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风险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PPT课件)

44
防范措施
5、防坠床
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 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 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 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教 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 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 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5
防范措施
6、防走失
42
防范措施
5、防坠床
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坠床的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 曾有坠床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 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 强巡视。
43
防范措施
5、防坠床
对有跌倒高危因素 的患者,如意识不清、 躁动不安、年老体弱、 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 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 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 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 交班内容。
4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1 跌倒 2 误吸 3 窒息 4 皮肤受损 5 坠床 67 走失
猝死
5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1 跌倒
老年人易发生跌倒, 轻者引起软组织损伤, 重者发生骨折、脑出血 而危及生命。
6
跌倒是多种因素所致。一是生理功能改 变,老年人因骨骼肌肉系统的退行性改变, 使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受 到损害,降低了人体的稳定性;二是疾病因 素,如体位性低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源性晕厥等,均易发生跌倒。
31
防范措施
3、防窒息
采取科学的进食体位,应在患者进食时 采用舒适的体位,一般坐位或半卧位,卧床 的患者应抬高床头30-40°,以利于吞咽动 作,减少误吸机会,预防窒息。
32
防范措施
3、防窒息
促进痰液的排除,对于痰液粘稠,咳痰 困难患者应加强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有效 咳嗽,不能自主咳痰患者备好吸痰装置。
健康风险评价

群体风险描述常常采用以下形式:对于特殊人群中不良特 征影响发生的程度和概率的统计;对于高于一定风险值人群的 描述,对于不同群体与亚群风险分布的描述。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3.3 暴露评价的内容
暴露评价是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 强度、频率和时间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 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暴露人群的特征 鉴定与被评物质在环境介质中浓度与分布的确定, 是暴露评价中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LOAEL(mg/kg(体重).d) –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 量水平。在此剂量率下,暴露组发生有害作用频率和 严重程度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或生物学意 义。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4.2资料选择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是进行剂量-效应评价的首选资 料,但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完整的与效应相对应的人群 暴露资料,特别是对一些范围广、剂量低、暴露时间长、 接触人群复杂的化学物质更是困难。因此,反应与人 接近的、敏感动物的实验就成为剂量-效应评价的主要 手段,利用一定的模式外推到人群得出近似的人群剂 量-效应关系。如果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资料无法获得, 那末不同种属、不同性质、不同剂量、不同暴露途经 的多组长期致癌实验结果也可以用来估算剂量-效应关 系。故剂量-效应关系往往不是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 一定的数学模型估算出来的。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例如,某种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了一定污染,经呼吸道的终身 日均暴露量,计算方法如公式:
L( A 经 D ) 呼 ( C D ) ( P 吸 ) ( C I) R ( R 道 ) ( F E ) ( A L ) ( F E ) 1 D 60 ( B ) ( W T )L
第4节 剂量—效应评价
4.1剂量-效应评价的概念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3.3 暴露评价的内容
