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T低惯性制动器离合器
气动离合制动器原理

气动离合制动器原理
气动离合制动器是一种利用空气压缩来实现离合和制动功能的装置。
它由离合器和制动器两个部分组成,其原理如下:
1. 离合器部分:
离合器是用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传动系统的机械装置。
气动离合器的离合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压力来连接或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当空气压力作用于离合器活塞时,离合器片会压紧到发动机的飞轮上,使发动机的转动动力传输到传动系统,以便进行换挡操作。
当需要停车或换挡时,释放空气压力,离合器片与飞轮分离,从而切断发动机动力传输,实现离合功能。
2. 制动器部分:
制动器是用来减速车辆运动或使车辆停止的装置。
气动制动器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压力来产生制动力。
当车辆需要制动时,空气压力通过管路传输到制动器,在制动器内部产生压力,使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减慢车辆速度或使其停止。
总结来说,气动离合制动器利用控制空气压力连接或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实现离合功能;并通过控制空气压力产生摩擦力,实现制动功能。
它的原理简单、可靠,适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
压力机离合制动器异常发热及磨损控制

压力机离合制动器异常发热的改善文/范一格、谢卫林、邓起义、曾矿维发表于090315《锻造与冲压》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增城城工厂采用一条串联压力机冲压线,其中1600T压力机1台,1000T压力机3台,4台压力机均采用干式离合器结构,整线CT值为6.8秒,工作在断续模式下,06年投产初期,4台压力机离合制动器屡次发生过热、压力机上死点飘移等故障,导致压力机运转率降低。
为提高运转率,满足生产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了特性要因分析,从设计容量、制造工艺、散热性能、调整干涉量等方面着手逐一调查,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离合制动器异常发热与众多因素有关,但基本因素如下:图1:离合制动器异常发热特性要因图通过特性要因分析,确定导致异常发热的4个末端要因为:1.离合制动器干涉2.摩擦盘不平行3.风机容量不够4.摩擦块设计容量不足1.离合制动器干涉离合制动器干涉是离合制动器常见故障之一,主要原因是控制离合制动器动作的节流阀调节得不协调,导致离合制动器未按照预定的动作时序动作,产生干涉导致异常发热。
图2:离合制动气路控制图①:电磁双阀 ②二位三通电磁阀如图所示,电磁双阀用于控制离合制动器动作,当电磁双阀不得电时,离合制动器气缸排气,离合器脱开,制动器在弹簧力作用下制动;当电磁双阀得电时,离合制动器气缸进气,离合器在气压的作用下开始贴紧离合,而制动器脱开。
当电磁双阀和节流阀设置正确时,离合制动器动作次序为:离合器结合工作时:制动器快进气先脱开,离合器慢进气后结合,中间存在时间差T ∆; 制动器结合制动时:离合器快排气先脱开,制动器慢排气后结合,中间存在时间差T ′∆ (其中T ∆、T ′∆在30ms-50ms 左右) 正常时序如下图:时间:T(ms)图3:离合制动器动作时序图图3中:a 点表示制动盘开始移动,b 点表示离合器盘移动完毕c 点表示制动器移动完毕,d 点表示离合器盘开始移动由图3可见:在进气时,制动器必须先脱开,离合器再结合,两者时间间隔T ∆,而在排气时,离合器先脱开,制动器后结合,两者时间间隔T ′∆,但为了避免制动角偏大,T ′∆不能过大。
微型磁粉制动器介绍

