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题阶段计划和总结

实验课题阶段计划和总结
实验课题阶段计划和总结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

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

(实验方案)

2006年11月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世纪之初,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开始。新课程从2001年9月开始实验,至今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和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的蓝本和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自《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以来,在“一纲多本”原则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共审批通过了六个版本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它们都是以《标准》为编写依据,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山东版)是其中之一,从2003年9月份起,我区各学校开始使用小学数学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该实验教材无论从编排体例到呈现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它采用大步子、板块式的编排方式,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与传统教材相比,跨度大,变化多。在三年的使用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难以把握和操作,那么,山东版教材的设计思路、编写理念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山东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们对山东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真正理解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实验教材,更好、更有效地使用青岛版实验教材,结合我校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我们特提出此课题。

(二)课题的含义

此课题是指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了解山东版课标实验教材的内

涵,深刻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使用新课标教材,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精神,从而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理论依据

通过有效使用青岛版课标实验教材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可行性、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本实验的研究,进一步修改和完

善青岛版课标实验教材,使教材更有生命力,更便于教师操作和使用,为

我省的教材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课标教材,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

精神,从而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改革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因素,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没有广大教师的理解和配合是绝

对不行的。新课标教材的实验至今已经进行了四年多,在教材推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还难以适应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穿新

鞋走老路”的现象,本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对新课标教材的修订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教材的编写本

身就是一个不断实验、不断改进的过程。本研究将有利于教材编写者从理

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更好地思考有关问题,有利于教材的改进。

(3)对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的顺利推进直至改革成功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而目前我们国家在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理论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因此,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对小学数学的课程理论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思维特点,就能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使用教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材,使其更符合课标要求,更符合教学实际更有生命力;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标和原则

1、实验目标

本研究主要是比较山东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分布、具体编写案例方面有哪些

不同。

山东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有哪些特色。

学校对山东版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使用新课标教材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

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的发展变化等。

山东版教材的使用需要哪些配套的教学资源?

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发挥实验教师的中心辐射作用,促进全校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实验原则

(1)深刻性原则: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在新课程实施中,只有教师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并把教材编写意图看穿、看透,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内涵,才能有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2)合作性原则: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绝不能因此忽视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作用。合作交流就是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义,有助于激发灵感,有助于锻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3)创新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发展个性原则:作为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不仅是与事业成功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的个性会

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无论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还是从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个性修养。

(二)实验内容

1、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的重点“信息窗”及“你说我讲”、“自主练习”的处理方法。

2、利用青岛版教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3、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中“问题口袋”的使用方法。

4、结合教材中的“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等栏目,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方法

选取霍家街小学7名执教实验班的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为实验教师。本实验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文献资料法等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1)首先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及各个版本的课标实验教材,打好实验的理论基础。

(2)组织实验教师分年级确定实验子课题,围绕子课题进行研究,并组织教师定期交流讨论实验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互相取长补短,积累实验。

(3)在研究过程中,主持人与教师、学生积极互动,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保证研究的持续进行。

(4)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实验总结。

2、实验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拟为四年时间,即2006年11月-2010年12月

(1)2006年12月-2007年2月,初期研究阶段:召开全体实验人员座谈会,全面发动,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与行动策略,启动实验,进行初期行动研究。

(2)2007年2月-2009年12月,深入研究阶段:收集整理考察资料,

形成阶段性材料。

(3)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论证推广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四、实验的监测与评价

对本实验的检测与评价,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对实验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做好有关实验工作的协调,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的支持,为实验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实验人员明确分工,通力合作,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听专家、名师讲学;召开实验课研讨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等,确保实验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深化,达到实验的目的。

再次,本实验立项后,将交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教科室将按照学校实验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实验教师的实验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平时督促教师按时上实验课;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实验教师要按照学校要求上交实验计划和阶段性的实验总结;期末学校将按照条例对实验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实验的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申德安

2、实验研究小组:刘淑娅、李英、孙辉永、陈莉、刘海英、张利香、王静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

的对比研究》第一阶段实验计划

一、课题现状

世纪之初,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开始。新课程从2001年9

月开始实验,至今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教材

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和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

工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的蓝本和最重要的课程

资源,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自《全日制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以来,在“一纲

