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拈痛汤治疗痛风医案
金元名医张元素的痛风特效秘方:当归拈痛汤,治好一个是一个

金元名医张元素的痛风特效秘方:当归拈痛汤,治好一个是一个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痛风”是一种中老年代谢疾病,年轻人是不会得的。
可是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许多青年甚至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已经有痛风了,而且很多患者也没有家族史,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痛风与其说痛风是一种病,倒不如说是一种信号,或者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提醒我们的身体需要保养了。
我们的脾胃最适合消化的还是五谷杂粮,如果肥甘厚腻吃太多,就会加重脾胃负担,时间长了,脾胃的运化就会出问题。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一出问题就会生湿,湿邪日久又容易化热,湿邪最喜欢往下走了,最终湿邪带着热邪在双脚驻扎下来,并且越积越多,就会红肿热痛,形成痛风。
痛风的原因搞明白了,怎么调理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方子,出自金元名医张元素之手,这个方子叫“当归拈痛汤”,又叫拈痛汤,意思是犹如信手拈来,可以轻松将湿热清除,即便是痛风这样的疼痛也能轻松搞定。
中药材当归本方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清代医家张璐载《张氏医通》中盛赞该方: “此湿热疼肿之圣方”。
【当归拈痛汤】:羌活、甘草、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白术、黄芩、葛根、人参、苦参。
中药材羌活方中重用羌活、茵陈为君。
羌活辛散祛风,苦燥胜湿,且善通痹止痛;茵陈善能清热利湿,《本草拾遗》上言其能“通关节,去滞热”。
两药相合,共成祛湿疏风,清热止痛之功。
臣以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
分别从除湿、疏风、清热等方面助君药之力。
中药材防风佐以白术、苍术燥湿健脾,运化水湿邪气;本证湿邪偏胜,所用诸除湿药性多苦燥,易伤及气血阴津,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知母清热养阴,能防诸苦燥药物伤阴,使其祛邪不伤正。
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化裁:若脚膝肿甚,可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若身痛甚者,可加姜黄、海桐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

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8-17T02:46:18.1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8期作者:林悦静陈岳贤陈禹燃钟佩彤[导读] 探讨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
林悦静陈岳贤陈禹燃钟佩彤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摘要目的:探讨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入组,分两组,分别为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对照组60例及用当归拈痛汤的观察组60例。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ESR、CRP、BUA水平改善较对照组优,WOMAC、V 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当归拈痛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1]。
属于中医的“痹病”“历节病”“白虎历节”“痛风”“浊瘀痹”等范畴[2]。
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以西药口服为主,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却存在着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故随着临床需求,更应拓展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较为明显的诊断证型约为17种,其中湿热蕴结证、湿浊内盛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因此,内服中药多以清热补虚、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4]。
本次研究以观察经验方剂“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我院就诊120例患者入组研究,参选者均为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54例、女6例,年龄16-70岁,35.36±2.64岁。
当归拈痛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

当归拈痛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标签:当归拈痛散;治疗;痛风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
人体尿酸是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来。
尿酸的生成增多和排泄的减少都可使尿酸蓄积而产生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有急性红、肿、剧痛,逐渐产生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痛风与遗传因素有关。
继发性痛风多发生于肾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患者;也可发生于白血病、骨髓瘤以及恶性肿瘤经化疗、放疗后核酸分解增多的患者。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当归拈痛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6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湿热阻络型证候标准。
如:突然发生跖趾、踝、膝、腕等处单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伴有烦躁、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组病例中男82例,女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6岁,平均45.68岁;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72小时。
2 治疗方法2.1 当归拈痛散制备当归6g、防风6g、黄芪6g、甘草3g、黄柏5g、玄参5g、人参5g、茯苓5g、白术5g、苍术5g、干葛4g、升麻4g、知母4g、茵陈4g、羌活4g。
上药共碾细末(过100目筛)。
2.2 用法:临证时每次服5g,每天服药2次(用开水冲服),重症患者可服3次,连续服用一周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2】,优:用药1天~2天,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良:关节红肿、疼痛逐渐减退,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差:用药5~7天,红肿疼痛无改善,活动功能有明显障碍。
3.2 治疗结果优:65例(75.58%)、良:17例(19.76%)无效4例(4.66%)总优良率为:95.34%4 典型病例杨某,男,55岁,办公室主任,患者因工作需要,常年烟酒过度,于2007年4月27日来诊,患者因工作需要,常年烟酒过度,主诉: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肿痛1天,现症: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压痛阳性,行走困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明师说病一张治疗痛风的特效方

