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水稻,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主粮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七大农作物”之一,对于世界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种植繁育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研究,培育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

本文将对水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特点、主要品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气候条件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为25-30摄氏度。

水稻对日照充足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另外,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也较大,一般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较为适宜。

2. 土壤条件水稻最适合的土壤是肥沃的水田土壤,同时对于排水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耐水性强,但不耐涝。

因此,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3. 光照条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穗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穗粒的形成和充实。

而且光照对水稻的生长孕育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水稻的植株生长特点1. 水稻的生长节律水稻的生长节律主要分为五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每个生长阶段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管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调整。

2. 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重茬作物,对水排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大,需要保持水田内的水分稳定。

3. 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的生长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形态、分蘖和根系生长等方面。

水稻植株的叶片常呈长椭圆形,叶脉平行,叶子有成草状和柄状的区别。

水稻的分蘖能力较强,一株水稻可以分蘖多株,这也是水稻的高产生长特点之一。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迟熟粳
“强-强-短”型: 华中晚稻籼
“弱-中-长”型: 华中中熟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强-中-中”型: 华南晚稻的
“弱-强-长”型: 华南及云贵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的冬稻籼
“强-强-中”型: 华南一季粳
“中-中-短”型: 华北的中、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 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 必要的养分。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1)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 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
(3)分蘖期: 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 节为止。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 分蘖数达到高峰。杂交水稻由于稀播,通常在秧 田即开始分蘖。
部分组成。
分蘖节或根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 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习惯上称它为
分蘖节或根节。
茎秆: 茎上部有若干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小穗 稻 二次枝梗 穗 一次枝梗
小穗梗 穗轴
(2)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穗分化时期的检查: ①第一苞原基分
化到花药形成以前, 以全穗发育为对象划 分发育时期;
分蘖位: 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 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 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水稻的简单介绍

水稻的简单介绍

水稻的简单介绍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它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被作为一年生作物来种植。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5摄氏度。

同时,水稻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是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水稻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种植水稻的地区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

水稻的种植过程包括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和收割等环节。

育秧是指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育成秧苗;插秧则是将培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田间;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措施,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最后是收割,一般在水稻成熟后使用收割机或手工收割。

水稻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水稻的种植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机制造、农药化肥生产等。

总之,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将不断提高,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水稻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水稻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水稻生产管理基础知识一、水稻生育期水稻的生育期一般为120-140天左右。

根据不同阶段生育特点,主要可以分为生长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时期。

生长期:一般为种子萌发至二、三叶完全展开的时期,即从播种后5~10天至15天左右。

主要特点是,幼苗迅速生长,根系增长迅速,初期生长迅速,日增长率较高,生长状况较稳定。

分蘖期:两叶及两叶以上分蘖至旗叶全展开之间的生育时期,即从15天至35~40天左右。

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之一,水稻在分蘖期的增长主要是由分蘖和叶片生长发育引起的,这一时期是穗粒形成与发育的重要阶段。

拔节期:主茎第1节细胞分裂停止至主茎第2节开始分裂之间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40~50天至70天左右。

拔节期是水稻分蘖停止再生的时期,茎秆的许多细胞开始快速分裂,同时,叶片和根系也加速生长。

这一阶段是稻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最高峰期。

抽穗期:稻株穗部形成和分化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70-85天左右。

抽穗期的重要任务是花荚的形成和分化,是形成高产主茎的前提。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茎秆高度开始逐渐增长,最高花序的花荚开始形成和分化,茎秆粗度逐渐增加,花序逐日加重。

灌浆期:从颖花开花后开始至稻谷完全灌浆成熟的时期,一般为55~70天左右。

灌浆期是谷粒大小和水分含量调控的关键时刻,稻谷水分占全谷重的80%以上,各项化学成分也在这一阶段发生巨大变化。

成熟期:稻宽叶开始变黄,稻粒开始呈褐色而形成死亡的时期,即从110~125天左右。

稻谷的水分含量要求在12%-18%,坚实度在90%以上。

成熟期稻谷愈合力增强,出现愈合缝,稻茬熟透、脆性降低、易于割取。

二、我国主要水稻产区分布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此外,云南、贵州的坝子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滨平原,以及台湾省西部平原,也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水稻基础研究知识