多本”原则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共审批通过了六个版本

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它们都是以《标准》为编写依据,集中体现了新课

程的理念和要求。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山东版)是其

中之一,从2003年9月份起,我区各学校开始使用小学数学青岛版课程

标准实验教材。该实验教材无论从编排体例到呈现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它采用大步子、板块式的编排方式,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留下了较大

的思维空间。与传统教材相比,跨度大,变化多。在三年的使用过程中,

老师们普遍反映难以把握和操作,那么,山东版教材的设计思路、编写理

念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山东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产生

了哪些影响?教师们对山东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真正理解并落实到课堂

教学中去?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大

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实验教材,更好、更有效地

使用青岛版实验教材,结合我校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我们特提出此课题。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主持人召开了全体实验人员座谈会,与实验教师一起学习了有关该实验的理论文章,并进行了有关课题实验操作的培训,实验教师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与行动策略,进行了初期的行动研究。上学期,每位实验教师确立了自己的子课题,并围绕自己的课题写出了实验计划,按照实验计划认真实施了实验。每位实验教师均上了两节实验课,取得了初步

的课题实验的成果。

二、本学期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将在上学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改进该实验的研究,促进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一)具体研究目标:

1、山东版数学新课标教材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分布、具体编写案例方面有哪些不同。

2、山东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有哪些特色。

3、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何使用才更有效?

4、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带动一批青年教师,使她们迅速成长、脱

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二)研究内容

1、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的重点“信息窗”及“你说我讲”、“自主练习”的处理方法。

2、利用青岛版教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3、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中“问题口袋”的使用方法。

4、结合教材中的“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等栏目,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搞好实验,必须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在实验教师中开展“做书香型教师”的活动,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有关有效教学的文章,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章,通过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实验教师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实验工作,促进实验的健康发展。

2、加强教材的研究,提高驾御教材的能力。

要想有效的使用教材,必须深入地理解和钻研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为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材

的研究力度,首先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时间集中研究所用教材,搞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其次,将把其它版本的课标实验教材发到每位实验教师手中,让实验教师借鉴使用,这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才会更深刻,使用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3、加强实验课研究的力度,上足上好实验课。

要求实验教师树立“节节都是实验课”的思想,上好每一节常态课。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学校实验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让每位实验教师上好6节重点实验课,每节实验课均提前一周进行研究,上课时课题主持人与教科室领导将深入课堂进行跟踪指导,课后再与教师一起平等对话交流,分析这节课的成败得失,总结今后如何才能把这节课上得更好,在此基础写出教后反思,以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工作。

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可靠,每位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都要做有心人,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工作。每节实验课的教案及课后反思;实验过程中师生的精彩表现、灵感记录;调查摸底情况记录;阶段性测试记录等,都要整理归类存放,为期末撰写实验报告提供详实的资料。

四、预期成果

实验成果将以以下形式呈现:

实验报告

《山东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山东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录》

五、具体实验课的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

实验课安排表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

的对比研究》第一阶段实验总结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的研究课题实验自2006年9月开始准备,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有成功地方,也有值得反思的方面,为了下一阶段的课题更好的展开,我们特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由我们学校的部分第一线的数学教师组成了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案。负责落实活动内容,参与管理评价,并对实验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定期总结定期交流。

2、做好实验教师培训工作。

我们通过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统一教材培训会,外出参观学习,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方法,初步做到更新了实验教师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本次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会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本次实验。其次,通过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如学习课改《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实验研究方法论》、《教育实验统计与测评技术》等,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必须的培训和指导使每位实验教师有章可循,能科学的记录和分析,从而更好的完成本次实验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有效使用小学数学青岛版实验教材”的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领导亲自抓,对每学期课题实施工作都严格按照实施计划不折不扣地进行。课题组在李主任的领导下,自始至终保证做到听课、评课、研究长抓不懈,教学、教研、科研并轨。试讲课、研讨课、说课、比赛课接连不断。互相听,共同评,找出不足,并进行多次修改,二次上课,多个班级实验。一学期每位实验教师都上足上好六节实验课,及时总结经验,写出深刻反思。在教学中我们重点对教材中的“信息窗”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研究。

1、发挥信息窗的激趣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青岛版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以信息窗中的情境图来导入新课,如何发挥它激区趣功能至关重要。我们要想到,情境不仅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它是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为学生学好数学支撑起的一种策略,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最终起到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有渴望、有思索,有一种学习新知的欲望。为此我们要做到两点:(1)、巧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身边的数学触手可及。小学生认识数学往往是从身边的事物、活动中逐步开始,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一旦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津津有味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当数学与生活发生联系时,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使他们有“弄个究竟”的想法。(2)、有力渲染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其乐无穷。“情境创设”不应仅限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应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使学生继续学习新知变成一种“内在的需求”,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数学思考。