暴露评价是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 强度、频率和时间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 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暴露人群的特征 鉴定与被评物质在环境介质中浓度与分布的确定, 是暴露评价中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LOAEL(mg/kg(体重).d) –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 量水平。在此剂量率下,暴露组发生有害作用频率和 严重程度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或生物学意 义。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4.2资料选择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是进行剂量-效应评价的首选资 料,但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完整的与效应相对应的人群 暴露资料,特别是对一些范围广、剂量低、暴露时间长、 接触人群复杂的化学物质更是困难。因此,反应与人 接近的、敏感动物的实验就成为剂量-效应评价的主要 手段,利用一定的模式外推到人群得出近似的人群剂 量-效应关系。如果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资料无法获得, 那末不同种属、不同性质、不同剂量、不同暴露途经 的多组长期致癌实验结果也可以用来估算剂量-效应关 系。故剂量-效应关系往往不是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 一定的数学模型估算出来的。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价
例如,某种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了一定污染,经呼吸道的终身 日均暴露量,计算方法如公式:
L( A 经 D ) 呼 ( C D ) ( P 吸 ) ( C I) R ( R 道 ) ( F E ) ( A L ) ( F E ) 1 D 60 ( B ) ( W T )L
第4节 剂量—效应评价
4.1剂量-效应评价的概念
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1课件

除用相对危险性来表示风险评估的 结果外,按病种的评估方法一般都是以发 病率为表示方法,也就是未来若干年内患 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又称为绝对危险性。
➢ (三)评估报告
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的种类和各种报告的 组合千差万别,较好的情况是评估报告包括 一份给受评估者个人的报告和一份总结了所 有受评估者情况的人群报告。同时,与健康 风险评估的目的相对应,个人报告和一般包 括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和健康教育信息。人群 报告则一般包括对受评估群体的人口学特征 概述、健康危险因素总结、建议的干预措施 和方法等。
➢二、健康风险评估的历史
1.1940年,Lewis C.Robbins医生首次 提出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他从当时进 行的大量子宫颈癌和心脏疾病的预防实 践工作中总结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医生 应该记录病人的健康风险,用于指导疾 病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他创造的健康 风险表,赋予了医疗检查结果更多的疾 病预测性含义。
➢ 2. 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
这是健康风险评估的核心,即依据循 证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的原理和技 术,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特征的 人群的病死率或患病率。传统的HRA用于 估计死亡的概率,即病死率。健康风险评 估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对未来患病和/ 或死亡危险的预测。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达方式(举例)
➢二、评估风险
风险评估就是对风险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风险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的衡量。 其基本内容是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对风险的发生 及其后果加以估计,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概率 水平,为风险管理奠定可靠的数学基础。风险 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要确定风险 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 小,并且估计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②根 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 总体损失的大小。③根据以上结果,预测这些 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及后果,为决策提供依据。
职业病风险评估与风险表征PPT课件

风险评估与风险表征
目录
一、概述 二、剂量-反应评定与建模 三、可接受风险 四、风险表征
一、概 述
一、概述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新的和潜在的职业危 害不断出现。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新的和潜 在危害是职业卫生工作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 段。通过定性、定量评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潜在作用, 预测其在某剂量(浓度或强度)水平及条件下所造 成的健康影响,估算其可能造成损害的概率与程度, 寻求职业人群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为制订预防 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外剂量(external dose):指一种条件下,通过某种特 定途径以以定频率给予试验动物或人体接触的剂量。
内剂量(internal dose):指系统可利用的剂量,也可 看做是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那部分外剂量。
组织剂量(tissue dose):指分布到或出现在特定组织 中的化学物剂量。
剂量-反应关系用于研究外来危害因素的接触剂量与在群体 中 呈现某种特定效应个体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应用时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所研究的反应是由 危害因素接触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要有定量测 定 效应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效应大小的手段。
