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桂林市漓江段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田华丽;覃盈盈;田丰;吴华静;梁士楚【摘要】The present ecological status of Lijiang river wetland was introduced.Lijiang river wetland are facing the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floods,water shortage in dry season,water pollution,and damages of river channel.Reforestation in water source area,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age of water resources,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ver channel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wetland prevention.%介绍了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其主要干扰根源,指出漓江湿地主要面临洪涝灾害频繁、枯季缺水、水体污染、河道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水源林的营造和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河道生态建设和管理三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湿地;生态现状;问题;保护;对策;漓江【作者】田华丽;覃盈盈;田丰;吴华静;梁士楚【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漓江为世界十大水奇迹之一,以其奇特的岩溶山水自然景观闻名遐迩。

2009~2010年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09~2010年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09~2010年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作者单位:541001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讯作者:尹宁目的了解桂林市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变化状况,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方法对2009、2010 年桂林市所辖12个县1个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309、287个监测点水质结果进行分析。

于2009、2010 年丰水期(7月)、枯水期(3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

结果2010年水质合格率为33.10%,2009年为17.31%,2010年水质合格率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9,P<0.01)。

国债项目水质合格率(25.03%)与非国债(24.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在各项检测指标中,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

毒理学指标合格率达100%,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2009年、2010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48.98%、60.56%,而总大肠茵群合格率分别为22.01%、39.52%,这是造成桂林市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国家重点投资的饮水安全工程水应加强消毒管理,水质合格率有待提高。

结论对村级饮用水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强化饮用水消毒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

防止和减少水源受到微生物污染。

标签:水;农村;卫生调查随着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饮水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已成为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2009~2010 年广西桂林市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桂林市所辖12县1城区2009年、2010年已建成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含国债资金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非国债建设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分别对2009年、2010年309座、287座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点进行枯水期、丰水期期的出厂水、末梢水水质情况进行采样监测。

2009年桂林市城郊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2009年桂林市城郊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1 材 料 与方 法
肠 菌群 、耐 热 大肠 菌群 。按 《 生活 饮用 水标 准检 验 方法 》(BT55-20)进行检测。结果判定按 《 G / 70 06[ - 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 Br 79 06 】 G f 54 —2o)。即菌落
总数 < 0 c / ,总 大肠 菌群 、耐 热大 肠菌 群均 为 10 f mL u
也不到位,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丰水期为5. 0 %, O
枯 水期 为 3 . % ,总 的合格 率 为 4 . % 。 33 3 17 6
25 国债 项 目供水 工 程水 质检 验结 果 .
在 5 国债 个
程 共采 样 5 份 ,微生 物指标 合格 率都 较低 ,丰水 期 2 ( 格率 3 . % )稍高 于枯 水期 ( 合 46 2 合格 率 2. %) 69 2 。
供水 ,其水质合格率见表 2 。结果表明,2 份的分散 2 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0 ,相对于一家一户的供
水 ,集 中式供水的合格率稍微好一些 ,为 2. %, 62 3
但 合格 率 也很 低 。
表2 20 0 9年桂林城郊农村不 同供水类型水质合格 率
24 学 校饮 用水 卫生 检测结 果 -
2 不 同供水类 型水 质检 测结果 . 3 根 据不 同的供水
作者简 介 :贺漓漓 ( 9 4 ) 1 6 一 ,女 ,广 西桂平市人 ,主管技
师 ,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研究 。
类型,我们将水样分为集中式和单家单户的分散式
Ap le e d p id Prv Me ,Oco e 0 Vo 1 No 5 tb r2 1 , 1 l 7 .
检测的3 个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超标率最高, 达 6. %,耐热大肠菌群也高达6 . % ( 62 3 5 0 见表 1 , 3 ) 而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情况 ,提 示桂林市城郊农村饮用水水质受粪便污染严重 。

