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机的演绎和选型

合集下载

RF310G型倍捻机的分析

RF310G型倍捻机的分析
图1.1 RF310G型倍捻机外观
图1.2RF310G化纤倍捻机的外形尺寸
RF310G型倍捻机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机头部分
机头主要是由控制装置和动力系统组成,RF310G型倍捻机的动力是由电动机提供的。在控制部分,目前大多国产的倍捻机都采用机械式控制转速及正反转,本文介绍的RF310G型倍捻机采用了变频器技术,通过变频器,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正反转,有利于传动平稳,虽然增加了成本,从长远看,还是采用变频器更有利,可以让操作更简单,并节约电力。本机采用的是西门子R40型变频器。
Z1、Z2、Z3、Z5—齿轮Z4、Z6—差微齿轮
2.2.2
1.锭子转速RF310G型倍捻机的锭速是由变频器控制的,操作比较简单,传动精确。需要的锭速直接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器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了锭速。
2.捻度的计算和调节加捻捻度是加捻工序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也是衡量加捻丝线半制成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 分化推动了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并引发了几乎所有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纵向分化、横向综合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向纺织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纺织机械的技术结构、使用功能、控制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纺织工业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RF310G型倍捻机的包围角在30°以上时,捻丝张力保持恒定。当包围角在30°以下时,随着退解张力的增大,气圈形状变小,气圈张力变大且不稳定,从而引起断头。
3.包围角、气圈张力和退解张力的关系
包围角随着旋转盘导丝口张力的变化而变化,张力升高时,包围角减小;反之,张力减小时,包围角增大。
旋转导丝盘导丝口的张力是退解张力之合,因此,任何一方的张力发生变化包围角都随之变化。

利来倍捻机说明书

利来倍捻机说明书

利来倍捻机说明书
利来倍捻机是一种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主要用于将棉花或化纤等原料纺成线或线绳。

以下是利来倍捻机的简要说明。

1. 机器构造:
利来倍捻机主要由机头部分、倍捻机头、机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2. 工作原理:
首先,将原料通过进料机构投放到机头部分。

然后,原料经过清洗和处理后,会经过捻子的旋转运动,与另一股线进行捻合。

捻合完成后的线会通过捻线器和卷线器,被卷绕成线绳。

3. 参数调节:
利来倍捻机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线密度、捻度和纺纱张力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纺纱要求。

4. 维护与保养:
利来倍捻机需要定期进行润滑和清洁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各个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

5. 安全操作:
在操作利来倍捻机时,需要穿戴好防护设备,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禁止将手或其他物体靠近机器运行部件。

以上是利来倍捻机的简要说明书,这些信息可作为使用者的参
考,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生产。

具体的使用和维护指南请参考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详细说明书。

倍捻机

倍捻机

主流品牌
苏拉-福克曼(德国),日发(国产)、泰坦(国产)、村田(日本),萨维奥(意大利)
谢谢观看
倍捻机
工业设备
01 工作原理
03 传动部分
目录
02 组成 04 主流品牌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多股合成一股),叫做并线机,没有具体的中英文称呼,可 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 层高可以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并且增强了原纱的性能,达到客户的需求。
组成
并线机主要由动力部分、倍捻单元和传动部分等组成。 (1)动力部分主要包括电动机、电器控制箱、指示器和操作面板。 (2)倍捻单元的结构主要包括锭子制动装置、倍捻机锭子部分、纱线卷统装置、倍捻单元的特殊装置等。 主要机件的形状、结构和作用: ①锭子制动装置:主要包括锭子传动带和皮带轮、带子锭子制动的踏板。 ②并线机锭子部分:主要包括可储纱和导向的锭盘、锭罐、纱线张力装置、退纱器、气圈罩、分离器、导纱 钩和断纱停机落钩等。 ③纱线卷绕装置:倾斜罗拉、超喂罗拉、储纱装置、横向导纱钩、筒子、升降筒子架和筒管盘。
传动部分
①电动机通过皮带盘、皮带、锭子龙带传动锭子。 ②由锭子龙带通过齿型带、减速装置等传到卷绕罗拉、超喂罗拉等。同时将横动凸轮的传动变成滑块往复运 动,带动横动导纱器往复。 ③防重叠装置 该装置避免筒管上形成条状花形的卷绕。电磁离合器控制的脉冲,周期地变换横向导纱器的速度。该机构的 传动见传动图。 ④筒子松边装置 该装置周期性地改变(缩小)横动导纱器的动程,以减少筒子边缘的卷绕层数达到松边的目的。机构的传动 见传动图。

