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备井源水中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水井测试安全风险评估

水井测试安全风险评估

水井测试安全风险评估
水井测试安全风险评估是对进行水井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对水井测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的评估:
1. 水井内部气体污染:在进行水井测试时,存在着井内气体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的风险,如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积聚。

评估时需要考虑井内气体成分和浓度,并配备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器和防护设备。

2. 井壁塌方:在进行水井测试时,井壁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考虑因素。

评估时需要考虑井壁的材质和稳定性,以及可能导致井壁塌方的因素,如井的深度、岩层情况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高压喷水和高压气体泄漏:在进行水井测试时,可能会带来高压喷水和高压气体泄漏的风险。

评估时需要考虑井内的水压和气压,并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喷设备、使用防护罩等。

4. 电气安全风险:水井测试中存在着电气设备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如电击、火灾等。

评估时需要考虑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接地、防火设备等。

5. 操作错误和不当操作:水井测试中存在着操作错误和不当操作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

评估时需要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进行评估,并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评估水井测试安全风险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水井测试过程的安全性。

空气和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

空气和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

空气和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其中,空气和水污染更是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因此,对于这些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空气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空气污染物是指空气中自然存在或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人造环境等具有危害性的物质。

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 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是指对人体接触空气污染物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常以污染物的浓度和人体接触的时间为参考。

暴露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污染物的暴露水平以及暴露水平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时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污染物,来评估社区居民的暴露水平;还可以调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等,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暴露情况。

2. 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指对污染物在人体内产生的毒理作用进行评估,通常采用动物实验、细胞实验或分子模拟等方法。

研究污染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各种毒性作用与各种浓度之间的关系,包括急性和慢性暴露的影响。

例如,有些试验可以评估颗粒物对肺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从而确定其健康风险。

3. 健康影响评估健康影响评估是指通过观察和研究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评估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这种评估通常会考虑暴露方向、持续时间、人口数量以及不同人群的反应。

例如,有时需要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以确认不同污染物与不同健康影响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健康严重性评估计划的必要性。

二、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水污染物是指任何种类的水系统中出现的有害物质,可以污染水源、饮用水和地下水,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这些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 暴露评估水环境污染物的暴露评估与空气污染物的相似,只是方法不同。

一般而言,暴露评估需要考虑人们从受污染的水源中摄取的污染物的浓度和资格。

睢宁县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评价与分析

睢宁县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评价与分析

睢宁县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评价与分析摘要通过对睢宁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村部分地区饮用水仍存在着安全隐患,并对主要污染因子、分布情况、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问题;对策;江苏睢宁睢宁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东南部,距徐州87 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1′~118°10′,北纬33°40′~34°10′,东邻宿迁市宿豫县,北接邳州市,西北部与铜山区接壤,南部、西部同安徽省灵璧县、泗县毗邻。

全县共建设镇、村内集中供水工程100处,全部采用深水井开采地下水。

供水水源井307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8眼),深度一般在60~120 m。

供水范围为全县16个镇及1个经济开发区共353个行政村。

1睢宁县水质安全状况评价1.1评价方法评价项目按照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和睢宁县地下水源地水质情况确定。

一般污染物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值、硫酸盐、氯化物、铁、锰;有毒污染物包括硝酸盐、氟化物和砷[1-2]。

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对有毒污染物采用单因子评价;对一般污染物采用等权重评价。

在计算有毒污染物指数、一般污染物指数的基础上,采用上述2类最差的1个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数,分优、良、中、差、劣等级,分别以1、2、3、4、5表达,用以反映饮用水的水质状况。

1.2地下饮用水水质总体状况丰、枯水期各监测1次的结果表明,水质综合指数为2~3的安全水厂有83座,水质综合指数为4~5的不安全水厂有17座。

从一般污染物指数评价结果看,98%水厂水质安全;从有毒污染物指数评价结果看,有超过17座的水源井存在水质安全问题;从综合评价结果看,4级轻度不安全井12座,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活饮用水,5级严重不安全水厂仅5座。