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下降、水 土 流 失、枯 水 期 延 长、水 生 物 减 少、河 床 损 坏 等 现 象,在 一 定 的 程 度 上
影响了桂林农业、工业、水运等相关 产 业 特 别 是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为 此,分 析 了 漓 江 在 桂 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的地位,探讨了漓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入选的美丽河流.
正是凭借着独特 的 景 色,这 些 年 来,漓 江 始 终 是 桂
林这个国际旅游胜 地 的 最 大“卖 点”和 对 中 外 游 客 最 具
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在桂林旅游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 要
地位.许多中外游客之所以慕名到桂林旅游,就是冲 着
漓江来的.桂林旅游之所以有淡旺季之分,也跟漓江 有
风景名胜区;
1985 年,漓江被 评 为“中 国 十 大 风 景 名 胜”
之一,且名 列 前 茅;
1991 年,在 “中 国 旅 游 胜 地 四 十 佳 ”
评选活动中,“漓江风光”被评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 游
胜 地 第 二 名;
2013 年,漓 江 被 美 国 有 线 电 视 新 闻 网
CNN 评为 15 条最值得一去的全 球 最 美 河 流,是 中 国 唯
甲天下”就 已 名 扬 海 天 下,令 无 数 文 人 墨 客 为 之 倾 倒.
2.
1.
1 工业污水
根据桂林 市 环 保 部 门 公 布 的 «
2015 年 桂 林 市 环 境
人民币上,也写入了教科书.早在南宋时期,“桂林山 水
“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便是无数游人抒 发
的对漓江美景的感慨.
1978 年,漓江被列为国 家 重 点 保 护 的 13 条 江 河 之

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评价初探

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评价初探

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评价初探[摘要]漓江是我国的一条著名风景河流,具有重要的价值。

虽然近年来日渐得到重视和保护,但漓江仍然承受着各种生态压力,导致风景区存在旅游资源和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风险。

文章从旅游业与非旅游业两个层面分析漓江风险源因素。

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调查结合风险指数法(RAC)对其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论认为,漓江风景区主要生态风险源于非旅游业人为因素,这也反映了当前旅游环境保护学研究范围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漓江;生态风险;评价RAC一、引言旅游风景区是一笔宝贵的自然与人文财富。

目前我国的旅游风景区开发很多是采取重利用而轻保护的开发理念和方式,这种不尊重自然规律,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最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们最终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例如:广西北海银滩景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发旅游以来的十余年间,由于忽视了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滨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经中科院专家评估认为,银滩景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本达40亿元人民币。

在我国类似北海的实例还有很多。

事实证明,旅游风景区是一块兼具价值性和脆弱性的区域,存在着生态风险性和价值损失的可能。

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旅游风景区的全面有效保护,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广西最具实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突破点,因具备极高的旅游资源品位度和广泛的知名度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对其在开发与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探讨方兴未艾。

作为一块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近年来漓江既承担了来自旅游业造成的生态压力,更受到了非旅游业因素造成的破坏,与过去相比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长期下去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纵观漓江过去的相关研究,对漓江生态问题的分析虽然较多,但均较为零散,其生态压力及其风险性均未能得到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本文借鉴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在分析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的基础上试用专家调查(Delphi)结合风险指数法(RAC)对其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精品范文

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精品范文

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精品范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到大自然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更严重的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保护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前言漓江是流经漓江市区的主要河流,位于珠江水系的桂江支流上游,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南侧,流经兴安、灵川、漓江市区、阳朔,在平乐县恭城河口入桂江,其市区境内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东江、良丰江等。

漓江孕育了漓江名城,是漓江人民的母亲河,是流域内一市四县近200万人口、工农业生产和旅赖以生存的源泉。

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使漓江市成为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际景旅游城市的基础,也是漓江市人民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的黄金水道。

二、调查目的漓江市位于广西,漓江的美全世界都有名,但是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发展,一些单位污水排放不当,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游客集聚漓江,有些不文明的当地居民和游客乱丢生活垃圾,这些都会引起漓江水污染。

于是我们小组趁着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于漓江水污染做了些调查,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引起我们组员和更多社会人士对水污染的重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虽然现在漓江的水污染不是很严重,但是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三、调查方式(一)问卷调查由收回的问卷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群众对于漓江水污染只是一般的关心;多数群众认为漓江水污染只是一般严重,少数认为不严重;认为引起漓江水污染的原因是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群众不相上下;大部分群众看到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只会有时阻止;大多当地群众对于漓江水污染还是很在意的,而且他们都认为法律是加强漓江水污染免受污染的最好方法。

