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2021年)

合集下载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完整资料).doc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条文说明1 总则1.0.1 目的公路安全性评价(Highway Safety Audit,简称USA)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多采用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改线等措施降低运营期间的公路交通事故率,效果虽然很好,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造成很多人员和财产损失之后才来逐步解决。

如果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或在公路设施规划、研究、设计阶段就能发现公路设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并加以纠正,就能大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公路安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0 1985年前后,英国首先开始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公路安全评价技术,并规定从1991年起对所有新建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进行公路安全评价。

1992年以后,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丹麦、荷兰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公路安全评价的研究和应用。

美国公路安全研究起步很早,1967年AASHTO就发表了“考虑公路安全的公路设计与操作实践”,1974年修改、扩充再版;1985年建立了公路安全信系统,积累交通事故数据,从1990年开始进行公路安全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91年形成AASHTO标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1997年AASHTO又公布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的最新版;2003年推出了路侧安全分析程序Roadside Safety Analysis Program(RSAP)和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程序Interactive Highway Safety Design Model(IHSDM),使公路安全性评价从定性评价方式过渡到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0.2适用范围由于我国公路安全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工作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因此本指南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2021年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起施行

2021年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起施行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欧阳光明(2021.03.07)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适应了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在公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

“新标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

“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

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

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总体尺寸。

浅谈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方法

浅谈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方法

浅谈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趋势,考虑目前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目前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现状,引出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针对《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中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推荐方法——安全检查清单,笔者结合自己参与或主持的多个公路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项目,指出了安全检查清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公路交工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关键词】公路;交工阶段;安全检查清单;安全性评价方法1引言近年来,我国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公路通车里程逐年提升。

根据交通运输部官方统计资料,截止2020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519.81万km,公路密度为54.15km/km2,公路养护里程为514.40万km,占公路总里程99.0%。

在上述公路里程中,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94.45万km,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5.1%;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0.24万km,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13.5%;高速公路里程16.10万km,高速公路车道里程72.31万km;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30万km[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高交通通达深度,加快沿边抵边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并将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2.5万km[2]。

2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现状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去评价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和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隐患,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从完善公路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改善建议与对策,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经查阅相关资料,其他国家主要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3]、[4],我国引入安全性评价相对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入安全性评价概念,研究初期主要借鉴外国公路安全性评价成熟成果,并结合我国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特点,针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工作。

高速公路安全评价

高速公路安全评价

目录第一章概述31.1工作依据31.2评价内容及方法41.4评价的工作程序41.5主要评价结论5第二章工程概况82.1项目概况82.3自然地理条件92.3工程规模102.4技术标准102.5交通量分布及构成情况11第三章总体评价123.1设计符合性123.2速度协调性评价133.3交通适应性分析14第四章路线194.1评价范围194.2平面194.3视距234.4纵断面254.5横断面274.6平纵线形组合27第五章路基路面285.1路侧安全净空区285.2路面及排水295.3软基、软弱土处理29第六章桥涵336.1项目概况336.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346.3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346.4桥梁方案356.5桥梁引线366.6桥面铺装366.7上部结构376.8下部结构456.9涵洞466.10耐久性466.11其它476.12结论47第七章互通式立交486.1概况486.2互通立交间距506.3互通立交技术指标506.4互通立交适应性526.5互通立交区速度协调性546.6互通立交匝道出入口546.6互通立交视距566.7互通立交收费站576.8互通立交安全性综合评价57 第八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588.1标志588.2标线及视线诱导标608.3护栏618.4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628.5监控系统62第九章其它62附件:桥梁结构、软基处理计算书62第一章概述1.1 工作依据受XX省交通厅委托,对沿海高速公路XX岐口至海丰段的初步设计进行方案风险性评估和桥涵结构安全性评价。

旨在通过初步设计方案风险性评估及桥涵结构安全评价,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对安全有不利影响的设计,并提出对策,提升道路安全状况,降低事故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给项目后期运营和养护工作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评价工作主要参考了以下标准、规范及文件作为评价依据: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0>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细则〔JTG/TD81-2006;14XX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沿海高速公路XX岐口至海丰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20XX4月;15AASHTO. Highway Safety Design and Operations Guide 1997;16AASHTO. Roadside Design Guide 2002;17Austroads. Road Safety Audit 〔Second Edition 2002。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吴泳钿【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速公路现状运行速度进行实测与协调性分析、收集并分析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结合既有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进行全面的安全性检验与评价,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总体设计的安全品质.【期刊名称】《广东公路交通》【年(卷),期】2018(044)004【总页数】5页(P74-77,82)【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性评价;运行速度协调性;交通事故分析【作者】吴泳钿【作者单位】广东阳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管理处,广州5106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8.80 引言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是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按一定的评价程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可基于既有高速公路营运过程中产生的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设计的对策,从而提高总体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现状运行速度实测与检验分析、收集交通事故数据与系统分析、结合路线几何线形对既有高速公路的营运状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切实提出可行的优化设计措施。

