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评价指标计算
中央国家机关节水型单位评价标准-公共机构节能

附表1中央国家机关节水型单位评价标准一、技术标准(65分)序号指标计算方法评分规则分值1人均用水量机关平均人数机关年取水量该项指标得分=12×26.4/人均用水量。
其中,26.4为《公共生活取水定额第5部分:机关》(DB11/554.5-2010)中机关人均取水定额值,单位m 3/人•年。
若《公共生活取水定额第五部分:机关》有修订,该值按修订版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20分(合格标准为12分),如计算结果超过20分,按满分20分计。
202办公楼人均用水量办公楼平均用水人数办公楼年用水量该项指标得分=6×18/办公楼人均用水量。
其中,18为《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2001年)中办公楼取水定额值,单位m 3/人•年。
若《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有修订,该值按修订版执行(下同)。
该项指标满分10分(合格标准为6分),如计算结果超过10分,按满分10分计。
103食堂人均用水量平均用餐人数食堂年用水量该项指标得分=3×6/食堂人均用水量。
其中,6为《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中食堂取水定额值,单位m 3/人•年。
该项指标满分5分(合格标准为3分),如计算结果超过5分,按满分5分计。
54绿化平均用水量绿化灌溉面积绿化年用水量该项指标得分=3×1/绿化平均用水量。
其中,1为《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中绿化灌溉取水定额值,单位m 3/m 2•年。
该项指标满分5分(合格标准为3分),如计算结果超过5分,按满分5分计。
5序号指标计算方法评分规则分值5节水器具和设备的比例100%总量所有用水器具和设备的节水器具和设备的数量节水器具和设备的比例在90%(含)以上的,得10分;85%(含)-90%的,得9分;80%(含)-85%的,得8分;70%(含)-80%的,得7分;60%(含)-70%的,得6分;60%以下的,不得分。
节水器具和设备包括:1.节水型龙头: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2.节水型便器:压力流防臭、压力流冲击式6L 直排便器、3L/6L 两挡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及6L 以下直排式节水型坐便器或感应式节水型坐便器;3.其他节水型器具和设备。
工业用水用水绩效过程指标及评价方法

工业用水用水绩效过程指标及评价方法工业用水是指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供水。
用水绩效过程指标及评价方法是对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和水资源保护进行评估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工业用水绩效过程指标及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工业用水绩效过程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用水率: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业用水量占工业生产总量的比例。
该指标体现了工业用水的高效利用程度,用于评估工业企业的用水绩效。
通常来说,用水率越低,说明企业的用水效益越高。
2.水利用率:水利用率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实际用于生产的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
该指标反映了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较高的水利用率表明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用水量,实现了节水效果。
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为:水利用率=实际用水量/用水总量。
3.废水排放强度:废水排放强度是指单位产值所对应的废水排放量。
该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污水处理效果和水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废水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为:废水排放强度=废水排放量/产值。
4.水资源利用绩效:水资源利用绩效是指单位生产所使用的水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在利用水资源方面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水资源利用绩效的计算方法为:水资源利用绩效=产值/水资源使用量。
以上指标可以作为工业用水绩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以评估企业的用水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适合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方面1.定量评估法:通过统计和对比企业的用水数据和生产数据,计算上述指标的数值,并对比行业平均水平,以评估企业的用水绩效水平。
2.评价模型法:根据企业的特定情况,建立适合企业的用水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建模和模拟,进行用水绩效评价。
3.沟通交流法: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企业的用水管理措施和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用水绩效。
4.外部评估法: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的用水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外部评估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评估报告的编制,以客观评价企业的用水绩效。
单位用水绩效目标指标及评价方法