由此可见,政府还需加大漓江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更加关心漓江水污染的情况。

虽然现在漓江水污染的情况大多不是特别严重,但是作为一个山水文明天下的旅游城市,更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我们不得不从现在开始关注漓江水污染的动态,并且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漓江。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摘要:回溯了漓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历史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

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解决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对策一、概况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人的母亲河,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

漓江早已闻名遐迩。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据了解,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至黄柏江,西纳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桂林有478万人的生活饮水都是依靠漓江,所以,随着桂林人民的健康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影响桂林的经济发展。

现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已被世人关注和重视。

根据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和自己亲自细心调查,大部分老百姓已经认为漓江水质大幅度降低,许多老百姓对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关系着桂林工业和20.34万km2农田的生产用水以及478万人的生活饮水,关系着桂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桂林国际旅游地位的巩固和提高。

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文中阐述了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坚持“保护、治理、开发”三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大力发展和保护造林绿化工程、兴建漓江补水工程、减少大气污染、整治重点污染源工程等建设项目,因此,保护桂林市环境是实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生态、工程和管理的综合措施,促进该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旅游等事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桂林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一、引言:据2022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桂林市环境质量总体维持较好水平。

全市河流水环境各项监测评价指标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除粪大肠菌群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外,其它监测评价项目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标准;全年共监测空气质量366天,其中141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一级,210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二级,15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三级,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9%。

2022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近30天内空气污染指数曲线图显示,其中14天为轻度及以上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程度较两年前严重许多。

二、桂林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属于能源结构性的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程度随能源消耗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体毒物质
DiRf/(mg·kg-1·d-1)
Zn
0.214
Fe
0.8
NH3-N
0.97
Cu
0.005
Hg
0.0003
Pb
0.014
4.
4.1 2009年4到10月份水质风险评价结果
由于本文采样时间研究时间段为2009年4-10月份,所以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将按照月份为单位,将每月的风险进行均值处理后,按月均值作为评价所用的值,每个月所得不等风险值可以进行比较。桂林市漓江流域水质风险评价结果见下表(表4.1系列):
表3.1常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及可忽略风险水平标准
机构名称
最大可接受
风险水平/a-1
可忽略
风险水平/a-1
备注
瑞典环境保护局
1x10-6