产品说明
微型磁粉离合器也可称之为小型磁粉离合器,它是由输入轴与输出轴合并的而成的一种自动化执行元件。
在两轴之间的空间填有颗粒状的磁粉,当磁粉性线圈导电时,就会产生磁力和磁粉生产硬化现象,在连续滑动之间把转矩传达,当磁性线圈不导电时,转矩不会从输入轴传达输出轴。
微型磁粉离合器与微型磁粉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相似,只是把传动单元变成了固定单元。
LH型空心轴、止口支撑、超薄磁粉制动器型号标准参照日本三菱电机LH-YN型产品、LH-YH型产品,公司产品和日本原装产品的安装尺寸上可以互换,在性能使用上可以替代日本原装产品,降低设备维护与制造成本。
公司LH型空心轴磁粉制动器可选型号在日本三菱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开发,目前有LH3YN、LH6YN、LH12YN、LH25YN、LH50YN、
LH100YN等型号可供选择。
联合型超薄磁粉制动器允许的滑差功率比较低,主要满足中低档次机械生产需要。
注:日本原装产品在规格型号的标注上和公司略有差别,公司产品在字母之间的数值直接表示该产品的额定转矩(单位N?M),日本三菱产品规格型号标识字母之间的数值为额定转矩十分之一。
牵引力控制和辅助系统

液压制动辅助系统 .......................................................................................... 48 液压制动助力器 .............................................................................................. 54 制动过增压 ..................................................................................................... 55 后桥充分减速功能 .......................................................................................... 56 车辆/拖车稳定 ................................................................................................ 58 防侧倾 ............................................................................................................ 60
E-ABS EBC
TCS
仅制动干预的制动系统
常闭式离合器工作原理

常闭式离合器工作原理常闭式离合器是一种常用于汽车和摩托车中的离合器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作用来实现传动和分离动力源和动力输出的功能。
常闭式离合器由离合器盘、压盘、离合器壳和离合器轴等组成。
离合器盘是常闭式离合器的关键部件之一。
它通常由摩擦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摩擦性能。
离合器盘上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摩擦片,这些摩擦片能够与压盘和壳体之间的摩擦面接触,从而实现传递动力的作用。
压盘是常闭式离合器中另一个重要部件。
它通过离合器壳上的压盘弹簧将压盘与离合器盘连接在一起。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压盘受到压力的作用向离合器盘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与壳体之间的摩擦面分离,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分离状态。
离合器壳和离合器轴是常闭式离合器的支撑和转动部件。
离合器壳起到固定离合器盘和压盘的作用,同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相连接。
离合器轴则用于传递离合器盘的转动力矩,将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常闭式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静止状态:当离合器处于静止状态时,离合器盘、压盘和壳体之间的摩擦面是紧密接触的,离合器盘和压盘通过摩擦力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2. 离合状态: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壳上的压盘弹簧会将压盘向离合器盘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与壳体之间的摩擦面分离。
这样一来,离合器盘和压盘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离合器盘被压盘分离,从而实现离合状态。
3. 传动状态:当离合器处于离合状态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壳和离合器轴传递给变速器。
离合器壳和离合器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离合器盘和压盘的转速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动力的顺利传递。
4. 分离状态:当驾驶员释放离合器踏板时,压盘受到压力的减小而向离合器盘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与壳体之间的摩擦面重新紧密接触。
这样一来,离合器盘和压盘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离合器盘被压盘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离合状态的分离。
常闭式离合器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动力源和动力输出之间的有效分离和传递。
山推SD16TL推土机主离合器变速箱讲解

安装 长度
安装 载荷
42.4
40.0
44N
允许极限
6.0
237
标准 间隙
允许 间隙
0.065 ~0.124
0.15 0.020 ~0.062
修复限度
自由 长度
安装 载荷
41.9
35N
措施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3.主离合器助力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查项目
阀体与活塞的间隙
活塞与滑阀间隙 联轴节与球的间隙
惯性制动器在结构上与主离合器手柄联锁,如果主离合器手柄被推下去,首先主离合器就分 离,如果主离合器手柄进一步下推,安装在主离合器(20)的制动鼓(11)和制动带(32) 立即结合(见图5-10),防止主离合器轴的惯性旋转和保证变速箱齿轮平稳换档。
主离合器控制杆系统
此图表示,在主离合器助力器和主离合器 杆及变速箱之间的连接。
6
主离合器泵 出油管
7
主离合器 拉杆
8
下护板
9
地板 驾驶室
11
调整
10
加油
➢主要零部件检修标准
主离合器 1. 齿片、齿轮、轴
序号
检查项目
主动片厚度 1
主动片变形
摩擦片厚度 2
摩擦片摩擦面的变形
3 主动片与摩擦片的总厚
压盘的厚度
4 压盘的变形
飞轮的内齿与
5
主动片的间隙
摩擦片离合器分离
拨动拨叉(3),将移动套(1)推向右 侧(朝向万向节),同时移动套(1)与 连杆(4)的铰点(A)移向右侧,连杆 与重锤杠杆的铰点(B)被拉向主离合器 轴(2)的中心线方向。
离合器及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模式分析