1 工程概况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阳江至茂名段(以下简称“阳茂高速公路”)是国高网G15沈海高速公路广州至湛江重要的一段,同时也是广东省“十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第五条横线,全长79.76km。

设计速度为120km/h,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标准宽度为28m。

阳茂高速公路2016年全线日均交通量已超过49 000pcu/d,个别路段超过57 000pcu/d,本路段已出现车流瓶颈效应,交通量达到甚至超过设计通行能力。

本扩建项目推荐按原有路线进行整体式双向八车道拼宽扩建,设计速度为120km/h,设计标准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标准宽度为42m。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

S f t a u to fEx r s wa u e De i n a e y Ev l a i n o p e s y Ro t sg
GA0 n i Li -l
( ihTasot osl ns o Ld, e ig10 9 , hn ) Ro rnp rC nu at C . t.B in 0 1 1 C ia t , j Ab ta t sr c :T eslcin o x rswa o t sa d n mi ein e gn ei giv lig ma y ap cs h ee t fe p e s y rue i y a c d sg n ie r n ovn n s e t.Go d o n o l e oi t cu e r ao a l r tcie me s rsaete e snilc n i o fv hc lrtaf .T eeoe te i ,sl sr tr , e s n bep oe t au e r h se t o dt n o e iu a fc h rfr , h n d u v a i r i slcin o x rsw yruemu t olw esa d r sa dn r . ee t fe pe s a o t s l o f o t tn ad n oms h
Ke r s e p e s y r u e d sg ; ae y p r r n e a a y i a d e au t n y wo d : x r swa ; o t e in s f t e f ma c ; n lss n v l ai o o
1 引 言
性 、 自然 因 素 等 进 行 全 面 的 考
点 是设 计简单 、距 离短 主要 的 层施 工技 术规 范【] S.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
常 有效 的手段 ,体现 了“ 全 、环 保 、舒 适 、和谐 ” 安
行 速度来 计算却 不满 足要求 。
21 平 面 。
看高 速公路 平面设计 是 否满足规 范 主要 审查 以 下几个 方 面 :a 长直线 过 长 的直线 会使 驾驶员 行 )
车单调 乏 味 、分散 注意力 、增 加疲 劳感 ,难 以准 确
S f t a u to o u e De i n 0 g wa a e y Ev l a i n f r Ro t sg f Hi h y
S ONG YU— a ci
( e igJ oeHi w yS re ,D s n ad R sa h Is tt,B in 0 0 8 hn ) B in i k g a uvy ei n eer ntue e ig 10 8 ,C ia j a h g c i j
Ke r s:h g wa ; r u e d sg y wo d ih y o t e in; s ft v l ai n ae y e a u t o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言
度按 3行 程计 .若 某 处缓 和 曲线 长度 为 8 m和设 计 s 0
目前 我 国 高 速 公路 通 车里 程 已跃 居 世 界 第 二
维普资讯
C OMMUN C rO T ND I A| NS S A ARD Z rON J I A| J
宋 玉 才
( 京交 科 公 路 勘 察 设 计 研究 院 ,北 京 1 0 8 ) 北 00 8
摘 要 : 高速 公 路 安 全 性 评 价 为有 效预 防 交 通 事 故 的 发 生 提 供 了一 个非 常有 效 的 手段 ,体 现 了 “ 全 、 环 保 、 舒 适 、 和 安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摘要:随着我国西南地区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作为连接高速公路与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交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高速公路的修建,给沿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交通便利和经济效益,但互通式立交作为出入高速公路的连接点,车辆速度变化、驾驶员视距不足、交通标志不完善、加减速车道长度不足,均会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是通车前的最后一次安全检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对互通式立交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项目进行探讨,并对互通式立交安全核查出的问题给出整改建议,以期降低互通式立交运营期间事故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互通式立交安全;立交安全检查;高速公路0.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作为连接高速公路与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交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尽量减少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1](以下简称路线规范)在2006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其修订的重要内容如下:(1)公路应按设计速度进行路线设计,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保持线形连续性;(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干线公路应在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性评价,其他公路有条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性评价。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上升为《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2](以下简称安评规范)强制性规范。

