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合集下载

医疗预防面试题目答案(3篇)

医疗预防面试题目答案(3篇)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2. 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 在医疗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及其预防措施。

5. 针对流行性疾病,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6. 请简述免疫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7. 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8. 请谈谈你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9. 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如何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10.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提高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专业素养。

二、答案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致病性和可防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致病性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组织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可防性是指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传染病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加强防控意识;二是采取针对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三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结合实际案例,如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具体如下:(1)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切断传播途径;(2)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追踪密切接触者;(3)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4)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减少人员流动;(5)实施隔离措施,减少病毒传播;(6)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提高救治能力。

3. 在医疗工作中,正确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立即上报,及时隔离;(2)对疑似患者进行详细询问、检查,排除其他疾病;(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4)加强对疑似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遗传性D. 免疫性答案:C2. 以下哪种病原体属于病毒?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寄生虫答案:C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二、填空题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 疫苗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措施。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三、判断题6.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潜伏期。

()答案:错误7.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9. 什么是疫苗?它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通常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

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记忆,当再次遇到该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反应,防止疾病的发生。

疫苗在预防传染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群体免疫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五、论述题10. 论述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控制策略。

答案: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包括季节性、地区性、周期性等。

控制策略主要包括:(1)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2)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管理,如隔离治疗;(3)切断传播途径,如改善卫生条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4)保护易感人群,如普及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2024年传染病防治健教讲稿(3篇)

2024年传染病防治健教讲稿(3篇)

2024年传染病防治健教讲稿健怡茶讲稿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沙棘果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被称为“圣果”的保健水果。

现在我已经看出大家都想跃跃欲试,想尝一尝“圣果”的味道,返老还童。

大家不用着急,在____公司的健怡茶里就含有沙棘果制成的沙棘粉这一成份,因此在这里我就与大家一起____一下健怡茶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健怡茶的成份,它含有红茶粉、沙棘粉、菊粉、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

健怡茶主要是针对人体排泄途径而设计的一种清除体内毒素及调节人体内环境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特点一:菊粉含量高大家都知道,用____喂养的婴儿比用代乳品喂养的婴儿要健康,____呢。

因为____中的许多成分与菊粉的成份相同,而菊粉是双歧杆菌的主要来源,因此喝____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在体内的繁殖。

在人的肠道中有大量的细菌,有些细菌是可以引起疾病,但有些细菌却是对人体有益的,还能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b和k,如双歧杆菌。

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体中的细菌已失去了平衡,特别是一些有益的,如双歧杆菌,越来越少,而一些致病菌、____菌却越来越多,所以会引起一些人出现口臭、便秘、腹泻、食欲不振、上火等现象。

那么大家不禁会问怎样才能增加体内的有益菌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____,但是无论在超市、商场或奶品专卖店都没有____出售。

那怎么办呢。

各位现在就很方便了,____公司的健怡茶就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在健怡茶中含有大量的菊粉,能在大肠里繁殖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是人体大肠内典型的有益菌,与人是共生的关系,它的生长繁殖,寄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有着很强的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双歧杆菌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

1、因为双歧杆菌能在人体内产生醋酸和乳酸,可抑制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有效地防止下痢、便秘等肠道病;2、双歧杆菌的增多可极大减少细菌毒素对癌的诱发性,消除致癌源。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

名词解释1、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称为感染后免疫。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方式,到达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食物、苍蝇、手、吸血节肢动物、血液、土壤等。

3、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4、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

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6、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7、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8、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9、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10、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11、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12、稽留热: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13、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亦称为传染。

(完整word)传染病学题库

(完整word)传染病学题库

总论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 ( e )A。

有特异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感染后免疫D。

有流行病学特征 E.有感染中毒症状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情况属于:b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3、可用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而确诊的疾病是,除外: eA.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 B.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C.皮肤淤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D.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 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4、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e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B。

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D。

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5、须按甲类传染病处治的是: dA.艾滋病、肺炭疽 B.艾滋病、传染性非典 C.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 E.炭疽、传染性非典6、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 e )A。

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C。

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7、在我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e )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狂犬病E。

鼠疫8、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c)A.改善营养 B。

锻炼身体 C.预防接种 D。

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9、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c )A.隔离期B.传染期 C。

最长潜伏期 D。

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10、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 a )A.2小时内 B。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有效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为此,要做到: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早报告(发现或怀疑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隔离(对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和交叉感染)、早治疗(对患者,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更要及早治疗);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按时接种疫苗;加强锻炼,尽量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喝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提高免疫能力。

