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25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25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25

第二十五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放线菌属

二、诺卡菌属

放线菌

一群呈分枝状生长的G+杆菌。按对氧的需要可分为需氧性放线菌、兼性厌氧放线菌和厌氧性放线菌。

对人致病的放线菌可按是否含有分枝菌酸分为两大类,一类不含分枝菌酸,如放线菌属;另一类含有分枝菌酸,如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分枝状无隔菌丝,但不形成空中菌丝。

有时断裂成短杆状或球状。

染色:G+;抗酸染色阴性。

特殊结构:无芽胞、荚膜和鞭毛。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培养困难。

气体环境:厌氧或微需氧。

菌落特点: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

培养基(牛心脑浸液琼脂):3~4d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或瓷白色、表面粗糙而不规则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37℃3~6d后,在下层或底部白色或灰白色生长。

放线菌属——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主要采集脓液和痰液或活检组织。

形态学检查:

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菌鞘,呈放射状排列。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鉴定)

糖类发酵试验触酶试验尿素分解试验吲哚试验

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大部分- - -

放线菌属——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衣氏放线菌是人类放线菌病最常见的菌种,牛放线菌主要引起牛放线菌病。

衣氏放线菌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续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排出的脓性物质中含有硫磺颗粒,此即为放线菌病。

诺卡菌属——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

培养早期裂解为较多的球状或杆状,分枝状菌丝较少。

在病人脓、痰、脑脊液中本菌为纤细的分支状菌丝。

染色:G+;抗酸染色弱抗酸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气体环境:专性需氧。

菌落特点:

普通培养基或沙保培养基、脑心浸液琼脂:25~37℃培养均可生长,5~7d可见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黄、橙或红色等)。

诺卡菌属——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采集痰液、支气管冲洗液、组织渗出液、脓液和脑脊液标本。

形态学检查:

如标本中有色素颗粒,取其用玻片压碎涂片,用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检查。镜检有革兰阳性(有时染色性不定)纤细的菌丝体和长杆菌,抗酸染色具弱抗酸性,可初步确定为诺卡菌。

分离培养

诺卡菌属——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主要为外源性感染。

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产生类似肺结核的症状。也可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在病变组织或脓汁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

巴西诺卡菌可因外伤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组织,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足、腿部,故又称为足分枝菌病。

经典例题

衣氏放线菌的特点不包括

A.抗酸染色阳性

B.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硫磺颗粒”

C.在感染部位常形成瘘管

D.口腔中正常菌群

E.厌氧培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衣氏放线菌抗酸染色阴性。

革兰阳性无芽孢厌氧杆菌,口腔正常菌群,可引起面颈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下列哪种病原体符合此特征

A.肺炎支原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星形诺卡菌

D.衣氏放线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炎支原体和莫氏立克次体革兰染色阴性,星形诺卡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

下列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伤口脓液中找到黄、红、黑等色素颗粒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军团菌

C.肺炎衣原体

D.肺炎支原体

E.星形诺卡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产生类似肺结核的症状。

也可经肺部病灶转移到皮下组织,产生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或扩散到其他脏器,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在病变组织或脓汁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

老年男性农民,因牙痛引起左颊部红肿。流脓已月余。体检发现左颊部软组织变硬,局部皮肤发黑,有一瘘管形成并不断排脓。经仔细检查脓液,发现有黄色小颗粒,压片镜检颗粒呈菊花状,由放射状排列菌丝组成,菌丝末端膨大呈棒状。该患者感染的是

A.衣氏放线菌

B.星形诺卡菌

C.着色真菌

D.申克孢子丝菌

E.白色念珠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患者是由牙痛引起的左颊部红肿。检查脓液,发现有黄色小颗粒,压片镜检颗粒呈菊花状。所以首先考虑是放线菌感染。又因为星形诺卡菌菌丝末端不膨大,所以该题选A选项。

A.BCYE培养基

B.碱性蛋白胨水

C.需氧培养,普通培养基

D.厌氧培养,初次分离加5%CO2

E.罗氏培养基

1.分离衣氏放线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衣氏放线菌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在有氧环境中一般不生长,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

2.分离诺卡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诺卡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或沙氏培养基上室温或37℃培养均可生长。

3.分离结核杆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用罗氏培养基培养。

A.为人体正常菌群,可以引起内源性感染

B.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通过伤口感染

C.通过接触引起医源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D.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以芽胞侵入伤口致病