2、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成新型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为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怎样构建这种学习方式呢?新教材中的情境图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帮助老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问题是探究的开始,这也是青岛版教材的亮点。如五年级数学上册《美的奥秘》一课,当我展示了很多美的图案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图形美在哪里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测量不仅发现左右对称的图形美,还发现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黄金比,以及物体的颜色按比例搭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尊重、信任的,他有一种心理自由和

安全感,对学习产生的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后学生还设计了许多精美的图案。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具有衍生性的问题,深度开发教材本身的隐性资源,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最具有价值的最主要载体。在这种情境中非常自然的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情境创设的问题氛围中,主动进行探究,与同学交流非常自然,这种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效。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教材的设计也有些呆板,而青岛版新教材打破旧教材说教的模式,注重内容的新颖独特,引人入胜;压缩教材容量,减少知识点,降低难度,取消不必要的记忆内容; 编排形式也非常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接近儿童生活,十分吸引儿童注意力。正是因为这些在信息提供和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独特功能,才为教师多样开放的教学形式提供了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课堂教学也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再也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有效引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课后,教师引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收集信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教师教的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已有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提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积极地投入到试验中去,初步感受到了使用新教

材的各种优点。因此在短短的1年来的时间里,我校数学教师特别是实验

教师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四、课题研究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对于“规律性”的东西将进一步的概括、美化、深化。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好的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一年来,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为我校的教育科研贡献力量。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

的对比研究》第二阶段实验计划

一、课题现状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教材具有很强的数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开放性,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广泛的探究空间。教材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充分展示探究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探究的开始,合作探究是探究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问题口袋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自主练习则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其中“合作探究”给了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想象的广阔空间,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试一试”、“测一测”中,大胆地探索,成功地发现,尽情地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与传统教材相比,跨度大,变化多。在使用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难以把握和操作,那么,山东版教材的设计思路、编写理念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山东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们对山东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真正理解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实验教材,更好、更有效地使用青岛版实验教材,结合我校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我们特提出此课题。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主持人召开了全体实验人员座谈会,与实验教师一起学习了有关该实验的理论文章,并进行了有关课题实验操作的培训,按照实验计划认真实施了实验,取得了初步的课题实验的成果。

二、本学期研究目标

(1)山东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有哪些特色。

(2)实验班级对山东版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使用新课标教材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的发展变化等。

(3)山东版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三、研究内容

(1)合理使用课本中的素材,使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重点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研究,体现新教材的特色。

(2)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资源为教学所用。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措施

1、明确研究目的,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责任感。要使每位教师进一步认识到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视在课堂中体现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为了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实验教师要熟谙我国课程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课程发展方向,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层次和把握水平,具有较强的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做好对实验内容的研究。课题组按年级划分为研究小组。以各研究小组为单位,实验教师合作分工,对整册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具体研究包括:

(1)如何最好体现新教材特色的研究。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与知识编排上都与传统的教材(主要是人教版教材)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我们将着力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编者意图的研究,在安排教学活动时,突出情境中的数学内容,体现情景的科学价值。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力争多对比每一个教学内容在设计与编排上与传统有着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有调整,调整之后有何利弊。通过这些思考与研究,能更好加深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与掌握,使教学实践更有方向。

(2)教材中情境主题图使用的研究。新教材中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

密切联系,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主要体现在教材的情境主题图中。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研究教材的情境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情境图加以合理安排使用,必要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资源为教学服务。

(3)教材中实践活动使用与开展的研究。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教材安排实践活动非常有针对性,从发展学生能力的长远角度来看,让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并发展能力,是非常必需的,也是非常紧迫的。因此,我们应把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机会,拓展教材的应用空间和领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文化信息的研究。数学不仅只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更有更深的文化蕴藏于其中,我们称之为数学文化。在实验中我们将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文化信息,并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增强学生数学素养。

3、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工作。

每位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都要加强对前期总结、反思,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工作,为撰写实验报告提供详实的资料。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山东版与人教版的对比