40
用水效益指标
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用水量
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用水量=年用水量(新水量)÷年服务业增加值
I区,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同行业20分位值,得20分;
II区,低于全国同行业40分位值,得20分;
III区,低于全国同行业60分位值,得20分;
IV区,低于全国同行业80分位值,得20分;每Βιβλιοθήκη 5%扣5分,直至扣完。20
单位用水绩效目标指标及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评价及计算方法
评价细则
指标分值
用水效率指标
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年用水总量(新水量)÷年产业务活动指标
评价年限内评选为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得40分,对照评价年限内的省(市)用水定额,达到先进值得35分,达到通用值得30分,每高于通用值5%扣10分,直至扣完;
若未能达到设定节水目标值,扣10分;
居民小区重点公共区域标准用水量计算表、应安装计量器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节水评价报告模板

附录A重点公共区域标准用水量计算表
附录B应安装计量器具的公共场所举例
附录C居民小区节水评价报告模板
居民小区节水评价报告
(年度)
申报时间
居民小区名称
物业单位名称(盖章)
报告书填写注意事项
一、格式规范,字迹清楚整齐。
二、情况具体、真实,数据计算准确。
三、另附材料用纸应与报告书规格相同
二、评价情况
指标过程与小结:
1.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L/人•天)=[居民家庭年用水总量(m3)/(居民总人数XloOoX365)] XIoo%
2.居民户表率(%)=[(已安装且正常计量的居民家庭户表数量(个)/居民家庭应安装户表总数
(个)]×100%
3.居民节水意识占比(%)=[有节水意识的居民人数(人)/调查居民总人数(人)]X100%
4.重点公共区域节水指数=小区重点公共区域年实际用水总量(m3)/小区重点公共区域年标准用水总量(m3)
5.小区公共用水计量器具配备率(%)=(实际设置的公共用水计量器具总数量/应安装的公共用水计量器具总数量)Xl00%
四、评价结果及评价人员
五、审核意见
评价单位审核意见:
(盖
章)
年月日。
水质评价---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质评价---2综合⽔质标识指数法综合⽔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分单因⼦⽔质标识指数和综合⽔质标识指数两步进⾏。
单因⼦⽔质标识指数P由⼀位整数、⼩数点后2位或3位有效数字组成,表⽰为P=x1.x2x3。
x1代表第i项⽔质指标的⽔质类别;x2代表监测数据在x1类⽔质变化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公式按四舍五⼊的原则计算确定;x3代表⽔质类别与功能区划设定类别的⽐较结果,表⽰评价指标的污染程度,1位或2位有效数字。
当⽔质介于Ⅰ类⽔和Ⅴ类⽔之间时,可以根据⽔质监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较确定x1,其意义为:x1=1,表⽰该指标为Ⅰ类⽔;x1=2,表⽰该指标为Ⅱ类⽔;x1=3,表⽰该指标为Ⅲ类⽔;x1=4,表⽰该指标为Ⅳ类⽔;x1=5,表⽰该指标为Ⅴ类⽔。
x2分为⾮溶解氧、溶解氧两类。
⾮溶解氧指标为:x2=(r i-r ik下)/(r ik上-r ik下)×10 (1)式中r i为第i项实测质量浓度;r ik下为第i项⽔质指标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下限值;r ik上为第i项⽔质指标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上限值;k=x1,x2值按四舍五⼊取⼀位整数位。
溶解氧指标为:x2=(r k上-r)/(r k上-r k下)×10 (2)式中r为溶解氧实测质量浓度;r k上为溶解氧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上限值;r k下为溶解氧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下限值;k=x1,x2值按四舍五⼊取⼀位整数位。
当⽔质劣于Ⅴ类⽔时:x1.x2=6+(r i-r i5上)/r i5上 (3)式中r i5上为第i项指标Ⅴ类⽔质量浓度上限值。
x3要通过判断得出,如果⽔质类别好于或达到功能区类别,则x3=0;如果⽔质类别差于功能区类别且x2不为零,则x3=x1 - f i;如果⽔质类别差于功能区类别且x2为零,则x3=x1- f i-1。
f i为⽔环境功能区类别。
由此可见,如果x3=1,说明⽔质类别劣于功能区1个类别,如果x3=2,说明⽔质劣于功能区2个类别,依此类推。
用水评价指标计算

