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寿保险准备金

合集下载

保险准备金名词解释

保险准备金名词解释

保险准备金名词解释(一)保险准备金的概念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承担未来赔款或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应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保险准备金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了保证未来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而将保险费予以提存的各种金额。

2.未决赔款准备金:为了处理尚未结案的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3.保险保障基金:为了保障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而设立的一种基金。

(二)保险准备金的作用保险准备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障保险公司能够按合同约定向投保人履行保险赔偿和给付义务。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需要提存各项责任准备金,以保证其有足够的资本来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责任。

这是为了保证保险公司在任何时候点都具备与业务规模相应的偿还能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保险准备金,理赔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无法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2. 维持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转: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性质是对客户未来风险的承担,并不是简单的给钱换物,而是经营负债,因此需要准备充足的保险准备金以保障未来任何时间内都有充足的资金给付理赔金,从而维持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转。

3. 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为了处理未到期的保险责任和未决赔偿而提取的资金,以此确保被保险人在需要时能获得应有的保险赔付。

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对客户未来风险的承担以及对未到期保险责任和未决赔偿的预备,同时也是保障保险公司正常运营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手段。

(三)保险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保险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的保险业发展阶段。

最初,保险公司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金作为赔付备付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巨大赔款。

保险第7章 保险监管习题与答案

保险第7章 保险监管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保险监管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实行保险监督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 B )。

A.行政手段 B.保险法规 C.保险行业协会规定 D.社会道德规范2.保险行业自律组织通常以保险行业协会或保险同业公会的形式出现,( C )。

A.起着纵向协调的作用 B.具有官方性C.具有非官方性 D.常常作出强制性决定3.现实生活中,保险信用评级结果一般对保险消费者的影响( A )。

A.比较明显 B.几乎没有 C. 依险种而定 D. 负面大于正面4.由政府制定出一系列有关保险经营的基本准则要求保险人共同遵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这种方式是( B )。

A.公示方式 B.准则方式 C.实体方式 D.许可方式5.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于( A )。

A.实际偿付能力除以最低偿付能力B.最低偿付能力除以实际偿付能力第一章风险与保险2 C.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D.认可资产除以认可负债6.根据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解散的规定,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B )。

A.要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才能解散B.不得解散C.在保险监管部门的安排下可以解散D.解散要报保险监管部门备案7.保险监管的核心是( C )。

A.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监管 B.保险市场行为监管C.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D.保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8.下列各项中,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无关的是( D )。

A.保险费率厘定过低B.准备金计算错误导致各项准备金提取不足C.风险程度估算不准确D.保险中介发育不充分9.以下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原则第一章风险与保险3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向变动关系B.安全性与盈利性正向变动关系C.安全性与流动性成反向变动关系D.流动性与盈利性成正向变动关系10.保险合同的( C ),使得对保险条款的监管成为保险经营监管的主要部分。

A.双务性 B.有偿性 C.附和性 D.射幸性11.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有本国通用的保险条款,对通用保险条款( C )。

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概述

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概述

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概述一、寿险法定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计提寿险法定准备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规定准备金率计提:根据监管机构的规定,保险公司应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所承保的风险进行准备金的计提。

准备金率一般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保险责任、保险期限等因素进行确定。

2.按赔付费率计提: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历史赔付数据和其他统计分析的结果,制定赔付费率,并按照赔付费率对风险进行准备金的计提。

赔付费率是根据保险公司的经验和风险评估模型确定的。

3.按法定负债率计提:根据监管机构的规定,保险公司应根据其资产负债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准备金。

法定负债率是对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平衡进行要求的指标。

二、财务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财务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在履行保险合同中为满足基本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所提取的准备金。

财务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折旧法计提:根据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和资产折旧的原则,按照一定比例计提财务准备金。

折旧法计提的依据是保险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

2.资金法计提:根据保险公司的资金状况和经营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计提财务准备金。

资金法计提的依据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运营成本、利润水平等因素。

3.综合指标法计提:综合指标法是综合考虑资产负债情况、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等多个因素的一种计提方法。

它是根据保险公司的整体情况和监管要求,综合衡量计提准备金的大小。

总之,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是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需要、监管要求和会计准则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确定的。