四川盆地西缘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四川盆地西缘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284自.受科学遗展第19卷第11期2009年11月袭2水源地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计算结果表‘序号Fe/lO。

2Mn/lO2氟化物/10—2硝酸盐/lO2合计17.102,3817.81.67o.29022.102.3814.43.69o.22632.OO2.385.562.02o.12042.102.386.1l8.98o.19652.562.387.782.15o.14961.442.38o.oo16.51.4171.892.3822.82.90o.300820.42.38o.OOo.229o.23093.892.385.56o.0417o.11910o.8891.1911.1o.208o.134111.1l1.195.5612.5o.204122.221.195.56o.208o.0918132.Z21.1911.1o.2080.147142.221.195.56o.208o.0918151.671.195.560.208o.0863162.782.3810.62.13o.179172.ooZ.38lO.o3.58o.180183.oo2.385.562.42o.134191.892.3814.42.67o.213207.112.3817.81.67o.290213.445.485.562.25o.167223.562.625.56o.229o.120233.562.385.562.230.137243.112.385.563.69o.14725Z.442.385.566.380.168262.562.385.561.81o.123272.112.385.562.44o.125281.675.485.56o.667o.134292.112.625.5649.4o.597301.892.385.568.13o.180312.11Z.385.563.17o.132322.OO2.385.561.540.11533Z.112.385.567.21o.173342.oo2.385.561.710.117352.112.385.563.630.137362.oo2.385.568.06o.180372.112.385.566.98o.1703837.1o.oo10.o1.19o.483391.89o.ooo.oo2.44o.0433403.89o.oo52.83.31o.6004l1.22o.oo11.1o.00417o.123a)表中6号采样点砷、铅的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11,o.0952;致癌风险分别为2.14×lO~,7.86×10~.其他采样点的砷、汞、镉、铬、铅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忽略不计图2组合因子总风险分布GIS图(a)危害指数总风险分布图;(b)致癌总风险分布图;(c)总风险分布图2结果分析2.1致癌风险评价国外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表明,化学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根据其致癌证据的充分程度在1.00×10~一1.oo×10一4均是可以接受的Ⅲj.以最严格的风险可接受度1.00×10-6标准进行评价,在水源地中超过该标准的致癌污染物有砷、铅.根据U.S.EPA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的分类信息,砷属于A类致癌污染物(U.S.EPA建议以1.00×万方数据自皿科予延展第19卷第11期2009年11月10-6进行风险控制),铅属于B2类致癌污染物(风险控制标准可以适度放宽至1-oO×10-5).根据上述分类风险控制标准,由表2、图2可见,41个水源地中仅有6号水源地中的砷的致癌健康风险值为0.000214,超标达214倍.但是与《欧盟饮水水质指令》及最新颁布的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砷的限值0.01mg/L相比,该水源地中砷的浓度恰恰处于临界状态;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GB3838—2002)中的I,II,Ill类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0.05mg/1进行衡量,均属于未超标水源地.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对人体多系统功能均可造成危害,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皮肤色素代谢异常及皮肤角化,影响劳动和生活能力,并最终发展为皮肤癌,可伴膀胱、肾、肝等多种内脏癌的高发.建议做进一步的溯源调查,掌握更确切的毒理学参数.6号水源地饮用水中的铅达到《欧盟饮水水质指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0.01mg/L的临界值;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0.05mg/L进行衡量,未超标.2.2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评价对表2中的危害指数作基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1个水源地中危害指数的平均值为0.219,区间值为0.0433—1.41,极差为1-367.由于检测仪器观察精度的原因,表1中的检测指标值低于精度以下的数值均未被检出,存在检测数据被截断的问题,应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表2的数据作进一步更加直观的分析[421,建立了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与各检测指标风险之间的方程,并检验了方程的拟合情况,结果见表3.表3水源地Tobit回归结果表图3水源地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Tobit回归拟合图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2151220_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

