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电石炉工艺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石炉岗位操作规程

电石炉岗位操作规程

2.1送电准备 2.1.1开启计算机,进入配电操作界面。 2.1.2通知巡检工检查液压系统,和巡检工联系检查液压系统是否 正常,有没有出现异常,出现异常时,启用备用液压系统,替换 有故障的液压系统,并联系维修工对故障系统进行及时维修。
2.1.3通知巡检工检查电极系统的各项工作是否完好。如:加热器 及风机、风门开度、电极工作长度等。
3.1.4当电极压放时密切注意电极电流和H2含量的变化。 3.1.5配电工积极与巡检人员密切配合,电极压放前2-3分钟通知 巡检工到电石车间三楼半电极压放平台观察电极压放过程是否正 常,巡检工测量每次压放量,将每次压放量告知配电工,配电工 做好记录。若压放量低于或超标,及时联系维修工进行处理,并 告知班长和值班长、调度。
一般情况下一次最多焙烧电极长度不超过1200mm,特殊情况例 外。第一步确定焙烧电极的长度,一般情况焙烧后的电极长度最 好在2.1米到2.3米左右。最好一次只焙烧一相电极,也可焙烧两 相电极(也就是常说的焙一带一),带焙的电极长度不宜超过主 焙电极长度的60%,不应同时焙烧三相电极(新开炉例外,如果 非要同时焙烧三相电极那只能悬空烤电极,时间一定要长。)。
3.2.4液压装置操作(中控室)
3.2.4.1开车前的准备3.2.4.1.1检查显示屏上液压画面是否正常;
3.2.4.1.2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在合理要求范围。检查油温是否合理 。特别是冬季应该及时打开加热器,保证液压油的黏度,确保液 压系统安全运行。
3.2.4.2启动操作 3.2.4.2.1将显示屏液压画面打开,按顺序依次用鼠标点击启动1# 升降油泵、2#升降油泵、3#升降油泵、压放泵及循环油泵,信号 由红变绿表示已开启。此时应通知巡检工到现场察看是不是和电 脑显示一致。 3.2.4.2.2检查各个油泵的启动指示灯是否正确; 3.2.4.2.3检查各个压力表的压力设定值是否正确. 3.2.4.3停止操作 3.2.4.3.1将显示屏液压画面打开,按顺序依次用鼠标点击停止1# 升降油泵、2#升降油泵、3#升降油泵、压放泵及循环油泵,信号 由绿变红表示已停止。

开放电石炉工艺操作规程

开放电石炉工艺操作规程

工艺文件目录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电石生产管理流程图操作规程电石炉工艺操作暂行管理规定工艺文件管理目录一、生产管理制度1、工艺管理制度2、巡回检查制度3、工艺指标管理制度4、技术教育培训制度5、三废治理环境保护制度二、生产工艺管理制度三、电石生产工艺流程图四、操规程明细表1、上料安全操规程;2、绞车工安全操作规程3、炉面工安全操作规程4、出炉工安全操作规程5、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6、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7、加电极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8、电石包装工安全操规程9、成品库安全操作规程10、液压系统岗位操作规程11、炉前化验操作规程12、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13、制作焊接电极桶操作规程14、电器安全操作规程15、安全生产动火规程16、矿热炉尾气净化系统安全操作规程17、吊装作业规程18、动火作业规程19、设备内作业规程20设备酸洗操作规程电石炉工艺参数电炉变压器:HCSSPE-16500KVA/35KV额定容量:16500KVA额定电压:一次35000V,二次132-176V额定电流:一次243-272A,二次64368-54127A 电极直径:Ф1010mm极心圆直径:Ф2700mm炉膛直径:Ф6500mm炉膛深度:Ф2300mm炉壳直径:Ф8000mm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电石生产工艺流程配比根据生产不同级别电石产品,白灰(CaO)和焦碳(C)按一定比例混均加入矿热炉内,通过电极把电能转化成热能来满足生产CaO2所需热量,使白灰和碳在炉内充分反应当成CaO2(电石),由炉口把成品电石流入电石锅内拉出,冷却后破碎、包装、销售。

