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孤女童话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孤女童话1. 引言1.1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孤女童话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孤女角色,她们在故事中经历着各种挑战和冒险,最终找到了幸福和真爱。
这些孤女形象不仅展现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性和爱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着一种童话般的美好与真实。
在这些喜剧中,孤女们往往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她们并不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沉沦,反而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展现了多种形式的孤女童话,在不同的情节和角色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些孤女们或许来自贫穷的家庭,或许因为家庭悲剧而失去亲人,但无论她们的背景如何,都展现了坚强和乐观的一面。
这些孤女不仅仅是故事中的角色,更是对于生活的一种启示。
通过她们的坚持和努力,莎士比亚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希望和勇气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分别介绍《仲夏夜之梦》中的赫墨娅、《第十二夜》中的维奥拉、《皆大欢喜》中的芙伦斯、《温莎的风流娘们》中的安妮以及《第二商店女堂》中的维奥莲。
通过对这些孤女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孤女童话的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仲夏夜之梦》中的赫墨娅《仲夏夜之梦》中的赫墨娅是一个典型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孤女形象。
她是雅典公主忒西亚的女儿,因为其美貌引来了许多追求者,例如帕米茨以及里西阿德。
赫墨娅在父母的指使下拒绝了这些追求者,而选择了自己心仪的人——莉斯特。
这种坚持己见的女性形象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寻常的,但赫墨娅的坚定和自信给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在剧情中,赫墨娅因为爱情而陷入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困境中。
她被人误认为背叛了父母的意愿,导致被迫逃离雅典,最终加入了梦境之森中的神秘仪式。
在这个神奇的场景中,赫墨娅展现出了她的独立和果断,最终与心爱的人莉斯特团聚。
赫墨娅的形象在《仲夏夜之梦》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代表了爱情与信仰的力量。
她的坚定和勇气启示了观众,让他们意识到在面对困境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专科毕业论文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浅析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Women in Shakespeare’sPlays目录第一章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 (1)1.1大胆叛逆的女性形象 (1)1.2聪明机智的女性形象 (2)第二章典型形象分析 (3)2.1《仲夏夜之梦》中的女主角赫米娅 (3)2.2《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 (3)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 (4)2.4《奥赛罗》的女主人公苔丝蒙娜 (5)2.5《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 (5)第三章与旧女性形象对比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浅析摘要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之所以经久不衰,流传了几个世纪,原因就在于他笔下塑造的一个又一个性格独特、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给我们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有共同点,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并且,她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渐进发展的轨迹,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莎士比亚艺术和思想方面的发展成熟历程。
读莎士比亚的戏剧, 人们往往被那些美貌如花、热情似火的女性形象所感染。
她们是莎士比亚成功的一笔。
从各种角度剖析她们都有不朽的魅力,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剖析这些女性形象更让人耳目一新。
她们不仅美丽动人, 博学睿智, 而且贤淑能干, 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伴侣; 然而女权主义者最欣赏的地方是她们似火的热情, 勇敢的行为和在追求爱情和真理时表现出的叛逆。
但是作为萌芽性质的女性反叛, 她们采取的方法常常是私奔和女扮男装, 这些都太过于软弱无力, 更重要的是, 这些女性完全不像今天的女权主义者一样意识到自己被男性控制的命运, 所以她们盲目的挣脱一个圈套, 却又落入另一个圈套。
这也是她们被人控制、利用、抗争无力, 命运悲惨的深刻根源。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摘要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代表着他在喜剧艺术创作方面的最高成就。
通过这些作品以及激情饱满的笔触,莎士比亚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人文主义的理想美、浑然天成的和谐美以及爱憎分明的力量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以及历史的局限性,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往往会回归于与传统女性更为相符的形象。
本文在对莎士比亚四大戏剧做出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女性形象的先进性以及局限性两个方面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做出了解读。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喜剧女性形象先进性局限性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分别为《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四部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友谊、婚姻以及爱情,在主题方面虽然略有差异,但是作品的故事情节却都错综复杂、生动丰富。
作品中的情节中往往有着很多的奇遇、欺骗、巧合与乔装打扮,对于喜剧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而言都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四部喜剧”都处在作品创作的第一阶段,所以作品中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十分明显,并且作品内容以及人物形象都具有着较强的乐观精神与乐观行为,对人类社会中友谊的真挚以及爱情的美好进行了歌颂。
