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word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1.07.20•【字号】通市政办函〔2001〕24号•【施行日期】2001.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市政办函〔2001〕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林业局关于《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一年七月二十日通化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的通知》(林策发〔2001〕88号)和《吉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吉林造字〔2001〕1号)精神,为确保我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及事权划分工作按期完成,结合我市森林分类经营工作的开展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森林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实现调整林业经营方向、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对加快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完善生态体系,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的任务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类经营区划比例,确定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规模,划分界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划分界定商品林。

以县(市、区)为区划整体,以国有林场(乡镇)为区划单位,进行林种、权属界定,逐一落实到小班地块,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权单位和对森林经营管护连带责任关系的单位共同确认后,经政府批准签订合同等规范形式,确定各方责、权、利关系。

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依据区划界定和经营类型的划分,确定林地、林木的经营目的、经营方向、经营措施。

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根据《××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省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联发〔XX〕34号)及全州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行森林分类经营的方针、政策,依法对我县省级公益林进行区划、补偿,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以“三个落实”(即地块落实、责任落实、管护落实)为重点,突出公益林的管理保护,建立管护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大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充分发挥公益林的三大效益,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县生态环境,促进传统林业向现化林业转变,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县182272亩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对地方公益林合理区划界定,科学管理保护,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真正使省级公益林形成高效、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

三、领导机构为加强对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领导,成立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双玉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李金奎县林业局局长和秋梅县财政局局长成员由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八乡(镇)人民政府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李金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工作步骤(一)准备阶段(XX年11月20日至11月25日)。

成立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准备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各种资料。

(二)现场界定阶段(XX年11月25日至12月10日)。

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县林业局、八乡(镇)人民政府、八乡(镇)林业站、各村(组)及村民代表,深入实地进行现场界定,签订禁、限伐协议等工作。

集体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集体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集体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Work plan for division and definition of collective public welfar e forest汇报人:JinTai College集体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调整和界定工作,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落实检查情况的通知》和《关于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和相关成果报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根据林权制度改革和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对集体(个人)公益林的范围、面积、林种、树种、权属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我县集体(个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建立健全管护经营和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有效保护林业经营者权益和公益林资源。

二、工作任务及时限要求本次区划界定任务为0.95万亩集体(个人)林地,界定时间从20xx年6月1开始,到6月21日结束。

三、区划界定原则(一)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三)现场界定,签定界定书,履行合法手续,做到权属清楚,事权划分和经营主体明确,并取得县乡政府和所有者或经营者的认可。

四、区划界定方法(一)组织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界定工作坚持县政府统一领导,由林业局负责业务指导,基层林场(站)具体实施。

首先根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范围标准划定辖区内公益林范围,其次由区划界定技术人员会同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现场界定,填写“国家级公益林现场界定书”,最后由乡镇林业单位负责人、界定技术人员、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在界定书上签字确认。

凡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不愿意区划为国家公益林的,乡镇林业单位应采取宣传动员教育等措施,力争纳入国家公益林;凡国家公益林地域交叉的.,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叙述顺序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后,应根据国家公益林资源管理办法,与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签订林地管理协议。

全市林地分级管理方案

全市林地分级管理方案

全市林地分级管理方案一、引言为了加强全市林地的保护和合理管理,促进林地的可持续利用,制定林地分级管理方案。

本方案旨在根据林地的生态功能、保护状况和经济价值等因素,将全市林地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等级,科学规划林地的开发和利用。

二、原则和目标2.1 原则•依法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分级管理方案进行管理。

•综合管理:综合考虑林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统筹解决林地保护和利用的问题。

•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等级对林地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

•优化布局:科学规划林地的分布和利用,形成合理的林地布局。

•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保护公众利益,加强社会监督。

2.2 目标•保护:加强对林地的保护,确保林地的生态功能持续发挥。

•合理利用:科学规划林地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林地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持续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林地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三、分级标准3.1 一级管理区一级管理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重点保护区域。

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严禁采伐、破坏植被等行为。

一级管理区内进行科学研究,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二级管理区二级管理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等区域。

主要保护水源地、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限制人类的开发活动。

允许适度利用林地,但需要获取相应的许可或审批手续。

三级管理区为多功能林业开发区、旅游区等区域。

主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允许开展林业、旅游等经济活动,但需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监管。