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山区高速公路中数量越来越高,受西南山区地形限制,很多设计参数只能取极限值。

本文结合某建成高速公路现场踏勘资料,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及交工验收评定资料,对沿线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鼻端通视情况,加(减)速车道长度、匝道的速度协调性及出口标志信息的系统性进行评价。

1.国内外互通式立交视距安全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吴艳[3]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研究中指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总量的70%集中在出口500m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2021年)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2021年)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系统研究国内外道路运营安全评价先进技术,认为各种安全评价方法有其优缺点,单一方法使用时,难以得到全面、可靠的评价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状况,提出了运用速度协调性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设计符合性以及运营安全评价清单进行评价的高速公路运营综合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

并运用该方法对某改建高速公路进行了运营安全评价,指出了该拟改建高速公路两处事故多发路段和3方面的安全隐患,证实了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路安全;高速公路;事故;运营安全;综合安全评价0引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及财产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事故数以及事故死亡人数分别由1.6万公里、17217起、2015人增加到2.9745万公里、36257起、5269人;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事故数也相应增加,而事故死亡人数增长更快。

图1高速公路里程、事故及死亡人数增长情况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6万公里,“五纵七横”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状况较差,呈现出事故率高,而且远远高于普通公路的趋势。

京石高速公路曾经仅9个月间就发生交通事故799起,事故率为120起/(亿车公里)[1],京塘高速公路1993年事故率90起/(亿车公里)[2]。

而1995年,美国高速公路事故率仅为0.75起/(亿车公里),法国为0.57起/(亿车公里),日本为0.56起/(亿车公里)[2]。

据1997年公安部统计,全国高速公路每百公里事故死亡率是普通公路的5倍,平均每千米发生的事故1.89起,而一般公路每千米发生的事故数仅为0.24起,高速公路是一般道路的近8倍。

因此,现阶段对于事故频发、死伤严重的高速公路,急需进行安全评价及改造;同时,许多早期修建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求,急需拓宽改建,在改建前必须进行运营安全评价,有针对性地消除安全隐患。

而现阶段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实际、行之有效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价方法。

笔者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及实践,提出一套实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以期能改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现状。

1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价方法1.1速度协调性分析速度协调性分析包括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和设计速度协调性分析[3-5]。

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采用实测或预测相邻路段85%分位运行速度差△V85对,其评价标准[3,6]为:|△V85|<10km/h即运行速度协调性好;|△V85|为10~20km/h即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

条件允许时,宜适当调整相临路段技术指标,使运行速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0km/h;|△V85|>20km/h即运行速度协调性不良。

相临路段需重新调整平、纵面设计。

设计速度协调性评价是对同一路段的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差值进行评价。

运行车速可实测或预测获得。

当同一路段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差值大于20km/h时,应按规定对该路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算[3]。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准确实测或预测车辆的运行车速,它是人、车、路及环境对于车辆运行及其安全影响的综合表征。

1.2事故调查与分析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鉴别事故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道路安全改造,基于事故的直接安全评价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7]。

第一,交通事故是人、车、路和环境危险因素的综合体现,基于事故统计的安全评价指标直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二,评价精度较高。

经过相当长时间收集到足够的事故数据和其他影响因素的详细数据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出道路的安全隐患所在,在系统稳定情况下,用于中、短期事故预测,结果一般比较精确。

但由于事故率法是基于事故统计的评价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固有的缺点[7]:1)事故的稀有性致使评价周期过长,要有较长时期的事故统计数据作分析。

较长时期的、系统的事故数据累积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我国缺乏事故的长期统计资料。

一方面在验证所采取的高速公路安全措施的效果时,不能立竿见影,可能要等待若干年;另一方面当收集到足够数量并且可靠的事故数据资料时,时过境迁,若交通流量、交通组成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则会失去评价的意义。

2)事故统计的不完全性致使评价结论失真。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是由交通警察统计的,而交通警察统计事故的目的是事故责任认定;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事故是私了的,交通事故的统计很不完善,同时还可能存在事故数量虚报的情况。

