失Q6的计算:Q6=2737.3x0.06=164.238(KJ/Kg)Q=Q4+Q5+Q6=(59.56+106.05+164.238) KJ/Kg=329.85KJ/KgD⑥=329.85 /[(2738.1-583.76)x0.7]=0.24(kg 蒸汽/kg纸冷凝水管道热损失六、前干燥段冷凝水散热损失Q7 的计算:Q7=Dw/Gp(i`-i0)=240.82(KJ/Kg)后干燥段冷凝水散热损失Q7的计算:Q7=Dw/Gp(i`-i0)=89.24(KJ/Kg)冷凝水耗蒸汽量:D⑦=.330.06/[(2737.3-417.68)x0.7]=0.22(kg蒸汽/kg纸(3) 总结:由上述几组通汽的蒸汽用量可知,生产1kg 纸的实际耗气量为:D=D①+D②+D③+D④+D⑤+D⑥+D⑦=1.874 + 0.38 + 0.24 + 0.22=2.714(kg 蒸汽/kg 纸)考虑损纸率,抄造率为97%,成品率为97%,则耗气量D`=D[(1+F1)/(1-F2)]=2.714x[(1+3%)/(1-3%)]=2.882kg 蒸汽/kg 纸(由于本篇文章有多处是专业符号无法显示出,PMMCN用图片形式展示,感谢专业人士给予我们更专业的意见,感谢阅览!)。
煤烘干机产能计算表

煤烘干机产能计算表
煤烘干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烘干机容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烘干机参数:
1. 煤烘干机进料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小时)
2. 煤烘干机出料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小时)
3. 煤烘干机热风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摄氏度)
4. 煤烘干机热风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相对湿度)
煤烘干机产能计算:
1. 煤烘干机每小时处理煤炭量:进料速度- 出料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小时)
2. 煤烘干机每天处理煤炭量:每小时处理煤炭量× 24 = 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天)
3. 煤烘干机每月处理煤炭量:每天处理煤炭量× 30 = 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月)
4. 煤烘干机每年处理煤炭量:每月处理煤炭量× 12 = 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吨/年)
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产能可能受到煤烘干机运行状态、煤炭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煤烘干机制造商。
感谢您的使用!。
烘干机计算说明书

烘干机计算说明书1. 应知参数① 原料情况状态:形状、颗粒大小;初水份:干基水份=物料重量水份重量 湿基水份=水份物料水份重量+ 一般情况下初水份是指湿基水份。
② 烘干系统气流干燥系统:颗粒较小或水份较小;回转滚筒干燥系统:颗粒较大或水份较大(30%以上);③ 成品要求终水份要求;④ 进风温度情况气流干燥:木屑类的进风温度控制在180℃-200℃,以180℃为基准,水份在30%-40%或以上,温度可以控制在180℃以上;回转滚筒干燥:水份较高时(30%-40%或以上)温度可控制在200℃以上(木屑类); 低水份类温度可控制在160℃以下;注意:设计时,气流干燥和回转滚筒干燥系统在干燥木屑类物料时进风温度可控制在200℃,木塑行业中的木粉不得超过180℃。
⑤ 出风温度终水份在10%以上,回转滚筒干燥系统控制在60℃,气流干燥系统控制在80℃;终水份在5%下,回转滚筒干燥系统控制在70℃,气流干燥系统控制在90℃;2. 计算① 蒸发量计算(单位:kg/h )型号按蒸发量选蒸发量=初水份终水份)(产量--11*-产量 产量单位:kg/h ② 系统风量系统风量=出风温度进风温度蒸发量-3000* 选用鼓风机; ③ 回转滚筒干燥系统直径=风速引风机风量*14.3*3600*2 风速为1.5m/s 左右,一般取中间值;按引风机风量计算。
长度=直径*(6-10)倍气流干燥系统直径=风速系统风量*14.3*3600*2 风速为16-20m/s ,一般取中间值; 长度=直径*(60-100)倍④ 热源计算(单位:kCa )热量=系统风量*0.25*(进风温度-20℃)0.25——空气热焓 20℃——常年平均温度配套热风炉可选用型号(单位:万kCa ):10、15、20、30、40、60、80、90、120、240;煤耗(单位:kg ):%70*5500热风炉发热量 70%——效率 油耗(单位:kg ):%90*9500热风炉发热量 90%——效率 电耗:功率=9.0*860热量 生物质燃料:%70*4500热风炉发热量 3. 工艺流程 鼓风机 热风炉 干燥机 旋风分离器 布袋除尘器 引风机4. 风机选用根据系统风量、系统阻力;① 风量鼓风机:间接式加热烘干,鼓风机风量等于系统风量(最小应达80%系统风量);直接加热烘干,鼓风机风量等于系统风量的1/3(即为助燃风机)全压在1000-2000。
热工课程设计烘干机指导书