传染病防控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控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控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A 艾滋病B 乙肝C 肺结核D 狂犬病2、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A 接种疫苗B 服用抗生素C 加强锻炼D 注意个人卫生3、对于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采取的措施是()A 进行医学观察B 立即隔离治疗C 给予免疫球蛋白D 无需处理4、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A 56℃加热 30 分钟B 75%酒精擦拭C 含氯消毒剂消毒D 以上都是5、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A 成人B 老年人C 儿童D 青少年6、疟疾的传播媒介是()A 蚊子B 苍蝇C 老鼠D 蟑螂7、流感的高发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春季8、以下哪种传染病患者需要进行消化道隔离?()A 麻疹B 细菌性痢疾C 流行性腮腺炎D 风疹9、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时,应首先()A 报告上级领导B 封锁现场C 进行调查核实D 开展救治工作10、猩红热的典型症状是()A 发热、咳嗽B 皮疹、草莓舌C 腹泻、呕吐D 头痛、肌肉酸痛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2、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________等。

3、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________。

4、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________治疗。

5、艾滋病的全称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25 分)1、简述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

答: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管理传染源:对传染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医学观察等措施。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随访等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呼吸道传染病要保持室内通风,加强空气消毒,避免人群聚集等;消化道传染病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做好水源保护,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虫媒传染病要做好防虫、灭虫工作,防止蚊虫叮咬等。