研究》

第二阶段实验总结

青岛版实验教材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和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的蓝本和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为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课标教材,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精神,从而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本阶段我们重点进行了有效运用教材信息资源,在教学中体现教材特色以及怎样处理教材中个别环节的研究。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研究,课题研究向着预想的目标得到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主要工作: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保障措施,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二)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三)大力加强课例研究,有效使用教材。

(四)及时总结、反思,提升教材的利用价值。

(五)做好数学实验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保障措施,确保课题研究顺利推进。

1.教学常规扎实有效。

教学常规既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也是教师课改课堂的侧面体现,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把有效使用新教材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紧密结合。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改进:(1)导课设计精妙,情景创设恰当;(2)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小组合作实效性强;(3)教师紧扣重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点拨,教师精讲,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4)精选练习,分层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以教促研,以研兴教”。教科室跟踪听课、指导,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研讨重点放在“有效”二字上。加强集体备课。在总结以往集体备课得失的基础上,我们对集体备课进一步优化。一是从时间上给予充足保证。二是大力改进学科的备课方式,即采取“集体备课,个人修改”的模式,教研组先精心设计出共性的教案,然后组内的各名成员结合学生情况、自身需求等作进一步补充设计,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融合。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除继续加强对《课程改革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一般性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外,本阶段更注重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如何将新理念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方面的理论,学习方式采用个人自学、实验组互相交流、外出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每次学习后积极交流学习体会、反思,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后上一节汇报课,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给老师们,让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

(三)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有效性。在课题实施的这一阶段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与以往教材进行对比,根据新教材的特色确定授课的实际内容,选择典型课型,大力开展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首先,每人根据自己所选的研究内容,确定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备课课例。对这些重点课进行深入研究,在备课时在形式上做到“三有”,即:有设计意图、有预想效果、有课后反思;在内容上要求教师做到“三明”,明确:教材是如何体现课标的,明确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中是如何落实的、明确课堂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教材编写意图每两周上一次实验课、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一篇课题教学论文;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策略,每周一进行数学学科专题学习。力求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等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有效利用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用心去雕琢每一个细节,返璞归真,以人为本。反思我们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抓住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吸收、同化信息,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中,把学习数学过程真正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按以下流程去引领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我们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想法是五花八门的,是要走弯路的,但毕竟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2、唤醒生活经验,引领数学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学生学习心理的观察和思考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正确引领学生的数学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发展,形成对生活现象的数学化意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发现数学、探究数学的学习情感。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老师让学生们充分运用学具把圆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我们看到孩子们对每一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争的面红耳赤,辩得不可开交。伴随着这些波澜迭起的教学过程,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

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在交流、发现、辨析、整合中,最终达成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争辩和交流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四)及时总结,做好课题的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日常教学研究中我们注意收集和整理实验的各种材料,本阶段资料收集有:

(1)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资料。

(2)使用教材的随笔、感想、体会。

(3)优秀课例。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在近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在研究和使用教材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每个单元的情境图中包含的信息过多,无形中给学生的理解,收集整理信息增加了难度,有的学生看不懂情境图,尤其是第一课时该选择哪些信息解决问题学生不太明白。

2、情景图中隐藏的科学数据非常陌生,计算复杂,以此导入新课难度较大。

3、有的情境图中的情景学生并不熟悉,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议教材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态的真实情境去感受现实生活的无琼魅力,从而吸引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研究。

4、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较少,学生们随堂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每一章节后面应有综合性的练习,降低计算难度,提高计算技巧,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综合锻炼的机会。

我们课题组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努力,刻苦攻关,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一定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阶段研究计划、总结三阶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工作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课堂重心也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这一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行为,探讨教学规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研究教学评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课题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以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主旋律,建立并逐渐完善了系列化的常规工作管理制度,为引领并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而奠定基础;以深化课题研究为中心轴,充分发挥课题成员的作用,为造就一支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起到了中坚核心的作用。 二、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1. 组织分工,制定方案,为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并分学段开展研讨活动,力求吃透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3. 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各种方法、研究教学途径。 1)、通过语文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课题阶段研讨会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用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持性理论,有针对性制定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 2. 行动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初中语文每单元各课时进行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求最佳教学设计。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有一支思想责任过硬、业务精良的语文教师队伍。课题组教师,学历达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突出,他们多为县、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教学实践体会和经验,有的成员曾先后参加过省、市、县课题研究,数篇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交流。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更好地用了初中语文教材,必须在教研上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此课题正好体现了这些要求。