白灰:粒度5-40mm CaO≥90% 生碳<5% <5% 沫子<3%焦碳:粒度5-25mm ≥82% 灰份<10% 挥发份<10%子水份<15%电石变量:优极品≥305t/kg 一极品≥295 t/kg 二级品≥285t/kg 三极品≥275 t/kg 学兼优合格品<275 t/kg发放编号: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工艺操作规程2005年4月20日发布2005年4月20日实施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目录序号文件名称1 电石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 炉面工岗位操作规程3 炉前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4 配电工岗位操作规程5 出炉工岗位操作规程6 电石破碎、包装、储存、运输操作规程7 电石炉收尘系统操作规程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电石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电石炉操作是电石生产四要素(原料、设备、操作、参数)之一。

电石炉操作规程

电石炉操作规程

电石炉操作规程
《电石炉操作规程》
1. 操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电石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擅自操作电石炉。

2. 在操作电石炉前,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工作服和手套,确保自身安全。

3. 在使用电石炉时,应先检查电源和设备的连接情况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再启动电石炉。

4. 遵守电石炉的工作要求,注意电石的存放和处理,严禁私自更换电石操作。

5. 严禁在操作电石炉时离开现场,若有紧急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6. 使用电石炉期间,禁止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作业区域清洁和整洁。

7. 在停止使用电石炉后,必须将其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8. 发现电石炉有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严禁擅自私修私动。

9. 对于电石炉的操作和维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该操作规程的执行,能够有效避免电石炉的安全事故,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石炉操作规程

电石炉操作规程

电石炉电气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一、正常开炉操作1、联系电控部运行班,办理《停送电联系单》,确认已经送电。

2、检查确认炉变档位在2档,检查确认操作台上炉变紧停在分闸位置。

3、检查相关工艺设备具备开炉条件,三相电极均上提10cm到20cm。

4、检查确认炉变允许合闸条件全部满足,即电脑画面上炉变允许合闸灯全部变为绿色。

5、确认开炉需要使用的炉变是角型接法还是星型接法。

6、如果开炉需要角型接法,先按下操作柜上的炉变合闸按钮,然后按下操作柜上的角型柜合闸按钮,此时电脑画面上炉变出现绿色的角型图形;观察调整炉变电流到工艺合适数值。

7、如果开炉需要星型接法,先按下操作柜上的炉变合闸按钮,然后按下操作柜上的星型柜合闸按钮,此时电脑画面上炉变出现绿色的星型图形;观察调整炉变电流到工艺合适数值。

8、待电石炉负荷稳定后,检查确认电容柜允许合闸条件满足,即电脑画面上电容器允许合闸灯全部变为绿色;9、联系电控部运行班,办理《停送电联系单》,确认电容器已经送电后,在操作柜上按下电容柜合闸按钮,此时电脑画面上电容器图形变为绿色。

需特别注意电容器分闸后必须等待10分钟才能再次合闸,否则将损坏电容器。

10、炉变电流调整,无论是星型接法还是角型接法,在15~27档时控制每个变压器的一次电流不超过274A;在1~14档时控制每个变压器二次电流不超过92KA。

正常停炉操作1、因工艺或设备需要正常停炉时,可不调整炉变档位,直接按照以下顺序停炉;2、先在操作柜上按下电容柜停止按钮,确认电脑画面上的电容器图形变为红色,则电容器停止运行;3、在操作柜上按下炉变停止按钮,确认电脑画面上的炉变变为红色,检查确认炉变一次电流为零;若为绿色,不能停炉,则按照事故停炉操作停炉。

三、事故停炉操作1、若出现事故或紧急状态,可不调整炉变档位,直接按照以下顺序停炉;2、在操作台上按下炉变紧停按钮到停止位置,确认电脑画面上的炉变变为红色,检查确认炉变一次电流为零;若还不能停炉,则联系220KV(老系统为110KV)开关站停下炉变总电源。

电石炉操作

电石炉操作

电石炉操作一、出炉操作:1、拉锅前的检查:首先要检查所有的电石锅按照要求将锅底所有缝隙全部垫好,确定无漏垫处。

所有的小车连板连接牢固,无脱焊。

连接板之间的销子全部插好。

轨道内的电石彻底清理干净,导向轮转动灵活。

2出炉前的检查:检查托泥铲、堵眼用封枪、钢钎以及堵眼用泥球的备用数量(20个)和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出炉需求,严禁使用过湿或冰冻的泥球堵眼。