《威尼斯商人》主要讲述了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而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同时签下了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及时还债将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的契约。
由于安东尼奥出海遇到风暴而不能及时还债,所以夏洛克咄咄逼人要践行契约。
最后安东尼奥在鲍西亚的帮助下得救。
其中,鲍西亚女扮男装为安东尼奥辩护的情节充满了智慧光辉和语言魅力,是《威尼斯商人》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第十二夜》主要讲述了孪生兄妹薇奥拉与瑟巴斯辛出海遇险并漂流到伊利里亚,这里的贵族奥西诺正在向同样身为贵族的奥利维亚求婚但是遭到拒绝。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28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总第815期No.16,2020Total of 815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文学家,而其中的代表人物非莎士比亚莫属,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尤以喜剧的艺术成就最高,可称得上是广为流传的艺术经典。
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以深刻的社会现实为来源,借助塑造人物角色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人们的思想状态予以反映[1]。
通过分析其创作的喜剧能够看出,整个故事中占据主导的是女性,而这也是其一个鲜明特点。
其喜剧多有复杂的情节,且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不同,十分鲜明。
同时也肯定了女性自由恋爱和自由结婚权利,其一直表现的重点就是实现女性自身社会价值,思考女性性别地位。
但这部分“新女性”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温柔贤淑、忠贞不二,而这些刚好与男性心中的形象相符。
由此能够看出,虽然莎士比亚将女性先进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但其中还是有矛盾的一面存在,他的思想最终还是一致于当时男权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1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1.1大胆叛逆的新女性在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性格大胆叛逆的新女性,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整个英国甚至欧洲社会的新兴资产阶级女性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以及当时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风气[2]。
她们认为爱情和门第、等级以及金钱无关,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拥有决定终身大事的权利。
为了获得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们勇敢地从封建的藩篱中挣脱,面对父权、政权毫无畏惧。
比如,《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小姐就是这样一位代表女性,即使面对父亲的逼迫以及国家专制政权的威慑,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仍然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剧中,她的父亲让她嫁给贵族狄米特律师,但她却早已对贵族青年拉山德芳心暗许。
为了争取婚姻自由,身材娇小的她竟公然违背父亲的意愿与法律。
面对威胁(不嫁狄米特便立即处死),她据理力争。
在公爵告诉她如果不听从父亲的安排,就会永远与男人隔绝时,她依然未表现出一丝畏惧,还大声说道:“我不愿意向我心里并不敬服的人奉献自己的贞操。
“戏剧天才”笔下的女性——浅谈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戏剧天才”笔下的女性——浅谈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摘要:“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赋予悲剧崇高的力量,同样赋予喜剧神气的魔力;不仅探索男性的心灵世界,同样关注女性的内心情感。
他一反以往讽刺喜剧中尊男卑女,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生动、光彩动人的女性的特征,这些“可爱而奇特”的新女性,她们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女儿。
莎士比亚在创作中即肯定女性的智慧, 讴歌女性的美德, 赞美女性不畏强暴勇于追求的气概,还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对新人文主义的生活原则和理想的追求,她们是人文主义的典范。
关键词:莎士比亚喜剧女性形象“戏剧天才”笔下的女性——浅谈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目录一、摘要 (1)二、引言 (3)三、本论………………………………………………………………3—11(一)莎士比亚喜剧创作中的主要女性形象(二)莎士比亚心目中优秀女性的典型特点(三)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的个性色彩四、结语…………………………………………………………………11-12五、参考文献 (12)引言认识莎士比亚是因为他的四大悲剧之作,生活压力较大的当今时代中都有一些抑郁,为了调节自我常常看一些幽默书刊、视频、及小说,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
他在特殊环境下一反以往讽刺尊男卑女,崇上抑下的因袭惯例,以更大的创作热情,更饱满的精力塑造了一系列值得歌颂的女性形象,活灵活现的将个性不同女性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和现代肥皂剧中的女性形象有共同的特点,甚至更加逼真更加丰富,很有远见,思想非常前卫。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大师,是人文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马克思不仅非常欣赏莎士比亚,称赞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且还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原则。
同时代人本•琼生也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人文主义思想与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人文主义思想与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人文主义思想与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剧作,历经几个世纪都经久不衰,尤其是他的喜剧,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成为经典。
在他的喜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动的个体,在剧中都有各自存在的位置和意义。
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又以女性形象最为突出、最为显眼。
在这片“乖僻而又多情的妇女的国土〞上,女性拥有男人一样的智慧。
?皆大欢喜?中说道:“假设用一扇门把一个女人的才情关起来,它会从窗子里钻出来的。