【工作总结】深度学习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

深度学习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年9月我们兴义中学英语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深度学习课题。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英语学科深度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深度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英语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英语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①、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④、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⑤、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⑦、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深度性学习”方法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和谐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和谐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师与生的和谐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

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社会等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的。.ZONgJieFAn因此,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抽象的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自我价值的实现

课题各阶段计划和总结三阶段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计划 根据当前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学生对语文失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与爱好,语文学习成为了偏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愈发感到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屡屡出现,教师的力不从心,学生的心不在“焉”,最终导致了语文处在了现今的尴尬境地。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课题组成员推出了《联想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力图从转变教学方法,寻求合适学法上,为教师的教学找到更高效的契合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找到更灵活,更易操作的方法,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切入,最终形成人人学语文,人人爱学语文的良好局面。 一、更新观念,改变方法。 我们之前的教学基本上属于知识的传授阶段,特别是只重视于“授之以鱼”,虽曾想过“授之以渔”更加重要,但具体实践却少之又少,以致于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背书,教师教学就只是在“满堂灌”“填鸭式”。长此以往,语文教学与学习就造成了如今人人不重视,甚至人人喜欢不上的尴尬局面。如何扭转?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改变那些不合理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要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越来越强调重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学好语文、掌握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尤为重要。有了这份意识,有了这一观念的认识,再改变方法,运用教师和学生适合的联想法去进行语文教学与学习,相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学习好相关的理念知识,掌握好所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收集好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来自各方的意见,制定好课题开展的相关规章制度。把学生要求做的事情布置下去,把教师要准备的任务安排好来。借鉴好前人的课题研究经验,收集好课题研究所需的工具及手段,协调好各成员之间,各参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一切为了课题的完美开局作好充分准备。 三、工作重点: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联想法,以及通过联想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初步改变语文学习所面临的困境。 四、具体工作安排表: 1、收集好资料,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2、制定好课题的实施方案; 3、完成好课题的开题报告; 4、进行好师生协调工作,开好课题开展初期会议; 5、让学生做好各项需要配合的工作,为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6、上好第一阶段的演示课,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 7、协调好各方安排,为第二阶段能更好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课题已经步入了正轨,各项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学生也收到了联想法所带来的初步效果,教师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中把联想法渗透在其中。联想的前景也现出了它的前景与曙光。但“路漫漫其修远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方法。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 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 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在新课标理念下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研究》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实施《数学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全体学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获得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探究式学习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得到自主发展。 二、深入学习,明确探究式学习的内涵 探究式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发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从数学学习的特点看,探究式学习是围绕着提出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开启问题,自主探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始于问” 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研究学习的可能,学生的提问折射出同学们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花,。所以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学习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如: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这样学生亲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和自己推导过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问题解决”的数学意识。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我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通过学生外显的操作活动,

2020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2020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xx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

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课题各阶段计划和总结三阶段-刘文涛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3-5月)的计划 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研究》课题组,上半年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组成立等工作。2014年9月,我们的课题《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研究》申报立项课题获得成功,对参加课题的实验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现计划如下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应用题。而应用题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十年来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研究缺乏的影响,我国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定位、内容体系、呈现形式、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国的应用题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无论是题目的素材、呈现形式,还是教学的着眼点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工作目标: 本阶段将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和研讨: 1、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2、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解除困惑,使得学生把解应用题从解决问题转化成构建数学模型。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3-5月)的总结 我们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现对这一下阶段课题研究实验情况做以小结 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应用题。而应用题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十年来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研究缺乏的影响,我