E.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引起抵抗力低下者的外源性感染

1.衣氏放线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放线菌属的细菌是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2.破伤风梭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破伤风梭菌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在菌体顶端,呈圆形,使整个细菌体呈鼓槌状。3.诺卡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诺卡菌主要为外源性感染。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样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 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 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比试验,对比菌株为大肠杆菌 [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比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平均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 试品应做专门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 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赶忙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后,按需要进行分装,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BL) 称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4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称本品42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5生理盐水 称取9 g 氯化钠,加水1000 ml 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5.3.6 75%酒精棉 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将脱脂棉与75%酒精混合即得。

微生物检验操作要求.doc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 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

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最新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汇总

2011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

2011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L C.g/L D.ml/L E.%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HD.L-C B.VLD.L-C C.CM-C D.LD.L-C E.ID.L-C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LD.2> LD.1 > LD.3 > LD.4 > LD.5 B.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LD.4 > LD.1 > LD.2 > LD.3 > LD.5 答案:A 6. 干化学分析,使用的仪器是 A.分光光度计 B.反射式分光光度计

C.浊度计 D.比色计 E.荧光计 答案:B 7. 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的 B.比色杯可采用石英和聚丙烯塑料制作 C.仪器自动清洗吸样品探针主要为防止交叉污染 D.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不必全部采用单色光 E.孵育系统可以采用空气浴、水浴或油浴 答案:D. 8. 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 ~ 4.85,它在pH8.6的缓冲液中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电中性 E.无法确定 答案:B 9. 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 A.晶体电极 B.气敏电极 C.玻璃电极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 试题及答案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4) 壹、名词解释 1.感染 2.侵袭力 3.毒血症 4.败血症 5.带菌者 6.内毒素 7.外毒素 8.菌血症 9.脓毒血症 10.类毒素 11.菌群失调 12.条件致病菌 13.致病菌 14.细菌毒力 15.侵袭力 16.医院内源性感染 17.医院感染 18.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19.医源性感染 20.非特异性免疫 二、填空题 1.病原菌的致病性和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及有密切关系。 2.细菌的毒力是由和决定的。 3.细菌的侵袭力是由、和构成。 4.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 5.内毒素是由脂质A,和组成。 6.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菌体抗原(O抗原)是。 7.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8.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 9.根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和肠毒素。 10.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 11.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皮肤和粘膜屏障,和。 1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结果有吞噬和吞噬俩种。 13.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 14.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 15.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有,等。 1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有,。

1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有等。 18.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和,,等有密切关系。 19.细菌侵袭性酶有,,等。 20.定居于人和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 21.医院内感染的方式包括、和。 三、单项选择题 1.和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菌毛 C.异染颗粒 D.脂多糖 E.磷壁酸 2.细菌代谢产物中,和致病性无关的是 A.毒素 B.血浆凝固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E.透明质酸酶 3.和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芽胞 E.透明质酸酶 4.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芽胞 5.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M蛋白 C.膜磷壁酸 D.壁磷壁酸 E.SPA 6.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2015年版)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2 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3 范围 所有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的产品。 4 责任 4.1验证小组负责检验方法验证/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确认方案的实施。 4.2验证委员会负责验证/确认方案的审批,验证/确认结论的审核。 5 程序 5.1 由验证小组提出验证申请,验证方案编制完成后,填写《确认和验证方案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方案编制人对验证小组其余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按验证方案试验。 5.2 试验完成后及时编制验证报告,并填写《验证报告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报告结论才可实施。 6 内容 6.1 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样品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案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6.2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的验证 6.2.1 验证用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黑曲霉[CMCC(F)98 003]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6.2.2 验证用菌液制备 6.2.2.1接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各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6.2.2.2 接种白色念珠菌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于20~25℃培养2~3天。取上述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6.2.2.3接种黑曲霉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于20~25℃培养5~7天,加入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液,备用。 6.2.3 供试液的制备 6.2.3.1 水溶性供试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6.2.3.2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0.1﹪的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一稀释液将

