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神经能量理论

●缪勒认为,使特定的神经反应的刺激是一种对应于该神经的能量。

●换句话说特定神经的活动总是给大脑传递同一种信息。

●例如,大脑以某种方式将听觉神经中的动作电位解释为声音;将嗅觉神经中的动作电位

解释为气味。

组成光的元素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不仅可以部分的用基本粒子或量子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

语来描述。

●波的术语:光由不同频率电磁波组成,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

●不同波长的光在物种的感受器中知觉为不同的颜色。

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光线从虹膜中央开的瞳孔进入眼睛,之后被晶状体和角膜聚焦,然后投射到视网膜上.

●视网膜位于眼睛的后表面,布满了视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杆细胞在眼睛外周更多,视杆细胞对昏暗的光线敏感。

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处更多,视锥细胞在明亮的光线下更有用,是颜色视觉的关键。

视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将信息传送到双极细胞和水平细胞,然后再传送到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绕成一束从眼睛盲点传出,形成视神经并传至大脑。

V1区

●枕叶的初级视皮层,又称为V1区,该区神经元对棒状或边缘状的模式反应强烈,探测

的是空间频率而非棒或边缘。

●V1区受损后,人们会报告视觉丧失,即使是在梦中也没有视觉。

●对形状或其他视觉特征敏感的神经元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特征探测器。

●尤其是V1区的细胞,对空间频率的反应性很高,虽然我们在视知觉中并不能主观觉察

到刺激的空间频率。

V4区:颜色恒常性

●V4在颜色恒常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V4区的细胞对光和周围背景的对比进行反应,这些细胞在不同的光照下仍然会将物体

识别成本来的颜色。

●V4区还含有对视觉注意有贡献的细胞。

颜色编码理论

1、根据颜色视觉的三原色理论:颜色视觉开始于一定波长的光刺激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使之产生特定比例的反应。

2、根据颜色视觉的对立过程理论:视觉系统神经元,而非感受器,其反应增强代表一种颜色,减弱代表相对立的颜色。三对对立的颜色是红-绿、黄-蓝和白-黑。

3、根据视网膜皮层理论: 1光刺激视锥细胞引起兴奋; 2编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3视觉皮层形成色觉(大脑会对表征视网膜不同部分的皮层反应进行比较,来决定每一块区域的亮度和颜色)。

对比色(神经节细胞)

该学说认为存在两种敏感性的节细胞,红/绿细胞和黄/蓝细胞,

三原色(红、绿、蓝)

感光细胞,三原色编码学说,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对红、绿、蓝三种颜色特别敏感的视锥细胞,当介于这之间的光波作用于视网膜引起感光色素不同程度的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色觉。

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接收光感受器的信号输入,在整合后传递至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视觉加工的两条通路(腹、脊)

1、腹侧通路:颞叶皮层的视觉通路,负责辨认和识别物体。对形状知觉(what)很重要。

2、背侧通路:顶叶皮层的通路,专门负责定位视知觉以及将其与动作进行整合(where)。帮助运动系统发现和使用物体。

侧抑制

●机制:视网膜上任意区域的刺激会抑制相邻区域的反应,从而使得明暗边界的对比增强.

●脊椎动物的视网膜之所以会有侧抑制的发生,是因为感受器刺激双极细胞的同时也会刺

激更多的水平细胞,而水平细胞会抑制被刺激的双极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

面孔失认知症症状(4个)

1、病人可以阅读,视敏度没有问题。

2、病人能够分辨出声音,因此记忆没有问题。

3、病人的问题只特定地和面孔有关。

4、病人的下颞叶皮层梭状回受损,特别是右侧半球梭状回受损。

内置面孔识别模块

●婴儿喜好正立面孔,无论是否扭曲,偏好没有显著差异。

●婴儿盯着某个面孔的时间也会比盯其他静止物体的时间长。

●婴儿对扭曲的脸和真实的脸的反应一样强。识别面孔的能力会持续发展数年。

婴儿的大脑可塑性

●婴儿的大脑更具有可塑性;

●成人的大脑已经发育完全并且可以抵抗扭曲的和有缺陷的输入。

●在婴儿眼睛到大脑半球的通路中,交叉的通路比不交叉的通路更成熟,而且胼胝体也未

发育完全,因此每一个半球几乎只接受来自对侧眼睛的视觉输入。(大脑的早期塑造更高)

声波的物理参数与心理参数

●与振幅(物理)有关的感觉是响度(心理);

●与频率(物理)相关的知觉是音高(心理)。

●复杂性:成人能听到15赫兹到20000赫兹的频率范围,儿童可以听到更高频率。声波

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被转换为动作电位的。

耳朵的结构

●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内耳包含耳蜗。

听小骨作用

三根听小骨将声波转变为充满液体的耳蜗的更强振动。

耳蜗

这些振动使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产生位移,由此打开其膜上的离子通道。

半规管

半规管是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

前庭

前庭是内耳中维持平衡的器官。感统失调、晕车等现象很多就是由于前庭神经发育不良造成。

声音传导通路

●声波在通过耳道之后敲击中耳的鼓膜,或叫耳鼓

●鼓膜与敲击它的声波以相同的频率振动。

●鼓膜连接三根听小骨,它们把振动传递到卵圆窗,这是内耳的一层膜。三根听小骨将声

波转变为充满液体的耳蜗的更强振动。

●这些振动使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产生位移,由此打开其膜上的离子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