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动车论坛
2008523144359229动车论坛

第二章作业
1、Buck电路,设输入电压为200V,电感L为100μH,电容C无穷大,输出接10Ω电阻,电路的工作频率是50kHz,MOSFET导通的占空比是0.5,求
1)输出直流电压Uo,输出直流电流Io.
2)流过MOSFET的峰值电流;
3)如果将MOSFET的峰值电流减小为输出直流电流Io的110%,应该改变什么参数?它的
值是多少?
2、Boost电路,设输入电压为100V,电感为1000μH, 电容C无穷大,输出接10Ω电阻,电路的工作频率是50kHz, MOSFET导通的占空比是0.5,求
1)输出直流电压Uo,输出直流电流Io.
2)电感电流平均值IL;
3)MOSFET阻断时的电压.
3、推导Cuk电路中MOSFET的峰值电压和峰值电流的表达式.
4、为什么当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和输入的电压差别很大时,常常采用正激和反激电路而不是Buck或Boost电路?
5. 在反激式变换电路中,Ud=150V,变压器的励磁电感Lm=1mH, 绕组系数为60, 负载电阻R=25Ω. 使得工作时晶体管ton=toff,并使得在ton期间储存的能量在toff期间恰好放出.为了使输出电压Uo为50V,试计算工作频率f及变压器副边绕组匝数分别为多少比较合适?(电路各种损耗忽略不计)
6. 电感电流不连续对各种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7.DC-DC变换电路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试写出四种常用的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并加以比较。
9.开关DC-DC变换电路与线性Dc-DC变换电路相比,有哪些有点?
10.在DC-DC变换电路中所使用的元器件主要有哪几种?有什么特殊要求。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冷却方式研究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冷却方式研究文章介绍了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构成和原理,对影响功率器件IGBT 的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自然冷却、强迫风冷、液体冷却、相变冷却几种冷却方式特点做了一一分析,说明采用相变冷却方式的优点,即高效率,均匀热表面温度,无局部过热点,可靠安全,适用于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冷却。
标签: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冷却方式;相变冷却1 概述随着功率器件小型化、紧凑型发展要求,其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已就成为影响功率器可靠運行的主要因素。
在动车中,牵引变流器是牵引系统关键部件,主要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
而牵引变流器主要功率元件是IGBT。
IGBT 是高频的开、关功率元件,工作时要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
通常流过IGBT的电流较大,IGBT的开、关频率也较高,故器件的发热量较大。
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散掉,IGBT器件内部的结温将会超过允许值,IGBT 就可能损坏。
有关资料表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2℃,可靠性下降10%,温升50℃时的寿命只有温升为25℃时的1/6,因此只有快速、及时的将产生的热量散走,才能保证IGBT的正常运行。
实践经验表明,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流器性能和牵引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
由牛顿冷却公式[1]有:tw=+tf其中,Q-IGBT的热量;h-表面传热系数;S-IGBT与冷却散热基板接触的表面积;tw-IGBT与冷却散热基板接触的壁温;tf-冷却液体的温度。
当热量Q的下降时会引起tw的下降,但在IGBT产生的热量不会下降太多,所以使tw下降的方法在应用上有限。
表面积S的增加可以引起tw的下降,但是由于实际产品的重量和体积要求等限制,以及动车牵引系统自身需求使得表面积的S增大有限,使tw下降的空间被限制。
冷却液体的温度tf的降低可以引起tw的下降,但是冷却液体的温度tf的降低也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
表面传热系数h的提高可以引起tw的下降,一般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可以有效的降低tw。
冷却系统动车论坛

冷却装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的繁忙亦更加突显,国内各铁路编组站以及路外的调车机车作业量在加大,对内燃机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提高机车各零部件的质量水平外,在拆检与维修工艺上,能够做到简便、快速维修才是最佳工艺选择。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措施就是让内燃机车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的方式形成系列化。
模块化思维方式的引进,有助于机车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