2013年医学检验士考试考题 2

1 A、黏附 B、释放 C、凝集 D、收缩 E、吸附 C 2、CD 3、CD8是指下列何种细胞的标志物() A、总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答 C 3、准确度是指()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B、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E、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B 4、E玫瑰花环形成率代表() A、B细胞百分率 B、T细胞百分率 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D、巨噬细胞百分率 E、NK细胞百分率 B 5、临床中进行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ELISA法 D 6、关于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试验"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红细胞与溶血素结合 B C、补体与抗原结合 D E、补体与 A 7、下列有关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B、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C D、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E、抗原、抗体具有特异的结合部位 D 8、免疫电泳技术在临床上最常用于() A、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 B、抗感染抗体的检测 C、M蛋白的鉴定 D、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E、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C 有疑问点这里 325877.[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A 9、成人血清中出现哪一种免疫球蛋白增高提示可能有新近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C 10、细细胞镰变试验同下列哪种Hb关系密切() A、HbC B、HbE C、HbH D、HbS E、HbBart D 11、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A、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B、酚一次氯酸盐显色法 C、纳氏试剂显色法 D、二乙酰-肟法 E、脲酶-波氏比色法 A 12、比色分析A=εLC中符号C表示()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12章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第一节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 1.自动血培养检测检测细菌生长时所释放的CO2来作为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指标。它除了适用于血培养外,还可用于其他无菌部位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和关节液等细菌的检测。 包括:①主机,恒温孵育系统、检测系统;②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③培养瓶;④抗凝剂和吸附剂。 2.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检测分枝杆菌生长时所释放的CO2或者所消耗的O2作为标本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指示。检测技术有放射标记、颜色变化和荧光技术等。 第二节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技术集数学、电子、信息及自动分析技术于一体,采用标准化、商品化和配套的生化反应试剂条,可将细菌鉴定到属和种,并可对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进行针对性鉴定。数码鉴定的基本原理是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条目对系统中每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总和。 (1)数据库:被已知临床相关菌株构建,它由许多细菌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细菌种或一个细菌生物型。 (2)数码鉴定:包括计算未知菌对各种反应的出现频率,计算未知菌单项总发生频率、多项总发生频率及鉴定百分率,最典型反应模式的单项总发生频率,按%id大小排序和解释。 (3)编码。 (4)査码。 表4-1生化反应结果和编码 注:本试验所得的编码为220174,查编码手册得出相应细菌的名称。 第三节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1.微量稀释法试验系统 根据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分为计算机辅助手工系统、半自动系统、全自动系统。常采用比浊法检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或者检测特殊培养基中荧光基质的水解作用。在抗菌药物存在的情况下,浊度降低是细菌生长受抗菌药物抑制的表现,而浊度增加表明细菌耐药。 2.纸片扩散法阅读系统 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阅读平板抑菌圈及解释结果。系统扫描平板,通过图形分析,5s内,确定抑菌圈直径,根据判断标准,转化为敏感性结果(敏感、耐药、中介)。自动化平板阅读系统可降低抑菌圈测量误差及记录错误,结果可重复,且大体准确。 习题 检测靛基质的试验又称 A.甲基红试验 B.尿素酶试验 C.糖发酵试验 D.枸橼酸盐试验 E.吲哚试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检测靛基质的试验又称枸橼酸盐试验。 习题 下列培养基中含有酚红指示剂的是 A.吲哚试验 B.硫化氢试验 C.葡萄糖氧化发酵 D.甲基红试验 E.尿素酶试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尿素酶试验培养基中含有酚红指示剂。 习题 下列培养基中含有溴甲酚紫指示剂的是 A.吲哚试验 B.硫化氢试验 C.葡萄糖氧化发酵 D.甲基红试验 E.尿素酶试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葡萄糖氧化发酵中含有溴甲酚紫指示剂。 习题 自动血培养系统通过检测什么指标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微生物 A.pH B.CO2浓度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0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0作业内容 4.1无菌操作要求 4.1.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4.1.2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4.1.3 接种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1.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4.1.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1.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旁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即硅氟胶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4.1.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4.1.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4.2无菌间使用要求 4.2.1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消毒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4.2.2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2.3处理和接种样品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4.3消毒灭菌要求 4.3.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3)无菌室内使用的毛巾、脱脂棉球用纸包裹,进行湿热灭菌。 4.3.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样品制备: 取样品 10 g/ml加入至 9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 1 ︰ 10 的稀释液; 菌落总数:(结果报告:XXX cfu /g(ml))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 ml加入至 9 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 制成 1 ︰100 的稀释液; 取上述两个稀释级的稀释液分别加入2块平皿中,每块平皿中加 20 ml,然后往平皿中倒入约45℃的卵磷脂吐温80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36+/-1 ℃培养箱中培养 48 h,点计菌落数。 霉菌和酵母菌: 操作同菌落总数,加入的培养基为虎红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 72 h,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数。 粪大肠菌群:(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10 ml 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摇匀,置 44 ℃培养箱中培养 48 h; 如果培养物产酸产气(现象为培养基呈黄色,小倒管内有气泡),则应取培养物分别接种至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和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 44 ℃培养 24 h。 在上述平板上,粪大肠菌群呈深紫黑色、圆形突起的菌落,并有金属 光泽。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 红色短杆状的菌。挑取菌落时,应使灭菌的接种环冷却后再行操作。

