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浅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文化休息区
区公园
小游园与街心 花园
每居民占8㎡ ,每个面积33 公顷至482公 顷,文化休息 公园为居民的 休息、运动、 文化教育、科 学普及创造条 件,满足其文 化生活上的要 求。
每居民占4㎡ ,每个4至33 公顷,全市共 24个分布于各 个居民区内。
每居民占2㎡, 每个占0.5至8 公顷,全市共 54个均匀的分 布于居民区内 ,供老人与小 孩休息散布。
将市区分成二十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其间用绿色地带相隔离,将园林、 绿地、菜地、果园、苗圃及部分农田等都作为绿化隔离带的一部分。
二、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
1.西安市园林绿化发展
•人文体征
▪古城墙 ▪周秦汉唐四大遗址 ▪秦始皇陵兵马俑 ▪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鸿门宴故址
•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东经107°407′-109°49′ •北纬33°39′-34°45 ′ •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1868年建成的上海外滩公园
近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是数量少、品质差。 原因:战争的不断破坏
社会生产力的地下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意识到绿地的作用。
积极意义:公园可供大多数人游憩的绿地类型已经出现,并在一定时期得到发 展,对中国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市总体规划图(1958年)
规划 园林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防护林带、河岸绿化和农林间作区; 公共绿地:包括市、区街心花(园)坛、坊内面积在1公顷以上的游园; 专用绿地: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
2.3 1995年西安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背景
•规划理念
•编制要点
•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 ,造成了城市规划转型 滞后,但也更加注重与 区域性的规划(研究)相 结合,研究城市环境容 量和确定最佳规模等。 •《城市规划法》的颁 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 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法制 化的轨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园、广场、绿地、林地等,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规划原则和方法。
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1.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保障城市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规划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规划和设计应根据城市居民的品味和文化水平,提供恰当的绿地设施和服务。
2.综合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环境、交通等多种因素,促进城市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
3.节约开发。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节约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减少绿地开发面积,减少因开发绿地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保护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环保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和谐。
规划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城市环境。
分析城市空气、土壤、水质等情况,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
综合考虑城市居民需求和环境因素,制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确定绿地的类型、数量、分布等要素。
3.确定场地和功能。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绿地的场地和功能,根据不同绿地的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设施和景观。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和管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地系统的定义与特征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的公园、花园、绿道、绿化带等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空间连续性:绿地系统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通过连续的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并且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相连通。
2.绿地多样性:绿地系统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庭院、绿化带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各种休闲、运动和生态服务功能。
3.生态功能:绿地系统通过植物的吸附、调节作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收雨水等,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功能:绿地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提供社交、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流。
二、绿地系统的优势与问题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生态环境优化: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居住环境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系统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使得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水资源调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洪涝风险,并通过地下水补给和植被蒸腾维持城市水平衡。
4.社会文化价值:绿地系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提供方便的社交和文化活动空间。
然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面临一些问题:1.绿地空间不足:城市绿地总体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且分布不均衡。
2.绿地质量差:部分绿地面临土壤污染、水源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入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旨在探讨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以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实现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对“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的探讨,深入剖析城市绿地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采取的科学合理对策。
以推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融合,为构建宜居、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关系解析(一)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与职能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性规划,是对城乡、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等多领域的统筹谋划,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其核心职能包括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一项制度安排,更是对整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谋划,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和环境条件。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城市的合理布局、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都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城市过度扩张、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口增长、产业升级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与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对城市绿地的科学、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战略性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生态多样性等。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所需考虑的因素和方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依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区域内合理布局绿地空间的过程。