传染病学 分章节题库 习题

传染病学 分章节题库 习题

总论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 ( e )A.有特异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感染后免疫D.有流行病学特征E.有感染中毒症状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情况属于: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3、可用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而确诊的疾病是,除外: eA.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B.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C.皮肤淤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D.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4、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e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B.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D.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5、须按甲类传染病处治的是: dA.艾滋病、肺炭疽B.艾滋病、传染性非典C.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E.炭疽、传染性非典6、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 e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D.自然因素、社会因素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7、在我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e )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狂犬病E.鼠疫8、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c)A.改善营养B.锻炼身体C.预防接种D.防止感染E.预防服药9、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 c )A.隔离期B.传染期C.最长潜伏期D.最短潜伏期E.平均潜伏期10、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 a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0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1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3 1 )2 6 04 1(0 :4— .
[ ] 张玲, 3 雍小兰, 蒋燕. 皂液流动水洗手与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拭依从性研究
[] 中 J. 华医院 感染学杂志, 0 , (1 : - 9 2 51 1)6 6 . 0 6 7
[ ] 邬敏. 5 针刺伤的 危害 及预防[ ]现代医院, 0 , 1 ) — . J. 2 54 2 : 6 0 ( 4
试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姜剑 明
杭州市康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01 105
【 摘要】 我国加入 W O以 , T 后 国际交往更加频繁 , 发生新传染病的 机会也随 之增加, 充分认识新发传染病的危害, 理论扣实践的研究。 新的控制 加强 探索 技术
和措 施 . 高大城 市的社会稳 定性和人群 生命的安全性 是广大预 防压学工作 者的责任 和使命 。本 文从预 防为主 ; 强传 染病监 测; 对 易感者 的措施 等方 面就 提 加 针
1前 言 .
中, 10 万人口死于传染病或与传染病密切相关。“ 有 70 旧传染病死灰复燃, 新 规律的研究 , 并评价防疫措施效果。我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常规报告和哨点 传染病不断发现。 已成为预防医学界专家、 ” 学者的基本共识。 监测。常规报告覆盖了甲、 丙3类共3 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国家还在全国 乙、 5 新 发现的传染病 (m rnietu iae, I 是相 对于过 去所 认知 的 各地设立 了上百个艾滋病 等监测哨点 。 e e ig f i sd essED) g n eo s 23 针对易感者 的措施。 . 旧传染病 而言的 , 特别是近年来 , 如艾 滋病 、 牛病 、 博拉 出血热 、 19型 诸 疯 埃 O3
参考文 献
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灭天花、 脊髓灰质炎括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 有效的人 [] 孙晓冬, 1 王海银.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 防治策略( ] 上海预防医学杂 J. 群免疫。实践证明, 许多传染病如麻疹、 白喉、 百日咳、 破伤风、 乙型肝炎等都 志,09 (9 : 3— 2 . 20 ,0 ) 1 15 2 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 , 或将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预 [] 陈秀娟. 2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 J. [] 中国医 疗前沿, 0 ,1) 1 — 1. 2 9 (0 : 5 17 0 1 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 李友卫, 3 逯廷华, 王健. 从重大传染病分析公共卫生政策的选择及发展 212 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 .. 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改善居民的居住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09 (7 : 2— 0. J. 20 ,0 )1 15 0 条件 , 加强粪便 管理和无害 化处理 , 加强 食品 卫生 监督 和管 理 等 , 都有 助 于从 []翟清华, 4 景琳, 郑小华.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启示[ ] 中国 J. 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卫生事业管理 ,09 (2 :1 18 20 ,0 ) 16— 1. 2 13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 [] 陈启军, .. 5 陈越, 杜生明. 论传染病的 危害及我国的防治策略[ ] 中国基础 j. 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通过大众媒体、 专业 科学 , 0 ,0 )16—10 2 5 (6 :5 6 . 0 讲座和各种针对性手段来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 ,6 8 :5 3 . 2 51 ()3 — 7 0
ME IA F R A 1 N DC L O M IO I
N. 00 o 21 7
・1 3 ・ 93
[ ] 李德华, 4 李洁慧.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护理研究, J.
如何对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l 关键词】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dj1.99jin 10 15 .00 0.8 0:036/. s.06— 992 1.727 s 文章嫡 号:06—15 (00 0 — 93- 1 10 99 2 1)一 7 13 0 识, 其效果取决于宣传方式与受众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的成效 如安全性行为知识与艾滋病预防; 饭前便后洗手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等, “ 全球警惕, 采取行动, 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卓著, 。19 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我们有理由认为,0世纪, 2 人类在同传染病的斗争中, 是一种低成 本高效果 的传 染病防治方法 。 无论在 理论上还是在 实 践上都 取 得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绩。尤 其 是 “ 苗 ” 使 疫 的 22 加强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种, . 其监测内容包括 死亡 ; 病原体型别、 特性 ; 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 分布和病原 用, 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许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 传染病发病、 人群 织 ( r el r nz o 。 HO 20 WodH ahOg itn W )08年的统计 。 l t a a i 在全世界 50 20万死亡人 口 体携带状况 ; 免疫水平及 人 口资料 等。必要 时 还开 展对 流行 因素 和流行
霍乱等 传染病 已成 为世 界性 的 公共 卫 生 问题 。美 国 Ldr r 1・ 0 8年 统 aeb G 20 e 231 免疫预 防。传染 病 的免疫 预 防包 括 主动 免疫 和被 动免 疫。其 中 .. 属 当传 染病流 行 计, 在新发现 的 3 种传 染病中 , 1 属于病毒者为 l , 菌者 1 种 , 4种 细 1 寄生 虫者 6 计划免疫 是预防传染病流 行的重要措 施 , 于主动免 疫 。此 外 , 被动免疫可 以为易感者提供及 时的保护抗 体 , 注射胎 盘球 蛋 白和丙种球 如 种 。19 年 以后 又陆续发现 8种 , 96 总数 增加 到 3 。有学 者指 出 , 9种 凡有 助 于 时 。 流 甲型肝炎 等。高危人 群应 急接种 可 以通过提 高 新病原 体引人人群或 使之能在 人群 中确 立并 传播 的 因素 , 皆能 影 响新传 染 病 蛋 白预 防麻 疹 、 行性腮腺炎 、 的发生。据此可以认为, 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全球经济的逐渐一体化和人类 群体免疫力来 及时制止传染 病大面积流行 交往频 率的增多 , 生新 传 染病 的概 率 和潜 在暴 发 的可 能性 是 客观 存在 的。 发 232 药物预 防。药物 预防也 可 以作为一 种应 急 措施 来预 防传 染病 的 .. 效果 易产 因此 其应 用具有 特别是加入 W O以后, T 国际交往更加频繁, 发生新传染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播散。但药 物预防作用时 间短 、 不巩 固 , 生 耐药 性, 充分认识 新发传染病 的危害 , 强理论 和实践 的研 究 , 索新的控 制技 术和 措 较大的局限性。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药物预防。 加 探 233 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 .. 艺, 提高大城市的社会稳定性和人群生命的安全性是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的 守操作规程 , 配置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生物传 责任和使命。 播媒介的个人需穿戴防护用品如 口罩、 手套、 护腿、 鞋套等。疟疾流行区可使 2如何 对传染病进行预 防控制 . 必须 21 预防 为主。预防为 主是我国的基 本卫生 工作 方针 。多年来 , 国的 用个人防护蚊帐。安全的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 . 我 采取有效 的措施 , 去除和杀灭病 原体。肠道传 染病通 过粪便 等污 染环境 , 因此 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 以预防为主, 群策群力, 因地制宜, 发展三级保健 网, 采取综合性 防治措施 。传染 病的预 防就 是要在 疫情 尚未 出现前 , 对 可能 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 针 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 染环境 , 和空 气消毒至关重要 。 通风 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或传播途径采取措施。 2 11 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