上述蛋白胨水培养基的培养物还需做靛基质试验,阳性现象为培养物表层出现玫瑰红色。 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90 ml SCDLP 培养基中,摇匀,置 37 ℃培养箱中培养 18-24 h; 挑取上述培养物,接种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在该平板上,铜绿假单胞菌应为灰白色色、圆形湿润的菌落,周围培养基溶有水溶性色的色素;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红色杆状的菌。 如果平板上只分离到1个可疑菌落,不够做生化试验,则应挑取该菌落于SCDLP增菌培养。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做氧化酶试验、绿脓菌素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 42℃生长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增菌培养同铜绿假单胞菌项下, 挑取上述增菌液的培养物,接种至 B-P 平板于 37 ℃培养 24-48 h;在该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为灰黑色、圆形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混浊带和透明环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紫色球状的菌。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接种至甘露醇发酵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于 37 ℃培养24 h;取上述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检验技师考试模拟试卷

检验技师考试模拟试卷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 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 属于血浆蛋白质 C. 电泳时位子a球蛋白区带 D. 在肝脏合成 E. 又称为凝血因子 I 2. SI 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 U/L B. Katal/L C. g/L D. ml/L E. %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 黏液性水肿 B. 血尿酮体阳性 C. 体重减轻 D. 血糖升高 E. 多饮、多食、多尿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 HD.L-C B. VLD.L-C C. CM-C D. LD.L-C E. ID.L-C 5. 正常成年人血清 LD.H 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 LD.2> LD.1 > LD.3 > LD.4 > LD.5 B. 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 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 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 LD.4 > LD.1 > LD.2 > LD.3 > LD.5 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 A. 胆碱酯酶 B. ALP C. ALT D. G-GT E. AST 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 红细胞破坏过多 B.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C.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D.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E. 胆道梗阻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 硫酸根 B. 乙酰基 C. 葡萄糖醛酸 D. 甲基 E. 甘氨酰基 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 A. 0 B. 50% C. 90% D. 100%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文件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围成品、辅料、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责任品管部微生物限度检验人员 容 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一、计数方法 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 4.1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见表1。 4.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

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使用。 4.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4.4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照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围,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5、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5.1供试品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制备时若需加温应加热均匀且温度不得超过45℃。供试液从制备到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31

第三十一章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 本章内容 1.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病原体 (2)常见的医院感染 (3)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4)医院感染调查 2.消毒灭菌 (1)概念 (2)消毒灭菌技术 (3)消毒灭菌效果评估 医院感染病原体 外源性感染来自于另一感染者或环境; 常见的医院感染 (1)泌尿道感染:最常见(导尿);病原体为肠道正常菌群或医院获得的耐药细菌。 (2)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污染程度、手术技巧、引流管留置、病原体致病性、其他部位的感染等导致。病原体取决于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抗菌药物使用。 (3)呼吸道感染:可发生于所有患者,常为内源性感染。 (4)菌血症:少,病死率高。 (5)其他:烧伤、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易发生全身感染。年龄大于6个月,有抗菌和药物治疗史的住院患者的严重腹泻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胃肠炎、肝炎等还可引起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来源:人类、环境。 ·传播途径:空气、接触及媒介。 ·易感人群: (1)年龄:婴幼儿及老年人 (2)免疫状况:缺乏某些保护性抗体的患者 (3)基础疾病 (4)继发感染:免疫抑制病毒感染者(HIV) (5)特殊药物:降低宿主免疫力的药物 (6)创伤:意外创伤、医源性创伤 ·预防:去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宿主抗感染能力。 医院感染调查 1.医院感染监测:日常监测,预防性。 2.暴发调查:暴发(或流行)时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治疗性。 消毒灭菌的概念