〞莎翁笔下喜剧中的女主人公,她们不仅幽默,而且十分熟练地掌握着男人们具有的知识,可以在男人的天地里准确运用这些知识。
在男人的世界里行走的女性,她们是无往不胜的。
一、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特征(一)机智聪敏、有胆有识这类女性的典型代表就是?威尼斯商人?中的鲍希娅,她的性格的主导方面就是机智,正是由于她的机智,才使得一场生死官司巧妙地化险为夷。
在威尼斯法庭上,她乔装打扮成一个年轻的法律博士,采取欲擒故纵的计谋,先成认夏洛克的契约符合法律,允许他照约割肉。
就在人们为安东尼奥的性命捏着一把汗的时候,她突然把话锋一转,沉着不迫的对夏洛克说:“这一张借据并没有规定你可以取他的一滴血;写明的只是‘一磅肉’,那就割一磅肉,照你的条款执行吧。
〞她的机智又是与胆识连结在一起的,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女人只能拜倒在男人脚下,没有独立人格不能走出家门,更不能参与社会活动。
而鲍希娅却勇敢地参与了社会事务,在政治斗争中施展聪明才智,表现出文艺复兴时代新女性的特征来。
意志坚强,蔑视世俗观念。
?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斯就是这一代表。
她爱笑,其明朗的笑声成为新时代妇女性格特征。
她标榜单身主义,“听人谈到‘丈夫’她就不耐烦〞,一提起结婚,她就把男性横加挖苦。
她大胆率直,无所顾忌,她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想依傍于他人,她宁可终身不嫁也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意志。
浅谈莎翁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莎翁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翁喜剧是莎翁戏剧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其悲剧创作,莎翁的喜剧创作更富有乐观和浪漫的基调,它们反映了莎翁的人文理想和对封建传统的反叛。
其喜剧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大异于常,充满了智慧和活力,与中世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贬低大相径庭。
她们的出现,丰富了莎翁的女性画廊。
莎翁喜剧中的女性是具有大胆叛逆性格的新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中新兴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风气,在她们的心目中,门第、等级与金钱不再是爱情的基础,终身大事的决定权握在了自己手中。
为追求幸福、美满、自由的爱情生活,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樊篱,有自己的主见,不畏父权与政权。
《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小姐在面对父亲的逼迫、国家专制政权的威慑之下表现出非凡的胆识。
父亲将其许配给“门当户对”的贵族狄米特律师,而她却钟情于贵族青年拉山德。
为了争取婚姻自主,这个娇小玲珑的姑娘竟敢对簿公堂,违抗父亲的意志和法律。
她不顾父亲伊吉斯“不嫁狄米特”便“立即处死”的威胁,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当公爵宣布她若不遵从父命就“不是受死刑便是永远和男人隔绝”时,她毫不畏惧地回答:“我不愿意把我的贞操奉献给我心里并不敬服的人。
”这种爽直倔强的性格,这种不顾封建礼教束缚无视法庭尊严而为自己的恋爱权利进行斗争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了资产阶级新女性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
在《维洛那二绅士》里,西尔维娅这位米兰公爵的千金不爱有万贯家财的修里奥,却爱上了一贫如洗的凡伦丁,不爱“正人君子”普洛丢斯,却爱上了勇敢真诚、品德高尚的凡伦丁。
在妇女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主的文艺复兴时代,西尔维娅大胆择夫的标准,引得公爵大发其火,他对女儿,犹如私人财产,执意要将西尔维娅许配给修里奥。
在遭到女儿拒绝后,公爵一怒之下,流放了西尔维娅的心上人凡伦丁。
但此时西尔维娅更坚强了,发誓非凡伦丁不嫁。
诸如此类的女性在莎翁喜剧创作中比比皆是,像鲍西娅“三匣选亲”的壮举早已被世界各国喜爱莎翁戏剧的人们传为美谈。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度解析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度解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深受世人喜爱。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作品的核心,他以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她们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亚,她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女孩,但在父亲的死和哈姆雷特的变心之后,她逐渐陷入疯狂。
奥菲利亚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和被动,她的悲剧也成为了对社会不公的一种控诉。
另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
她是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女孩,为了爱情,她不惜违背家族的意愿,选择与罗密欧私奔。
朱丽叶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追求自由的勇气,她的悲剧也让人们反思了家族和社会对于个人幸福的限制。
除了女性形象,莎士比亚的男性形象同样令人难忘。
他们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性格。
例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他是一个勇敢而野心勃勃的将军,但在权力面前,他逐渐变得冷酷无情。
麦克白的形象展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人性的复杂性,他的悲剧也是对权力欲望的一种警示。
另一个经典的男性形象是《奥赛罗》中的奥赛罗。
他是一个正直而忠诚的将军,但在妻子的背叛和谗言的煽动下,他陷入了疯狂和愤怒之中。
奥赛罗的形象展现了对爱情的盲目和对嫉妒的无法控制,他的悲剧也成为了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个体的形象,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之间的关系,哈姆雷特对克劳迪斯的仇恨和复仇成为了整个剧情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斗争展现了权力与道德、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另一个例子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和提伯尔特之间的关系。