2、相关概念
就化学物而言,应该考虑到,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 下对机体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含有时间因素
德国的安全原则:“MEM”
指新活动带来的风险不应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它活动的风险有 明 显的增加,在发达国家,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新活动增加的风险不应超过 1%。
2.2 国内的原则
可接受风险是一个决策程序,是综合考虑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 的收益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某一风险。
基于平等原则:
目录
一、概述 二、剂量-反应评定与建模 三、可接受风险 四、风险表征
一、概 述
一、概述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新的和潜在的职业危 害不断出现。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新的和潜 在危害是职业卫生工作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 段。通过定性、定量评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潜在作用, 预测其在某剂量(浓度或强度)水平及条件下所造 成的健康影响,估算其可能造成损害的概率与程度, 寻求职业人群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为制订预防 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外剂量(external dose):指一种条件下,通过某种特 定途径以以定频率给予试验动物或人体接触的剂量。
内剂量(internal dose):指系统可利用的剂量,也可 看做是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那部分外剂量。
组织剂量(tissue dose):指分布到或出现在特定组织 中的化学物剂量。
剂量-反应关系用于研究外来危害因素的接触剂量与在群体 中 呈现某种特定效应个体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应用时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所研究的反应是由 危害因素接触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要有定量测 定 效应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效应大小的手段。
2、相关概念
就化学物而言,应该考虑到,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 下对机体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含有时间因素
德国的安全原则:“MEM”
指新活动带来的风险不应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它活动的风险有 明 显的增加,在发达国家,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新活动增加的风险不应超过 1%。
2.2 国内的原则
可接受风险是一个决策程序,是综合考虑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 的收益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某一风险。
基于平等原则:
《健康风险评价》PPT课件

上的污染物浓度,mg/kg;PC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mg/m3;IR为吸收速率,m3/h;RF为颗粒物可吸入率;EL 为暴露时间,h/day;AF为吸入率,暂时代替值为1;ED为 持续暴露时限,days;BW为体重,kg;TL为平均寿命, days。
3.2 暴露、剂量和风险的关系
暴露与剂量信息经常通过暴露-
健康风险评价首先是从致癌物的风险评价开始的,因 此,癌风险评价是研究最多、程序相对成熟的风险评价 方法。
除癌风险以外,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 神经毒性等风险评价程序也相继建立。
1.2 健康风险评价的技术框架
由于各国制定的危险 管理法律规定不同,所以 不同国家采用的健康风 险评价方法有一定差别。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从1993年起召开了多次 会议,最后达成:危害识 别、暴露评价、剂量— 效应评价、风险表征作 为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 框架。
4.3 外推模型
目前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基本上还是采用毒理学传统的剂量-效应关系外推模型, 即在从动物向人外推时,采用体重、体表面积外推法或采用安全系数法。从高剂量向 低剂量外推时,可选用的模型有威布尔模型、一次打击模型、多次打击模型、对阶 段模型、生物药代动力学模型等。
(1)威布尔模型
p(d ) 1 ed m
个人监测可以在 受试者日常活动中利用 便携式呼吸采样器采集 周围的空气样品,也可 以检测食物和水。
生物监测是对血 液、尿、唾液、呼出的 空气、皮肤、头发等样 品进行分析,生物监测 关键是识别生物标志物, 利用生物标志物的敏感 性,对暴露效应进行评 价。
生物标志物分为 暴露标志物和健康效应 标志物。
3.4.2暴露评价的方法
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暴露评价中需要采用不 同的方法:间接法、直接法、模型法。这些评 价方法虽各自独立,但要相互结合才能得到较 好的评价结果。
3.2 暴露、剂量和风险的关系
暴露与剂量信息经常通过暴露-
健康风险评价首先是从致癌物的风险评价开始的,因 此,癌风险评价是研究最多、程序相对成熟的风险评价 方法。
除癌风险以外,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 神经毒性等风险评价程序也相继建立。
1.2 健康风险评价的技术框架
由于各国制定的危险 管理法律规定不同,所以 不同国家采用的健康风 险评价方法有一定差别。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从1993年起召开了多次 会议,最后达成:危害识 别、暴露评价、剂量— 效应评价、风险表征作 为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 框架。
4.3 外推模型