水稻基础研究知识

灌溉稻
13
深水稻(右) 浮稻(下)
14
印度的陆稻(upland field,Rajendranagar,India)
15
陆稻(旱稻)
16
4. 粘稻与糯稻
粘稻与糯稻的主要区别在于胚乳淀粉的性质不同 • 粘稻:胚乳内含直链淀粉15%~30%,支链淀
粉70%~85%,且糊化温度高,胀性大,因为 野生稻只有粘稻,故粘稻与野生稻相似,属基 本型。 • 糯稻:胚乳内含 1%~2%的直链淀粉或几乎不 含直链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且糊化温度低, 胀性小,因野生稻没有糯稻,故属于变异型。
22
(3)基本营养生长性:在最适的短日、高温
条件下,水稻品种仍需经一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 才能转入生殖生长,这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称 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反映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 差异的品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称为可变营养生长期。
23
如鄂晚三号(武汉华农)在自然光照下早 季播种,播种至穗分化为82d,在10h 的光 照下,晚季播种,播种至穗分化为19d,两 者相差63d,这63d为可变营养生长期, 19d是基本营养生长期。
24
南方稻区水稻品种的“三性”特点
早稻
感温性
从弱到 强均有
感光性
很弱或 钝感
基本营养 生长期
较短
决定生育期 的主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
晚稻
强或 极强
强或 极强
最短
温度和日长 日长>温度 (自然条件)
早、中 中 熟品种
稻 迟熟中 稻
偏向于早稻
比早稻或
偏向于晚稻;但 晚稻都长 感光性不及晚稻
温度>日长

水稻育种应用知识点总结

水稻育种应用知识点总结

水稻育种应用知识点总结一、水稻遗传育种原理1.遗传基础水稻的遗传基础是指水稻植株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基因、染色体等。

通过了解水稻的遗传基础,可以为水稻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2.基因型和表型水稻的基因型是指水稻植株基因的组合形式,而表型是指水稻植株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

水稻的基因型决定了其表型,通过对水稻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行研究,可以为水稻的育种选择提供指导。

3.遗传变异水稻的遗传变异是指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的不同遗传类型,在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遗传变异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水稻品种。

4.遗传性状水稻的遗传性状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等,通过对水稻的遗传性状进行研究,可以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

二、水稻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水稻的自交不纯性进行育种。

通过选用具有不同遗传优势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2.自交育种自交育种是指利用水稻的自交纯合性进行育种。

通过对同源亲本进行自交,可以筛选出具有纯合性状的水稻品种。

3.重组育种重组育种是指利用水稻材料的重组能力进行育种。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进行基因组重组,可以培育出具有新的遗传特点的水稻品种。

4.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育种。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可以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转基因水稻品种。

三、水稻育种技术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对水稻植株的选种进行育种。

通过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植株进行选种,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2.杂交组合优势杂交组合优势是指杂交后所产生的优势性状。

利用水稻的杂交组合优势可以培育出具有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水稻品种。

3.种质资源利用种质资源利用是指利用水稻的种质资源进行育种。

通过对水稻的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和综合利用,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需求的水稻品种。

4.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水稻育种。

通过对水稻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水稻基础知识ppt

水稻基础知识ppt
-
短日照天数不够,迟迟不能抽穗。
3.水稻和陆稻(旱稻)
水稻 (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 (也称 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水稻通气组织 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但根系发达,主要 差别是耐旱性不同。(水稻长期生长在水田环境, 本身吸收铁元素的能力弱,旱地条件下容易缺 铁。)
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似, 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
晚稻:感光性强,故秧龄弹性较大。但亦不可 过早或过迟播种。早播并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这样 营养生长期过长,徒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如播 种过迟,则不能安全齐穗。
-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1)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 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2)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 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强-强-中”型:华南一季粳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 秧龄不能长,以防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中籼稻:感光性弱或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较 长,在播期变化后,营养生长期较稳定,产量形成 的变化也小,所以适播期的幅度较宽。
第一章 水 稻
Rice
-
培普 稻通