倍捻机的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

倍捻机的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

倍捻机的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许建琴(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摘要:叙述了对于不同的倍捻机机型,在加工不同品种、不同细度纱线和不同加捻程度情况下的倍捻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并进行了质量分析与控制的探讨。

关键词:倍捻机;工艺设计;质量分析;质量控制;捻度;超喂率为减少结头数,提高产品质量,用倍捻机取代传统环锭捻线机已成为趋势。

本文对阿尔玛倍捻机和村田倍捻机的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作阐述。

1倍捻机工艺设计1.1 锭速锭速与原料有关。

原料强力高,锭速可以高些。

锭速与纱线细度和加捻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细度越细,需加捻回就越多。

为了保证产量,加工细特纱、加捻程度高时,锭速就选择得高,但质量会变差。

1.2捻度阿尔玛倍捻和村田倍捻机的计算捻度与实际捻度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异。

1.2.1 阿尔玛倍捻机(计算与实际捻度对照见表1)由表l可见,阿尔玛倍捻机的实际捻度大于计算捻度,其幅度约3%,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关系与纱线的粗细无关,与纱线的加捻程度亦无关。

1.2.2村田倍捻机倍捻机捻度计算公式:捻度=锭速×2/滚筒摩擦圈线速(1)由于交叉角的关系,实际卷绕速度比计算速度快,因此在捻度设定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村田公司给出计算捻度公式:式中,l/cosQ为交叉角修正系数;1/2为由观测值实验计算的修正系数。

计算捻度应当选择比设计捻度大一些;即分别乘1.2%、1.6%、2.7%和3.7%。

如要求捻度600捻/m、交叉角为21°24’,则捻度设定如下:计算捻度=600+600211-2421cos 1⨯︒)’(=622表2为交叉角Q 为18°32’时计算捻度与实际捻度的差异情况。

按式(2)理论差异率应为1.027%,实际差异率平均为1.029%。

当交叉角变化,计算捻度不变时,根据公式(2),实际捻度将发生变化。

表3为J27.8tex ×2交叉角变化、计算捻度为54.5捻/m 时的实际捻度的变化情况。

倍捻机的工艺和原理

倍捻机的工艺和原理

倍捻机的工艺和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倍捻机的工艺。

倍捻机是用于纺织行业中纺纱工序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对纱线进行捻合,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均匀度。

在倍捻机的工艺中,首先需要将两股或多股纱线经过张力调整装置进行张力调整,然后进入捻接装置进行捻合。

捻合后的纱线再经过卷绕装置进行卷绕,最终形成捻合后的成品纱线。

整个工艺流程需要经过精密的张力控制、捻合和卷绕等环节,以确保纱线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倍捻机的原理。

倍捻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捻杆和捻钩的相互配合,对纱线进行捻合。

在倍捻机中,捻杆和捻钩分别由上下两组构成,它们通过相对运动的方式对纱线进行捻合。

捻杆和捻钩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这样就可以控制纱线的捻合程度和捻向。

通过不同的捻合方式,可以生产出不同规格和品质的纱线,以满足不同的纺织品生产需求。

除此之外,倍捻机的原理还涉及到张力控制、卷绕方式和设备运转等方面。

在倍捻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的张力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纱线在捻合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张力,从而获得均匀的捻合效果。

同时,卷绕装置也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转,以确保捻
合后的纱线能够顺利卷绕成卷,并且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卷绕密度。

总的来说,倍捻机的工艺和原理是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纱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对倍捻机工艺和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巧,提高纺织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希望本文对倍捻机的工艺和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三章 倍捻机

第三章 倍捻机

3 倍捻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在第二章我们对倍捻机的各个运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了解到倍捻机的运行是由这三个运动组成,这三个运动分别为主加捻运动、卷取运动、导纱运动。

也推道得出了倍捻机各个运动对整个加捻过程的作用,以及对纱线工艺参数、物理的机械性能和纱线品质指标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三个运动的具体传动形式和控制方式进行设计。

3.1 主加捻运动的方案设计加捻运动是整个倍捻机三大运动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决定纱线的捻向,而且还可以决定纱线捻度和纱线的产量。

为此必须对加捻运动传动和控制有非常合理的设计。

从而来保证倍捻机的工艺要求,和对纱线加捻的品质保障。

为了让倍捻机生产柔性更大,根据倍捻机结构和机构设计组的设计表明,本次设计的倍捻机柔和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思想即采用多电机驱动。