明师说病一张治疗痛风的特效方在几个月前,有一次薛老师的足趾疼,几乎不能走路,后来发现是痛风发作,薛老师便请傅延龄老师为其处方。
当时,我恰好跟在两位老师旁边,目睹了傅老师开出了当归拈痛汤这一方剂,后来薛老师主动和我们分享说,疗效不错。
于是,当归拈痛汤治疗痛风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傅老师亲笔处方今天跟诊,又有一个痛风患者来诊,症见:足趾关节走窜疼痛,鼻炎,口干,喝水多,既往有颈动脉硬化病史,查血压130/95,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水滑,脉沉滑。
薛老师也用了当归拈痛汤,综合脉证,加了'桂枝10,茯苓10,生黄芪30 '以成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之意。
从方歌到临床的传承中午休息时我私下问师姐,当归拈痛汤的方歌怎么背?师姐给我起了个头: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
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然后我说我只记得另一个版本的了,不料我刚说了一句,师姐也接着我的话背了下去。
师姐是傅老师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国医院和薛老师学习,她说傅老师看诊时常引用《医宗金鉴》内的歌括,随口而出,故而弟子们或多或少也对金鉴歌括有所涉猎。
不由得感慨,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刘老的弟子们,对于刘老擅用医宗金鉴方的特点,继承了下来,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刘渡舟老先生与薛院长而对于方剂的使用经验,又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薛老师通过傅老师应用此方,吸取了经验,而我作为彼时的旁观者,仅仅见到了傅老师的处方,也照猫画虎学到了不少。
就在这个暑假,我曾遇到一个中年女性患者,年过五十,以双下肢以及膝盖肿胀,自觉疼痛烦,遍身疼,舌苔黄腻,脉弦数,以往遇到此类患者,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独活寄生汤之类,打死我也想不起当归拈痛汤来,但就是看过傅老师用过此方,“当归拈痛汤”从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很兴奋地跳了出来,赶紧背着方歌把方子写下来,然后问了问患者胃口的情况,担心伤胃,减轻了苦燥之品的用量,果然仅仅四剂,患者的情况就大为减轻,疗效出乎意料。
《张元素学术贡献探讨及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张元素学术贡献探讨及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一、引言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张元素作为古代著名中医大家,其学术贡献尤为显著。
他提出的诸多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仍为中医药学界所重视。
其中,张氏当归拈痛汤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张元素的学术贡献,并就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进行详细分析。
二、张元素学术贡献探讨(一)张元素简介张元素,古代中医大家,其学术思想及治疗方法对后世中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疾病治疗方法的创新。
(二)张元素学术思想特点张元素的学术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他主张“以平为期”,即通过调和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此外,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三)张元素在中药学领域的贡献张元素对中药学的研究颇深,他通过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分析,为中药的配伍和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的学术思想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一)张氏当归拈痛汤的组成及药理作用张氏当归拈痛汤主要由当归、羌活、防风等中药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该方通过调和气血、祛除湿邪来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
(二)临床观察方法及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在症状缓解、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三)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张氏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该方能够调和气血、祛除湿邪,从而缓解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此外,该方还具有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
四、结论张元素的学术贡献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治疗“痛风”最好的一味药方,清热利湿、补益脾肾、温经通络!