保险公司在计提准备金时应准确评估保险风险,合理分配准备金,以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

保险准备金计提标准

保险准备金计提标准

保险准备金计提标准
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履行保险合同中的赔偿责任而提取的资金。

保险准备金的计提标准是保险公司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资金安全和偿付能力。

为了规范保险准备金的计提,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保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合理计算保险准备金的计提额度。

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其承保的不同险种和责任,按照相应的计提比例计提保险准备金。

例如,对于人身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提相应的人身保险准备金;对于财产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提相应的财产保险准备金。

其次,保险公司在计提保险准备金时,应当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不得擅自调整计提比例或挪用保险准备金。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保险准备金的计提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当加强对保险准备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保险准备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最后,保险公司应当定期对已计提的保险准备金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其充足性和合理性。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保险准备金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保险准备金不足或风险较大的问题。

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当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报送保险准备金的相关信息和报表,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总之,保险准备金的计提标准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保险公司的资金安全和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应当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保险准备金的计提和管理,确保保险准备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为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14-第七章:人身保险(2011修订版)

14-第七章:人身保险(2011修订版)

(七)保单贷款条款
合同满一定期限后,投保人可以保单为质押向保险人 申请贷款 贷款金额:低于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
归还:按期归还,并支付利息
发生事故或退保:从保险金或退保金中扣除贷款本息 当贷款本息达到现金价值时,合同即行终止
(八)自动垫交保险费条款
合同满一定期限后,投保人不按期交保费 时,保险人自动以保单下的现金价值垫交保险 费,此项垫交保险费,投保人要偿还并支付利 息,垫交保险费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要 从给付的保险金中扣除垫交保险费及利息;当 垫交保险费本息达到退保金时,合同即行终止; 必须保单中有此条款,并经保单持有人同意。
2、《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适用于死亡保险
注:计算自杀年限的另一个始点:自保险合同复 效时起重新计算
(六)不丧失现金价值条款
1、基本内容 适用:分期交费的人寿保险合同 内容:当保险单下已积累现金价值, 如果投保人不交保费时,可以有4种选择: (1)申请退保:退保金 (2)减额交清:保额减少,期限、责任不变(趸缴) (3)展期定期:期限减少,保额、责任不变(趸缴) (4)现金价值垫交:当现金价值不足,效力中止
3、万能保险
A、定义---交费灵活、保额可调、非约束性
B、主要特征--死亡给付模式---A方式:均衡给付(给付额因定) B方式:随现金价值变化 保费交纳---在规定幅度内交费任意 结算利率---最低保证利率 费用收取---初始费用、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
续费、退保费用
分红保险 均衡保费,比 普通寿险保单 价格偏高
2、特征: (1)风险选择对象---团体(性质、职工、人数、保额) (2)使用团单--- 1张总保单,每个被保险人1张保险凭证 (3)成本低---手续简、节约佣金、免体检、避免逆选择

07第七章-人身保险

07第七章-人身保险

(2)已交足二年以上保费的,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信泰人寿总公司培训部 7-24
一朝结缘
一生守信
(五)自杀条款
1、基本内容: (1)合同生效一定时期(我国规定为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死亡属责任 免除 (2)合同生效一定时期(我国规定为二年)后,被保险人自杀死亡属保险 责任。 2、处理方法: 2年内自杀死亡,不承担保险责任,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2年后自杀死亡,承担保险责任,按合同给付保险金。 3、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限制:合同成立之日起或合同复效之日起二年后。
信泰人寿总公司培训部 7-25
一朝结缘
一生守信
(六)不丧失价值任选条款
基本内容:分期缴费的寿险合同,当投保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 继续缴纳保险费时,保险单项下已经积存的责任准备金,投保人 可以任意选择处理方式: 1、申请退保。体现为现金返还 2、改为交清保险单。 即:原保险单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限均不变,保险金额相应 的降低,此后不再缴保费。 3、改为展期保险单。 即:原保险单改为保险金额不变的死亡保险,而保险期限相 应缩短。 4、投保人可以在投保时或保费宽限期满前书面声明,在超过宽 限期仍未交付续期保费时,将保险单当时的现金价值作为续期保 险费进行垫交
一朝结缘
一生守信
第 七 章
人身保险
信泰人寿总公司培训部
一朝结缘
一生守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身保险概述 人寿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第四节
健康保险
信泰人寿总公司培训部 7-2
一朝结缘
一生守信
第一节 人身保险概述 一、人身保险的定义
二、人身保险的特征
三、人寿保险的种类
信泰人寿总公司培训部 7-3
一朝结缘
三、人寿保险的定价