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总结报告 多媒体网络开放式教与学课题研究终结性总结报告 长沙市砂子塘教育集团天华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组 长沙市砂子塘学校是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天华实验学校是砂子塘学校于1999 年9 月创办的一所新校,现隶属于砂子塘教育集团。2001 年9 月,学校迁入新校址,仅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就完成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工作,并以新颖的办学模式、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与众不同的管理体制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现已成为长沙市窗口学校。 2001 年6 月,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多媒体网络开放式教与学课题研究方案”,这一方案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并被准列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基于现代信息资源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本课题旨在探讨运用多媒体网络开放式教与学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三年来,我们围绕着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篇研究报告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题加以陈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新世纪教育呼唤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21 世纪的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和“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只有利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更高标准的创新人才,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和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 3 、我省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制订了相关规划,先后确立了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点带面,积极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实施策略与发展模式。我们天华实验学校凭借着良好的办学基础、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设施等优势,先后创建了区、市、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积累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经验。 4 、我校的国家级九五课题《电化教育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针对小学教育中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弊端,立足于学生主动、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重点探讨了电化教育促进不生自学能力发展的方法、途径和规律,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2002 年2 月经专家评审,课题荣获湖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7 月,该课题获长沙市教育局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9 月,该课题评为长沙市“友谊杯”科研成果“一等奖”。 5 、目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尽管具有丰富、直观、人机交互、信息大、图文声像一体化等多种优点,但在培养不生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却存在一定问题。如缺乏智能性,无法感知和解决学生问题,难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我校成为市级教育教学科研基地并成为“基于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构建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学校已经有一个学期。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一、第一阶段主要做法: 1、搞好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是制度保障。为了确保《课题方案》的正常运行,结合我校教情、学情,科学构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修订了《万店镇中心学校教学三年规(2013.9--2016.8)》,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学校教学发展的方向、要达到的目标;同时,我们为配合市级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的授牌,我们制定了《万店镇中心学校“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万店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推进措施》,将教科研与教学常规紧密联系起来,让教科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 用制度约束、指导课题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适合当前教育教学协调发展的高效课堂模式,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和建设者,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是组织管理保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工

作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教务处、包科领导、年级组主任、教研组、备课组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和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把实施“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一个抓手,引导教师加深对“高效课堂”意义的理解,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高效”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需重点“改进”的教师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评析,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争取真正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教务处每学期对教师的“高效课堂”进行检查,结合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认真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考核。 三是人力资源保障。我们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视为实施课题研究的的第一元素,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的是不成功的课题研究,为此我们从2013年秋出版了《万店镇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手册》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即学校教学三年发展规划、”二三三”高效课堂规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教学工作计划、观课评分表、高效课堂暨课内比教学观课笔记等等。 四是财力支撑保障。学校在过去的三年时间投入课题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阶段总结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课题实验研究阶段总结

课题实验研究阶段总结 一、课题概况 我校自xx年年年底子课题《教育教学案例的整理和应用》结题以来,我校课题领导小组重新讨论总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一年来,课题组成员热情投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针对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和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明确了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规程。 二、课题组织机构 组长:李伟辰 副组长:窦凤财娄玉英 联络员:窦凤财 分校课题小组长:李伟辰窦凤艳冯萍刘艳秋张会昌赵小卉娄玉英山丹丹湖海峰 三、课题组成员简介 李伟辰——课题组组长,主持课题研究总体工作,兼职靠山学校课题小组组长。一心乡靠山学校教导主任。1990年就读于齐齐哈尔师范学校,xx年自修大学本科毕业,大庆市教学能手,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域教育优秀人才。在xx年3月——xx年6月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规范基础教育学制,促进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创建开放学习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子课题《构建教育教学案例信息库的研究》实验研究中荣获科研成果奖和先进科研工作者奖。他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制定了“文明、勤奋、务实、创新”的校风。他重视人才培养,治校有方,学校年年成绩显著。 第2 页共25 页

窦凤财——课题组副组长,课题联络员,主持课题实验研究常务工作。一心乡中心学校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学会秘书长。1980年毕业于伊安师范学校杜蒙县分校,1989年自修大学中文专科毕业,1996年以来先后任小学文科教研员和小学语文教研员工作,业务娴熟,经验丰富。在xx年3月——xx年6月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规范基础教育学制,促进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创建开放学习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子课题《构建教育教学案例信息库的研究》实验研究中荣获科研成果奖。现负责县级科研立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研究》实验研究和材料整理工作。XX—XX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科研教师,XX年秋季被县教育科研所聘任为兼职教研员并参与科研所申报承担的课题《发展性小学教师心理评价研究》实验研究。 娄玉英——课题组副组长。龙棵树学校高段教研组组长,小学毕业班把关教师,大学学历,县骨干教师,乡学科带头人,县级优秀教师。在xx年3月——xx年6月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规范基础教育学制,促进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创建开放学习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子课题《构建教育教学案例信息库的研究》实验研究中荣获科研成果奖。 窦凤艳——课题实验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中心学校小科教研员,大庆市优秀教学能手,县级骨干教师。精通业务,注重科研,现在同时承担县级科研立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研究》实验研究工作。 冯评——课题实验教师,中心小学课题小组组长,中心小学低段教研组长,小学一级教师。大庆市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县域教育优秀人才。她曾多次荣获各种教学业务比赛一等奖。现承担县级科研立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研究》实验研究工作。