内燃机车的设计、制造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以后,对分散机车总组装工序,使总组装的若干工序转为前置工序,化零部件为模块,再将各模块变为整组装车的工艺理念,对净化总组装环境,提高部件组装质量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还为机车各零部件先油漆后组装创造了良好的工艺基础。
冷却装置是由冷却室钢结构、集流箱、散热器、冷却风扇、风扇驱动装置、顶百叶窗、侧百叶窗及水管路等组成。
由此可见,冷却装置安装的零部件较多,接口衔接比较复杂。
冷却室钢结构作为模块化冷却装置的基本框架,要有很好的通用性,通过选装不同的零部件,组合成与不同功率等级柴油机配套的冷却装置。
钢结构设计必须达到标准化、通用性。
由于冷却室钢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得机车冷却装置模块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从而形成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这对提升整个机车质量有很大帮助。
一、内燃机车冷却系统1.1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内燃机运行时,机车的冷却水、润滑油、牵引电机及电器或液力传动装置的传动油等的温度均会不断地升高,若不加以冷却,将要影响到柴油机及传动装置的功率发挥,工作效率下降,润滑油老化变质,破坏润滑,影响机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
因此,在内燃机车上采取必要的冷却措施,设置一些装置来保证柴油机、传动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适度地排放到大气中去,使其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改善零部件的热强度和润滑状况,提高内燃机车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就是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
1.2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分类内燃机车冷却装置的作用就是要将柴油机、牵引电机及电器( 电传动内燃机车) 、液力传动油 (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去。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那些让人头疼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问题。
想象一下,你开车去郊游,结果发现车子热得像个蒸笼,发动机就像个脾气暴躁的老爷爷,随时都可能“罢工”。
这时候,你要是能手到病除,那可真是技术高超!不过别急,今天就让我来给你支几招,让你轻松搞定这些烦人的冷却系统问题。
咱们得知道,发动机冷却系统就像是汽车的“体温调节器”,它负责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如果这个系统出了毛病,轻则发动机过热,重则可能直接“烧车”。
所以啊,遇到冷却系统的问题,咱们得赶紧来看看,不能让发动机“中暑”哦!
那么,怎么检查和判断冷却系统是否出了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咱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诊断”。
比如,你可以检查一下冷却液的颜色和量,看看是不是不对劲。
如果颜色变黑或者少了,那很可能就是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还有,摸摸发动机盖,要是感觉烫手,那也可能是散热效果不好。
这时候,你就得赶紧找专业的师傅来帮你看看了。
当然啦,除了自己动手,有时候还是要找专业人士来帮忙。
比如说,如果你的车是进口的或者特别贵的那种,那就更得找个懂行的师傅来修了。
毕竟,发动机可是汽车的心脏,马虎不得!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试试自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了呢?不过啊,记得要先做好防护措施,别让自己受伤哦。
另外,也要注意安全,别让发动机“罢工”影响到别人。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HXD3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故障处理解析

HXD3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故障处理解析1. 背景介绍HXD3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型号之一。
它装备了先进的通风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机车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保障乘务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然而,在日常使用中,通风冷却系统有时也会出现故障,影响机车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对HXD3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故障的检测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通风冷却系统介绍HXD3型电力机车的通风冷却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新风系统:从外界引入新鲜空气,以保证机车内部空气的质量。