它能够提供绿色、健康的城市环境,改善人们居住和工作的质量。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还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 区域协调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保持协调,确保绿地的布局和分布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2. 多功能性原则:绿地不仅仅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兼具生态和环境功能,例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
3. 连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形成绿色的廊道,便于人们的出行和休闲活动。
4. 毗邻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与城市其他的重要场所相连接,例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1.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绿地规模、类型和功能。
2. 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含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化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生态恢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恢复,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水生态修复等手段来实现。
4. 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还需要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例如步道、自行车道、灯光设施等,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使用。
5. 管理运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包括绿地的养护、安全管理、活动组织等。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案例以新加坡为例,该城市通过积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成功创建了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苍南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浅析

为构建合理的城市森林绿地结构 ,保持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新的进步。2 0 1 2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 G D P ) 3 2 5 . 5 2 2 4 8 8 3 元 。城镇 居 民人 均可 支 配 收 入达 到 2 2 8 8 9 7元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收 入 达 到 1 1 5 6 8 元 。工 业带 动 苍南 经济 社 会又 好 又快 发 展 的 同时 , 也伴 随着 出现 一些 环 境 问题 。 因此 , 努 力构 建 生态 环境 优 良 、 生物 多样 性丰富、 森 林 景 观优 美 的宜 居 宜业 型绿 色 园林 县 城 , 成 为 影
1 . 2 . 1 城 市绿地 布局 的科 学性 和 建设质 量 有待提 高 。苍
南县建成区人均公 园绿地面积 1 1 . 8 m 。 , 但绿地网络体系仍不
够完 善 , 城 区 内绿地 分布 不均 匀 , 大 型公 共绿 地 缺乏 。 城 区绿
地主要有人 民公园、 水景公园、 萧江塘河两侧绿带 、 横阳支江 两侧 绿 带 、 环 城 北路 景观 绿 带 、 站 前 广场 、 灵秀园 、 珊瑚 广 场
2 规 划思 路
苍南 县 城 区三 面 群 山相 抱 , 东 部 为 平原 水 乡 , 历 史 文 化 名胜 荟萃 。 根 据 苍南 县城 市 总体 规划 , 确立了“ 东进 、 南拓 、 西 联、 北优” 的城市 形 态 与发 展方 向 , 并 充 分利 用 城市 内部 与周
加绿色产 业 的收 入 , 成 为苍南县 园林 城市 创建 的一 大挑 战 。
地, 充分发挥其中心区生态经济功能的核心作用。( 4 ) 绿园映 城: 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与合理游憩服务半径 , 结合
自然 山水 、 湖 泊湿 地 分 布 情况 , 呈 嵌 块 体状 布置 面 积较 大 的 核心 林地 , 形成 生 态 、 景观、 游 憩和 防灾 等综 合 功 能 的城市 森 林 公 园和 公共 开 敞空 间系统 , 改 善城 区生态 环境 质量 。( 5 ) 绿
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古田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9期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古田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涂敏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分院,福建 福州 350001)摘 要:以古田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绿地;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
古田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以适应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古田“中国食用菌之都,省会后花园,环三都澳核心区的产业配套区”,目标定位把古田县建设成福建省生态园林城市。
1 城市概况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东北方,闽中大山带北段,鹫峰山脉南端,属宁德市管辖。
全县辖2个街道、8个镇、4个乡: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平湖镇、大桥镇、黄田镇、鹤塘镇、杉洋镇、凤都镇、水口镇、大甲镇、吉巷乡、泮洋乡、凤埔乡、卓洋乡。
县政府驻城东街道,东距宁德市133…km,东南距省会福州市120…km。
古田是千年古县,是闽东土地面积第一、人口总数第四的山区农业大县,素有“水电之乡”、“食用菌之乡”、“华侨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之称。
自建县以来,人才辈出,代有名人。
2 现状2.1 绿地发展优势2.1.1 生态优势…古田县土地肥沃,森林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景观。
2.1.2 气候优势…古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亚热带众多植物生长发育。
作者简介:涂敏敏(1983-),女,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
2.1.3 人文优势…古田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迄今为止仍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古田县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绿地规划对于这座城市更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1.多样性:北京市的绿地规划涵盖了公园、森林、湖泊、绿化带等多个类别,旨在为市民提供多种绿地休闲场所。
这种多样性使得市民可以有更多种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分布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将绿地分布得相对均衡,方便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享受到绿地的便利。
无论是市中心还是远郊区域,都有相对比例的绿地可供市民使用。
3.连接性: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绿地之间的连接问题,让市民能够在绿地之间形成通畅的路径系统。
这些绿地路径不仅便于市民的通行,也增加了市民与自然的接触面。
然而,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1.面积不足:尽管北京市的绿地相较于其他大城市要多一些,但面对人口大幅增长和城市扩张的挑战,绿地面积仍然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绿地规划系统必须寻找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
2.分布不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虽然分布相对均衡,但在一些老旧区域或偏远地区,绿地的供给不足,导致市民在享受绿化带来的益处时存在不便。