22151220_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水质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模型与方法,在掌握其具体核心评价精髓的基础上,切实优化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成效。

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健康风险评级模型分析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健康风险模型是一种立体化与系统化的技术方法,以水质安全分析为主要对象,旨在通过特定技术参数指标,鉴定水质中的污染物含量以及可能对人畜健康造成的负面效应,进而对水质安全做出详细而客观的风险评价,为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水质安全保护策略与方法提供技术依据与参考。

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工作,在规范标准建设、方法过程控制、评价效果分析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新时期高质高效的开展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

同时,广大科研机构及社会单位也在创新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极为突出,使得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价结果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1]。

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基于健康风险理念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实践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水质安全危害鉴定层级细化分类不足,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待提高;水质安全评价中的污染物浓度评价相对欠缺,对饮水率、饮水持续时间、暴露剂量等客观要素的考量不足;水质污染物剂量与效应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晰,对急性危害、亚慢性危害和慢性危害等的分析不充分等等。

上述客观现状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阻碍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基于背景,深入探讨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2]。

2 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方法2.1 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评估法是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单向性特征。

不同地形自备井水水质状况分析

不同地形自备井水水质状况分析

不同地形自备井水水质状况分析分析双流县不同地形自备井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采集2007-2009年双流县自备井水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2007-2009年双流县自备井水总合格率分别为48.89%、46.81%、64.53%,平坝地区自备井水合格率、微生物合格率均高于丘陵地区(P<0.05)。

结论双流县自备井水水质合格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但总的合格率较低,不同地形水质质量有差异。

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年平均气温16.2℃,降雨921mm,气候温和,总面积1067km2,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样,境内坝区、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

该县仍有42.16万居民将自备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占全县总人口的45.26%。

自备井水水质卫生状况对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化学指标与地质条件、井水深度关系密切,而微生物指标则与卫生条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1]。

为了解双流县自备井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对2007-2009年双流县不同地形自备井水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水样采集与检测双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07/2009-12,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2] 采集水样,共采集水样536份,取水点覆盖双流县境内所有行政区划,其中坝区330份,丘区206份,并进行检测。

1.2 检测项目PH值、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挥发酚类、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铬(六价)、铁、锰、铜、锌、铅、镉、砷、汞、硒、氟化物、硝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共计27项。

双流县内乡镇按地形地貌分坝区和丘区,其中坝区8个(金桥、九江、彭镇、黄水、东升、西航港、华阳、中和);丘区17个(胜利、黄甲、公兴、正兴、万安、白沙、新兴、兴隆、永安、煎茶、黄龙溪、籍田、三星、永兴、大林、合江、太平)。

长治市某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长治市某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 h n i eerh C ne f clg n i n n, a u n0 0 0 C ia S ax sac e t o ooyE vr met T i a 3 0 2, hn ) R r E o y Ab tat I i pp r tem dl f e t s ses n rpsdb S E A ( nt tts ni n e t rtc o src : t s ae ,h o e o a hr kassmet ooe yU. . P U i dSae vr m na Poet n n h hl i p e E o l i

me tc n q a t c t n l o n c trp l t n t u nh at n a u n i ai al c n e twae ol i o h ma e h,p tsn l n iao o h ma e l ie t n eie te 6 o y u o l u i geid c trt u nh at drcl a d d f h h y n p oi fc nrl d p lua t ,whc rvd ste sinic s p otfre vrn na n g me t i t r r y o o tol oltns e ih p o ie h ce t i u p r o n i me tlma a e n. f o Ke r s d n igwae ;w trq ai y wo d : r k n tr ae u ly;h at ik a ssme t i t e h rs se s n ;mo e l dl
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 的水质等级评 价体 系能够量化表征 水体 中各 污染物对人 体健康 的潜在 危 害, 有利 于 明
确水体污 染物 治理 的优 先顺序 , 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