3.4 四级管理区四级管理区为普通林区、生态恢复区等区域。

主要保持林地的基本生态状况,进行生态修复和蓄积。

允许进行适度的林业生产活动,但需遵守相关法规,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

3.5 五级管理区五级管理区为林业生态公益林区、风沙固定林区等区域。

主要进行植被恢复、环境改善等公益性工程。

禁止进行商业性经济活动,对林地实行封山禁牧措施。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工作台上,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拿起笔,思绪如泉涌,关于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

一、项目背景公益林,那是大自然的绿色宝库,是生态平衡的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公益林区划界定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项目旨在明确公益林的具体范围,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清晰的,那就是确保每一片公益林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区划界定。

具体来说:1.明确公益林的具体边界,确保公益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2.建立完善的公益林区划界定体系,提高区划界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提升公众对公益林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公益林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步骤1.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需要收集公益林的相关资料,包括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等。

通过数据分析,初步确定公益林的大致范围。

2.现场踏查我们要深入实地,对初步确定的公益林范围进行现场踏查。

这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判断力,确保每一片公益林都能得到准确的界定。

3.制定区划方案在收集数据和现场踏查的基础上,我们要制定具体的区划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等多种因素,确保公益林的区划界定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

4.征求意见与修改区划方案制定后,我们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

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质疑和建议,我们需要耐心倾听,认真分析,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实施与监督区划方案确定后,我们要组织实施。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监督,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按照方案执行到位。

同时,还要定期对公益林的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难点与对策公益林区划界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

比如:1.公益林范围的界定难度较大。

对策: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结合现场踏查,确保区划界定的准确性。

2.公众参与度不高。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文本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文本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状况一、地理位臵大来林场位于佳木斯市西45公里处松花江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07″至130°4′02″,北纬46°33′45″至46°39′55″。

西、南与依兰境内的佳木斯造纸厂所属祥顺林场接壤,北隔松花江与汤原相望,东与群胜林场相连。

二、山脉大来林场属张广才岭完达山北麓,山势连绵,纵横交错,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高,坡度10-35度,海拔高150-350米,最高峰海拔508米,属低山丘陵区。

三、水系施业区北靠松花江干流,有山音河、卧龙河、倒流河、双龙河四条河流入松花江,为松花江一级支流。

其中松花江南岸卧龙河流程30公里,集雨面积135.8平方公里,年平均经流总量2377万立方米,由南至北流入松花江.四、气候大来林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年平均气温2.9°C,最高气温38.1°C,最低气温-36○C,无霜期129天,年降雨量316.7—742.9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525小时。

五、植被我场植被属张广才岭完达山植物群系,乔木有红松、樟子松、赤松、黄菠萝、榆树、色木、落叶松、水曲柳、柞树、黑桦、白桦等。

灌木有兴安杜鹃、平榛、胡枝子、忍冬等二十多种。

地被物有蕨菜、薇菜、地榆、铃兰、蚊子草、苔草等一百多种。

其中:中草药有生麻、串地龙、苍术、白眼皮、人参、防风等三十多种。

菌类有榛蘑、松树伞、元蘑。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我场隶属佳木斯市郊区林业局,行政区域归属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施业区内分布十三个村屯,四个农场。

人口3.5万人。

林场年国民生产总值194万元,年人均收入7000元。

同三公路、哈同公路横穿施业区,交通便利,有用于生产和森林防火。

第三节森林资源状况一、森林资源概况资源数据为2009年底,经营总面积503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475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793公顷,林木总蓄积203190立方米 ,未成林造林地403公顷,无林地553公顷,疏林地1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285公顷。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9.24•【字号】印府办发[2007]145号•【施行日期】2007.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府办发〔2007〕14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印江自治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精神,确保完成我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为公益林建设投资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事权划分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工作方案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三)《贵州省林业厅、财政厅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四)《关于立即开展天保工程区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及附件(黔林资通[2005]315号、黔府办发[2002]85号);(五)《关于抓紧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黔林资通[2007]24号);(六)《贵州省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方法》;(七)《关于抓紧完成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铜地林资字[2007]145号)。