3、烧眼操作:使用烧穿器修整炉眼,必须待烧穿器上安装的碳棒穿过出炉档屏还未接触到炉眼前将烧穿器的铜排合闸送电。

修眼完毕后,将烧穿器拉出炉眼,即刻断开烧穿器铜排供电后,方可将烧穿器拉出出炉挡屏。

4、炉眼的维护保养:正常的炉眼及形状应呈喇叭形,炉眼的外径必须要保证在300mm以上,炉眼的内径必须保证在60mm以内。

炉眼的深度维持在500~800mm,并保持一定的坡度,炉眼高度控制在炉舌根部20mm~50mm。

正常生产中炉眼深度及高度要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按时出炉。

当炉眼打不开,炉子三相不通而电石不易流出时,经几次出炉电石在出炉口堆积,致使炉眼不够深度等情况,就必须使用烧穿器烧眼维护,以保持炉眼的正常要求,同时严格控制不要使炉眼上移,以防止炉底上涨。

5、通过出炉判断炉况:出炉时通过捅炉圆钢的感觉,结合电石流出时的流速颜色,光亮度等,来判断炉况,这种感觉和判断应及时报告班长。

一般捅入轻松,圆钢上电石较厚,说明炉温高,炉内畅通,电石质量高,配比可能偏高。

捅入轻松,圆钢上电石较薄,颜色发白,说明炉温高,炉内畅通,电石质量高,配比合适,如果炉内坚硬,甚至夹圆钢,则炉温低,炉内不通,如果带出生料说明料层不好有塌料等,如果捅不进,有沉淀则说明炉温低或炉底上涨。

6、通过炉前化验判断炉内情况:当班炉前热样必须控制在285L/kg~295L/kg,如果在炉前热样检测过程中,如果电石反应彻底而且检测后的水较白,则说明炉料配比较低,需要适当提升炉料配比。

如果炉前热样检测后存在炭材积渣,则说明炉温较低炭材未完全反应完毕,此现象说明:一是炉料配比偏高,二是炉温较低。

电石炉操作规程7篇

电石炉操作规程7篇

电石炉操作规程7篇【第1篇】电石炉配电工平安技术操作规程一、送电1、送电前必需对配电操作台上各仪表、压力表举行严格检查。

认为合格后同电工联系好,在班长的指挥下,提起电极适当位置,预备送电。

2、送电:在班长指令下,带负荷50a合闸送电,按照状况逐步增强电流到规定值,同时密切凝视液压表的变化。

二、停电1、正常停电:按照班长的指令先停电容器,然后将负荷降至150a后停电。

2、紧张停电:当班长或炉面操作工发出紧张指令,应立刻停电,告诉电工退出运行电容器。

三、压放电极1、将上抱紧开关打至松开位置--上抱紧松开2、将升降缸开关打至升高位置--上抱紧升高3、将上抱紧开关打至抱紧位置--上抱紧抱紧4、电极提起,将电流降至150a5、将压力环开关打至松开位置--压力环松开6、将升降缸开关打至下降位置--升降缸下降7、压放电极,同时注重电流变化,按照状况调节电极8、将压力环开关打至抱紧位置--压放完毕四、操作制度1、严格控制电流不得起过额定值,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2、集中精力注重岗位各种仪表的指示,发觉异样信号和指示准时通知班长和电工处理。

3、过电流时,准时提起电极,同时消退警报信号。

4、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刻报告班进步行处理。

5、放电极时必需根据班长指令提高电极,以防超负荷造成事故。

6、按时填写原始记录,保持记录精确、清洁。

7、停电后,按照班长指挥将电极落至适当位置后,把操作电源关闭。

五、工艺控制指示3#炉1#炉1、一次电压35kv35kv2、二次电压136-176v 120-130v3、一次电流500a表电流280-300a100-130a4、二次电流55000a-65000a 32000a-35000a5、变压器容量17500kva 7500kva6、放电极时,电流值控制在120a50a7、变压器油温60/cm2压力环30--35 pa/cm2六、故障处理1、电极不能升降,液压系统发生异样时,应报告班进步行处理,须要时可停电处理。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1.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电石炉操作工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安全。

1.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工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1.1.2 对电石炉进行检查在操作电石炉之前,操作工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特别是电石炉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1.1.3 熟悉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操作工需熟悉电石炉的操作程序和相关的安全规程,了解各个部位的功能和操作要求。

1.2 电石炉的启动和停车操作1.2.1 启动操作1.2.1.1 在启动电石炉之前,必须确认炉内没有残留的石灰石或其他杂物,以免引发事故。

1.2.1.2 启动前需要将电石炉的燃料供应和点火系统检查一遍,确保其正常运行。

1.2.1.3 依照操作程序的要求,逐步启动电石炉的各个部位,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1.2.2 停车操作1.2.2.1 在停车时,应先关闭电石炉的燃料供应系统,然后逐步关闭其他系统。