这种设计使得倍捻机的自由度加大,柔性增强。

其中在加捻部分,设计组提出的是采用7.5KW的异步电机作为动力源。

为了提高倍捻机生产量,我们采用的是一个电机拖动一组加捻盘同时同速同向的转动。

这个过程中的传动采用的是带传动,具体形式,如下图3—1所示图3-1 主加捻运动原理对于加捻运动的运动控制而言,由于在结构与机构部分已经把原动力部分确定,在此根据确定了的原动力来确定控制形式。

对于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当前最主流的控制方式是变频器驱动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不仅可以对异步电机实行有级调速控制,而且还可以无级调速控制。

不仅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而且还有强的在线检测和保护能力。

最主要的变频驱动可以很方便的对电机进行启动、调速和制动,还有节能、延长电机寿命和接受上位控制器控制信号的能力。

综合上面的诸多变频调速的优点。

我们选择对加捻运动用变频器驱动控制。

3.2 纱线卷取运动的方案设计纱线的的卷取从工艺上讲,是为了把以加捻好了的纱线段收缠起来,同时把未加捻的纱线带入到加捻区进行加捻。

这种运动维持了倍捻机持续对纱线加捻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运动过程的存在,那么这种倍捻方式下的加捻将不会持续。

HY751型短纤倍捻机标准化操作流程

HY751型短纤倍捻机标准化操作流程

1.掌握设备的使用性能1-1 设备的主要功能: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适用于精梳棉、毛纱、涤纶混纺等短纤维的加捻。

1-2 倍捻过程:锭子回转一周,纱线加上两个捻度。

第一个捻度是在纱线张力装置和锭盘纱线出口之间形成的;第二个捻度是在锭盘出口和气圈导纱钩之间形成的。

其生产能力是环锭捻线机的两倍。

2.设备的有效技术参数与调校2-1 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适纺纱支范围为(Ne):10/22-2 HY751型短纤倍捻机常用定速范围为:8000~12000r/min。

2-3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捻度范围为:150~2000T/m。

2-4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捻向有:S和Z捻2-5 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工艺参数的调校:2-5-1 定速的选择:从提高单位时间产量而言,定速越高越好。

但定速增加会导致纱线张力大幅增加,使断头率增大。

因此,根据纱线品种、纱支合理选择定速是倍捻机的生产关键。

本机的锭子可以无极变速,定速由屏幕的触屏键控制,可在选项中选中直接更改。

调节范围在8000~12000r/ min。

2-5-2 捻度的设定根据工艺单的捻度需要,对捻度进行设定。

HY751型短纤倍捻机是由变频器控制卷绕速度,捻度可无极调节。

捻度的设定由屏幕上直接出入,调节范围为:150~2000T/m。

2-5-3 卷绕交叉角的选择: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卷绕交叉角的设定也是由屏幕操作完成的。

调节范围在:10度~18.75度。

2-5-4 超喂包角的选择: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超喂包角一般选用160%,超喂率选定后,纱在超喂盘上的包角也影响纱的卷曲张力。

包角的,即卷曲张力小,卷装较软;包角小,卷取张力大,则卷装较硬。

在导纱轮安装板上有刻度,可方便的调节包角。

2-5-5 捻向的设定:转动控制箱面板上的S、Z捻变换按钮,即可方便改变捻向。

捻向改变后,应适当调整龙带张紧轮,使龙带运行平稳,再正式开车。

2-5-6 气圈高度的调整:气圈高度指锭子加捻出纱口到导纱钩之间的距离,因纱线粗细的不同和锭子转速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气圈高度,横隔板上有刻度指示其高度。

第二章_倍捻机

第二章_倍捻机

2 倍捻机工作原理的运动分析的有机协调的结合,从而完成纱线的加捻。

2.2倍捻机的工艺运动与纱线的工艺参数 2.1 倍捻机的工艺过程分析由于倍捻机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相似,现在以二倍捻线机为分析对象,来描述其基本工作原理。

如下图2-1是倍捻机的结构原理简图,其构成除了机架外,还有1.开线筒子、2.锭翼,3.空心锭子、4.沙盘、5.加捻盘、6.导纱环、7.探针、8.超喂罗拉、9.导纱钩、10.喂入罗拉、11.卷绕罗拉等11个主要零部件构成。