热工课程设计烘干机指导书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水泥工艺专业方向热工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回转烘干机流程的选择干机各种流程的分析对比确定本设计的烘干流程确定烘干机内扬料板的型式见表1选取。
表1回转烘干机的内部结构(二)烘干机规格初步确定计算烘干机每小时水分蒸发量:式中:──烘干机每小时蒸发水量, kg /h;G──要求烘干机的小时产量(含有终水分的烘干物料), T / h ;1 、、、2 ──分别为物料的初水分和终水分,%。
计算烘干机的容积:V =式中:V──烘干机的容积,m 3 ;A──水分蒸发强度, kg / h. m 3 ,参见表2选用。
──同前。
表2几种回转烘干机水分蒸发强度A值( kg/m 3 .h )物料规格粘土 1 粘土 2 矿渣石灰石水分( % ) A 值水分( % ) A 值水分( % ) A 值水分( % ) A 值φ × 12m 1015202522293336101520253843471015202530354045495223456φ × 12m 1015202522293336101520253843471015202530354045495223456φ × 18m 10152025152025301015202526323910152025303035373940234563、选取烘干机长径比(一般L/D=5-8),算出烘干机的直径和长度:V=πD 2 L式中:D──回转烘干机直经,m;L──回转烘干机长度,m。
根据D和L值,即可从烘干机标准产品系列中选定烘干机的规格。
(三)烘干机热平衡计算1、收入热量干燥介质带入热量:q 1 = L . c 1 . t 1( KJ /kg -H 2 O )式中:L ──蒸发1 kg 水干燥介质消耗量,Bm 3 / kg - H 2 O ;c 1 ──干燥介质的比热, KJ /Bm 3 ;t 1 ──进烘干机干燥介质温度,℃。
课设

摘要本设计主要介绍了f 2.4 × 18m规格的烘干机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采用顺流式的烘干方式用来烘干矿渣。
通过对主要数据的计算,选择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型号,达到节能环保的国际要求。
通过给定的原始资料,主要进行了回转烘干机产量和水分蒸发量计算,烘干机的热效率;在燃烧室热平衡计算中,计算了空气量、烟气量、烟气组成以及收入热量和支出热量,因热量收支平衡从而计算出混合用冷空气量;燃烧室设计计算,计算了燃烧室的耗煤量及炉膛容积,喷嘴直径;除尘系统中说明了除尘分管的直径计算和废气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计算,通过废气的排放量、温度和含尘浓度进行除尘系统及排风机实务选型以达到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烘干机;燃烧室;收尘器;风机。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原始数据及设计条件 (5)第二章回转烘干机的设计计算 (6)2.1回转烘干机规格的选取 (6)2.2回转烘干机产量及水分蒸发量计算 (6)2.2.1回转烘干机的矿渣计算 (7)2.2.2回转烘干机的水分蒸发量 (7)2.3 回转烘干机的操作方式选择及功率、停留时间 (7)2.3.1回转烘干机的操作方式选择 (8)2.3.2回转烘干机的功率计算 (8)2.3.3物料在烘干机内的停留时间 (9)第三章燃烧室热平衡计算 (9)3.1干燥无灰基转化为收到基的计算 (10)3.2空气量、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11)3.3热平衡计算 (11)3.3.1收到热量 (12)3.3.2支出热量 (12)第四章烘干机热平衡计算 (13)4.1收入热量 (14)4.2支出热量 (15)4.3烘干机的热耗和热效率 (16)第五章燃烧室设计计算 (17)5.1耗煤量计算 (16)5.2 燃烧室炉篦面积 (17)5.3燃烧室炉膛容积 (17)5.4空气用量及一、二次空气比例 (18)5.4.1空气用量 (18)5.4.2 一次风量及风速 (19)5.3.3喷煤嘴直径的计算 (19)5.5燃烧室鼓风机选型 (20)5.5.1 要求鼓风量 (20)5.5.2鼓风机选型 (21)第六章烘干机除尘系统选型计算 (22)6.1 环保要求 (21)6.2 烘干机废气的性质 (21)6.3 烘干机废气量 (21)6.4 除尘设施选型计算 (22)6.4.1旋风除尘器选型及阻力计算 (23)6.4.2电收尘器选型及阻力计算 (24)6.4.3除尘风管直径 (25)6.5 排风机选型 (26)6.5.1 进排风机风量 (26)6.5.2 除尘系统总阻力 (26)6.5.3 排风机选型 (27)6.6 废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27)6.6.1 废气排放浓度 (28)6.6.2 废气的排放量 (29)后序 (29)参考文献 (30)前言烘干机有悬浮式烘干机和回转式烘干机,悬浮式烘干机热效率高,结构简单。
管道热风烘干计算公式