他们来自两个敌对的家族,但他们的爱情却超越了家族的仇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认为“爱情”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有追求自己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它不应受君命、父命的摆布,也不应受金钱、门第、宗教、种族的限制,爱情是两性之间心心相印的产物,应相互忠诚,矢志不渝。这种崭新的爱情观与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婚姻制度截然对立,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锐利武器。《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她鄙夷只重金钱的求婚者摩洛哥亲王和阿拉贡亲王,相中了温柔多情却囊空如洗的巴散尼奥,基督徒罗兰佐与犹太姑娘杰西卡不顾民族、宗教的隔阂,冲破夏洛克的阻挠,终成眷属。《第十二夜》中的奥丽维娅拒绝了公爵的爱情,却看中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而薇奥拉此时只是充当公爵的奴仆。莎士比亚喜剧的女主人公,她们的爱情都是几经波折最后以“皆大欢喜”结局,因为在作者看来,她们得到爱情幸福的意义不仅在于歌颂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更在于他相信新兴资产阶级的美好理想一定能得到实现[]。虽然莎士比亚的爱情观以人道主义为核心,那种强调以男女双方情感为基础的现代性爱即使对于资产阶级也未必能真正实行,但是它毕竟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次伟大的斗争,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一)、提倡妇女解放
在一千多年漫长的中世纪黑夜,人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扭曲,尤其是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即使是上层妇女,她们也处于男人附庸的地位。莎士比亚认为,妇女也是人,她们应该获得人应该获得的一切权利,她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应获得与男人一样的平等地位。莎士比亚还认为,妇女的才能并不比男人低,她们同样有胆有识,甚至超过那些靠权位财产庸碌无为的男人。几乎所有的莎士比亚喜剧,都是以女性占中心位置,莎士比亚喜剧的光彩实际上是女性的光彩。无论是赫米娅、安痕裴琪、贝特丽丝、罗瑟琳,薇奥拉,还是妇女形象中的出类拔萃者鲍西娅,她们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幸福,并表现出机智勇敢,自尊自爱的可贵品质。
一、莎士比亚笔下众多女性的原由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但是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也不满足于原来的现状,需要新的改革,反对旧的体制,促进自身利益的发展。新旧阶级交替的同时,文化、思想也紧随着发生变革。新兴的资产阶级把自己的世界观、思想观、人生观带到了变革的年代,从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发展。
(二)、描绘理想社会
莎士比亚在喜剧中直接描绘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虽然还缺乏具体的政治内容,但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以此与丑恶的社会现实对比,因此具有一定的批判力量。在《皆大欢喜》中,作者描绘了具有英国大自然特色的森林,在现实社会中遭到邪恶势力迫害的有德行的人都聚集到这里,在善良的公爵的周围簇居着许多“自甘流放”的向往真诚的人们,奥兰多、罗瑟琳在患难之中也投奔这个“圣地”。在那里,人们“像在黄金时代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彼此相亲相爱,“没有充满猜忌的宫廷的风险”,没有虚伪欺骗,见利忘义[]。
(三)、赞美真诚友谊…………………………………………………………………
(四)、歌颂自由恋爱…………………………………………………………………
二、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的形象………………………………………
(一)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突出强调具有主体地位的女性角色……………………
(二)、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充满着道德美………………………………………
(三)、赞美真诚友谊
莎士比亚喜剧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赞美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莎士比亚对于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争斗,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深痛恶绝,他赞美友谊就是强调人类心灵的沟通、相互谅解,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和谐关系。《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与希罗、《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与西莉娅,她们之间的友谊不仅忠诚、深厚,而且她们都能为朋友挺身而出,或执仗正义,或排忧解难,剧中女性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四)、莎士比亚喜剧中有些女性拥有着胆识过人、敢作敢为的形象…………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向以人物形象的刻画著称,在他的喜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女性形象描写得最为突出、最为显眼。
关键词………………………………………………………………………………Ⅰ
前言……………………………………………………………………………………
一、莎士比亚喜剧笔下众多女性的原由……………………………………………
(一)、提倡妇女解放…………………………………………………………………
(二)、描绘理想社会…………………………………………………………………
社会变革必然是思想现行,莎士比亚的喜剧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人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的新思潮。因此,他们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肯定人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力.莎士比亚能以人文主义思想引导,从社会生活真实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很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众多形象群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最为鲜明,在她们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光环。
(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认为爱情是生活的支柱……………………………
三、莎士比亚喜剧塑造女性时也突出鲜明的形象…………………………………
(一)、莎士比亚喜剧中有些女性具有贤妻良母的形象……………………………
(二)、莎士比亚喜剧中有些女性具有新思想的开放的形象………………………
(三)、莎士比亚喜剧中有些女性具有才思敏捷的形象…………………………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周洪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摘要:
本文介绍了莎士比亚笔下形成众多女性形象的原因和理由,分析了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女性大放异彩的形象。细致深入的描绘出喜剧中女性形象具有共同性和个体性的特点,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思想贯穿于喜剧,阐明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的观点。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人文主义
摘要…………………………………………………………………………………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