这些零部件的协调工作,在加捻驱动、导纱驱动、卷绕驱动的综合作用下使纱线的捻度增加。

图2—1 倍捻机工艺原理图1-开线筒子2-锭翼3-空心锭子4-纱盘5-加捻盘6-导纱环7-探针8-超喂罗拉9-导纱钩10-喂入罗拉11-卷绕罗拉从上图我们可看到,纱线是从纱筒开始穿过锭翼进入空心锭子,然后从加捻盘出来,接着穿过导纱环进入到超喂罗拉,然后经过喂入罗拉到达卷绕罗拉上。

这个过程实际上分两个过程。

其一是倍捻过程,其二是卷绕过程。

在加捻过程中,主要是纱线从锭翼进入空心锭子时在加捻盘旋转作用下产生一个捻回,然后是加捻盘在转动时也会对从捻盘出来到喂入罗拉之间的一段纱线再加一捻。

这样就使得当捻盘转动一圈时,纱线获得两个捻回。

对于卷绕部分,则是将加捻的纱线在超喂罗拉和喂入罗拉的共同作用下将纱线送进纱筒上进行卷绕。

为了让纱线在卷绕筒上整齐有序的缠绕,纱线会受到横线导纱机构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机构的作用下,纱线会让一定的规律缠绕在纱筒上。

这三个个过程在上面的倍捻机工艺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到倍捻机的两个主要的运动是加捻运动和卷绕运动,同时还有一个导纱运动。

对于纱线来讲,经过这前面两个运动的作用后,其宏观内部结构和外在的物理特性都会发生变化。

经过后面的过程会以一定的规律缠绕在纱筒上。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的定性分析各个运动将如何影响纱线的品质参数。

2.2.1 纱线基本工艺参数与倍捻机的运动1.纱线的捻向捻向是指加捻后,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纱中的单纱呈现的倾斜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捻机的演绎和选型刘荣清摘要:介绍倍捻机的分类、特点、基本结构及其附属机构和新技术。

通过示例,分析研讨倍捻机和传统捻线机在产品产量,万米结(接)头数、耗电量、劳动生产率、占地面积等的差别和利弊。

提出其选型依据和合适的产品,指出扩大使用的主攻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倍捻机分类、特点、应用。

很早有人提出锭子转一转可以施加二个捻回的理论和方法,若干年后终于产生了第一台倍捻机。

倍捻机的问世是纺纱理论指导实践的典型示例。

由于倍捻机加捻效率高,卷装大,结头少,用工省,可以减少络筒工序,应用已逐渐普及,特别适用于结头少的高速缝纫线,高支、高端服装面料等产品和高性能纤维产品以及高速无梭织机的配套使用;随着倍捻机电耗的减少,应用日益发展,前景看好。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才使用倍捻机,目前已有近二十家纺机厂生产各类倍捻机。

1 倍捻机分类1.1 按使用产品分类1.1.1 短纤倍捻机它可加工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和各种化纤短纤纯纺纱或混纺纱,应用最广。

1.1.2长丝倍捻机用于加工各种化纤长丝和厂丝,特点是锭速可较高,可采用双层结构,例如新昌新亚XY310G化纤双层倍捻机,定速最高可达18000r/min。

1.1.3弹力纱倍捻机主要用于加工氨纶与其他纤维纱的交捻产品。

它对超喂张力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

1.1.4特种产品倍捻机如专用于加捻细旦的化学纤维长丝的倍捻机,其特点是张力小、卷装小、锭距小、能耗低,如绍兴华裕HY310G超细化纤倍捻机,可加捻20旦细旦化纤。

对某些产业用线如高性能纤维纱线如碳纤维、芳纶等合纤,多股帘子线、地毯纱、粗支纱等,要求结(接)头特别少的产品,宜采用大容量的倍捻机,卷装重量高达8kg,而一般倍捻机卷装重量在2.5kg~4kg,卷装大耗电较大。

如新昌凯成纺机CY280大卷装倍捻机,锭距840mm,最大卷装8kg。

1.2 按车面结构分类1.2.1双面单层倍捻机最早倍捻机是采用单面的,占地面积较大,目前较多采用双面单层设计。

1.2.2双面双层倍捻机双层机可以节省占地面积,主要用于长丝倍捻机,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售价相对较低,耗电省。