科学小课题总结

科学小课题总结 经过实验与探索,“小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已经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做科学小课题能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更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为学生拓宽生活体验的渠道,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生活的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社会问题。研究目的就是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样讲,似乎有些夸大,其实不然,从小进行“科学研究”,接纳自然、社会和人的意义与价值的熏陶,将对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观大有帮助。学生主动承担课题研究,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如今学生的课题涵盖天文地理,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地球,神秘的海底世界,家乡的变化甚至楼下的污水处都成了他们讨论的热点,孩子们多途径搜集、整理资料,掌握了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展示、交流、答辩促进了沟通,更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稚气的语言里流露出对生活美好的情感,社会责任感在这里得到升华。 (二)小课题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小课题研究注重让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在学生做课题的过程中,从观察、实践、查询、阅读以及找观点、写文章……始终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无不体验到研究的乐趣。 (三)小课题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周末,利用寒暑假……开放的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些开放培养了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激发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并掌握一些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形成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小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与学科教学相比,小课题研究首先让学生面临的就是组员间的合作,共同的

课题阶段研究计划、总结三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工作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课堂重心也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这一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行为,探讨教学规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研究教学评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课题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以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主旋律,建立并逐渐完善了系列化的常规工作管理制度,为引领并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而奠定基础;以深化课题研究为中心轴,充分发挥课题成员的作用,为造就一支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起到了中坚核心的作用。 二、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1. 组织分工,制定方案,为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并分学段开展研讨活动,力求吃透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3. 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各种方法、研究教学途径。 1)、通过语文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课题阶段研讨会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用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持性理论,有针对性制定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 2. 行动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初中语文每单元各课时进行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求最佳教学设计。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有一支思想责任过硬、业务精良的语文教师队伍。课题组教师,学历达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突出,他们多为县、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教学实践体会和经验,有的成员曾先后参加过省、市、县课题研究,数篇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交流。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更好地用了初中语文教材,必须在教研上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此课题正好体现了这些要求。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新)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 中期阶段总结 洋梓中学课题组 在这半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总结: 一、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进展过程 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程,我们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①课题准备阶段:主要以个人理论研究为基础,组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②课题实施阶段: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后,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组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个方面、各种内容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③总结整理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资料、数据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在前两个阶段我们修订方案措施,开展研究,初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并开展校课题研究公开课观摩活动,解决课题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撰写出中期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相关理论,增强科研能力,调查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研究

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试验班级。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堂教学善于捕捉课题实验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形式,定期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实验实施的反应或评价。(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题教学观摩及论文的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5)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不断调整和改进。 三、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我们在组织老师学习课题计划时就很坦率地指出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欢迎老师随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施中,我们又深入课堂,倾听老师的意见,定时与顾问、老师一起检讨计划的得失,及时地修改、调整和发展。在实施中不断地培训、提高教师帮助老师解决具体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老师端正思想;帮助老师掌握方法;加强课堂实践的研究和反思总结,着重研究学生在读题、审题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督促课题级成员认真作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录。 四、在实施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交流 课题组要善于随时发现教师的新鲜经验,不能到了学期结束才想起总结。要努力帮助教师知道自己创造的经验的价值,要帮助教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条理化,要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我个人今年的小课题研究即将进入尾声,为了使下一次的课题研究能更好的开展,并取得更好的、更有效的研究成果,现将本次小课题研究总结如下: 一、本次小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下面就分阶段小结如下: (一)研究准备阶段: 结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课题,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实施阶段: 1.根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通过上网、书刊阅读查找初中数学课堂的设计、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己学习,逐步理解、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2、通过自己课堂中的一些实验,及阅读《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收集并初步整理出了一些设计与操作的案例。 3、将学到的、理解到的理论知识、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了一些教学随笔、教学设计反思,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4、结合前一阶段研究实施的情况撰写了课题实施的中期报告,详细记录了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总结阶段