消毒是去除或杀灭大多数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是去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灭菌技术 (1)干热灭菌:160℃ 120min或170℃ 60min。 (2)湿热灭菌:蒸汽121℃ 30min;高压蒸汽灭菌134℃ 13min。 (3)煮沸或低压蒸汽灭菌技术:去除热敏感的病原体,不能杀灭芽胞。 (4)化学法:不同消毒剂。 (5)γ辐射:破坏DNA链;小物件的大批量灭菌。 (6)紫外线:抑制细菌生长;环境消毒灭菌。 (7)过滤:去除溶液中的颗粒。 消毒灭菌效果评估 通过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指示胶带等检测压力灭菌器的灭菌温度和时间,如果符合要求,可以认为处理后物品不存在活的微生物。 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可以通过检测使用中消毒剂的微生物浓度来实现。 经典例题 医院感染的特点,不包括 A.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B.来自患者的细菌毒力强 C.耐药菌株增多 D.常为多重耐药 E.正常菌群不引起医院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来自于患者自身正常菌群迁徙;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病原体过度生长。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数属于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细菌 D.病毒 E.真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数属于细菌。 常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细菌是 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B.伤寒沙门菌 C.痢疾志贺菌 D.霍乱弧菌 E.耶尔森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细菌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菌来自患者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感染称为 A.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为规范微生物检验员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符和前提方案的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2.职责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按本规程进行微生物检验及记录的填写整理。 3.商业无菌检测 3.1抽样方法 以《成品留样管理规定》商业无菌检测留样。 3.2检测范围 公司生产各品类产品(发酵核桃乳除外)。 3.3检测方法 GB4789.26-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3.3.1操作 样品准备:每个批次取3听样品,在包装容器表面用防水油性记号笔标注样品编号,观察并记录时否有泄露、包装是否有小孔,锈蚀,压痕、膨胀及其它异常情况。 称重:准备好的样品每个批次取2听称重,精确到1g,并记录。 保温:准备好的样品每个批次取剩下的1听置于2℃~5℃冰箱保存作为对照,称重后样品于36±1℃的恒温箱中保温10天,每日观察,保温期间如有胖听、泄漏及时剔除并开罐检查。

保温结束后,再次称重并记录,比较保温前后有无变化。如变轻,表明样品发生泄漏,并记录。将所有包装物置于室温直至开启检查。 开启:如有膨胀的样品,将样品先置于2℃~5℃冰箱冷藏数小时后开启。 如有膨胀样品用冷水和洗涤剂清洗待检样品光滑面,水冲洗后用无菌纱布擦干。以含4%碘的乙醇溶液浸泡消毒光滑面15min后用无菌纱布擦干,用酒精灯将表面残余的碘乙醇溶液全部燃烧完。 在百级洁净实验室内将保温后样品摇匀,用无菌镊子开启,开罐时不得伤及卷边结构,在开启下一个样品前应将镊子在火焰下灼烧灭菌。 留样:开启后用灭菌移液器无菌取出至少30ml至灭菌容器中,做好标记了,保存2-5℃冰箱中,有需要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待该批样品得出检验结论后可弃去。 感官检查:开启后,将样品内容物倒入透明玻璃瓶中,观察其组织形态,色泽和气味有无腐败变质迹象并记录。 pH测定:被测液温度应调到20±2℃,与对照样品比较是否有显著差异,pH 相差0.5及以上为显著差异。 涂片: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样液涂于载玻片上,待干后用酒精灯火焰固定,然后向载玻片上滴一滴结晶紫,覆盖固定的料液1min,用蒸馏水小流沿载玻片一端冲洗,待冲洗后水不为紫色为止,自然干燥。 镜检:至少观察5个视野,记录菌体形态特征及每个视野的菌数,与同批冷藏对照样比较,判断是否有明显微生物增殖现象,菌数有百倍或百倍以上增长判为明显增殖。 3.3.2判定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资料30页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L C.g/L D.ml/L E.%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HD.L-C B.VLD.L-C C.CM-C D.LD.L-C E.ID.L-C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LD.2> LD.1 > LD.3 > LD.4 > LD.5 B.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LD.4 > LD.1 > LD.2 > LD.3 > LD.5 答案:A 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 A.胆碱酯酶 B.ALP C.ALT D.G-GT E.AST 答案:A 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C.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D.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E.胆道梗阻 答案:D.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答案:C 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 A.0 B.50% C.90% D.100% E.120% 答案:A 1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脏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肌酐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样本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检品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的检查。 二、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 通则1105-1106) 三、 目录1.微生物限度标准 2.设备.仪器及用具 3?消毒液、稀释剂.试液及培养基 4. 检查总则(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 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5. 微生物计数法检查 6. 控制菌检查法 7. 实验技术 &附件 1. 微生物限度标准 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未做统一规定。 L1成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 一”为不得检出。 (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 (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1.2工艺用水微生物限度标准 1.3内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标准 说明:1?”一”为每100 cm2中不得检出。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2.设施、仪器及用具