中医治疗“痛风”最好的一味药方,清热利湿、补益脾肾、温经通络!当归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味中药材,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科学研究发现,当归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及慢性损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但不影响肾上腺及胸腺的重量,提示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
当归水提取物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表现出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强度为乙酰水杨酸钠的1.7倍。
所以古来今往,众多的中医专家,都有使用当归治疗痛风的经验。
2017年《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科学专家知识》中,也将当归拈痛汤作为急性期治疗的首选,其药效可见一斑。
下面分享两个最为常用当归方子:1.当归拈痛汤【药物组成】当归12g,羌活10g,甘草5g,防风10g,防己15g,黄芩12g,黄柏15g,茵陈20g,苦参12g,苍术10g,泽泻18g,葛根10g,牛膝10g。
【随症加减】痛甚者,加田三七、乳香、没药;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芍。
【治疗方法】急性期每2天服3剂,每剂2煎,分早、中、晚3次服用。
缓解后每日1剂,早、晚服,在内服中药的同时,以茶水调和金黄散外敷受累关节局部,并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补益脾肾,温经通络,祛风蠲痹。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3例。
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6%。
其中显效者,3~7d症状即获控制。
随访2~6年,1年内复发者,2例;年后复发者,3例;3年后复发者,5例,5年后复发者,1例。
复发者采用本法治疗,依然有效。
【经验心得】中医诊断为风湿热痹。
本病患者肥胖者多见,因过食膏粱厚味以致脏腑湿热内蕴,兼外感风邪,加上劳累、局部损伤、酗酒等诱因,邪袭经络,气血不能通畅,湿热下注,出现一系列湿热瘀阻经脉的症状。
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和营祛瘀、通络止痛为法。
金元名医张元素的千古妙方!痛风、风湿、类风湿、脚气都能搞定!

金元名医张元素的千古妙方!痛风、风湿、类风湿、脚气都能搞定!很多朋友都承受着痛风的困扰,反反复复,受不少罪。
虽然有很多治疗痛风的妙方,但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方子,来头可不小。
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老师创立,李东垣是脾胃专家,发明了著名的方子补中益气汤,现在这个药到处都有卖的。
那李东垣的师父是不是更加厉害呢?那当然了,李东垣的师父叫张元素,创立了当归拈痛汤。
这个方子是干什么的呢?可以调理痛风、风湿、类风湿以及很多人都有的脚气。
但是这些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是由湿热内蕴引发的。
这个当归拈痛汤很适合男人,因为男人多湿热体质,很多男性朋友用这个方子治疗痛风,效果真是好得不得了,有的甚至不吃药,只是泡脚就可以缓解痛风。
当然,女人也可以用,不是说所有的女人都偏寒湿,也有一部分女人体质偏湿热,也可以用的。
湿热导致的风湿、类风湿、痛风、脚气到底如何判断呢?我们只要抓住一个特点就可以了,那就是红肿热痛。
具体来说,如果你的症状遇热加重,比如痛风了,想用热水泡个脚,症状反而更加严重,但是呢用冰敷一下症状减轻了,那就说明是湿热导致的。
如果遇冷加重那就不适合。
还有一个细节也要注意一下,夏天容易发作的,比如脚气,那就是湿热,冬天容易发作的那就是寒湿。
总之小伙伴们一定要记住四个字:红肿热痛。
如果出现这个症状,无论你是风湿还是类风湿还是痛风,还是脚气,就可以用今天介绍的方子当归拈痛汤了。
方药:羌活15克防风9克苍术9克白术6克猪苓9克泽泻9克葛根6克升麻6克茵陈15克知母9克黄芩6克苦参6克人参6克当归9克甘草15克这个方子是如何搞定痛风、类风湿、风湿的呢?这三种病都有一个风,说明风邪是这三种病的共同原因,所以这个方子首先就来祛风。
祛风用什么药?羌活与防风。
防风是风药润剂,比较平和,不管风寒还是风热都可以用。
防风不仅可以防止外来的风邪,还可以把身体里面的风邪驱赶出去。
这种草很有意思,八风吹不倒,如如不动,抵抗风邪很有一套。
【仝小林:降尿酸治痛风-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当归拈痛汤】