5、综述
根据汽车的用途和需要可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离合器, 根据汽车的用途和需要可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离合器, 但在使用中对它们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但在使用中对它们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对汽车离合器的基 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① 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接合时要平顺、柔和, ② 接合时要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 击; 分离要彻底, ③ 分离要彻底,以保证变速箱换档时能切断发动机传至 传动系的动力,使换档顺利; 传动系的动力,使换档顺利; 要有足够的散热能力,以保持离合器性能的稳定; ④ 要有足够的散热能力,以保持离合器性能的稳定; 离合器从动部份的转动惯量要小, ⑤ 离合器从动部份的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汽车起步和 换档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并方便换档; 换档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并方便换档; 操纵轻便,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⑥ 操纵轻便,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的安全 性; 具有吸收振动、冲击和减少噪声的能力, ⑦ 具有吸收振动、冲击和减少噪声的能力,以免汽车传 动系产生共振; 动系产生共振; 力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⑧ 力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3、汽车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1)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2)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 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 5)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离合器的使用 寿命。 寿命。 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 6)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的 能力。 能力。 操纵轻便、准确。 7)操纵轻便、准确。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在使用过 程中要尽可能稳定,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程中要尽可能稳定,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 9)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 10)结构应简单、紧凑,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 10)结构应简单、紧凑,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
制动系统作业指导书

13
1.3.4 制动踏板 制动踏板是在满足制动性能的前提下,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按相应的的连
接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的。采用柱销形式与真空助力泵相连。
CHB021
CHB011
目前随着碰撞法规的要求提高,碰撞后制动踏板对人体腿部的倾入伤害也提 出要求。因此制动踏板还需考虑防倾入设计。如下图所示为 CRV 防侵入式制动踏 板:
表21制动法规基本要求序号试验路面应具有附着系数约为08的高附着系数路面和附着系数小于等于03的低附着系数路面gb72582004gb216702008载重空载满载f65500n双手不离开方向盘踏板行程应不大于踏板全行程的五分应急制动部分管路失效168md244msf65500n双手不离开方向盘gb216702008助力器失效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停驻角度2012v30kmh附着利用系数曲线1在车辆所有载荷状态下当制动强度z处于01508之间时后轴附着利用系数曲线不应位于前轴上方2当附着系数在0208之间时制动强度z010702即0208之间时前轴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在z00407曲线之下3作为生产一致性检查的替代要求当制动强度在01508之间时后轴曲线应位于曲线z09以下即位于z09曲线以下详见制动系统计算报告2424根据上述两项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市场的确定使用条件竞争性及主机厂生产实际情况来确定设计方向
11
12
1.3.2.2.2 中心阀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原理图
中心阀式制动主缸特点: 由于 ABS 系统中液压泵的作用,使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压发生波动,正是这种
作用使制动主缸内的液压产生波动,且活塞同时发生相对移动,其液压的变化频 率可达每秒 15 次左右,液压可达 20Mpa 高压,对于补偿孔式主缸,当活塞相对 缸体移动时,由于高压的作用,在补偿孔和回油孔处就会发生密封皮碗的过度摩 损或切削现象,这样就会造成制动主缸失效,从而造成制动失效,所以,在 ABS 系统中应采用中心阀式制动主缸,克服了以上不足,从而提高制动系统的安全可 靠性,所以在 ABS 及 ESP 系统中必须采用中心阀式制动主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