管道热风烘干计算公式管道热风烘干是一种常用的烘干方法,它利用热风通过管道将湿物料进行烘干。
在工业生产中,管道热风烘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
为了有效地进行管道热风烘干,需要对热风烘干的计算公式进行深入了解。
管道热风烘干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热风的流量、温度、湿度等参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管道热风烘干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管道热风烘干的热风流量计算公式。
热风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Cp ΔT。
其中,Q表示热风流量,单位为kJ/h;m表示湿空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kg/h;Cp表示湿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ΔT表示热风的温度变化,单位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管道热风烘干的热风温度计算公式。
热风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 = T0 + (Q / (m Cp))。
其中,T表示热风的温度,单位为℃;T0表示热风的初始温度,单位为℃。
除了热风流量和热风温度,管道热风烘干的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湿度的计算公式为:φ = (mw / ma) 100%。
其中,φ表示湿度,单位为%;mw表示水蒸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kg/h;ma表示干空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kg/h。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管道热风烘干的设计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来确定热风流量、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从而实现高效的烘干效果。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还需要考虑管道热风烘干的热损失、热平衡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从而确保管道热风烘干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总之,管道热风烘干计算公式是管道热风烘干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实现管道热风烘干的高效运行,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烘干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kg水升高1度所需热量
Q=cm△t
Q是热量,就是所求
C是水的比热容,是4.2*10三次方
m是质量,用KG代入
△t 是变化的温度,就是说你要加几度就是几
1立方米空气在常压下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需要多少热量
空气比热容=1006 焦耳/Kg/度
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所以答案为:1.29*1*1006=1297.74焦
烘干机每小时的水分蒸发量如何计算?
散热量计算公式?
问:例如:室温30摄氏度,一茶壶热水,茶壶温度90摄氏度,请问一定时间茶壶...
答:通过平壁的导热量计算公式Φ=∧AΔT/Δ 式中: Φ--单位时间内通过平壁的热量(W);
A--平壁面积(`M^2`);∧--物体的热导率[W/(M·K)] Δ--物体的厚度(M);ΔT--平壁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K)。
导热系数
编辑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k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目录
1傅立叶定律
2影响因素
3保温材料
4材料热导率
▪固体
▪液体
▪气体
1傅立叶定律编辑
根据傅立叶定律,热导率的定义式为
其中,x为热流方向。
为该方向上的热流密度,W/m^2
为该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单位是K/m
对于各向同性的材料来说,各个方向上的热导率是相同的。
[1]
铁的导热系数是多少啊
铁的导热系数是40×1.163W/m·℃,1200度时,纯铁导热系数为36,熟铁0.5%碳为33,钢
1.5%碳为29,1.0%碳为29,0.5%碳为31,单位均为国标单位w/m.度
烘干机的产量计算公式为:
G=W/1000*(100-W1)/(W1-W2)
W单位kg=物料重量*(W1-W2)
烘干机热效能为:
空气散热量=水的散热量+钢材的散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