【仝小林:降尿酸治痛风-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当归拈痛汤】
仝小林院士认为,血尿酸升高是由膏人中满,气血运行不畅,积聚成浊,或进一步流注经络而成,治疗重心在脾与胃肠,利湿去浊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基本治法。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2010年,刊登在中医杂志上的《仝小林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经验》指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创立,由苍术、黄柏、威灵仙、羌活、白芷、桂枝、防己、天南星、桃仁、红花、川芎、龙胆、神曲组成,有清热利湿、化痰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方中黄柏用量为30g,苍术15~30g,威灵仙15~30g,桂枝15~30g,配伍性捷走血分之鸡血藤30g,二药温经和血、舒筋通络。
防己、羌活祛风除湿、止痛利关节;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龙胆清利湿热。
方中可配伍清热解毒,主风寒湿痹之秦皮30g,具有显著止痹痛、降低尿酸的作用。
⑥
2. 当归拈痛汤
2017年一篇《仝小林院士辨治痛风经验》的文章指出,当归拈痛汤源于《医学启源》,由金元医家张元素所创,被称为治疗“湿热疼痛之圣方”。
全方由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白术、当归、人参、苦
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甘草组成,具有通络止痛、调和气血、疏风清热利湿的作用。
仝小林院士的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当归9g,羌活9g,防风6g,天麻6g,猪苓30g,泽泻30g,茵陈15g,黄芩9g,葛根15g,苦参9g,生白术15g,炙甘草15g,威灵仙30g,秦皮15g,秦艽15g,土茯苓30g,萆薢15g,黄芪30g,生姜9g,大枣9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归拈痛汤治疗痛风医案
*导读:【病例】某男,30岁,因患肝炎肋痛腹泻等症在我处治疗,治疗后期,出现痛风,辩证治疗如下:2011年7月14日。
口……
【病例】某男,30岁,因患肝炎肋痛腹泻等症在我处治疗,治疗后期,出现痛风,辩证治疗如下:
2011年7月14日。
口苦腹泻基本未做。
但是脚大拇指疼痛,红肿,下午夜间加重。
经西医检查痛风。
此乃湿热深伏血分。
处当归拈痛汤。
【处方】当归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党参10克,苍白术各6克,黄芩6克,茵陈10克,知母10克,苦参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
5剂。
7月22日早晨起床,脚是消的,白天,脚慢慢肿、胀,但是不怎么痛了!白天,脚是肿的,胀的,发热。
大便先干后稀,最后是一小条一小条的,很细,小便偏黄。
偶有口干,晚上躺床上,和起床后较明显。
口苦症状不明显,基本上没有了。
舌质红,苔薄腻。
【辨证】疼痛减轻,足见奏效;但肿胀不减,可见祛湿不足。
在与前方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党参10克,苍白术各10克,黄芩10克,茵陈10
克,知母10克,苦参1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萆薢10克,丝瓜络10克。
5剂。
7月30:因为劳累痛风又发,临时加用两颗正清风痛宁片。
还用双氯酚酸钠塞了肛门。
大便细条状,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
【辨证】湿热痰瘀互阻经络,不通则痛。
【方剂】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加减:
【处方】赤白芍各15克,甘草6克,苍术15克,黄柏10克,薏米仁30克,牛膝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萆薢10克,防己10克,丝瓜络10克,白芥子3克,络石藤15克,滑石15克。
5剂
8月9日痛风未发;稍劳脚大拇指则有酸胀感。
晨起口微苦,大便时有稀溏,小便黄。
舌胖淡红边尖有红点,苔白腻。
湿热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再以小柴胡汤合四妙散加减:
【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苍术15克,黄柏10克,牛膝15克,薏米仁30克,郁金10克,赤芍15克,甘草6克,白芥子3克,丝瓜络10克,萆薢10克,滑石15克,络石藤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