1.2.2.2 停车后,应将电石炉内的石灰、焦碳和积灰等杂质清理干净,准备下一次的操作。

1.3 电石炉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电石炉的过程中,操作工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做到以下几点:1.3.1 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进行修复。

1.3.2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操作工应定期清理工作区域,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

防止杂物堆积引发意外事故。

1.3.3 控制温度、压力和液位操作工应随时关注电石炉的温度、压力和液位等参数,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内。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和维修。

1.4 应急处理措施在操作电石炉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紧急情况,操作工需要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并能够迅速反应。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石炉是一种用于生产乙炔气和苯酐的设备,由于涉及到高温和高压操作,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以下是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共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电石炉操作工,必须统一执行,不得违反。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工作岗位职责,熟悉电石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第四条电石炉操作工必须具备高温高压设备操作经验,能够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要求和操作事项的安全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操作安全。

第五条电石炉操作工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静电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第六条在电石炉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必须保持清醒状态,切勿带上酒精等影响工作安全的物品。

第七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和操作程序。

第八条电石炉操作工必须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电石炉操作规程第九条在操作电石炉之前,操作工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运行准备工作。

1. 检查电石炉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异响、漏气等异常情况。

2. 检查并清理电石炉的进料管道、排渣管道等,确保通畅。

3. 检查电石炉的电源、供水、排水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4. 检查电石炉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5. 检查电石炉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第十条在操作电石炉时,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1. 打开电石炉的阀门和开关,使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2. 监控电石炉的温度和压力,并及时调节。

3. 注意观察电石炉的液位和漏液情况,及时排除故障。

4. 监控电石炉的进料流量和排渣流量,调节流量并保持稳定。

5. 定期对电石炉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文件目录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电石生产管理流程图操作规程电石炉工艺操作暂行管理规定工艺文件管理目录一、生产管理制度1、工艺管理制度2、巡回检查制度3、工艺指标管理制度4、技术教育培训制度5、三废治理环境保护制度二、生产工艺管理制度三、电石生产工艺流程图四、操规程明细表1、上料安全操规程;2、绞车工安全操作规程3、炉面工安全操作规程4、出炉工安全操作规程5、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6、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7、加电极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8、电石包装工安全操规程9、成品库安全操作规程10、液压系统岗位操作规程11、炉前化验操作规程12、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13、制作焊接电极桶操作规程14、电器安全操作规程15、安全生产动火规程16、矿热炉尾气净化系统安全操作规程17、吊装作业规程18、动火作业规程19、设备内作业规程20设备酸洗操作规程电石炉工艺参数电炉变压器:HCSSPE-16500KVA/35KV额定容量:16500KVA额定电压:一次35000V,二次132-176V额定电流:一次243-272A,二次64368-54127A电极直径:Ф1010mm极心圆直径:Ф2700mm炉膛直径:Ф6500mm炉膛深度:Ф2300mm炉壳直径:Ф8000mm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成热能来满足生产CaO2所需热量,使白灰和碳在炉内充分反应当成CaO2(电石),由炉口把成品电石流入电石锅内拉出,冷却后破碎、包装、销售。

白灰:粒度5-40mm CaO≥90% 生碳<5% <5% 沫子<3%焦碳:粒度5-25mm ≥82% 灰份<10% 挥发份<10%子水份<15%电石变量:优极品≥305t/kg 一极品≥295 t/kg 二级品≥285t/kg 三极品≥275 t/kg 学兼优合格品<275 t/kg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发放编号:中宁兴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工艺操作规程2005年4月20日发布2005年4月20日实施目录序号文件名称1 电石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 炉面工岗位操作规程3 炉前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4 配电工岗位操作规程5 出炉工岗位操作规程6 电石破碎、包装、储存、运输操作规程7 电石炉收尘系统操作规程电石炉操作是电石生产四要素(原料、设备、操作、参数)之一。

电石记的生产过程即从送电前的准备到停电停炉都属操作。

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影响电石生产、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因素。

因此电石生产中不能忽视操作这一重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探索并掌握好电石炉在正常工艺条件下的操作,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一、原料准备1、石灰:含CaO>92%以上粒度:5-40mm 生、过烧总和<10%2、焦炭(兰炭、无烟煤)含固定炭>84% 粒度:3-25mm3、电极糊:含固定碳75-80%子灰份<6% 挥发份11-14%二、炉面操作1、投料方法:采用多次投料法,做到勤加少加,压盖明弧,保持料面一定高度,馒头形状,不得大量干烧,随意降低料面或不加炉料造成设备断水。