1.3 按锭子驱动方式分类1.3.1龙带传动倍捻机目前多数采用龙带驱动,每台机器可用于1或2只电机拖动。

双电机分别拖动两边龙带,龙带无松紧边,锭速差异就少。

1.3.2单锭电机驱动倍捻机鉴于龙带传动机械损耗大,用电高,锭间锭速变异大,噪音大,现代倍捻机采用单独小型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锭子的设计,同时实行单锭变频速度控制,控制精度达±0.1%转速,锭间偏差仅0.1%~0.2%,可降低捻度不均匀;据介绍全机能耗可减少10%~15%,因取消龙带,噪音也有显著降低,一般可降低5~6αβ。

2 倍捻机的特点(1)加捻效率提高一倍,从而能提高单锭产量。

(2)可直接制成卷装较大的筒子,发挥大卷装好处,并省了捻线后的一道络筒。

(3)卷装大,结(接)头少,可实现万米无结头,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适用对结头要求少的产业用品和高端产品。

(4)卷装大,络筒时间长、断头少,可少用挡车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不用钢锭、钢丝圈,由此可增加锭速,减少环锭产生断头多,毛羽高,钢锭、钢丝圈损耗等问题。

(5)倍捻锭子等机件结构复杂、精密度高、造价较高、接头操作比较麻烦,投资较大。

(6)单锭耗电量高,比传统捻线机高出3~5倍。

采用气动穿纱装置,需用空压机。

(7)占地面积稍高。

(8)如用龙带驱动锭子,噪音较高。

图13 倍捻机的基本结构和附加装置。

3.1基本结构倍捻机的基本结构见图1图中1-卷装制动件;它使纱线断头时或落筒时自动停止卷绕,不发生绕滚筒和缠罗拉。

2-底座凸轮;通过它改变导向辊位置,控制卷绕张力,达到稳定卷绕的效果。

3-导向辊,用于控制卷绕张力,适应多样化卷绕要求。

4-纺锭,它是倍捻机的心脏,制造厂提供多种直径的纺锭,供用户厂按需选用。

要求锭子动平衡优良。

能适合高速要求。

5-气圈,生产时气圈大小反应张力的大小和变化,对纱线毛羽形成也有较大的影响。

3.2 其他附属装置附属装置包括一般设备必须配加装置和可按用户需要选配的装置。

(1)气圈罩某些纤维加捻时无须气圈罩,但附加气圈罩可扩大支数的适用范围,使较粗的纱线较适应。

它可以降低气圈张力,减少断头、节省能耗、特别在使用上油装置时。

(2)筒子断头自动抬起装置纱线断头喂给筒子纱用完时,他能将卷好的筒纱自动抬起,避免筒纱表面磨损,同时发出可见的信号。

(3)气动穿纱装置一般用脚踏板使钉子制动,同时释放压缩空气,使纱线通道打开,吸取纱线穿过通道,在储纱盘开口处伸出,被气流携向锭罐外端,操作工可方便进行接头,该系统能大大减少引纱接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留纱尾装置它能在交叉卷绕的空筒上,自动形成纱尾,纱尾的长度可调节,保证缠绕和固定良好。

(5)筒纱成形防叠装置和松边装置倍捻机普遍没有成行防叠装置,确保成型良好,有的还设置往复动程变化装置,防止筒纱硬边,有利卷绕密度均匀,可供筒纱直接染色。

(6)恒量给油装置倍捻机少量恒定上油可使纱线光滑、减少摩擦、磨损和灰尘,有利于锭速提高。

(7)上蜡装置上蜡可降低下工序中股线的摩擦系数和毛羽,特别适用针织用线和缝纫线的加工。

(8)捻接器倍捻机可选配合适的空气或水雾式捻接器进行断头捻接,但捻接处强力最高只能达到原线的70%~80%接头粗度为原纱的1.2~1.3倍,布面外观仍有明显接头痕迹,对于质量要求高的衬衫、西装面料和高速缝纫线等品种往往还难于接受。

(9)巡回吹吸装置某些倍捻机可选配巡回飞花吹吸装置,图2使设备保持经常的清洁状态。

4 倍捻机的新技术前已阐明单锭电机驱动倍捻锭子的优越性,单锭驱动可减少胶带及齿轮传动产生的摩擦损耗、滑移损耗和产热损耗,村田(MURA TEC)公司介绍多一次电力输送会产生7%的能量损耗,二次传动会倍增14%的能耗,如图2所示。