晚季稻
(基本型) 籼亚种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晚季稻 粳亚种 (基本型) (变异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 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稻的器官建成
1.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
(2)稻种的萌发能力
休眠状态:大部分籼稻无明显休眠期;部分粳稻如早 粳有不太长的休眠期,约为1-4周。结实期间温度低,种谷 的休眠期长,反之则短。
成熟度:成熟度高,发芽率高。开花后的第7天,胚的 分化基本完成,具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开花后的14天,发 芽率明显提高。至蜡熟期就具备完全的发芽能力。
②自花粉母细胞 发育以后,则以小穗 为检查对象。
1)第一苞分化期
幼穗开始分化时,首先在生长锥基部,剑叶顶叶原基的 对面分化出环状突起,即为第一苞原基。第一苞即分化穗颈 节,其上部就是穗轴,所以第一苞分化期又称穗颈节分化期, 是生殖生长的起点。
1.生长锥 2.叶原基 3.剑叶原基 4.第一苞原基
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当第一苞原基增大后,在生长锥基部继续分化新的横 纹,即为第二苞、第三苞原基。
接着在这些苞的腋部生出新的圆锥形突起,这些突 起就是第一次枝梗原基。一次枝梗原基分化的顺序是由 下而上,逐渐向生长锥顶端进行的,当分化达到生长锥 顶端时,在苞着生处开始长出白色的苞毛,至此第一次 枝梗原基分化结束。
4)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一般以 每穗实粒数在5粒以上的称为有效分蘖。
(3)叶、蘖同伸现象
母茎第n叶出现时,正是(n-3)叶位的分蘖出现期。
水稻叶、蘖 同伸关系表
主茎叶序 8/0 9/0
1/5 2/5
一次分蘖叶序
1/6
10/0 3/5 2/6 1/7
11/0 4/5 3/6 2/7
12/0 5/5 4/6 3/7
晚稻:感光性强,故秧龄弹性较大。但亦不可 过早或过迟播种。早播并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这样 营养生长期过长,徒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如播 种过迟,则不能安全齐穗。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1)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 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2)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 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1.籼粳稻
(1)籼、粳稻的区别 (2)籼、粳稻是两种不同的地理气候生态型 (3)籼稻和粳稻的演变
籼稻谷粒和米粒
粳稻谷粒和米粒
2.晚稻和早稻 根本区别在于对日长反应特性不同: 晚稻:与华南的野生稻一样对短日照敏感,
严格要求在短日条件下完成光周期诱导,晚稻 是基本型。
早稻:在完成光周期诱导时对日照长短没 有严格要求。一般认为早稻是经人工选择而形 成的变异型。
温度和日长 日长>温度 (自然条件)
早、中熟 中 品种
偏向于早稻
稻 迟熟中稻 偏向于晚稻;但 感光性不及晚稻
比早稻或 晚稻都长
温度>日长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类型
“弱-中-短”型:东北、西北早
熟粳
“弱-强-短”型:云、贵早熟籼,
华北早熟籼
“弱-中-中”型:东北迟熟粳,
华南早熟早籼
“弱-强-中”型:华北中熟粳华
中稻:对日长的反应介于早、晚稻之间。 (晚稻做早稻种会出现什么问题?) 短日照天数不够,迟迟不能抽穗。
3.水稻和陆稻(旱稻) 水稻 (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 (也称
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水稻通气组织 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但根系发达,主要 差别是耐旱性不同。(水稻长期生长在水田环境, 本身吸收铁元素的能力弱,旱地条件下容易缺 铁。)
及粳、华南晚稻的中熟籼
“强-强-短”型:华中晚稻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强-中-中”型:华南晚稻的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强-强-中”型:华南一季粳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 秧龄不能长,以防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中籼稻:感光性弱或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较 长,在播期变化后,营养生长期较稳定,产量形成 的变化也小,所以适播期的幅度较宽。
分蘖位: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3)通常分蘖发生率籼稻>粳稻:籼或粳稻不 同品种,也有强弱之分。
2)出叶 现青后,依次长出第一、第二、第三……完
全叶,当第四完全叶抽出时,第一完全叶腋芽就 可能长出分蘖。现青时,种子根已下扎入土。
4.分蘖的生长 (1)概念
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 (分蘖芽), 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
第1次分蘖:从主茎上 长出的分蘖。
第2次分蘖:从第1次 分蘖上长出的分蘖。
它不受短日高温影响。
• 可变(消)营养生长期:在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 温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 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
2.南方稻区水稻品种的“三性”特点
早稻 晚稻
感温性
从弱到 强均有 强或 极强
感光性
很弱或 钝感 强或 极强
基本营养 生长期 较短
最短
决定生育期的 主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
幼苗期 秧田分 蘖期
秧田期
插 秧 期
返青
有终 效止 分期 蘖
分蘖期
最幼