2、炉料面控制:正常操作要保持料面馒头形状,中心高度与炉墙相平,四周料面低于中心200mm。

3、入炉配料:石灰、焦炭100:65—75%之间,可随原料质量时常变动,配比应相应调动。

4、炉料面处理:处理炉料面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

每月处理炉料面粉末2次及不定期每班在炉料面用钢钎通料层,以保持料面有良好的透气性。

5、副加料的调整:正常操作必须根据炉况变化及电极深入变化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变化,进行必要的附加料调还,不得大量加入附加料,导致炉况出现异常。

三、出炉操作1、正常生产按规定每小时1炉,由班长指挥出炉工,不得随意出炉及多出炉次。

2、出炉前事先做好各项出炉准备工作,如电石锅、钢钎、泥球及封堵炉眼的工具。

接到指令后5分钟内必须将炉眼打开,不得无故拖延时间影响到出炉。

3、保持稳定的炉眼位置,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炉眼,每炉必须深捅炉眼2次以上,以确保炉眼与内溶池畅通及炉眼稳定。

4、封堵炉眼必须用事先准备好的泥球封堵炉眼,不得用碳素或其它物料及过湿的泥球封堵塞炉眼。

5、炉眼外形必须保持喇叭形,外大里小,深度300mm以上,外口250mm。

6、出炉后立即将电石锅拉到冷却工棚,进行冷却、吊换锅,作好下次出炉准备。

四、配电操作1、配电人员工作时必须认真负责、精心操作,不得闲谈说笑,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故。

2、调节电流,按规定及满负荷值±3A之间,进行调整,不得随意超负荷或降低负荷。

3、配电工应配合炉内操作人员掌握好炉况变化,有问题应及时向班长反映,配合好操作人员,做好停、送电和下放电极工作,并作好记录。

4、正常操作下停电,应降低操作负荷50%以下,方可停电。

不得满负荷停电,紧急情况下方可满负荷停电(如电极软、硬断,突然断水,严重漏油、漏水,设备严重刺大)。

5、送电前应将三相电极提起,然后送电。

送电后根据操作班长的提示,并观察电极情况,逐步增加电流。

6、下班电极时听从班长指示,按下放电极操作顺序,打开各项操作浊压按纽下放电极,下班电极应停电进行。

7、下班电极操作顺序:先将电极落入料层,估计无有吊空现象即可,先抱紧电极摩擦环,再打开锥套加油缸,再提升电极至下放长度即可。

操作复原:先抱紧锥套油缸,再抱紧摩擦环油缸后,提升电极即可送电。

8、电石炉停电停炉后,电极每间隔1小时升降活动1次,以防电极与炉底相粘结,造成电极硬断及无法提起现象出现。

五、电极管理1、下班电极操作每班8小时下放电极3-4次,每次下次50-100mm,下放前必须掌握好电极软断变化程序,根据电极长度及软硬,下放至长度要求,放软必须进行烙烧,过长应采用少或不放。

2、电极正常工作长度:16500KVA电石炉100-1300mm。

3、电极糊须经检验、符合规定指标要求,方可加入电极筒内。

糊粒度100-150mm,糊高度正常保持在电极锥套以上2.5-3m处。

加糊必须由专人负责,每天加糊1次,数量可根据某项电极糊高度来定。

每天加糊前,必须探查电极筒内糊高度及电极软硬程度。

电极软应减少糊高吸关小鄂板进水量,过硬则相反,以确保电极成熟与消耗达到正常。

4、下放电极须停电操作,操作班长及炉面操作人员与配电工、液压工密切配合,观察下放电极变化情况,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

5、如遇电极工作长度不够使用长度,电极成熟跟不上使用,必须采用焙烧方法及分多次、每次少放的下放办法,来达到正常使用的工作长度,不得因过软,下班的电极长度太长或太短,造成电极流糊、下脱、抽芯或烧坏炉内设备的事故发生。