这种分布不均衡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3.环境保护问题: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在注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也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些公园和湖泊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为了进一步改进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增加绿地面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寻找新的绿地资源,并扩大现有绿地面积。
同时,鼓励城市更新和老旧区域改造中增加绿地,以提升整体绿地覆盖率。
2.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城市布局,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转移到城市边缘地区,以减轻市中心绿地的压力,并使绿地规划更趋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生态修复是 40 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即 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应用生态系统中生 物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以及结构和功能协调 原理,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 工艺系统,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1]。
2017 年第 7 期
现代园艺
生态绿化
昆明金汁河西南林业大学段景观修复
沈 丹,唐 爽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针对目前金汁河西南林业大学段河道渠化严重,影响河岸区域景观,生物生存栖息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利用水生植物 修复技术,辅以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对其进行修复。最终在生态修复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河道视觉景观系统,重塑河道滨水地带生 态系统,共创优良的校园环境空间。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工程(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即一般所说的 中国期刊网或中国知网) 和 google 学术搜索网址公开 材料。 3.2 研究分析 3.2.1 相关关键词的检索。通过对绿地、绿化、城市绿 地、绿地系统及城市绿地系统这 5 个关键词进行检索 (表 1),结果表明:(1)对这些关键词的关注度,公众的 搜索量远超学术科研的检索量;(2)绿地和绿化的公众 及学术关注度都居高不下;(3)城市绿地系统的学术研 究的关注度最低,公众关注度达到学术研究的 291.4 倍。 3.2.2 不 同 年 份 的 分 布 情 况 。 通 过 对 近 10 年
生态绿化
现代园艺
2017 年第 7 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浅析
孟蔚 (青岛理工大学风景园林学,山东青岛 26603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增,生态压力加大,国内外都把城市绿化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城市绿地系统在 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愈发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状况,以期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建议。
金汁河西南林业大学段,上接西南林业大学二号 门口河段,下接东二院艺术学院门口河段,环抱西南林 业大学老校区。河道常年水量少,流速缓慢,全年大部 分时间基本处于静止状态。金汁河现作为排洪渠,整个 河道采用了防洪沟渠的硬质做法,硬质护岸阻断了坡 面水分、能量、营养元素的自然交流,破坏了生物生存 栖息的环境,再加上河流周边居民生活污水违规排放、 生活垃圾肆意倾倒,使得河流水体水质恶化,已经呈现 出富营养化状态,还带有刺鼻的气味,生态系统破坏严 重。作为入滇河流,金汁河的治理也应纳入治理范围, 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向滇池排放的污水量。
“一条金汁河,半个昆明城。”在很多昆明人心中, 它和盘龙江一样都是昆明的母亲河,那河水甚至被老 昆明人称为“金汤”,它灌溉着沿河的农田,清澈见底的 河水还可直接饮用,可见当年金汁河的繁盛。可如今的 金汁河作为排洪渠,多个河段污染严重,河水几近枯 竭,鱼虾绝迹,沿河两岸景观拙劣,严重影响了周边区 域的景观系统。金汁河西南林业大学段与整个校园景 观联系紧密,在学校当下重整校园环境景观的背景下, 对该区域的景观空间进行优化和改造势在必行。 1 河道段现状概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措施
1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是指城市
规划范围内不同类型的绿地系统,组合构建成的可持 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提高 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污染,能够保 证城市生活质量,增加园林景观的美学效果,能够提高 城市经济效益等。 2 城市绿地系统理论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它是由各 种类型绿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合构建成的一 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必须按照可持续发 展的绿地规划理念,协调绿化系统,实现优化利用。
(收稿:2017-05-11) : [1]曹康,金涛.国外“棕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 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124-129. [2]常江,冯姗姗.矿业城市:业废弃地再开发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 究,2008,2:54-57.
因地制宜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关键点。一方面,要立 足于城市的发展现状,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勿盲目模 仿;另一方面,要对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充分发挥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作用,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4.2 注重生态功能
城市绿化应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布局,加 强城市绿化的详细性控制管理。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 品种配置,鼓励攀缘植物的立体化种植,充分运用多样 化组合达到最佳方面协调发展
表1
关键词
中国知网(篇)A
绿地
79844
绿化
218048
城市绿地
32005
绿地系统
14853
城市绿地系统
9471
觼訌託訛
Googie(条)B 28000000 64400000 2730000 4040000 2760000
B/A 350.7 295.4 85.3 271.9 291.4
(2007~2016 年)城市绿地系统在中国知网检索量的统 计,结果表明:(1)城市绿地系统近 10 年的关注度的波 动幅度较小,在 600~800 篇,呈稳定发展态势;(2)在 2007~2009 年 及 2012~2013 年 呈 上 升 趋 势 ,在 2009~2012 年及 2013 年以来呈下降趋势;(3) 近 3 年 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学术研究呈缓慢下降趋势。 3.3 小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高林耸立,绿 化环境逐渐减少。我国的城市绿化与发达国家的城市 绿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我国的城市绿地资源短 缺,关注度不够;二是由于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 求与绿化间的矛盾尖锐,抑制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完 善。通过对近 10 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状况研究分 析进行总结,探讨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期为城市绿地 系统提供科学性的数据支撑和具体建议。 4 建议措施 4.1 因地制宜
“田园城市”理论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于 1898 年提出。基于建设城乡结合,打造环境优美的绿 色城市这一理想居住模式。
城市绿地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环境,将文化背景、 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融合汇总,营造出不同风格的绿 地类型,功能也不尽相同。深入探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发 展进程和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热门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3 城市绿地的发展状况 3.1 研究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