用水评价指标计算
首先,供水水质是用水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供水水质包括水的味道、颜色、透明度、PH值、重金属含量等因素。
水的味道应清甜,无异味;水的颜色应透明,无悬浮物;水的PH值应在中性范围内,不应过高或过低;水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过规定限值。
其次,供水水量是用水评价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供水水量应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用水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冗余水量以应对突发性的用水需求增加。
供水水量的评价指标包括供水管网的输水能力、供水压力、水源储备能力等。
供水安全是用水评价中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供水安全指的是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水源保护安全两个方面。
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包括对供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供水管网的安全性等。
水源保护安全包括对水源的保护,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最后,供水服务是用水评价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供水服务包括供水的稳定性、用水的便捷性和用水费用的合理性等。
供水的稳定性指的是供水系统的连续供水能力,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用户的用水需求。
用水的便捷性指的是用户获取用水的便利程度,包括供水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便利性等。
用水费用的合理性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水资源时所支付的费用,应该与供水系统的运营成本相匹配。
综上所述,用水评价指标是对供水系统的综合评估,包括供水水质、供水水量、供水安全和供水服务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的评估和管理能够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二级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生境人工评价数据表

附录A(规范性)二级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A.1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按照公式(A.1)计算:B-IBI=∣I+∣2+∣3+∣4(A.1)式中:B-IBI——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Ii—底栖动物总分类单元分指数,h>1,按照力”计;I2——EPT相对丰度分指数,h>1,按照'T'计;I3——生物监测工作组记分(BMWP)分指数,h>1,按照力”计;I4——底栖动物香农•维纳多样性分指数,1>1,按照力”计。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中各项分指数计算方法参照表A.1执行:表A.1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分指数计算方法EPT相对丰度按照公式(A.2)计算:EPT=♦出挈3o式中:EPT——EPT相对丰度;P1—蜉螭目的个体数;P2—毛翅目的个体数;P3—稹翅目的个体数;P—大型底栖动物总个体数。
A.3BMWP指数BMWP指数按照公式(A3)计算:BMWP=∑^1⅝式中:BMWP—生物监测工作组记分;N z—科级分类单元数;i—第,・个科;F i——科,的记分,参考HJ1295-2023附录E。
A.4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按照公式(A.4)计算:(A.2)(A3)0=-∑≥1⅞∣n⅛(A.4)式中:H—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NS——物种数;i—第,・个物种;n i——物种i的个体数;N—生物个体总数。
A.5底栖动物生物(BD指数B1指数按照公式(A∙5)计算:B∣=∑⅛ι∣¾ (A.5)式中:BI—生物指数;NS——物种数;i—第,・个物种;n i——物种i的个体数;N—生物个体总数;ti——物种i的耐污值,参考HJ1295-2023附录F。
A.6土著鱼类指数土著鱼类指数为监测点位调查到的土著鱼种类数。
A.7水质类别指数水质类别指数评价指标为GB3838-2002表I中除水温、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水质类别,A.8水质稳定性指数根据水体功能目标或考核目标评价水质达标情况,按照公式(A.6)计算水质稳定性指数:水质稳定性指数=水质达标月份数/总月份数(A.6)A.9河流生境指数河流生境指数按照公式(A.7)计算:为=∑%Dj(A.7)式中:H t——河流生境指数;Di—第i个生境分指数n——生境分指数总个数其中生境分指数计算方法参照表A.2执行:表A.2河流生境指数各分指数计算方法自然岸线保有率按照公式(A.8)计算。
水电机组水能利用率计算公式