1、将搜集到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理论知识集锦。 2.整理研究中撰写的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案例等。 3、撰写结题申请、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第一次做课题研究,经验、时间、精力有限,还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收集的还不够全面、丰富, 2、由于教学工作忙,一些教学案例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写出反思。 3、由于对收集整理的理论理解的不够深刻,我个人运用所学到的理论方法,比较少. 4、在研究中还产生了新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将此课题研究下去,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使这一课题的理论知识更全面、更丰富 2、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扎实地使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并从中不断的反思、提炼更有用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教师个人实验课题总结

教师个人实验课题总结 一、任教学科:数学 二、研究课题: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 三、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生(班级)援助机制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深刻地了解到学困生形成及厌学的原因,充分调动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予学困生更多的爱,增强学困生学习的信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学习的热情,能自觉、主动地学习。现在就此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确定学困生名单,分析确定学困原因,帮助学困生制定进步计 划。 2.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制定“兵教兵”结 对帮扶方法。 3.每周一节“助学课”,专门指导学生结对帮扶学习。 4.每月定期召开学困生会议、学困生家长会,随时掌握学困生转 化情况。 5.建立助学成长记录袋,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 经验。 6.对于学困生增加有针对性和鼓励意义的批语,增加学习自信心。 7.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给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 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次考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经过一个学期的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014-7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0篇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 《小学数学拓展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本期我们学校筹备了课改样板校的许多工作,我们四年级又是课改样板年级,为了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主要研究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精华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效结合,倡导学生主动预习、自主学习;预习生成,拓展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知识。使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效地把握时机进行拓展:复习引入进行拓展,例题形式进行拓展,巩固练习进行拓展,课外实践进行拓展等等。透过拓展教学,也找到了它许多的益处所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都让学生增添了对数学的热爱,巩固应用、综合实践的有效拓展更是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优秀学生得到了培养。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潜力、科研潜力也得到了提升。现将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1、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探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寻求最佳的方案。 2、教科室建立了数学课题研究的电子邮箱,课题研究教师要按时将自己的研究资料发送到课题邮箱,给课题研究教师带给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掌握课题研究进度,同时便于教科室管理课题研究工作,方便资料的收集。 3、课题研究教师每期要求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撰写2篇课题论文,期初要有计划,期末写阶段性总结。 4、对于课题研究认真负责,按时收集资料的教师每期给予50元的奖励。 二、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及成果 1、为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课题组的粟春红老师赴长沙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并在学校举行了新课程讲座。 2、杨远成老师给全体教师上了一节高效课堂的数学示范课,让老师觉得耳目一新。 3、开展了教师各科目高效课堂的教学比武活动,老师们都上出了精彩纷呈的高效课堂,戈先华、谭早梅、林忠老师均获一等奖。 4、用心撰写论文。课题组教师均有多篇课题论文获省市级奖。 5、课题组教师所执教的班级,在进行了有效地拓展教学之后,学生成绩进步很大。 三、存在问题及有待研究问题 1、课题研究工作还待于更加做细、做实。 2、资料还要多收集,课题论文的篇数还有待增多,获奖级别还有待提高。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二):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总结

弘扬传统文化,有效实施德育的策略研究 第一阶段——开题前工作报告 2017年5月 塔河县第一中学课题组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弘扬传统文化,有效实施德育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06年12月申报,2017年5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批准省级立项重点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成立中心课题组 在广大教师中着力宣传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科研强校的重要策略之一,二是学会做课题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三是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有效实施德育的策略研究》是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是每个教师都应站出来解决的。 在学校的组织下,经过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热爱学困生、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确定于艳双为课题组主持人,李红梅,相启艳、徐桂香、徐铁峰、唐虹等为课题组成员。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的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也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勤俭节约”“重义轻利”“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等精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我们

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老师,常常会感慨“现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确实,在如今的孩子身上,娇骄二气,自我中心,自私冷淡等,独生子女的通病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传统中尊师重教的观念有时只能是我们为人师者自我安慰的想法。而还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青少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中,慢慢养成了唯我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随意浪费、大手大脚等坏习惯。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体会不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懂感恩,集体观念越来越差,社会公德意识变得淡薄,功利思想成为社会行为的主导。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在德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 学校现行工作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没有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从而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孤军奋战”,这一切都表明将传统文化渗入到现代教育中已是刻不容缓的形势,立足传统,才能使我们的德育理论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我们确立《弘扬传统文化,有效实施德育的策略研究》课题,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重心,预测了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力争积累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案例,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最后达到在传统文化潜移转默化的的熏陶下,学生们从内到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