二、区划界定领导机构及其职责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何支刚(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张延高(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任明煌(自治县林业局局长)成员:严政(自治县财政局局长)叶向能(自治县发改局局长)李如禹(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圣志(自治县农业局局长)王斌(自治县畜牧局局长)田猛(自治县环保局局长)张银春(自治县统计局局长)张平礼(自治县监察局局长)张翊斌(自治县水利局局长)冉啟华(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庞友德(自治县林业局纪检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任明煌兼任办公室主任。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第一篇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修改稿)》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试行)浙江省林业厅二○○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1第二条重点公益林的概念·1第三条区划界定依据·1第四条界定原则·2第五条区划对象·3第六条成果申报与公布·3第二章技术标准·4第七条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4第八条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优先范围·6第九条不宜区划为重点公益林的林地·7第十条地类·7 第十一条林种·7 第十二条权属·8 第十三条其他标准·8第三章准备工作·9 第十四条组织准备·9 第十五条技术资料准备·9 第十六条制定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方案·9第四章区划调查与界定·10 第十七条重点公益林区划·10 第十八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区划条件·10 第十九条图上作业与调整·10 第二十条野外补充调查·11 第二十一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卡记载·11 第二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小班清绘·12 第二十三条签订界定书·12第五章统计与制图·13 ii第二十四条小班调查资料整理与审核·13 第二十五条统计·13 第二十六条制图·15第六章质量与管理·16 第二十七条小班调查精度·16 第二十八条小班数据录入要求·16 第二十九条图面要求·16 第三十条质量检查与处理·16 第三十一条质量评定·17第七章界定成果报告·18 第三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报告的编写·18 第三十三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资料清单·18 第三十四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材料申报数量·19附表附表1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与界定结果面积表公益林01表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总表公益林01表附表1国有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表公益林02表附表1国有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公益林03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域分布情况表公益林04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权属情况表公益林备注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表公益林备注表附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明细表附件附件1 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小班数据输入附件2 浙江省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示意图i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完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促进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制定本操作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社会、经济情况(一)地理位理沙河林场始建于1963年,位于阿城区东南部,距阿城区30公里。

行政区划隶属阿城区交界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20″—127°13′27″,北纬45°16′14″—45°25′56″。

东部与小岭林场相邻,南部与五常市隔河相望,北部与亚沟、玉泉林接壤。

本场东西17.2公里,南北18公里。

(二)气候条件我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整个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南—西北方向狭长,坡度10—22度,最大坡度35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250—600米。

本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最高气温34.9度,最低气温—35度,年平均气温2.6度,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560小时,积温2739度,无霜期为117天。

(三)社会状况全镇有10个村,50个自然屯,本场现有职工66人,其中干部13人,内含工程技术人员7名,总人口182人。

(四)经济状况沙河林场现有固定资产128万元,年产商品材2000立方米,年产值168万元,年上缴利税20万元,交通便利,境内平均公路网密度达5.3米/公顷。

第二节森林资源状况全场施业区面积698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691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77532立方米。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711公顷,其中用材林2035公顷,蓄积189130立方米,防护林面积4876公顷,蓄积388402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4公顷,灌木林面积21公顷,宜林地11公顷,无林地73公顷。

第三节林业生产建设情况从建场以来,共生产木材62.24万立方米,森林采伐消耗蓄积92.9立方米,封山育林300公顷,更新造林5400公顷。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现已具备年生产木材2000立方米,造林130公顷,育苗50万株。

第四节自然环境与森林资源状况分析(一)自然环境状况分析根据2008年省勘察设计院二类调查结果,我场林业用地面积6911公顷,占总面积98.9%,非林业用地面积73公顷,占总面积的1%。

全场天然林比重大,占林业用地的72.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因,经过近年调整经营方式,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水上流失不严重,森林气候无大改变,环境状况良好。

(二)森林资源状况分析我场的森林资源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其中重点公益林占的比重较大。

从生态的角度,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随着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蓄积的消耗量日趋增大,后备资源跟不上,而新造的林分又多数为人工纯林,既容易遭受病虫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不利于今后的封林更新,所以就应采取分类经营的措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现已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

从龄组结构上看,幼、中:近、成、过比为2:1,说明成过熟林资源极少,可采森林资源近于枯竭,已到了必保不可的地步。

从资源现状来看,我场林分质量低下,森林资源中增值资源少,贬值资源多。

幼、中龄林占的比重大,只适合搞抚育采伐。

加大天然林保护、更新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搞好森林抚育管护工作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新成资源,使林分各林种、树种、龄组比例逐步趋于合理状态。