•冷却系统:使用循环水来降低机车的温度,减少机车内部的热量积聚,以保证机车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
•排风系统:排出车舱内部的废气和湿气,以保证机车内部环境的稳定和舒适性。
3. 通风冷却系统故障类型通风冷却系统的故障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通风系统故障:空气输入不足或者传感器异常等问题。
•冷却系统故障:循环水泵故障、循环水系统漏水等问题。
•排风系统故障:风机故障、换气量不足等问题。
4. 故障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故障检测方法。
4.1 通风系统故障检测方法•检查空气输入量是否达标:可以通过在机车内部设置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来检测空气输入是否正常。
•检测传感器状态:通过对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传感器的故障现象。
4.2 冷却系统故障检测方法•检查循环水泵的状态:可以通过在机车内部设置特定的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循环水泵的状态,及时发现泵的故障。
•检查循环水系统的漏水情况:可以在机车内部进行定期检修和防水处理,及时发现和修补循环水系统中的漏水,并定期清洗循环水网络管路。
4.3 排风系统故障检测方法•检查风机状态:可以通过在机车内部设置风机传感器来检测风机的状态,并对风机进行定期保养和更换。
•检查换气量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在机车内部安装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机车内部的湿度和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排风系统的故障。
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列车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

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列车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动力动车组的列车冷却系统是确保列车正常运行和乘客舒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分散式动力动车组中,列车的每节车厢都配备了独立的动力装置,这种设计需要一个高效的列车冷却系统来保持整个列车的温度适宜。
本文将讨论分散式动力动车组列车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首先,对于分散式动力动车组列车冷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热交换器的选择和布置。
热交换器是列车冷却系统的核心设备,用于冷却动力装置产生的热量。
在选择热交换器时,需要考虑其散热效率、可靠性和维修成本等因素。
同时,热交换器的布置也应考虑到列车空间的限制,以及动力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分布情况。
其次是风扇的选用和布置。
风扇是冷却系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产生气流来提高热交换器的散热效率。
在选用风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噪音和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风扇的布置也应该能够保证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冷却风流引入到热交换器中。
此外,还需要考虑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
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应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和冷却需求来调整冷却风流的供给。
例如,在列车起动和停车阶段,动力装置产生的热量较大,此时需要提高冷却风流的供给;而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冷却风流的供给可以适当降低。
因此,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需要考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反馈,以实现能效最大化和冷却效果的优化。
在分散式动力动车组列车冷却系统的优化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首先是通过技术改进来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来改进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或者采用增加热交换面积的方式来提高散热效率。
其次是通过优化布置来改善风扇的工作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布置方式的风扇,以提高冷却风流的流速和分布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冷却系统的自适应调节。
例如,可以使用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冷却需求,然后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来调整冷却风流的供给。
CRH3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性能研究

时提供补给 。通过在副 油箱上安装 的可 视液位检测仪 来观