高穗

分分

蘖化
期期
幼穗发育期
成 熟 期
开花结实期
有效分蘖 无效分蘖 分化 形成 完成 乳熟 蜡熟 完熟
营养生长期
穗数决定阶段 粒数奠定阶段
营养生殖生长并进期
穗数巩固阶段 粒数决定阶段 粒重奠定阶段
生殖生长期 粒重决定阶段
1.营养生长期:
贮藏条件:含水率籼稻<13%、粳稻<14%,贮藏至次年 发芽率和发芽势正常;贮藏2-3年,发芽率>50-60%。
时间:安全含水率以下,存放在玻璃干燥器中,3年仍 有很高的发芽率。3-4℃ ,含水率8-9%,保存10-15年。
(3)稻种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发芽三要素)
1)足够的水分 吸水量为本身风干重的25% 开始萌发,40%正常发芽。
13/0 6/5 5/6 4/7
二次分蘖叶序
1/5P
2/5P 1/6P 1/5.1
3/5P 2/6P 2/5.1 1/6.1
4/5P 3/6P 3/5.1 2/6.1
5.茎的生长
(1)茎的功能:茎有 支持、输导和贮藏的功 能。
基部节间伸长1-2cm时 称为拔节期
(2)茎的结构:
稻茎一般中空呈圆筒形,着生叶的部位是 节,上下两节之间为节间。稻茎由节和节间两
中中熟籼、华南早稻中、迟熟粳
“弱-中-长”型:华中中熟籼,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弱-强-长”型:华南及云贵的
冬稻籼
“中-中-短”型:华北的中、迟
粳,云贵早熟粳
“中-强-短”型:华北中迟粳、
华中中稻粳
“中-中-中”型:云贵的中熟
籼、华中的中稻籼
“中-强-中”型:华北中迟熟
粳、华中中稻粳
“强-中-短”型:华中晚稻籼
第一章 水 稻
Rice
晚季稻
(基本型) 籼亚种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晚季稻
粳亚种 (基本型)
(变异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似, 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
深水稻(右) 浮稻(下)
低地雨育稻
灌溉稻
陆稻(旱稻)
有氧稻——改良旱稻
Aerobic Rice: improved upland rice developed in IRRI
4.粘稻和糯稻 糯稻
米粒色泽 乳白色、不透明
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理论
1.水稻品种的“三性”
(1)感光性: 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短日照
可使生育期缩短 ,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 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水 稻品种的感光性。 (晚稻,早稻感光性区别?)
水稻感光特点 日长<8h: 出穗反而延迟; 日长<4h: 会引起生长停止; 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的日长大致都在:11-17h 诱导感光性品种形成幼穗的日长一般为: 12-14h 9-12h: 促进出穗最显著,其中迟熟的感光性品种,
三、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水稻的一生在栽培学上是指从种子萌动开始到 新种子成熟为止。
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包 括两个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性 质互异的生长发育时期,即 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 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株高伸长曲线 分蘖伸长曲线
穗长伸长曲线
播 种 期
(3)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 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 能安全齐穗,通常增产。
(4)高海拔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缩短,与北种南 引相似。
(5)低海拔引至高海拔:生育期延长,与南种北 引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