第七章保险法精品课件

第七章保险法精品课件

要求:
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 通知各保险人 。
赔偿:按比例
四、保险事故的处理
施救措施
申请赔偿
部分损失
残余价值
代位请求赔偿
请求赔偿的除斥期间:

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 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 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灭。
第六节 人身保险
一、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
多种原因间断发生
1.多种原因同时发生
如果多种原因都属于保险事故:
如果多种原因既有保险事故,又有
非保险事故: 保险事故+非保险事故 保险事故+除外事故
案例1:
一艘船投保了定期保险,在保险期
内的一次航行中受损,保险公司因 为该船存在设计缺陷不适航,拒绝 赔付。法院认定损失由不适航和恶 劣天气共同造成,近因有两个。恶 劣天气是承保风险,设计缺陷造成 的不适航在被保险人非明知的情况 下不是定期保单的除外风险。

第一百二十六条 保险经纪人 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 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 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第四节 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主体 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保险合同的条款 保险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索赔和理赔 保险欺诈及法律后果
一、保险合同的主体
(三)最大诚信原则

第五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 原则。”
(四)损害赔偿原则
“任何人不能通过损失而获取利益”
重复保险
(五)保险代位原则
保险代位是指在财产保险中, 保险人按照约定赔付了被保险人的 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之后, 取代被 保险人的地位, 行使被保险人所拥 有的对损失的一切权利和救济。

寿险责任准备金 计算 提取 实务操作

寿险责任准备金 计算 提取 实务操作

一、背景介绍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履行保单中约定的给付保险金责任所准备的资金。

它是保险公司未来为了支付保险合同给付而提供的资金保障,也是保险公司负债的一部分。

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提取和实务操作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健。

二、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进行。

1. 责任准备金计算的基本原则责任准备金的计算需要遵循保守性原则,确保保险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进行计算,不得进行过度承担责任准备金的优惠。

还要遵循风险控制原则,确保责任准备金能够覆盖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

2. 责任准备金计算的具体方法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保守性估计和精算估计两种方式。

保守性估计是指在责任准备金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对保守的假设和方法,以确保责任准备金的充足性。

精算估计是指根据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和精算假设,进行责任准备金的精算计算。

3. 责任准备金计算的监管要求监管部门在责任准备金计算方面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责任准备金报告的递交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规定。

保险公司在进行责任准备金计算时,需要严格遵守监管部门的规定,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责任准备金的提取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是指保险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将一定比例的责任准备金提取出来,用于支付赔付、保险金等相关费用。

1. 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保险公司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责任准备金,用于支付保险合同给付的相关费用。

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比例通常由监管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调整,保险公司在进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时,需要确保提取比例的合规性和适当性。