化学污染物
荷兰建设环境部
1x10-6
1x10-8
化学污染物
英国皇家协会
1x10-6
1x10-7

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
1x10-4

辐射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水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种物质一般可分为两类: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前者包括放射性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后者则指非致癌物。根据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效应,以及人类几十年来对有害物质(包括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的大量研究结果,可建立起不同类型污染物(饮用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影响的风险评价模型。
1.10E-08
8.44E-05
1.29E-04
表4.1-2躯体毒物质饮水途径健康危害的风险(个人年风险)a-1
Ri
2009.04
2009.05
2009.06
2009.07
2009.08
2009.09
2009.10
NH3-N
4.78E-11
1.10E-11
9.26E-12
7.24E-11
5.06E-11
5.99E-12
1.20E-11
7.18E-12
5.99E-12
4.19E-11
Pb
2.44E-12
1.36E-11
1.49E-11
1.46E-11
3.49E-11
2.57E-12
2.80E-11
Zn
9.31E-11
2.87E-10
1.61E-10
2.08E-10
2.96E-10
2.63E-10
2.08E-10
Di mg/(kg·d) 指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可按式(2-2)式计算:
Di=2.2L i/(70kg) (2-2)
式中:2.2 L为成人每日平均饮水量;Ci为基因毒质i的浓度,mg/L;70 kg为人均体重。
2.2 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可按下式计算[10-11]:
2.3放射性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放射性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可按下式计算:
(2-4)
(2-5)
式中 —核素i(共j种核素)通过食入途径对个人平均产生的健康危害的年风险,a-1;
Dig—核素i通过食入途径对个人产生的平均有效计量当量,Sv/a;
1.25×10-2—人群中辐射诱发的癌症死亡概率,Sv-1;
2.19E-08
5.86E-05
8.94E-05
2009.07
4.27E-05
2.19E-08
7.19E-05
1.15E-04
2009.08
6.94E-05
1.10E-08
8.46E-05
1.54E-04
09
3.70E-05
1.10E-08
6.96E-05
1.07E-04
2009.10
4.47E-05
=(Di/DiRf) 10-6/(70a) (2-3)
式中: 为躯体毒物质i通过食入途径对平均个人产生的健康危害年风险,a-1;Di为躯体毒物质i通过食入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g·d);DiRf为躯体毒物质i通过食入途径参考剂量,mg/(kg·d);70 a为人类平均寿命。
式(2-1) (2-3)为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模式。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可以根据污染物浓度、成人每日饮用水量、人均体重以及人均寿命等因素变化来改进评价模型。
2009.10
1.29E-04
3.22E-09
1.29E-04
表4.1-1化学致癌物质饮水途径健康危害的风险(个人年风险)a-1
月份
R(As)
R(Cd)
R(Cr(6+))
合计R
2009.04
5.47E-05
1.21E-07
7.98E-05
1.35E-04
2009.05
4.87E-05
5.49E-09
6.51E-05
1.14E-04
2009.06
3.08E-05
关键词:水污染;水质分析;健康风险评价;漓江;
1.引言
1.1国内外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基本概况
健康风险评价[1](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我国的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主要应用于核工业等领域[2],目前还没有被列入常规环境评价中[3]。
2.1 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基因毒物质可分为放射性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一般来说,对于饮用水源地中的水体,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很轻,一般检测不出来,这里仅考虑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可按下式计算[8-9]
Rc= = /(70a) (2-1)
式中 为基因毒物质i通过食入途径对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1;Di为基因毒物质i通过食入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g·d);qi为基因毒物质通过食入途径致癌系数,mg(kg·d);70a为人类平均寿命。
合计
2.50E-09
2.97E-09
2.73E-09
2.87E-09
3.15E-09
2.81E-09
3.22E-09
表4.1-3有毒污染物饮水途径健康危害的风险(个人年风险)a-1
月份
致癌物质(Rc)
非致癌物质(Rn)
R(R=Rc+Rn)
2009.04
1.35E-04
2.50E-09
1.35E-04
2009年度桂林市漓江段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陈晓波1*刘德深1吴旺发1李晶1尹雅芳1
1.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传统的水质化学监测等级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反映水体的污染物水平,但无法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桂林市漓江段2009年4-10月的25个取样点所检测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的时空差异和源特征。结果表明,桂林市漓江段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较大,4-10月每个月的均值浓度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超过了国际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化学致癌物是该市水体中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风险来源,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排序为:R(Cr(6+))> R(As) >R(Cd),其中10月份R(Cr(6+))达到最大值8.44×10-5a-1;在躯体毒物质中健康风险危害最大的为Cu,其次为Zn。其危害按大小顺序排列为Cu>Zn>NH3-N >Hg >Pb>Fe。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的水质等级评价体系能够更直观地表征水体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利于明确水体污染物治理的优先顺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 取样时间的确定和取样点的布设
根据漓江所处的地理位置、水体用途及污染源的分布特点,选取桂林市漓江的南州大桥下泗洲湾到象山公园段水域进行布点采样,共在此段布设取样点25个:1-5号点为从漓江风情园地段到虞山桥,6到10号为虞山桥到桂林味全食品有限公司地段,11-15号为王家碑到泗洲湾,16-20木龙塔到伏波山地段,20-25为解放桥到象山公园处地段。各地段取样点之间相距300-500m,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的塑料瓶子作为取样容器,在取样后密封到实验室进行其他项目测定,每次取样距分析测定时间不超过一周。每个水样点每月取1~2次水样(月内取均值),取样期为2009.4~2009.10。
目前,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美国环保署(EPA)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成果最为丰富。1983年NAS提出了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4],即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剂量反应评估( dose-response assessment)、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风险表征(risk characterization)。EPA在1989年颁布的《优先资助场地健康评价手册》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四个步骤,即数据收集和数据评估(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evaluation)、毒性评估(toxicity assessment)、暴露评估( exposure assessment )、风险表征( risk characterization)。这两种模式存在细微的差别,NAS模式的内容更为通用、适用于各种健康风险评价。而EPA模式较为具体,强调对污染场地各种参数的收集,其操作性更强。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沿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198);
作者简介:陈晓波(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环境分析与评价。
*通讯作者E-mail:chenxiaoboy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