2.1、设施: 2丄1?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及相关设施: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直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2.12其它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细菌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5-280 ;电炉(或其它适宜的加热装置);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250~300匕);电冰箱。生化试剂储存箱。 2.2仪器及器mi 2.2.1.菌落计数器;显微镜(1500X);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感量O.lg); pH系列比色计。 222?玻璃器皿:锥形瓶(250?300ml,内装玻璃珠若干).研钵(玻璃或陶瓷制,f 10?12cm)、培养皿(f 9cm).量筒(100ml).试管(18x 180mm)及塞、吸管(lml分度0.01, 10ml分度0.1)、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消毒缸(带盖)。 2.2.3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清洁:先用流水冲洗,浸泡于1%?2%盐酸(工业用)液中约2?6小时,除去游离碱质,再用流水冲洗。用于化学分析的玻璃仪器,需用重洛酸钾清洁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2?3次,晾干备用。 2.3用过的玻璃器皿: 231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器皿:可随时洗涤。用清水冲洗(或浸泡),除容量仪器外, 可用毛刷和肥皂粉,内外刷洗,再用清水涮洗干净,晾干备 用。容量仪器宜用清洁液浸泡或涮洗,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 2~3 次。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2015 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内容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一、计数方法 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 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见表 1。 菌液制备按表 1 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无菌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抱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C,可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抱子悬液可保存在2-8 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培养基适用 性检查按照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 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 2 管或 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 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5、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练习 19

2019 第十九章分枝杆菌属及检验 一、A1 1、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结核杆菌菌落为 A、干燥颗粒状、不透明、绿色 B、干燥颗粒状、透明、乳白 C、湿润颗粒状、不透明、乳白 D、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乳白 E、湿润颗粒状、透明、乳白 2、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沙保培养基 B、改良罗氏培养基 C、庖肉培养基 D、巧克力培养基 E、亚碲酸盐培养基 3、分枝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A、无特殊结构 B、能分支生长 C、—般不易着色 D、胞壁含大量脂质 E、不产生内、外毒素 4、结核杆菌胞壁中脂质含量高与下列特性无关的是 A、免疫性 B、致病性 C、生长特性 D、抵抗力 E、染色性 5、提高脑脊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是 A、直接涂片做抗酸染色 B、做厚涂片,做抗酸染色 C、离心沉淀后,做抗酸染色 D、抽取标本后立即接种分离培养 E、置24小时后,取其表面网膜形成物做涂片或分离培养 6、结核分枝杆菌在适宜条件下分裂一次所需时间为 A、20分钟 B、2小时 C、5小时 D、10小时 E、18小时 7、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专性需氧

B、抗酸染色阳性 C、培养的菌落呈颗粒结节状 D、耐盐性强 E、耐干燥 8、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健康中年人,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接种卡介苗 B、不需要接种卡介苗 C、对结核病有免疫力 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 E、感染过结核杆菌 9、菌落呈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黄色,表面呈皱纹状,形似菜花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霍乱弧菌 C、大肠埃希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脆弱类杆菌 10、目前实验室检查结核杆菌采用的方法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厚涂片抗酸染色光镜检查 C、痰培养 D、PCR方法 E、X线检查 11、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报告时“阴性”代表 A、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B、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C、全片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D、全片发现3~9个的抗酸杆菌 E、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 12、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是 A、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B、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 C、堪萨斯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 D、胞内分枝杆菌和海分枝杆菌 E、海分枝杆菌和A型结核分枝杆菌 13、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伤口 D、胎盘 E、接种 二、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