2. 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一般包括现金提取和资产置换两种方式。

现金提取是指保险公司按照规定比例提取责任准备金,并将其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资产置换是指保险公司将一定比例的责任准备金转化为特定资产,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
6%
2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责任准备金的性质 第二节 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修正的责任准备金 第四节 准备金的法律管理和其他准备金
24
• 问题的来源 —— 较早年度(尤其是 首年度)费用收支的不平衡
保险人必须 * 维持合理保费水平 * 给付第1年度内的死亡保险金 * 对纯保费剩余部分提取责任准 备金
总保险费 = 24.88 元
29
• FPT法的修正结果,是推迟首年度准备金融资 并将其分摊到保单余下的缴费期间中去 • FPT法没有在不同类型的现金价值保单中进行 区分,可能导致的问题: —— 对低保费保单,第1年释放出来的附加费 可能仍不足以完全支付第1年的经营费用。因 此,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运用此法仍有可能造 成承保能力不足问题。 —— 在高保费保单中,由第1年度准备金借出 的金额可能过大,造成对这部分保单持有人的 不公平。比如,对于高保费的终身寿险,修正 的时间过久。
6
三、责任准备金的作用 1. 表示寿险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 寿险公司财务报告需要按照精算方法计提较为 正确的责任准备金数额,然后才能显示出当年 业务经营的损益情况
2. 作为国家管理寿险业最有效的工具
• 通过法定最低准备金制度,使保险人在产品定 价时就审慎考虑影响费率的各种因素。 • 是偿付能力监管的第一层面
第七章 人寿保险准备金
孙武军 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责任准备金的性质 第二节 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修正的责任准备金 第四节 准备金的法律管理和其他准备金
2
一、责任准备金的定义(Policy Reserves) 责任准备金的定义( ) • 所谓责任准备金,就是保险人为了将来 会发生的债务而提存的款项。也就是说, 在年度决算时,寿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 期保单将要发生的、金额确定或未确定 的保险契约责任,需要提留相应的资金。
例,假如向35岁的男性签发一批保险金额为1000元的 普通终身寿险保单,假设在35岁存活的人都投保, 纯年均保险费为17.671元。使用过去法的团体法可 以说明该寿险保单准备金的累积过程(见下表)
9
表1 过去法计算准备金的过程 (1)
时期 年初生
(2)
年初缴
(3)
该年利息
(4)
死亡保险 金给付
死亡人数 ×1000 23528000 24685000
19
表3 使用不同生命表每 使用不同生命表每$1000保额之纯平准期末责任准备金 保额之纯平准期末责任准备金 (1941,1958,1980CSO生命表,利率5%,签发给35岁男性) 一般寿险
期间 (年) 1941 CSO 1958 CSO 1980 CSO 期间 (年)
生死合险至65岁
1941 CSO 1958 CSO 1980 CSO
15
Hale Waihona Puke 纯平准期末责任准备金 = NSP - NLP×剩余缴费 期1元之PVLAD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 (承保年龄)
16
表2
未来式纯平准责任准备金( 未来式纯平准责任准备金(1980CSO表,利率 ) 表 利率5%) 每$1000保额 纯趸缴保费 $1之期初生存年金 之给付价值
10年期 生死合险 $616.55 617.928 622.701 634.199 终身 20年 12.889 12.743 12.333 11.402 10年 8.050 8.023 7.923 7.6882
25
• 解决的办法
—— 盈余:从以后附加费中补回 —— 修正责任准备金:用以后的附加费 弥补被借用的准备金
•修正责任准备金的评价系统
(1)完全初年定期法 (2)监督官准备金评价法
26
一、完全初年定期估算法(Full Preliminary 完全初年定期估算法( 完全初年定期估算法 Term Method,FPTM) , ) • 技术处理思路:将第1年的保险看成定期寿险,不
$16.51 200.48 502.04
$16.24 197.63 500.21
1000.00 1000.00 1000.00
20
单纯用死 亡率来检 视在某个 年龄或期 间计提准 备金的高 低,通常 是不可能 的
• 死亡率的变化,影响到特定年 龄的死亡人数,还会影响之后各 年龄的生存人数 • 在均衡保费中,死亡率改变的 效果多多少少分布于保费缴纳期 间 • 由于死亡率改变的影响在各个 年龄之间及各不同期间并不一致, 任何年龄或期间准备金都有可能 增加或较少