察系统油量变化。 C R H 3 型高速动车组牵 引变压器冷却 方式将油 的循 环速
压器 是高漏抗 、多绕 组变压器 ,当采用饼 式 、分裂 式绕组
度 比自然对流时提高3 倍 ,则变压器可增加容量3 0 % 。
9
遇和 挑战 。 目前 以C R H 3 系列 为代表 的高速 动车组 已经奔驰 在全 国的 高速 铁路上 ,京滓城 际客运专 线、武广客运 专线 为 国产 高速动 车组提供 了广阔的舞 台。 目前 ,高速 电动车组 全部是动 力分散 式交流传 动 电动 车 组 。在 交 流传 动 电动 车组 将 电能 转变 为 机械 能这个 能
3 冷却 系统构成及原理
3 . 1 牵 引变压 器冷 却系统 构成
C R H 3 型高速动车组牵引变压器 ( T F )位于动车 组T C 0 2 /
T C 0 7 拖车的地板下,变压器冷却装置 ( C L F )在每个变压器
的旁边 。牵 引变压器冷却 系统包含过滤 器、热交换器 、油 泵 、冷却风 扇、通风道 、主要框架 、带液位测量仪 的补 偿 水箱和冷却 剂等主要部件 ,过滤器包括 入 口过滤器和污 垢 粗过滤器及精 过滤器 。冷 却系统 的大部 分冷却液和绝缘 介
些热 能主要来 自于 空载损耗和 负载损耗两 个方面 ,变压器
运行 时发热 的同时也在 向外界 散热 ,当发 热量大 于散热量 时设 备的各个 部件 的温 度就会升 高 ,当发热 量与散热 量相 同时 设备温度 保持不变 ,当设备长 时间处 于发热量大 于散 热量 工况 时设 备各部件 会持续升温 ,这需要 冷却装 置的冷 却性 能足够 强才 能将 设备的温升控制在允许 的范 围内。 牵 引变压器 是高速 动车组 的关 键部件 ,其损耗主 要有 空载 损 耗 和 负载 损耗 ,但是 高速 动 车 组所 采用 的牵 引变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检修及散热器服役寿命提升技术研究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检修及散热器服役寿命提升技术研究摘要:在动车组进口部件检修技术研究中,对进口某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整体设计原理及结构、服役散热器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FloEFD仿真分析和散热性能、流量及压力损失性能试验验证,研发了国产化替代散热器;优选了一种提升散热器寿命的表面防腐处理方法。
可实现动车组进口冷却系统自主化检修,并降低散热器泄漏率,延长散热器寿命,为动车组安全可靠运用提供了基本保障。
本文主要分析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检修及散热器服役寿命提升技术研究。
关键词:冷却系统;散热器;动车组;检修;寿命提升引言随着我国高铁列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和运用里程不断增加,动车组各零部件开始逐渐进入故障多发期,故障情况更加复杂。
保持动车组各部件安全稳定服役和特殊故障处理的精准维护检修已经成为越来越关键的技术问题。
维护检修技术对于动车组的安全性、可靠性、检修效率、维修成本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是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关键部件,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多。
对某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检修时发现进入四级修的散热器故障率较高,进一步分析散热器故障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散热器服役能力提升方法,对动车组冷却系统服役能力提升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产品结构某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散热器、风机组、中间风筒、膨胀水箱、谐振电感、水泵、进水管、中间水管、出水管和承重梁等几个大部件。
工作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冷却空气从列车侧面进入,经过过滤器、散热器并与散热器内腔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一部分高温空气垂直排向车下,另外一部分空气经过中间风筒后与谐振电感进行热交换后排向车下。
冷却装置纵、横梁与动车组车架之间通过减振器连接,风机箱体、水泵分别通过减振器与纵梁和横梁连接,其他各部件通过螺栓刚性连接。
系统运行的组成和原理。
混合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的冷却系统由油冷却器、过渡空气导管、风机箱、离心风机和钢结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装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的繁忙亦更加突显,国内各铁路编组站以及路外的调车机车作业量在加大,对内燃机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提高机车各零部件的质量水平外,在拆检与维修工艺上,能够做到简便、快速维修才是最佳工艺选择。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措施就是让内燃机车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的方式形成系列化。
模块化思维方式的引进,有助于机车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
内燃机车的设计、制造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以后,对分散机车总组装工序,使总组装的若干工序转为前置工序,化零部件为模块,再将各模块变为整组装车的工艺理念,对净化总组装环境,提高部件组装质量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还为机车各零部件先油漆后组装创造了良好的工艺基础。