6、下放电极送电石,电流负荷应慢慢升加,认真观察下放电极后变化,不得急速升加负荷,造成电极事故的发生。

7、应保持正常的电极入炉深度900-1100mm不得将电极放放过深,导致电极鄂板烧坏或损坏料层。

六、电极焙烧1、焙烧某一相电极时,应根据电极软硬程度,来确定焙烧下放长长,过软及不够长度应分2次下放焙烧。

焙烧时,电极电流应逐步增加,不可急速增大电流,以防被焙烧电极电流过大、过快及焙烧的某一项电极与料层墩死,导致电极刺火流糊。

2、焙烧某一项电极的电流值,是其它两项电极电流的和,由其它两相电极的电流来调整。

焙烧项电极电流,以达到目的满负荷致使电极焙烧成熟,焙烧时间应根据电极焙烧时间、电极焙烧长度及软硬程度增加电流来均衡焙烧时间。

3、电极焙烧好后,应根据使用长度,鄂板落回报紧到已烧结位置。

4、焙烧此项电极时,电极必须与溶池墩死,用煤记料或白灰将此项电极围死,以防电极刺火漏糊。

七、新开炉及停炉操作1、新开炉操作方案:(1)烘炉(2)铺炉底(3)送电烘炉方法:下放电极2-2。

5m电极筒内装破碎电极糊,高度5M以上;待筒内电极糊溶化,用红砖封堵炉内,在电极底部垫两层砖,以防电极同炉底粘结。

检查炉内设备水系统是否通水畅通。

用木柴点燃,待着火后加入大块焦炭,逐步使焦炭燃烧。

不断添加焦炭,烧至锥套下,焙烧48小时。

待三相成熟后,清除炉内杂物,约24小时。

铺炉底操作:炉内焦炭消除干净后,下放电极1.5m,调整好三相电极间距,砌砖炉内,中心放木棒一眼,用旧耐火砖、耐火土砌筑。

焦炭厚度为20mm,电极下端分别用于大于电极直径的圆筒各一个,装满焦炭,筒高1000mm,三相筒主底用圆钢或碳精棒连接,确保三相电极导电相通。

筒外△区100%炉料,内△区80%铺混合料,加料高度与铁筒平行。

送电操作:首先对电气导电设备、机械设备、油压系统、水系统进行最后全面检查,是否具备运行要求。

正式送电前做1、2次电气冲压试验,检查是否有连电、刺大异常现象。

送电后增加负荷速度,每小时按10A增加,开至负荷满,满负荷后2小时出第一炉。

此阶段多注意电极升负荷情况,掌握好增加负荷速度。

待负荷加至40A时,开始加混合料,确保炉料料层良好,加料速度不易过快,料面增加至炉深2-3时,出第一炉,每8小时出1炉,确保高炉温,送电48小时后每小时1炉。

2、正常停、开炉操作:①停炉:停炉前应尽可能产将炉内电石排出,停炉后将导电鄂板下部祼露部分、出料面的电极用炉料埋处。

停电时间过长,加部分焦炭以防氧化及减少炉温损失。

②开炉:送电前,首先把电极附近的炉料扒掉,适当去除部分红料,使电极周围呈凹形。

电极适当提高,使送电负荷不超过30%,送电开炉。

③送电后适当干烧,使电极插队炉内,提高炉温,为正常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八、停电范围1、16500KVA电石炉放电极;2、电极硬断;3、电极软断、流糊、抽芯;4、电石炉导电部分及绝缘刺火;5、严重漏水、漏油;6、冷却系统断水;7、液压系统故障或失灵;8、炉眼封堵不上;9、变压器油温过高。

一、炉面操作及投料方式1、本厂采用勤加少加法,哪里有明弧就在哪里投料,保持料面一定扩同度。

2、本厂采用人工加料,按规定配比上料到料面,将白灰先铺平在炉面,再将碳素材料倒在白灰上面摊平,用铁锹加至电极炉面周围。

不得一次加大批炉料,造成炉面增高,堆积炉面造成出现大量红料。

3、不得随意干烧处理料面,损坏料层及造成设备烧坏,处理不正常炉况情况例外。

4、炉料料面控制,正常操作要保持料面馒头形状,中心高度与炉墙相平,四周低于中心200mm。

过高、过低可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至正常规定要求。

5、入炉炉料配比,炉面工不可随意调整改变,但可向领导提出调整建议。

6、料面处理,每月处理料面粉沫2次以上,确保料面透气性。

处理方法:可采作推撬炉料粉面,适量加入付石灰。

为确保日常炉料层的透气性,每班必须在料面用钢钎深插料层,以保障有良好的透气性,每班不少于3次。

7、调整操作:A、调整炉料电阻的方法:①保持正常的料面温度。

通常闭弧操作,正常时料面温度约在500-600℃,其三角区温度可达700℃左右,若不正常,温度超过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