28
第1年末理 论准备金
第1年末修 正准备金
以后年度修 正准备金
35岁,普通终身寿险: 1年定期寿险 + 36岁的普通终身寿险 • 附加保费7.21元 • 修正附加费22.43元 • 修正附加费6.54元 (17.67-2.45+7.21) • 纯保费17.67元 • 修正纯保费18.34元 • 修正纯保费 修正纯保费2.45元 元 • 保险成本2.45元 • 原保单第2年度准 • 保险成本2.45元 备金等于修正保单 • 期末应计提准备 第1年度理论准备金 金17.67(1+2.5%) • 第1年期末计提准 -2.45=15.66元 备金0元
17
计算:
(1) 于25岁时签发的一般终身寿险,第20年末纯平 准责任准备金 (2)于25岁时签发的20年期终身寿险,第10 年末纯 平准责任准备金(20年均衡缴费) (3)于25岁时签发的20年期生死合险,第10 年末纯 平准责任准备金(20年均衡缴费)
18
三、精算假设对准备金计提的影响 假设反映了评价时所预定的生命表及利率, 以及进行评价的目的,而所有项目均受到法规 的限制。 (一)死亡率 • 分析死亡率改变的效果,用代表性的计划及 承保年龄,来计算两种死亡率基础的责任准备 金(见表3)。
3
• 责任准备金有两个含义: (1)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将给付视为随机变量, 签单后一定时期内的责任准备金是收支相等基 础上的将来负债评价额(也称收支期待值) (2)表示各个保单的经济价值及为被保险人而 积累的金额。 • 总之,责任准备金是以负债评价为基点,面向 责任准备金是以负债评价为基点, 责任准备金是以负债评价为基点 将来的、以评价为中心的、 将来的、以评价为中心的、具有集团性的准备 责任准备金的特点是: 金。即,责任准备金的特点是:评价性、安全 责任准备金的特点是 评价性、 合理性、 性、合理性、集团性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
而特定保单的纯趸缴费(NSP)等于未来预期 给付 之现值,所以,上式可写为
14
纯平准期末责任准备金 = NSP — PVFP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
又,未来纯保费现值( PVFP )= 该契约的纯平 准年缴保费(NLP)×剩余保险费缴纳期间 1元 的期初生存年金的现值(PVLAD)
4
二、责任准备金的来源 • 保单缴费方式的多样化:趸缴、一定期 限内的均衡保费、弹性缴费 • 死亡率随年龄而增加
保险人必须为将来的给付留存资金
5
• 追溯法观点:按照评价假设,责任准备 金是过去已收纯保费的累积值与已付理 赔金额累积值之间的差额 • 将来法观点:按照评价假设,责任准备 金是将来应支付的保险金的现值与将来 应收入的纯保费现值之间的差额
12
注:寿险公司的准备金并不分配到每 个保单持有人,寿险是一个团体概念, 准备金也同样。一份保单的准备金只 是总计的准备金中的一定比例。
13
二、将来法 ( Prospective Method) •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基础方程式中的平衡因子,是预
期未来给付的现值( PVFB )与预期未来纯保费现值 ( PVFP )的差额 • 在契约刚成立时,PVFB = PVFP • 一段时间后, 纯平准期末责任准备金 = PVFB — PVFP
4141114 7787161
… …
65 6415 113359 156584 6415000 ----10
2. 个别方法(individual approach) • 根据个别保单,计算公式为:
tVx
= ( Px+t-1 Vx )×( 1+i)-NARt×tqx
• 保险成本 = 风险净额 × 死亡概率
21
(二)利率 • 利率变动对准备金的影响方向:
若评价利率降低,则会形成准备金提高的结果 若评价利率降低,则会形成准备金提高的结果。可 以解释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此需要有较多的准 备金来弥补较少的投资收益 (见表4)
22
表4 使用不同利率每 使用不同利率每$1000保额之纯平准期末责任准 保额之纯平准期末责任准 备金(一般寿险,1980 CSO表,男性,35岁) 备金
(5)
年末 准备金
上年(5)+ (2) +(3)-(4) 146257657 294588598
(6)
年末每生存 者的准备金
(6) 下年(1) 15.64 元 31.57
存人数 付保险费
(1)×17.671 0.025[上年 (5)+(3)]
1 2
9373807 9350279
185644543 165228780
年龄
终身寿险
20年期 生死合险 $386.245 393.167 412.730 457.051
25 35 45 55
$124.316 183.559 270.840 387.005
18.389 17.145 15.312 12.873
纯平准
NSP
NLP
剩余缴费期
期末责任准备金= (评价年龄)— (承保年龄) × 1 之PVLAD (评价年龄)
1 10 20 30 50 60
$11.01 125.57 283.07 459.52 769.48 87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