冷却装置是由冷却室钢结构、集流箱、散热器、冷却风扇、风扇驱动装置、顶百叶窗、侧百叶窗及水管路等组成。
由此可见,冷却装置安装的零部件较多,接口衔接比较复杂。
冷却室钢结构作为模块化冷却装置的基本框架,要有很好的通用性,通过选装不同的零部件,组合成与不同功率等级柴油机配套的冷却装置。
钢结构设计必须达到标准化、通用性。
由于冷却室钢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得机车冷却装置模块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从而形成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这对提升整个机车质量有很大帮助。
一、内燃机车冷却系统1.1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内燃机运行时,机车的冷却水、润滑油、牵引电机及电器或液力传动装置的传动油等的温度均会不断地升高,若不加以冷却,将要影响到柴油机及传动装置的功率发挥,工作效率下降,润滑油老化变质,破坏润滑,影响机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
因此,在内燃机车上采取必要的冷却措施,设置一些装置来保证柴油机、传动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适度地排放到大气中去,使其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改善零部件的热强度和润滑状况,提高内燃机车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就是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
1.2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分类内燃机车冷却装置的作用就是要将柴油机、牵引电机及电器( 电传动内燃机车) 、液力传动油 (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去。
在液力传动的内燃机车上,通过油水热交换器用冷却水使液力传动油冷却,也有用油散热器靠冷空气使之冷却的。
就传热介质来区分,内燃机车大体有以下几种冷却方式:热固体表面与冷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热空气与冷空气、热水与冷空气,以及冷热空气间的传热;热油(润滑油、液力传动油、液力制动油等)与冷空气或冷却水间的热交换,汽化冷却等。
就冷却方式的不同,内燃机车上的冷却系统大体上可分为通风冷却系、柴油机水冷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和各类油的冷却系统。
油冷却系统包括润滑油冷却系统、活塞冷却油冷系统、液力传动油冷却系统、液力制动油冷却系统、静液压传动油冷却系统和中间齿轮箱油冷却系统。
除通风冷却系统外,其余各系统均与水系统有联系。
因此,亦可将其系余各统归于水冷却系统之内。
冷却系统是内燃机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内燃机车的正常可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随着高速、重载大功率内燃机车的发展,冷却系统还对提高机车运行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对内燃机车冷却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如今使用比较普遍的有双流道散热器冷却技术、散热器干式冷却系统以及高温冷却等。
1.2.1 散热器冷却技术(1)单流道散热器目前的内燃机车冷却系统普遍采用单流道散热器,根据散热器的要求,由不同数量的散热器构成两个彼此独立的冷却系统即高温系统和低温系统,两个系统有各自的冷却风扇及其调节系统见图1。
单流道散热器高低温冷却水系统完全独立,散热器布置在两侧的同一平面内,空气同时流进高低温散热器的入口,因而进口温度相同。
散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因高低温水温、散热量以及流经散热器的空气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图1 单流道冷却系统示意图1—冷却风扇;2—散热器;3—机油热交换器;4—高温水泵;5—低温水泵;6—柴油机;7—中冷器;8—膨胀水箱;(2)双流道散热器双流道散热器冷却技术,则是两个系统的冷却水进入同一个散热器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冷却水腔内进行散热,两个系统具有相同数量的散热器,低温水腔在前,高温水腔在后,从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冷却装置更加紧凑,如图2。
双流道散热器的每一个散热单节内有两个独立的水腔,迎风侧为低温水腔,背风侧为高温水腔,空气先流经低温散热器,再流经高温散热器。
图2 双流道冷却系统示意图1-膨胀水箱 2-冷却风扇 3-散热器 4-机油热交换器5-高温水泵 6-低温水泵 7-柴油机8-中冷器机车散热器采用水-空气热交换的方式。
为了增加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充量,必须使增压空气的冷却水温大大低于气缸等受热机件的冷却水温。
由于柴油机对这两者的工作要求不同,所以设置了两套冷却水系统。
冷却气缸套等部件的冷却水系统,其工作水温通常为65℃~88℃,称为高温冷却水系统;而将冷却增压空气的水系统称为低温冷却水系统或中冷冷却水系统。
机车上也相应的设置了两套散热装置。
柴油机高温水出口平均带有燃烧总热量的10%左右的热量,中冷水和机油平均带有燃烧总热量的6%及7%左右的热量。
为便于生产和布置,一般使高、低温水系统的散热量基本平衡,为此将中冷器及机油热交换器等的冷却水串连在一起。