还应加强幼、中龄林抚育力度,及时发展各种珍贵阔叶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树种,使林分结构趋于合理状态,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第二章森林分类经营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第一节意义和目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重要环节。

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出发,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目的就是通过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定向培育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为目地,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指导思想坚持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科学合理地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明确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主体,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经营森林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护培育森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锐意创新,逐步建立全省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商品林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第三节原则(一)坚持林业局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和协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便于管理管护,发挥整体效能的原则。

(四)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生态环境、社会自然经济状况与培育森林目的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保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连续性的原则。

(六)坚持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连续性的原则。

第四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的依据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重要环节。

根据国家林业局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以及2008年黑龙江省勘察设计院进行的二类调查数据的结果,对我场施业区内的林业用地,进行了分类区划。

这次区划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和经济两大需求出发,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现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为林业注入经济活力,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技术标准及手段第一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一、生态公益林区划的主要范围(一)重点公益林重点公益林是具有生长稳定,功能持久的森群落,都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来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

本次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的范围是:根据林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求,江河两岸——松花江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二)一般公益林1、山体坡度较大,土层薄,森林采伐后能以更新或森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柞林,柞矮林等水源涵养林。

2、对保护区域环境和研究发展顶极群落有着极为重要的针阔混交林,珍贵用材林极其它特用林、防护林。

二、商品林区划的主要范围按照分类标准,我场将具有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地势平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和不影响生态环境,利于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特点的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及杨、桦林划为商品林。

第二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技术标准及手段一、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技术标准(一)林地区划和区划原则我场林地区划和区划原则均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进行。

(二)地类划分标准我场林业用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宜林地、苗圃地等地类划分,均按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进行。

(三)林种划分标准林种区划:统一按林种组(林种类型)——林种——二级林种划分。

林种划分标准:按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中林种划分标准进行,按部颁标准排列:(注:我场没有的林种没有列出)1、公益林:(1)防护林:按水源涵养林。

2、商品林:(1)用材林:按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划分二级林种。

(2)经济林:按果树林划分二级林种。

(四)权属划分:1、林地所有为国家所有。

2、林木所有权分国有、联营所有。

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手段我场在2004年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林场一把手亲自领导,主管场长亲自带领技术员,资源管理员上山踏查,对全林进行了重新踏查,以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我场做出的“2008年二类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我场林业用地中的林班、小班各项因子进行了核查、核实,使地类明确,林种划分清楚,林权无争议。

并以原森林区划界定的电子图为基本图,依据新办法的要求在电子图上重新对我场施业区内的林业用地进行了区划,并利用省厅发放的《分类区划界定软件》,将各林班、小班因子内容准确的输入微机,为我场这次能够顺利、快捷的完成区划任务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第一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林策发〔2004〕94号文件中生态区位划分要求,将阿什河流经我场施业区32公里长沿岸,干堤向外延伸至第一层山脊内4150公顷林地,区划为重点生态林。

其余区划为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

第二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结果(一)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的结果按照分类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场的林业用地,界定的生态公益林487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70.6%,共有406个小班。

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界定面积为415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4%,共区划了398个小班;其中有林地面积占41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2公顷,灌木林地6公顷。

一般生态公益林界定了72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0.6%,共区划了64个小班。

在一般生态林中共界定防护林726公顷。

其中有林地面积710公顷,灌木林地5公顷,宜林地11公顷。

(见附表公益林01、02补充表)。

(二)商品林区划界定的结果我场共界定商品林面积203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9.4%。

共有104个小班,全场共界定用材林2035公顷,灌木林10公顷,苗圃地4公顷。

其中有林地187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42公顷,苗圃4公顷。

(见商品林01表)。

第五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领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一)加强领导《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是具有法定性的指导我场森林经营工作的文件,必须严格执行按其规划逐年实施,不能任意改变。

各级领导要把森林经营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管理检查,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方案》按预计目标顺利实施。

(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

坚决执行《森林法》及《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以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实行分类经营,科学合理地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明确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主体,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经营森林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护、培育森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保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的实施和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