目前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基本上还是采用毒理学传统的剂量-效应关系外推模型, 即在从动物向人外推时,采用体重、体表面积外推法或采用安全系数法。从高剂量向 低剂量外推时,可选用的模型有威布尔模型、一次打击模型、多次打击模型、对阶 段模型、生物药代动力学模型等。
(1)威布尔模型
p(d ) 1 ed m
个人监测可以在 受试者日常活动中利用 便携式呼吸采样器采集 周围的空气样品,也可 以检测食物和水。
生物监测是对血 液、尿、唾液、呼出的 空气、皮肤、头发等样 品进行分析,生物监测 关键是识别生物标志物, 利用生物标志物的敏感 性,对暴露效应进行评 价。
生物标志物分为 暴露标志物和健康效应 标志物。
3.4.2暴露评价的方法
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暴露评价中需要采用不 同的方法:间接法、直接法、模型法。这些评 价方法虽各自独立,但要相互结合才能得到较 好的评价结果。
健康管理师实践技能-第二章-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 超重(肥胖)的人易患高血压、高胆固醇或其他脂质 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卒中和某些癌。
• 保持适宜体重,要关注肥胖的类型 • 体重控制标准:理想体重的120%以内。 • 判断超重或肥胖的指标体质指数(BMI). • 中国人超重标准为BMl>24kg/m2
下午10时38分
15
(2)血压:
•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等(食品安全、空 气、水、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
• 生理参数: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脂紊乱)、体型测量(如超 重)和其他资料(如心电图异常)等。
• 疾病或亚临床疾病状态
下午10时38分
5
• 健康危险因素 按是否可以纠正分:
•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 环境等。理论p64
健康管理师 实践技能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下午10时38分
1
一、健康风险评估(HRA)的概念、目的意义 二、健康风险识别 1健康危险因素 2评估的一般原理 3评估的操作方法 三、健康风险分析 1健康风险的表示方法 2评估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3评估报告的内容及解释
下午10时38分
2
健康风险评估(HRA)的概念、目的意义
下午10时38分
11
(3)缺乏体力活动/运动
• 体力活动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水平,缓 解高血压
• 降低患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卒中等慢性病的危险 性。
• 有助于保持体重 • 一定强度的锻炼(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
下午10时38分
12
(4)酗酒:
• 酗酒能暂时性升高血压,并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HRA),也称为健康 危险因素评估,就是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 个人数据比较以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运算 过程。
• 保持适宜体重,要关注肥胖的类型 • 体重控制标准:理想体重的120%以内。 • 判断超重或肥胖的指标体质指数(BMI). • 中国人超重标准为BMl>24kg/m2
下午10时38分
15
(2)血压:
•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等(食品安全、空 气、水、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
• 生理参数: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脂紊乱)、体型测量(如超 重)和其他资料(如心电图异常)等。
• 疾病或亚临床疾病状态
下午10时38分
5
• 健康危险因素 按是否可以纠正分:
•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 环境等。理论p64
健康管理师 实践技能
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下午10时38分
1
一、健康风险评估(HRA)的概念、目的意义 二、健康风险识别 1健康危险因素 2评估的一般原理 3评估的操作方法 三、健康风险分析 1健康风险的表示方法 2评估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3评估报告的内容及解释
下午10时38分
2
健康风险评估(HRA)的概念、目的意义
下午10时38分
11
(3)缺乏体力活动/运动
• 体力活动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水平,缓 解高血压
• 降低患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卒中等慢性病的危险 性。
• 有助于保持体重 • 一定强度的锻炼(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
下午10时38分
12
(4)酗酒:
• 酗酒能暂时性升高血压,并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HRA),也称为健康 危险因素评估,就是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 个人数据比较以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运算 过程。
第二章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PPT课件

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降低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的危险。
23
左心室肥大(LVH):
高血压使血流在动脉内的阻力增大,或长期工作压 力而过度紧张,可导致左心室肥大
脂蛋白(a):含载脂蛋白(a),与LDL结构相近
➢ 心脏病和卒中的一项危险因素 ➢ 其水平与遗传和膳食变化有关
24
血同Hcy: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15μmol/L 它是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还伴有高血 压病史。同时血同型半胱氨酸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 因子。
18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2.2-5.7mmo/L,接合剂
、性激素合成