高温水系统循环通路:高温水泵—左右进水总管—前、后增压器/各进水支管、气缸、气缸盖—出水总管—高温散热器组—逆止阀—高温水泵。
低温水系统循环通路:低温水泵—前、中冷器—机油热交换器—低温散热器组—静液压油热交换器—逆止阀—低温水泵。
1.2.2 高温冷却技术高温冷却是通过提高柴油机冷却介质(冷却水或机油)温度,来增加冷却介质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温差,使之提高机车冷却装置的散热能力,同时,由于冷却介质与气缸的温差缩小,减少了柴油机的热损失,提高了柴油机的经济性。
目前,我国内燃机车冷却系统冷却水和机油的最高温度一般为88 ℃,而高温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温可提高到100℃~120℃,机油温度也可提高到 100℃。
为了避免由于冷却水温的提高而引起冷却水沸腾,保持柴油机的正常工作,高温冷却的冷却系统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压力的封闭系统,故高温冷却亦称加压冷却。
1.2.3 干式冷却技术所谓“干式冷却”就是在机车柴油机停机和冷却水温度比较低时,冷却水不进入散热器而全部流回到特设的水箱里,或贮存在柴油机的水腔和低位置冷却系统的管路中,散热器呈“干式”。
当冷却水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时冷却水就进入散热器。
干式散热器的冷却系统仍分高、低温两个独立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这种冷却系统,一般采用闭式循环,以适当提高冷却水温度,进而提高系统散热能力。
但更多的好处在于维护保养方面。
冬季在停机状态时,因为散热器内没有冷却水,一则不易冻坏,二则冷却水集中,能较快地将油、水加热到规定的起机温度,节省打温时间。
此外,在干式冷却系统中,散热器必须位于系统的最高处,冷却风扇置于其下,散热器的通风采用压风式,冷却风扇及其驱动电机是在与外界温度相同的环境下工作,因而工作条件较好。
1.3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冷却水系统由冷却水泵、中冷器、机油热交换器、散热器、冷却风扇、静液压油热交换器、膨胀水箱、阀门管路及仪表等组成。
①高温水循环系统。
柴油机工作时驱动高温水泵将冷却水压入柴油机左、右两侧气缸套和气缸盖及柴油机前、后涡轮增压器出气壳。
冷却后出来的热水汇合进入散热器,被冷空气冷却后经止回阀又回到高温水泵.②低温水循环系统。
柴油机工作时低温水泵转动,将冷却水送入前、后中冷器,机油热交换器出来的热水在散热器被冷空气冷却后,进入静液压油热交换器,最后经逆止阀又进入低温水泵。
③冬季司机室需要取暖和燃油需要预热时,可打开柴油机热水总管中的截止阀,使部分热水进入司机室的热风机和燃油预热器,出来的热水流回高温水泵吸水管。
膨胀水箱安装在水冷却系统的最高处,它的作用是给冷却水系统自动补水(水的泄漏、蒸发),清除系统中产生的汽泡和使冷却水受热后有膨胀的余地等。
管片式散热器由连接箱、扁铜管、管板、支撑管、侧护板等组成。
扁铜管和散热片组成散热器的冷却芯。
散热片上冲有许多小凸球或其他的结构形状,以增强空气湍流特性,提高传热系数。
冷却芯两端焊接在补强板和管板的扁孔内,两端的连接箱和管板焊接,连接箱与管板之间构成的空间,为冷却水进、出流动的水腔。
散热器通常呈V形布置,安装在机车冷却室钢骨架的集流管上。
内燃机车上使用的散热器有管片式、强化型管片式,管带式、板翅式(铝)和新型管带式双流道散热器等。
内燃机车散热器采用单节型式,有利于内燃机车配件的标准化,给制造检修部门带来方便。
检修时如发现损坏,可更换有关单节。
不同功率的机车可采用不同数量或者不同结构而安装尺寸相同的单节,这对制造检修部门非常有利。
内燃机车上所用散热器单节数目的多少,要根据机车功率的大小、应散走的热量多少计算而定。
冷却风扇为扭曲叶片的轴流式风扇。
由轮毂、叶片、流线罩组成,有钢板焊接结构和整体铸造结构两种。
单流道冷却系统的高温、低温水冷系统,各有一个冷却风扇,双流道系统的高、低温水冷系统只有一个冷却风扇。
风扇组装后需对风扇半径、中片顶部之间的距离、顶部的高度及安装角进行检查,并进行静平衡和超速试验。
冷却风扇安装在冷却室钢结构的顶部,与两侧的散热器构成V字形空间。
当冷却风扇转动时,将冷空气从散热器机外侧吸进,并穿过散热片与散热器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向车顶排出。
二、电力机车冷却系统2.1 电力机车冷却系统的组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冷却系统包括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牵引电机冷却系统、车内通风系统、司机室空调通风系统等。
后几种冷却系统比较简单,比如牵引电机和辅助变流器一般采用通风机供风的直接风冷方式进行冷却。
但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却比较复杂,前者通常使用变压器油作为冷却介质对变压器线圈等进行冷却,后者通常使用纯水+乙二醇(以下简称水)的混合液作为冷却介质对变流器功率模块半导体器件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再通过外部二次冷却装置散发到大气中去。
牵引变压器油冷却系统一般由油箱、油泵、油流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副油箱、空气干燥器、气体触发继电器、油散热器、各种控制阀门及管路等部件组成,如图3。
冷却系统工作时,变压器油箱中的高温油在油泵的作用下沿着油管路,经过阀、油泵、波纹管、各种传感器后进入油散热器,在散热器中通过外部风机强制通风完成热交换,被冷却后的低温油流回变压器油箱。
变压器副油箱与主油箱之间安装有气体触发继电器,当变压器因故障区过热或强电场作用造成绝缘材料分解产生气体时,可通过气体触发继电器排气、报警或跳闸;变压器副油箱还通过气体触发继电器及管路向主油箱补充油量。
变压器副油箱上安装有空气干燥器,当变压器内部压力过小或过大时,空气通过干燥器进入或流出副油箱,达到调节冷却系统压力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