3)事故严重性程度的考虑不足。

如何将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综合,还有待于研究。

4)基于事故的安全评价为事后评价,事故后果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基于事故评价方法的缺点,结合事故率法与非事故安全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3设计符合性检查设计符合性检查评价[3]是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变更设计文件进行,评价的内容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平纵面线形组合、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的变更设计、施工部分,评价采取现场调查与设计文件或技术标准对照的方式进行。

现场调查应在白天和夜间分别进行,有条件时还应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雨、雪、雾天等恶劣气候条件或交通高峰期的调查。

路段调查前,应按公路双方向进行考察,并采取连续摄像或拍照的方式先将全路状况进行记录,以找出全线的安全敏感区,然后现场对影响安全的主要区域或路段进行详细勘查。

设计符合性检查不仅是对各项设计元素进行规范符合性检查,更应着重于检查分析各道路条件设计因素组合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但设计符合性检查只能定性查找出若干安全隐患,彻底的事故隐患排查需借助安全评价清单进行。

1.4运营安全评价清单评价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价清单[2]是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高速公路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列出的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问题清单,评价人员可利用评价清单进行评价,或检查是否遗漏一些应该评价的方面。

由于高速公路事故的多影响因素,随机性等特征,并由于评价小组的知识结构不可能包含所有方面的知识,因此,评价清单对实施全面的运营安全评价是很有帮助的。

但评价清单绝对不是道路安全评价的全部内容,每一个高速公路项目都有要进行特殊评价的内容,因此,积累经验和建立评价清单数据库是特别重要的;通过安全评价清单,也只能定性地找出安全隐患所在。

1.5交通冲突技术交通冲突技术[6](TCT,TrafficConflict,Technique),是目前国际上新兴的一种定量非事故统计交通安全评价理论方法,该技术被誉称为20世纪交通安全评价领域内的一次革命。

交通冲突(TCT)[7]是指机动车与其他用路者双方,若各按其原来的方向和速度行驶,则一定会发生碰撞事故,但由于其中一方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或制动,或转向或加速行驶等避免事故发生的事件。

交通冲突的发生量要比交通事故多得多,事故与冲突的成因与前期过程完全相似,二者的惟一区别仅在于是否有损害后果发生。

有研究表明[7-9],事故与冲突的发生概率虽然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具有线性特征且呈一定的规律性,二者相应的各项代表性参数存在着某种强相关关系,冲突对事故具有替换性。

该技术以大样本生成、快速、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安全现状与改善效果为特点而异于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理论,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理论存在的事故稀有性导致评价周期过长、事故统计的不完全性而带来评价结论欠真等问题。

具有能替代传统的基于事故的安全评价、能全面准确地进行非事故评价、能快速定量地达到改善安全的目的等优点[10]。

但现阶段交通冲突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都存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0]:1)交通冲突技术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特别是现有交通冲突判别标准和判定模型需进一步进行验证和改进。

2)现阶段,用交通冲突技术进行道路安全评价,其指标体系仅考虑了交通车辆运行安全方面的因素,而未考虑天气、景观、环境等影响因素,其安全评价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3)交通冲突观测技术的手段有待于改进及扩展,视频检测技术将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4)现有交通冲突技术的研究理论方法都是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冲突现象进行开发的,应用前景重点在诊断局部事故地点的安全性,而高速公路点多线长,如何将交通冲突技术很好地应用于路段进行安全评价,成为研究和开发的新课题。

1.6综合安全评价方法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安全评价方法,特别是交通冲突技术、都还不太完善,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单一方法使用时,难以得到全面的评价结果。

速度协调性分析评价平纵线形的一致性及安全性,得出线形不一致、不安全的路段并分析其原因;事故调查与分析查清历史事故及其原因,确定出事故多发路段;设计符合性检查及安全评价清单着重评价各项道路条件的规范符合性并实施全面的安全评价,找出不符合规范的设计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条件。

综合运用以上评价方法可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各种方法既互为验证,又互为补充,能最大程度地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

具体评价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如图2所示:图2综合安全评价方法流程图1)同步进行速度协调性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设计符合性检查以及安全评价清单评价,得出各种方法初步评价结果。

2)各种方法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分析、整合各种方法的评价结果。

3)汇总、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2我国某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价2.1项目概况某高速公路全线为双向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收费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自全线建成通车以来,交通量增长迅速,交通拥挤,引发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服务水平逐年降低,急需进行安全评价及扩建改造。

2.2速度协调性分析采用美国IHSDM(InteractiveHighwaySafetyDesignmodel)06版运行速度模型对该高速公路的速度协调性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