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共五则范文)

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共五则范文)

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摘要目的为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按设定的调查内容,对全市乡镇学校采用现场普查,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331所乡镇学校,由乡镇自来水厂供水仅占51.96%。

使用自备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水等水质合格率较低,水处理工艺严重滞后。

结论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加大宣传培训,改变乡镇学校饮用水管理模式、完善水处理工艺,加强乡镇学校饮水监督管理和监测检验等,是提高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水源性疾病认识的提高,水的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

特别在学生聚集、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的学校,水的卫生问题尤为重要。

生活饮用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或水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如2003-05富顺县光第中学水源污染致132例甲肝爆发⑴,2009-05高县罗场镇3个学校发生65例甲肝疫情⑵等。

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改善学校饮水卫生条件,提高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

我们于2011-03至2011-12,对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的供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水质质量等现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宜宾市八县二区175个乡镇的中小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1.2.1 调查与采样:采用现场普查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对调查对象采集水样进行检测。

1.2.2 检测项目:参照全国爱卫办制定的《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629号)要求的19项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3个(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毒理学指标3个(砷、氟化物、硝酸盐)、微生物学指标2个(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消毒剂指标1个(游离余氯或二氧化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自备井源水中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探讨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化学致癌物、非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权。

方法分析源水中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的平均浓度,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源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NO3- >Cu >氟化物>Pb > Hg> Mn > Zn >氰化物>NH3-N>挥发酚类。

总健康风险略超过或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

结论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化学致癌物Cr6+ 、As、Cd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风险度,应成为优先监测和治理对象。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西南,总面积305.87km2,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平原占全区面积3/4。

市政供水尚未覆盖全区,农村地区水源主要以自备井为主,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

农村自备井建设年代跨度较大,水井深度不一,其中50m以下的约占54%,几百米的深井多集中丰台西部地区(王佐镇、长辛店乡)。

总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是丰台区农村水质的突出问题,这也是群众水质投诉的重点。

丰台区大部分平原地区为永定河冲积平原,沙质地层较多,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

有的井虽然较深但是不封井或封井深度不够,其水质可能受到来自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加上大多数农村自备井源水不经净水工艺深度处理,致使源水中污染物无法去除,如果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健康风险评价(Health Risk Aessessment,HRA)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研究方法,主要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污染物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1~10]。

完整的健康风险评价应包括大气、土壤、水和食物链四种介质携带的污染物通过食入、吸入和皮肤接触等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后所致人体健康危害的评价[7]。

该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在我国应用[1]。

本文通过对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危害评价,探讨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各污染物的风险水平,确定源水中污染物的主次,为农村自备井水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常宪平(1975-),男,硕士,研究方向: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单位: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7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概况丰台农村地区现有自备井314口,分布在卢沟桥乡、花乡、南苑乡、宛平地区(老庄子乡)、长辛店和王佐镇的59个行政村。

其中在用的有306口,交替使用的有9口。

单独供水井270口,联网供水井有44口。

供水总人口数约为28.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60万人,外来人口14.27万人。

1.2 资料来源在丰台区卫生监测系统数据库中,对2005-2009年度农村自备井监测报告进行筛选,在王佐镇、南苑乡、花乡、长辛店乡、卢沟桥乡各随机抽选1口自备井,且连续五年源水监测数据完整,以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为本次研究分析指标。

1.3 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水质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评价水环境中的基因毒物质(放射性污染物、化学致癌污染物)和躯体毒物质(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由于放射性污染物在一般污染程度较低水体中很难检测到,通常不予考虑[
2.4.10]。

本研究仅针对化学致癌污染物和非化学致癌污染物进行评价,下述各数学模型在国内诸多水质健康风险评
价中得以应用[1~10]。

1.3.1 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
式中:为化学致癌物综合健康风险度,a-1; 为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所致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1;为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 为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致癌强度系数,;为化学致癌物的浓度,;70为人类平均寿命,a; 2.2为成人日均饮水量。