村田NO.3CA倍捻机与传统龙带倍捻机锭速与耗电量关系见图3,单锭机在纺19.68×2(Ne30/2)时可节省能源20%。

欧瑞康苏拉(oerlikon saurer)最新一代volkman地毯倍捻自捻机采用单锭电机驱动,后加工处理步骤从7个减少3~4个机器消耗降低66%,人工消耗降低60%,能耗消耗降低40%,我国经纬宏大公司推出的K3502地毯自捻机也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国经纬宜昌纺机也产生单锭直接电机驱动的YF1702型电锭倍捻机。

青岛宏大生产pova电锭倍捻机锭速可达15000r/min 图3意大利萨维奥(savio)公司推出了两种新加捻技术,cosmos倍捻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优化卷装与耗电的矛盾,突现最大的性价比。

Savio T£T加捻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可将所有的倍捻机改造,实行二次加捻,据介绍产量可提高33%并能降低能耗和减少投资。

5 倍捻机与传统捻线机的对比分析现将倍捻机和传统环锭捻线机(以下简称环捻机)几个敏感的指标作分析对比,可对倍捻机的采用、造型、计算经济效益等作参数。

5.1 产量一般环捻机的锭速使用范围8000~12000r/min,罗拉输出线速8.5~17.0m/min,倍捻机锭速一般为5000~13000r/min,罗拉输出速度最高可达80m/min,现以纯棉19.68×2tex(30/2Ne)和9.84×2tex(60/2Ne)两种为例计算倍捻机和环捻机的产量有关指标见表1。

表中设定19.68tex 捻度为50捻/10cm,9.84×2tex设定捻度100捻/10cm。

线密度(tex)机型锭速(r/min)输出线速(m/min)生产效率(%)单锭产量(kg/24h)19.68×2 环锭机10000 20 93 1.054倍捻机9000 36 95 1.8979.84×2 环锭机12000 12 96 0.326倍捻机11000 22 98 0.610倍,1台208锭的倍捻机几乎与1台384锭的环捻机相同。

5.2 万米结(接)头数万米结(接)头数是倍捻机使用最关注的质量为题。

设:19.68×2tex股线管纱用45钢领卷装重量75g;9.84×2tex用45钢领,卷装重量80g,则环捻机:19.68×2tex管线卷装长度(cm)=[75÷(19.68×2)]×1000=1905m9.84×2tex管线卷装长度(cm)=[80÷(9.84×2)]×1000=4065m万米换管结(接)头数分别为:10000÷1905=5.25和10000÷4065=2.46达不到万米无结(接头)的要求:倍捻机的卷装重量一般可达2000g,则计算其筒纱长度分别为[2000÷(19.68×2)]×1000=50813m和[20000÷(9.84×2)]×1000=101000m可做到5万米和10万米无结(接)头。

实现万米无结(接)头。

实行优质优价,增加产品附加值。

5.3 耗电量环捻机装机容量10kw,可供400锭/台使用,平均每锭耗电=25w。

统计7种双面单层倍捻机,平均158锭/台,装机容量平均207kw/台,折算每锭耗电131w。

倍捻机每锭耗电量要比环捻机高5.24倍,由于倍捻机单锭产量高于环捻机约1.84倍,所以单位产量倍捻机电耗要比环捻机高2.85倍,倍捻机耗电与卷装及锭速密切相关。

耗电较高是倍捻机的主要核心问题,近30年来,通过不少改进,倍捻机单台(200锭)装机功率已从40kw降低至25kw左右,降低了60%。

现代倍捻机推行单锭电机驱动、国内倍捻机采用双层设计等都已取得成效,但仍需努力继续降低,必指出:电耗在纺纱成本仅约占10%,比例不算高,但降低用电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有关低碳、减排大事,不能忽视。

5.4 劳动生产率倍捻机单锭产量高,卷装大,络筒时间长,断头少,挡车工一般可看管6~7台,包括结(接)头、络筒工作,而环捻机通常响应只能看管4~5台,因此倍捻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可节省用工。

5.5 占地面积前已阐明1台208锭倍捻机产量与1台384锭环捻机产量几乎相等,现以苏拉康派(compactwister)倍捻机为例,其208锭的占地面积=28871(mm)×620(mm)=17.9m²。

环捻机以FA721捻线机为例,占地面积=15505×794=12.3m²。

倍捻机相同产量的占地面积要比环捻机高31%,倍捻机占地面积与其锭距(决定卷装容量)有关。

康派机锭距247.5mm,卷装容量最高达 3.5kg。

若以绍兴裕华HY369型倍捻机为例,其200锭占地面积=23209mm×620mm=14.38m²,它的锭距为198mm,最大卷装容量2.5kg;它比FA721型环捻机占地面积仅高出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