➢ 组成:LDL、HDL、VLDL的总和 ➢ 由肝脏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 ➢ 受遗传、膳食、及肝肾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影响 ➢ 研究:胆固醇水平减低1%,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
降低2%
1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2.19mmol/L (35-84mg/dl), 是好胆固醇
E、压 力:充分认识,合理调节
卒中、心脏病、偏头疼、过敏、哮喘等
15
(4)体检常用风险评估指标及意义
体重与体质指数(BMI)
血
压
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总胆固醇(TC)/HDL之比: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甘油三酯
激素替代疗法
左心室肥大(LVH)
脂蛋白(a)
13
C、缺乏体力活动/运动: 危害:增加心脏病、2型糖尿病、卒中危险性 体力活动的意义: ➢ 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HDL水平,缓解高血压; ➢ 降低心脏病、2型糖尿病、卒中的危险性; ➢ 有助于保持体重,减肥; ➢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23
左心室肥大(LVH):
高血压使血流在动脉内的阻力增大,或长期工作压 力而过度紧张,可导致左心室肥大
脂蛋白(a):含载脂蛋白(a),与LDL结构相近
➢ 心脏病和卒中的一项危险因素 ➢ 其水平与遗传和膳食变化有关
24
血同Hcy: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15μmol/L 它是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还伴有高血 压病史。同时血同型半胱氨酸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 因子。
18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2.2-5.7mmo/L,接合剂
、性激素合成
➢ 组成:LDL、HDL、VLDL的总和 ➢ 由肝脏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 ➢ 受遗传、膳食、及肝肾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影响 ➢ 研究:胆固醇水平减低1%,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
降低2%
1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2.19mmol/L (35-84mg/dl), 是好胆固醇
E、压 力:充分认识,合理调节
卒中、心脏病、偏头疼、过敏、哮喘等
15
(4)体检常用风险评估指标及意义
体重与体质指数(BMI)
血
压
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总胆固醇(TC)/HDL之比: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甘油三酯
激素替代疗法
左心室肥大(LVH)
脂蛋白(a)
13
C、缺乏体力活动/运动: 危害:增加心脏病、2型糖尿病、卒中危险性 体力活动的意义: ➢ 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HDL水平,缓解高血压; ➢ 降低心脏病、2型糖尿病、卒中的危险性; ➢ 有助于保持体重,减肥; ➢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VTE风险评估ppt课件

目录
➢ VTE危害人类健康 ➢ VTE预防的重要性 ➢ VTE与风险评估模型
– 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及时预防 – 如何评估VTE风险和预防VTE – VTE风险评估电子工具 – 风险评估帮助早期诊断VTE
我们面临的问题:哪些人群需要预防?
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预防措施?
低分子肝素
弹力袜
抗血小板
http://
是否预防VTE是WHO 的手术安全评价标准
是否已进行 VTE预防?
术后VTE预防被我国卫生部 列为骨科大手术质量控制指标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
卫生部《骨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2
1. 2.
不同国家及组织均推出指南 强调VTE预防的重要性
ACCP抗栓及溶栓治疗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第8版,第9版)
低危因素
卧床>3天 长期坐姿 年龄增长 腹腔镜手术 怀孕/,产前 静脉曲张
VTE危险因素增加,患病率随之增加
1231名接受VTE治疗的患者 超过96%均存在VTE危险因素2
危险因素
年龄 > 40岁 肥胖 VTE病史 肿瘤患者 制动 大手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静脉曲张 脑卒中
≥ 1 个风险因素 ≥ 2 个风险因素
目录
➢ VTE危害人类健康 ➢ VTE预防的重要性 ➢ VTE与风险评估模型
– 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及时预防 – 如何评估VTE风险和预防VTE – VTE风险评估电子工具 – 风险评估帮助早期诊断VTE
VTE虽然可怕,但是可以预防
2005-2008年,日本围手术期采用VTE预防措施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p= 0.0018) ,而围手术期PE死亡率得到显著下降(p=0.01)。
静脉血栓栓塞症与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分析
基本概况 根据2008年安徽省城镇饮用水源地调查所得的资 料(来源于安徽省环 境科学研究院),本文选取了2008 年池州市某一水源地A和淮南市某一 水源地B的部分水质监测资料(以1年内多次采样的平均值作为该年的 平均值)来研究和评价该市水源地的健康风险。水源地 A和B均为河流 型饮用水水源地。依据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的致癌性分类标准,对 监测项目进行分类:镉、 砷和六价铬属于化学致癌物;汞、铅、铜 和锌属于非致癌 物。
饮水途径的单致健康危害的风 险 为:
式中: 为非致癌物质i(共i种)经饮 水途径所致 健康危害的个人 式中: 平均年风险,a-1; ϴ为成人每日平均饮水量,L; Di为非致癌物质 经饮水途径 Ci为化学致癌 物质或非致癌 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 物质的质量浓度,mg/L; mg/(kg· d); W为成人人均体 重,kg。 RFDi为非致癌物质 的饮水途 径参考剂量,mg/(kg· d);L 为人均寿命,a。