1.3.2 非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
式中:为非化学致癌物综合健康风险度,a-1; 为非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所致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1;为非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 为化学非致癌物经饮水途径的参考剂量,;70为人类平均寿命,a。

1.3.3 总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假设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效应呈相加关系,而非协同或拮抗关系,则总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为:
2 结果
2.1 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经对丰台区5个乡镇5口自备井的2005-2009年度水质理化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计算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的平均浓度(表1)。

2.2 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通过文献资料检索,As、Cd、Cr6+致癌强度系数[5,6,10]:15mg/(kg•d)、6.1mg/(kg•d)、41mg/(kg•d)。

根据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可知As、Cd、Cr6+经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度(表2)。

2.3 非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通过文献资料检索,非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的参考剂量[5,6,10]:Hg[0.0003mg/(kg•d)]、Pb[0.0014mg/(kg•d]、Cu[0.005mg/(kg•d)]、Mn[0.14mg/(kg•d)]、Zn[0.3mg/(kg•d)]、NO3-[1.6mg/(kg•d)]、NH3-N[0.97mg/(kg•d)]、挥发酚类[0.1mg/(kg•d)]、氰化物[0.037mg/(kg•d)]、氟化物[0.06mg/(kg•d)];根据非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计算其健康风险度(表3)。

2.4 总健康风险按照总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将各污染物健康风险度相加,计算得出总健康风险度(表4)。

3 讨论
根据2005-2009年度各个自备井源水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析结果,除南苑乡、花乡、卢沟桥乡自备井源水中硝酸盐氮超过国家标准(GB5749-2006)外,其它各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值。

南苑乡、花乡、卢沟桥乡地处丰台河东平原地区,多为沙质底层,且水井较浅,这可能是导致该地区自备井源水中硝酸盐氮超标的原因。

丰台区五个乡镇的农村自备井源水中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大小顺序为:Cr6+>As>Cd,Cr6+、As处在同一个数量级,Cr6+为大,As次之,但三者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 a-1)。

各乡镇农村自备井源水中非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排序不完全一致,但从总体均值方面分析,其大小顺序为:NO3- >Cu >氟化物>Pb > Hg> Mn > Zn >氰化物>NH3-N>挥发酚类。

在非化学致癌物中NO3- 、Cu、氟化物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处在10-9 a-1,相比其它各非致癌污染物来说,NO3- 、Cu、氟化物是主要非致癌污染物。

在总健康风险中,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约占99.9%,这与其他有关研究结果一致。

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健康风险水平处于10-9 a-1,表明它们对暴露人群产生的健康危害甚微,也就是说一年中每一千万人口中因饮用水中的某种非化学致癌污染物而受到的健康危害(或死亡)的人数不足1人。

相比化学致癌物,两者风险水平相差3~4个数量级,这表明化学致癌物(Cr6+、As、Cd)对人体健康危害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

Cr6+、As对人体健康风险水平处于10-5a-1,提示它们是农村自备井源水中主要污染物,应予以优先治理和重点监测。

另外,各自备井源水的总健康风险度略超过或接近接近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这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重点是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评价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暴露途径仅考虑了摄入,忽略了皮肤接触、蒸汽吸入以及外在的大气污染环节,未对集中供水管网中各类污染物的迁移变化作考虑,风险评价结果可能比实际要低。

本研究有关化学致癌物在总健康风险中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与源水污染物的归类有关,因为化学致癌物本身也有可能具有非致癌性,同时非化学致癌物也可能具有致癌性。

暴露剂量采用了成人每日平均暴露剂量,个人饮水方式、饮水习惯、饮水量以及职业状况等因素需做进一步的暴露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数学模型中相关参数仅参考美国EPA给定的致癌强度系数和参考剂量,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有待深入研究。

另外,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近考虑到相加效应,未作效应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