水电机组水能利用率计算公式
水电机组的水能利用率是指水电站实际发电能力与水能理论发电能力的比值,是评价水电站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水电站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水能利用率计算公式。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及其详细介绍。
1.水能利用率(全年水位利用率):
水能利用率=平均出力/装机容量
其中,平均出力为水电站一年内的电能输出平均值,装机容量为水电机组额定容量之和。
2.水能利用率(水能利用度):
水能利用率=水电站发电量/水电站水资源总量
其中,水电站发电量为水电站一年内的电能输出总量,水电站水资源总量为水库或河流中的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3.水能利用率(进口效率):
水能利用率=发电量/浸没水能总量
其中,发电量为水电站的电能输出总量,浸没水能总量为河道中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电站的水流总能量。
4.水能利用率(发电效率):
水能利用率=水能转换成电能的总能量/水能总能量
其中,水能转换成电能的总能量为水电机组发电的总能量,水能总能量为水能资源的总能量。
5.水能利用率(水能发电效率):
水能利用率=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际输出功率/水流过程中的水能总能量
其中,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际输出功率为水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水流过程中的水能总能量为水流动时所蕴含的总能量。
不同的水电站运行参数和计算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水能利用率计算公式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电站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评价。
此外,水能利用率的提高是水电站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优化水电机组运行方式、提高设备效率、合理调度水库水位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能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更加经济高效的水电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评价指标计算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用水评价指标计算
(1)单位产品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按式(1)计算:
V i
V ui=—— -----------------(1)
VA
式中:
V ui——单位产品取水量,(立方米∕单位产品);
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
Q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的产品产量。
(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按式(2)计算:
V i
V vai=—— -----------------(2)
VA
式中:
V vai——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万元);
V i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
VA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的工业增加值,(万元)。
(3)重复利用率
重复利用率按式(3)计算:
V r
R=————×100 ---------(3)
V i+V r
式中:
R——重复利用率,%;
V r——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重复利用水量,(立方米)
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4)直接冷却水循环率
直接冷却水循环率按式(4)计算:
V dr
R d=————×100 ---------(4)
V dr+V df
式中:
R d——直接冷却水循环率,%;
V dr——直接冷却水循环量,(立方米/时)
V df——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补充水量,(立方米/时)
(5)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按式(5)计算:
V cr
R c=————×100 ---------(5)
V cr+V cf
式中:
R c——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V cr——间接冷却水循环量,(立方米∕时);
V cf——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补充水量,(立方米∕时)。
(6)蒸汽冷凝水回收率
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按式(6)计算:
V br
R b=——×ρ×100 ---------(6)
D
式中:
R b——蒸汽冷凝水回收率,(%);
V br——蒸汽冷凝水回收量,(立方米∕时);
D ——产汽设备的产汽量,(吨∕时);
ρ——蒸汽体积质量,(吨∕立方米)。
(7)废水回用率
废水回用率按式(7)计算:
V w
K w=————×100 ---------(7)
V d+V w
式中:
K w——废水回用率,(%);
V w——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对外排废水自行处理后的回用量,(立方米);
V d——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对外排放的废水量,(立方米)。
(8)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按式(8)计算:
V ih
K b=————×100 ---------(8)
V i+V ih
式中:
K b——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V ih——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非常规水资源所替代的取水量,(立方米);
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
(9)用水综合漏失率
用水综合漏失率按式(9)计算:
V l
K l=——×100 -------------(9)
V i
式中:
K l——用水综合漏失率,(%);
V l——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漏水水量,(立方米);
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
(10)达标排放率
达标排放率按式(10)计算:
V p’
K p=——×100 -------------(10)
V p
式中:
K p——达标排放率,(%);
V p’——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水量,(立方米);
V p——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排水量,(立方米)。
(11)水表计量率
水表计量率按式(11)计算:
V mi
K m=——×100 -------------(11)
V i
式中:
K m——水表计量率,(%);
V m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或企业内各层次用
水单元的水表计量的用(或取)水量,(立
方米);
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或企业内各层次用
水单元的用(或取)水量,(立方米)。
注:一般应计量以下取水、用水的水表计量率:入厂的取水量、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企业内主要用
水单元以及重点用水设备或系统的用水量、特别
是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外排废水回用
系统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