重金属是环境中普遍存 在的一类污染物,具有 高稳定性、难降 解性、 可累积性和毒性等特点 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 工农业及生活废水的排 放、降水径流、受污染 河流底泥的释放和大气 沉降等途径进人水体, 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程 度会对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 严重危害,并可通过饮 水、食物链等途径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 自身健康。
皮肤接触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化学致癌物质经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危害 的风险 Rp为:
式中: 为化学致癌物质i(共k种化学致癌物质) 经皮肤接触途径 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a-1; CDI为每日单位体重的 摄人剂量,mg/(kg· d)。 (2)非致癌污染物经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危害 的风险 Rf为:
参数选取 本文中的大部分参数来源于美国环保署出版的资 料。本次评价中的化学 致癌物的致癌斜率CSF(mg· d·kg- )和非致癌物的参考剂量RfD(mg· d1.kg )见表1。
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评价对象为特定人 群,考虑到水源地 所在区域的人群状况,成人每日平均饮水 量(ϴ)、成人人均体重(w)以 及人均寿命(L)三个参数则结 合当地情况适宜改动为:ϴ=2L/d, W=60kg,L=75a。 参考杨仝锁等文献,非致癌物取35 a,致癌物取 77.10a;AT对于非致癌 物取35 a,即12 775 d,对于致 癌物取77.10 a,即28 142 d;f取1;k取 0.001 cm/h;T 均取1 h;TE取0.14h。
可接受风险水平
美国环保署(EPA)对致癌物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数量级在10-6-10 -4 范围,小于10-6 表示风险不明显,10-6-10-4表示有风险,大于104 表示有较显著的风险。 国 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为5.0×10 5a-1 (即每年每千万人口中因饮用水中各类污 染物而受到健康危 害或死亡的人数不能超过500人);瑞典环境保护局、荷兰建设 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 水平为1.0 X 10 -6a-1。目前我国还没 有这方面的规定。
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代入监测数据和参数,计 算得出A、B两 水源地2008年水质中七种污染物经饮 水、皮肤接触途径所致的 健康风险,见表2-6。
①化学致癌物风险评估 对于水源地A,化学致癌物所致 个人年健康风险排 序为六价铬> 镉>砷;对于水源地B,化学致癌 物所致 个人年健康风险排序为六 价铬>砷>镉。水源地B中 六价铬 的风险值超过5.0×10-5 a-1(国际辐 射防护委员会 (ICRP)推荐的最大 可接受风险水平)。水源地A中的 六 价铬、镉和水源地B中的六价 铬、镉、砷的风险值均超过 瑞典 环境保护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 推荐的最大可接受 水平1.0X 106a-1 。 ②非致癌物风险评估 A、B两水源地非致癌污染物所致 个人年健康风险 值排序均为: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化学致癌物质经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 为:
式中: 为化学致癌物质i(共k种化学致癌物质) 经饮水途径的平 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1; Di为化学致癌物质i经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g· d); CSFi为化学致癌物质i的饮水途径致癌斜率,(kg· d)/ mg;L为人均 寿命,a。
式中: 为非致癌物质 (共j种非致癌物质)经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危害 的个人平均年风险,a-1;I为每次洗澡单位面积对污染物的吸附量, mg/(cmz· 次);Asd 为人体表面积,cm ;FE为洗澡频率,次/d; EF为暴露频率,d/a;ED为暴露延时,a;W为成人人均体 重, ; A 为平均暴露时间,d;f为肠道吸附比率;k为皮肤吸附 参数,cm/h;T为延滞时间,h;TE为洗澡时间,h。
健康风险评价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 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与 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物对 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为风险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给政策的制定者 提供决策支持信息。美国环境保护署 (USEPA)颁布了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导则 和指南,用以系统介绍环境健康风险评 估的方法和技术。我国的健康风险评价 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起初应用于核工 业,后来又应用于燃煤大气污染对健康 危害的研究。近年来水源地污染事件频 繁发生,使其在饮用水源水质健康危害 风险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健康风险评价
以池州市和淮南市各 结果表明:饮水途径 一个饮用水水源地的 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 七种重金属作为健康 险远远高出皮肤接触 风险评价对象,选取 途径;化学致癌物所 2008年的水质资料, 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 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 高于非致癌污染物; 淮南水源地 A的各项风 式,参考美国环保署 出版的资料并结合人 险值均大于池州水源 地B的风险值。 群状况修正部分参数, 对两个水源地经饮水 途径、皮肤接触途径 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 计算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